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友人解答,三湘银行自2016年开业了以来发展怎么样?


2022-10-18 15:16
来源:
搜狐城市-长沙发布于:湖南省
13年前,广发银行从南越大地、开放前沿,跨越680公里,落子星城长沙,自此拉开“携手潇湘,共赢未来”的序幕。
13年后的今天,广发银行长沙分行取得的骄人发展成绩,足以证明该行已然成为湖南推进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金融力量。
企业发展有速度
入湘13年以来,广发银行长沙分行始终秉承“诚信 责任 创新 笃行”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建设功能完备、业务多元、特色鲜明、同业一流的商业银行。
在个人金融领域,拥有完备的财富、私人银行、借记卡、信用卡、线上金融服务体系,有保银协同、公私联动、信用卡联动、资产负债联动等全面的服务平台。
在对公业务领域,充分发挥中国人寿股东资源优势,创新而为搭建了“银行+保险”“同业+异业”“商行+投行”“境内+境外”“股债贷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目前,该行在长沙、衡阳、株洲、湘潭、常德、邵阳、岳阳、郴州等地市设立分支机构27家,机构覆盖面位居在湘股份制商业银行前列。总资产突破700亿元,较开业之初增长30倍;各项存款余额超500亿元,较开业之初增长17倍;各项贷款余额超460亿元,较开业之初增长35倍;员工近800人,较开业之初增长7倍。
支持实体有力度
广发银行长沙分行扎根三湘热土,坚持推进本土化策略,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支持力度,积极助力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开业以来,累计向湖南地区投放各类信贷资金超4500亿元。
该行充分发挥与中国人寿“保险+投资+银行”的综合金融优势,在金融产品、授信审批和服务创新升级等方面出台大量支持政策,全力为湖南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目前,实体经济贷款余额近300亿元,占对公信贷总额的60%;制造业贷款余额50亿元,有力支持了一批实体经济龙头企业。
该行创新园区服务模式,与湖南省1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开展对接活动,实施“一园一案”。目前,科技金融信贷余额59亿元,较年初净增38亿元;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45亿元,较年初净增10亿元。利用科技信贷、战略新兴产业贷款30BPFTP补贴,以及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红利,落地并申报了8.4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补贴。
广发银行长沙分行用实际行动支持湖南对外开放高地建设,设立了岳阳自贸区支行,成为首家正式入驻岳阳新港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断加大外贸外资等跨境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上半年国际结算业务量5亿美元,同比增幅188%;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亿元,同比增幅23%。
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该行进一步健全“敢贷、愿贷、能贷”机制,推出“快融通”“电商贷”“科信贷”“税银通”等标准化产品支持小微发展。2022年上半年,全行小微贷款余额31亿元,同比增幅14%。
服务客户有温度
广发银行长沙分行践行以客户为中心思想,坚持发展民生、让利于民。今年以来,取消收费项目23个、精简收费项目2个、降低收费标准项目10个,累计减免利息2600万元、减免费用470万元。
同时,加快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推进“智慧运营”服务模式,单位开户及签约柜面平均耗时由56分钟缩减至27分钟,极大提高了服务效能。
在“反电诈”工作方面,堵截异常开卡70余起,拦截异常转账40余起,协助止付冻结涉案账户40余户,止付金额1200余万元,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近年来投诉情况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在监管机构开展的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评价中,评价等级逐年提升。
同心致远创广发品牌,携爱与湘共百年卓越。广发银行长沙分行主要负责人尹惠瑜表示,该行将牢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努力在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作为中部地区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在成立三周年后,湖南三湘银行资产规模突破500亿元关口。  3月11日,三湘银行披露同业存单发行计划,2020年度拟申报发行额度为47亿元。在发行计划中,同时披露了近3年的经营简况。  资料显示,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部地区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由三一集团联合汉森制药(002412,股吧)等9家湖南省内知名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开业,注册资本金30亿元,注册地湖南长沙。  成立以来,三湘银行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发行计划披露,2017年―2019年,三湘银行资产规模分别为73.49亿元、315.38亿元和515.35亿元;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也呈现快速增长,营收分别为1.9亿元、6.81亿元和12.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4亿元、1.53亿元和3.15亿元。  监管指标方面,截至2019年末,三湘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23%,拨备覆盖率367.29%。因开业时间不长,三湘银行直至2019年才出现不良贷款,去年不良贷款率为0.59%。  根据中诚信评级报告认定,三湘银行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  报告认为,三湘银行作为三一集团及其他股东发起设立的民营银行,三一集团及全资子公司合计持股30%,得到了三一集团在资金、客户信息、业务资源方面强力支持。同时,中诚信也指出三湘银行的业务资质有待丰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对风控管理形成挑战。(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

策划
网易湖南&湘江财经工作室
“把党和国家政策的阳光折射到实体经济中去,深耕产业,服务中小微企业!”
