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升级为国家级赛事,会带动当地经济吗

2023-06-16 13:14
来源:
北京日报
黔东南的两个村赛火了!
无论台江“村BA”,还是榕江“村超”,都火得让人似乎有些猝不及防。一个村级篮球赛、足球赛,几万人现场围观,进而引来网上几十亿的浏览量,最终在线上线下蔓延成一场“现象级”的全民嘉年华。
6月10日拍摄的贵州“村超”足球比赛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群众主创、群众主角、群众主推,满场的欢乐、满屏的点赞,带活了文化、带火了经济,“村BA”“村超”创造了奇迹。面对这样一场全国叫好、国际点赞的草根文体盛宴,人们不禁在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能火?
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欢笑声、不分你我的加油声、锣鼓喧天的助威声,让球场内外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90多岁的侗族老奶奶坐着轮椅来现场观看“村超”,80多岁的苗族老爷爷还想在“村BA”上阵比赛,村民们自己“斗钱”(方言,意为“凑钱”)也要支持本村球队……网友们说“快乐是可以传染的”“被这样千金难买的氛围感动”。唯有纯粹,才是真爱,才有这样直抵人心的强大感染力。
——为什么火在黔东南?
作为苗族侗族自治州,黔东南地区的各族群众天性乐观、能歌善舞,娱乐精神十足。赛场上、跑道中,精彩的多民族歌舞表演,精美的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展示,各种农特产品和特色美食“投喂”……风情风物、农趣农味,“体育+”掀起的热潮源自于篮球与足球,又不止于篮球与足球、不止于现场和线下。
6月9日,少数民族村民为球队助威。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为什么火在此时?
榕江足球、台江篮球都有几十年的群众基础,此前因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薄弱、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藏在深山人未识。这次能够“火爆出圈”,是在脱贫攻坚胜利后——村民物质生活富足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交通便利了,外地游客来得更多;网络通畅了,新媒体传播更迅捷。多种因素具足叠加,两项赛事的欢乐场景才被外界所看见、所点赞。
——为什么火在足篮球?
因为体育无障碍。多彩贵州是多民族地区,作为跨越民族和文化的体育语言,作为可参与可互动的集体项目,两大球不仅把各民族紧紧连接在一起,也迎来了国际赞誉。
6月9日,贵州开放大学足球队球员与榕江足球代表队球员(左)在友谊赛中拼抢。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网友将两项赛事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因为,这是在实现全面小康、推进全民健身,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涌现的中国新故事。
两项村赛,成功把球“耍”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在赛事组织的全过程中,群众在台前当家作主,当地政府则在幕后做好服务保障。“村BA”“村超”都是网民贡献的名称。因为姓“村”,才能彰显是村民自己的赛事;因为扎根于人民心中,才有不竭的生命力。
也只有真正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心声,基层治理才有地方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职能转型,才有各方力量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角色转换,才有当地民众从“伸手要钱”到“主动斗钱”的热情转变。
6月10日,人们观看贵州“村超”足球赛。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两项村赛,成功跑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赛道”,或许更是偏远山区实现超车的“弯道”。
体育活动繁荣,本就是文化振兴的一部分。台江、榕江两县的统计数字表明,火爆的赛事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以体育之名,让文化唱戏,促经济发展,助乡村振兴。体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逻辑地位和多元功能价值,如此生动丰富地展现出来,引得不少部门人士关注和深思。
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人口的现代化,重点难点在乡村。这两项“村”姓赛事,火在脱贫攻坚胜利的基石上,火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也终将火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明天。
乡村体育火爆,是乐子,更是路子!
