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结构性金融工具降低公司债券企业发行债券考虑因素成本?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之一。在该原则提出以来,我国便将其作为指引精神,开展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深度活动。这一过程中,“一带一路”作为生态文明领域合作概念下的重要实践载体,在治理生态环境力量中担任参与者和引领者。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积极倡导并将绿色、可持续等理念贯彻于具体建设之中,推动各项行为的展开。
绿色“一带一路”绕不开的话题便是气候问题,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对于解决急迫的气候问题、积极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中资金融机构是“一带一路”沿线建设的重要支持力,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很多气候投融资活动,包括对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等行业的支持。本文汇总了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所采取的金融工具和具体行动,探讨此类金融机构当下对“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行业投融资的具体情景,并提出相关机构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使用情况
(一)发展“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及相关投融资需求
从重要性角度来看,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仍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根据2017年“一带一路”能源研究报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10亿吨,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1%,全球温室气体的55%。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普遍较快,但发展模式依赖着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而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中低收入发展国家,普遍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但缺乏应对气候冲击的资金和技术。因此,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发达国家为首,带动沿线国家提升适应气候变化、增强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对于该区域至关重要。整体来说,逐步推动能源转型将激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观的减排潜力。
从投融资需求来讲,电力行业转型是能源部门的核心内容,发展清洁能源不仅是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合作的公约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的可再生能源丰富,但目前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比较严重,能源转型压力较大。纵使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本国的中长期能源转型计划,但面临的资金短缺使其难以真正实施计划。
(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领域投融资情况
根据China Investment
Tracker追踪到的数据,2013年至2021年6月,中国投资者对“一带一路”沿线能源部门的投资累计达到约125万亿美元。近年来,中国投资者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电、水电)首次成为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的关注投资重点,占总投资额的57%,较2019年上涨11%。对能源部门的投资总额达到约200亿美元,其中水电占比35%、煤矿占比27%、太阳能占比23%[1]。在整个能源部门中,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传统能源(煤炭)项目所获投资虽从2015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但在2020年有所回升。根据彭博社NEF数据,可再生能源的平准化发电成本低于煤炭,且可再生能源部门的建设可以提供三倍的工作机会,但目前化石燃料的占比仍处于较高位置。
二、中资银行参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主要作用
近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总体呈增长趋势,实施了一批清洁能源项目,符合绿色为底色的“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主要投融资来源,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四大行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也为很多项目提供了贷款。本章节将着手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探讨不同职能的中资银行在绿色“一带一路”投融资中的主要作用。总体来说,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在绿色项目投融资方面形成需求互补的关系。
(一)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设立,在特定领域开展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的行动通常以贯彻落实政府的经济政策为目标,且不以盈利为目的。政策性银行的引导性是其参与“一带一路”投融资的重要职能之一。政策性银行自身的投资行为标志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中心。政策性金融往往投向“一带一路”投入资金多、风险高、运作周期长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绿色项目。在具有战略意义或能产生社会效益的领域,政策性金融的先期投入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能有效打消商业性机构对特定行业的顾虑。
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政策性银行为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据国开行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9月,国开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业业务余额超过1600亿美元,重点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新兴战略行业为进行投资,以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截至2019年底,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贷款余额拆过1.6万亿元,还设立了3000亿元进口专项额度,为“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总体来说,政策性金融发挥了在补充完善市场融资机制和引领商业行资金流向方面的作用。
(二)商业性银行
商业银行在境外网点覆盖、熟悉市场方面更具优势,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发挥业务辐射能力,提升全面覆盖力和服务效能。商业银行借助全球网络布局,深化境外网络延伸。借助金融产品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并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其中,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一带一路”融资中发挥助力。商业银行主要以银行授信、银团贷款、金融债券等方式融资。中行提出践行“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以国内商业银行为主体,连接境内业务及国家区域战略[2]。同时加强“两翼”中的全球化,深化境外绿色产品创新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三、中资银行积极投入可再生能源及创新金融工具
(一)绿色信贷
“一带一路”建设中,能源领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帮助转型,对境外企业或项目的资金输出也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了机会。目前,中资银行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常见融资方式主要集中在追索贷款及保险进行辅助的模式[3]。较国际历史经验,无追索模式和混合融资模式在中资银行投资活动中应用较少,通常是在由多边机构牵头当地或国际资本开展投资中应用较多。
1、追索式银团贷款
对于具有跨区域性质的项目,银团贷款具有达到优势互补且分散风险的效果,在中资银行过往投融资经历中应用较广。此前,银团贷款模式常常面向传统水电火电对外投资项目。可再生能源部门的融资特征明显,其建设周期偏短,但对投资时间节点要求高。由于短期内需求金额巨大,单一银行难以满足投资需求。因此众多中资银行选择采用追索模式的银团贷款,并由经验丰富的商业银行牵头[4]。
2、追索式银团贷款案例 —— 巴基斯坦真纳光伏电站
