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创业者电子商务人物访谈报告记录?


蘑菇街里面的钱怎么用(蘑菇街公布双12平台玩法 直播间增设“拍卖”活动)?生活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一起来学习。
蘑菇街公布双12平台玩法 直播间增设“拍卖”活动,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亿邦动力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蘑菇街里面的钱怎么用1
【亿邦动力讯】12月5日消息,日前,蘑菇街公布了双12平台玩法:将以“直播”为核心主题,通过有趣的内容氛围与直播间互动玩法,将内容社区、大促会场与主播带货打通,并借助双12的消费爆发力及链路营销的形式,助力蘑菇街直播业务实现升级。
亿邦动力了解到,蘑菇街双12大促会场将在12月7日0点正式上线,届时全新规划的平台内容与货品也将亮相。“今年双12,蘑菇街将在站内、站外强化‘链路营销’,用户打开蘑菇街APP后,就能感受到双12‘超有趣’的整体氛围。”蘑菇街直播营销活动部方面表示。
据蘑菇街直播营销活动部介绍,直播升级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搭建超级话题 强化优质内容输出
在双12的超前预热期(12月4日至6日),蘑菇街将上线双12“超话”专题页面“12.10一站式种草百科”。该专题将从穿搭、美妆、好物分享三个方面,引导主播/商家/达人制作并分享优质内容,推荐剁手好物。届时,用户优质内容浏览数据将计入主播PK赛评分规则,平台会将其核算为主播粉丝亲密值。大促正式活动期间,亲密值高的商户可获得平台流量加权。
直播间增设创新玩法“直播拍卖”
据了解,蘑菇街于双11期间首次在直播间进行“现金红包”功能测试。双12期间,平台还将重点打造“直播拍卖”系列玩法。12月7日至9日,蘑菇街将号召平台头部及中腰部主播,开展大品牌“拍卖”活动,回馈粉丝。
成立海外品牌会场 源头商品全面接入
双11期间,蘑菇街与全国12个服装产业带联合设立源头好货会场。在此次双12活动中,蘑菇街将引入海外品牌源头供应链,成立海外品牌专属直播会场,海蓝之谜、雅诗兰黛等一线品牌将成为平台核心卖点。
(文/大海)
蘑菇街里面的钱怎么用2
陈琪最近又减掉几斤赘肉,他对自己现在的身材很满意。这种瘦身对创业者而言是个常态,尤其在公司上市后,他要操心的事情变得更多,不仅需要时刻专注各项业务的发展、把握方向,对资本市场解释蘑菇街在做些什么也成为了他的义务和责任。
花费八年时间,蘑菇街终于在2018年走到上市。与蘑菇街同类型的玩家都已销声匿迹,而蘑菇街在创业期间也经历许多风浪:成长为电商一极后遭淘宝截流、为了活下去和美丽说合并、引入腾讯京东等大股东走向上市。
用陈琪的话来说,就是“创业可以经历的困难我们都经历了一轮”。他用一些游戏词汇来描述周围的环境:“我们不是hard,我们是hell模式”。在他眼里,蘑菇街一出生就是一个伞兵,处于被包围的境况,竞争从来无法避免。
困难远未终结。2.57亿美元,这是蘑菇街最新市值,相较它去年底上市时拥有的30亿美元市值,8个月间缩水到十分之一。
过低的股价让外界对蘑菇街这家公司的未来产生怀疑。“快手抖音等流量巨头要收购蘑菇街做电商直播”的消息也在市场蔓延开来。陈琪承认,的确和快手有过接触,对双方的资本合作将持开放态度,但不打算卖掉公司,因为他的蘑菇街被低估了。
陈琪并不介意谈论充满波折的八年和公司当前在二级市场的不佳表现。但他始终认为困难一定是短时期存在的。对于蘑菇街这份事业,他还想再拥有下一个八年。
新的八年里,直播无疑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自2016年3月上线以来,直播逐渐成为蘑菇街的最大增长动力,直接反应在最新的财报里:直播业务的GMV同比增长138.1%,继续保持三位数增速,由于直播对平台上商品销售的高效转化,仅2019财年上半年直播就贡献了14亿元的GMV,对蘑菇街总的GMV增长做出很大贡献,占比达到30%。
蘑菇街要all in直播。按照陈琪最新的打算,直播销售或许会接近蘑菇街总GMV的80%。这是基于效率和增值的考量。直播的ARPU是货架电商的4倍多,因此将原有客户更多的转化为直播客户,就能带动蘑菇街GMV的持续增长。
对电商直播,陈琪持乐观态度,是因为相信行业红利期还将长期存在。但这个市场竞争压力不小。淘宝直播凭借强大的直播供应链牢牢占据榜首,快手、抖音等内容平台也对这片蓝海跃跃欲试,但陈琪认为,在做直播这件事上,蘑菇街和淘宝正走上不同的道路,而内容平台最终一定会回归流量生意,不会去碰电商这个又重又贵的生意。
以下是访谈部分(经过36氪整理编辑):
走出一条不同于淘宝的电商直播路
36氪:蘑菇街做电商直播的初衷是什么?
