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私募公司老板欠薪跑路怎么办跑路会抓哪些人?

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重磅突发!百亿私募大佬被抓?已失联半月,公司紧急停牌!他15岁上大学,22岁闯荡华尔街,创办中国最早股权私募   中国基金报
吴羽 安曼  临近年底,大事不断。  12月16日早间,百亿老牌私募大佬汪潮涌已经失联两周的消息让整个创投圈炸了。随后,汪潮涌创办的北京信中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此事发了公告,表示失联一事尚待确认。  百亿私募大佬被曝失联  临近中午,基金君从圈内人士处获得一张图片,图片显示,汪超涌已于2021年11月30日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刑事拘留,现羁押在朝阳区看守所,目前该消息尚未得到证实。  据券商中国,汪潮涌最后一条微信发于11月29日,“希望能有流动性,应该把北交所的平台用起。”整个12月没再更新过。  而基金君查看汪潮涌微博,坐拥525万粉丝的他,自10月19日转发北交所消息后,便再无更新。  信中利公开回应:实控人失联情况尚待确认  12月16日上午,新三板挂牌公司北京信中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停牌,公司称根据媒体报道,公司实际控制人汪超涌失联,相关情况尚待确认。公司将根据确认信息完成进一步的信息披露工作。信中利自2021年12 月16日起停牌,预计将于2021年12月29日前复牌。  百亿管理规模存在多个问题  失联后百亿资金何去何从?  公开资料显示,汪潮涌是北京信中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人。  信中利是中国最早成立的VC/PE机构之一,中基协显示,信中利成立于2012年6月,于2015年登记备案,现管理规模为100亿以上。而截至2020年末,信中利在管基金36只,累计认缴规模161.25亿元,在管实缴规模112.01亿元。  中基协最新资料显示,信中利存在逾期未清算基金、长期处于清算状态基金。  该机构于2021年4月19日被北京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涉及违反基金合伙协议约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承诺最低收益以及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和股权冻结事项。  如今,汪潮涌若失联了,其手里在管的上百亿资金将何去何从?备受市场关注。  曾被称作“华尔街神童”  信中利,由汪潮涌夫妇实际控制,截至2021年中,两人直接持股超55%。2015年10月,信中利挂牌新三板成为“中国海归创投第一股”。汪潮涌和夫人李亦非,曾被视为投资界的“金童玉女”。  汪潮涌更是因为15岁考上华中科技大学,19岁成为清华大学经管院研究生,20岁赴美留学,获MBA学位,22岁开始在华尔街履职,,成为第一 批大陆留学生进入华尔街的投融资专家。,拥有12年国际投资经验,曾先后任职于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美国标准普尔、摩根士丹利,并担任美国摩根士丹利亚洲区 副总裁,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1998-1999年,汪潮涌受国家开发银行邀请,担任全职高级顾问,参与筹备和组建国家开发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  1999年5月,34岁汪潮涌创办信中利资本,先后投资了搜狐、百度、华谊兄弟等知名公司,“被媒体誉为“华尔街神童”。  16倍杠杆融资上市  多次爆仓遭遇滑铁卢  市场分析,汪潮涌从“华尔街神通”到如今的失联,源于2016年,汪潮涌16倍杠杆高溢价控股惠程科技,此后该公司业绩表现不佳,股价连年下跌。资金链断裂的汪潮涌,在经历连续几次爆仓后,终于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事情是这样的:信中利挂牌半年后,就在2016年5月,斥资16.5亿元的现金高溢价收购壳公司惠程科技11.1%的股份,相对于惠程科技当时8.89元的股价,溢价幅度高达113.7%。  据当时媒体报道,16.5亿的收购资金中,其中12亿为信中利通过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财富”)的资管计划融资而来的,3.15亿元由信中利向北京恒宇天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12%的利率借过来的。这意味着,他用16倍杠杆收了这家上市公司。  为何?最初,据传是希望打造当时炙手可热的“九鼎模式”,随后因为金融监管政策收紧而搁浅,汪潮涌的借壳上市的计划失败。于是上市公司再度以高溢价收购转入同样火热的游戏行业,并改名惠程科技。  2018年,公司收购哆可梦后,一度扭转亏损,盈利3.36亿元。似乎一切都很美好。然而,游戏也不好做。在短暂刺激后业绩不振,再加上游戏标的收购溢价高,为商誉减值、业绩爆雷埋下隐患。