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励志故事石油公司被拆分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五天后,时任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遇刺身亡,美国国内一片混乱,全世界都认为美国的民主建国是一次失败的尝试,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创业巨星开始涌现,他们高瞻远瞩,睿智,善于创新,也是他们改变了美国的历史,成就了一个强盛的国家,他们就是洛克菲勒、卡内基、范德比尔特,摩根和福特家族。铁路大亨——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是第一位最具领导力的非政治人物,在16岁时,范德比尔特用借来的100美元买了一艘小渡船,虽身为商人的他为了获取成功,不择手段,并因此得到了冷酷无情的挑战,范德比尔特很快就拥有了一支船队,来运输无数的乘客和货物,穿梭于美国各地,范德比尔特用了40年左右的时间,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航运王国,在南北战争爆发前夕,同时也是他事业的巅峰时期,范德比尔特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开始告别经营40余年的航运业,转而投身铁路运输业,而铁路运输的方式,也让运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范德比尔特看到了商机,他开始组织修建第一条横跨北美洲大陆的铁路,南北战争结束时,他成了美国首富,但巨额的资产并没有帮助他们免于战争带来的影响。失去爱子的范德比尔特悲痛不已,他原本希望乔治能继承家族产业,但乔治的去世,让他不得不把希望寄托一个儿子威廉身上,范德比尔特让威廉去跟自己的竞争对手谈判,但谈判的结果并不乐观,竞争对手已经不再畏惧范德比尔特,然而,当竞争对手认为他不再强大时,反正比尔特却在寻找机会,德比尔特控制着唯一一座通往纽约市的铁路大桥,他也是外界通往美国的最大海港,纽约港的唯一通道,奥尔巴尼大桥被封锁后,外界的火车被拒之于纽约门外,大量货物无法运达目的地,这严重打击了竞争对手,范德比尔特的竞争对手,试图抛售全部股票,消息很快传到了美国华尔街,导致股票大跌,但范德比尔特买进了所有股市上突然跌至最低价的股票,短短数日,它便控制了对手的铁路公司,并建立了美国最大的铁路公司,同时,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成了范德比尔特铁路帝国的核心,很快,美国铁路遍布全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超过18万个就业机会,铁路使美国经济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范德比尔特也成为无可争议的铁路之王。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成千上万的工人开始修建,纽约大中央车站,它是纽约最宏伟的建筑,也是美国最大的火车站。范德比尔特站在了权势的巅峰,但是盲目的野心让他随后遭受到了攻击,两个无名之辈向他发起了挑战,范德比尔特为了打造自己的帝国,它瞄准了芝加哥到纽约的铁路,但想要控制这条铁路,它需要不断地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范德比尔特开始囤积伊利铁路股票,而这种方法现在被称为恶意收购,不过,这个计划被两个人破坏了,他们是杰伊·古尔德和詹姆斯·菲斯克,古尔德和菲斯克是伊利铁路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他们野心勃勃,看到范德比尔特的意图后,他们开始利用这次机会,于是,古尔德和菲斯克开始印刷并发行伊利铁路公司的掺水股票,他们最终印刷了十万多股,每一股都稀释了范德比尔特的股权,但伊利铁路的持股人并不知情,新印发的掺水股票都转交到范德比尔特的手里,对于范德比尔特来说,这次失败的经历很丢脸,同时又被古尔德和菲斯克羞辱了一番,老当益壮的范德比尔特发誓,在有限的晚年里,绝不会再次犯错,同时他意识到美国的铁路路线已经过度建设,目前需要考虑的是用铁路来运输新类型的货物,并且他必须垄断这种货物的市场。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此时石油出现,人们开始从石油中提炼煤油作为照明燃料使用,煤油的出现,改变了美国的生活,随着美国的煤油需求量的不断扩大,石油生产商需要一种全新的运油方式,但需要找到石油供应商,而当时最大的油田在俄亥俄州。范德比尔特得知,在克利夫兰有一家炼油厂,而且刚好建在铁路附近,于是他找到了炼油厂的老板,这个炼油厂的老板就是后来的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但此时洛克菲勒的油田濒临倒闭,范德比尔特打算与洛克菲勒签订独家协议,专门负责运输他的石油,于是范德比尔特邀请洛克菲勒到纽约市见面,对于洛克菲勒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时也能挽救他即将破产的公司,当洛克菲勒准备去纽约时,由于没能赶上开往纽约的火车,洛克菲勒捡回了一条命。运气爆表的洛克菲勒来到了纽约,评价洛克菲勒的成功,那他的运气成分占比一定很高,两个人走下了过场,范德比尔特开诚布公的讲了自己的目的,洛克菲勒也表示愿意和范德比尔特合作,但是洛克菲勒提出了一个比市场运输价格低三分之一的费用,不过范德比尔特还是质疑了洛克菲勒,并表示那么多石油生产商,我本可以不选你,心虚的洛克菲勒不心虚的说,我可以让你的火车装满煤油。范德比尔特的火车有60多节车厢,自己却无法生产那么多,就在洛克菲勒一筹莫展之时,他的油田开始出现了大量石油,洛克菲勒开始着手解决产量问题,并且他开始寻找投资商,由于当时关于煤油的负面报道多,各类报纸的头条都刊登煤油爆炸,甚至引发火灾的报道,这让潜在的投资者充满疑虑。在大家都疑虑的时候就是机会,洛克菲勒决心要引领行业,生产安全可靠的煤油作为标准,于是洛克菲勒成了最伟大的推销员,他在投资者面前讲述了他的优势,并且命名为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的计划实现了,他的产品成了全国的热销,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就此,洛克菲勒完成了他的承诺,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通过与范德比尔特签署的独家协议,将产品运送至全国各地,但对洛克菲勒的野心来说,这还远远不够,随着产量的增加,范德比尔特似乎已经能满足洛克菲勒的需求,同时,范德比尔特的竞争对手看到了时机,并且想取代范德比尔特,他就是斯科特,斯科特带着自己的助手前往克利夫兰,这个助手就是安德鲁·卡内基,斯科特和卡内基找到洛克菲勒,斯科特也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意图,他想直接取代范德比尔特的位置,并称之为结盟,他们给到洛克菲勒40%的折扣,就这样,斯科特与洛克菲勒结盟。