陈琪:2016年我们第一个做真正的电商直播,初衷也只是为了可以更直接的展示衣服。
36氪:现在电商直播占总GMV的比重分别是多少?直播的ARPU和获客成本情况如何?
陈琪:直播这块占总GMV的30%。直播ARPU是货架电商的4倍多,获客成本总体上来说,我只能说拍着脑袋来说,肯定是比以前货架电商贵的。
36氪:在做直播这件事上,蘑菇街和淘宝有什么不同?
陈琪:淘宝能做直播它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庞大的供应链、有海量商品的存在,任何一种新的销售模式,一定能够在淘宝的庞大供应链、庞大商品基础上一定是能够成长起来的。蘑菇街显然并不具备这个优势。
我们靠的是人。我们是行业内最早做达人店的,培养出了一批时尚达人。但当时我们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做电商的时候是守不住这些达人的,他可能会去微博玩,也会去淘宝玩,然后那些地方市场更大,供给更充分。一个是过去的技术手段,比如说以图文为主,复制性很强,达人可以在多个平台发帖。但直播给了我们留住达人的机会,因为直播具有不可复制性,直播耗费很多时间,一个主播没有精力同时在几个平台直播。
36氪:你们的供应链没有淘宝大,但要在直播业务上做出壁垒,必须要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你们怎么搭建自己的供应链?
陈琪:我们要做的事情是确定好标准,掌握住订单,把它集中化,然后跟供应商以及工厂深度合作。这就是所谓的供应链,因为我觉得一定是往分工走的,应该是大家分工越来越清晰。供应链很大程度上是整合,通过集中订单提升我的谈判能力。
36氪:为什么选择集中订单?这看起来和淘宝完全不一样。
陈琪:一是规模和流量的限制,我们要承认自己不是电商第一梯队。所以像淘宝那样开放式招商对我们来说太难,现有流量养不活这么多人,除非像拼多多那样融资到几十亿,但今天的蘑菇街没有这个机会。二是商家的诉求,因为蘑菇街流量和规模的限制,要把订单集中商家们才能赚到钱;三是更长远的问题,比如达人在长大之后有生产的需要,蘑菇街只有做重了才能留住他们;四是从前端的订单集中开始,订单集中了,供应商就会听你的,这样可以开始订一些标准。
36氪:这个逻辑听起来很对,但是这么做很难吧?
陈琪:没错,它的难度就是说你选谁?你做什么款?以前有很多人在这里竞争,抢你流量的时候就付你钱了,是竞价广告。变成现在这种逻辑之后,需要一轮一轮的去谈,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谈。
36氪:是因为从广告转向佣金这种模式,定价体系变化了吗?
陈琪:对,我们的业务收入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定价体系其实很简单,就是我跟供应商的谈判。之前的竞价虽然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大多数人全是陪跑。比如说吃进库存去了,或者交了平台的份子钱了。
活在高压下的直播生意
36氪:在做直播供应链的过程中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陈琪:肯定有压力,其实我们最大的投入并不是投入钱,而是做这个事情会造成我们很多业务结构的变化,这个业务结构的变化在很多数字上,短期数字上看起来不漂亮,在二级市场上很多表现也跟它是密切相关的。
36氪:具体的代价是?
陈琪:我们每年的亏损在减少,但是代价就是收入没有很快。我们也想GMV涨得很猛,一定程度上你就得拼命招商,但如果通过一个market place做买卖匹配,淘宝已经做的这么好,我们没有必要再做了。
36氪: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什么?
陈琪:当我要去一件件挑、一家家谈合同,一家一家去看,得好几年滚动才会有一批人相信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的收入压力是变大的,你不能上来就跟人家说能不能给我很多个点,总得让人家先赚钱。
36氪:市值不太好看也和这个有关吗?
