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附近的写字楼园区办公楼?

展开全部
1
北京有个地方叫“亦庄”,亦庄原本是一个很不起眼儿的地方。199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定在这里兴建,亦庄才开始令世人瞩目。到现在,经过二十几年的开发建设,这里已是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幢幢厂房鳞次栉比,昔日的皇家苑囿里,一座现代化新城落人间,已成为首都北京一颗璀璨的明珠。
亦庄的具体位置应在现亦庄镇政府办公楼东侧不足百米处,几十年前还是个仅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后来与附近的仁义堂、广德庄、鸿仁堂、东营子、西营子、王槐庄、合并成广德为一个行政村。其中东营子和西营子曾是清代八旗部队的两座营盘,亦庄名称的由来即与其中一座兵营相关。
与现代军队一样,清代八旗部队也是编有“番号”的。听当地老人讲,当时东营的番号称“密字营”;西营的番号称“奕字营”。(被当地百姓戏称为“大尾wěi巴营”)。曾听长辈讲过,奕字营最后一位统领姓纪,人称纪大人。当时奕字营的统领房没建在西营盘里,而是建在了其北侧里许,也就是亦庄的位置。为什么建在这里?原来,这里的北侧正靠近由双桥门至旧宫的一条古御道,正是清代帝王拜谒东陵回跸南海子的必经之路。
记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附近只有亦庄位置有一处粮店。那时自己刚学会骑自行车,经常被祖母唤来去“亦庄”买米买面。不过,当时老人称呼“亦庄”为“亦字庄”。开始也没在意,后来分析起来,“亦字庄”与“奕字营”是有联系的。显然,亦庄名称的由来应该是从“奕字营”演变而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官准南海子招佃垦荒。祁姓富商购得此处土地建起庄园,因这里曾建有奕字营统领房,就把“奕字营”
定名为“奕字庄”了。这位祁姓庄园主因在京城有买卖和家产,并不常来亦字庄,而是聘用附近的一位菜把式何印全为园头代管庄园地亩。后来,人们图省事儿,把“奕字庄”改写成了“亦字庄”。再后来,又被写成现在这个“亦庄”了。
亦庄,在新中国成立前隶属河北省大兴县。新中国成立之初,并入广德庄成为一个行政村,隶属北京市南苑区鹿圈乡。1958年,大兴县划归北京市,同时取消了南苑区,亦庄随广德村属大兴县红星人民公社(南郊农场)天恩大队。1961年底,上级又将天恩大队划分为亦庄和鹿圈两个大队。
当时的大队相当于后来的乡,大队下设生产队。把鹿圈定为大队一级不难理解,因为鹿圈村本来就是南海子里较大的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前,鹿圈就是旧乡政府所在地。而将亦庄也定为大队一级就令人匪夷所思了。因亦庄当时仅是从属广德庄行政村的一个小自然村。按理说,大队应以“天恩庄”或“广德庄”定名才合乎常理。为此,笔者曾向当时知情的老干部讨教,才知道了一些端倪。原来,这与当时亦庄的地理位置和建设时代背景有关。
亦庄村位于广德庄北侧,村北有一条从旧宫桥至京马路(即现在的同济路)的砂砾路。经与清代南苑地图对照,这条路基本上是沿用上述那条双桥门至旧宫的古御道修建的(即现在的开发区北环路)。在当时来说,亦庄因紧靠这条路而处在非常有利的交通位置。正因为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地方政府才把供销合作社、粮店、煤店和广德小学都建在了亦庄村。就连当时广德行政村办公室也设在了这里。这样一来,亦庄的名声不经意地高过了广德庄。
1955年,红星公社(南郊农场)决定在亦庄村东北里许兴建一座大型的国营奶牛场,基建筹备处又设在了亦庄,牛场的名称也就相应的定为了“亦庄牛场”。从此,亦庄的名声就更加响亮了。到亦庄大队刚成立时候,是暂时借用亦庄牛场的前排房子为办公室,从此,亦庄作为上一级管理机构的名称,被堂而皇之地确定下来。开始管辖广德庄、富源庄、娘娘庙、董场、大粮台和1958年从通县划入大兴县的南双桥、碱庄及1963年又从朝阳区划入大兴县的大羊坊、小羊坊和康村共计十个集体所有制行政村。并负责管理南郊农场二分场所属的亦庄牛场、双桥门猪场及亦庄农业队(一队)、双桥门(二队)、小粮台(三队)等全民所有制单位。1972年10月,红星公社(南郊农场)将所属大队改为管理区(也称分场)亦庄大队相应改称亦庄管理区(也称亦庄分场)。因全民所有制企业分别归属了新组建的畜牧分场和工业分场,亦庄管理区就仅负责管理集体所有制的农村大队了(生产队已改制为大队)。1984年5月,亦庄正式建立起大兴县亦庄乡人民政府。1992年4月8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亦庄乡奠基,正式落户亦庄,起步区的2.83平方公里即从亦庄乡开始。2000年,亦庄乡与鹿圈乡合并为亦庄镇。
万东科技文创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南里7号,毗邻传媒大学、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等学府,交通十分便利,享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一直致力于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园区环境,充分考虑园区的产业定位,配套能力和入驻企业... 点击进入详情页本回答由北京和汇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亦庄附近的写字楼园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