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该应该如何管控人工成本占利润的比例,创造管理利润?

企业成本核算第1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成本核算
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又作“基于知识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是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崭新的经济形态,它对我国甚至世界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当今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
软件知识产业的勃兴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具框架的标志;以知识作为资本发展经济,知识将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软(件)的比例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大大增加,包括专利、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产在整个经济资产中的比例大大上升,咨询业日见兴盛,作为工业经济主干的制造业已注入越来越多的新科技知识。信息是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我们必须熟悉半导体、芯片、光盘、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网络的产生、虚拟技术等的广泛应用。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经营管理乃至领导决策等活动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工业经济时代,可以设置各种壁垒来保持竞争的一方,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有壁垒可以保护落后。任何企业,都必须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那么,企业核算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呢?
1改进对无形资产的核算
我国目前财务会计中涉及的无形资产仅有专利权、商标、商誉、版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和专有技术,对于自创的无形资产很少单独进行准确的计价和核算,且无形资产的价值都在不少于周年的期限内均衡地摊人管理费用。然而,知识经济社会中无形资产的内容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目前美国评价公司时涉及的无形资产已达20多种,且有日益增多之势,除了以上所列内容外,还有公司名称、企业品牌、服务品牌、业务伙伴、融资关系、长期顾客、职工的教育状况、业务能力、工作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和各种有益协定等等。这些无形资产已构成企业资产的主体部分,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而必须改进现行的无形资产核算。(1)正确计量各种无形资产,提供完整的核算资料。企业的无形资产一般有外购、自制和接受投资三种。对于外购的无形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入账;对于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应以评估价值或协议价值人账;对于自制的无形资产则应以其研究开发成本或未来收益的现值计价入账。(2)应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入产品成本。知识经济社会中,有形资产的地位急剧下降,产品成本中知识资源磨损价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果无形资产还像现行财务会计那样核算,则产品成本会严重失真。因而计算产品成本时,应计算四大生产要素的消耗特别是知识资源要素的消耗,对于有些无形资产如商誉、企业品牌、管理方法等在摊销时,可保留其传统的核算方法,将其价值摊入管理费用;对于服务品牌、业务伙伴、长期客户等无形资产可以在其摊销时记入“经营费用”,也可以仍然记人“管理费用”;对于职工教育状况、工作能力、业务能力等人力资源则应摊销记入成本;对产品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则必须在摊销时记人产品成本,可增设技术、专利、人力资源等成本项目进行核算。(3)适当调整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知识资源一方面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其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因而应适应其更新的速度调整其摊销的期间和方法,可以像当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那样采用快速摊销的办法,也可以适当缩短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这样,既能准确地核算无形资产,又能准确地进行知识产品成本的计算。2改进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企业成本核算第2篇
由于我国IT企业是近十年成长起来的,与传统的制造行业相比,无论在经营管理还是在成本核算方面都不够成熟。国内很多IT服务企业财务上没有按照项目进行核算,而是按照部门进行核算,但实际工作中,一个部门同时承担多个项目的情况很普遍,因此,项目经理得不到所负责的项目的财务数据,公司层面也没有明确的按照项目核算的财务数据。没有明确的项目财务数据,项目的成本管理就成了一句空话。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还没有针对IT行业项目成本核算的准则。关于IT企业项目成本的计算与归集存在几种观点:(1)视同无形资产;(2)视同存货;(3)视同在建工程。但对于项目型企业都不是十分恰当。IT服务企业急需建立起以项目为中心的财务体系。
二、人工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核算的核心,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管理的基础
项目管理就是对那些为达到项目目标必须执行的活动进行计划、进度控制及绩效考核。项目管理的四个指标:项目绩效(P)、项目成本(C)、完成项目的时间(T)、项目范围(S)。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上四个指标,唯有项目成本是可以准确计量的,通过对实际发生的项目成本计算,可以得出项目的完成程度,据此即可以确认当期收入,又可以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和及时调整,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和工作范围内实现项目的目标,取得预计的效益。因此,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管理的基础。
