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处于,五大气候带带的那一带?

2020-12-25 14:25
来源:
黄石发布
新理念新格局新征程
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依托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主动对接长三角为支撑,深化动能、产业、功能、生态、空间五大转型,丰富拓展创新活力之城、先进制造之城、现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再造黄石工业、再构区域空间布局、再塑综合功能优势、再创生态生活品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黄石贡献。
新气象新起点新作为
如何贯彻落实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省市委全会精神
把决策部署体现在行动上
结合到具体实践中?
黄石发布开设《权威访谈》专栏,特邀各县(市)区各部门负责同志做客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听他们谈思路、说成效,进一步聚焦深化五大转型、实现“四再”目标,构建“一心两带、多点支撑、全域一体”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集中展现县域和部门的谋划与作为。
东楚风S客户端、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发布微信、黄石日报微信、东楚晚报微信等报网微端屏同步推出,敬请关注。
西塞山区委书记朱宏伟(右)做客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
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市将加快构建“一心两带、多点支撑、全域一体”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对西塞山区而言,如何抢抓“沿江高质量发展带”“四区N园”、新港快速发展、棋盘洲大桥通车等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12月21日,西塞山区委书记朱宏伟做客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畅谈围绕“江、钢、港”的发展方位,深化五大转型,实现“四再”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故事。
依托江 打造“金湾秀带”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传唱千年,让踞守长江边的西塞山名扬天下。
朱宏伟表示,西塞山区拥有长江岸线20.3公里,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一定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中找自己的位置;要在全市‘一心两带’区域发展布局的沿江高质量发展带中找自己的位置。”
10月18日,西塞山区上窑江滩公园建成开放,这是西塞山区依托江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曾经污水横流的农贸市场,已经变成生机盎然的休闲绿地。
上窑轮渡农贸市场曾长期占堤经营,对防汛行洪、岸线治理、环境保护等造成影响。2018年底,农贸市场关闭,拆除相关房屋、设施后,江滩公园在轮渡农贸市场原址上建设,从滨江沙站码头至上窑汽渡码头,全长570米,建设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1.9万平方米,绿地率67%。公园设有主、次入口,在主入口设置萌芽广场,西侧有休憩空间,设观江平台,通过滨江健步廊道连接,西塞风光、青龙阁、飞云流瀑、西塞神舟、江边日出等墙绘,打造上窑段“三园一带一节点”沿江景观带,市民从此休闲有了一个好去处。
2017年以来,西塞山区以“园艺社区、美化家园”为主题,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园艺景观打造,见缝插绿、爱绿护绿,全方位、多层次营造城市绿色空间,上窑江滩公园、快活岭江滩公园以及诗意牧羊湖、烟雨磁湖等一批口袋公园应运而生。
立足钢 科技创新转型升级
11月27日,由省科技厅授牌的湖北省黄石模具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这也是全市第一家省级产业研究院。它的成立,可以充分利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理工学院等高校院所技术和人才资源,搭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围绕高品质模具钢及智能模具制造开展技术创新,推动黄石模具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做强黄石乃至全省模具产业,增强品牌效应。
黄石作为全国知名的模具钢之都,西塞山区就聚集了100多家模具钢生产企业。2015年以后,受环保政策、钢铁产能等因素制约,模具钢行业开始走下坡路。区委区政府因势利导,谋划长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助力行业转型升级。按照“模具钢-模坯、模架-模具制造-模具制品-高端装备制造”模式,一批模具钢企业踏上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之路。
湖北宏旺轧辊有限公司以前靠冶炼生产模具钢,通过转型升级投资3000万元,建厂房,上了全自动电渣精炼生产线,由生产模具钢直接做成轧辊。去年,宏旺公司与湖北理工学院材料学博士团队合作,对铌铁、稀土添加后的效用进行定量分析,大大提高产品可靠性。如今,宏旺公司生产的8418特钢,每吨可以卖到8000多元,利润率大大提高。
事实上,黄石模具钢历经关停、整改、入园、升级等多轮整治,由原来的119家,整合为现在的22家。“十三五”时期,西塞山区通过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技改壮大优势产业等方式,以特钢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方向更加坚定清晰,以临港经济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初显端倪,逐渐展现巨大潜力。