但2019年,哆可梦游戏迟迟未能上线,导致业绩大幅下滑。而上市公司也因此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9亿元至11亿元,当年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滑60%。  2020年,惠程科技业绩再次爆雷,预计全年亏损9亿元至11.7亿元,其中,对前期收购的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9亿元至11亿元。惠程科技指出,主要是因为哆可梦受游戏行业监管趋严、疫情影响延迟产品上线等影响,2020年度营业收入及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信中利旗下公司当初收购惠程科技时,后者的股价曾一度上涨到15元以上。然而自2017年开始,惠程科技股价不断下跌。截至2021年12月16日收盘,惠程科技股价已经跌至4.43元/股。对比当初汪潮涌收购价,已经腰斩。  汪潮涌抵押的股权也频频爆仓:  2020年12月3日,北京信中利普信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的69万股被江海证券平仓。  今年1月28日,因触及融资融券业务合同中约定的维持担保比例的最低标准,中驰惠程持有的1422万股被首创证券平仓,占公司总股份比例1.77%。  此外,惠程科技还多次发布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二级市场减持的公告。  2020年12月9日至12月11日,日照汇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1.10%股份。  2020年12月14日,惠程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2月13日收到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通知,控股股东正在筹划控制权转让事宜,拟转让的股份数量共计1.2亿股,预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5%,该交易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的变更。  就在今年7月份,汪潮涌刚刚辞去惠程科技董事长一职。8月2日,信中利发布公告称,中驰惠程所持惠程科技比例降已至5.77%,为惠程科技第二大股东。  因涉嫌利用基金财产进行利益输送  被北京、青岛证监局处罚  今年以来,信中利旗下产品屡屡被各地证监局处罚。  4月25日,北京证监局披露对信中利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经查,北京证监局发现信中利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存在以下行为:利用基金财产或者职务之便,为本人或者投资者以外的人牟取利益,进行利益输送。上述行为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令【第105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二十三条(三)之规定。依据《暂行办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该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  据青岛证监局11月9日消息,青岛证监局对青岛信中利少海汇高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近日,青岛证监局对该公司私募基金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经查,该公司存在以下问题:一、利用基金财产或者职务之便,为本人或者投资者以外的人牟取利益,进行利益输送。公司违反基金合伙协议的约定,质押基金财产为关联方提供资金支持。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部分投资者无金融资产证明或收入证明,且非你公司从业人员,不足以证明该投资者为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三、向投资者承诺最低收益。部分基金产品推介材料中存在“保守”“投资收益回报预测”等表述。上述行为违反了证监会有关规定。  对此,青岛证监局提出:青岛信中利少海汇高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应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于2021年12月9日前向我局提交书面报告。

2023.11.16
本文字数:4936,阅读时长大约9分钟
导读:11月15日,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深圳汇盛、杭州瑜瑶位于杭州的办公地和注册地,了解到两家公司近期被公安机关调查的信息。
作者
第一财经 杨佼、徐宇、魏中原
