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港元标志符号和美元符号与数码港元标志符号和美元符号基础货币区别?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5月18日宣布启动“数码港元”先导计划。图示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活动致开幕辞,启动“数码港元”先导计划。(香港政府新闻处图片)金融数码化已成趋势,世界各国都积极探索推出各自的“央行数码货币”(CBDC)的方案及可行性。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也不落后,最近香港除即将公布“数码港元”的先导计划外,金管局还做了不少工作,包括与多间亚洲央行进行合作,目前试验计划如火如荼。进行六大范畴测试应用场景(资料图)什么是数码港元?数码港元(e-HKD)即是香港推出自己的央行数位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而CBDC是指由各地中央银行以数字化方法发行的法定货币,目前还没有完全定义,各家对CBDC的应用、设计及执行都有所分别,例CBDC如应否具备“可编程”(programmable)全由各地央行决定。而在应用上,CBDC大致分为限制用于银行及其他相关金融机构间的“批发型央行数码货币”,或满足公众日常消费支付需求的“零售型央行数码货币”。其实,早在2017年香港政府已着手研究是否推出数码港元(e-HKD)。2022年初,金管局表示会先奠定技术及法律基础,视情况修改现有法例还是设立新法例,同时亦开展跨境支付试验。去年10月,金管局又宣布成功联同国际结算银行创新枢纽辖下香港中心、泰国中央银行、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及阿联酋中央银行,完成为期6星期的mBridge跨境央行数码货币试行,来自四个司法管辖区的20间银行,利用mBridge平台进行超过160宗支付及外汇交易,采用的货币包括数码阿联酋迪拉姆(e-AED)、数字人民币(e-CNY)、数码港元(e-HKD)及数码泰铢(e-THB),总额逾1.71亿港元。香港金管局在今年5月启动“数码港元”先导计划,有16间来自金融、支付和科技界的入选公司将于今年内进行首轮试验,深入研究数码港元在六个范畴的潜在用例,包括全面支付、可编程支付、离线支付、代币化存款、第三代互联网(Web3)交易结算和代币化资产结算,惟目前尚未就会否正式推出数码港元作出决定。金管局也正以三轨道方式为未来可能推出零售层面央行数码货币作出准备,先导计划为第二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料会先于先导计划中与不同持份者紧密合作,并进行一系列试验,共同探索数码港元的应用场景及有关的执行和设计事宜。入选公司包括Alipay Financial Services (HK) Limited、ARTA-Emali HK Limited、中银香港、建行亚洲、富邦银行香港、Ripple Labs Inc.、Giesecke+Devrient、渣打银行香港、恒生银行、汇丰银行、Visa Inc.、Mastercard Asia/Pacific Pte. Ltd.、工商银行亚洲、波士顿顾问公司、HKT Payment Limited及众安银行。要作好准备迎接机遇目前试验计划正如火如荼,究竟香港推行数码港元是好还是坏?汇丰亚太区联席行政总裁廖宜建在一个公开场合上表示,香港推行数码港元当然是好。他说,金管局正深入研究批发及零售两层面的央行数码货币。他表示,数码人民币(e-CNY)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央行数码货币,亦为其他央行数码货币设定标准。虽然现阶段主要集中于内地,但中国人民银行已明确表明,希望扩至国际使用。香港应该抓住数码人民币发展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区块链科研创办人及行政总裁梁永熹也同样认为,数码港元即零售央行数码货币,就好比央行发行的硬币和纸币,记在央行的帐簿内,所以信用风险是零。至于存放在银行或电子钱包内的存款,则是记在银行或发行营运商等金融机构的帐簿内。简单而言,即银行倒闭或会血本无归,当然香港金融机构稳健,这个风险较低。他又说,除了信用风险,采用数码港元可提高交易效能。以数位形式进行交易,可以实现即时清算和结算,从而减少了交易的时间成本。以代币化资产结算为例,据富邦银行及合作的Ripple Labs介绍,可将资产如房地产代币化并作为贷款抵押,从而加快资产转换,提升贷款价值,同时立即批出贷款,贷款人可即时使用相关的数码贷款。他更强调,如数码港元可被编程,则可促进金融创新。通过开放API,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和开发者可以基于数码港元建立各种创新的金融应用和服务,包括智能合约、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等,应用场景例如发放政府资助、商户奖赏计划,预缴服务及投资等等,有助于推动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和发展。有衍生风险和挑战不过,梁永熹亦认为,推出数码港元会有衍生风险和挑战,必须要关注。他指出,首先,安全性非常关键。由于数码港元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必须确保其在交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任何安全漏洞或系统故障都可能导致数码资产被盗或遭受损失。其次,虽然数码港元的潜在应用非常广泛,但实际普及程度需要时间和努力来推广。香港人的接受程度、市场需求以及相关产业的配合都将影响数码港元的成功与否。科大去年10月的调查结果指,有近九成受访者听过数码货币或资产,但近八成从未使用或持有;另外仅三成半左右的受访者听过央行数码货币(CBDC),反映市民对数码港元的认识仍有待增加。再者,法律法规、私隐保护、货币是否可被编程等也将对应用方式产生限制影响。如何界定参与者(例如电子支付营运商、银行及商家等)取得用户资料的程度(例如用户身份及交易历史),以合符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仍需深入研究方可判定。(文 ︱ 本刊记者 何洁霞)标签:
