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股份国际为什么停牌?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22日电 昔日资本市场的“优等生”深圳市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飞马国际”或“公司”)近日负面不断。先是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飞马国际”变更为“*ST飞马”,再是深交所与深圳证监局相继就公司2018年年报下发监管函件。刚“戴帽”不到一个月的飞马国际,不知道还能“飞”多久?
年报遭交易所和证监局双重关注
5月17日,飞马国际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
2018年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1.36亿元,其中单项金额不重大但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4.44亿元,公司对其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6.93亿元,公司对其计提坏账准备2033.54万元,计提比例为1.20%。年审会计师无法对公司逾期应收款项的真实性及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合理发表意见。
深交所要求飞马国际补充披露报告期末前五名应收账款的形成背景、时间、账龄、应收对象具体情况(包括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主营业务及主要财务数据、注册地、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及还款能力,并结合上述情况说明涉及的交易是否具备商业实质。结合期末前五名应收账款的历史及期后回款情况,说明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全额或大部分无法收回的风险及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
17日晚间,飞马国际再发公告称,公司收到深圳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与深交所相同的是,深圳证监局也对飞马国际的应收账款等事项予以关注。
深圳证监局指出,截至2018年年底,飞马国际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合计为125.02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75.1%;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合计金额为18.13亿元。深圳证监局提到,还收到多起反映飞马国际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事项和诉讼事项的投诉。
飞马国际年报审计机构对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可回收性、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合理性、及对未决诉讼的预计负债金额准确性等事项存疑,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深圳证监局依规决定对飞马国际采取责令改正与责令公开说明的行政监管措施。责令公司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按相应要求整改完毕。
两度重组两度吃跌停
数据显示,飞马国际早年财务报表光鲜,属于资本市场的“优等生”。不过,自去年3月以来,昔日的“优等生”就光辉不再了。
2018年3月26日,飞马国际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拟签署重大协议,预计交易金额将达到股东大会审议标准,并对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公司决定自2018年3月26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不过,飞马国际这次停牌一停就是4个多月。8月14日,公司股票终于复牌,等来的却是7个跌停板,股价直接“腰斩”。
飞马国际股票被ST后连吃跌停。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牛股--股民的股票财经新闻分享 > 飞马国际还能“飞”多久?年报被监管追问,股价吃13个跌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飞马股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