洛克菲勒掌握了铁路运输标准石油公司的煤油,接着,洛克菲勒开始收购竞争对手,就这样,洛克菲勒的石油版图不断扩大,最终他控制了北美大多数石油生意,标准石油公司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垄断企业,洛克菲勒在33岁时成为首屈一指的石油大亨,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而纽约的范德比尔特曾经也发誓再不能犯错,可是面对洛克菲勒对他的威胁,他不得不开始计划突围,范德比尔特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联合所有的铁路公司,一致对外抵抗洛克菲勒,他和过去的最大竞争对手斯科特结成同盟,经过短暂的愉快的协商后,他们取消了和洛克菲勒所有的交易,洛克菲勒收到了来自铁路公司的战书,铁路公司的目的很明确,迫使洛克菲勒提高运费,面对对手的挑衅,洛克菲勒并没有屈服,面对这次挑战,洛克菲勒也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睿智。他意识到石油在炼油厂,主要是通过大型管道来运输,那管道同样就可以用于石油的长途运输,只要能建成庞大的输油管道,他就可以一劳永逸,石油管道很快就动工了,虽然投资庞大,但是他可以战胜对手,输油管道完工后,总长度超过了6000公里,横跨美国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将成千上万口油井与洛克菲勒的油井连接,洛克菲勒将铁路挤出了石油行业,而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石油的运输方式,同时铁路货运量的减少,造成了利润的损失,让投资者们落荒而逃,股票大跌后,美国360家铁路公司中有1/3的公司破产,纽约证券交易所也第一次关门10天,1873年的恐慌引发了美国第一次全面的经济萧条,但是洛克菲勒的扩张并未停止,随着许多石油公司的倒闭,洛克菲勒便以极低的价格,将它们全部购买。当这场经济危机结束时,洛克菲勒已经建成了美国最大的石油帝国,就在经济最不景气的时候,发起这场战争的范德比尔特不用再为失败而发愁,因为他已经过世,终年82岁。虽然范德比尔特去世了,但是斯科特制定了出击计划,他们发现洛克菲勒的输油管道并没有延伸至匹兹堡,斯科特为了生存,他开始修建输油管道,以此希望打入石油市场,但是洛克菲勒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关闭了匹兹堡的炼油厂,虽然标准石油公司损失了巨额利润,但对于洛克菲勒来说,他没有被斯特牵着鼻子走,同时斯科特也损失了近一半的业务,他也被迫解雇大量工人并大幅削减了工资,股票大跌,工人也开始抗议斯科特的做法,抗议逐渐升级为暴力冲突,愤怒的工人点燃了斯科特的铁路货运站,超过39座建筑和1200节车厢被大火烧毁。钢铁大亨——安德鲁·卡内基继范德比尔特之后,洛克菲勒成为美国的首富,而破产后不久的斯科特,随后也去世,卡内基暗下决心,誓要找洛克菲勒复仇,卡内基和斯科特的关系要从30年前说起,卡内基在12岁时就遇贵人,也就是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总裁斯科特,斯科特非常喜欢卡内基,此后卡内基做了斯科特的助理,之后24岁时,卡内基被提拔为宾夕法尼亚公司的经理,卡内基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卡内基也决定赌一把,他要完成良师益友的心愿,经过了一系列的努力后,卡内基发现了钢,不过当时钢的成本极高,而且还没人用钢材来建造大桥,为了建造这座桥,卡内基必须要找到大量生产钢的方法,一个英国的工程师亨利贝塞麦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将一根钢轨的生产时间从两周缩短至15分钟,卡内基兴奋了,他开始用这种方法生产钢,有了足够的钢材后,工人开始建造大桥,但建造大桥的成本不断增强,卡内基开始无法支付供应商资金,于是工程被迫中止,为了筹集资金,卡内基开始四处向投资者求助,终于有了希望,他获得了足够的资金,耗时数年的大桥宣告竣工,但是卡内基却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当时的人们不相信桥的安全性,为了说服公众,卡内基找到了一个方法,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说大象不会踏上不坚固的建筑物,于是安排了一只队伍过桥,领头的就是一头大象,而这次宣传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此,美国各界对钢材的需求迅速增加,尤其是铁路行业,卡内基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提高产量,他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家炼钢厂,卡内基的钢厂位于匹兹堡的郊外,规模也堪称美国之最,钢材日产量达225吨,这为卡内基带来了巨额财富,但铁路投资过热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铁路多到没有货物运输,此时,洛克菲勒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争取到了最低运输费用,从而导致了铁路行业的崩溃,让钢材失去了主要市场,卡内基也要开拓新的市场,而当时有众多的失业者开始涌向纽约和芝加哥,为了满足外来人员的住房需求,这些城市纷纷加快了楼房建设,在芝加哥也诞生了第一座摩天大楼,这座建筑的框架全部都是用钢材建造,几年之内就有超过十万座高楼大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代美国是用卡内基生产的钢材建设而成的,从而卡内基也成了最富有的人之一。卡内基进入了顶级富豪俱乐部,但另一位美国富豪约翰洛克菲勒个人的财产是卡内基的7倍之多,卡内基找上了亨利弗里克,亨利弗里克也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他是美国中西部最大的供应商之一,亨利弗里克没有经过任何仪式便走马上任了,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整合钢铁公司,开始降低成本,以此获得更高的利润,接下来卡内基和弗里克收购了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所有竞争对手,卡内基也很快就获得了巨额利润,他的净资产相当于今天的35亿美元,其中的主要因素就是重用弗里克,弗里克采取了各种手段迫使供应商在谈判中让步,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不过,弗里克也不会轻易满足,他也想成为公司的头号掌权者。弗里克在匹兹堡东部购置了一块土地,并在那建了一个南福克渔猎俱乐部,同时,俱乐部只对美国最富有的人开放,卡内基也加入了这个俱乐部 ,弗里克的俱乐部还获得了南福克大坝的管理权,这座大坝蓄水约2000万吨,在河流下游约23公里处便是约翰斯顿,而钢铁厂的工人及其家人都居住在这片区域,当地官员多次请求弗里克加固大坝,但弗里克置若罔闻,弗里克没有加固大坝,反而降低了高度,这更加削弱了它的蓄水能力,不久约翰斯顿上空,阴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最终大坝在大雨中决堤,洪水淹没了整个村庄,夺走了2000多人的生命,公众对洪水事件的愤怒日益增长,大多数人将矛头指向了南福克渔猎俱乐部的会员,不过会员拒绝承担责任,人们也纷纷起诉南福克渔猎俱乐部,但最终都失败了,这件事也永远改变了卡内基,卡内基觉得应该对这起灾难负有责任。很快卡内基就退出了弗里克的俱乐部,卡内基捐赠了数百万美元,帮助重建约翰斯顿,同时还建设了卡内基音乐厅,卡内基在音乐厅里非常受欢迎,但是比它身价高出三倍的洛克菲勒更受欢迎。为了超越洛克菲勒的地位,卡内基开始降低成本,以保证利益最大化,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会引发劳资纠纷,因此卡内基把它交给了弗里克,随后前往苏格兰,实际上证明这次的决定并不明智。