真的想知道,影视作品的类型有哪些企业的作品是根据观众们喜好来选作品风格的吗?

为了方便我把内地的导演按代来分类,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导演另作分类。我会尽量补上一些重要的导演,但由于中国影史导演众多,请见谅我不能一一补全。第一代导演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更是中国电影的启蒙者,这里只对郑正秋和张石川两位代表导演作概述。郑正秋代表作品:《劳工之爱情》、《玉梨魂》、《姊妹花》中国电影的拓荒者,更是被称为“中国电影之父”。在中国民族电影筚路蓝缕的开拓时期,郑正秋以其丰富的电影实践和独特的电影形式,秉持着电影启蒙的姿态,完成了启蒙电影的伟绩; 他开创的家庭伦理剧打开了中国通俗剧的先河,影响和启发了一代甚至几代人。中国近现代作家冰心评价他:郑先生在戏剧界和电影界中,自有他不可消灭的绝大功绩,值得后人永远纪念。参考文献:[1]史菁.中国“第一代导演”贡献研究——以郑正秋张石川为例[J].戏剧之家,2014(18):157.[2]李道新.电影启蒙与启蒙电影——郑正秋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涵义[J].当代电影,2004(02):16-25.张石川代表作品:《歌女红牡丹》、《火烧红莲寺》、《难夫难妻》作为明星影片公司的主要创办人和总经理,以及主要导演,张石川在不仅赢得了大量观众 , 奠定了中国电影的商业基础 , 也为电影艺术的中国化、民族化做出了贡献。 1913年,张石川在亚细亚影戏公司导演的《难夫难妻》被称作算是中国故事片的开山之作,1928年导演的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在上海电影界引起竞拍神怪武侠片的潮流。1931年其导演了以蜡盘发音的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其对于中国早期电影语言的积累、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参考文献:[1]李晋生.论张石川对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贡献[J].电影艺术,1995(02):37-42.[2]史菁.中国“第一代导演”贡献研究——以郑正秋张石川为例[J].戏剧之家,2014(18):157.第二代导演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他们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蔡楚生代表作品:《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都会的早晨》蔡楚生在中国电影界被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渔光曲》于1935 年 2 月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是中国剧情类电影首次获得国际奖项。法国电影历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其所著《世界电影史》中,认为蔡楚生是中国最杰出的导演。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参考文献:[1]易文翔.电影宗师与电影诗人:蔡楚生与费穆[J].粤海风,2016(04):78-84.费穆代表作品:《小城之春》、《狼山喋血记》、《生死恨》费穆在当时的电影界即被称为“学者型导演”,其在戏曲片《天伦》中,第一次采用中国传统古乐和民间音乐。1936 年导演的《狼山喋血记》,更被认为是国防电影代表作。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也是由他进行导演的。不过,对于费穆导演,评价最高的影片莫过于《小城之春》。这部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被海外影评家评为中国电影十大名片之首,为中国电影赢得世界性声誉。《小城之春》诗意的主题体现在费穆站在一个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塑造人物,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首诗。影片美学风格及创作的独特之处,都推动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在电影语言领域的发展以及对中国日后的电影美学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参考文献:[1]杨晨玉.浅析诗意化叙事电影——以《小城之春》为例[J].视听,2019(09):92-93.[2]易文翔.电影宗师与电影诗人:蔡楚生与费穆[J].粤海风,2016(04):78-84.孙瑜代表作品:《小玩意》、《大路》、《武训传》由于曾经赴美留学,致使他的电影美学或浅或深的沾上好莱坞电影文化痕迹,但他并未直接将好莱坞的那套模式搬到自己的电影中,而是对其进行了去美国化的处理。她的电影既充满着恣肆汪洋的想象力和浪漫气息,又显现出一定的现实主义的悲观情调。尽管社会黑暗,但他却善于从 黑暗中看到善良和正义,看到光明和未来其电影也形成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是典型的作者电影。参考文献:[1]丁亚平.电影现代性的张力:孙瑜与中国电影的兴革[J].电影评介,2019(11):1-8.[2]员晓明.浪漫的诗意化表达——论孙瑜的电影创作[J].大众文艺,2020(21):141-143.袁牧之代表作品:《马路天使》、《都市风光》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盛赞《马路天使》是一部“风格极为独特,而且是典型中国式”的影片。袁牧之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关灌注于他地电影之中,真实地展现了上世纪 30年代上海大都会的社会生活,也深刻揭露现实的罪恶与黑暗,生动描绘挣扎在社会底层贫苦百姓的生存状态。然而这种社会批判和人道诉求完全是通过对电影语言的熟练运用与银幕形式的独特创造表达出来的,充满着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参考文献:[1]郦苏元.袁牧之的电影修辞艺术[J].当代电影,2009(02):79-84.[2]徐秋儿.袁牧之左翼电影编导的叙事风格和历史贡献[J].当代电影,2014(05):192-195.吴永刚代表作品:《神女》、《巴山夜雨》、《哈森与加米拉》他是中国电影史中最具有现代意识及知识分子气息的导演之一。尘无在评论《神女》时,曾把吴永刚的创作归结为“灵魂的写实主义”,认为该片对人性做了深度的描写。《神女》颂扬母性,《浪淘沙》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谅解,《巴山夜雨》渴望本真人性的复归,可以说,人性是贯穿吴永刚艺术探索始终的一个核心主题。参考文献:[1]秦喜清.吴永刚:在光影世界中探索[J].当代电影,2004(05):60-65.第三代导演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谢晋代表作品:《女篮五号》、《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红色娘子军》他是第1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导演也是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早在纪念电影百年时,中央电视台就把谢晋的历史看作是新中国电影的历史,认为谢晋电影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新中国电影所达到的高度,有人甚至称他为“中国电影的民族之魂”。谢晋的电影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变革,他始终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坚持艺术创作与时代发展同步,改革开放以来拍摄了《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鸦片战争》等一批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电影,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电影不仅承接了新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而且几乎涵盖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时期,见证并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进程。参考文献:[1]李宗刚.中国电影发展中的“谢晋现象”思考[J].艺术百家,2020,36(02):145-151.[2]陈秋雷.从文学到影像:谢晋伤痕电影叙事主题解读[J].电影文学,2020(23):66-70.[3]邵瑜莲.伦理的意义——重识谢晋电影及其悲剧美学[J].东岳论丛,2020,41(09):48-55.谢铁骊代表作:《早春二月》、《智取威虎山》、《古墓荒斋》他的电影中既能再现剧烈的社会变动,也能展示浩荡的历史重大变迁。他既能逼近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又能对人情世态作出准确而精致的描绘。因此可以说在同时代的电影导演中,谢铁骊是一位视野广阔、涵养丰富、手法多样的导演。但从另一种方面来说,谢铁骊是不幸的,因为他的作品不断地被政治裹挟,不断被批判,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拍出了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由此积累的经验,使其成为第三导演的最杰出者之一。参考文献:[1]马德波.论谢铁骊的导演艺术(上)[J].当代电影,1986(02):12-35.[2]张进燕.谢铁骊导演电影艺术创作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06):131-132+137.水华代表作品:《林家铺子》、《白毛女》、《烈火中永生》即使水华导演的作品并不多,但在中国电影史上他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演。因为他有着完整且清晰的导演个人风格。他的每部作品都有着独特的美学诉求,《白毛女》解决的是新歌剧与电影艺术结合的问题,《林家铺子》关注东方美学的诗意呈现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他对电影的美学追求以及实践,对中国电影史做出了突出贡献;参考文献:[1]孙萌.主旋律元神:水华电影中的女性解放、革命激情与平等意识[J].电影评介,2021(07):63-67.崔嵬代表作品:《小兵张嘎》、《青春之歌》他不仅是一位好的导演,更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作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十七年”电影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崔嵬的那些由生命光影编织而成的电影以及由光影的生命传承延续的人生,充满着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并发散出超越时空的精神感召力。崔嵬的电影世界独具一份善意的激情与温柔的阳刚。参考文献:[1]李道新.生命的光影与光影的生命——崔嵬的电影世界及其动人的艺术魅力[J].当代电影,2013(01):23-29.第四代导演“第四代导演”主体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吴贻弓代表作品:《城南旧事》、《巴山夜雨》吴贻弓的电影采用一种写意原则,多有一种古典诗词意境以及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和戏曲艺术的借鉴运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电影《城南旧事》中看出。电影《城南旧事》以舒缓的节奏、内敛的情感、古典的写意风格使得影片溢满哀伤叹惋,无疑是吴贻弓诗意美学的巅峰之作。吴贻弓导演的诗意审美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对所在时代与国家肩负的使命感。他把维护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作为自己创作的主导方向。