中兴集团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哈瓦尔布尔市真纳光伏产业园投资的光伏电站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的项目之一[5]。该电站在完成全部建设后将成为世界单体最大光伏发电项目,每年预计提供13亿度清洁能源。一期300兆瓦的建设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江苏银行、渤海银行提供追索式银团贷款,同时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海外投资险。此前,相较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地区接近100%的用电覆盖率,巴基斯坦的用电覆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显示该指标仅平均为68.8%。由于巴基斯坦的人口上升及经济稳步增长,全国的电力需求年增长率约为7.9%。虽然用电需求,但由于历史上巴基斯坦政府民生工程不多,很多地区的能源基础建设滞后,用电量难以达到使用需求,近年来面临3000-5000MW的电力缺口。而此次光伏电站项目的落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巴基斯坦的电力需求。截至2020年2月29日,中兴能源一期300MW项目已累计运行了1638天,累计发电量约1880390160kWh,可满足大概20万个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6]。
(二)绿色债券
由于可再生能源项目需求金额庞大,所有多元化融资渠道是至关重要的。除了传统信用贷款以外,随着2018年沪深交易所《关于开展“一带一路”债券业务试点的通知》,“一带一路”主题债券更广泛地受到了中资银行的关注[7]。较传统投融资方式而言,中资银行推出的绿色债券可以通过发挥境内外市场的融资能力和配置效力,更高效地解决企业投融资问题。此外,利用专项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国外绿色基础建设项目,也有助于增强中资银行在跨境贸易中的影响力,以及中国债券资本市场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
1、政策性银行:推出准主权国际绿色债券及“债券通”机制
由于政策性银行受到国务院领导,其发行的绿色债券所募集资金的投向具有较强的政策针对性,且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低成本发行优势,因此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中具有显著的创新示范作用。本文主要关注的两个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分别承担了开发性金融和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投资的责任。
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发布绿色债券时间最晚,但发行总规模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它发布了中国首单“准主权国际绿色债券”,即国家政府以外币发行,由外国投资者认购的债券。其融资优势为整体中资机构境外发行绿色债券建立了新的定价基准[8]。
而中国进出口银行于2017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了3年期的“债券通”绿色金融债,总额为20亿人民币,申购倍数3.64倍,主要用于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清洁能源项目[9]。将“债券通”模式送入国际市场,通过丰富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和面对利好发达国家投资者的债券收益率吸引了国际投资者。北向通的债券收购机会进一步推动了境内外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利好我国金融市场的扩大以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助力。从绿色项目投资角度,本单“债券通”引导许多中资商业银行和私营机构陆续加入了发行绿色债券的大潮,创新性绿债的不断产出加速了国内多层次立体化资本市场建设。
2、商业性银行:“一带一路”专项债券
较传统贷款这类投融资方式,专项债券具有高度市场化的特征,且专项债券产品对发行主体一般有较高要求。当商业银行发行主体的财务资产状况良好、境内外分支机构官方且注重绿色业务发展,才有利于专项债券的推出。以本章节主要关注的两个中资商业银行为例,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以上几要素的表现均呈优良。
中国银行于2015年发行了我国国内首支“一带一路”专项债券,为后续概念的提出创造了先机。该债券总价值40亿美元,也是中国银行业发行规模最大的境外债券。从金融产品优势角度出发,专项债券有利于改善海外吸收短期存款并发放长期贷款,通过筹集中长期资金来替换掉短期资金的模式,能够更稳定地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和后续运营。
工商银行于2017年9月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首次发行“一带一路”气候债券,募集资金约合21.5亿美元,用于支持已投放/即将投放的可再生能源等合格绿色信贷项目。在2018年,工行又在伦敦分行发行双币种多段绿色债券,用于支持一带一路沿线清洁交通、海上风能绿色资产等项目[10]。根据公开数据,工行“一带一路”专项债券对沿线项目的综合效益表现良好。经济方面,基础设施的投资每增长1%,即帮助GDP增长1.2%[11]。可再生能源项目提升了沿线国家的能源使用效率,在降低运营费用的同时提升了运营能力。环境效益方面,工行发行的专项债券减少了基础设施总排放量70%的碳排放量,增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环境风险的能力。
3、绿色专项债券的创新点
(1)较信用贷款,透明度和融资效率有所提高
对比银团贷款,绿色债券的优势在于期限更为灵活,除了常规短中长期融资期限,债券可以提高更长期的资金,融资期限最长达15-20年。在海外市场,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有45%的期限在5-10年[12]。同时,银行发放信贷通常采用体系内较为固定的利率标准,而绿色债券的利率调整空间更为灵活。以国开行首笔绿色债券为例,该债券发行利率低于普通二级市场水平,4年期欧元债票面利率甚至实现新发型负溢价,为0.375%[13]。综合除利率外的各方因素,本次发行债券亚洲地区以外的订单占比高于70%,受到国际市场欢迎。
此外,目前境内外债券市场已经引入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注册发行管理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和市场定价机制。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流向受到发行交易所及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的监管,以“绿色贴标”模式进行管理,保证募集资金实际用于绿色产业项目。同时,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绿色债券发行人采用第二方意见(SPO)的数量增加,SPO也首次超越绿色债券鉴定,成为最常见的外部审查类型[14]。以上较完善和公开透明的市场机制进一步促进了融资的透明度,增加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互信关系,提高融资效率。
(2)专项债券具有更强的包容性,能够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参与建设
此前,由于绿色债券大多以单一币种(人民币)发行且发行于大陆市场,对境外企业购买我国债券造成一定阻碍,因此在我国投资领域受到一定约束,募集的资本缺乏与之对应的应用空间。而专项债券的发布(通常为多币种且发行于香港市场)提供了全新投资渠道,对投资者展示了更强的包容性,利于吸引境外企业。
(3)实现融资功能,同时推进金融基础设施
由于“一带一路”许多沿线国家面临不同领域的风险,例如政局动荡、地缘冲突等国际关系问题,专项债券更为详细传达了对项目所在地政治、经济、金融和法律环境说明及信息披露。由投资意愿的企业和政府主体能够借这些信息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和项目信息数据库,结合自身情况对投资标的的选择做出恰当选择。此外,由于债券期限拉长,2021年上半年中资境外绿色债券5年期以上债券发行量和占比有所提升,超3成为5年期以上[15]。这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企业财务结构,为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稳定的中长期支持。
(4)专项债券对可再生能源项目本身的益处
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数据,以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通常规模小、数量多、建设期较短,但其运营回报期也较长。而债券较贷款有更灵活的期限规定,发债可帮助减少期限错配的可能性,且利率机制也有固定/浮动/挂钩等多种选择。根据行业专家提出的意见,针对“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项目,中资银行可在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后,考虑发行可转换债或永续债。
四、中资银行在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融资上遇到的挑战
(一)投资国主权担保减少,金融机构融资风险升高
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由于内外部因素导致承担较高债务,政府通常难以为电力项目承担主权担保。虽然可再生能源项目资金需求相对较小,但对于购电力实力弱的国家也是很大的困难。对于中资银行而言,缺少投资国政府的主权担保意味着项目投资具有更高的投资风险和融资成本。
(二)融资成本高,期限短
对比欧美、日本的金融机构在成本、风控能力、案例操作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中资银行具有较高的外币资金拆解成本,货款利率通常不占优势。加之为了降低项目投资风险,贷款银行会要求借款者投保中信保出口信用保险,提升了额外成本。此外,由于欧美日资银行在以上多方面的经历,这些金融机构对无追索项目融资模式具有较高的接受度。中资银行应避免强调国别风险而忽略行业和项目本身风险的客观评价,尝试更大胆地尝试无追索模式等信贷。
五、国际金融机构的发展实践及相关启示
从金融产品角度出发,国外银行业在发行绿色债券方面有着更为成熟的经验,我国银行可视情况进行借鉴。目前中资银行发行的境外绿色债券较为保守,债券发行期限集中在中期。为了提高竞争力和资金募集规模,中资银行可尝试发行更长期的债券,完善绿色债券收益曲线。