弗里克用尽了各种损招,开始对炼钢工人尽情的压榨,而工人们却到了崩溃的边缘,不久,工厂就出事了,工人们也开始纷纷罢工,弗里克找到了罢工首领,要求取消罢工,否则后果自负,随后,弗里克又招了一批新人,但三两千多名炼钢工人围堵了工厂,弗里克找到了平克顿侦探社,平克顿侦探社和工人发生了冲突,造成了九人身亡,数百人中伤,直到明兵的到来,才恢复了秩序,公众对这起暴力事件及其愤怒,矛头也指向的董事长弗里克,弗里克也招来了杀身之祸。金融大亨——摩根正当卡内基准备处理内部问题时,大银行家摩根出现了,他靠合并破产的企业赚了很多钱,摩根也进入了日益萧条的铁路业,此时,卡内基担心成为摩根的目标。摩根在40岁时开始自己做决定,他的父亲总教育他,要避免冒险,但摩根认为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冒险,他看到洛克菲勒和卡内基从无到有,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而他也想成为下一个,为此,他把目标投向了一名发明家,这个人就是托马斯爱迪生,爱迪生从19岁就已经很有名气,他通过改进电报机一夜成名,一生获得的专利超过了一千个,此时的爱迪生31岁。他也正在研究一项专利,灯泡的发明,引起了摩根的注意,摩根被震惊了,他投资了爱迪生的公司,同时很快将自己家里装上了灯泡,并邀请了一众土豪炫耀,活动很成功,范德比尔特家族成了摩根的第二个客户,电灯泡也成了美国精英家庭的必备品,此时的洛克菲勒又开始惆怅了,一旦电灯取代了煤油灯,那他的石油帝国会迅速缩水,就在洛克菲勒在家想招的时候,摩根和爱迪生开始建造中央发电站,爱迪生的发电站不断扩大,城市也首次被点亮,爱迪生的电网覆盖了半个曼哈顿,还没想出招的洛克菲勒,想尽一切办法来证明电的危险。同时,摩根和爱迪生也没有把洛克菲勒放在眼里,可是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威胁并不是洛克菲勒,当时特斯拉还是爱迪生的助手,特斯拉跟爱迪生说交流电时,傲慢的爱迪生并没有在乎,随后特斯拉便离开了爱迪生。不久,特斯拉找到了威斯丁豪森,豪森与特斯拉达成了共识,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战争拉开了帷幕。特斯拉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电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流电,爱迪生认为,交流电更危险,而特斯拉认为交流电更有效率,于是特斯拉开始证明了一点,特斯拉的证明引起了轰动,这次的成功为豪斯带来了许多订单,特斯拉也成为了爱迪生新的对手,为此,摩根很生气,他不断给艾迪生试压,随着电力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备受压力的爱迪生开始用各种手段抹黑交流电,甚至在公众面前电死动物,但似乎也无法阻止公众对交流电的热情,而且急于讨好摩根的爱迪生在收到一封信之后,心生一计,这封信是美国纽约州的一所监狱寄来的,他们正在寻找替代绞刑的行刑方式,于是爱迪生用交流电设计了电椅,事实证明爱迪生这次玩砸了,而且还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时也连累了摩根,摩根的父亲让摩根赶紧卖掉爱迪生公司的所有股份,但摩根还是相信电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没多久,摩根就发现了新项目,在尼亚加拉大瀑布附近,即将要建设一个巨大的发电站,但是项目委员会还没有确定方案,可是这个大项目的投资巨大,摩根的父亲一定不会支持自己,就在摩根陷入两难的时候,一场悲剧成就了摩根,上帝收走了摩根的父亲,摩根也随后接管了摩根财团,它也继续支持爱迪生,并且誓言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发电站,此时,特斯拉和豪斯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不过,由于公司的发展过快,豪斯也是负债累累,同时,摩根在股市上攻击豪斯,投资者也开始抛售豪斯公司的股票,不久豪斯的公司面临破产,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豪斯准备放弃,当豪斯告诉特斯拉这个状况时,特斯拉当场把专利合同撕掉了,豪斯也再不用付特斯拉专利费用,从而豪斯的公司也死里逃生,多次博弈后,豪斯和特斯拉赢了,从而摩根受到了重创,他的电气帝国梦破灭了。摩根是不会轻易认输的,他开始攻击豪斯的公司,并起诉好豪斯的交流电专利侵权,豪斯无法支付庞大的起诉费,只好把公司交给了摩根,同时摩根也买下了爱迪生公司的其他股份,并开除了爱迪生,爱迪生通用电气改名为通用电气,摩根迅速把公司的发展重点放在了交流电上,通用电气也逐渐成为了美国最大的企业之一,电力终究还是成为了社会主流,洛克菲勒为了让公司继续盈利,他必须找到替代煤油的产品,此时,洛克菲勒找到了汽油,汽油可以成为驱动发动机的燃料,而他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油供应 链,同时,洛克菲勒也创造出了不用马匹的车辆,就在大亨们不断巩固地位时垄断压榨,让民众开始愤怒,他们成为了某些人的公敌,此时一个巨大的威胁出现了,美国选举日来临,一个布拉斯加州的政客布莱恩宣泄公众的愤怒,誓要摧毁垄断企业,随着布莱恩开始竞选总统,对于大亨们的威胁越来越大。大亨们垄断时代的谢幕大亨们开始抛开竞争,展开合作,189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大亨为了捍卫自己的商业帝国,找到了俄亥俄州的麦金莱竞选,他们开始不断抛金撒银,最终万恶的钞票改变了历史,麦金莱也顺利的竞选了总统,在完成了战胜平民的目标后,原本就不牢固的三人联盟开始分崩离析,而洛克菲勒首先打破了联盟。洛克菲勒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部投资了一个庞大的铁矿床,洛克菲勒认为铁矿床是生产钢的原料,同时也是打败卡内基的好机会,而卡内基觉得任何地方都能买到铁矿石,不过事实证明,卡内基错了,洛克菲勒开始以最低的价格向卡内基的对手供应铁矿石,这样卡内基的客户开始流失,卡内基公司的利润就开始大幅下降,而此次洛克菲勒又酝酿了一个更大的计划,还要建一个炼钢厂,当经过与洛克菲勒的谈判,两人握手言和,导致很多小企业瞬间倒闭,此时的摩根也没闲着,他正在找机会整合钢铁业,摩根想结束行业竞争,那就是把竞争企业合并,最后统一为一家新公司,同时,卡内基也开始质疑自己,虽然他可以继续称霸行业,但是他现在有点累了,于是双方达成交易,这场交易让卡内基得到了相当于今天的3100亿美元的个人净资产,同时,他的个人财富超越洛克菲勒。摩根的新公司被命名为美国钢铁公司,他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公司,此后,他垄断美国钢铁近100年。如果对于行业的垄断没有改革,摩根和洛克菲勒将永久称霸,但是新的纽约州州长出现了,他就是美西战争的英雄,西奥多罗斯福,摩根和洛克菲勒决定削弱罗斯福的势力,美国又一次总统竞选开始了,在摩根和洛克菲勒的操作下,罗斯福成为了副总统,一个形同虚设的职位,而麦金莱得到了连任,1901年九月迈麦金莱遭到了刺杀,在八天后的不幸离世,随后,罗斯福接任了总统一职,就职后的罗斯福把摩根当成了第一个目标,罗斯福向美国联邦法院起诉了摩根的公司,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起政府起诉大公司反垄断案件,最终罗斯福胜诉了,摩根先是失去了对铁路运输行业的垄断权,这沉重的打击了摩根,在罗斯福就任期间,起诉了多家垄断的大公司,而标准石油公司也难逃一劫,美国政府起诉了标准石油公司,政府希望洛克菲勒能出庭,但是他逃走了,从加利福尼亚州逃到缅因州,再到佛罗里达州,直到他的孙子出生,洛克菲勒决定不逃避了,1911年,洛克菲勒出庭,最终洛克菲勒败诉,他的标准石油公司被迫拆分为许多新公司,日后,这些公司也都变成了巨头,比如埃克森公司,美孚公司,但洛克菲勒斯是每一个新公司的大股东,实际上,洛克菲勒赚到的比之前还多,他的净资产相当于今天的6600亿美元。