加之他不断吸收戏曲、诗歌、散文中的创作手法,追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美,并放置于电影的创作之中,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意美学风格。参考文献:[1]黄依婷,曹子馨.重读吴贻弓的诗意美学——以《城南旧事》为例[J].戏剧之家,2020(11):89.[2]阙政.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引路人:吴贻弓[J].新民周刊,2020(28):54-57.吴天明代表作品:《百鸟朝凤》、《人生》、《老井》、《生活的颤音》在第22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影片《百鸟朝凤》作为开幕影片,电影中所讲述的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他用悲悯的情怀深刻表现了对传统艺术的忧思,着力刻画了社会变革中,新老两代唢呐艺人对艺术新年的执着坚守。他在 20 世纪 80 年代短短的几年的光影里,拍摄了《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老井》、《野山》等刚劲清新的影片,成为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一道光彩夺目的银幕风采,也成为中国电影登上国际影坛的庄重序幕。参考文献:[1]倪震,许元.执著追求的电影人生——吴天明的电影创作道路[J].当代电影,2012(09):24-31.谢飞代表作品:《本命年》、《黑骏马》、《湘女萧萧》在新中国电影导演中,他的作品不仅最早进入美国电影院线发行放映的,还摘得多项国际电影大奖,比如《本命年》获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个人成就“银熊奖”,《香魂女》摘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黑骏马》捧回第19届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音乐奖。 《湘女萧萧》获法国蒙坡利埃电影节“金熊猫奖”。“他的创作没有对传统的胶柱鼓瑟却难得的葆有民族文化传统的本色尊崇和艺术化欣赏; 而现代生活的改革进展始终被容纳于他的艺术追求视野中,成为艺术诗意显现的背景和氛围。”新鲜的内容,朴素的情感,让观众反响强烈,谢飞逐渐在创作中改变了自己的电影美学观念:明确地写悲剧,在悲剧中挖掘人性更深层次的东西。他的作品一直在贯入深刻的现实主义和人为关怀。参考文献:[1]周星.论谢飞电影的理想追求与诗意艺术[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04):65-69.[2]谢飞,夏之睿,王敉果.继承百年电影老传统,迎接视听写作新时代——谢飞导演创作谈[J].电影评介,2020(22):12-15.第五代导演: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的作品特点是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十分强烈,代表人物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其显著的表现形态是对经典叙事模式的叛逆。 张艺谋代表作品:《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1949年以后的中国电影大多是革命的、集体的、战斗的形象。但直到第五代的出现,电影才逐渐演变成为个体的、关于生命的形象。而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就像一声吼叫,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国人的生存欲望和个体的生命意志。在第五代导演中,张艺谋对电影的贡献是最突出的,他创造了一种张扬、鲜亮、极端化的电影风格,这种风格在《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都有十分明显的体现。他的电影逐渐成为了海外认识中国当代电影的一支望远镜。参考文献:[1]张凡,宋园园.传统元素表达与张艺谋电影的色彩叙事关系探究[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1,19(03):106-113.[2]周强.张艺谋电影对中国艺术传统的借鉴与转化——以《英雄》和《影》为例[J].电影新作,2021(06):26-31.陈凯歌代表作品:《黄土地》、《风月》、《霸王别姬》、《赵氏孤儿》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有很深文学素养和思想深度的电影诗人。他的名气其实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从《黄土地》的一举成名,到《霸王别姬》的巅峰,从《无极》的惨败,到《梅兰芳》的实至名归,无一不体现了陈凯歌电影的美学风格——理性精神与诗性情怀的融合。他最关注的是人类的情感与命运,他的所有电影主题几乎都紧扣着人的命运。观众面对陈凯歌的电影体验到的是一种对自我现实命运的真切叩问。他所革新的电影语言,使中国电影的审美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考文献:[1]李静,陈林侠.北美外语片市场与陈凯歌电影的文化竞争力[J].中州学刊,2017(01):158-165.[2]任平凡.试析陈凯歌电影的美学特质[J].戏剧之家,2020(31):144-146.田壮壮代表作品:《猎场札撒》、《盗马贼》、《蓝风筝》在很多导演相继进入商业的领域中时,田壮壮还没有沦陷,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他的电影中有一种一以贯之的电影文化的价值趋向, 那就是对人的心灵和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对少数民族朴素淳厚习俗的歌颂与尊重以及对人类生存和心理的探求来描述人与信仰、社会、自然的关系。正是这种注重人物情感细腻流畅的描述, 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田壮壮电影艺术风格。 正如台湾著名电影评论家焦雄屏女士称赞说:“田壮壮, 第五代的最后防线”。因为和田壮壮一起被称为第五代的那批电影人, 很多都被时间磨洗去了身上最令人敬佩的一种精神。参考文献:[1]贾宏.析田壮壮电影的人文价值与启示[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3):53-57.中国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他们是中国影坛中倍受关注的创作群体,对于现实题材的关注、或多或少的自传色彩以及深受纪实主义影响的影像风格使他 们的作品之中充满了个人化的印记。贾樟柯代表作品:《三峡好人》、《小武》、《站台》、《任逍遥》堪称“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在张艺谋、陈凯歌转向商业大片、中国艺术电影整体失落的语境下,“70后”的贾樟柯成为了活跃在国际影坛上的最具辨识度的中国导演。他在电影中最大限度的发挥电影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来打造一种近似现实生后的影像状态,他将焦点对准小人物,用平视的眼光关注人物生命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山西人的故事”作为他风格的一个标志性特点,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他的电影总是能给予观众独特的视角,看到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作品中独特的电影美学,已经启发和影响了从欧洲、亚洲到南美很多导演的创作。参考文献:[1]陈林侠.贾樟柯的影像与文字:从契合到扞格[J].文艺研究,2019(07):124-133.[2]袁帅.探析贾樟柯纪录电影的表达方式——以影片《海上传奇》为例[J].今传媒,2021,29(10):80-82.王小帅代表作品:《地久天长》、《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十七岁的单车》、《青红》、《我11》、《闯入者》再到近年来的《地久天长》,王小帅始终将镜头对准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对准隐匿在平淡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他们可以是无处诉说的艺术家,可以是孤独无依的漂泊者,也可以是懵懂时期的青春少年,进退两年的中年人。如今电影界的功利主义与美学上的保守主义日趋严重,不少创作者在创作态度上已经开始慢慢转变,积极地迎合观众。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王小帅依然能保持创作的独立性,其影作中对于普通小人物的关怀、对于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历史问题的反思与批判正是当下中国影坛所需要的。参考文献:[1]刘强,任国政.冷峻目光下的受难者——王小帅电影人物谱系建构[J].大舞台,2019(03):86-90.DOI:10.15947/j.cnki.dwt.2019.0058.[2]马超群,蒋成浩.影像的再造与迷思:历史空间、私人叙事、个体命运——评王小帅《地久天长》[J].昭通学院学报,2019,41(06):65-69.[3]王小帅,侯克明,文静.《地久天长》:现实主义与东方美学的“平民史诗”——王小帅访谈[J].电影艺术,2019(03):45-50.管虎代表作品:《厨子戏子痞子》、《老炮儿》、《八佰》管虎曾被称为第六代电影导演中的怪才,其作品带有强烈的反叛与反思符号,犀利、生动,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他的镜头无一例外地聚焦于社会现实中小人物的命运起伏,在环境和人物的巨大鸿沟上实现电影悲剧性主题的建构,具有强烈的实践主义倾向。其执导的电影 《斗牛》、《杀生》、《厨子戏子痞子》因为在叙事风格方面的相似性被称为 “狂欢三部曲”。这三部曲也是他黑色电影风格的集中显现。里面充满着荒诞写实的表现主义影像风格、悲观主题的隐喻性表达,以及对社会边缘群体的悲情审视。他通过刻画个人和群体之间在价值观、意识流上的不对称性,表达了自身对于生命、人性、价值的观照和探索,因此,他的电影极具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参考文献:[1]陈海英.管虎的黑色电影风格解析[J].电影文学,2017(15):99-101.娄烨代表作品:《苏州河》、《推拿》、《浮城谜事》在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艺术和商业是鲜少合体的,娄烨可以说是一个特例。因此,他虽然属于中国“第六代”导演群体,但又与其他“第六代”导演不同,其电影创作表达作者个人情感,不被市场所束缚,电影选材独特,多关注边缘人物,话题敏感,采用独特的美学视角进行拍摄,美学风格独树一帜,给中国电影市场提供了很多借鉴价值。从电影类型的角度来衡量,娄烨的电影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爱情、犯罪、悬疑、惊悚的类型特征。他用个人化的电影表达方式和独特的美学视角,运用美学思维,使得他的作品展现出独树一帜的审美倾向和美学风格,为中国的艺术电影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至少,添上了独特的一笔。参考文献:[1]李金格.娄烨电影的边缘叙事与写实风格[J].北方文学,2020(30):159-160.[2]卫柔羽.娄烨电影的美学特征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6):70-72+81.陆川代表作品:《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寻枪》陆川在拍摄了《南京!南京!》之后,上海大学聂伟副教授称之为“完成了中国第六代导演的成人礼”,如此崇高的评价方能证得陆川在电影界的造诣。他的电影赢得了世界和主流媒体的赞誉,却有时遭到社会民众的谩骂,因为他过分坚持自己对电影的理解以至于常常忽略了观众的内心感受。在陆川为数不多的电影作品中,他的每一部题材的类型都不一样,但却从未失去浪漫的诗意风格特征。叙事视点的选择是其电影中最独特的存在之一,正是他看起来前言不搭后语的叙事,致使他能隐秘地传达他对生命的浪漫遐想。参考文献:[1]王名成.陆川电影的作者意识[J].电影文学,2020(12):90-93.[2]黄丽群.浪漫与诗意——论陆川电影的风格[J].电影新作,2016(06):66-70.中国内地其他导演:冯小刚代表作品:《集结号》、《甲方乙方》、《天下无贼》、《非诚勿扰》冯小刚擅长商业片,作品风格以京味儿喜剧著称。