项目成本核算内容包括:直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差旅费和其他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员工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支出、部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由于IT服务经营的就是“人”,IT项目中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相当比例,项目实际的人工成本决定了赢利的水平。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发现:作项目预算时项目的利润很高,但最后核算部门的总体利润时却赔本。这是因为,项目人工成本很难准确预算,很多项目为了质量和进度要求,执行中都会不断追加人力,最后使用的人力资源大大超出了预算;而一个部门的总人力资源是固定的,如果多数项目超出预计人力资源就会造成部门承接的项目总数减少。因此IT服务企业的人工成本是最重要的项目成本元素,人工成本核算是项目核算的核心。
三、项目人工成本计算方法探讨
下面介绍一种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项目人工成本的计算方法——个人工时—成本法。个人工时—成本法就是通过对参与项目的每位员工的工时统计,计算出每位员工的人工成本,经汇总得出该项目的直接人工成本的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准确记录、统计出每位参与项目开发人员的工时,期末根据每人参与该项目的总工时×个人的工时工资得出每位员工的个人人工成本,将所有参加该项目的员工个人人工成本汇总即得出本期该项目的人工成本。与以往的用总工时×平均工时工资=项目人工成本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核算到每个人,为项目管理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有利于对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同时,又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地求出各合同项目的人工成本以及各部门承担的各项目的人工成本,有利于项目管理和部门绩效考核。
人工成本的核算分三个阶段进行,(1)项目工时的统计。(1)项目人工成本计算。(3)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其中,工时统计是基础,只有工时统计准确才能保证项目人工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一)项目工时统计
基础信息的建立:首先需要给各部门、员工、项目编号,编制项目编号时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给出不同编号,这样有利于对项目的进展情况监控,可以核算出各阶段实际耗费的工时,与预算对比,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亦可及时调整预算。如研发项目可分为初验、终验、维护三个阶段,预算时已经预计了三个阶段所耗费工时,核算就要对三个阶段分开统计,这样,对三个阶段给出不同的项目编号。
2.按以下程序统计各项目工时:
员工本人填写工时统计表——项目经理审核——部门领导审批——上报——汇总,这个阶段是项目人工成本核算的关键,因为工时统计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人工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因此,一定要让每位员工明确认识到填写工时统计表的重要性,确保工时统计表及时、准确上报。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A.利用公司的管理软件,结合员工的考勤平台填报。
B.手工填报法:员工填写每周个人工时统计表,经项目经理审核后上报,经过汇总,统计出该部门上周各项目工时统计表。月末,利用简单的EXCEL电子表格,将每人的工时统计表录入数据库,再利用****表统计出每个人的各项目所耗工时。
(二)项目人工成本计算:
A.个人项目人工成本计算:
个人项目人工成本=个人项目人工工时×个人工时工资
B.项目人工成本计算:将参加某一项目的所有个人的人工成本相加就得出了该项目的直接人工成本。
(三)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
通常情况下,间接费用是按部门(或称成本中心)来核算的。IT企业研发部门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以及内部管理、培训学习所耗人工成本都属于间接人工成本;而房租、水电、固定资产折旧等都是其他间接费用,实际发生时,归集记入部门管理费用,期末分配结转到各合同项目成本中。分配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部门所承担的各合同项目人工成本占所承担所有合同项目的人工成本之和的比重来分配。企业成本核算第3篇
关键词: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经营管理
商业零售企业具有交易频繁但金额小、交易商品复杂多样的特点,正因为此特点使其成本核算变得复杂。商业零售企业在采购、销售、库存三个重要环节都离不开成本核算。因此,加强成本核算对商业零售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决策、预算以及资金的使用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为企业的绩效评价提供指标依据。其次,通过成本核算有利于零售企业进行成本分析,进而促进零售企业的成本控制。在零售企业中商品种类较多,对各类商品进行成本分析便于深度了解成本支出情况,为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供参考依据。因此,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不可小觑,需要通过分析核算现状来进一步提出加强措施。
一、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
(一)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在商业零售企业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类商品的采购价格、相关税费以及进货费用,其中,进货费用的核算范围主要包括企业在进货过程中的运杂费、保险费、搬运费以及其他费用等,这些费用在进行核算时,可以直接归属在采购成本中,在期末核算时按照相应的比例在已售和库存中进行分摊;也可以单独记账,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当中。目前,商业零售企业的进货费用一般直接归属于采购成本中,如果商业零售企业的采购成本较小时,可以直接计入销售费用当中。
(二)销售成本
商业零售企业中的销售成本主要是指在商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的采购成本、与商品销售有关的期间费用以及各种相关税费等。对于商业销售企业来说,销售利润是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的差额,销售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因此,要想取得企业的利润必须进行销售成本核算。
(三)库存成本
由于零售企业的商品种类繁多,库存数量也会相对较多,库存成本的管理也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对于大型的商业零售企业来说,必须采购足够的商品来满足商品销售的需要,但是有时商品在短时间内难以迅速销售,不合理的库存会导致库存商品管理费用的增加,进而增加企业的库存成本,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库存成本也是一项需要核算的内容。