欧洲投资银行(EIB)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多边开发银行之一,也是全球领先开展绿色债券业务的金融机构。在绿色债券领域,欧投行于2007年发行了其第一只气候意识债券,发展至今,欧投行在建立绿债市场实践机制、开发创新绿债产品等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欧投行的“气候意识债券”(CAB)使对气候投资的概念被全球市场所熟知,该债券的付息机制满足绿色债券投资价值和环境效益的捆绑,刺激投资和收益的正向循环,值得其他发行者参考[16]。此外,欧投行后续建立了绿色债券收益曲线,包括最短1年期、最长28年期在内等6个期限不等的收益情况,有效立体化了绿色债券收益。
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及中债研发中心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9研究报告》,我国贴标绿色债券发行总量居全球第一,规模逐年大幅上涨,但目前采用的贴标绿债的付息方式较为传统[17]。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后续绿债改进可参考欧投行设立的与环境指数挂钩的浮动付息方式,刺激投资收益和环境效益的正相关循环。
图1.符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定义的募集资金规模
来源:《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9年报告》
此外,由于国内外对于“绿色”项目的界定存在部分差异,2019年约有124亿美元的绿债募集资金被“混淆”,未被纳入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数据中,这其中包括部分只符合国内绿色定义的资金。因此,中资发行机构应持续关注国内外绿色定义的区别,提高绿色资质。
六、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气候特征及相关挑战
(一) 关联风险:气候物理和转型风险
1、气候物理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覆盖的国家地域广阔,从区域分布上覆盖了东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地区。倡议覆盖国家的总人口规模达到全球人口的60%,存在与地区资源不匹配的问题,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存量、可获得性及分布不均。同时,由于沿线大部分国家处于的气候带位置较敏感,自然气候、地质情况和环境问题复杂且多样,气候变化对可再生能源产生较大影响[18]。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且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加剧了地区环境问题。沿线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布中的地位决定了多数国家发展以原材料、化石能源为主,产业结构偏高碳型[19]。气候变化引发的物理灾害,如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等气候活动给区域能源部门的基础设施带来较大的隐藏风险。
图2.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气候物理风险
来源:《金融机构加强“一带一路”气候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相关政策及技术变化带来的转型风险
全球气候转型压力下,未按照全球能源转型目标行动的政府及企业的财务表现将受到负面影响,具体体现在偿债能力、资金流动性和盈利能力方面。因此,政府推出更严格的约束条件并收缩市场监管政策,或将导致国内外对传统部门的投资下降,给企业自身和参与投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带来风险。此外,由于市场上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价格更具优势,同时碳价上升,高碳型企业面临对碳电需求下降的情况,企业自身经营受到面临冲击。
(二)具体案例——巴基斯坦煤电项目
巴基斯坦总理于2016年提出新建燃煤电厂的意见。根据2019-2020年度财政数据,巴基斯坦19%的电力来自四家火电厂,且三家刚刚完成融资并处于不同的施工阶段[20]。而巴基斯坦总理于2020年提出将不再支持新建煤电项目,同时提出碳排放减量目标。由于巴基斯坦电力生产与购买依赖于政府和电厂之间的购电合同,该倡议更将类似电力项目处于复杂局面。由于政策风向的改变,市场对于化石能源的需求有所下降,加之新能源价格带来的冲击,预测巴基斯坦煤电公司的违约率将大幅提升至约20%[21]。可能会为参与以上火电厂或类似项目的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带来风险。
七、对参与“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融资的中资银行提出建议
(一)战略先行:出台保障机制,推动投融资模式创新
中资银行应当在战略上将绿色金融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参考国际银行设立绿色金融管理机制,确立碳减排的时间线和战略路线图。银行需要优化内部对绿色项目的考核机制,为境外分行的绿色金融业务指明方向,展开绿色信贷专项审计。同时,银行应积极研究市场对绿色项目的具体需求,保证在强化传统绿色金融产品,同时积极探索绿色债券及其他创新金融工具,拓展绿色金融产品的融资总量。在项目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中资银行可以参考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尝试最大化长期和短期利益结合的投资组合,在保证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保证自身收益。
(二)将气候风险纳入风险管理体系和投资决策流程
气候与环境风险管理决定了银行提供的绿色金融服务质量,投融资活动的成效同时也与银行在未来的盈利或亏损绑定。目前,多数进行跨境投融资的中资银行已经将气候和环境风险纳入管理体系并设置压力测试,但仍然需要加强绿色金融全流程管理,在项目投资前、中、后的各环节审慎风险。中资银行可以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或加强智能化管控,对部分高碳行业和敏感因子开展环境压力测试[22]。同时,对绿色转型的风险控制可以采取传统与智能并行的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推进更精准的风控管理体系,提升风险定价水平。
(三)避免过分强调国别风险而忽略行业和项目风险的客观评价
中资银行较少采用无追索或有限追索模式投资主要是考虑到国别风险,但是银行应积极区分可再生能源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与常规项目的评估,切勿忽略行业和项目风险的客观要素。对于有中信保投保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由于实际风险敞口较低,中资银行可以考虑提供更优惠的利率,并积极探索无追索投资模式。
(四)政策性银行发挥领导示范作用:减少对棕色产业的投资
目前,中资银行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意识已呈现较高水平,但往往忽略了对现有“棕色项目”的撤资。因此,中资政策性银行应该其领导作用,引导商业性银行减少对“一带一路”沿线煤电项目的融资支持,将资源转向如风能、太阳能发电等易实施、高回报的项目。投资活动中,中资银行要注意在大规模且易亏损的项目上及时止损,逐渐淘汰并帮助在社会和环境方面表现欠佳的投资项目进行绿色转型。
八、展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资银行跨境投融资的发展机遇
(一)给银行主体带来资金需求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优先领域,且能源领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帮助转型。相对而言,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强大实力且能够提供大量资金输出。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及积极寻找境外投资项目为中资银行发展提供了空间。由于项目特性,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不同投融资模式,在实践中完成金融工具的强化与更新。
(二)促进中资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水平低于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中资银行通过开展跨境投融资可以更快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分行网点布置较少,难以即时满足当前国家和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建议商业银行可以趁机把握机会,完善自身结构设置、积极布点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银行之间的合作,尝试与国际银行开展互相委托的金融业务。
(三)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随着中资银行投资项目数量增多,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金融活动中的使用频率大幅上升,行业内也形成了较完善的人民币直接投资金融市场,推动人民币顺畅跨境流通。此外,沿线国家和区域为了加强经贸合作,提出了相关的双边甚至多边货币互换的协定,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提升。此外,由于参与境外项目较多,中资银行逐渐积累了海外客户资源,使中资银行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逐渐提高。
作者:
朱一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杨鹤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科研助理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王岩

2022年12月2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共同承办,中国高校PPP论坛、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协办的第七届中国PPP论坛在线上成功举行,并通过中国新闻网、清华大学视频号、B站平台等进行直播。论坛以“创新投融资模式
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秘书长李开孟在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全文。