“深圳汇盛、杭州瑜瑶真正的幕后老板,都是磐京投资实控人毛崴。”第一财经记者近日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毛崴和杭州瑜瑶的大股东杨泽斌,都于近期被公安机关调查。
11月15日,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深圳汇盛、杭州瑜瑶位于杭州的办公地和注册地,了解到两家公司近期被公安机关调查的信息。
(此前报道:
假净值、真卷款?华软、云信“踩雷”曝险,行业机构火速自查 ;
独家探访“杭州跑路私募基金”老巢! ;
金融圈炸了!私募又爆大瓜,百亿机构回应! )
上述三家公司,都是“杭州30亿量化私募跑路”事件中的涉事方,磐京投资还被知情人士视为幕后主导。华软新动力14日晚间发布声明,称公司管理的最终实际投资至深圳汇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因汇盛私募发生违约行为导致兑付困难。但在公告中,华软没有提及杭州瑜瑶、磐京投资是否与此事有关。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深圳汇盛、杭州瑜瑶均与此次“私募跑路”事件有关。两家公司的幕后操盘人,均为磐京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毛崴。杨泽斌与毛崴存在亲属关系。
知情人士还向记者透露,引爆此事件的导火索,正是杭州瑜瑶违约。而该公司此番出事,来得十分突然。就在几天前的11月10日,该公司的一只私募产品,还在某私募实盘大赛中拿到了冠军。
根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有一家上市国企此前曾向杭州瑜瑶投资2.9亿元,赎回时杭州瑜瑶未能兑付造成违约。而违约的诱因,是毛崴已于此前被有关部门控制,因无人协调资金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后续连环爆雷。
幕后主导被抓
根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毛崴被带走调查的时间大概是在11月初,杭州瑜瑶股东、基金经理杨泽斌也在大约在一周前被带走。
无独有偶,第一财经记者在深圳汇盛、杭州瑜瑶位于杭州的实际办公地、注册地,也了解到两家公司近期被公安机关调查的信息。
11月15日,一名在深圳汇盛杭州办公室隔壁公司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上周就有警方来过深圳汇盛的办公场所。而公开信息所显示的杭州瑜瑶注册地的大楼保安对记者称:“上周就有公安和法院的人来过这里,也是要找这家公司(杭州瑜瑶),最后他们也没找到。”
在11月14日的声明中,华软新动力并未提及杭州瑜瑶、磐京投资与存在合作,亦未说明两家公司是否涉事。
但上述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杭州瑜瑶和磐京投资确实与华软新动力“杭州30亿量化私募跑路"事件有关。另一名与其相熟的人士则亲身经历了此事,他本人曾到杭州协助该人士处理事务,对相关情况较为了解。
公开披露显示,磐京投资全称是磐京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法定代表人为李成祥,股东为毛崴、韩淑琴,持股比例均为50%,实际控制人为毛崴。因经营异常,磐京投资已于2022年9月被中基协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
根据中基协备案信息,深圳汇盛成立于2016年,实际控制人为张萍,持股比例为90%,另外10%由李明睿持有;杭州瑜瑶成立于2017年,全称为杭州瑜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由杨泽斌、何国清分别持股82%、18%。何国清还同时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从公开信息显示的股权、人员等方面的情况看,深圳汇盛、杭州瑜瑶与磐京投资没有直接关系。“这些情况都是表面上的。”该人士称,据其了解,毛崴与杨泽斌存在亲属关系。
关于杨泽斌个人身份的信息,公开渠道基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对于他与毛崴的关系,第一财经记者未能获得其他能够核实的信息。第一财经记者多次拨打磐京投资董事长毛崴、基金经理白金琳以及联合创始人梁怿的手机号码,但均因“线路忙”、“正在通话”、“办理呼叫转移”等缘故无法接通。
杭州瑜瑶违约引爆风险?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杭州私募跑路事件中,杭州瑜瑶虽然不是引发风险的根本原因,但却充当了导火索的作用。
根据中基协备案资料,杭州瑜瑶的业务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共计成立了11只产品,其中两只已经提前清算,目前尚在运作的还有9只。
根据媒体报道,在今年10月底颁奖的一场私募操盘比赛中,该公司产品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该项比赛的时间为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在已经结束的半程赛中,杭州瑜瑶参与了“大资产规模组”的比赛。