除了模具钢,特钢更是西塞山区的响亮名片。在这里,既有十里钢城——新冶钢,又有一大批围绕新冶钢做上下游产业链的特钢和延伸加工企业,还有全国最大的铬盐生产企业——振华化学,这些都是再造工业经济的强劲动力。
朱宏伟表示,工业是西塞山区的基因、血脉。西塞山区的发展首先离不开工业经济的支撑,西塞山区工业的最大优势和最大特色就是特钢——立足特钢、聚焦特钢,发展特钢。与此同时,要继续支持振华化工等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发展。在科技创新推动下,西塞山区连续三年获“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区)”称号,今年又荣获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成效良好区”。
对接港 临港产业园乘势而起
“十四五”时期,黄石要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黄石新港是目前长江中游最大的单体港口,又临近未来亚洲最大货运机场,公、铁、水、空“四港”兼备。黄石新港虽然不在西塞山,但离西塞山区更近。盐田港长江总部已签约落户该区,这将是未来五年发展的崭新机遇。
“全面对接新港、依托新港、服务新港,是西塞山区加快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朱宏伟说。
西塞山区作为老工业城区,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依托新港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园,恰逢其时。根据计划,今年完成总体规划修编评审、项目布局范围内土地房屋征收等。2021年,将开建医院、公园等配套工程和一批引领型产业项目。2022年,核心区格局基本形成,配套功能显著改善,一批基础性、支撑性产业项目投产。2024年,成为投入强度、产业密度、经济发展速度、生态环境满意度在黄石领先的转型发展新标杆和强劲活跃增长极。
据介绍,该区积极对接长江中游亿吨大港黄石新港,大手笔谋划临港产业园,已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53.2亿元;已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17.82亿元。
朱宏伟表示,西塞山区未来将
以建设“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为抓手
打造创新创业西塞山
以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抓手
打造特钢名城西塞山
以建设黄石临港产业园区为抓手
打造临港总部西塞山
以建设“全国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区”为抓手
打造“金湾秀带”西塞山
以建设“磁湖·黄荆山文旅新区”为抓手
打造全域文旅西塞山
努力为加快构建
“一心两带、多点支撑、全域一体”
区域协调发展布局
展现西塞作为,贡献西塞力量!
学习时间
十四个关键词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
↓ ↓↓
编辑丨 龙 凤
来源
黄石发布
审核丨 胡 颖
监制丨刘媛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黄石市是湖北省地级市,地处湖北省的东南部,北边是鄂州市,东边是黄冈市,西南是咸宁市,东南是九江市。黄石市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68.93万人。黄石有我国近代第一座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建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乒乓球训练基地,更是中国三千年矿冶古都。黄石市的地理位置目前,黄石市共有湖泊258处,主要湖泊包括: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牧羊湖、仙岛湖等,水资源较为丰富。除了水资源,黄石还有多种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37种,其中金、铜、钼、钴、锶、硅灰石等14种矿产的储量位居湖北省的首位,是全国六大铜矿基地、十大铁矿基地之一。故事虽然不是在这里,但首映选择在这里正是因为丰富的自然资源,黄石市曾经是湖北的经济总量的第二位,从黄石市鄂B的车牌就可以知道“黄老二”曾经的辉煌。然而,靠山吃山的日子并不能长久,随着资源的枯竭以及全球冶金制品市场的价格波动,黄石的GDP排名开始不断下滑。黄石曾经是近代以来支撑中国工业化最主要的资源库之一,但也因长期对资源的依赖,成为我国44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甚至陷入了经济困境。面对开采枯竭的矿山,黄石探索把枯竭的矿山转化为文化资源和工业旅游资源。2007年建立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成为我国首个矿山公园,该公园在2010年成为国内工业旅游中为数不多的4A级景区。提到黄石公园,首先可能想到的是世界闻名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但是中国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虽然目前名气没有“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大,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则更有历史的底蕴。开采过后的矿坑中国古代历史中,黄石地区的铜矿、铁矿冶炼一直是封建时期的武器和货币的重要开采和铸造地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雄起与掌握了黄石地区丰富的铜矿资源不无关系。三国时期的吴王孙权、唐末农民起义的枭雄黄巢都曾在此铸造剑戟,隋炀帝也曾在此地置炉铸造钱币。