二、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
(一)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意识薄弱
由于商业零售企业商品种类众多,对各类商品的成本核算较为复杂,因此,许多零售企业对成本核算的认识不够全面和透彻,在成本核算方面所配备的财务人员过于简单,不能引起企业管理层对其的高度重视,导致成本核算活动与其他经营活动发生冲突;另外,由于成本核算较为复杂,许多财务人员在成本核算方面的相关业务知识还比较欠缺,以致于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二)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不合理
目前,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作业成本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等,这些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它们所对应的企业类型。例如,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按售价进行登记,将不同种类库存商品的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来进行分户明细账,减少了一定的工作量,但该方法不能发现各类商品的溢缺情况,因此,该方法只适用于综合性的商业零售企业。正是由于大部分零售企业财务人员对成本核算方法的熟知程度不够,导致在方法选择上存在着不合理性,从而不利于成本核算工作的进行。
(三)成本核算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由于零售企业自身的性质以及本身商品种类的复杂多样性,导致财务人员获取到的相关成本费用数据不够全面和准确;再加上财务人员本身成本核算方面的相关知识欠缺会导致会计科目使用和分类错误以及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错误,这些都说明核算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进而影响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增强成本核算的意识
不论在成本核算的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成本核算意识薄弱。因此,零售企业应该了解成本核算在各项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的重要意义,并增强成本核算的意识。零售企业的高层和财务人员应该深入了解和认识并高度重视成本核算,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其他管理活动同等对待,将其上升为战略层次,并使其贯穿在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中。另外,零售企业应该加大对成本核算工作的资金投入,对相关的成本核算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和相关知识水平,确保其工作的准确化和专业化。
(二)做好成本核算的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商业零售企业来说,成本核算主要是对各项经营活动中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为确保成本核算工作顺利开展,应积极做好企业成本核算的以下几个准备工作:首先,由于企业商品的复杂多样性,对各类商品成本费用数据信息的准确收集和归集是成本核算的基础,也是核算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其次,应确保企业自身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严格要求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保证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会计科目使用和成本分类的准确性;最后,要准确选择适用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这就需要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对成本核算方面的相关知识熟知,对每一种核算方法深入了解,并结合本企业的自身性质去选择适用于本企业的方法进行核算。
(三)完善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体系是零售企业顺利、高效地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保证完善、全面的成本核算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在零售企业中,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应该包括计划、分析、改进等过程,主要表现在:首先,应该根据以往的成本核算数据信息、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绩效水平来制定企业本年度的战略规划、详细的成本控制方案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等;其次,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分析,了解成本控制的情况并找出所发生的问题,对其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发现解决方法,并对已有的操作流程和方法进行改进,对成本核算体系进行完善。另外,应该加强成本核算体系的监督管理,确保成本核算过程的公开和透明。
(四)加强成本核算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信息化建设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商业零售企业来说,信息系统已经变成一种强有力的经营手段,控制着企业的大部分经营活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尤其是连锁的零售企业,信息系统一旦瘫痪,整个经营活动都将无法正常运转,包括成本核算在内的各项财务活动也无法进行。目前,商业零售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对成本核算的作用,将ERP、SCM等相应的财务系统引进企业中,确保零售企业在整个信息系统中得到准确的成本费用数据,以便高效、全面地进行成本核算,进而为企业的战略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结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业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商业零售企业应高度重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积极做好成本核算的准备工作,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降低零售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销售利润,进而巩固零售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孙良斌.高档百货企业成本核算初探[J].财会通讯,2009(10).