政策性及开发性金融工具如何促进有效投资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秘书长
李开孟
中国PPP论坛持续关注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重大热点难点问题。2022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最受瞩目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属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三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发行7400亿元专项金融债券,设立政策性开发性基础设施基金,吸引超过3.5万亿元授信额度配套商业贷款,支持2700个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对促进有效投资发挥了立竿见影的重要作用,使得这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成为2022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非常值得认真总结和深入研究。
一、主要背景
投资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每当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时,都会寄希望于固定资产投资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寄希望于基础设施投资发挥三驾马车的决定性作用,以减轻经济下行的压力。基础设施投融资始终是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各类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投资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过去一直维持较高的增长样态,很好地支撑着我国经济维持较高增长水平,发挥着政府投资调控的政策性导向作用,但最近几年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里有一组过去10年的数据。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2013年是17%,2014年高达21.5%,2015-2017年分别为17.2%,17.4%和19%,即一直维持在17%以上的水平。在此期间,PPP的广泛应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2018年和2019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到两年均维持3.8%的水平。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提振基础设施投资信心,2020年我国开始大量使用政府专项债,实际执行结果是:2020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速度为0.9%,2021年进一步下降到0.4%,维持着继续下滑的趋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进入2022年以来,尤其是进入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受到严格疫情防控等更加严峻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到底会呈现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备受各方关注。2022年即将过去,今年的实际执行情况是:2022年 1-11月份,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达到8.9%,远高于2020年的0.9%和2021年的0.4%。相信全年的最终数据一定是令人满意的。
这个结果由多种因素达成,比如2021年的基数较低等,再比如我们继续强调用好政府专项债,但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归结于2022年6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有效应用,这个效果有些类似于PPP在2015-2017年所发挥的作用。这应该是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2022年实施的最为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成果,实施效果超出预期,很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
二、操作要点
1.经国务院批准额度,由中国人民银行“点对点”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三家政策性及开发性金融机构设立专项金融工具,通过发行专项金融债券,筹集资金用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注入。
2.三家政策性及开发性金融机构通过银行间市场,按照批准额度发行专项金融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分别设立国家开发银行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发基础设施基金,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进银基础设施基金。今年共发行额度规模为7400亿元。
3.三只基础设施基金以股权投资、股东借款等方式投放用于解决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缺口,但比例不得超过项目资本金总额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的资本金进行搭桥,以提升专项债项目的可融资性。中央财政按照实际股权投资额对金融债券予以财政贴息,贴息期限为2年。
4.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审核确定备选项目清单,各基金按市场化原则依法合规、自主投资,主要用于中央财经委员会于2022年4
月26日召开的第十一次会议确定的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等五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职业教育等领域,以及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建设,涉及交通、能源、水利、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市政和产业园区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基建等8大类22个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
5.各政策性及开发性金融机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履行基础设施基金管理职能,发挥项目资本金财务投资人的角色,进行募投管退等专业化基金管理。
6.各商业银行跟进配套解决商业性贷款资金缺口,并吸引社会投资等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期带动各方投资,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切实促进有效投资。
三、重要特征
一是创新项目资本金筹措方式。我国投资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基础设施项目必须筹集一定比例的最低资本金,才能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支持。资本金融资始终是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一个难题。通过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三家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发起创立基础设施专项基金,募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注入,对于解决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来源缺口问题,聚焦关键核心环节,发挥着立竿见影的独特作用,是我国当前形势下丰富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筹措渠道和方式的重要创新举措,是探索如何进一步发挥政策性及开放型金融机构稳投资作用的重要探索。
二是统筹应用各种政策工具。发行银行间金融专项债,并配合实施财政贴息,体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动。通过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发行专项债券7400亿元用于解决项目资本金缺口,统筹利用2019年以来结存下来的5000多亿元政府专项债额度,以及2000亿元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配合设立基础设施专项发展基金、定向发债、财政贴息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基础设施有效投资形成“叠加效应”。
三是引导撬动市场化融资。与政府性基金或政府专项债不同,今年推出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不要求地方政府或其平台公司出具还款承诺或承担兜底责任等,而是由三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根据项目质量进行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这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共7400亿元基础设施专项基金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等制约商业性银行贷款的融资障碍,而且还能够有效发挥对项目融资的增信作用,使得各类商业银行为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清单内超过3.5万亿元授信额度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配套贷款,并带动资产证券化ABS、商业债券及股权融资等各类市场化融资工具的应用,并通过TOT、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发挥对市场化融资的有效撬动作用。