在一个春天的早上,约翰洛克菲勒和安德鲁卡内基一同悼念老对手摩根,摩根享年76岁,鉴于摩根对美国金融的巨大贡献,纽约证券交易所为他闭市默哀,接下来卡内基和洛克菲勒又开始了竞争,而这次的竞争是比谁花钱更多,他们认为带着巨额财富死去的人是可耻,卡内基共捐出了3.5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670亿美元,大多数用于教育事业和建图书馆,全世界共有2500多所卡内基图书馆,但是卡内基还是败给了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比卡内基多活了13年,洛克菲勒修建了许多教堂和大学,73岁时,他创建了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活到了97岁,一生共捐款5.3亿多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000亿美元,大亨们的成功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如果你想要有为社会做贡献的资格,首先你要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

2、财团对美国现代化的贡献
美国国家现代化的标志是金融业、铁路、钢铁、石油、电话等产业的集中和发展,而正是财团通过金融工具,对这些产业进行重组、并购和扩张。
(1) 财团推动的产业整合实现了美国现代化
铁路
南北战争前,美国一般的中小企业仍是规模极小的家庭式工场,当时美国产业界最重要的运输手段就是铁路。可以这么说,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项发明能像铁路这样对世界产生如此迅速和决定性的影响。正是铁路把无数小规模的地方经济联系在一起,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在没有铁路的时代,货物运输费用极其昂贵,小麦只能在它产地周围200公里的范围内被消费掉。但是今天,俄罗斯的小麦、印度的小麦和美国的小麦在一个市场直接竞争,澳大利亚的小麦产出直接影响着芝加哥小麦市场的价格。受到铁路影响的远不止小麦。
在铁路出现以前,由于区域性市场的需求量很小,许多工业产品往往可以用手工生产。但随着铁路的开通,在制造领域内实现规模经济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生产随之实现了规模化,这样就大大削减了成本,降低了价格。铁路对于钢轨、机车、车厢和煤(美国早期铁路的燃料主要来自于美国丰富的木材资源)的巨大需求也推动了历史上第一批重工业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雇用的工人数量巨大,前所未有。
19世纪后半期,美国铁路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重复建设,各个铁路之间的难以衔接,这些都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目光远大的摩根明白这样发展下去是不行的,他决心对铁路行业进行一次大的整合,从而彻底实现铁路业的“垄断”,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摩根化体制”。
他说服了铁路巨头搁置恶性竞争、化解纠纷。例如“海盗协议”签订。
在摩根成为纽约中央铁路代表股民的利益的一名董事之前的50年,美国的铁路系统一直是以混乱无序的方式发展着,大一点的主干线都是由小的地方铁路拼凑而成的,铁路公司的资本和公司结构也因此而千奇百怪。
铁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经营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的企业,即经营这些铁路的管理层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拥有这些铁路的股权。尽管按道理讲,这些管理层理应完全代表股东的利益,但这时候,几乎还没有什么法律手段可以强制他们为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工作。因此,管理人员可以为自己谋求私利并损害股东甚至是顾客的利益,实际上,他们也常常这么做,动产信贷公司计划就是其中最臭名昭著的一个例子。许多铁路公司的管理层甚至会去建造一条与另一条已经存在的铁路竞争的铁路,惟一的目的是为了让那一条铁路出钱买断自己。
到了19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但由于恶性的价格战、过度建设和经营不善,整个铁路行业的利润急遽下降。甚至管理良好的纽约中央铁路和宾夕法尼亚铁路也在相互残杀,各自在对方的领地内建造了与之竞争的铁路线。摩根说服小范德比尔特,使其确信他能为两家铁路公司找到和解方案。他邀请双方的管理层共同坐上他的“海盗号”豪华游艇在加里森和桑迪胡克之间的哈德逊河上来回航行,直到摩根促成双方达成协议。按照协议,纽约中央铁路买下和它隔河相望的哈德逊河西岸的铁路线,宾夕法尼亚铁路则把正在建设的从哈里斯堡到匹兹堡的铁路线买下来,并立刻停止建设。(为修建该铁路而开凿的穿山隧道随即被废弃,直到几十年后修建宾夕法尼亚高速公路时才被重新启用。)
这一协议被称为“海盗协议”,它的成功签订使摩根在商业界和华尔街声名鹊起,生意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他的公司。虽然他只是华尔街的一名银行家,而并不专营铁路,但在19世纪的最后20年里,他实际上是美国铁路工业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公司为诸如巴尔的摩铁路、俄亥俄铁路、切萨皮克铁路公司、伊利铁路等铁路公司成功地进行重组,并推行了合理化的改革。
又趁经济萧条时期铁路公司大量倒闭之机,对几大铁路运营商进行重新规划,从萨斯科哈那铁路到纽约中央铁路,摩根逐渐控制了美国的铁路。
为实现对破产铁路企业的控制。摩根出面组建了一个专门对债权人负责的信托委员会。委员会由4至5人组成,实际的控制权则在摩根一人。委员会下设一个委托公司,即“托拉斯”,来处理日常事务。通过这一安排,摩根不但迅速实现了对大量铁路企业的控制,又不致引起非议。这项一举两得的“创新”,广为后人所沿用。到1900年。在摩根直接间接控制之下的铁路长达10.8万公里,差不多占当时全美铁路的2/3。
电报电话
第二个重大发明是电报及以后的电话。同铁路一样,它也对华尔街和美国其他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落后的远距离通讯在前工业经济时代是仅次于陆上交通的第二大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自古以来,通讯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人类的行进速度。一条消息从波士顿传到纽约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一个从波士顿出发的人,甚至可以比这条消息先到达纽约。当时费城的经纪商最害怕满载着华尔街人的公共马车突然出现,因为这意味着那些独享着伦敦消息的华尔街人,又将在费城市场上小发一笔了。