[2]彭会兰.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J].企业经贸,2013(02).
[3]阳红梅.关于零售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会计师,2015(01).企业成本核算第4篇
对于会计行业领域的职业判断能力,实际上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对其公认的权威表述。而会计职业判断这一概念则最早出现在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1985年),当时的概念为“会计人员所作出的基于知识、经验的客观财务报告决策过程。该过程应该具备分析性、决策性和会计人员正直的工作态度,它也能影响到他人之于会计职业判断所承担的责任,该过程就称之为职业判断。”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也开始引入并研究会计职业判断,当时财政部就颁布了“两则两制”,希望以此作为节点来深入研究会计职业判断。我国学者就认为,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就应该是会计工作人员;而它的前提应该基于会计相关知识与所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相关经验,也包括客观公正的职业心态;它的客体应该是带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与会计事项;它的限度为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制度以及国家经济制度等等;它的本质应该建立在交易处理事项上,以会计所编制的报告、所制定的方法及程序为基础;它具有一定的权衡性、主观性和目标性,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受制约性;最后它的作用应该基于解决交易事项展开,其中就包括应否确认、何时确认、如何确认等等关键内容。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主要以原则为基本导向,所以当前会计工作中职业判断空间也在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由于企业当前的交易行为与会计事项存在太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素,所以会计职业判断也必须成为企业发展的经常,该行为必须贯穿于会计工作始终[1]。
二、会计职业判断在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的技术运用分析
工业企业对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依赖性较强,企业主要通过它来完成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的成本计算方法选择、成本核算账户设置、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等过程,本文就将对这3项技术运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一)工业企业对成本计算的方法选择
工业企业在开展成本核算前,要利用会计职业判断来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在当前新会计制度下所规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就包括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以及作业成本法。按照新制度中的第六条规定“企业必须根据产品生产过程特点、生产经营组织类型、产品种类以及成本管理要求来确定产品的具体成本核算内容,如果会计政策与估计确定后,则不能随意改变。”同时,工业企业也遵循成本核算中的“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基本原则,通过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成本核算资料来强化成本管理过程,同时全面充分考量成本管理要求。由于工业企业实际状况各不相同,所以必须遵循自身生产特点与管理要求来选择成本计算方法,要做到基本产品从细、辅助产品从简,找到适合于本企业发展的成本计算方法。在确定成本计算方法过程中,必须注意成本计算方法应该与定额方法、成本计划方法等等口径相一致。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同行业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的相对平衡,所以工业企业必须展开成本考核与成本分析过程,综合全面的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做到对成本计算方法的随时调整。
(二)对成本核算账户的有效设置
工业企业在成本核算账户设置方面非常讲求适应性、效益性与针对性,所以企业要设置哪些账户、哪些为总账账户、哪些为明细账户,这些都会体现在成本核算账户设置过程当中。通常情况下,企业成本核算账户会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环节,围绕它们展开企业各项生产产品所发生生产费用的有效核算。具体来讲,工业企业会设置二级账户,它们分别包括了“基本生产成本”与“辅助生产成本”。如果是中小型工业企业,则可以考虑不设置“制造费用”账户,只考虑“生产成本”账户并展开成本核算,这也是为了简化成本核算内容,特别是工业企业所要求的对企业生产损失的核算与控制过程。为此,工业企业本身还可以增设“停工损失”与“废品损失”两项总账账户,实施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制度,扩大企业之于会计职业判断的成本核算空间[2]。
(三)对收益性及资本性支出的有效划分