陈琪:这里面有很大的技术上的问题。因为去年上市比较难,所以我们的发行规模非常小,而且我们的股东比较大,所以造成事实上愿意在市场上卖股票的人比较少,你价格越往下跌就越没有人愿意买,造成我们流通量越来越小。
36氪:后悔去年底“流血上市”吗?
陈琪:所有的事情做了都不后悔。如果当时没上市,可能到今天会在想是不是要后悔,因为现在上市更难。上市一个好处是让我们能够更加聚焦做我们的事情。
36氪:那股价要怎么回去?
陈琪:用技术性的方式去解决它,包括怎么样去增加流通量,包括更多的跟资本市场去沟通我们最近在做事情,包括跟媒体去沟通。
36氪:那MAU呢?一直没有很明显的增长,你怎么看?
陈琪:MAU大家都不嫌多了,这一定程度上你越多代表了势能,可以把很多事情就推进得更快。但是我们其实只是披露了一个总的MAU,但实际上MAU里面是有成分的。我们对外没有劈开,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保密,现在可以说我们APP的MAU事实上是在增长的。从销售模式来看,直播本身就是急单,我越来越多的把销售能力往直播这边转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在今年明年后年,直播占比会越来越高,我自认为直播的销售可能都会接近到80%。
36氪:但新增流量还是很重要吧?毕竟做大才能活下去。
陈琪:你怎么样在外部大量的获直播新客。确实是个问题,你在外部怎么样大量的获得直播新客,谁先突破这个问题,可能谁的MAU就往上猛涨。
36氪:你有具体的新客转化计划吗?
陈琪:黄峥说“拼多多是迪士尼+Costco”这话给了我灵感。很多时候消费者是把这个地方当做游乐园而不是直接的购物目的地。举个例子,打开电视如果有30个电视购物频道,客户转化率是很低的,如果能有综艺,有电视剧,也有电视购物的时候,用户留下的概率就会变高了。但是我们肯定还是以销售为主的。
直播生意将走向何方
36氪:现在直播行业的竞争环境其实很激烈,很多大玩家进入,也有一些的新的平台成长起来了,在现有的流量格局下你们怎么继续突围?
陈琪:这八年来一直被人问,两个像天问一样的问题。第一个你这个事情淘宝做了怎么办?第二个问题,在不同阶段只是把这个名字换了一下,说这个事情好像谁也做了,你怎么办?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我们的逻辑和他们是两码事。我觉得其他人进来就有一个点,好像这个玩意儿挺能赚钱。但就像“虹桥火车站流量再大永远不会成为一个购物中心”,一定能开成一些店,但火车站里面能开的店一定是跟火车站的场景相关,它不可能成为全品类的,不可能成为说以零售为主的这样一个地方。
36氪:直播业务增长很好,转化也高,但会不会是因为还处在电商直播的红利期?红利期过了怎么办?
陈琪:我觉得高增长还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站在CEO的角度,如果我觉得直播就是我未来五年八年就盯直播,那肯定不对的。本质还是去运营好平台内的达人。
36氪:电商直播分为哪几个阶段,现在是在什么阶段?
陈琪:第一个阶段应该是在三年前,大家都摸不着北,很大程度上就是纯粹的流量变现。第二个阶段其实是这个行业里面开始分化,就是说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出现,先后出现了专业主播、MCN、供应链基地,现在分化会更细,工种更多。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淘宝和蘑菇街的阶段,去做整合,行业分化出来了以后,分钱的人越来越多,这么多人在中间分钱,最后没效率。需要重新整合,重新整合是定义这里面的标准,定义里面的接口,定义大家一个行业的合理的每个环节上的人应该赚的钱。
第四个阶段开始我觉得蘑菇街和淘宝是会分道扬镳的。就像凡客的故事一样,谁做淘宝谁死,今天拼多多似乎杀出一条路来,但是前途仍然困难重重。唯品会和蘑菇街或者其他一些相对垂直一些电商,它能够存在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淘宝丰富性这个硬币的反面,你总是以某种方式去解决一些选择成本,所以消费者会选择你。
36氪:还有哪些公司可以走到未来?
