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金融如何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以达到最优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管清友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
按照目前回归a股和快速ipo的思路,让中国投资者分享独角兽成长红利的善良愿望很可能适得其反,一地鸡毛,甚至血流成河。
首先,独角兽企业不是哪些部委根据几个僵化指标筛选出来的,是市场选择出来的。执行政策不能机械教条僵化,不能搞运动。让独角兽回归,既要考虑存量,也要考虑增量,要与资本市场改革结合起来。
其次,运动式的让所谓独角兽回归或快速ipo缺乏对市场影响的考量,这恰恰是我们的现行发审制度、交易制度、投资者结构之下顽疾,对市场的资金冲击、情绪冲击是必然的。
再次,很多独角兽已经过了快速成长期,且境外股市高涨,这些独角兽股价很高,投资者分享独角兽成长红利的可能性不大,很容易出现上市之日就是48块钱的中石油的情景。这种资本盛宴,投资者流血的情况不能再发生了!
我个人是支持解决中国投资者无法分享独角兽成长红利的问题的,并且也在建言和推动此事,但这一定要与我们的资本市场改革结合起来。香港没有出现互联网的创业创新大潮,但联交所的确让投资者享受了互联网红利,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所以,我建议:第一,稳步推进独角兽回归和快速ipo,沪深交易所可设计单独通道接纳独角兽企业,但是,必须用全新的发行制度和交易制度,否则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一定会酿成惨剧。第二,认真考虑设立第三家交易所的问题,按照注册制和新的交易制度以及交易所企业化来设计。用增量改革倒逼存量。原有的利益盘根错节积重难返,改革要考虑难易和利益平衡。第三,针对独角兽回归和快速ipo,要进行投资者教育,既要提示投资机会,也要提示投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融科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出品人
管清友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如是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
朱振鑫 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杨芹芹 如是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人微信:yqq19901105)
谁是财富最重要的来源?打开任一份财富排行榜,金融和科技行业都是永不缺席的双生兄弟。金融就像一个家世显赫的贵族,手握银根,君临天下上百年;科技就像一个横空出世的新锐,创新不断,在21世纪独领风骚。当最吸金的金融贵族遇上最活跃的科技新锐,一场以金融科技为主线的技术革命应运而生。为全面理解这一新型业态,我们将做一本《金融科技研究手册》。本文是第1集,目标是先刻画一张金融科技的全景图。我们将从内涵定义、发展历程、市场反应、融资情况、政策导向等基本轮廓出发,着重从两个角度梳理金融科技的应用。一方面从“金融+科技”的角度分析,也就是科技创新对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改良。另一方面从“科技+金融”的角度分析,也就是科技创新催生出的新金融业态。
一金融科技是什么?
金融科技(FinTech)是舶来品,是Financial Technology的缩写。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金融业因对信息数据高度依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日益加深,加速金融创新。
(一)内涵定义:本质是金融,科技是载体,金融与科技融合
2011年,FinTech概念正式在国外被提出,主要指美国硅谷和英国伦敦的高科技公司利用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传统金融进行颠覆和改造,侧重于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
2015年10月,京东金融在国内最早提出“Fintech(金融科技)”的定位,作为致力于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京东金融希望遵从金融本质,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为金融行业服务,帮助金融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国外技术企业的视角相似,强调科技对金融的优化和革新。
2016年3月,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首次发布了关于金融科技的专题报告,对“金融科技”进行了初步定义,即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通过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该定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由国际金融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给出的,不再局限于科技视角,更关注金融层面。
2017年被称为中国的“金融科技元年”,也是全球金融科技的爆发之年,一轮新的金融科技浪潮已经到来,各方对于金融科技的关注度随之提升,概念升级来得轰轰烈烈,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主权国家、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等从自身视角对金融科技的内涵进行界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面的各方定义可以看出,对于金融科技这一新生事物,各方高度关注:国际组织和主权机构侧重于宏观层面上的总体概述,较为宽泛;金融机构着眼于技术创新对传统金融业务产生的影响,侧重金融机构对技术的运用;科技公司更关注技术层面带来的金融创新,强调信息技术的功效;研究机构则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引发的变革和产生的价值,聚焦技术突破带来的革新。所以各方由于视角不同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对于金融科技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但必须包含以下三点要素:一是金融,金融是金融科技的本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脱离金融基础的金融科技是没有意义的。二是科技,科技创新是金融科技的重要载体,为金融科技插上翅膀,带领金融科技站上风口。三是融合,金融和技术是金融科技的两个必备要素,但无论是技术创新引发的金融服务变革,还是科技创新催生的金融创新业态,都离不开金融和科技的渗透和融合。