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开始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联合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张之洞兴建了汉冶萍煤铁厂开始大量开采历史中的大冶铁矿,变成了今天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这一带绵延的山峰上一片翠绿的森林覆盖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倒葫芦状矿坑-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这是人类的采矿活动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该矿坑被喻为天坑,东西跨度2400米,南北跨度1000米,坑口面积达118万平方米,相当于165个标准足球场。
1.黄石在哪里?在湖北的汉江平原的东边,有一座曾经极其有名的城市,而现今却衰落了下去。在这里诞生了我国近代第1座机器开采的铁矿,也产生了第1个国家级的乒乓球训练基地,并且也是,我国从古至今,最为有名的矿冶古都,而这里其实就是湖北省的黄石市。而在新世纪以来,随着资源的不断的过剩和枯竭的问题,整个全世界的冶金方面的市场的价格波动之下,黄石作为原来的湖北省经济第二的位置也逐渐的失去了。从湖北地区的鄂州,直到江西的九江地区,这一块地区,整个的商业当中分布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金属矿物,例如像铜矿,铁矿等都有分布。在这一部分地区,分布着例如像鄂州黄石和瑞昌等等资源型城市。而黄石就位于这一条资源带的最为中间的地带,并且作为其中的资源最为密布,种类最为多样化的城市,在从古至今的冶金工业发展上,黄石无疑最为耀眼和夺目的城市。而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当中,黄石地区的铜矿和铁矿等等冶炼技术一直都是整个国家的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家的武器和货币等等各方面最为需要的一部分产业,而在历史上所发现的当地古城等等,各式各样的过程其实都是为了管理当时的当地资源成立的城市。2.历史上的黄石辉煌居住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人,对于黄石地区的各种各样的铜矿等资源最早受到了其获益,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也因为黄石的矿产,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铸就了其国力的昌盛。而在这之后的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后面的黄巢起义当中的皇朝,都曾经在黄石地区制造核武器等等,甚至隋炀帝也曾经在黄石地区铸造过钱币。在明朝时期,黄石地区不仅仅原来的铜矿和铁矿被大力的发展,另外又发现了煤炭资源,也因此使得黄石地区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并且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皇室作为整个武汉和九江之间唯一的港口,在其商业贸易上的地位也变得极为的重要。并且也因为湖北省的枢纽位置,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通达这四方的商贸和交通等各个方面。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都显得耀眼光彩,而在这其中黄石地区的资源也作为整个湖南最为重要的资源产地而存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期当中,主持兴建了湖北的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而大冶铁矿正是在黄石地区,也是我国近代第1座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的露天的铁矿。而在这之后,又成立了中国近代的第1个钢铁联合企业,就是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从这一时期开始,黄石地区的近代的重工业就开始了大力发展的时期。这种丰富的本地资源为黄石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助力,直到现今,黄石也依然是我国六大铜矿基地,十大铁矿基地之一。在建国之后,黄石也拥有着这一优势继续发展,直到改革开放当中,黄石也以自身雄厚的工业基础,保持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在整个湖北省作为整体经济实力仅次于武汉的城市,向前高歌猛进。3。黄石的未来可惜的是伴随着中国的经济方面的改革的越发的深入,黄石本来的矿石等等生产方面开始呈现出新的短板,面对着全球的能源和钢铁市场等等,在整个的资源枯竭的大背景之下,矿业本身的经济拉动价值正在下降,在这种状态下,黄石丢失了自己湖北第2名的排名,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黄石的GDP总量等各个方面,都处于整个湖北省的中下游水平。而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黄石针对的其实就是自身的资源枯竭的问题,在未来,黄石的发展方向,应该以提升自己的产业价值,把产品向低端产品迈进高端产品,并且发展强势的制造业,并且也要一起发展自身的金融业,旅游业等各个方面,提升第三产业的价值,这样,黄石的发展才可能具有着新的态势。而黄石所在的地缘问题其实也具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作为一个资源型的城市,黄石再引进类似像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时候存在极大的困难,因此在建设对于创新更为优良的环境,也是黄石的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黄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