(原标题:乡村体育火爆!是乐子,更是路子)
来源:半月谈
流程编辑:TF016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户外狩猎、稻田插秧、独轮运粮……一项项集健身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比赛项目,让广大农民从田间地头“庄稼汉”,变成了赛场上的“运动健儿”。村级联赛、年度贺岁杯、全国邀请赛……一场场比赛通过“以赛促健、促文、促旅”模式,推动体育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断带动当地高质量发展。过去,大家一提到“土特产”,常常想到的是农副产品。随着乡村体育产业的发展,各类体育赛事渐渐变成了“土特产”。如今,在济南,体育赋能乡村振兴在这片绿水青山中已成为了生动的实践。朱家庄大球场俯瞰把全国性赛事引到村里来办朱家庄村位于历城区荷花路街道,这里曾因荷花得名,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朱家庄村区位条件发生了改变,村民更倾向外出务工,村里传统大棚种植逐渐落寞,调整势在必行。随着刘凯等一批年轻人的回归,这里的乡村发展被注入了新活力,足球产业渐渐成为当地乡村新名片。“我们现在全年的比赛基本上都排满了,一年能举行1000多场。”3月2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家庄村党总支书记刘凯说。记者了解到,朱家庄村与足球的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村里有着浓厚的足球氛围,1985年出生的刘凯就是其中一员,2014年,他返乡进入村两委班子,足球与农业间的关系越来越近。2020年,历城区计划建设2处标准化足球场,刘凯为朱家庄村争取到一个名额。“济南足球爱好者真不少,缺少的是球场。”有过练习足球的经历,刘凯非常了解济南市业余足球的大环境,这也是他争取建设球场的重要原因。1月份的贺岁杯、3月份的荷花杯、7月份村级联赛、8月份全国青少年邀请赛、10月份济南市足球协会超级联赛……朱家庄村的大球场不缺少亮点。站在球场内,刘凯算了一笔账,目前村里一年能承接1000场比赛,按标准两个小时为一场计算,收取管理费500块钱,仅这一个球场一年就能为村里增收五十万元,场内管理人员、保洁人员也是本村村民,等于为老乡提供了一个就业机会,“今年区里把‘乡村振兴杯’也放在我们村了,5月份开踢,算是填上了全年的一段空白,大家伙又要忙了。”刘凯笑着说。因地制宜,让体育赛事自然生长,又积极将体育纳入发展规划,实现体育+农业的深度融合,如今,朱家庄村已经趟出了独具特色的振兴之道。村内的菌菇产业建起大棚“接下来,我们将在村西边围绕足球打造民宿、足球公园等系列周边,把足球产业做大。”刘凯说,发展体育旅游延长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在为朱家庄村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以赛事经济打开了村民致富增收路。有了足球产业入场,村民在村党总支的领办下,还创建了农业合作社、引入菌菇产业建起大棚、注册人力资源公司推荐村民就业,如今的朱家庄村,绿茵场和大棚里的汗水交相辉映,村庄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动起来”为“返乡扎根”添筹码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全面振兴过程中,发展乡村体育对于“返乡与扎根”有着重要作用,体育不仅可以让乡村更好融入现代社会,还能增强农村吸引力,推进更好“留人用人”。贵州的“村BA”火了一把,在济南南部山区锦绣川的团瓢村,附近六七个村也组织有类似的比赛,虽然规模上不如“村BA”,但那也是打得相当激烈,村集体荣誉感十足。“过去,很多人出去就不愿回来了。”团瓢村党支部书记杨吉瑞告诉记者,前几年,不少农民选择到城市里工作生活,这其中,有人是因为看到了更多就业机会,也有人是为了躲避相对枯燥的生活。如何引凤还巢,杨吉瑞动起了脑筋,没有娱乐设施,就建运动场地,业余生活枯燥,就组织比赛。团瓢村篮球场原本是处废品回收清运站,后来进行改造变成了篮球场,球场建好后,本村和周围六七个村的村民前来运动,并自发打起了比赛。慢慢地,原本单调的生活有了盼头,这几年回来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张永兴返乡种起了葡萄人回来了,就要研究怎么更好地留住。在杨吉瑞的带领下,村集体注册成立了历城区绿南山葡萄专业合作社,以露天葡萄为主导,努力打造特色产业,“我们这有金手指、红宝石、摩尔多瓦等好几个品种,销售情况一直不错。”村里种植户张永兴说起收益,乐得合不拢嘴,再也不提“外漂”的日子。无独有偶,位于商河县怀仁镇的“鑫鑫体育”也抓住了体育赋能乡村的朝阳产业,从一家村镇企业,逐渐成长为华北地区专业手缝足球生产基地。2012年建成篮排球生产线;2016年创建韦图“VTUR”自有品牌,同时承担国内各大品牌、俱乐部等产品定制订单;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地区,广泛应用于学校、体育场馆、健身活动中心及体育教学训练单位。如今,公司不仅发展壮大,还帮助300余名当地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以体育产业反哺乡村振兴效果明显。稻田插秧项目体育在乡村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赛事在乡村振兴中找到了自己角色。