(二)发展历程:三个阶段,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
根据上面的定义可知,金融科技的关键是金融和科技的相互融合,技术突破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所以结合信息技术对金融的推动,可以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互联网时代,传统金融触网
2005-2010年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加快世界互通互联,使得互联网商业迅速发展起来,对金融业也产生了些许改变,具体表现为金融触网,简单的传统金融业务线上化,通过IT技术应用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典型代表为网上银行,将线下柜台业务转移至PC端。此时,IT作为后台部门存在,为部分金融业务提供技术支持,或者科技企业扮演技术服务或解决方案提供商角色。
2. 第二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兴起
2011-2015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随时随地的沟通成为可能,极大提高了网络利用的效率。 这一阶段具体表现为传统金融机构搭建在线业务平台,
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如P2P、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理财。同时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化应运而生,如支付宝,使得移动支付成为可能。此时,互联网在金融业的渗透率逐步提升,但并不改变传统金融的本质属性。
3.第三阶段:人工智能时代,金融和科技强强联合
2016年至今是人工智能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日益成熟,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在这个阶段,金融业通过新的科技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的过程、信用中介的角色,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如数字货币、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至此,金融和科技强强联合,对传统金融产生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市场反应:积极响应,相关参与主体纷纷行动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响应,从华尔街的花旗风投、摩根大通到国内的投资大佬,从国外的ING Direct、Santander、Schotiabank到国内的五大行,从科技巨头IBM到科技新秀京东,无论是投资机构、传统金融机构还是科技公司都已涉足金融科技,在资本和技术的加持下,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许多新型金融科技企业应运而生,金融科技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领域。
1. 投资机构:普遍看好,不可错过的投资方向之一
现阶段,全球金融科技仍处于初始阶段,新业态的产生和成熟少不了资本的助力。对于金融科技,投资机构普遍看好,并且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金融科技已成为华尔街的新风口,花旗银行旗下的花旗风投(Citi
Venture)专注于金融科技股权投资,主要投资方向集中在支付技术和大数据金融方向,已参与22家金融科技公司30轮风投,其投资标的中较为著名的是Square公司,Square是美国一家移动支付公司,专注于支付过程中的商户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摩根大通以高于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WePay,希望将支付服务整合到小型商务企业所使用的软件中,在摩根大通的信用保证下,通过WePay的技术,软件方可以更高效便捷地收取费用。
国内也有许多知名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在金融科技上完成布局。如红杉资本全球合伙人沈南鹏认为金融行业作为一种高度数据化的行业,是AI最好的应用行业,看好人工智能与金融业的结合,并已参与大数金融、买单侠等多个金融科技项目投资。星合资本创始人郭宇航看好Fintech中的区块链和AI,认为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借助区块链的区域型的清结算前景可期,不需完全依赖于央行的清结算系统。通过建立小的清结算生态,可以省下很多成本。除了区块链,人工智能也是投资的方向,如AI的底层技术公司,总体感觉有非常大的延展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金融机构:加速拥抱,革新传统金融业态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金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金融科技浪潮已来、大势不可阻挡的背景下,识时务者为俊杰,许多传统金融机构加速拥抱金融科技,革新传统金融业态,优化服务质量。
以银行为例,世界最大的直销银行ING Direct、西班牙桑坦德银行(Santander)、加拿大丰业银行(Schotiabank)等均将利用大数据来评定中小企业信用的这一风控业务外包给美国金融科技平台Kabbage,通过支付相应的费用,获得Kabbage专业的大数据服务。以ING
Direct为例,2015年10月14日,ING集团给Kabbage支付1.35亿美元,并借助Kabbage的线上风控技术,在西班牙开展上限为10万欧元的中小企业线上贷款。
2017年国内五大行与五大互联网巨头BATJS相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和蚂蚁金服&建行、百度金融&农行、腾讯&中行、京东&工行、苏宁控股和苏宁金融&交行),掀起了银行和科技企业合作联姻的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科技企业:重视技术,坚持持续投入不动摇