1846年,总长为23000英里的电报线把美国主要的大城市都连接起来。1861年,电报线已经延伸到了美国西部地区的旧金山市。同铁路一样,早期的电报公司都是地方性质的,只经营区域性的电报业务。但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一个名为西联(West Union)的公司开始收购一些独立的小的电报公司,逐渐形成了一个全美范围内的电报体系,占据了美国通讯行业的主导地位。这一主导地位直到19世纪末因电话的出现而被摩根控制的贝尔公司(Bell)所取代。
电报可以在几秒钟之内把纽约的价格传送到费城和其他任何地方,而且完全不受天气的影响,全天24小时都可以传送。因此,那些城市作为金融中心的时代立刻宣告结束。这一道理即使在当时也很容易理解,詹姆斯·K·迈德伯瑞在1870年写道:“金钱总是有集聚的趋势,股票、债券、黄金很快就集中到了那些金融活动盛行的地方。流动的财富总量越大,这种特性表现得越明显。根据这一原理,伦敦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纽约成为了美国的金融中心。在电报发明前就已经成为东海岸主要大都市的纽约,现在成为了无可争议的金融中心。当这个金融中心从牛市跌到熊市,它也会给这片土地上的每个州、每座城市和每个村庄带来巨大的混乱和冲击。”
因此,从真正意义上来说,电报在19世纪50年代被发明出来,确保了纽约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在电报发明之前,快递公司已经在纽约市和其他城市之间运送证券和钞票了。1840年,波士顿人阿尔温亚当斯(Alvin Adams)就开始在纽约和波士顿之间专门从事这项业务。一旦电报投入应用之后,快递服务对维持纽约金融中心的主导地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许多这些最初为运送钞票和证券而成立的快递服务公司,后来都转行进入银行业和经纪业,例如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
钢铁
在20世纪来临之际,摩根已经组建了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和国际收割机公司(1nternational Harvester)等上市公司。
同时1895年J·P·摩根公司,开始向钢铁、铁路及公用事业等产业渗透,开始用金融手段整合无序竞争的产业。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钢铁业发展迅速,其后的美西战争和布尔战争令钢铁价格一路上涨,利润猛增,兼并事件比比皆是,但无序的价格战也由此出现。摩根认为,要想在钢铁工业中建立正当的秩序,必须进行更大规模的兼并与改组。
为此,他首先选择了约翰·沃恩·盖茨拥有的美国钢铁――铁丝公司。摩根与盖茨达成了协议:在美国钢铁――铁丝公司之上,成立一个联邦钢铁企业,其中包括全美265家钢铁企业,在美国钢铁企业的排行榜中,第一是钢铁大王卡内基,摩根排在第二,第三是洛克菲勒。
1901年,摩根根据卡耐基钢铁公司总裁查尔斯·施瓦布的创意又组建了合众国钢铁公司(u.s.Steel)。当安德鲁·卡耐基任命施瓦布为卡耐基钢铁公司总裁的时候,他才只有35岁。1900年12月12日在第五大道和55街交界处的大学俱乐部举办的一个晚宴上,施瓦布讲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关于美国钢铁工业的前景。此时美国钢铁工业在全世界已经是效率最高的了,但是施瓦布认为美国的钢铁工业还可以更上一层楼。施瓦布建议,如果钢铁工业进行一次大的合并,组建一家资产规模量大、同时也是最高效的大钢铁公司,那么由于拥有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的巨大优势,这个公司将击败英国和德国的钢铁公司,称霸世界钢铁市场。在场听众包括卡耐基、E·H·哈里曼、雅各布·谢弗和J·P·摩根等。
摩根以雷厉风行著称,他决定将施瓦布描述的前景变成现实。要做成这件事,安德鲁·卡耐基是关键,因为卡耐基控制着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
经过谈判,卡耐基愿以4.8亿美元的价格把他的钢铁公司出售给摩根出面组织的辛迪加。这笔交易的数额之巨使每一个人都目蹬口呆。新成立的公司叫做合众国钢铁公司,资本额达到了14亿美元。而当年的联邦预算支出只有5.25亿美元,整个美国所有的制造业总资本是90亿美元。
为了使公司加速运转,摩根一方面制定高额产品价格,以挤压中小钢铁公司的方式抬升了行业门槛;另一方面,趁这些中小公司财务吃紧时,继续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一举吞并了700多家相关钢铁企业。
此后,摩根的美国钢铁公司马上开始降价,这种策略相当奏效,公司鼎盛时期,董事会控制了全美3/5的钢铁生产,可以决定近17万钢铁工人的命运。而美国钢铁公司也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工业公司。
石油
洛克菲勒1870年1月10日,创建了一家资本额为100万美元的新公司,它的名字就是标准石油公司。身为公司创办人和总裁的约翰·洛克菲勒获得了公司最多的股权,当时他年仅30岁。科学的管理、精细的经营、高质量的产品为标准石油公司赢得了声誉,也具备了坚实的竞争能力。
洛克菲勒在1882年1月20日召开“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东大会,组成9人的“受托委员会”,掌管所有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和附属公司的股票。洛克菲勒理所当然地成为该委员会的委员长。随后,受托委员会发行了70万张信托证书,仅洛克菲勒等4人就拥有46万多张,占总数的2/3。就这样,洛克菲勒如愿以偿地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在这个托拉斯结构下,洛克菲勒合并了40多家厂商,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托拉斯迅速在全美各地、各行业蔓延开来,在很短时间内,这种垄断组织形式就占了美国经济的90%。
汽车
20年代,杜邦与摩根合作,并购控制了当时世界上利润最大的公司-GM(通用汽车公司)(通用汽车仅在1910年就并购了25企业,其中11家是汽车公司,两家是电灯公司,其余都是汽车零部件公司。例如卡迪拉克、别克、奥尔兹莫比尔、庞迪亚克、Rapid卡车等等)。为了通用汽车,杜邦控制了美国钢铁公司和美国橡胶公司的股份,使这两间最大的汽车外围产业掌握在杜邦手中。通用汽车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巨人,杜邦财团功不可没。如今,杜邦仍是通用汽车公司的大股东。
战争带来了军用汽车和卡车需求量的增长。1917年,皮埃尔·杜邦买进了2500万美元的通用股票,并迅速控制了通用公司的大局,通过管理和资本的渗透,皮埃尔出任通用董事长,带领杜邦团队进入通用,并建立了现代化的分权管理体系和事业部组织结构。