工业企业应该明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它主要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长短为依据。不过利用传统会计核算方法可能很难操作,因为企业中某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时间长短难以预估。再一方面即使支出效益时间长短可以预估,其计量过程也相对困难,所以这就考验到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看他们能否对成本核算内容中的开发支出、利息费用、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职工薪酬等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处理,能否有效区分资产成本与当期费用。再一方面,要基于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对企业停止资本化时点进行有机判断,主要围绕“实质重于形式”的基本原则来对该界定划分进行有效判断,帮助工业企业实现成本核算过程的精细化。会计职业判断对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全过程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例如它对成本信息质量、对技术人员成本核算选择空间的影响等等。为此,工业企业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充分认识与预估经济环境中的一切不确定因素,为企业成本核算精细化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作者:黄付英 单位:贵州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企业成本核算第5篇
(一)成本核算维度不细致
种业企业的生产加工分为三个阶段:田间生产阶段、烘干脱粒阶段和包衣包装阶段,多数企业未能根据生产加工的不同阶段对存货存在状态进行划分,无法获得各生产加工阶段存货的真实状况。种业企业的存货状态分为鲜果穗、毛籽和产成品三种状态。公司成本管理中按产品状态核算整个业务流程,理应在三个环节分别体现各阶段的存货成本,但在现实中,大多数企业从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无法准确区分,未在业务流程环节体现鲜果穗环节,直接进入毛籽和产成品阶段,或者有的企业直接忽略了前两个阶段,只是重视产成品环节,财务方面未实现精细化核算。
(二)间接费用分摊合理性差
种业企业由于产业链条长,涉及很多业务节点,在“公司+农户”模式下光是从田间生产到加工出成品就涉及基地选择—合同签订—亲本发放—田间生产管理—收获鲜果穗入库—人工选穗—烘干—脱粒—精选—分级—包衣—包装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中所发生的间接费用都将在不同的产品上进行分摊,造成了间接费用分摊的复杂性。目前,诸多种业企业为减少核算工作量,间接费用在年度内进行归集,在年度内仅进行一至两次的分摊,造成成本波动较大,阶段性产品成本不准确。间接费用的分摊基础也因企业而异,有的以当年新生产量为基础进行分摊,有的以年度加工量为基础进行分摊,不同的分摊基础对于品种的成本单价影响较大,无法准确对比分析品种的成本构成以及其变化趋势。另,由于生产和加工不同环节存在用工交叉情况,无法准确界定责任部门,也给生产加工环节人工成本的分摊核算带来了困难,最后只能简化归集到某一环节。
(三)成本核算随意性大,存在跨期核算以及成本归集不准确
种业企业从田间生产-入库加工-出库销售链条长、节点多,涉及到生产管理、加工管理、仓储、物流等诸多环节,部分成本项目归集时间较成本实际发生时间滞后,如运费的归集,由于物流部门提供的订单数据晚于运输发生的时间,造成成本跨期,影响期末的存货成本;运输成本未按照实际运输量准确归集到产品的各个阶段,只是在产成品环节进行了粗略分摊。各类费用单据的结算滞后以及在企业内不同部门的流转时效性差也给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带来了不利影响。(四)信息系统支持不到位或缺失很多企业管理粗放,没有完整的ERP系统,仅是在财务核算环节借助一些财务软件进行财务核算。即使有ERP系统,其成本模块不能完全满足成本分摊需求,无法将业务阶段的数据与财务系统稳定有效对接。很多企业中,信息准确度及传递效率低下。生产部门的田间管理系统是独立的割裂的系统,没有与其他系统对接,很多时候都需要人工操作;加工厂的加工数据也是自行独立记录,未形成系统的集成,核算部门无法及时获得准确信息,导致信息传递的准确度以及传递效率低下。鉴于以上种种因素,多数种业企业目前成本核算的现状为:历史数据无法清晰地总结,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现时数据不能及时地生成,不能随时反映企业生产的生产经营状况;未来数据无法合理预期,不能对未来经济决策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为改变此状况,需要从分析种业成本要素构成开始,对企业产品成本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优化成本核算,建立成本管控模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二、种业成本要素构成分析
种业企业的成本项目与其他生产制造行业一样,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为在发生时与各品种直接相关、能直接计入相关品种的成本;间接成本则在发生时无法直接对应到相关品种,需进行归集后,后期通过分摊计入到各品种中。如前所述,种业企业的产品分为鲜果穗(原材料)、毛籽(半成品)和产成品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对应的就是种业企业生产加工的三个阶段,即田间生产阶段、烘干脱粒阶段和包衣包装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分别都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田间生产阶段涉及基地选择、亲本发放、田间管理、鲜果穗收购直至运输至加工厂进行称重入库,成本项目涉及支付基地种子款、隔离区费、服务费、收取亲本费(成本抵减项)、亲本成本、田间农资费用、临时用工费用、鲜果穗运输费等能直接勾稽到各品种的直接成本费用,也包含田间生产人员的人工成本及因工作产生的诸如差旅、会议、培训等一众无法直接对应到品种的间接费用。烘干脱粒阶段的直接成本费用项目不多,仅涉及物料(鲜果穗)投入及其加工损耗,其他均可算作间接费用,如:捡穗烘干精选的临时用工费、负责此阶段的员工人工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电费燃料费、设备改善和维护费、设备仪器检测费等。包衣包装阶段的直接成本项目包括包装材料、物流防窜码、种衣剂、包衣包装环节的临时用工费用、仓储保管费等,间接费用则包含此阶段员工人工成本及其他费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电费燃料费、设备改善和维护费、设备仪器检测费、试验检验费等。除上述各成本要素外,加工厂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费用包括人工成本、因工作需要发生的各项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IT设备维护费、ESH费用及办公室设备厂房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均属于间接费用,需要分摊至各品种。
