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民群体的金融素养的定义提升,马上消费金融是如何做的?

党的十九大以来,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普惠金融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精准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服务能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可持续性。一、聚焦“三农”领域,接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银行紧紧围绕精准扶贫方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政策,丰富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完善金融扶贫体制机制。人民银行认真履行金融扶贫和定点扶贫“双牵头”单位职责,组织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合力攻坚,构建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产品、服务和工作体系,强化资金要素投入,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至2022年二季度末,全国金融精准帮扶贷款(含脱贫攻坚期存量)累计投放13.1万亿元,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创新丰富金融扶贫产品体系。人民银行创设并完善扶贫再贷款,实行更优惠利率,脱贫攻坚期间,累计发放6688亿元,引导更多低成本资金精准流向贫困地区。创新推出并发行1939亿元易地扶贫搬迁专项金融债券,支持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加大扶贫小额信贷实施力度,创新扶贫票据等多元化产品,满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等金融需求。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人民银行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分层次有梯度调整优化金融帮扶政策安排,保持重点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同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着力增强“三农”领域金融资源承载力。2022年8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47.7万亿元,同比增长13.2%。二、聚焦“急难愁盼”,全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是我国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稳民生的重要保障。人民银行坚持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及时研究谋划金融助企纾困措施,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渡难关、谋发展。精准帮扶小微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2020年,人民银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13.1万亿元,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0.3万亿元。今年以来,对两项直达工具进行市场化接续转换,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投放。同时,设立科技创新、交通物流再贷款,不断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交通物流领域的信贷支持。2022年8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1万亿元,是2017年末的1.7倍。加快构建金融服务长效机制。人民银行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金融机构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2022年8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2.3万亿元,同比增长23.9%,授信户数5291万户,同比增长33.9%。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组织常态化、便捷化、网络化的银企对接,建立包含72.6万家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和供应链核心企业名录库,累计发放贷款10.6万亿元,带动就业4119万人。三、聚焦重点群体,着力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效率民生领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也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人民银行围绕大学生、少数民族、妇女、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的金融需求,指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针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就业需求,推动金融机构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安排,简化审批程序、降低申请门槛、提高贷款额度,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22年二季度末,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602亿元,为2017年末的2.8倍。积极做好民族地区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用好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优惠利率贷款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倾情助力贫困学生圆梦校园。通过增加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断优化,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22年,接续出台助学贷款延期还款、减免利息等支持举措,进一步缓解贷款学生的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2022年二季度末,助学贷款余额1394亿元,是2017年末的1.5倍。全面加强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针对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推动金融机构扩大创业就业信贷产品和服务供给,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住房租赁、购房等金融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子女教育金融支持,丰富养老金融服务产品,更好满足新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坚持强基固本,倾力提供优质基础金融服务让社会各个群体都能平等享受基础金融服务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人民银行持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普惠金融发展环境,为金融机构提升普惠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重要支撑。充分满足各类人群支付服务需求。人民银行持续优化银行账户服务,实施简易开户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提升账户普及性。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退役军人、农民工等专属银行卡。优化基层银行网点布局,深化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乡镇银行网点覆盖率达98%,基础支付服务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超99%。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数字金融服务快速发展,以更低成本覆盖居住分散偏远的群体。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人民银行组织建成世界规模最大、收录人数最多的征信系统,努力为国内有信用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建立信用档案。2022年二季度末,全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共收录11.4亿自然人和9689万户主体信息。有序推进地方征信平台、企业征信市场建设,加强不同领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完善信用评价与应用机制,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人民银行组织社会多方力量深入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推动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畅通金融消费者投诉渠道,推动解决金融消费纠纷,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利。五、深化国际合作,努力讲好普惠金融“中国故事”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全球共识。人民银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与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普惠金融联盟(AFI)、世界银行集团(WBG)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积极开展普惠金融国际交流合作。人民银行积极参与G20普惠金融领域的议题改革工作,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成为G20普惠金融的长期议题,并持续推动G20深化数字普惠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有效呼应G20杭州峰会议题成果。与世界银行联合开展普惠金融全球倡议(FIGI)中国项目。主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不断提高中国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人民银行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完善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普惠金融可得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作者:金融市场司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
2016-09-03 21:49:00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江西省邮储银行启动大型公益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央广网南昌9月3日消息(曾萃 汪国勇)9月1日,省邮储银行在南昌启动2016年“金融知识普及月”暨“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正式拉开2016年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序幕。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作为省邮储银行连续多年举办的公益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已成为该分行履行社会责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大举措。今年,省邮储银行将继续组织全省各级分支机构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升群众金融意识和素养,树立安全金融消费理念。  活动当天,在省会南昌胜利路步行街,在全省各设区市主要商业中心,鲜艳夺目的邮政金融宣传服务彩虹门、内容丰富的金融知识宣传板、生动形象的风险防范支招小视频,吸引了无数市民驻足了解咨询,把活动气氛烘托得热烈非凡。与此同时,作为全省实体网点最多的全国性金融机构,1000多个网点就是1000多块醒目招牌,该分行全省1478家城乡网点,同一时间统一在LED显示屏、多媒体播放机滚动播放宣传内容,安排专人受理群众咨询,并派出上百支宣传小分队深入农村、深入敬老院、深入校园等金融诈骗高发区开展风险防范知识普及。  今年,省邮储银行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重点普及金融消费者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必要的金融基础知识,将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活动,提高金融消费者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重视不同群体消费者的金融需求,特别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体、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六类特殊群体的金融需求,努力提升广大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引导其正确运用金融知识,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共创和谐金融环境。  活动期间,省邮储银行将针对重点群体开展金融知识系列宣讲。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 周年及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将赴干休所进行金融知识宣传,对老干部进行慰问,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老干部的尊敬和关怀。针对老年人缺乏基础金融知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的特点,到老年大学、敬老院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以现场授课、发放宣传折页、现场接受咨询等老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向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和防风险、防诈骗知识。深入偏远乡村,将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的金融知识和需要掌握的金融技能送到广大农民群众身边,帮助农民了解最新的金融政策,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和使用现代金融工具的能力。联络各地残联,赴残疾人福利工厂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其对金融产品服务、金融业务办理流程的理解,并通过开展现场交流了解其实际需求和业务办理中遇到的困难,为残疾人享受普惠金融,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便利。组织志愿者赴各地挂点扶贫点学校宣讲反假货币、防诈骗、征信等金融知识,向学校赠送金融知识读本;向当地农民群众,城镇低收入人群、残疾人、孤寡老人派发特色农产品贷款、投资理财、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等宣传资料,引导他们正确运用金融知识、增强防风险能力。  为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省邮储银行要求全分行各级分支机构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坚持勤俭节约、规模适当的原则,杜绝奢侈浪费。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的知识水平、知识需求和行为特点,设计差异性的金融知识普及方案。并将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技能提升并重,在普及金融知识的同时,引导、传授消费者正确运用金融知识的技能,提高对金融风险的认知与防范。要多种途径普及金融知识,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官方网站以及线下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金融知识普及的有效性,推动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有效覆盖到各类金融消费者。要把本次活动与监管机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开展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进行整合,统筹推进,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坚持普及型和普惠性、公益性和服务性、持续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原则,将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常规化、常态化,构建和谐的金融服务氛围和金融生态环境。同时,组织精干力量,保证及时、有效地受理、处理本次活动期间发生的金融消费者投诉。编辑:
谢元森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素养的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