随着农村体育设施的完善及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赛事也有意识地向乡村“转移”,这无形中又为“返乡扎根”增添了重重砝码。从2019年开始,济南市体育局改变了以往集中在市区办活动的传统,将赛场拓至田间地头,目前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济南市“农民丰收节”趣味健身运动会,运动会上的稻田插秧、独轮运粮、同心锯木、挑水抗旱等项目,都是结合农事做出来的“接地气”项目,“我们就地取材于农时,让农民朋友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济南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杨本生说。体育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因地而异,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济阳区连续两年举行助力乡村振兴广场舞比赛,丰富活跃了全区群众精神生活;长清区举办的贫困村健身舞活动,全区有119个贫困村的2000余名群众参加;槐荫区举办的全民健身运动会暨百村篮球联谊赛,带动了村民参与运动的热情;……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运动的开展为农村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继而带动的是全方位的提升。运动普及让乡村得到实在好处在市12345热线收集的市民建言献策中,有关运动方面的内容占据了一定数量,其中,就有市民提到:“希望把资金多放一点在农村或郊区等地方,多建设一些体育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等。”市民的建议,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团瓢村篮球场就得益于此,这里原是一处位于锦绣川特大桥下的废品垃圾清运站,后来进行了改造,2022年年中建成后,迅速成为区域运动热点。记者从市体育局了解到,2020年以来,济南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乡村健身设施更新和提档升级,充分利用拆违拆临腾出的空地、桥梁桥下空间等,建设多种类运动场,更新农村(社区)健身器材330处,助力乡村体育设施从有到优。2022年,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乡村赛事的发展,是济南市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的缩影,也是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动展现。借助赛事为乡村振兴凝魂聚力,能够切切实实为当地带来好处。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牵头的体质达人赛聚焦特殊群体,以农村青少年儿童、留守妇女、孤寡老人等群体在体育锻炼中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为导向,目前已连续举行九届,其间,走进章丘区文祖街道郭家村、先行区太平街道来佛寺村小学、济阳区垛石镇唐庙小学连五教学点等地,举办了体质达人联赛乡村振兴专场。同步开展的体质监测大篷车每年行程上千公里,开进乡镇农村,结合乡村元素,让村民在享受快乐参与的同时,也对自己体质健康有了一个全方位了解。同时,市体育局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作用,在贫困村组织开展群众健身活动,保障每村有1至2个常年坚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形成“一村一特色”。“每座城市的形象都必须是实事求是、精准定位的,通过体育产业方面的创新,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济南市城市形象和体育文化的融合是很有必要的。”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体育是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打造高水平专业民间体育赛事,发展高质量乡村体育产业,同时让更多国家级甚至世界级比赛落地济南,让更多专业特色精品赛事脱颖而出,一起更好地助力济南体育产业做出品牌,全面提升济南城市软实力,带动美丽乡村的建设”。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如今,在济南的乡村角落,不断丰富的群众体育供给,不断提升的赛事参与率,不断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正在逐渐得到认可,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不仅丰富了乡村群众的农闲时光,还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具有济南特色的“体育+”乡村振兴体系正在构建,这也是济南市建设体育强市的题中之意。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编辑:孙菲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村振兴专项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