他将喜剧精神、世俗精神以及平民精神植入到电影中,为中国电影产业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电影范式。他在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中,将商业性与主流价值、艺术性融合在一起,以一系列高票房的影片,为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有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商业电影美学。冯小刚的电影不仅为中国主流电影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还为中国电影如何去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现实性与娱乐性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借鉴。 参考文献:[1]宋柯鑫.冯小刚商业电影叙事手法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3):132-133.[2]贾磊磊.冯小刚电影与中国大众文化品牌[J].当代电影,2006(06):44-50.[1]陈彦圻. 冯小刚影视作品的商业美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姜文代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邪不压正》、《太阳照常升起》姜文的电影在大众理解和评论家的认知中是两极分化的,作为当今中国电影界特立独行的电影导演,其“作者”风格已彰显无遗。它有着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其四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不仅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存在复沓现象,其镜像风格也一脉相承。他的电影始终在个人的情怀、张扬的激昂情绪之 中,抒发独特的豪气一般的气质。实际上,中国电影缺少像这样坚持自己的特色、罔顾他人的批评而不随波逐流、坚挺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往前走的导演。参考文献:[1]周星.《邪不压正》:个性依然张扬的姜文电影[J].电影评介,2018(13):18-24.[2]赵宁宇.姜文的电影世界[J].当代电影,2011(05):23-28.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代表作品:《2046》、《一代宗师》、《花样年华》“支离破碎”四个字是王家卫电影的代名词,而之所以用“支离破碎”四个字来形容,和他电影中在叙事策略上带有的后现代主义特点具有很大的关系。在他的电影中,总是突显后现代语境下都市人群的情感危机,会把对根、对亲情、对生命的寻找置于人情冷漠的大都会中,因此在电影时空转换的无序中变成了人的内心漂泊的独特表现方式。 王家卫的艺术片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认可,他对香港回归前人们生存状态进行的刻画,使人们的视线聚焦在香港底层人们的生活之中。他的电影已经为香港电影的复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彰显了当代香港电影的独特艺术魅力。他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更是启发了后来涌现的新锐导演们。参考文献:[1]谢瑶瑶.王家卫电影的美学研究[J].青年文学家,2021(21):138-139.[2]谢继欣.王家卫电影中的叙事策略分析——以《花样年华》为例[J].记者观察,2021(15):156-157.[3]杨丽华.后现代视野下王家卫电影的叙事风格[J].学术交流,2017(05):178-182.吴宇森代表作品:《赤壁》、《英雄本色》、《喋血双雄》中国新闻网评:吴宇森是华语影坛的杰出代表,他不仅在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中西方电影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不论是在亚洲还是在好莱坞,吴宇森都为动作电影的表演和剪辑带来了革命性的观念。作为首位成功打入好莱坞主流市场的华裔动作片导演,他不仅让香港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也让好莱坞认识到了华语电影人的创作实力。参考文献:[1]靳向茹. 电影艺术中暴力美学的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徐克代表作品:《黄飞鸿》、《青蛇》、《龙门飞甲》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华语影坛不断开拓创新的中坚力量,作为香港武侠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在香港乃至整个华语武侠电影导演群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徐克的武侠电影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徐氏品牌。他在继承与发展香港传统武侠电影的同时,也为香港武侠电影引入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卫·波德莱尔曾说“西方追捧香港电影,很大程度上都是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引发的潮流所致。”他在武侠电影中所取得的成功把香港武侠电影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引领了武侠电影发展的新潮流,扩大了香港甚至华语武侠电影的影响。参考文献:[1]吕佳.试论香港导演徐克的新武侠电影[J].戏剧之家,2019(31):63+65.[2]岳彩阳. 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的影像表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周星驰代表作品:《大话西游》《唐伯虎点秋香》《功夫》华语影坛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被誉为中国的查理·卓别林 。20世纪90年代,由于他主演的电影屡破票房纪录,因此他与成龙、周润发并称为“双周一成”,意为香港电影的票房保证。他不仅在商业电影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还制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无厘头式喜剧,更缔造了“周星驰现象”。(《北京娱乐信报》、《时代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大众文艺》、《电影评介》、北方朔评)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是港产喜剧电影在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后,最为重要和突出的电影分支,其影响力相当深远。作为无厘头文化的代言人,其电影风格已经成为很多导演的样本。周星驰的文化影响力不止于电影领域,他的很多台词都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口头禅。参考文献:[1]林峻逸.浅析周星驰喜剧电影的风格变迁[J].青春岁月,2021(14):58-59.[2]雷强.浅析周星驰电影中的无厘头文化[J].戏剧之家,2019(24):78-79.杜琪峰代表作品:《枪火》、《神探》、《夺命金》杜琪峰在故事创作以及气氛营造上的坚持不仅为他的作品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更让他成功地继吴宇森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开启了香港黑帮电影的崭新一页。在他的镜头下,英雄人 物形象颠覆武侠片传统,动作戏份也一反武侠片常态,形成了一个杜式独有的金字招牌。参考文献:[1]刘驰.论杜琪峰电影对香港武侠电影类型元素的传承与变革[J].东南传播,2018(09):55-59.关锦鹏代表作品:《阮玲玉》、《胭脂扣》、《人在纽约》他的创作风格细腻,多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在他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以男性的视角解读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女性为主要线索塑造了许多敢于与命运对抗的女性形象。他的作品从来就没有恢宏的场面,而是以温和的手法丰富了当今的华语电影的市场。她对于女性特质的发掘为电影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创作方向,也呼吁了更多的人去关注女性,赋予了女性更多表达自我意识的精神内涵。参考文献:[1]陈林.关锦鹏镜头下的女性视觉与形象塑造[J].电影文学,2020(06):64-66.许鞍华代表作品:《桃姐》、《黄金时代》、《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从 1979 年的《疯劫》到 2014 年的《黄金时代》,许鞍华导演了近三十部影片。这其中,她尝试过很多种的电影类型,悬疑片、武侠片、喜剧鬼片、黑帮片、警匪片、爱情片……但真正堪称细腻之作的,多数都与女性题材有关。《新京报》评:“在许鞍华来说,似乎都重复着同一个主题,即不是将主角作为对社会不满的怨女推出,而是力求在展示其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的过程里,达成与这个世界的和解。女人在许鞍华电影中是一个温暖的存在,无论身处顺境逆境。不同于许多女导演迫不及待地要祭出“女性主义”大旗,许鞍华作品是“向下”的,依靠生活本身来解决问题。”从影30多年一直保持旺盛的创作力,5次问鼎香港金像奖,3次问鼎台湾金马奖,2012年获得亚洲电影终身成就奖,其作品在柏林和威尼斯电影节上的出色表现更为她赢得了国际声誉。她电影中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对后来的电影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李思扬.许鞍华电影中的日常叙事方法研究[J].当代电影,2016(04):183-186.[2]李兆婷.日常生活美学视域下重读许鞍华电影《女人四十》[J].新纪实,2021(12):75-77.王晶代表作品:《赌神》、《鹿鼎记》、《九品芝麻官》王晶的电影很少充斥着家长式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典型的娱乐主义精神。他执导或参与制作的电影大多为艺术性不强,以娱乐性为主的电影,俨然是将电影视为赚钱的商品。腾讯网曾评价他:“王晶身上有很多标签,赌片、情色片、晶女郎等,而它们的一个共同点便是,娱乐。”参考文献:[1]王蒙. 王晶“赌”系列电影研究[D].重庆大学,2016.刘镇伟代表作品:《赌圣》、《大话西游》、《越光宝盒》他是王家卫的黄金拍档,也是周星驰的主创福星,更是香港喜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电影中到处都流露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让人费解的无厘头。刘镇伟在接受采访时说过:“电影里的创作,很多是我儿时的梦想和理想的东西,长大以后用电影的形式实现,用摄影机真正地拍摄出来。”也正因为如此,他还能保持用孩子的眼光去打量世界,在貌似癫狂的背后讲述了真挚、深沉的悲剧爱情故事。参考文献:[1]柳艳芳.刘镇伟电影中癫狂背后的意义[J].群文天地,2011(06):60.陈可辛代表作品:《如果爱》、《甜蜜蜜》、《亲爱的》陈可辛是“北上”浪潮中以商业性和艺术性完美迎合大陆观众的导演,是为数不多的、能让电影的商业票房与艺术效果实现互赢的导演之一。1991 年他执导了自己的处女作《双城故事》,被香港导演协会选为最佳影片。此后他拍摄了《甜蜜蜜》、《如果·爱》、《中国合伙人》等商业和艺术融合的影片,成为香港新浪潮之后崛起的实力派导演,为香港电影甚至华语电影的类型发展做出了贡献。参考文献:[1]鲜佳,赵春灿.陈可辛电影的漂泊意识[J].视听,2019(12):92-93.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19.12.047.[2]刘婷婷. 陈可辛电影现实主义风格研究[D].辽宁大学,2021.