陈琪:一类是特别大流量的平台,他们最后一定是选择把流量卖给别人,因为电商太难做而且成本高。另一类我们就觉得应该需要去分析品类,直播是特别适合销售信息非常不对称的产品。所以这里面应该会有很多新的模式会跑出来,比如像教育,已经有一些公司,直播做大课都做的上市了。
36氪:那蘑菇街的达人们要怎么发展呢?毕竟他们是直播的未来。
陈琪:他们都想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以后肯定有成长为品牌的需求。但目前我不认为有任何一个网红做出了品牌,蘑菇街上目前的主播和网红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淘宝上的也没有达到这个程度。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是指供应运营和设计的能力,需要网红自己完成;天时是消费者像认可欧洲大牌一样认可网红品牌,对国产品牌充满自信;地利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产品品牌,这个需要在多个渠道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淘品牌之没有办法变成产品品牌就是因为淘宝不让他们去其他平台发展。
36氪:直播业务新的目标是什么?
陈琪:就是保证百分之百的增长。其实我心里想最好是百分之两百或者是百分之三百,但是我又得接受一个现实,这个现实并不是什么流量不流量的问题,而是我直播消耗的平台流量占比还比较小,是有空间的。
36氪:腾讯给了哪些支持?
陈琪:腾讯流量对我们最大支持就是微信的一个入口,这个入口是当年美丽说聊的,我们只是续下来而已,不是因为合并或者腾讯投资的时候我们要来的。腾讯有腾讯云的业务,我们是一个大客户,比如说我们的直播的推流的这些技术,你能不能先为我们做点定义开发,或者小程序里面直播技术在试用的时候,我们可以是第一个试用的对象,或者享受一些折扣。这里面也有保命的因素。比如说像微信支付对我们来说,有效的保证了说有两三个支付手段是可以竞争的,不至于说在某个环节上被卡住。
36氪:听说你们有接触快手,考虑并购或接受入股吗?
陈琪:我跟他们聊过,我一直很开放的,所有人都会聊,当然现在有很多人聊会觉得我们股价低来聊。纯粹从股份的角度上来讲,理论上来说在二级市场上都是可以交易的。资本上合作我肯定是非常开放的,比如说能够帮我去解决一些股价的问题,或者帮他们去解决一些现在想快速介入直播零售的市场的问题。
蘑菇街里面的钱怎么用3
2019年,直播电商的发展如火如荼,重新定义了传统电商的人、货、场。而蘑菇街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准备好了重新迎接挑战。
蘑菇街到了一个新的路口。
2019年,直播重新定义了传统电商的人、货、场概念。各大互联网巨头公司纷纷布局电商直播。但其实,比巨头布局更早的,是蘑菇街。蘑菇街通过电商直播,实现了GMV和MAU的高速的增长。翻阅蘑菇街近两年财报,直播业务的同比增长连年超过百分之百,是非常漂亮的增长数据。
电商直播方面,蘑菇街显然成了淘宝、抖音和快手的老师。不可否认的是,后者来势凶猛:直播为传统货架模式的电商(淘系)带来了丰富的、可占据更多用户时长的好内容;同时,直播又帮助有流量有用户时长的短视频产品(抖音、快手)实现商业变现。
电商起家、供应链占绝对优势的淘宝,通过直播不断创造双十一销量神话,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通过直播来布局电商;他们开始从头学习做电商,完善自己的供应链和电商底层服务,增加复购的同时,努力减少流量带货的退货率。
蘑菇街该如何扬长避短?
01 直播赛道群雄逐鹿
蘑菇街的直播电商做的比较早。2015年,直播的风口还没起来的时候,蘑菇街率先提出了推红人买手的概念;2016年初,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全民综娱直播风头最劲的时候,蘑菇街启动了自己的电商直播。
在抓风口方面,蘑菇街做的又快又早,只是现在,巨头也来了。
增长不错的蘑菇街直播
蘑菇街每年因直播获得超过百分之一百多的增长。2019财年上半年,直播在蘑菇街总的GMV增长占比达到30%。基于效率和增值考量,按照蘑菇街创始人陈琪的最新打算,直播销售或许会接近蘑菇街总GMV的80%。
艾媒咨询在2013年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是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的一年。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硬件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开始了爆炸式增长。当时刚满1岁的蘑菇街,幸运地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波红利。