科技进步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在前面的定义中也提到技术是金融科技的重要载体,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底层技术的突破,因此,科技企业是金融科技的重要参与方。
如科技巨头IBM对金融科技有着强烈的兴趣,通过和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投资或者并购金融科技企业等等多种方式,进入金融科技领域。IBM目前在全球已经跟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每年在硅谷跟500家金融科技公司共同开创创新实验室,还和德国德意志银行成立了一个金融科技公司,将在三到四年里花费1亿欧元发展金融科技实验室。
国内的科技新秀京东也不甘落后,2017年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公布了公司发展六大战略重点,坚持技术持续投入不动摇是其中之一,要加大技术领域的资金、资源投入,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100%,而且上不封顶,可见科技公司对技术投入的重视程度。
(四)融资情况:金融科技备受关注,企业融资再创新高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金融科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金融科技是仅仅停留于概念认知上,还是有进一步深入的发展?资本是重要的试金石,有前景的金融科技项目会受到资本的青睐,下面将重点分析金融科技的融资情况,帮助更全面深入了解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
1.整体情况:持续向好,金融科技企业融资不断攀升
资本市场上,金融科技投融资金额不断创新高。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至少发生649笔融资事件,涉及资金总额约1397亿元。与2016年相比,2017年融资笔数上涨8%,融资金额上涨19%。
受益于下半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接连上市,金融科技企业下半年的投融资情况远好于上半年,并在12月投融资笔数在达到峰值64, 11月融资金额最大,超过20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各国反应:中国领先,美国金融科技市场相对成熟
从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印度、英国、瑞典、加拿大和澳大利亚7个国家。从频次看,融资笔数排名前三的是中国(328笔)、美国(101笔)、印度(63笔),其他不超过50笔。从总额看,融资金额排名前三的是中国(796亿元)、美国(258亿元)、印度(160亿元),其他不超过10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关注的是,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有328笔、796亿的融资,且最高融资金额97亿元由中国互联网保险平台众安保险获得,无论是从融资笔数、融资金额还是融资质量上看,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均保持领先地位。据预测,到2020年,金融科技在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份额将达到10%,规模超过10万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金融科技的发源地,2017年美国金融科技融资101笔,融资融资258亿元,不及中国,但仍存在一定的优势,C轮及之后融资27笔,融资成熟度以27%遥遥领先,远高于中国的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行业分布:相对集中,借贷和支付最受追捧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得到融资的领域较为广泛,涉及借贷、支付、汽车金融、互联网保险、理财、消费金融、区块链、证券、第三方、大数据、众筹和其他等多个行业。其中借贷和支付最受资本追捧,借贷融资134笔、融资金额为344亿元,支付融资93笔、融资金额为265亿元,两者融资笔数占比为36%、融资金额占比为44%,在总融资中占比较高,相对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政策导向:支持与监管并重,引导健康发展
金融科技这一新兴业态受到了市场的强烈关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创新也隐含了许多风险问题,如何对金融科技适度监管,既保证金融创新的活力,又防控好风险,成为困扰各国金融监管者的难题。
1.国外经验:达成共识,监管体系逐渐完善
在金融科技发展迅猛之际,国外很多国家的监管部门和国际组织,出台了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就金融科技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性原则,包括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消费者保护为前提,以发展普惠金融为重点,以风险防范为核心,以标准规范为基础,鼓励多元化的主体良性竞合。
总体来看,国外关于金融科技的监管体系相对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际组织,纷纷成立了金融科技研究小组或委员会,探索建立针对金融科技的国际政策框架。
多国明确提出“金融科技”概念,出台了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并针对金融科技制定了“创新中心”或“监管沙盒”等包容性的监管举措。美国下发白皮书,对金融科技实行功能性监管。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就对金融科技创新提供缩小版的真的市场和宽松版的市场环境,建立更具包容性、创新性的监管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上可知,各国对金融科技的监管通常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一是督促初创的金融科技企业加强自身合规与内控工作,组织行业协会统一服务和技术标准;二是采用“柔性监管”策略,以及与“金融科技(Fintech)”相对应的“监管科技(Regtech)”。
以金融科技强国美国为例,美国作为金融科技的起源地,关于金融监管的政策也是走在前列。2017