四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公益性特征,往往商业盈利能力不足。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财务盈利能力较强的基础设施项目大多已经建成,使得大量新建基础设施项目的盈利性呈下降态势。尤其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更进一步影响到新建基础设施项目的盈利能力,使得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筹措更加困难,我国对经营性基础设施的盈利能力已经进入预期持续下降的调整时期,对拓展低成本基础设施项目筹资渠道提出了新要求。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由中国人民银行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发起设立,财政提供贴息,客观上存在着政策性增信功能,且所设立的基础设施基金以资本金的方式注入基础设施项目,不仅资本金本身没有固定投资回报的要求,其配套的商业银行贷款因政策性支持等因素,也可降低贷款利息。这种操作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难度,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项目融资的资金成本,创新投融资模式,可以显著提升项目的可融资性,为项目未来的商业运营奠定宽松条件。
五是探索银行进行股权投资的新渠道。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筹措,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债权融资,使得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积累了规模巨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债务资金。目前以三家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为依托,通过设立基础设施专项基金的方式,将有关金融机构的存量债权资金转换为股权资金,以资本金的方式注入基础设施项目,有利于盘活我国规模巨大的银行体系债务性存量金融资产,打破银行资金主要用于债务性投放的传统做法,未来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研究如何撬动更多的金融机构将其各类资金投入基础设施领域,解决基础设施融资长期难以解决的股权投资问题,对于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意义重大。
六是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行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工具,属于具有鲜明政策导向的市场化融资行为,强调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的稳健货币政策导向,通过市场化融资工具引导各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低成本配套贷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巩固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恢复的发展基础,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七是切实促进有效投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聚焦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坚持向符合条件的项目投放资金,强调着力破解要素保障、审批办理等问题,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和土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带动相关基础设施配套投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及第三产业项目投资增长,有利于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为稳住经济发展大盘发挥托底作用。
四、改进建议
2023年我国将很有可能会继续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促进有效投资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需要总结2022年实施这项政策工具的经验,促进改进相关工作。
一是完善基金专业化运作管理。这项金融工具既然按照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模式进行运作,三大金融机构成立的基金管理机构,就应该按照基础设施基金管理的专业化要求,在基础设施基金的募投管退各环节加强能力建设,尤其是基金如何退出,其投入的具有财务投资性质的项目资本金与基础设施项目其他资本金的差异化管理要求,如何真正体现市场化投资原则,如何切实体现依法合规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保本微利,如何完善增信担保措施,保障基金能够投得出、管得住、收得回,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二是建立常态化项目推动体系。目前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运作,涉及到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环保部、地方政府、银保监会及三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等众多部门。为进行形成有效投资,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并联审批,加快办理用地用能环评等手续,建立了推进有效投资的项目协调机制,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有关部门联合办公,连续高效运转,加强上下联动和横向协同,有很强的战时应急动员特征。进入2023年,如何建立常规化沟通协调机制和项目推动机制,这就涉及到投融资体制及项目审批体制深化改革等深层次问题,需要提前做好相关研究。
三是加强投资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工作。投资决策是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起点,投资决策正确与否,对项目成败有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高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度,必须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科学严谨地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从实施执行情况看,部分基础设施基金项目推动实施不顺利,经常遇到有资金没有合适项目可投的情况,突出表现为项目库储备不足,项目保障条件不落实,根本原因在于项目前期研究不深入,缺乏高质量的项目谋划和项目库建设。我国投融资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对项目投资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将绿色发展、自主创新、共同富裕、安全风险等理念以及投资建设数字化等要求融入项目前期方案策划和可行性研究,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体系。

  知识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了解)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端。
  凯恩斯的《通论》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2.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方出现“滞胀”,即经济增长停滞(产出不变)、存在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同时上升)。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总体的经济活动
  【注意】微观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微观是宏观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决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短期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2.长期经济增长问题。
  知识点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掌握)
  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会造成市场失灵,需要由政府进行干预。
  【链接】宏观经济失衡、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秩序失范也会造成市场失灵,也需要由政府进行干预。
  (一)公共物品
  1.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志)
  (解释:某个人无法阻止他人去同时利用路灯,此即非排他性。某个人利用路灯也并不影响他人利用路灯,你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此即非竞争性。)
  2.例子:国防、广播电视、灯塔、警察、 道路等
  3.政府干预方式: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来解决,必须由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解释: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可以进行消费,因此公共物品就没有价格,生产者也就不愿意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所以,必须由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二)外部性
  1.定义: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也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简单理解为某些经济活动导致外部其他人受益或受损。)