当时渠道成本价格低廉,一两块钱就可以获得一个新增的付费用户。7年过去了。渠道方面获客成本涨了超过10倍,电商平台想要获取一个付费用户的成本,要付出200+人民币的成本。
流量玩家和人民币玩家纷纷入场
流量开始变成巨头和人民币玩家的生意。巨头们也开始纷纷布局垂类电商。相应的,垂直类电商的流量和市场份额正在被巨头一点一点的切走。除了淘宝、京东等老牌电商,还有拼多多、小红书等后起之秀。再加上抖音和快手流量暴涨之后形成的应用国民化。用户能够分给其它产品的时间不多了。
这意味着新崛起的每一个流量产品,都可能是另一个产品的竞争对手。用户的手机成了所有商家的必争之地。逻辑也简单:用户把时间花在这里了,就无法再花时间去其它平台。
拉取蘑菇街近年用户增长曲线发现,蘑菇街大盘数据心电图一样起起伏伏。这些起伏记录了一个垂类电商,在巨头碾压下的野蛮生长。有一个数据可能会令蘑菇街的产品团队和运营团队比较开心,因为看起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团队联合出力的成果:近年在电商直播业务的加持之下,蘑菇街人均单日使用次数数据上升,APP打开率随之提高了。
蘑菇街2018-2019人均单日使用次数(数据来源QuestMobile)
02 流量和用户之间的选择
国内有两个顶级产品经理。一个是微信的张小龙,另一个是头条的张一鸣。
前者非常细腻、感性,所以才能写出微信这种有分组功能,可选对谁可见或不可见选项的产品,完美暗合了人心深处的千回百转。
后者是流量思维简单直接:不需要知道你是谁,叫什么名字,只需要在字符和代码里埋点记录用户行为,你点什么,就通过机器学习来定义你喜欢什么。在一次次产品AB测试里,用户贡献的跳动字符和CPC汇成了广告流水,最终去到了字节跳动的银行账户里。
蘑菇街创始人陈琪身上有着很强的电商和流量基因,但在他的公众表达和采访中,又能看到感性和细腻的一面:他认为流量这个词一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没有把客户当人了。客户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产品观和微信更为相似。
相应的,蘑菇街和腾讯系的关系也越走越近。微信在九宫格里给蘑菇街开了流量入口,也在小程序和两个产品跨平台打通中,提供了接口。用户可以很容易的从微信到蘑菇街,也可以从蘑菇街分享内容到微信生态。
早年蘑菇街靠导购业务起家并风生水起。根据阿里此前披露过的数据,2012年淘宝有接近10%的流量来自以美丽说和蘑菇街为代表的导购平台,该年导购网站从淘宝分成超过6亿元。这也从基因上决定了蘑菇街和阿里甜蜜的开始和果断的终结。
从产品逻辑上,早年蘑菇街的定位在占据用户心智方面,逻辑凌驾于淘宝之上。试想,如果用户的心智养成了在购物消费之前,先看导购平台,相应的,导购平台就成为淘宝的上游入口,从而顺理成章的对淘宝商品的价格有了话语权。
蘑菇街告别阿里之后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从“导流”等流量思路转向服务用户,打造自有品牌和渠道。并和更看重用户体验、陪伴合作伙伴成长的腾讯成了战略伙伴。腾讯先是为蘑菇街开放了微信支付“九宫格”和QQ钱包的接口,后又在2016年加入了小程序入口。
03 蘑菇街主播的创业风口
蘑菇街吃过被挖墙脚的亏。
作为比较早做电商直播的平台,为同行和竞争对手输送过不少人才。从“红人买手”到“带货主播”,蘑菇街的底层逻辑是“人”的关系。他们可能比绝大多数平台更诚恳的想要留住自家主播。
当下,蘑菇街和主播之间是深度合作关系。他们运营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平台等于是主播的天使投资人,在前期与主播深度绑定,帮助品牌成为品牌主理人或是CEO。相应的,蘑菇街为主播提供了选货平台等供应链服务。
2018年蘑菇街赴美上市期间,曾有坊间戏言:6000万小姐姐撑起了蘑菇街的IPO。
这里面就很自然的生长出了属于蘑菇街的10万带货主播。不过蘑菇街规则细致:对主播有多维度的考核和打分,经过筛选之后能被定义为合作伙伴的有2万,其中的10%是超级头部主播。
争取公域流量
蘑菇街平台和主播的联系会比较紧密。一方面平台会努力孵化爆款网红,但光是头部主播数量不足以撑起平台的直播体量。所以他们一定会孵化腰部和新人。甚至在运营上会根据个人特质打造人设,给予一些定向的政策指导,激励他们不停地往上走。
相对于淘宝的严格控制公域流量,蘑菇街这样的平台释放了平台的流量给到自己的主播。