不仅如此,就在几天前,该公司还成为了另一场类似比赛的冠军。有媒体11月10日报道称,在中原证券举办的第一届“逐鹿中原杯”私募实盘大赛半年度榜单颁奖典礼上,杭州瑜瑶名下的瑜瑶春晓二号,获得了“股票多头策略组”综合表现第一名。
根据工商登记信息,杭州瑜瑶的曾用名为杭州瑜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1月,该公司名称变更为现名,即杭州瑜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但在中基协备案的名称,至今仍为杭州瑜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杭州瑜瑶推介材料显示,公司有30位正式员工,其中投研人员21名。硕、博士占公司团队比例为90%。公司“首席行政官”下属分为投资研发部、市场运营部、投资风控部和综合管理部;风控部还有专门的“风控委员会”。
有意思的是,此次风险事件曝光的直接原因,可能正是杭州瑜瑶违约引发。上述知情人士称,此前,河南某上市国企曾向杭州瑜瑶投资2.9亿元。投资方近期准备赎回资金时,杭州瑜瑶未能组织资金进行兑付,导致风险暴露并引发连环爆雷。
而杭州瑜瑶未能兑付,则可能与毛崴被有关部门控制有关。“毛崴被抓导致资金链断裂,他之前本来已经协调了规模几个亿的资金进来。”该知情人士称,毛崴11月初被抓后,恰逢这家上市国企要赎回资金,但无人协调资金,从而引发了杭州瑜瑶违约。
毛崴被抓的具体原因,记者目前尚未核实到。但公开资料显示,自2019年以来,磐京投资、毛崴已多次被监管机构立案调查、处罚。
2019年10月,毛崴因涉嫌实施操纵证券市场违法行为,被证监会上海证券监管专员办事处立案调查。2021年12月,毛崴与姚石因超比例增持、减持未报告、披露及在限制期内交易大连圣亚,被监管警告,并分别罚款1500万元。之后,磐京投资又因涉嫌违反《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3万元;毛崴以及登记为信息填报负责人的白金琳,也被均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
包装出来的收益
最近一年多,杭州瑜瑶频繁参加上市公司调研。第一财经梳理部分公开信息发现,2022年二季度以来,杭州瑜瑶至少参加了十多家上市公司组织的机构调研活动。
公开信息显示,就在最近几个月,杭州瑜瑶还数次参与了上市公司的调研活动。
根据初灵信息披露,今年6月26下午,包括券商、私募等在内的近20家机构,以及多名个人投资者,对该公司进行了现场调研,其中就有杭州瑜瑶的身影。
英飞特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也显示,今年 8月15日-16日,该公司副总经理、董秘贾佩贤在公司会议厅,接待了多家券商、私募调研,参与调研的机构也包括杭州瑜瑶在内。
除了参与上市公司调研,杭州瑜瑶对外宣称旗下产品的收益也颇为可观。
根据该公司推介材料,其股票配资策略为量化中性,股指期货灵活控制敞口的复合型策略,该策略是集股票(ALPHA,指数增强)策略,股指期货(风险敞口控制)策略于一身。其中股票多头策略控制在75%仓位,而股指期货灵活调节敞口在-125%~25%。
推介材料还显示,公司量化中性策略的基金经理为杨泽斌。杨泽斌拥有吉林大学系统工程本科学历,浙江大学金融研修班在读,7年证券类交易模型及程序开发经验,现管规模达到35亿元。
按照杭州瑜瑶的说法,该公司曾取得不错的业绩收益。从2018年起,其灵活对冲策略保持回撤在2%以下,年化收益率达到32.25%。该策略在100只股票中分散投资,通过因子挖掘进行股票日内T+0交易。
据媒体报道,上述在私募实盘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瑜瑶春晓二号,产品基金经理亦为杨泽斌,截至11月3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6.81%。
不过,这些产品收益的真实性存在很大疑问。另有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华软拿到的估值表是假的,估值表是由瑜瑶的托管机构出具的,资金最终被人转走。华软新动力方面称,后续可能会诉诸法律向托管机构要求赔偿损失。
杭州瑜瑶业绩收益 数据来源:杭州瑜瑶业绩推介材料
信息来源:杭州瑜瑶业绩推介材料
在知情人士看来,高额的产品回报,可能是杭州瑜瑶吸纳投资人资金的一种手段。
“杨泽斌也是包装出来的, 不然他们怎么有这么强的募资能力?”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杭州瑜瑶的不少客户是国企、金融机构。除了投向杭州瑜瑶的2.9亿元,上述河南上市国企还在深圳汇盛投资了3亿元。
这一说法在第一财经记者的采访中得到了部分证实。一位私募人士向记者透露,“2022年,杭州瑜瑶为了在市场上寻找优先资金,找过他们,当时给的口径是通过信托通道搭建优先劣后的结构,瑜瑶关联方做劣后,劣后资金保证优先固定收益。”
上述私募人士还表示,“当时杭州瑜瑶业绩表现就已经不错了。公司表示需要优先资金的原因,是‘量化策略模型特别优秀、超额稳定’,希望多获得一些收益。根据后来了解,因为提供给优先资金的条件还不错,所以有不少资金进去了,其中不少是国企资金。”
事发前早有征兆?