财联社 5 月 19 日讯(记者 成孟琦)" 数字经济 " 席卷而来,先有内地多个城市进行 " 数字人民币 " 试点,香港也紧随其后,推出 " 数码港元 "。香港金管局 18 日举行 " 数码港元 " 先导计划启动仪式,16 间来自金融、支付和科技界的入选公司展示其下的数字支付最新使用案例。据悉,包括中银香港、支付宝香港、汇丰银行和众安银行在内的 16 家机构将于今年内进行首轮试验,深入研究 " 数码港元 " 在全面支付、可编程支付、离线支付、代币化存款、第三代互联网(Web3)交易结算和代币化资产结算六个范畴的潜在使用案例。金管局正采取三轨道方式为未来可能推出零售层面央行数码货币作出准备。近日公布的先导计划为第二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轨道中,金管局会与不同机构紧密合作,进行一系列试验,共同探索 " 数码港元 " 的应用场景及有关的执行和设计事宜。透过反复试验,金管局可从每个试验的结果汲取实际经验,完善可能落实 " 数码港元 " 的方式。同时,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目前尚未就会否正式推出 " 数码港元 " 作出决定。三轨道方式推行央行数码货币为推出零售层面央行数码货币,香港金管局将通过三个阶段步步深入,这一过程又被称作 " 三轨道方式 "。目前的先导计划属于第二轨道当中的重要一步。第一轨道主要为推出 " 数码港元 " 奠定技术及法律基础。而第二轨道会与第一轨道并行,香港金管局会在第二轨道深入研究用例,以及有关 " 数码港元 " 的应用、执行及设计事项。第三轨道关乎正式推出 " 数码港元 ",主要为归纳第一及第二轨道的阶段性成果,从而作出更全面的部署,并订下推出 " 数码港元 " 的时间表。进展将视乎第一及第二轨道工作的实际进度,以及本地及国际市场的相关发展步伐。16 间入选公司展示研究方向16 间入选公司包括 Alipay ( HK ) 、ARTA-Emali HK、中银香港、建行亚洲、富邦银行香港、Ripple Labs Inc.、Giesecke+Devrient、渣打银行香港、恒生银行、滙丰银行、Visa Inc.、Mastercard Asia/Pacific、工商银行亚洲、波士顿顾问公司、HKT Payment Limited 及众安银行等金融和科技机构。入选公司的高层代表出席了先导计划的启动仪式,还展示了各家建议使用案例的要点,使用案例中不乏代币担保贷款产品、代币银行存款及革新消费者预缴模式等。例如,金管局已将一个代币化实物资产担保贷款方案列入 " 数码港元 " 先导计划参与名单,此方案由波士顿顾问公司、HKT Payment Limited 及众安银行共同参与,这些机构将与 paywith.glass 及意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意博金融) 组成跨行业联盟,利用 " 数码港元 " 的潜在编程功能共同开发及评估方案的应用。这个跨行业联盟将利用他们的跨行业经验去提供全面、多元化的视角。目前首要的工作是利用 " 数码港元 " 的潜在功能,探索在试验计划内担保贷款产品的应用场景。众安银行行政总裁姚文松表示:很荣幸能够与业界领先机构携手支持金管局的 e-HKD 项目,是次参与体现众安建立普惠金融生态系统的决心,更标志着我们向 "Banking for Web3" 的愿景踏出新一步。汇丰则将参与金管局 " 数码港元 " 先导计划下的两个试验项目,计划在未来数月试行构建一个支付生态圈,透过数码港元进行交易;及与 Visa 合作,模拟代币化银行存款。汇丰香港区行政总裁林慧虹表示,现时占全球本地生产总值逾 95% 的超过 100 个国家,都在研究发展某种形式的央行数码货币,很高兴能参与今次的先导计划,协助香港汲取有关的经验,以提升数码经济的竞争力。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孙煜认为,该行的数码港元应用场景方案针对香港零售行业的痛点,革新传统的会员预缴式消费模式,在客户储值资金与商户经营资金间形成防火墙,可增强客户对于预缴消费的信心,共可降低商户使用预缴消费的技术复杂度,为零售商家和客户重新打造资金安全、方便快捷的预缴消费商业模式。金融科技周将公布新进展金管局表示会在未来数月与入选的 16 家公司紧密合作、进行试验并监察其进度。期望于香港金融科技周 2023 与公众分享从试验汲取的经验,但各项试验的实际所得或会随时间而有所改变。金管局亦预期将于未来与业界联手进行更多轮试验,为促进政府、业界和学术界在央行数码货币研究方面的合作,金管局计划成立 CBDC(央行数字货币)专家小组。小组成员将由本地大学的顶尖学者组成,他们会提供宝贵意见,以支持香港继续探索 CBDC 的主要政策和技术事宜,例如私隐保障、网络安全和互联互通。目前,数码港元计划正处于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并行当中,而第三轨道则关乎数码港元的推出。金管局总裁余伟文也表示,虽然金管局未决定会否或何时推出 " 数码港元 ",但很高兴能启动 " 数码港元 " 先导计划。这是金管局与业界联手探索创新用例的良机,也为将来可能推出数码港元作好准备。感谢业界积极参与试验,并期待试验成果,亦乐见多位学术界专家参与 CBDC 研究。透过促成政府、业界及学术界合作,我们希望研究和发展工作能与时具进,并能将其所得转化成切实的商机。