年1月,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卸任之前,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发布了《金融科技框架白皮书》,明确美国金融科技监管框架,注重实施功能性监管,把金融科技相关业务按功能纳入现有的监管体系,标志着金融科技不再是监管真空,而是有法可依。2017年3月,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对外发布了《金融科技企业申请评估章程》(Evaluating Charter Applications From
Financial Technology Companies),即向金融科技企业发放许可牌照的草案,表明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国监管部门快速反应,以向金融科技公司发放银行牌照,便于加强对金融科技企业的监管,凸显美国金融监管的成熟与高明。
2.中国现实:逐渐清晰,引导和规范并进
作为新兴市场,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对金融科技也是积极支持的,但相对来说滞后于其他国家。之前中国并没有专门金融科技的法令,甚至连正式文件中似乎也没有金融科技这完整的四个字,多表述为互联网金融、科技创新等,直到2017年5月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统筹协调,金融科技的概念才正式明晰。
从广义的金融科技视角看,国内为引导和规范金融科技发展,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既有国务院的顶层布局,又有主管部门的相互配合,还有地方政府的重点突破。
2.1 国家层面:鼓励技术创新,警惕互联网金融风险
2016年是金融科技元年,标志性事件为国务院科技金融被列入十三五创新规划,随后,国务院鼓励技术创新,金融科技的两项重要底层技术——区块链纳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出台,上升至战略高度。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抓好金融体制改革”列为了当年的重点工作任务,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成为焦点。但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务院高度警惕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对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分类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2.2 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引导和规范并重
金融科技同时涉及金融和科技,主管部门既有主管金融的央行、银监会等,也有主管科技的科技部、工信部等。所以相关政策较多,多由各方密切配合联合发文,如2015年央行等10部委联合发文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当然也有单一部门独自行动,如银监会对P2P网络借贷风险进行专项整治;工信部下发大数据产业规划,支持大数据发展;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统筹金融科技工作。
2017年,央行对待金融科技的态度逐步明确,高度鼓励金融科技发展也高度重视风险防范。从高层表态来看,2017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表明央行高度鼓励金融科技,希望和各种业界共同合作,把金融科技的发展搞上去。同时也指出了金融科技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的情况,既要鼓励发展,同时也要防范风险,健康发展。从机构设置上看,2017年5月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统筹金融科技工作。金融科技委员会定位为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与统筹协调,由分管科技的行领导牵头,成员单位包括科技、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稳定、支付清算、征信等相关司局。主要承载着四大使命:第一,金融科技研究,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从宏观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从微观聚焦金融科技的具体技术和产品,探究新技术对金融的影响;第二,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借助应用试点验证创新成果,甄选出有价值的创新,帮助创新主体准确把握创新实质,充分激发创新活力。第三,研制金融科技标准,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金融科技标准,以标准促发展,以规范保安全。第四,探索金融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适合国情的管理机制,加强监管,为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从上面两个大事件可以看出,央行对于金融科技的管理思路已十分明晰,鼓励与监管并重,全方位引导金融科技在正确的轨道中前行。
2.3 地方层面:把握历史机遇,首个专项政策出台
对于金融科技这一重要机遇,地方政府亦高度关注,2017年3月深圳福田区发布全国地方政府首个金融科技专项政策《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快速健康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在金融科技方面推出若干创新举措,力争5年内将福田打造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金融+科技:科技创新改良传统金融业务
互联网新时代,传统金融业务显然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加速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融合,为银行、保险、券商、信托、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了许多创新性金融解决方案,引导传统金融业务如金融模式、流程和产品等进行变革和优化,提升了传统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深度,模糊传统行业的边界,重塑传统金融竞争格局。下面将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体,分别说明科技创新对银行、保险、券商、信托、基金传统金融业务的影响。
(一)银行
