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弹性计算题5.2章里总价值是怎么计算的?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卷期
状态
A
流通部
1216196
F016/BD
1216196
在架可借
A
流通部
1216197
F016/BD
1216197
在架可借
A
库本库
1216195
F016/BD
1216195
在架可借

AP微观经济学纯干货——复习提纲
AP Microeconomics第一章:基础微观经济学概念(Basic Concepts)1.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重点:定义。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需求。(Unlimited wants, limited resource)2.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定义重点:定义。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考试中必考某件事的机会成本的选择题。3. 机会成本递增原则(law of increasing opportunity cost)重点:定义。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产生的机会成本递增,即要放弃更多其他产品的产量。结合5中的PPC曲线加强理解。4. 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重点:当边际利益(marginal benefit,简称MB)=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简称MC),属于决定做不做某事的临界点。当MB>MC,去做某事。当MB5.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curve/frontier)重点:5.1搞清楚PPC曲线线上的点,曲线内部的点,曲线外部的点各自有什么意义。5.2 搞清楚何时PPC是直线:资源可以完美替代去生产另一种产品5.3 使PPC曲线向外扩展的三个要素:科技进步,资源质量数量提高,贸易6.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专精(absolute advantage, comparative advantage, specialization)重点:6.1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各自比较的是什么:AA计算的是生产某物品的unit/cost, CA计算的是生产某物品的unit/opportunity cost6.2 学会计算comparative advantage6.3 为什么要specialization和trade7. 市场系统模型(market system)重点:说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free economics), 计划经济体制(command economics), 复合经济体制(mixed economics)三种市场模型的特点。主要从资源持有者(property ownership),市场自由度(freedom),驱动力(incentives),竞争程度(competition)和价格(prices)角度来理解。第二章:供求关系 (Supply and Demand)1. 需求定理和供应定理 (law of demand/supply)重点:定义。需求定理中:价格和数量的需求成负相关;供应定理中:价格和数量的供应成正相关。2. 需求曲线的原理(D curves slopes downward)重点:理解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边际效用递减效应(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3. 正常商品和残次商品(normal/inferior good)重点:记住几个典型例子,以及他们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收入上升,对正常商品需求上升,残次商品下降,反之亦然。4. 影响需求/供应的因素 (determinants of demand and supply)重点: 影响曲线移动是非价格因素;影响线上点移动是价格因素。可通过单词TRIBE迅速记忆这影响D线移动的因素:T:观众的喜好(taste and preference)R:相关产品价格(related goods price, compliments and substitutes)I:消费者收入(consumer income)B:消费者数量(number of buyers)E: 消费者期望(buyer’s expectation)可通过单词ROTTEN迅速记忆这影响S线移动的因素:R:原料成本(resource cost: material, labor, etc.)O: 其他产品价格 (other goods price)T: 税负和补贴(taxes or subsidies)T: 科技(technology)E: 供给者期望(supplier’s expectation)N: 供给者数量(number of suppliers)5. 供求曲线移动平移后的数量和价格重点: 1. 先通过题干判断影响的是S,还是D,还是S和D都受影响2. 看是否只有产品价格变化,如果是,那么点在线上移动;如果是非价格因素影响,对应4中列出的因素,判断线会那边平移。3. 先画之前的图像,均衡点(equilibrium)。然后划出变化后的曲线,找到对应的新的价格和数量。4. 如果是S和D都发生移动(也称double shift),那么形成的新的均衡点价格和数量只有一个因素能够确定,另一个因素必定是不缺的的(ambiguous)。6. 社会福利/剩余 (total welfare)重点: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的定义,在图像中如何找到对应的面积。第三章:弹性,经济学政策和消费者理论 (elasticity, microeconomic policy, consumer theory)1.弹性(elasticity)重点:1.1 弹性的公式,中点法公式弹性与斜率的关系,区别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可通过SPLT迅速记忆这影响S线移动的因素:S:替代品(substitutes)P:收入占比(proportion of income)L:奢侈品还是必须品(luxury vs necessity)T: 时间(time)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只有时间。需要理解为什么只有时间影响。2. 销售额与弹性测试 (total revenue test)重点:记住公式(Total Revenue= Price*Quantity),搞清楚弹性,非弹性,单位弹性时候,P变化时对于总销售的影响。3. 收入弹性 (income elasticity)重点:公式。收入弹性系数的意义。系数>1,在0和1之间,4. 交叉弹性 (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重点:公式。交叉弹性系数的意义。系数>0和5. 税负的影响 (excise taxes)重点:当增加赋税的时候,谁会承担更多的税负(elasticity)6. 价格天花板和地板的影响 (price floors and price ceilings)重点:floor和ceiling哪个在均衡点的上方,哪个在下方,以及背后的原因。记住1-3个典型的floor和ceiling的例子。Floor和ceiling各自带来的影响。7. 边际效用递减理论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重点:定义8. 效用最大化定理 (utility maximizing rule)重点: Mu1/P1=Mu2/P2,结合实际应用题。第四章:产品成本利润计算 (profit and costs of production)1.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accounting vs economics profit)重点:公式,economic profit记得要减去opportunity cost。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explicit cost和implicit cost)2. 短线和长线决策 (short-run and long-run decisions)重点:ST至少一个因素是固定的,通常是capital。LT均为可变变量。3. 一堆定义 (fc,vc,ap,mp,tp)重点:搞清楚各自代表的意义。 TC=FC VC以及由此推导出的一系列公式。4. 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MP VS MC)重点: MP和MC镜像的图像。MP下降,MC上升。MP上升,MC下降。MP到达顶点时候,MC在最低点。5. 平均产量和单位可变成本的关系 (AP VS AVC)重点:AP下降,AVC上升。AP上升,AVC下降。AP达到顶点,AVC最低。6. 图像:能够说出上图中MC,ATC,AVC,AFC各自变化的原因7. 长线单位成本(Long Run ATC)重点:理解规模经济,不规模经济,常数经济的定义。(Economics of scale, constant returns of scale, diseconomies of sca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观经济学弹性计算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