2022-09-21 16:27
来源:
易昇哥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20日在港召开记者会,发布题为《“数码港元”——迈出新一步》政策立场文件。阐述金管局对零售层面央行数码货币(即“数码港元”或e-HKD)的政策立场及未来发展路向。
香港金管局计划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为将来可能推出“数码港元”展开准备工作。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表示,推出“数码港元”的目的是为市民提供多一种支付选择,但长远并无计划以“数码港元”取代纸币,预计“数码港元”需时数年才面世。
据介绍,金管局“金融科技2025”策略的其中一个方向,是加强对央行数码货币的研究工作,让香港能作出充分准备。目前推出及试行零售层面 CBDC的区域,主要受到多项因素驱使,包括普及金融、竞争及支付系统运作稳健性等。
但此等因素未必同样适用于香港,尽管如此,金管局亦准备与零售支付市场参与者共同探讨数码港元能否及应如何填补现有市场可能存在的空隙。金管局已从技术及政策层面审视在香港发行“数码港元”的可行性,并分别就高层次技术设计及主要政策与设计事项进行了两轮市场咨询,共收到75份回应。
李达志表示,整体而言,回应者支持“数码港元”项目,特别是科技业界。回应者认为“数码港元”能令支付更具成效,又指发展“数码港元”能够继续稳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过,他们也认为隐私问题、网络安全以及应用场景等需要进一步探讨。
在正式推出数码港元前,将会以三轨道方式制定计划,第一轨道为开发“数码港元”两层式结构中的批发层面。同时,亦会检视不同范畴,为修例作好准备,以将法律基础赋予数码形式的货币,令其成为法定货币,容许在香港发行,第一轨道将于今年第四季开始。
同时,第二轨道同样在今年第四季进行,将会深入研究用例,以及有关“数码港元”的应用、执行及设计事项,并透过与银行业等不同持份者进行连串试验以获取实际经验。
第三轨道关乎正式推出“数码港元”前,主要为归纳第一及第二轨道的阶段性成果,作出更全面的部署,并订下推出时间表。进展将视乎第一及第二轨道工作的实际进度,以及本地及国际市场的相关发展步伐。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两轮市场咨询的结果显示 “数码港元”项目获得广泛支持,金管局乐见正面的回应,亦同意回应者所指,需更深入、具体地探讨私隐保障等事项和发展应用场景。在试验应用场景时,会邀请银行业界和支付工具供应商的员工参与试验,不排除邀请市民参加,但目前未有计划。
中银香港数字货币专项工作组总经理黄金岳表示,中银香港致力支持各种数码货币的技术测试和研究。我们从2020年开始积极配合内地与香港监管部门,进行数字人民币技术测试工作。目前中银香港已在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方面在监管指导下较第一阶段进行了更多的应用场景验证工作。
与此同时,中银香港积极参与数码港元的研究,我们对金管局是次就“数码港元”发表政策立场表示欢迎。中银香港会继续支持监管机构深入、具体地探讨及参与数码港元的事项和发展应用场景。
恒生银行策略及企业发展总监兼行政总裁办公室主任李文龙表示,恒生对金管局就“数码港元”发表政策立场表示欢迎,将致力支持数码货币的研究和发展。他指,去年12月恒生中国成为首家成功推出数字人民币服务予商业客户的外资银行。
同时,集团正积极与不同持份者参与发展数码港元的应用场景,探讨应用上的可能性。恒生将继续深入研究和积极准备数码货币的应用,并支持金管局进行连串试验,以促进未来数码港元的推广使用。
除探索“数码港元”的可行性外,香港金管局一直与其他中央银行研究将批发层面 CBDC 应用于跨境支付。
此前,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同国际结算银行创新枢纽辖下香港中心、泰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发布题为“Inthanon-LionRock to mBridge:Building a multi CBDC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payments”的报告,阐述“多种央行数码货币跨境网络”(mBridge)项目的中期研究成果。
在各大央行落地或正在开发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中,零售层面是主要的应用领域。全球约五分之一的央行正在发展或测试零售层面 CBDC,其中,巴哈马(Sand Dollar)及尼日利亚(eNaira)已正式推出零售层面 CBDC,而中国内地(数字人民币)及东加勒比地区(DCash)则正在试行过程当中。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还表示,作为香港的中央银行机构,香港金管局会竭力为发展央行数码货币作好准备,亦会提供合适的土壤使创新意念萌芽及成长,确保香港能继续在环球金融领域担当领导角色。
声明:易昇证券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种港币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