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商业银行竞争压力日益增加,转型是大势所趋。《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7)》显示,在37家上市银行中,有30家银行在2016年报中提及金融科技,其中更有24家银行提出详细的措施。国内五大行与五大互联网巨头BATJS相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和蚂蚁金服&建行、百度金融&农行、腾讯&中行、京东&工行、苏宁控股和苏宁金融&交行)便印证了这一点,借助金融科技实现银行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经之道。银行依托自身优势从战略层面强化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围绕金融科技开展业务,可解决银行经营过程中的诸多痛点,探索出银行发展新路径。
1.拓宽线上渠道,提高获客能力
过去,银行主要通过营业网点对外提供服务,由于网点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服务需求,但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帮助下,银行可通过网上银行、手机APP、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和电商平台、直销银行等,突破上述限制,使得服务唾手可得,提高服务的效率,可得性和便利性。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银行都已开通网上银行、手机APP,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进行远程开户、在线交易、资产管理等,招商银行APP5.0版本运用金融科技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为客户提供360度全视角的“收支记录”功能,依托银行数据优势,按消费、投资、转账与收入四大类别帮助每个用户进行自动分类汇总,全方位自动记录用户资金流向。另外还提供特色平台服务,如工商银行的微信银行,微信用户只需登录工行网站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者通过微信平台关注“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公众账号,即可使用工行的微信银行服务,包括7×24小时人工咨询、自助查询和资讯获取等;浦发银行的网上金融超市将传统的电商业务与金融产品相结合,所有客户均可在线无障碍查阅浦发银行特色金融产品,并可根据指导进行选购;平安银行的直销银行橙子银行,其品牌定位为年轻人的时尚互联网银行,具有投资理财、消费记录、目标管理等多项功能。
目前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普遍达到90%以上,客户到店率逐年递减,柜面人工办理只占30%,这一系列可以反映客户对传统银行业务在实时便捷、智能服务、理财咨询和移动办公等方面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和客户双方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更加快捷地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降低了传统服务模式下的中介、交易、运营成本。
2.搭建金服平台,实现普惠金融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简单的存贷模式显然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此,银行在提供传统金融服务的同时,还积极搭建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各种场景中智能化挖掘客户个性化需求,通过模块化组合研发并匹配相应产品,提供更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主动精准对接客户的资产和资金需求。如招商银行2013年9月上线的投融资平台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小企业E家”,专门针对投资者和中小微企业投融资进行撮合交易,提供类P2P贷款的投融资服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重塑风控模型,实现不良“双降”
信息不对称是银行在风险控制时面临的难题之一,金融科技时代银行可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互联网底层海量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挖掘,通过搭建风险控制模型,实时监控风险指标,接近临界值时及时警示,为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有效提升风控能力。
如银行贷款过程中,风控尤为重要,需要识别是否是真实用户、是否为真实还款意愿、是否有真实还款能力等,对风控模型要求极高。平安银行利用金融科技把贷款业务与平安集团投资理财的各项业务条线打通,可与集团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对脱敏后的客户的资产情况、交易记录、消费情况、社交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提高了风控的审批效率和水平,借助金融科技对风控体系的强化作用,平安银行零售贷款不良增额、不良率实现“双降”。
招商银行积极利用Fintech技术来制造风险管理的武器,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围绕“数据+模型+算法”进行大数据风控,在申请流程中,“闪电贷”的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有效防止伪冒欺诈,通过大数据应用来强化欺诈风险模型的准确性,运用新技术对资金流向进行监测,防止放款后客户将贷款资金用于民间借贷。
工商银行从2007年起专门建立了数据仓库和集团信息库两大数据库,实现了对全部客户和账户信息等集团管理,通过对个人客户和法人客户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的进行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并对积累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银行把控实质风险、提升融资服务效率、拓展信贷市场,创造了巨大价值。
4.布局智能投顾,优化投资组合
目前国内传统理财顾问服务有100万元的投资门槛,且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佣金费用,门槛较高,普通投资者很难享受到专业的投资顾问服务。智能投顾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智能机器为客户提供在线顾问服务,不仅降低了银行的人工成本,而且提高了投顾服务的受众范围。