经过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杜邦财团等等对美国基础产业的整合,此时美国的经济体已经相当庞大,这主要得益于迅速发展的铁路网,它使得整个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同时,内部的竞争推动了成本的降低和创新的涌现。到1900年,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它保持着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地位,如棉花、小麦、玉米等,同时,它也是世界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国,其中包括两种新的矿产品――石油和铜。在这个时期美国也成为了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品出口国,1865年,工业品出口只占到美国出口额的22.78%,但到1900年,这些产品已经占出口额的31.65%,而出口总量也大大增加,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在所有的出口增长中,铁产品和钢产品的增长是最为引入瞩目的,它们是19世纪后期最前沿的工业技术中的“锋刃”。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的钢铁制成品出口额每年只有大约600万美元,但是1900年,美国出口了价值12191.4万美元的钢铁产品,包括火车头、发动机、铁轨、电力设备、电线、管道、车床、锅炉和其他钢铁产品,甚至连缝纫机和打字机等也开始大批量出口。
(2) 财团集中管理模式导致管理技术提升
如何学习管理、监管以及公平分配铁路这一新兴事物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美国发展了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企业管理体系。例如杜邦把在铁路、钢铁、电气和机械行业中采用先进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发展出一套后来成为20世纪工业标准会计程序的会计方法,成为美国第一家把单人决策改为集团式经营模式的公司。杜邦开创出一个由领导层决策的先河,建立了预测、长期规划、预算编制和资源分配等管理方式。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杜邦创造了20世纪美国大公司的组织和管理模式。
另外,在19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生活中还有另外一个巨大进步,那就是现代会计制度的出现。很少有人认为它和财团有什么关系,但是,事实上,银行是推动现代会计职业产生,以及在美国上市公司中强制实施公认会计准则的主要力量。
会计和文明本身一样古老,但是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会计一直没有大的发展。会计是美国最早出现的职业之一。美国早期的商业企业规模都比较小,通常是家庭作坊式的,一般都不需要外部的会计师。
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这一切。铁路延伸到几千公里以外,铁路公司雇佣成千上万人工作,这一切使得财务管理变得非常困难。会计师们不断发明新的会计工具来追踪企业的资金流向,以便使管理人员能够准确知道钱花在了哪些地方,同时能够查出哪些钱是不该花的。可以这么说,正是这些新的会计工具,才使得华尔街有可能创造出来一些庞然大物般的“超级企业”。(会计领域飞速发展在美国的至今还在延续,例如,现在大家普遍认同,企业的现金流是一个反映企业状况的最为重要的指标,而现金流这个词直到1954年才被发明出来。)
这些财团控制的超大型企业,除了要保证财务数据井然有序之外,还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当铁路公司和其他一些公司迅速扩张的时候,企业的资金需求远非一个家族能够满足,于是融资便成为一条必由之路。但是,当企业在华尔街发行了股票、筹措到企业所必需的资金后,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鸿沟也日益加大。后者希望获得及时的信息,以便评估手中所持有股票的价值,并将它们和同类公司比较来评判管理层的表现。而管理层则很自然地希望能够随意摆布那些数字,使它们看起来要多好有多好。这样一来,公司的真实情况不为股东所知便成为常事,很多公司最终走上了欺诈之路。而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法律要求上市公司公布财务报告。
(3) 财团整合和扩张基础产业使资本市场建立
随着美国工业的扩张,很多公司通过合并成为庞然大物,一些大投资银行开始发行越来越多的股票为所谓的“托拉斯”(Trust)融资。这是1880年洛克菲勒财团的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Oil)为规避现今已经过时的州立公司法而创造出来的。
财团的重组资源活动,使美国不但有了发达的银行业、保险业以及各类债券市场,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系,拥有了活跃、发达的股票交易和股权融资市场,因此导致股权文化所引申出来的科技创新动力。
当年英国盛世靠的是海外商业贸易,而今天美国盛世靠的是科技创新。我们知道,商业贸易需要债券市场、银行和保险,而科技创新需要以股权为代表的风险资本。
股权文化特点是投机精神和愿意冒高风险的投机资本,这是美国资本市场的核心价值。美国金融就是围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而的崛起的。
美国的资本市场真正建立,是从铁路融资开始的。
由于铁路投资巨大,修建铁路的资金首先需要的是开拓新的融资方式以获得。而在19世纪以前,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个人和家庭来融资的。铁路业不仅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而且在铁路发展初期也无人能够准确地把握它的前景。19世纪50――60年代在火车出现以前,因为运输原因,商业和工业中心不能在内陆,但只要有铁路,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局限了,可以向内地的很多地方扩张。火车出现之前纽约股市上交易的绝大多数是政府公债、少数企业债以及一部分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票,那时几乎没有工业公司的股票,最早上市的工业公司股票是在19世纪30年代。19 世纪中期,大量铁路公司在新英格兰和芝加哥等地方相继成立,于是,19世纪60――70年代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多数是铁路公司的股票。正因为当时这么多人非理性的铁路股票狂热,才使得美国的证券市场从过去的债券市场变成真正的股票市场。股票市场可以为当时愿意冒险创业的人提供非常便宜的资本。
接下来新的概念就是电话,19世纪80年代贝尔发明了电话。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摩根财团控制)在1891年股票到纽约交易所上市,获得了发展的资本。
J·P·摩根把美国证券公司的销售能力和投资理念提高到新的层次。J·P ·摩根的投资银行可以说是真正的投资银行,因为它比别的任何人更能够找到资本,并善于整合概念,没有人比他更会销售这些股票。1910年摩根又开始销售新的概念――汽车,例如GM(通用汽车)。
股市为主导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为主导的市场对于经济的发展有不同的作用。因为在股市不断出现这些新概念和追求新概念浪潮,使得美国的科技创新总是能够用很低的成本得到很多的资本。通过股市融资和透过银行获得的资本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对多数的银行来说,它的资产都是存户的存款,多数存户的钱是短期的。银行最多每年给一些利息,这些利息是固定的,所以赚钱的前景很小。再加上多数存款是短期的,所以从银行的角度来讲,真正负责任的银行不应该把短期的存款拿来去做长期的投资,因为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讲,如果银行把短期存款都去投到长期项目的话,那么其投资资产和欠存户的债务在风险特征上会相差甚远,这种资产与债务间的风险差异就变成银行本身的风险,这意味着银行要承担太高的破产风险,真正负责任的银行不做长远投资,特别是不做高风险投资,而是把存户的存款投放到短期的贷款项目上,这样使银行自己承担的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相应较低。