  2.分类:
  分类 定义 影响 例子
  外部经济(正外部性) 生产的外部经济 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 1.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2.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企业培训雇员
  消费的外部经济 家庭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 家庭对周围环境绿化
  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1.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2.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企业排放污水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家庭的消费行为对其他家庭带来不利影响 吸烟
  3.政府干预:针对外部性会造成资源配置失当,政府可采取多种方案,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
  (1)征税(针对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由政府向引起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征税。即把引起外部不经济的外部成本转给引起这件事的生产者。此时,污染就成为生产者成本的一部分,使私人成本增加到与社会成本相等。
  补贴(针对生产的外部经济):由政府向引起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给予补贴。即把引起外部经济的外部收益转给引起正外部性的生产者。此时,外部收益就成为生产者收益的一部分,使私人收益增加到与社会收益相等。
  (2)企业合并:通过将外部经济的企业与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的方式
  (3)明确产权
  (4)政府直接管制
  (三)不完全竞争
  1.定义:指当市场竞争不充分,至少存在一个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生产者或消费者。
  【补充】不完全竞争包括完全垄断、寡头竞争、垄断竞争
  2.主要表现:市场垄断。
  3.政府干预方式:
  (1)主要措施:政府管制、反托拉斯法
  ①政府管制:
  一类是经济管制,主要指政府对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产量、市场进入和退出条件、特殊行业的服务标准的控制等。
  另一类是社会管制,这类管制是用来保护环境以及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②反托拉斯法(通过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
  (2)其他措施:配给、价格控制、税收、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等。
  (四)不完全信息
  1.影响: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不能实现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所有市场同时均衡,从而造成市场的无效率。
  2.表现:
  (1)逆向选择:消费者无法对每一商品的质量进行准确判断,只能对商品的“平均质量”作出估计,并以此作为付费的依据,高于平均质量的商品由于消费者付费低则会退出市场。
  (2)道德风险:在交易或合约关系形成后,由于一方的行为难以被对方所察知,则一方有可能做出损人利己的选择。例如违背合同、不守诺言等。
  3.政府干预方式:
  政府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调控,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以便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识点三、政府干预的主要阶段(了解)
  1.“夜警政府”阶段:崇尚市场机制,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政府作用范围小。
  2.“全能政府”阶段:市场失灵导致政府干预,政府作用范围广。
  3.“有效政府”阶段:市场机制作用是基础,政府只有在市场失灵产生时才进行干预和矫正。
  政府主要职能:一是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二是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三是实施宏观调控;四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知识点四、总供给和总需求(掌握)
  (一)总供给
  定义 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
  表示形态 价值形态:价值量总和,物质形态:物质总量。
  决定因素 (1)劳动力;(2)生产性资本存量;(3)技术。
  生产函数 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
  y=f(N,K)。y=总产出,N=全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全社会的资本存量。
  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和资本存量。
  (二)总需求
  1.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反映全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总购买力或总支付能力,是全社会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称为有效需求(不等于社会需要)。
  2.构成:
  (1)消费需求:C:国内居民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2)投资需求:I:企业购买资本品的需求。
  (3)政府需求:G:政府采购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4)国外需求:NX:外国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因此,总需求Y=C+I+G+NX。
  知识点五、关于国民收入的几个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
  名称 定义 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地域范围)
  国民生产总值(GNP) 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民范围) GNP= GDP-外国国民在本国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本国国民在国外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 最终产品价值中如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扣除,就得到了净增价值。 NNP=GNP-折旧等资本消耗
  国民收入(NI) 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NI=NNP-(间接税-津贴)
  个人收入(PI) 生产要素报酬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成为个人的收入。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即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DPI=PI-个人所得税
  知识点六、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支出法和收入法
  (一)支出法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售价)来计量GDP.即GDP=C+I+G+(X-M)。
  (二)收入法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所有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来计量GDP。
  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还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
  知识点七、储蓄与投资恒等式(熟悉)
  两部门 三部门 四部门
  参与部门 消费者、厂商 消费者、厂商、政府 消费者、厂商、政府、国外
  支出角度 y=C+I y=C+I+G y=C+I+G+(X-M)
  收入角度 国民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即y=C+S y=C+S+T(T:总税收-转移支付,表示政府的净收入) y=C+S+T+Kr(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公式 C+I=y=C+S
  即I=S  C+I+G=y=C+S+T
  即I=S+(T-G) C+I+G+(X—M)=y=C+S+T+Kr
  即I=S+(T-G)+(M-X+Kr)
  结论 两部门储蓄——投资恒等 政府储蓄= T-G,三部门经济中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和)和投资恒等。 S=居民私人储蓄,T-G=政府储蓄,M-X+Kr=本国用于对外国消费和投资的那部分储蓄,表示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恒等。
  【结论】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是否处于通货膨胀,是否处于均衡状态,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
  知识点八、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掌握)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知识点九、物价稳定
  1.物价稳定概念: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指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即通过价格指数反映物价水平)