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投顾成为新风口,许多国内外传统银行加速布局,2015年12月德意志银行推出机器人投顾,2016年下半年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相继推出摩羯智投、财智机器人,2017年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华瑞银行的智能投顾上线,银行投顾服务模式正在被改变。
如2016年12月招商银行将摩羯智投引入其APP端口,让具备学习能力的机器(人工智能)帮助客户理财,成为国内首家推出智能投顾系统的商业银行,通过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融入招行十多年的财富管理实践及基金研究经验,对3400多只公募基金进行分类优化和指数化编制,每天做107万次计算,确保系统能给予适合投资者的最优风险收益曲线与投资组合方案,为投资者提供以公募基金为基础、全球资产配置的智能基金组合配置服务。目前智能投顾规模达80亿元,平均回报率为7.85%,收益相对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保险
传统保险受制于行业监管趋严、产品复杂(尤其是部分寿险产品)、需求被动等原因,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引发保险销售渠道、保险种类和保险产品定价等发生重大变革。借助金融科技,保险业不断创新,尤其是互联网保险(Insurtech)迅速发展,保持100%以上的超高增速,未来空间巨大。
1.上下联动,扩大销售范围
传统保险公司的业务模式为“产品设计-代理人等渠道销售”,受众较为局限,在金融科技的助推下,保险销售渠道发生变革,逐渐趋于网络化、场景化,从线下到线上,一方面扩展了更多的长尾客户,相对高效、降低成本,提升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可为客户提供优化体验,更加灵活。新增的保险销售渠道可分为五大类:1.网上商城和手机APP,如中国平安官网和平安好福利APP,集保险服务、年金服务、医疗健康服务、保险理财等功能于一体,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全方位金融、生活服务;2.第三方保险中介网站,如国内最大的互联网保险平台慧择网,推出涵盖旅游保险、儿童保险、重疾保险、中老年保险等多品类的上千款产品,提供一站式的测算、投保、理赔等协助服务;3.电商保险平台,如淘宝保险商城,保险公司通过淘宝电子保险平台展示相关保险产品,引导淘宝用户在线购买;4.其他网站兼业代理,如携程网,可在购买机票的同时购买航空意外险和延误险等;5.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保险科技第一股业务众安在线,服务互联网生态,流程全程在线,完全通过互联网进行承保和理赔服务。
2.险种创新,满足用户需求
传统险种较为单一,多集中于寿险、财险、健康险、意外险、车险等,标准化程度高,品种少,门槛高。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个性化程度高,催生出新型保险需求,急需完善补充现有保险产品体系,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如香港第一金融科技股、互联网保险第一股——众安在线从细分市场和场景入手,深挖用户在特定场景的保险需求,不断丰富了险种供给,开发出多种特色险种,如儿童防走失险、银行卡盗用险、家财意外险、电信诈骗损失险、小米手机意外险、个人法律费用补偿保险等,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受到特定用户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动态分析,实现精准定价
传统保险定价主要是基于历史数据的静态精算模型进行估算,模型多为静态,维度相对单一,
难以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科技创新如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型数据收集方式,使得高量级、高维度的大数据积累得以实现,借助大数据动态分析可更加真实地反映风险,实现精准化、个性化定价,降低保险公司损失率。如基于车联网的UBI车险,基于日常实时监测的用户驾驶习惯及风格来推测汽车发生事故风险的概率,大数据分析后对其进行保险费用定价,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差异化定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券商
近年来随着A股成交显著萎缩,经纪业务形势不佳,券商佣金收入持续下滑,券商业务已经开始从比拼平台业务的广度向比拼服务的深度发展,重心将逐渐转向财富管理、投资顾问、融资融券等核心业务,发展金融科技,成为券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1. 业务上线,优化用户体验
由于手续费市场化程度加强,券商经纪业务竞争更趋激烈,行业平均佣金率下滑压力加剧。为确保利润,券商高度重视以互联网化的方式培育和开发客户,加快传统线下业务线上化,积极利用互联网工具为客户提供包括开户、交易、理财、融资、咨询在内的线上服务,简化操作流程,优化客户体验。如从华泰证券
APP客户端“涨乐财富通”布局移动互联网,具有智能家族、全景行情、严选理财、超级账户、掌上营业厅、猜涨跌六大特色功能,帮助使用者轻松管理财富。到广发证券上线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易淘金”,为客户提供网上理财、网上业务办理、网上开户、网上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再到东吴证券打造金融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东吴在线”,围绕证券业务创新构建“平台+产品+服务”的综合金融生态体系,现已可为C端用户提供传统的网上理财服务、为B端的机构用户提供投融资一站式服务、为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高端客户提供资产管理业务。由此可见,在金融科技的助推下,券商线上业务模式不断完善,用户满意度不断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智能投顾,提供投资决策