三、种业企业成本核算改进建议
(一)重新规划产品成本的归集与核算方法,将企业产品按照所处
不同生产阶段及产品品种两个维度进行核算在上述成本要素构成分析的基础上,将产品按照生产加工的不同阶段分为原材料、半产品和产成品,不同阶段的存货分别按照产品类型进行辅助核算。梳理不同阶段的成本构成项目,区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计入各品种成本中,间接费用则按照不同的分摊基础分摊至各品种。
(二)改变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分摊基数
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的成本变量动因,寻找最合适的间接费用分摊基数,改变笼统的分配方法。田间生产阶段单位成本影响因素为当年新生产量,故间接费用需按照当年鲜果穗新生产量进行分摊;烘干脱粒阶段则需要按照当年毛籽新生产量进行分摊(由于都是当年的新生产量,为简化核算量,必要时可将此两个阶段合并,采用同一分摊基数);包衣包装阶段的单位成本影响因素则为生产线的加工总量,则间接费用需要按照当年加工量进行分摊。因种业的生产加工有很强的季节性,为避免年度中各品种成本的忽高忽低,间接费用的分摊可结合计划成本法,按照年度预算进行预分摊,在年度结束时按照实际值进行调整。
(三)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为成本核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已经使越来越高的集中化成为可能,充分分析业务与信息系统现状,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调整或增加相应业务模块,建立经营管理分析系统,以准确提供财务核算过程中所需的相应数据,减少人工操作环节,避免人为调节或者信息滞后。生物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头羊同时也是种业领域的佼佼者美国孟山都公司,就有着先进的企业ERP系统,集研发、生产、销售及财务系统之大成,生产加工环节更是从田间发放亲本开始,到田间测产、籽粒收获、加工销售等,通过系统及时监控着每个环节,随时为决策者们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持。
(四)提高企业领导对成本控制的重视以及企业全员的响应程度企业成本核算第6篇
(一)定义
企业成本核算指的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对所产生的成本进行科学化管理的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是要依据生产经营消耗的全部成本,并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费用和单位费用。从而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以此来进行成本核算和考核工作,并依靠考核的结果对企业经营做阶段性的总结。企业成本的核算内容应依据企业自身情况来定夺,在核算方法上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
(二)重要性
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良好和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成本的降低,为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本都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归类和整理,这也就形成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主要内容。成本的总体把握和控制以及成本目标的设定等,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可以看出企业成本核算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企业成本核算思想和工作指导理论较为落后,其次在核算范围上还有待拓宽,核算方法上的落后和欠缺也是制约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如此合理核算体系的构建,也应当作为企业未来成本核算工作的重点加以提高。
(一)思想和指导理论落后
1.成本核算意识薄弱。很多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未能够意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提高企业的实际效益,但是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格外重要的。由此可见企业成本核算意识的薄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不仅如此落后的成本核算意识也导致了成本核算缺乏创新,沿用传统的核算方法导致企业核算工作不能得到真正的开展。部分企业认为企业核算是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毫无联系,这也是企业核算工作得不到进步的原因之一。
2.工作的指导思想落后。在企业核算的工作指导中仍是沿用传统的方法和理论,例如部分企业仍是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核算作为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但是核算成本中不仅包含了生产制造成本,也包括了研发和营销成本。其次很多企业充分意识到了物质资料的成本核算和管理,但是忽略了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最后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只关注到了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却忽略了外界环境对成本的影响。
(二)核算范围狭隘
当前企业在成本核算的范围上还有待拓宽,例如知识资源作为企业成本的消耗内容,很多企业未能够给予充分的重视。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更是提高了市场对企业的要求,所以企业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对经营成本的核算,而应该将眼光放的长远一些,将类似于知识资源的无形资产列入管理范围之内。
(三)核算方法欠缺