虽然表面上看旗下产品投资收益“丰厚”,但公开信息显示,杭州瑜瑶的股东、基金经理,在进入私募基金行业之前,并没有基金管理、证券投资方面的经历。公司主要核心人员陆志强、何国清等人早前的职业生涯,几乎全部集中在纺织行业。
根据中基协备案信息, 1998年9月至2003年3月,何国清曾在江阴新申纺织门市部担任销售,2003年3月至2017年6月任江阴市一百纺织有限公司(下称“一百纺织”)监事,2017年6月之后任杭州瑜瑶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执行董事、信息填报负责人。
一百纺织成立于2002年,何国清持股40%并担任监事,该公司已在2018年1月被注销。此外,何国清还在江阴鼎牛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0%,并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目前依然存续。
陆志强的经历,与何国清类似。1999年至2017年的18年间,除了2005年3月至2009年1月,在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脱产学习,其余的14年里,其先后在江阴市华达纺织品公司、江阴市盛其纺织品有限公司担任销售经理、营销主管、监事等职。
到了2017年6月,此前并无私募从业经历的陆志强,突然出现在当时刚成立的杭州瑜瑶,担任公司风控专员、监事,并在一年后担任副总经理。
第一财经获得的资料显示,在2020年8月成立的诸暨海杰针织有限公司,有一名与杨泽斌同名的股东,持股比例为33.33%;另外两名股东孟哲斌、戴榕杰,持股比例均为33.33%。
海杰针织注册资金15万元,经营项目包括针纺织品、劳保用品、箱包销售;服装服饰批发、服装服饰、鞋帽的批发、零售,以及互联网销售。今年5月26日,海杰针织被注销,之后进入清算程序,杨泽斌、孟哲斌、戴榕杰均为清算组成员。
目前尚不核实到海杰针织上述股东,与杭州瑜瑶的大股东、基金经理杨泽斌是否为同一人。但巧合的是,在杭州瑜瑶的基金经理中,亦有一人名为戴榕杰。此前,戴榕杰曾多次以杭州瑜瑶的基金经理身份,参与上市公司调研活动。
除了公司核心人员的职业经历,杭州瑜瑶工商登记的股东信息,也与中基协备案信息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公开信息显示,杭州瑜瑶成立时,股东并不包含杨泽斌,两名股东分别为陆志强、何国清两人。2017年9月,蒋乐新短暂进入后,该公司股东变更为三人。2018年10月,蒋乐新退出,公司股东重新变为陆志强、何国清两人。
2021年4月,杭州瑜瑶股东再次变更,杨泽斌取代陆志强,成为该公司持股40%的股东。何国清的持股比例,则从90%降至60%。当年11月,该公司注册资金从5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杨泽斌的持股比例上升到82%,何国清则降至18%。
但杭州瑜瑶提交给中基协的备案信息,却未显示这些变化。杭州瑜瑶今年4月25日之后更新的信息显示,何国清、杨泽斌的持股比例仍为60%、40%,何国清为第一大股东。
相对于产品推介、收益展示的高调,杭州瑜瑶在投资标的、持仓信息方面,却显得异常低调。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多个公开渠道,均未查到该公司及其产品持仓的信息。一家头部私募第三方平台的工作人员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与汇盛私募和杭州瑜瑶不熟悉,不掌握其净值曲线和产品持仓信息。”
而上述私募人士表示,2022年,杭州瑜瑶寻找优先资金与他们接触时,对方也不愿意提供底仓、底层交易明细等信息。
“当时我们提出了需要看底层交易明细、且后续底层交易放在熟悉的券商。但他们首先拒绝了托管放在熟悉券商的要求,然后提出可以看交易账户,但后来又拒绝了。理由是量化模型容易泄露,不愿意披露底仓。”该私募人士说,在此前一段时间,市场行情很一般,“但杭州瑜瑶的产品净值几乎没跌”。
微信编辑
龙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板欠薪跑路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