平台上每天2000多场直播,卖衣服,卖化妆品居多。头部主播每天平均超过百万的销售额。“小甜心”正是他们中的一个。驻场蘑菇街直播三年后,小甜心最高创下1秒卖出1300多件商品的记录。
用好私域流量
直播能够建立信任连接,每一个能做主播的人都是金牌销售。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目标用户。知道自己的直播间用户需要什么,疑惑什么。
相对于普通用户,蘑菇街的主播更喜欢用蘑菇街小程序。因为微信里面有关系链,有互动,因为有好友之间的信任背书,用户下单的决策速度会提高很多。
蘑菇街和微信接口的打通,方便了私域流量的互动。主播可以很顺畅的,无缝分享自己的直播链接给到自己的核心粉丝。在主播的定位中,好好经营自己的私域流量,是他们增长和上升工作中的一部分。
事实上,蘑菇街也的确有大量的新增用户来自微信,这部分用户的获客成本是远远低于传统渠道的。
04 直播重新定义人货场
流行的东西也正在被直播有效的表达出来。
以前的零售不叫“人、货、场”,那个时候叫“货、场、人”,后来又出现了“场、货、人”,如果需大于供,任何产品都能很容易卖出。同样,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平台商家甚至比亲妈都了解你。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传统电商的人、货、场概念正在被重新定义。
淘宝的“货”
在电商领域,淘宝直播在”货“方面具有核心优势,海量商家和供应链,拥有全网最全的SKU。“货”的优势和“货架”心智上的弱势,导致淘宝这类的电商平台,永远需要源源不断的采购流量进来。
严控私域流量,所有的主播都在争抢站内恒定的公域流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去年全网李佳琦,今年还是李佳琦,真正的顶级资源给到了顶级KOL。但这种幸存者偏差一旦出现在一个王者主播身上,其他人也就没有机会了。
蘑菇街的“人”
蘑菇街的模式具有很强的“人”的标签,从9年前的电商导购,到现在的赋能主播和KOL,都是在做人的工作。一侧运营好主播,另一侧深度整合供应链服务。通过平台,实现电商转化。
他们甚至还成立了买手运营部,专司蘑菇街时尚商品的选品运营工作。平台服务好主播(kol),主播服务好C端消费者。蘑菇街的直播与配套时尚设施的建设,连接着时尚领域的“人、货、场”。
在蘑菇街主播直播间里连续溜达了一周发现,蘑菇街的有些主播,定位是直播里的优衣库。物品比较简单,价格不高。但是主播搭配起来就很好看。
人是至关重要的。
抖音、快手的“场”
抖音和快手更多切的是场景,博主通过短视频积累的粉丝和关注,最终通过直播或者短视频中的“场”为产品带货。
由于抖音和快手的流量分发方式不同,在抖音快手直播中呈现的“场”也会不一样。抖音的场是空间和场景的“场”,渗透率极高,带货能力还要看内容的匹配和验证。而快手将在场景里面,拥有更多“人”的因素。因此快手的主播中,只要选品精准,带货能力可能要好于抖音;核心铁粉用户会更愿意为快手主播付费。
抖音和快手都会更倾向于让用户自然筛选出优秀的KOL。
05 蘑菇街谋变
蘑菇街的电商直播业务做得挺好的。2016年以来,交易规模每年成倍增长,用户复购提升了4倍,其中通过直播完成下单的用户,30日内复购率达到了84.3%。数据背后,是蘑菇街在底层操作系统做了大量的工作,才形成了如今对KOL、商家、供应链以及用户一定力度的整合及把握。
同时,也验证了直播是一个可以拉长用户时长,促进转化和复购的神器。
但蘑菇街的挑战在于,对人的选择和培养及对货的渠道建设,两个事情都是很重很慢的事情。大盘的用户数据如果不够强势碾压,kol和供应链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都会受影响。
从蘑菇街产品角度,如何长期保持自己在KOL侧的核心优势,留住原有主播的同时,不断拉新的优质主播进来。在用户端,如何从品牌和渠道的角度,找到新的流量洼地,让更多低成本用户源源不断的进来?是蘑菇街接下来一定要考虑的问题。
从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角度,蘑菇街作为一个有品质和消费客群、有头部KOL、有内容、有直播、有电商及背后的供应链并深度磨合多年的团队,是有能力接住更大流量,实现新的业务垄断和飞跃的。
蘑菇街创始人陈琪十年磨一剑,持股很高并拥有绝对的投票权。
蘑菇街可能有机会迎来更多的合作伙伴,但前提是,这些合作伙伴要先过了蘑菇街创始人陈琪执着和坚守的那一关。
作者:婷婷的勇敢世界,互联网从业者,产品爱好者。公众号:几何小姐姐(ID:jihexj)
本文由 @几何小姐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者访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