  2.通货膨胀的表现:
  (1)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上涨。
  (2)本质是市场上过多的流通中的货币(通货)与有限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之间的价格比例关系的变化。
  (3)本质是货币相对于商品和劳务的贬值。
  3.价格指数分类: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知识点十、充分就业
  1.定义:充分就业一般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注意】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而是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不排除像摩擦失业、自愿失业这样的情形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
  2.常见的失业情形:
  (1)摩擦失业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导致的失业。
  (2)自愿失业是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3)非自愿失业是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4)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没有适当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当,无法填补空缺。
  (5)周期性失业是因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3.目标: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是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的或重要的目标。
  知识点十一、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指经济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既要能基本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即达到一个适应国情的适度增长率。
  2. 经济增长的指标: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3.目前我国追求的是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高效增长,而不是简单的高速增长。
  知识点十二、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既无较大国际收支赤字,又无较大国际收支盈余。
  知识点十三、财政收入—税收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公债、非税收入。
  税收:
  地位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
  种类 流转税(货物与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五类
  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不包括权威性)
  调节方式 1.宏观税率确定:宏观税率是衡量财力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宏观税率高意味着政府集中掌握财力的能力高,反之则低。因此,提高宏观税率,民间收入减少,经济收缩。
  2.税负分配:
  (1)政府部门进行:通过税种选择和制定不同的税率来实现;
  (2)市场活动进行:通过税负转嫁的形式体现出来,结果使纳税人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不相同,是税负的再分配。
  3.税收优惠:减税、免税以及建立保税区等
  4.税收处罚:罚款、征收滞纳金等
  知识点十四、财政收入—公债
  分类 (1)中央债和地方债(2)短期(小于1)、中期(1-5)、长期(大于5)
  特征 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特点 运用信用方式筹资
  调节作用 (1)公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
  (2)发行公债能产生“挤出效应”。(解释:民间资金减少,利率上升,从而私人投资减少,抵消了扩张)
  知识点十五、财政收入—非税收入
  1.内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政府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彩票公益金和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1)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政府和所属单位利用国有资源而获得的收益,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
  (2)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指政府以国有企业资本出资人身份获得的与该资本运营和处置有关的净收益,包括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国有股股利、红利、股息等;
  (3)政府基金: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为兴办、维持或发展某种事业而储备的资金款项,如三峡工程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等;
  (4)行政事业性收费: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它是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性收费的总称,如企业注册登记费、工商管理费等。
  2.收支两条线: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预算外收支属于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
  知识点十六、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含义 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特点 (1)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
  (2)购买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1)不存在交换的问题。
  (2)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分类 (1)社会消费性支出:各部门的事业经费支出。
  (2)政府投资性支出:社会基础设施投资支出以及国计民生的领域的投资支出。 (1)社会保障支出
  (2)财政补贴支出
  (3)捐赠支出
  (4)债务利息支出
  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 对生产流通的影响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购买性支出增加时,社会总需求增长,市场价格水平上升,从而使供给量增加,扩大生产规模。 都增加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对分配的影响 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
  (1)总额上增加或减少了,给政府提供商品和劳务的企业收益额也会随之增减,导致企业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
  (2)总额不变,只是结构上发生改变,那么提供政府所增加购置的商品或劳务的企业获得的利润增加,提供政府所减少购置的商品或劳务的企业获得的利润减少,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将因政府购买性结构的变动而受到相应的影响。 (1)对以个人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来说,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因为这笔资金来源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分得的各种收入交的税)
  (2)对以企业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导致国民收入在纳税人和获得补贴的企业之间的转移。
  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自动稳定器
  【补充】自动稳定器:转移性支出和累进的所得税制度的结合。
  原理:经济运行过热,个人和企业收入会增加,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就会自动下降(因为转移支出有一定标准,比如800的贫困线以下),同样达到累进税率的标准的就会多,就会多交税;这样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就下降,抑制了消费需求的上升,防止经济进一步过热;反之类推。
  知识点十七、规模分析、结构分析(了解)
  1.规模分析:取决于一国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的范围。主要受经济、政治、社会三个因素的影响。具体取决于:①满足政府承担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需要;②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③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
  2.结构分析:
  ①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从长期趋势看其比重是逐步下降的。
  ②社会文教方面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上升。
  ③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增加。
  知识点十八、财政政策目标
  资源优化配置 1.核心问题:财政资金的投向问题。