相比而言,股票发生支付的条件是不确定的,也没有什么到期期限,换句话说,通过发行股票拿到的资本是没有限期的。如果是银行贷款,每年都有支付利息的压力,而且资本呆在企业里的时间相对短多了。对于以商业为主的英国来讲,资本停留时间短还不是太突出的问题。对于美国不断做一些新概念以及技术创新的企业而言,如果没有一个可以提供无限期资本的市场来支持,那么美国经济将会非常缺乏资金来推动技术创新。
正因为有了股市这种长期资本市场,这就为美国企业不断地做创新研究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资本环境,他们所获得的资本没有利息。如果美国公司或创业者只能像日本和德国那样通过银行得到资本,那么微软也好,思科也好,其他类同公司也好,肯定只能考虑近期利益,很难考虑未来的长久发展。所以,一个靠银行来提供资金支持的经济或社会不太容易允许企业做高风险的技术创新。因此,不同的融资途径和不同的证券品种所能支持的创业机会及发展途径,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美国财团迅速创造了一个现代工业国,而在纽约股票交易所里交易的证券为这个新兴工业国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4) 财团是技术创新的源泉
例如杜邦。一直以来,杜邦的化工产品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场杜邦革命。它发明的获得专利的染料技术,使服装的颜料工业发展到新的高度;它推出的各类高级油漆刺激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它的玻璃纸导致包装业的巨大变革;发明了涤纶、锦纶、氯丁橡胶、革新轮胎、人造橡胶,发明乙炔来制造合成橡胶,降低了合成橡胶生产成本;在越来越多化工公司挤入塑料行业的时候,杜邦开始向建筑和汽车等行业发展,并使每辆汽车消耗的塑料比50年代增加了3-6倍。1970年代初,杜邦生产出一种尼龙乙纤维,从而成功打入了世界钢铁工业市场等等。其中发明影响了全人类生活的尼龙,是最赚钱的产品。
杜邦所拥有的品牌如特富龙(Teflon)树脂、莱卡(Lycra)弹性纤维、特卫强(Tyvek)地纺布、Mylar聚脂薄膜等,都备受世界各地的用户推崇。今天,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10万员工的杜邦公司,生产和销售的产品逾1800种,涉及电子、汽车、服装、建筑、交通、运输、通讯、石化、家庭用品等。
杜邦还参与了曼哈顿工程(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杜邦公司每年都会投入11亿多美元的巨额科研开发资金。在杜邦公司近10万名员工中,科研人员占4%。现在全世界各地有12000名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参与其研究开发工作,每年研究出数以千计的新产品。公司在威尔明顿拥有30座大楼的实验站,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化学实验室。
自1935年起,杜邦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医疗设施之一的"哈斯凯尔"毒理学和工业医学实验室。
又例如摩根财团的GM和AT&T。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先的主业是制造汽车,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公司除了制造汽车,还制造飞机发动机、洲际导弹、潜艇、宇宙飞船和家用电器等,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
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60年代合并了120个不同的工商企业,并将业务扩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也扩大到面包和食品、人造纤维和纺织、建筑、旅游、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和部门,当然电话和通讯业依然是该公司的主业。
3、财团对美国的影响
(1) 金融业
战后银行、保险、财务公司、储蓄机构等机构高速发展。二战后美国能够控制社会的财团在数量上增加了,原来是所谓的八大财团,二战后发展为十大财团。新加入的两个财团,一个是第一花旗银行财团,还有一个加利福尼亚财团,也就是美洲银行财团,都是以银行资本为主的财团。所有财团没有一个是没有一家主要银行来作为支柱的。库恩·罗比财团因为缺乏金融机构支撑,所以失败了。福特是个大企业集团,但它不能立身于八大财团之中,因为它没有一个大的银行来支持它。
美国的经验说明,如果没有银行,或者大的金融机构来作为财团的中心,财团就不能成功。
二战后这些垄断财团已经控制了整个国家、社会,支配了每个人的生活。新的金融垄断控制了国家,也控制了整个社会,然后通过银行,银行的消费信贷、抵押等与每个公民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任何美国社会的公民现在离不开金融垄断财团。除了他自己工作的单位,还受到整个的国家、社会的支配,而这个国家社会的最后支配者是金融垄断财团。
以美国为首的任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工农业的产值。而且社会的总利息的收入,(包括国家发行的公债、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和其他的短期债券利息)超过利润的总收入。这说明支配这个社会已经是金融业,而不是原来的工业,工业的地位相对削弱了。
(2) 财团对美国政治、外交的控制
各大财团不但凭借其雄厚的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掌握着美国国民经济的命脉,而且还利用它们的金融家、企业家及经济学家,组织各种委员会、协会、同业公会等公众团体,针对当前美国的财政、金融、外贸等经济问题,发表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提出有利于财团的各种建议意见,以左右政府的决策。垄断财团通过操纵总统竞选和国会改选的途径,争夺政府要职和国会席位,从而左右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美国真正的统治集团。由于各大财团在海外的利益不断膨胀,因而对政府的外交政策特别关心,千方百计设法对政府施加影响。
(3) 财团对美国媒体的控制
美国的所有主流媒体都被财团控制,而且是互相渗透,例如通用电气是摩根控制,但洛克菲勒、波士顿等也介入,又例如《纽约日报》被波士顿控制,但摩根又介入。可以说所有美国媒体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财团的背影。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