品种法和分步法是当前企业成本核算的两种主要方式,但是很少企业会采取分批法的核算方法,这也表明了我国企业在成本核算问题上存在漏洞和缺陷。例如制造费用的种类越多那么涉及的金额也就越大,这便提高了制造费用在整体费用的比重,如果企业还是沿用传统的分配方式,那么就会导致分配欠缺科学和合理性,同时也会影响到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四)核算体系有待完善
部分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上没有实现突破和创新,尤其是在核算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工作上更是如此,很多企业未能真正贴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核算体系。这便导致企业核算工作存在较大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这也是今后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当注重的内容之一。
三、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提高企业成本核算意识
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工作不仅是当前企业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的重点,也是提高企业实际竞争力的真正需要,企业在不断创造效益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首先企业全体成员应该积极地参与到企业核算工作当中,对于核算部门不合理的做法和行为可以提出批评与指正,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成本核算意识的提高。其次企业应加强对专业核算人员的引进和培训,从而为实现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提高指明方向。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企业应当加强成本核算体系的快速构建。成本核算体系的设计要紧密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以实现企业核算目标为构建基准不断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同时企业也可以积极吸取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成本核算工作经验,在今后的企业核算工作当中不断实践与尝试。
(三)确定成本核算的内容
成本核算的内容包含了很多方面,因此企业在成本核算的问题上应加强对成本核算内容的确定和认知。首先要对人工成本的核算内容、方法及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人员费用的支出是企业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门,因此应得到企业足够的关注。其次对于无形资产的核算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研究开发成本、保护成本、效益成本等都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核算内容。最后加强对环境成本的核算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应给与充分的重视。
(四)选择合理的核算方法
合理有效的核算方法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效率,因此企业在选择核算方法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同时也要借鉴先进企业的核算方法。尤其是随着企业发展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生产经营也呈现多样化,因此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例如对于直接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以及制造费用等应归结为一类,而对于一些共同性和间接性的固定成本以单一的分配方式给各个产品。
(五)加强市场信息反馈
市场信息的反馈对于企业成本核算来说也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这是因为企业成本核算呈现复杂化的特征。因此企业成本核算应当以市场的实际状况作为基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应当以客观作为核算标准,从而不断对企业成本核算方式进行突破和创新。企业成本核算第7篇
1.成本核算理念不科学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传统的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品的制造成本在不断地缩小,而相应的人力资源成本、市场营销成本却在不断地上升,但是我国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仍然将制造成本作为成本核算的重点,这样的核算理念不能准确反映出产品的实际价值;同时当前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无形资产的价值并没有在企业的会计账目中得以体现,使得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的计算内容缺乏全面性,造成企业的资产被低估,影响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功能的发挥。
2.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控制和监督职能的缺失当前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控制主要集中在对会计项目支出前和支出后两个方面的控制,而对于成本资金的使用过程的控制没有进行到位,导致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问题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的使用过程中,比如企业的生产费用与企业的成本核算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此种结果发生的原因就是相关的会计部门没有做好相关的审核与监督工作,使得会计核算监督部门的职能形同虚设,使得企业的各种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3.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缺乏合理性与完整性目前企业对于成本核算的内容确定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存在缺陷,许多企业对于一些特定的项目资产没有进行相应的计量与分析,比如属于自然资源的土地,土地属于企业特殊的资源,其对企业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影响,但是土地的价值在会计成本核算中却没有体现,使得企业的成本核算缺乏完整性;其次会计成本核算时没有将知识资源纳入到核算体系中。最后成本核算没有将除了一线生产人员之外的人员纳入到核算范围内。当前企业对于人工成本的核算范围仅仅局限在一线生产工人的费用上,而对于企业其他人员的成本却没有纳入到核算体系中,使得成本信息对于人工消耗的反映不真实。