尔冬升代表作品:《新不了情》、《门徒》、《我是路人甲》他原是邵氏电影公司的武侠小生,后来成功转型为编剧及导演。在他的电影里总是喜欢描述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普通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电影《新不了情》的街头艺人和电影《我是路人甲》的群演们。他的电影里总有着独特的现实关怀和真实的镜头语言,除此之外,还存有着属于商业片的节奏,是香港影坛里全能型的电影人。参考文献:[1]游洪琼.浅谈《我是路人甲》的现实主义美学[J].电影文学,2018(04):75-77.中国台湾导演杨德昌代表作品:《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光阴的故事》作为台湾最活跃、尖锐的导演、编剧、演员、评论家和教育者之一,杨德昌在台湾电影史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的电影作品深刻、理性,有着很强烈的理性思辨色彩,他喜欢对社会进行道德批判,因此他总试图使用最真实的方式表现现代社会中人性的扭曲面。《海滩的一天》中讲述了女性脱离父权压制,鲜明地批判了专制地父权,《青梅竹马》则批判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情感地纽带断裂。他的电影总是对台湾都市生活和人民进行深刻的剖析,其作品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值得后来的导演学习。参考文献:[1]孟佳文.论杨德昌的电影叙事及其两大范畴[J].当代电影,2019(04):52-55.[2]刘娟.一简一繁,人生百味——杨德昌《一一》[J].今古文创,2021(02):87-88.侯孝贤代表作品:《悲情城市》、《海上花》、《刺客聂隐娘》侯孝贤有着属于他自己的“候氏长镜头”,他的长镜头充满着客观的纪实性,犹如一种“凝视”。他在长镜头下聚集情绪张力,在空镜头中营造诗意的氛围,在固定镜头中保持他的结构美学。因此观众们总是能从他的电影中感受到“宁静致远”的古典美学特征和中国风诗化般的表达。孟洪峰在《侯孝贤风格论》中,将侯孝1983-1989 年的作品风格提炼为“闷”“愣”“浑”三个颇为生动的字眼,其实就是用来形容他固定不动的镜头语言和去戏剧化的叙事法则。他的镜头美学在某种程度上和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十分的相像,都是在平静中找寻力量,这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对于后世的电影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孙力珍,侯东晓.侯孝贤电影中的“慢美学”与女性意识——从《南国再见,南国》到《刺客聂隐娘》[J].台湾研究集刊,2020(03):93-101.DOI:10.14157/j.cnki.twrq.2020.03.010.[2]程玉悦.侯孝贤诗化电影风格刍议[J].大众文艺,2021(19):127-128.[3]王霄.侯孝贤电影镜头的叙事分析——以《刺客聂隐娘》为例[J].今古文创,2021(14):85-86.李安代表作品:《色戒》、《饮食男女》、《断背山》在华人的导演中,李安绝对可以算一个标杆性的人物,独特的经历使他在东西方文化里游刃有余。他能以东方的眼光,深度而准确地掌握西方文化特质,在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中,完备他大规模制作的统筹能力,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属于他自己专有的拍片风格与模式。他的影片中没有宏大的叙事模式,而是专注于讲述反映真实人性的家庭故事,反映现实人物的真实情感。正是这种电影的力量,使他以此赢得东西方观众普遍认同的华人导演。参考文献:[1]崔雪茹,黄英.从作者论解读李安电影中的文化特质[J].民族艺林,2018(03):56-67.[2]石航.嵌入与脱域:技术美学视角下的李安电影[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04):24-28.胡金铨代表作品:《龙门客栈》、《侠女》、《大醉侠》作家阿城评价他说:“导演一生达观,多才多艺,几近电影方面的文艺复兴式的全才人物,对华语电影殊多贡献。在洛杉矶玫瑰岗墓园安葬胡导演骨灰的追思会上,朋友们推我致辞,我记得我的意思是,胡金铨导演的离世,好比名贵瓷器,碎一件,少一件。”胡金铨武侠电影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总是受到世界性的关注与喜爱,其电影中具明显的便是具有很多京剧的元素,他的电影抛弃了传统戏剧(曲)手法的桎梏,掌握了世界电影语言的核心特征,这些特征都使他的电影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参考文献:[1]杨世真.胡金铨武侠电影的世界性影响力探因[J].电影新作,2019(01):58-65.[2]陈晓宇.儒家思想视域下的胡金铨武侠电影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2):96-98.蔡明亮代表作品:《爱情万岁》、《天边一朵云》、《郊游》蔡明亮曾在《郊游》中说道:“会看我的电影就会看月亮,如果你常看月亮,也会看懂我的电影。”而我在想,人往往会在什么时候想起欣赏挂在天边的月亮,或是睹物思人,或是孤单难耐,亦或是形单影只,无处诉说之时。中时电子报评价他:“蔡明亮笔下的作品时以幽默手法,表现著现代社会、寂寞、都会生活形态的狂乱等主题,尝试探讨城市居民有意识的自我防卫,这样的风格内含,也是蔡明亮多数作品所探讨的议题形式。”他总是致力于呈现世界的废墟面貌、生活的失败以及生命的破碎经验,他在电影中对时间之慢的独特表达,也突出了他对不可忍受的创伤性真实的大胆探索。正是这样无拘无束的导演,方使电影保有艺术的生命力,并无限拓展着电影艺术的边界。参考文献:[1]朱峰,袁萱.反叛与突破:蔡明亮电影的艺术边界[J].当代电影,2019(07):43-47.[2]吴霞.蔡明亮电影主题多义性的探讨[J].艺苑,2019(03):37-39.[3]杨小滨.坏损、绝爽与慢:论蔡明亮的电影美学[J].文艺研究,2018(06):92-102.我没有选择用主观的方式去评价这些导演,因为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作品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与感受,身处不同的时代的我们,更是难以理解他人的表达和想法。更何况中国优秀的导演们从电影初创时期开始就在一批一批地诞生,我很难说自己对他们有着多么过深的了解,因此,无论我怎么从个人角度评价都会缺乏客观性与真实性。所以,我选择站在客观的角度,通过文献的查阅和梳理,对中国的主要导演们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与评价。希望能帮助到一些热爱电影的人更方便地查阅有关中国导演的资料。
惯了山珍海味的都市中人,总喜欢一年到头抽个两三次假期去恰几顿农家乐(除了PDD员工啊,他们没有假期)世间万物因为平常而平凡,因为稀缺而珍贵。所谓物以稀为贵,自是如此。单看现今的中国影坛,反映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现实主义影视作品确实是少之又少。但就是因为其数量之少,且平均质量弥足精湛,恰恰让这类电影稳坐影届一席,不愁吃穿。而观众的口味一变化,我的观点是,自18年以来,中国的现实主义题材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并且未来可期。(全文五千字,是我目前最长的文章啦,呼,手机打字真累but 在我开始之前,有一件super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那就就是那就就就是谢谢吴刚叔叔 @吴刚 的邀请,看到吴刚老师作为一名功成名就的演艺大师,可以对中国电影的现在与未来常怀思考,我很开心,不愧是我最爱的演员之一(骄傲Jpg)我爱你,陈萍萍我们把视线挪回十年前的今月2010年1月4日,卡导大作阿凡达在中国大陆上映,犹如一记惊雷,天塌地陷,风声四起,直接拿下2亿美元全国票房,是当年中国电影市场全年票房的13.9%要知道即使是在两年前横扫暑假夺得中国票房桂冠的钱塘关三兄弟之首狼二,也不过占当年全年票房的11% 尔尔。由此可见阿凡达作为一部当年的特效大片,带给当时的观众的,是何等的震撼。不像今天随处可见见不要见的特效大作,那时候的现实题材,才是大流。在过去人的眼里,电影可能只是一本有色彩有变换的记事本,亦或是一部加长加宽加档次的电视机,题材无非是反映现实的五彩(大部分是灰色),用来映衬人性的好坏。说到现实主义,稍微科普一下,现实主义起源于30年代的意大利,以呈现现实生活为标,批判社会不良为本,特点是采用自然光,语言简单,不给你整花里胡哨的,还原最原本的世界。我个人的理解比较宽泛,所以我会讲到一些不那么符合官方定义的现实主义,但我依然把它当作是现实主义的电影。【 友情提醒:要是看官对我以上以下理解不予认同有,不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友善讨论 】#那我开始了,我们先放开特效大片和现实主义这些宏大的概念,看看10年的内地票房榜单前五除开阿凡达这个大宝贝:第二名唐山,讲述的是现实中的灾难,刻画了人性在灾难下的真实百态第三名让子弹飞,就不多讲了,大家都太熟了。借古讽今,姜导通过自己牛逼儿的创作才华,成功地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一堆夸张而立体的人物在这个世界里交错影响,构写出一部荒诞不经又合情合理的交响曲,而所有对现实的隐喻和嘲怼,则深埋在人物的细节和对话里,耐人寻味第四名非诚勿扰2,感觉这部电影存在感不如前面啊,稍微给大家提一下,华谊出版的爱情电影,主演葛优舒淇孙红雷,导演依旧是老冯。个人对这部电影不甚感冒,但其中还是有些对婚姻和人生这类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不管怎么说,终究也是一部可以打动到部分群体的成功的商业产物排名老五的则是诺导和小李的盗梦。可以说在当时的中国影坛,群魔乱舞,大部分还是偏现实风格, 徐导当时走特效流的狄仁杰和甄师傅偏武打的叶问2则明显地略微靠后。就是在这时候,咱们的大宝贝阿凡达闪亮登场,犹如天降猛男(老王晓了),震撼全场。说到底谁能想象到带上个眼框架子,就能看到100年后的世界而自己宛若置身其中,看到一只只蓝色大鸟从自己的周遭芜湖起飞,视线跟随着主角闪转腾挪,这谁顶得住啊!这就好像你开着一辆兰博基尼停在晚上12点半的的Taxx门口,又或者是带着五十箱方便面穿越然后递给正要出门北伐的孔明叔叔。我记得知乎有个问题问的是啥叫降维打击,诺!这不就来了吗?总之10年过后,特效大片犹如长久后浪,滔滔不绝。科技的进步,和观众的喜爱,是这股浪潮的源头所在.我们在新闻里见过地震过后的凄惨和复苏。营救和重建;纪录片里也了解过抗日时打鬼子八路军叔叔冲锋时的飒爽英姿.可我们没见过整座城市在玛雅人的预言下连根拔起卷入大海,而主角身在其中绝地求生;没见过整个地球妈妈在数万推进器的帮助下逃离太阳系,然后与三体邻居浪漫相遇的场景;没见过奇异博士把整个纽约当乐高积木玩然后被反派追着砍的时候,笑得有多么di开心;更没见过百合姐姐戳软软的东西的时候,胡巴的一颦一笑是多么立体而逼真。这,就是特效听懂掌声10年过后,特效大片数量激增#2012年叉去卡导的二宝贝泰坦尼克,中国票房画皮2位列探花,喜剧黑马泰囧紧随其后,此后喜剧片横空出世,和特效片各占半壁江山,票房榜上不见现实主义的影子。当年最出圈的现实电影飞越老人院票房500万出头,主演全是老戏骨,讲的是一群老人试图焕发第二春的故事,导演用和温柔的笔触,来讲述很残酷的死亡。#13年票房冠军西游降魔,这应该是星爷为数不多的特效大片,个人还是很喜欢的,往下几乎没有现实题材的影子。大明劫票房不过500万是真的可惜,因为这片子啊,是真不错还有一部逆光飞翔我也要讲讲,无他,因为她!张榕容!老粉都知道(不知道我有没有老粉哈)我最爱的女演员,我最爱的演员,我最爱的女人,我最爱的人!男主黄裕翔饰演本人,讲的是一对追梦人互相鼓励的浪漫故事,拿下888万票房,不愧女神出场,这票房多吉利!#14年,除开特效大片汽车人4力霸榜首。不查不知道,宁导的心花路放竟然是票房冠军,我超爱这部电影的,尤其是里面阿凡达妹,啊不是,是雷佳音的我尼,啊不是,是徐峥黄渤的演技,(认真脸)。这可是彻彻底底的公路片,公路片!事实证明什么电影拍的好,票房都不成问题。当然第二名就是特效烂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我其实不太想称这部为烂,因为我看哭了,当时看得我就想抄起他的斧子砍死郭富城,再帅也没用!但哭归哭闹归闹,事后想想,剧情是真的稀烂)有点走远了啊,这年有一部陈可辛导演,小燕子主演的现实题材电影叫做亲爱的,讲的是孩童拐卖的衍生问题,真的精彩。而且说实话,演员还是多去嫩的扮老,别总是老得扮嫩,知道女孩子肯定希望自己永远十八芳龄对吧,但毕竟毕竟岁月还是不可逆,看看人家赵薇姐姐,那张美脸一皱,演技一下子就溢出来了。票房四亿不到,还行但就电影质量来看绝对物超所值,说实话宣发得背锅。另一部比较出圈的现实主义电影推拿,主演爬山哥,也是拿了一堆奖票房一千万,讲的是一群盲人按摩师间的喜怒哀乐。