美国在线是全美最大的因特网服务商,它还拥有网景公司(Netscape),Compuserve,并部分拥有Walmart, Bell Atlantic, Gateway, Hughes electronics等。
时代华纳,1997年总收入达130亿美元。旗下包括:★CNN:时代华纳1996年收购,在美有7000万用户;★HBO:美国最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华纳音乐(Warner Music):美国第二大音乐唱片公司,其中包括华纳兄弟唱片公司;★华纳兄弟制片公司:好莱坞最大制片厂之一;★出版:《时代》周刊,《Sport Illustrated》,《People》和《财富》。
沃特·迪士尼集团
集团1997年收入为230亿美元。包括:
★ 电视制作:沃特迪士尼电视;Touchstone电视;BuenaVista电视;
★ 沃特·迪士尼制片集团:包括多家制片厂,如沃特·迪士尼制片厂,Touchstone制片厂,好莱坞制片厂,Caravan制片厂等。);
★ ABC广播公司:包括ABC电视网:在全美主要大城市有10家电视台,225个附属电视台,约有1亿用户;
★ ESPN有线电视网:该公司同时又在Lifetime电视公司和A&E(艺术和娱乐)电视公司有控制股权,每家各有6,700万用户;
★ ABC广播网:包括AM和FM频道,在全美各地有44个广播电台,3,400个附属台。);
★ 出版:有七家日报和两家出版社。1997年出版业收入10亿美元。
通用电气集团
拥有NBC广播公司,统辖13家电视台,212家附属电视台。同时还有:CNBC有线台(与道·琼斯公司共同拥有); MSNBC有线台(与微软公司共同拥有); History(历史)有线台(与赫斯特集团共同拥有)。(通用电气集团同时还拥有金融保险业,飞机,电器甚至到核工业等制造业。)
新闻集团
集团1997年收入超过110亿美元。拥有:福克斯电视网:统辖22家电视台,159家附属电视台;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版包括:纽约邮报,The Weekly Standard,TV Guide (电视导报),同时在海外还拥有130家报纸。
Viacom(维亚康)集团
1997年收入130亿美元,为美国三大广播公司:ABC, NBC 和CBS提供和推销电视节目。1999年维亚康收购乐CBS广播公司,该公司拥有35家电视台,200家附属电视台和160家广播电台。
电影:派拉蒙制片公司,Spelling娱乐集团
★ 有线电视:MTV, Showtime,Nickelodeon,UPN, Nashvill Network, Country Music (乡村音乐)等一些极受欢迎的有线电视网。(MTV在2001年第一季度连续第16个季度是美国12-24岁观众中收视率最高的有线电视频道。Nichelodeon有线台有6,500万用户,最大观众群是4-11岁儿童。UPN是受欢迎的摔跤比赛台。Nashvill Network和乡村音乐都是受欢迎的音乐有线台。维亚康观众总数约占美国全国人口的35%。)
★ 出版:Simon & Schuster, Scribner, The Free Press 和Pocket Books。
此外,它还拥有全美最大的Blockbuster录影带租赁网,有遍布美国的6000多个影带租赁店。
对美国主流和精英舆论有重要影响,并能左右国际舆论的是三家精英报业集团:
纽约时报:1999年9月发行量为1,086,000份。在它的旗下的还有1993年收购的波士顿环球报,8家电视台,23家其它报纸,12家杂志。纽约时报新闻社向506家报纸杂志和新闻机构提供消息,特写和照片。同时与华盛顿邮报在海外共同出版《国际先驱论坛报》,影响国际舆论。
华盛顿邮报:日发行量763,000份,周日版有110万份。同时拥有《新闻周刊》杂志(位于《时代周刊》之后,为美国第二大周刊), 36家报纸,6家电视台和一个可进入700万用户的广播电视网络。它的有线电视台Cable One有635000用户。并出版11种军事刊物。
华尔街日报:日发行量180万份,是全美发行量最高的报纸。其业主是道琼公司。该公司同时在全球拥有34家报纸,还出版财经周报《Barron's》。同时在CNBC欧洲,CNBC亚洲电视频道拥有股权。
另外直接控制媒体或媒体传输系统的著名公司还有:
AT&T/TCI公司(摩根控制):有全美最大的长途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组合。它旗下的Liberty Media拥有著名的Discovery频道(地理探险和环境保护)和MacNeil/Lehrer政论节目。还拥有因特网服务供应商Excite@home的股份。同时和时代华纳共同拥有TW Entertainment。
Clear Channel Communications:拥有19个电视台,800个电台和200000个户外大广告牌和SFX娱乐公司。该公司控制120个音乐厅,剧场和体育馆,是美国户外娱乐业的控制力量。
微软公司:世界最大软件生产商,同时拥有MSN门户网站,并与通用电气公司各在MSNBC有线网上有50%的股权。还拥有Comcast有线网的股权,该系统有450万用户。
4、财团发展的新趋势
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战后美国垄断财团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最显著的是:
(1) 财团经营多样化、专业化的特点逐渐丧失
美国财团最初是按经济部门发展起来的,具有专业化的特点。例如洛克菲勒财团以石油起家,摩根财团依靠钢铁发展起来,杜邦财团则是依赖化学发迹的。但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自7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财团之间的竞争加剧,各大财团转向经营多样化,成为综合性的财团。随着经营多样化的发展,各财团所控制的工商企业五花八门,各色俱全,彼此之间的利害不尽相同,甚至互相冲突,使财团无法代表它们各自的利益,更难进行统一的指挥,只好放松控制。所以在今天的财团内部的关系日趋松散。
(2) 财团互相渗透
它们派遣人员互兼董事,使财团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界限不易划清。过去美国的大公司、大企业一般只受一家财团的控制,近年来,经过各财团的渗透,一家公司往往变成由几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
(3) 财团资本进一步国际化
美国财团不仅要将美国经济置于它们的统治下,而且还要向国外扩张势力,在国际范围内建立它们的垄断地位。战后以来,美国各财团大力扩大它们的经济活动范围,由一国扩展为多国。由于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跨国公司不但获得迅速发展,而且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国各大财团所控制的大公司、大企业、大银行,几乎没有例外地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
(4) 公司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逐渐分离
“能人主义”在美国工矿企业中生下了根,各大公司经理不再实行代代相传的世袭制,而是选贤与能,聘请掌握生产技术而又擅长经营管理的“能人”当经理,财团的家族色彩日益淡薄。
5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80元
100元
其它金额
任意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励志故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