  2.第二个问题:如何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调整原有资产的存量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
  3.第三个问题:如何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主要通过改进资金供给方式(如拨款改为贷款)、强化预算约束等措施。
  收入分配公平 收入公平分配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理的税收负担,这又是资源能否合理配置的关键。
  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稳定增长表现在适度的经济增长率、稳定的物价水平、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上,通过市场来考察,它又集中反映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协调平衡上,通过财政支出总量和财政收入总量的对比关系调节。
  【解释】1.财政支出总量的扩张会增加总需求,财政支出总量的收缩会减少社会总需求。2.财政收入总量的调整,即国家增加或减少税收,从短期看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因而影响总需求,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总供给。
  知识点十九、财政政策类型
  (一)按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分类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载体是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和抑制总需求,载体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
  3.中性的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要求财政收支要保持平衡。
  【注意】使预算收支平衡的政策并不等于中性财政政策(取决于目前的预算收支情况)
  (二)按财政政策主体对调整对象的反应情况分类
  积极(相机抉择、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消极(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
  定义 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情况而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人为的政策调节) 不需要政府预先做出判断和采取措施,而是依靠财政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机制,自行发挥作用,收到稳定经济的效果。(非人为的自动调节)
  工具(记忆) ①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
  ②调整税率;
  ③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的适用条件;
  ④调整转移支付的条件。
  【注意】不包括改变利率,再贴现率等 累进税率和转移支付
  调节原理 逆经济风向行事:扩大总需求以反经济衰退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政府往往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举借公债扩大开支、降低税率等);抑制总需求以反通货膨胀执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政府就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如缩小财政开支、提高税率等)。 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和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注意】调整转移支付的条件是积极的,因为需要人为调节标准;转移支付本身是消极的,自行发挥作用。
  知识点二十、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一)直接效果: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收入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1.变动收入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2.变动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注意】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以及就业的变动具有倍增的作用,即政府支出和收入的变动可以使国民收入发生多倍的变动。
  (二)间接效果:挤出效应(政府开支增大会增加总需求,造成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也就是挤出了企业和私人的投资,从而减弱扩张性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注意】挤出效应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作用最明显;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其大小取决于政府支出引起利率上升的幅度。利率上升高,挤出效应就大。
  知识点二十一、金融市场(掌握)
  要素 主体:专业金融主体(银行、保险公司等)和非专业金融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
  客体:货币资金
  工具 按主体分类:直接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
  直接金融是非专业金融主体之间发生的金融交易,如非金融机构的融资者发行的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公司股票。
  间接金融是通过专业金融主体实现的金融交易,如由金融机构发行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银行债券、人寿保险单等。
  按交易期限分类: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商业票据、短期公债、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和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股票、公司债券及中长期公债等)。
  价格:利率(各种利率在一般情况下呈同向的变动)
  类型 按期限划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场。功能在于满足流动性需求,包括短期存贷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贴现市场、短期债券市场以及大额存单等短期融资工具市场。
  资本市场:1年以上的中长期金融交易市场,功能在于满足企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和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需要,包括长期存贷市场和证券市场(股票、债券市场)。
  按交割期限:现货市场(1-3日)与期货市场(成交日之后一段时间)
  功能 直接功能:调节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之间资金余缺。
  间接功能:通过资金余缺的调剂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功能实现的条件是充分信息和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
  知识点二十二、金融机构(熟悉)
  一般构成 我国的构成
  中央银行:核心
  功能:
  ①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
  ②银行的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充当最后贷款人)
  ③政府的银行(管理国家金融) 中央银行(功能同左)
  商业银行:吸收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主要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四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
  专业银行:储蓄银行、进出口信贷银行等 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投资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养老或退休基金、投资基金等 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等
  知识点二十三、货币政策目标(熟悉)
  (一)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正相关(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经济下滑,则失业增加)
  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 矛盾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如果工资上涨率(物价水平上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较低,则失业率较高;反之,如果工资上涨率较高,则失业率较低。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矛盾(经济的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矛盾
  经济增长通常会增加进口,导致贸易逆差;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就要增加投资,借助于外资,出现顺差,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贸易逆差,但并不一定能使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共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发行债券考虑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