我们再讲回心花路放里那个被夹住尾巴的阿凡达妹子(绝对不是因为我念念不忘),仿佛和四年前那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宝贝阿凡达遥相呼应。预示着中国电影经过四年的发展,即将进入群雄并起的黄金岁月,而特效大片也将成一片洪流,变得泛滥成灾,而现实主义的生存空间会变得如何,让我们继续看下去:#15年十二公民,心迷宫两部是我的最爱,也都是千万出头的票房,票房榜上,速7,捉妖记,寻龙诀三部特效大片坐满领奖台。唯一一部可以称得上偏现实主义题材的老炮儿排名十一,票房九亿。还有一部两千多万票房的一个勺子听说也是不错,陈建赋叔叔更是靠着这部自导自演拿下最佳新导和最佳男主双金马奖,金世佳也有参演,本人没看过,不予评价。(莫名吐槽一点,为啥子爱情公寓的下岗演员都喜欢找现实主义题材再就业...#16年进入特效盛世,同时流量鹤起,几部伤痛青春夹杂其中只能用十分尴尬来形容。那么现实主义题材在哪里呢?百鸟朝凤不好意思放错了是这个靠着导演吴天明惊天一跪,强势夺得八千万朝上票房,有一说一,我个人不喜吴导的做法,但电影质量绝对值得票房,讲得是两代唢呐师傅在时代洪流之下逆流而上,保守传统文化的同时探寻真我和彼此的热血故事,强烈安利!这一跪,又是一个伏笔,随着特效大片的泛滥和观众的逐渐习惯,中国电影又开始新一轮的翻江倒海,而文艺片似乎迎来了新一代的春天。#17年,冯导在年末再次发力,芳华拿下第八的全年排名和14亿的喜人战绩,#而18年就厉害了,大家万众期待的我不是药神以三十亿的票房为列第三,与第一的特效军事大片红海行动,第二的喜剧侦探片唐探2形成三分之势,而这年的美国特效大片代表人Mr. you should have gone for the head 只能屈居第五,值得一提的是仅仅一年之后他就改名Mr. I am Inevitable卷土重来夺得世界第一的宝座,功成身死,让我们恭喜他!【 虽然单论本土票房,他在我们这里输给了一个穿肚兜的哪吒,在隔壁输给了一台工藤牌洗衣机,别名Mr.心机姿娃一次某一兜子,等等,他输给了俩小学生,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吧 】药神的故事情节我就不废话了,新生代导演文牧野把流行和现实主义完美的结合,从而让这部现实主义大片是那么的接地气,又那么的符合大众口味。恰当的BGM让观众不至于走神or困倦,泪点,笑点,燃点的完美交织,让这两个小时观影犹如一场盛宴,你会随着买禁药时的印度神曲欢快跺脚会看着徐峥晚饭上的突然发难咬紧牙关你会对这位老奶奶深情的独白潸然泪下也会在卡车碾过黄毛的一瞬间大脑发空这也就是所谓的,*主流现实主义: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剧情和手法,让观众坐上情感的过山车,体验起伏和沉浸,同时不仅能用通俗的笔墨写出世界的黑暗,更能从黑暗中以人物为工具,以剧情为指南,向观众传递正能量,自强不息,明天会更好同时18年还有更多更不同的现实主义电影如雨后春笋滋生,无名之辈,爆裂无声,江湖儿女,狗十三都是我喜欢的现实主义作品,有的主打黑色幽默,荒诞喜剧,有的描绘乡村儿女,都市情缘。挑一部讲一讲:无名之辈,主演任素汐,陈建赋(又是你啊)算是很出圈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了啊。一对劫匪,一个保安和一个轮椅女的荒诞故事,演技ok,剧情OK,尤其是otto,哦不是是任素汐姐姐嘴炮让人过目不忘,人家陈萍萍炮在轮椅里,而且连衣衫不整的陈道明都没打过。这人可倒好,嘴上就装着炮,喷的俩劫匪满地找头。制作上来讲,方言配合上演员完美的颜艺,基本上hold住了剧本,剧本是导演饶晓志在飞机上无聊听歌时听出来的,尧十三的《瞎子》,这就是所谓的灵机一动吧。电影通过挖掘一批小人物,成功地带动了主流观众的心腹,引起了我们的共鸣,使我们观影途中同喜同悲,当然也告诉我们人生虽然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但真善美依然存在。总而言之言而总之,8亿票房可以说是名正言顺。一八年,是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新生扯了那么多,聊了那么多电影,可以看出来特效大片虽然依然是主流,但已经从前几年病态般的独占鳌头,变成了现在的一方霸主。与此同时,沈腾叔为首的新喜剧模式,陈导领衔的侦探喜剧系列(有做成电影宇宙的想法),林导的硬核动作战争灾难片,龙叔的成家班(可能没几年了),叶吴张三兄弟的武打,破球刮起的科幻风,前路漫漫的中国动漫,厚积薄发的中国悬疑,中央这两年加大力度的爱国教育片,隔壁尚有余威的港片,主打粉丝消费的流量烂片,万年不变的青春伤痛,郑恺哥郭采姐包揽的都市爱情,和郭敬明的抄袭当然还有我们的主角现实主义题材承如我说的,物以稀为贵,现实主义电影在中国从零几年时以盲山为首的等等佳作登上巅峰,10年后开始衰弱,但由于其难度高,数量少,成本低且质量高的特点,这类电影还远远到不了岌岌可危的程度,总是有足够的死忠粉丝和电影热爱者来帮助现实主义题材度过难关。(其实我更担心的是功夫片,真的后继无人)几年蛰伏,无数相关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探索,和努力。终于完成了一次对现实主义电影的改革,如今越来越多的主流现实主义,不仅口碑得收,票房亦不落下。【 这说明现实主义题材上限很高 】现在的现实主义电影正是上升期,而观众对特效大片的厌倦也依然与日俱增,这其实很正常,观众的口味一直在变而且特效大片太 好 拍 啦 !真的是有手就行(当然手里要有钱)导致于泛滥成灾,质量逐年走低。其实没有什么类型可以一直吧啦着观众的眼眸不走。我个人认为只要质量做好,无愧于心,自能立于天地。由于现实主义电影不是谁都能拍,拍出来放出来了也不见得有多大吸引力。所以一直成不了主流。这是很多人公认的点可事实上,心花路放证明了公路片拍的好拿全年票房榜第二轻轻松松隔壁家的小肚兜证明了即使是不被看好的国漫,拍的好照样功成名就而我不是药神证明了现实主义题材拍的牛逼卷走三十亿票房不是问题(盖亚! 【 这证明现实题材下限不低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下限不低,上限又高所以我看好,中国电影未来的现实主义over
为了方便我把内地的导演按代来分类,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导演另作分类。我会尽量补上一些重要的导演,但由于中国影史导演众多,请见谅我不能一一补全。第一代导演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更是中国电影的启蒙者,这里只对郑正秋和张石川两位代表导演作概述。郑正秋代表作品:《劳工之爱情》、《玉梨魂》、《姊妹花》中国电影的拓荒者,更是被称为“中国电影之父”。在中国民族电影筚路蓝缕的开拓时期,郑正秋以其丰富的电影实践和独特的电影形式,秉持着电影启蒙的姿态,完成了启蒙电影的伟绩; 他开创的家庭伦理剧打开了中国通俗剧的先河,影响和启发了一代甚至几代人。中国近现代作家冰心评价他:郑先生在戏剧界和电影界中,自有他不可消灭的绝大功绩,值得后人永远纪念。参考文献:[1]史菁.中国“第一代导演”贡献研究——以郑正秋张石川为例[J].戏剧之家,2014(18):157.[2]李道新.电影启蒙与启蒙电影——郑正秋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涵义[J].当代电影,2004(02):16-25.张石川代表作品:《歌女红牡丹》、《火烧红莲寺》、《难夫难妻》作为明星影片公司的主要创办人和总经理,以及主要导演,张石川在不仅赢得了大量观众 , 奠定了中国电影的商业基础 , 也为电影艺术的中国化、民族化做出了贡献。 1913年,张石川在亚细亚影戏公司导演的《难夫难妻》被称作算是中国故事片的开山之作,1928年导演的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在上海电影界引起竞拍神怪武侠片的潮流。1931年其导演了以蜡盘发音的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其对于中国早期电影语言的积累、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参考文献:[1]李晋生.论张石川对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贡献[J].电影艺术,1995(02):37-42.[2]史菁.中国“第一代导演”贡献研究——以郑正秋张石川为例[J].戏剧之家,2014(18):157.第二代导演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他们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蔡楚生代表作品:《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都会的早晨》蔡楚生在中国电影界被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渔光曲》于1935 年 2 月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是中国剧情类电影首次获得国际奖项。法国电影历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其所著《世界电影史》中,认为蔡楚生是中国最杰出的导演。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参考文献:[1]易文翔.电影宗师与电影诗人:蔡楚生与费穆[J].粤海风,2016(04):78-84.费穆代表作品:《小城之春》、《狼山喋血记》、《生死恨》费穆在当时的电影界即被称为“学者型导演”,其在戏曲片《天伦》中,第一次采用中国传统古乐和民间音乐。1936 年导演的《狼山喋血记》,更被认为是国防电影代表作。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也是由他进行导演的。不过,对于费穆导演,评价最高的影片莫过于《小城之春》。这部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被海外影评家评为中国电影十大名片之首,为中国电影赢得世界性声誉。《小城之春》诗意的主题体现在费穆站在一个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塑造人物,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首诗。影片美学风格及创作的独特之处,都推动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在电影语言领域的发展以及对中国日后的电影美学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参考文献:[1]杨晨玉.浅析诗意化叙事电影——以《小城之春》为例[J].视听,2019(09):92-93.[2]易文翔.电影宗师与电影诗人:蔡楚生与费穆[J].粤海风,2016(04):78-84.孙瑜代表作品:《小玩意》、《大路》、《武训传》由于曾经赴美留学,致使他的电影美学或浅或深的沾上好莱坞电影文化痕迹,但他并未直接将好莱坞的那套模式搬到自己的电影中,而是对其进行了去美国化的处理。她的电影既充满着恣肆汪洋的想象力和浪漫气息,又显现出一定的现实主义的悲观情调。尽管社会黑暗,但他却善于从 黑暗中看到善良和正义,看到光明和未来其电影也形成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是典型的作者电影。参考文献:[1]丁亚平.电影现代性的张力:孙瑜与中国电影的兴革[J].电影评介,2019(11):1-8.[2]员晓明.浪漫的诗意化表达——论孙瑜的电影创作[J].大众文艺,2020(21):141-143.袁牧之代表作品:《马路天使》、《都市风光》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盛赞《马路天使》是一部“风格极为独特,而且是典型中国式”的影片。袁牧之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关灌注于他地电影之中,真实地展现了上世纪 30年代上海大都会的社会生活,也深刻揭露现实的罪恶与黑暗,生动描绘挣扎在社会底层贫苦百姓的生存状态。然而这种社会批判和人道诉求完全是通过对电影语言的熟练运用与银幕形式的独特创造表达出来的,充满着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参考文献:[1]郦苏元.袁牧之的电影修辞艺术[J].当代电影,2009(02):79-84.[2]徐秋儿.袁牧之左翼电影编导的叙事风格和历史贡献[J].当代电影,2014(05):192-195.吴永刚代表作品:《神女》、《巴山夜雨》、《哈森与加米拉》他是中国电影史中最具有现代意识及知识分子气息的导演之一。尘无在评论《神女》时,曾把吴永刚的创作归结为“灵魂的写实主义”,认为该片对人性做了深度的描写。《神女》颂扬母性,《浪淘沙》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谅解,《巴山夜雨》渴望本真人性的复归,可以说,人性是贯穿吴永刚艺术探索始终的一个核心主题。参考文献:[1]秦喜清.吴永刚:在光影世界中探索[J].