4.核算人员缺乏专业的操作知识受到企业发展规模的影响,企业的核算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人员具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其成本核算的理念以及经验却不足;会计核算人员对于核算工作的重点没有清晰的认识,使得企业的资金浪费严重;三是会计核算人员掌握的会计核算方法比较落后,造成会计核算人员进行核算的结果没有办法得到保障。造成上述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会计核算人员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由于受到企业发展规模的限制,企业不能为成本核算提供相应的制度环境。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根据上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会计工作人员从不同的角度着手,解决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实现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发展,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1.转变传统成本核算思想成本核算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要求企业内部要形成重视成本核算的理念,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具有成本核算管理意识,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管理者具有积极的影响,只有企业的管理者具备了会计成本核算意识,才能将成本核算意识在企业内部推行并传播;其次要将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在企业内部进行广泛的传播,将成本管理理念深入企业员工内心,实现全员参与到成本核算工作中。
2.采取科学合理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针对成本核算在实际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积极推行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核算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成本建立不同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式,并且就每个模型所消耗的资源进行核算,最后对这些模型进行核算并且进行分析,以此得出完整的核算结果。当然进行作业成本核算并不是适用所有的企业,但是作业成本核算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作业成本核算将成为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
3.提高核算人员的专业素养造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会计核算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高,对此企业要从会计人员自身专业素养方面入手,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提高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能力。只有提高了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在源头上保证会计核算人员在成本核算时能够遵循最基本的原则;其次企业要积极为会计核算人员提供各种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通过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在岗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最后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会计核算管理人才,会计成本核算的不断发展,需要企业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队伍,而通过引进先进人才可以很大程度上带动企业整个会计核算队伍的发展。
4.对企业会计成本进行科学的核算企业成本的核算的前提是必须要保证成本核算的全面性与科学性,首先是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核算,对无形资产的核算要根据无形资产的性质进行科学的分类,并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将无形资产纳入到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其次在无形资产的成本核算时要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环境成本核算是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而逐渐被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成本消耗,通过环境成本核算可以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促进企业的低碳发展。
三、结束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成本占利润的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