2016年,三湘银行踩着时代节拍而生。五年多来,三湘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创新供应链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截至2021年12月末,该行累计投放各项贷款超过4554亿,服务客户超过1180万户。
敢闯、敢创、敢干!三湘银行厚植湖南沃土,勇立创新潮头,畅通“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成为助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北京冬奥会已完满落幕,而体育赛事的精彩仍将继续。今年9月,杭州亚运会将如约而至。
为保证亚运会顺利举行,杭州各大工地快马加鞭赶进度。新春刚过,江苏无锡市某运输公司急需10台搅拌车,但公司账面上只有300万元商业票据可以支出。
商业票据兑付风险高,三湘银行了解到实际情况后,收取了厂家票据,并线上操作易秒贴,交易顺利完成。流程简洁、进展迅速,10台崭新的三一搅拌车,第一时间交付给该运输公司。
作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行业龙头品牌“孵化”的一个银行品牌,三湘银行自带产业“基因”,精准发力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当仁不让。
开业当年,三湘银行成立先进装备产业金融事业部,定位于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专用和通用设备制造产业生态圈内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链企业。
近两年来,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我国工业体系“金刚钻”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针对企业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轻资产等经营特点,三湘银行业大力构建与其内在特征相一致的授信审批新模式。
成立业务推动小组。由数字产业银行中心负责行内政策配套、客户营销协同等工作,为专精特新客户推动提供组织保障。
创新推出专项信贷产品。“专新壹贷”产品,为专新特新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担保方式灵活、利率优惠、审批高效的贷款产品。
设置绿色审批通道,实行审批前置机制。独立审批人与客户经理一同赴企业尽调,提高审批效率和通过率;以及配套专项的FTP优惠政策和利率支持。
去年,长沙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南某电子科技公司,因“应收账款金额占流动资产比例较高、占用自身经营性现金流较多”等原因,资金周转压力较大。三湘银行团队6次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企业技术、生产环节、专利及军工知识,最终向企业投放了一笔500万元短期信贷资金,大大地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截至2022年1月底,三湘银行共走访对接4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最终落地11家,投放金额1.19亿元,余额1.14亿元。
为服务更多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先进装备产业金融事业部每年开展走访调研“插旗行动”。仅2021年,就“插旗”1000多家客户、落地对接200多家;核心客户在全国的20几个园区,都留下了三湘银行“旗帜”。
先进装备产业金融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事业部的客户经理积极奔赴全国“插旗”,全年40%的时间在出差中度过,人均出差里程超过10万公里,现场签到拜访2000余次,月均拜访客户225次,身影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市县、乡镇及上千家小微客户......
“主场”作战,畅快淋漓。在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中,三湘银行在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方面率先突围,在产业端供应链金融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2021年,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猪企业的资金压力巨大。对有些企业而言,这几乎是一场与猪周期的生死较量。
当年10月,大北农旗下的农信互联发布了一项“百亿共助”计划,即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在2021年底前筹集100亿元资金授信额度,资助全国范围内处于困难期的生猪企业。此举为猪企渡过难关带来了更多希望。
作为参与“百亿共助”计划的首批金融机构之一,三湘银行与农信互联合作推出“湘信链贷”产品,还与农信互联一起探索基于猪场智能监测的创新担保方式融资项目。
截至2022年2月底,“湘信链贷”产品累计投放2.5亿元,服务县域生猪、禽类养殖户1096户。2022年这款产品的规模或将成倍提升,服务2000户以上的养殖户和饲料经销商。
三湘银行立足三湘大地,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对这片土地饱含温度情怀。
自开业以来,从“惠农贷”到“丰农贷”,再到“兴农贷”“叁农壹贷”……针对“三农”,三湘银行历年来已创新推出十余个模式,累计投放18.13亿元。
为满足不同场景下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三湘银行人不顾酷暑寒冬,在县城乡村、在大山里,拓场景、铺客户,大力发展小额、分散、高频的小额信贷业务和个人贷款业务。
长沙市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今年销售来势良好,年前开了几家分店,现下正加紧“招兵买马”。谁曾想,这个如今风光无两的比亚迪经销商,2020年因疫情影响差点“栽倒”。
当时疫情正盛,该公司销售无路资金无法回流,一笔新订单又急需采购交付,企业负责人在各大银行寻求贷款终未能成。
非常之际,三湘银行派出团队仔细调研,最后给该公司授权1300万信贷额度,在困难时期帮其渡过了难关。“缓”过来后,公司慢慢扩大了经营规模,提升了竞争力。
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湘银行总会量身而作“及时雨”,解决用户“燃眉急”。
在三湘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夏博辉看来,三湘银行“最大”的客户,就是这些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一些可能在一般银行贷不到款的主体。”
未来银行是什么样?三湘银行的答案是“做最伟大的数字银行”!