当代电影,2004(05):60-65.第三代导演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谢晋代表作品:《女篮五号》、《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红色娘子军》他是第1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导演也是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早在纪念电影百年时,中央电视台就把谢晋的历史看作是新中国电影的历史,认为谢晋电影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新中国电影所达到的高度,有人甚至称他为“中国电影的民族之魂”。谢晋的电影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变革,他始终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坚持艺术创作与时代发展同步,改革开放以来拍摄了《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鸦片战争》等一批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电影,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电影不仅承接了新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而且几乎涵盖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时期,见证并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进程。参考文献:[1]李宗刚.中国电影发展中的“谢晋现象”思考[J].艺术百家,2020,36(02):145-151.[2]陈秋雷.从文学到影像:谢晋伤痕电影叙事主题解读[J].电影文学,2020(23):66-70.[3]邵瑜莲.伦理的意义——重识谢晋电影及其悲剧美学[J].东岳论丛,2020,41(09):48-55.谢铁骊代表作:《早春二月》、《智取威虎山》、《古墓荒斋》他的电影中既能再现剧烈的社会变动,也能展示浩荡的历史重大变迁。他既能逼近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又能对人情世态作出准确而精致的描绘。因此可以说在同时代的电影导演中,谢铁骊是一位视野广阔、涵养丰富、手法多样的导演。但从另一种方面来说,谢铁骊是不幸的,因为他的作品不断地被政治裹挟,不断被批判,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拍出了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由此积累的经验,使其成为第三导演的最杰出者之一。参考文献:[1]马德波.论谢铁骊的导演艺术(上)[J].当代电影,1986(02):12-35.[2]张进燕.谢铁骊导演电影艺术创作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06):131-132+137.水华代表作品:《林家铺子》、《白毛女》、《烈火中永生》即使水华导演的作品并不多,但在中国电影史上他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演。因为他有着完整且清晰的导演个人风格。他的每部作品都有着独特的美学诉求,《白毛女》解决的是新歌剧与电影艺术结合的问题,《林家铺子》关注东方美学的诗意呈现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他对电影的美学追求以及实践,对中国电影史做出了突出贡献;参考文献:[1]孙萌.主旋律元神:水华电影中的女性解放、革命激情与平等意识[J].电影评介,2021(07):63-67.崔嵬代表作品:《小兵张嘎》、《青春之歌》他不仅是一位好的导演,更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作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十七年”电影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崔嵬的那些由生命光影编织而成的电影以及由光影的生命传承延续的人生,充满着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并发散出超越时空的精神感召力。崔嵬的电影世界独具一份善意的激情与温柔的阳刚。参考文献:[1]李道新.生命的光影与光影的生命——崔嵬的电影世界及其动人的艺术魅力[J].当代电影,2013(01):23-29.第四代导演“第四代导演”主体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吴贻弓代表作品:《城南旧事》、《巴山夜雨》吴贻弓的电影采用一种写意原则,多有一种古典诗词意境以及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和戏曲艺术的借鉴运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电影《城南旧事》中看出。电影《城南旧事》以舒缓的节奏、内敛的情感、古典的写意风格使得影片溢满哀伤叹惋,无疑是吴贻弓诗意美学的巅峰之作。吴贻弓导演的诗意审美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对所在时代与国家肩负的使命感。他把维护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作为自己创作的主导方向。加之他不断吸收戏曲、诗歌、散文中的创作手法,追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美,并放置于电影的创作之中,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意美学风格。参考文献:[1]黄依婷,曹子馨.重读吴贻弓的诗意美学——以《城南旧事》为例[J].戏剧之家,2020(11):89.[2]阙政.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引路人:吴贻弓[J].新民周刊,2020(28):54-57.吴天明代表作品:《百鸟朝凤》、《人生》、《老井》、《生活的颤音》在第22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影片《百鸟朝凤》作为开幕影片,电影中所讲述的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他用悲悯的情怀深刻表现了对传统艺术的忧思,着力刻画了社会变革中,新老两代唢呐艺人对艺术新年的执着坚守。他在 20 世纪 80 年代短短的几年的光影里,拍摄了《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老井》、《野山》等刚劲清新的影片,成为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一道光彩夺目的银幕风采,也成为中国电影登上国际影坛的庄重序幕。参考文献:[1]倪震,许元.执著追求的电影人生——吴天明的电影创作道路[J].当代电影,2012(09):24-31.谢飞代表作品:《本命年》、《黑骏马》、《湘女萧萧》在新中国电影导演中,他的作品不仅最早进入美国电影院线发行放映的,还摘得多项国际电影大奖,比如《本命年》获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个人成就“银熊奖”,《香魂女》摘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黑骏马》捧回第19届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音乐奖。 《湘女萧萧》获法国蒙坡利埃电影节“金熊猫奖”。“他的创作没有对传统的胶柱鼓瑟却难得的葆有民族文化传统的本色尊崇和艺术化欣赏; 而现代生活的改革进展始终被容纳于他的艺术追求视野中,成为艺术诗意显现的背景和氛围。”新鲜的内容,朴素的情感,让观众反响强烈,谢飞逐渐在创作中改变了自己的电影美学观念:明确地写悲剧,在悲剧中挖掘人性更深层次的东西。他的作品一直在贯入深刻的现实主义和人为关怀。参考文献:[1]周星.论谢飞电影的理想追求与诗意艺术[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04):65-69.[2]谢飞,夏之睿,王敉果.继承百年电影老传统,迎接视听写作新时代——谢飞导演创作谈[J].电影评介,2020(22):12-15.第五代导演: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的作品特点是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十分强烈,代表人物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其显著的表现形态是对经典叙事模式的叛逆。 张艺谋代表作品:《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1949年以后的中国电影大多是革命的、集体的、战斗的形象。但直到第五代的出现,电影才逐渐演变成为个体的、关于生命的形象。而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就像一声吼叫,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国人的生存欲望和个体的生命意志。在第五代导演中,张艺谋对电影的贡献是最突出的,他创造了一种张扬、鲜亮、极端化的电影风格,这种风格在《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都有十分明显的体现。他的电影逐渐成为了海外认识中国当代电影的一支望远镜。参考文献:[1]张凡,宋园园.传统元素表达与张艺谋电影的色彩叙事关系探究[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1,19(03):106-113.[2]周强.张艺谋电影对中国艺术传统的借鉴与转化——以《英雄》和《影》为例[J].电影新作,2021(06):26-31.陈凯歌代表作品:《黄土地》、《风月》、《霸王别姬》、《赵氏孤儿》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有很深文学素养和思想深度的电影诗人。他的名气其实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从《黄土地》的一举成名,到《霸王别姬》的巅峰,从《无极》的惨败,到《梅兰芳》的实至名归,无一不体现了陈凯歌电影的美学风格——理性精神与诗性情怀的融合。他最关注的是人类的情感与命运,他的所有电影主题几乎都紧扣着人的命运。观众面对陈凯歌的电影体验到的是一种对自我现实命运的真切叩问。他所革新的电影语言,使中国电影的审美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考文献:[1]李静,陈林侠.北美外语片市场与陈凯歌电影的文化竞争力[J].中州学刊,2017(01):158-165.[2]任平凡.试析陈凯歌电影的美学特质[J].戏剧之家,2020(31):144-146.田壮壮代表作品:《猎场札撒》、《盗马贼》、《蓝风筝》在很多导演相继进入商业的领域中时,田壮壮还没有沦陷,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他的电影中有一种一以贯之的电影文化的价值趋向, 那就是对人的心灵和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对少数民族朴素淳厚习俗的歌颂与尊重以及对人类生存和心理的探求来描述人与信仰、社会、自然的关系。正是这种注重人物情感细腻流畅的描述, 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田壮壮电影艺术风格。 正如台湾著名电影评论家焦雄屏女士称赞说:“田壮壮, 第五代的最后防线”。因为和田壮壮一起被称为第五代的那批电影人, 很多都被时间磨洗去了身上最令人敬佩的一种精神。参考文献:[1]贾宏.析田壮壮电影的人文价值与启示[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3):53-57.中国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他们是中国影坛中倍受关注的创作群体,对于现实题材的关注、或多或少的自传色彩以及深受纪实主义影响的影像风格使他 们的作品之中充满了个人化的印记。贾樟柯代表作品:《三峡好人》、《小武》、《站台》、《任逍遥》堪称“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在张艺谋、陈凯歌转向商业大片、中国艺术电影整体失落的语境下,“70后”的贾樟柯成为了活跃在国际影坛上的最具辨识度的中国导演。他在电影中最大限度的发挥电影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来打造一种近似现实生后的影像状态,他将焦点对准小人物,用平视的眼光关注人物生命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山西人的故事”作为他风格的一个标志性特点,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他的电影总是能给予观众独特的视角,看到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作品中独特的电影美学,已经启发和影响了从欧洲、亚洲到南美很多导演的创作。参考文献:[1]陈林侠.贾樟柯的影像与文字:从契合到扞格[J].文艺研究,2019(07):124-133.[2]袁帅.探析贾樟柯纪录电影的表达方式——以影片《海上传奇》为例[J].今传媒,2021,29(10):80-82.王小帅代表作品:《地久天长》、《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十七岁的单车》、《青红》、《我11》、《闯入者》再到近年来的《地久天长》,王小帅始终将镜头对准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对准隐匿在平淡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他们可以是无处诉说的艺术家,可以是孤独无依的漂泊者,也可以是懵懂时期的青春少年,进退两年的中年人。如今电影界的功利主义与美学上的保守主义日趋严重,不少创作者在创作态度上已经开始慢慢转变,积极地迎合观众。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王小帅依然能保持创作的独立性,其影作中对于普通小人物的关怀、对于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历史问题的反思与批判正是当下中国影坛所需要的。参考文献:[1]刘强,任国政.冷峻目光下的受难者——王小帅电影人物谱系建构[J].大舞台,2019(03):86-90.DOI:10.15947/j.cnki.dwt.2019.0058.[2]马超群,蒋成浩.影像的再造与迷思:历史空间、私人叙事、个体命运——评王小帅《地久天长》[J].昭通学院学报,2019,41(06):65-69.[3]王小帅,侯克明,文静.《地久天长》:现实主义与东方美学的“平民史诗”——王小帅访谈[J].电影艺术,2019(03):45-50.管虎代表作品:《厨子戏子痞子》、《老炮儿》、《八佰》管虎曾被称为第六代电影导演中的怪才,其作品带有强烈的反叛与反思符号,犀利、生动,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他的镜头无一例外地聚焦于社会现实中小人物的命运起伏,在环境和人物的巨大鸿沟上实现电影悲剧性主题的建构,具有强烈的实践主义倾向。其执导的电影 《斗牛》、《杀生》、《厨子戏子痞子》因为在叙事风格方面的相似性被称为 “狂欢三部曲”。这三部曲也是他黑色电影风格的集中显现。里面充满着荒诞写实的表现主义影像风格、悲观主题的隐喻性表达,以及对社会边缘群体的悲情审视。他通过刻画个人和群体之间在价值观、意识流上的不对称性,表达了自身对于生命、人性、价值的观照和探索,因此,他的电影极具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参考文献:[1]陈海英.管虎的黑色电影风格解析[J].电影文学,2017(15):99-101.娄烨代表作品:《苏州河》、《推拿》、《浮城谜事》在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艺术和商业是鲜少合体的,娄烨可以说是一个特例。因此,他虽然属于中国“第六代”导演群体,但又与其他“第六代”导演不同,其电影创作表达作者个人情感,不被市场所束缚,电影选材独特,多关注边缘人物,话题敏感,采用独特的美学视角进行拍摄,美学风格独树一帜,给中国电影市场提供了很多借鉴价值。从电影类型的角度来衡量,娄烨的电影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爱情、犯罪、悬疑、惊悚的类型特征。他用个人化的电影表达方式和独特的美学视角,运用美学思维,使得他的作品展现出独树一帜的审美倾向和美学风格,为中国的艺术电影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至少,添上了独特的一笔。参考文献:[1]李金格.娄烨电影的边缘叙事与写实风格[J].北方文学,2020(30):159-160.[2]卫柔羽.娄烨电影的美学特征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6):70-72+81.陆川代表作品:《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寻枪》陆川在拍摄了《南京!南京!》之后,上海大学聂伟副教授称之为“完成了中国第六代导演的成人礼”,如此崇高的评价方能证得陆川在电影界的造诣。他的电影赢得了世界和主流媒体的赞誉,却有时遭到社会民众的谩骂,因为他过分坚持自己对电影的理解以至于常常忽略了观众的内心感受。在陆川为数不多的电影作品中,他的每一部题材的类型都不一样,但却从未失去浪漫的诗意风格特征。叙事视点的选择是其电影中最独特的存在之一,正是他看起来前言不搭后语的叙事,致使他能隐秘地传达他对生命的浪漫遐想。参考文献:[1]王名成.陆川电影的作者意识[J].电影文学,2020(12):90-93.[2]黄丽群.浪漫与诗意——论陆川电影的风格[J].电影新作,2016(06):66-70.中国内地其他导演:冯小刚代表作品:《集结号》、《甲方乙方》、《天下无贼》、《非诚勿扰》冯小刚擅长商业片,作品风格以京味儿喜剧著称。他将喜剧精神、世俗精神以及平民精神植入到电影中,为中国电影产业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电影范式。他在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中,将商业性与主流价值、艺术性融合在一起,以一系列高票房的影片,为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有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商业电影美学。冯小刚的电影不仅为中国主流电影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还为中国电影如何去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现实性与娱乐性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借鉴。 参考文献:[1]宋柯鑫.冯小刚商业电影叙事手法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3):132-133.[2]贾磊磊.冯小刚电影与中国大众文化品牌[J].当代电影,2006(06):44-50.[1]陈彦圻. 冯小刚影视作品的商业美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姜文代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邪不压正》、《太阳照常升起》姜文的电影在大众理解和评论家的认知中是两极分化的,作为当今中国电影界特立独行的电影导演,其“作者”风格已彰显无遗。它有着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其四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不仅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存在复沓现象,其镜像风格也一脉相承。他的电影始终在个人的情怀、张扬的激昂情绪之 中,抒发独特的豪气一般的气质。实际上,中国电影缺少像这样坚持自己的特色、罔顾他人的批评而不随波逐流、坚挺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往前走的导演。参考文献:[1]周星.《邪不压正》:个性依然张扬的姜文电影[J].电影评介,2018(13):18-24.[2]赵宁宇.姜文的电影世界[J].当代电影,2011(05):23-28.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代表作品:《2046》、《一代宗师》、《花样年华》“支离破碎”四个字是王家卫电影的代名词,而之所以用“支离破碎”四个字来形容,和他电影中在叙事策略上带有的后现代主义特点具有很大的关系。在他的电影中,总是突显后现代语境下都市人群的情感危机,会把对根、对亲情、对生命的寻找置于人情冷漠的大都会中,因此在电影时空转换的无序中变成了人的内心漂泊的独特表现方式。 王家卫的艺术片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认可,他对香港回归前人们生存状态进行的刻画,使人们的视线聚焦在香港底层人们的生活之中。他的电影已经为香港电影的复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彰显了当代香港电影的独特艺术魅力。他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更是启发了后来涌现的新锐导演们。参考文献:[1]谢瑶瑶.王家卫电影的美学研究[J].青年文学家,2021(21):138-139.[2]谢继欣.王家卫电影中的叙事策略分析——以《花样年华》为例[J].记者观察,2021(15):156-157.[3]杨丽华.后现代视野下王家卫电影的叙事风格[J].学术交流,2017(05):178-182.吴宇森代表作品:《赤壁》、《英雄本色》、《喋血双雄》中国新闻网评:吴宇森是华语影坛的杰出代表,他不仅在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中西方电影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不论是在亚洲还是在好莱坞,吴宇森都为动作电影的表演和剪辑带来了革命性的观念。作为首位成功打入好莱坞主流市场的华裔动作片导演,他不仅让香港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也让好莱坞认识到了华语电影人的创作实力。参考文献:[1]靳向茹. 电影艺术中暴力美学的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徐克代表作品:《黄飞鸿》、《青蛇》、《龙门飞甲》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华语影坛不断开拓创新的中坚力量,作为香港武侠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在香港乃至整个华语武侠电影导演群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徐克的武侠电影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徐氏品牌。他在继承与发展香港传统武侠电影的同时,也为香港武侠电影引入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卫·波德莱尔曾说“西方追捧香港电影,很大程度上都是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引发的潮流所致。”他在武侠电影中所取得的成功把香港武侠电影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引领了武侠电影发展的新潮流,扩大了香港甚至华语武侠电影的影响。参考文献:[1]吕佳.试论香港导演徐克的新武侠电影[J].戏剧之家,2019(31):63+65.[2]岳彩阳. 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的影像表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周星驰代表作品:《大话西游》《唐伯虎点秋香》《功夫》华语影坛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被誉为中国的查理·卓别林 。20世纪90年代,由于他主演的电影屡破票房纪录,因此他与成龙、周润发并称为“双周一成”,意为香港电影的票房保证。他不仅在商业电影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还制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无厘头式喜剧,更缔造了“周星驰现象”。