今年年初,湖北一家小规模的企业与三一重卡签订了代理协议,需支付一大笔资金。因企业规模小、又无超价值资产抵押,这家企业在其他银行申请贷款时吃了“闭门羹”,但最后却从三湘银行成功贷款。
为什么三湘银行敢对“一些可能在一般银行贷不到款的主体”放贷?这是科技运用释放的底气和实力。
三湘银行抓住了这个客户与三一重卡的合作,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云等技术,真实准确地获取了客户在三一重卡何时下单、买的什么车、付了多少钱、哪个卡付的钱等信息。
信息实时透明,风险也就可控。
“链贷”,当属三湘银行数据驱动创新的翘楚和典型代表。
这不是一个类似于传统银行的通用化贷款产品,而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以数字化科技为支撑,面向供应商的“订单融资”“信用融资”,面向代理商的“库存融资”,面向终端用户购买机械设备“装备壹贷”,面向终端用户日常生产经营的“经营壹贷”,面向疫情周转困难客群的“周转贷”,面向后市场的“配件贷”。
上述产品体系,非独立存在,订单贷为信用贷导流,按揭融资为配件贷导流,配件贷为经营壹贷导流。
2020年,三湘银行在打造技术性银行实现突破,成为全国第六家、湖南省唯一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银行。当年发明专利受理51项,正式授权11项;软件著作权正式授权98项。
2021年,发明专利受理数、授权数继续增长;获得软件著作权111项,通过了CMMI3级认证,手指银行APP正式接入华为鸿蒙操作系统。
手指银行是三湘银行的手机银行。用最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确保安全,用起来更简单:登录手指银行APP,“我要转账”“我要贷款”,手指一触即可,经常使用的功能还会智能优先,所见即所需。
如今,三湘银行智慧运营初现雏形,模块化、共享化的“智慧运营+贷前审查+贷中提醒+贷后催收”集中作业模式得以构建。
存款、贷款、结算业务线上化率持续提升,按笔数分别达到99.97%、99.99%和99.90%,按金额分别达到90.68%、96.86%和88.44%。
惊蛰已至,万物勃发。山茶花按捺不住,漫山遍野绽放。
对于山茶花,陆游诗云:“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叉放数枝红”。
山茶花是三湘银行行花。成立之初,三湘银行就立志做金融业的“行者”。
砥砺前行五年有余,到2021年底,三湘银行经营绽蓓蕾——总资产达583.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76.06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426.64亿元,主要监管指标达标,业务规模、资产质量、经济效益等均位列全国19家民营银行前列。
五年多的时间里,三湘银行由落子布局而精耕细作,由多点突进而全面开花,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180万户;累计向先进装备、现代服务、城市更新、大健康和TMT五大产业发放贷款2176亿元,笔均165.45万元;累计向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普惠大众发放贷款2378亿元,笔均5127.66元。
奋进结硕果,有为亦“有位”。近年来,三湘银行荣誉不断“加身”——中国新星银行、湖南金融创新力量、银行数字化转型最佳践行、最具科技竞争力中小银行、最佳供应链金融中小银行”……
矢志打造最伟大的数字银行!三湘银行的这一战略愿景,清晰坚定,熠熠生辉。这家年轻的银行,正在全力进发!
回顾百年巨头企业崛起历程,轨迹惊人的相似: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表达自己。
对于三湘银行,认识自己,就是要认清自己的定位——服务产业,发展普惠;致力于缓解产业链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融资慢、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
成为自己,就是朝着愿景一步一个脚印——“力创民族精品、打造百年三湘”,通过数字化、在线化、自动化、智能化,打造成为科技驱动的银行。
表达自己,就是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时时在侧——我就在身边,我的服务,你随时可得。
大道无疆,行则将至。奋进新征程,三湘银行阔步迈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业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