(《北京娱乐信报》、《时代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大众文艺》、《电影评介》、北方朔评)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是港产喜剧电影在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后,最为重要和突出的电影分支,其影响力相当深远。作为无厘头文化的代言人,其电影风格已经成为很多导演的样本。周星驰的文化影响力不止于电影领域,他的很多台词都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口头禅。参考文献:[1]林峻逸.浅析周星驰喜剧电影的风格变迁[J].青春岁月,2021(14):58-59.[2]雷强.浅析周星驰电影中的无厘头文化[J].戏剧之家,2019(24):78-79.杜琪峰代表作品:《枪火》、《神探》、《夺命金》杜琪峰在故事创作以及气氛营造上的坚持不仅为他的作品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更让他成功地继吴宇森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开启了香港黑帮电影的崭新一页。在他的镜头下,英雄人 物形象颠覆武侠片传统,动作戏份也一反武侠片常态,形成了一个杜式独有的金字招牌。参考文献:[1]刘驰.论杜琪峰电影对香港武侠电影类型元素的传承与变革[J].东南传播,2018(09):55-59.关锦鹏代表作品:《阮玲玉》、《胭脂扣》、《人在纽约》他的创作风格细腻,多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在他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以男性的视角解读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女性为主要线索塑造了许多敢于与命运对抗的女性形象。他的作品从来就没有恢宏的场面,而是以温和的手法丰富了当今的华语电影的市场。她对于女性特质的发掘为电影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创作方向,也呼吁了更多的人去关注女性,赋予了女性更多表达自我意识的精神内涵。参考文献:[1]陈林.关锦鹏镜头下的女性视觉与形象塑造[J].电影文学,2020(06):64-66.许鞍华代表作品:《桃姐》、《黄金时代》、《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从 1979 年的《疯劫》到 2014 年的《黄金时代》,许鞍华导演了近三十部影片。这其中,她尝试过很多种的电影类型,悬疑片、武侠片、喜剧鬼片、黑帮片、警匪片、爱情片……但真正堪称细腻之作的,多数都与女性题材有关。《新京报》评:“在许鞍华来说,似乎都重复着同一个主题,即不是将主角作为对社会不满的怨女推出,而是力求在展示其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的过程里,达成与这个世界的和解。女人在许鞍华电影中是一个温暖的存在,无论身处顺境逆境。不同于许多女导演迫不及待地要祭出“女性主义”大旗,许鞍华作品是“向下”的,依靠生活本身来解决问题。”从影30多年一直保持旺盛的创作力,5次问鼎香港金像奖,3次问鼎台湾金马奖,2012年获得亚洲电影终身成就奖,其作品在柏林和威尼斯电影节上的出色表现更为她赢得了国际声誉。她电影中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对后来的电影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李思扬.许鞍华电影中的日常叙事方法研究[J].当代电影,2016(04):183-186.[2]李兆婷.日常生活美学视域下重读许鞍华电影《女人四十》[J].新纪实,2021(12):75-77.王晶代表作品:《赌神》、《鹿鼎记》、《九品芝麻官》王晶的电影很少充斥着家长式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典型的娱乐主义精神。他执导或参与制作的电影大多为艺术性不强,以娱乐性为主的电影,俨然是将电影视为赚钱的商品。腾讯网曾评价他:“王晶身上有很多标签,赌片、情色片、晶女郎等,而它们的一个共同点便是,娱乐。”参考文献:[1]王蒙. 王晶“赌”系列电影研究[D].重庆大学,2016.刘镇伟代表作品:《赌圣》、《大话西游》、《越光宝盒》他是王家卫的黄金拍档,也是周星驰的主创福星,更是香港喜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电影中到处都流露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让人费解的无厘头。刘镇伟在接受采访时说过:“电影里的创作,很多是我儿时的梦想和理想的东西,长大以后用电影的形式实现,用摄影机真正地拍摄出来。”也正因为如此,他还能保持用孩子的眼光去打量世界,在貌似癫狂的背后讲述了真挚、深沉的悲剧爱情故事。参考文献:[1]柳艳芳.刘镇伟电影中癫狂背后的意义[J].群文天地,2011(06):60.陈可辛代表作品:《如果爱》、《甜蜜蜜》、《亲爱的》陈可辛是“北上”浪潮中以商业性和艺术性完美迎合大陆观众的导演,是为数不多的、能让电影的商业票房与艺术效果实现互赢的导演之一。1991 年他执导了自己的处女作《双城故事》,被香港导演协会选为最佳影片。此后他拍摄了《甜蜜蜜》、《如果·爱》、《中国合伙人》等商业和艺术融合的影片,成为香港新浪潮之后崛起的实力派导演,为香港电影甚至华语电影的类型发展做出了贡献。参考文献:[1]鲜佳,赵春灿.陈可辛电影的漂泊意识[J].视听,2019(12):92-93.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19.12.047.[2]刘婷婷. 陈可辛电影现实主义风格研究[D].辽宁大学,2021.尔冬升代表作品:《新不了情》、《门徒》、《我是路人甲》他原是邵氏电影公司的武侠小生,后来成功转型为编剧及导演。在他的电影里总是喜欢描述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普通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电影《新不了情》的街头艺人和电影《我是路人甲》的群演们。他的电影里总有着独特的现实关怀和真实的镜头语言,除此之外,还存有着属于商业片的节奏,是香港影坛里全能型的电影人。参考文献:[1]游洪琼.浅谈《我是路人甲》的现实主义美学[J].电影文学,2018(04):75-77.中国台湾导演杨德昌代表作品:《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光阴的故事》作为台湾最活跃、尖锐的导演、编剧、演员、评论家和教育者之一,杨德昌在台湾电影史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的电影作品深刻、理性,有着很强烈的理性思辨色彩,他喜欢对社会进行道德批判,因此他总试图使用最真实的方式表现现代社会中人性的扭曲面。《海滩的一天》中讲述了女性脱离父权压制,鲜明地批判了专制地父权,《青梅竹马》则批判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情感地纽带断裂。他的电影总是对台湾都市生活和人民进行深刻的剖析,其作品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值得后来的导演学习。参考文献:[1]孟佳文.论杨德昌的电影叙事及其两大范畴[J].当代电影,2019(04):52-55.[2]刘娟.一简一繁,人生百味——杨德昌《一一》[J].今古文创,2021(02):87-88.侯孝贤代表作品:《悲情城市》、《海上花》、《刺客聂隐娘》侯孝贤有着属于他自己的“候氏长镜头”,他的长镜头充满着客观的纪实性,犹如一种“凝视”。他在长镜头下聚集情绪张力,在空镜头中营造诗意的氛围,在固定镜头中保持他的结构美学。因此观众们总是能从他的电影中感受到“宁静致远”的古典美学特征和中国风诗化般的表达。孟洪峰在《侯孝贤风格论》中,将侯孝1983-1989 年的作品风格提炼为“闷”“愣”“浑”三个颇为生动的字眼,其实就是用来形容他固定不动的镜头语言和去戏剧化的叙事法则。他的镜头美学在某种程度上和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十分的相像,都是在平静中找寻力量,这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对于后世的电影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孙力珍,侯东晓.侯孝贤电影中的“慢美学”与女性意识——从《南国再见,南国》到《刺客聂隐娘》[J].台湾研究集刊,2020(03):93-101.DOI:10.14157/j.cnki.twrq.2020.03.010.[2]程玉悦.侯孝贤诗化电影风格刍议[J].大众文艺,2021(19):127-128.[3]王霄.侯孝贤电影镜头的叙事分析——以《刺客聂隐娘》为例[J].今古文创,2021(14):85-86.李安代表作品:《色戒》、《饮食男女》、《断背山》在华人的导演中,李安绝对可以算一个标杆性的人物,独特的经历使他在东西方文化里游刃有余。他能以东方的眼光,深度而准确地掌握西方文化特质,在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中,完备他大规模制作的统筹能力,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属于他自己专有的拍片风格与模式。他的影片中没有宏大的叙事模式,而是专注于讲述反映真实人性的家庭故事,反映现实人物的真实情感。正是这种电影的力量,使他以此赢得东西方观众普遍认同的华人导演。参考文献:[1]崔雪茹,黄英.从作者论解读李安电影中的文化特质[J].民族艺林,2018(03):56-67.[2]石航.嵌入与脱域:技术美学视角下的李安电影[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04):24-28.胡金铨代表作品:《龙门客栈》、《侠女》、《大醉侠》作家阿城评价他说:“导演一生达观,多才多艺,几近电影方面的文艺复兴式的全才人物,对华语电影殊多贡献。在洛杉矶玫瑰岗墓园安葬胡导演骨灰的追思会上,朋友们推我致辞,我记得我的意思是,胡金铨导演的离世,好比名贵瓷器,碎一件,少一件。”胡金铨武侠电影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总是受到世界性的关注与喜爱,其电影中具明显的便是具有很多京剧的元素,他的电影抛弃了传统戏剧(曲)手法的桎梏,掌握了世界电影语言的核心特征,这些特征都使他的电影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参考文献:[1]杨世真.胡金铨武侠电影的世界性影响力探因[J].电影新作,2019(01):58-65.[2]陈晓宇.儒家思想视域下的胡金铨武侠电影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2):96-98.蔡明亮代表作品:《爱情万岁》、《天边一朵云》、《郊游》蔡明亮曾在《郊游》中说道:“会看我的电影就会看月亮,如果你常看月亮,也会看懂我的电影。”而我在想,人往往会在什么时候想起欣赏挂在天边的月亮,或是睹物思人,或是孤单难耐,亦或是形单影只,无处诉说之时。中时电子报评价他:“蔡明亮笔下的作品时以幽默手法,表现著现代社会、寂寞、都会生活形态的狂乱等主题,尝试探讨城市居民有意识的自我防卫,这样的风格内含,也是蔡明亮多数作品所探讨的议题形式。”他总是致力于呈现世界的废墟面貌、生活的失败以及生命的破碎经验,他在电影中对时间之慢的独特表达,也突出了他对不可忍受的创伤性真实的大胆探索。正是这样无拘无束的导演,方使电影保有艺术的生命力,并无限拓展着电影艺术的边界。参考文献:[1]朱峰,袁萱.反叛与突破:蔡明亮电影的艺术边界[J].当代电影,2019(07):43-47.[2]吴霞.蔡明亮电影主题多义性的探讨[J].艺苑,2019(03):37-39.[3]杨小滨.坏损、绝爽与慢:论蔡明亮的电影美学[J].文艺研究,2018(06):92-102.我没有选择用主观的方式去评价这些导演,因为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作品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与感受,身处不同的时代的我们,更是难以理解他人的表达和想法。更何况中国优秀的导演们从电影初创时期开始就在一批一批地诞生,我很难说自己对他们有着多么过深的了解,因此,无论我怎么从个人角度评价都会缺乏客观性与真实性。所以,我选择站在客观的角度,通过文献的查阅和梳理,对中国的主要导演们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与评价。希望能帮助到一些热爱电影的人更方便地查阅有关中国导演的资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视作品的类型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