券商在财富管理业务上正在从传统的通道服务提供者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变,专业的投顾服务不可或缺,但是鉴于投资顾问人数有限,造成明显的供需不平衡。智能投顾由于一对多、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特征,正好弥补这一缺口,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能够真正把握住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加科学的投资决策参考和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智能投顾成为现阶段券商科技革命的核心。
根据人工干预程度,智能投顾分为半智能投顾和全智能投顾,半智能投顾的资产配置计划由机器人得出,但只能作为一种参考,需要经过人工决策后才能形成最终投资建议,如Vanguard,分为机器和人工两部分,机器部分主要用于客户风险偏好判断和大类资产配置,然后人工部分由投资顾问基于此进一步研究确定投资方案;全智能投顾的资产配置计划完全由机器人得出,人工干预很少甚至不干预,几乎完全由机器人自主决策,如Betterment,没有前期风险偏好调查,直接由机器根据客户年龄和收入推荐三种投资模式,设定不同的目标收益范围和股债配置比例,用户提前自行确定,之后平台对资产进行智能化管理,后续无需人工确认。
国内智能投顾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提供智能投资顾问服务,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辅助客户做出投资决策,如广发证券的“贝塔牛”机器人投顾服务,根据客户的不同投资目标及风险承受能力给出不同的投资理财建议,可克服盲目投资行为,帮助客户更加理性的投资,为客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投资理财服务。长江证券的iVatarGo,在识别用户后,使用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智能分析、数据应用落地等一套工程化的方法,来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并持续跟踪分析客户资产状况、投资行为,随时调整标签。华林证券的智能投顾机器人Andy,定位“语音炒股助手”,提供语音问股、智能选股、智能客服、个股诊断、相似K线、量化策略、消息推送、投教问答等特色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共享交易,提高运转效率
过去证券发行和交易高度依赖中介机构,券商作为重要的中间机构切实履行职责,在交易达成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中心化较为明显,从而产生一些问题,如交易成本较高、透明度不佳、耗时较长等,区块链技术将有效改善这一境况,通过共享的网络系统参与证券交易,使得原本高度依赖中介的传统交易模式变为分散的平面网络交易模式,使得金融交易市场的参与者享用平等的数据来源,让交易流程更加公开、透明、有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市场运转效率。
如平安集团的金融壹账通平台,纳入了区块链技术,利用分布式关联技术实现中小银行之间的自动结算,可交易两种资产:一是金融机构在平台上进行资金拆借;二是壹账通的同业业务将合作的公募基金、信托产品、证券产品等放在平台上,供中小银行资金在有理财需求时直接在线交易。
近期,壹账通正式推出区块链的突破性解决方案——壹账链,借助区块链的弱中心化优势,保障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流、资金流、资产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目前,金融壹账通区块链已覆盖交易额超12万亿元、注册金融机构800余家,接入中小企业节点数近17000个,极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开放性。
(四)信托
作为服务高净值人群的传统金融机构,从简单的卖产品转为全面的资产配置,提升财富管理专业能力,更好地匹配客户需求,是信托未来重要发力点。随着科技创新在信托中的应用逐渐深入,金融科技已成为信托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1.种类创新,丰富产品类型
信托业务的基础资产主要分为债权类和收益权类,多为住房抵押贷款、企业应收账款、收费收益权、商业物业租赁收入等实物资产。但近期中航信托联合百度金融等联合发起成立国内首个数据资产战略联盟,这是国内首个以数据的管理、应用、经营和服务为核心的金融科技合作组织。同时,还发行了行业内首单数据信托产品,总规模为3000万元,信托财产是数据堂所持有的某一个数据资产包,丰富了信托产品的基础资产种类。
2.定制方案,优化资产配置
在强监管的背景下,通道业务首当其冲,多家信托公司暂停通道类业务,主动管理是大势所向。如中航信托强调智能交互,借助金融科技为产品的组合提供量化决策,同时运用FOF等多种手段的投资组合,为用户定制个性化资产管理方案,联手博普科技打造了一款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资产配置平台,实现人工智能在模型开发、策略管理、资产组合配置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3.分层管理,精准服务客户
未来传统粗犷的服务模式恐怕难以为继,急需精细化的客户分层管理、多元化配置方案等。如中航信托不仅仅以客户资金量为标准,而且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对其客户进行更为精细的画像,根据客户的投资风险偏好、资金来源以及不同的服务场景进行分类,推行客户精准营销策略,对客户的当前价值和未来的潜在价值进行评估,并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在家族信托领域联合宇信科技公司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家族信托、财富管理业务系统,支撑家族信托业务中的统一账户体系、投资组合管理。
4.加强风控,完善内部治理
风控是金融行业的命脉,信托当然也不例外,全流程、全覆盖的全面风险管理十分必要。如中航信托建立的COSO全面风险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对项目及公司整体的风险轮廓进行线上统计和监测,实现对项目存续期管理的常规监控和重点风险预警提示。
(五)基金
作为资产管理的又一个重要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给基金业带来的深刻变化和信托业相似,主要表现在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三个方面。
1.量化分析,提供决策参考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通过计算机完成基金繁琐的量化分析工作,对市场上的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包括数据搜集、信息整合、智能计算、量化分析等,为投资经理提供投资决策参考,以便能够进行更快、更高效、更简单的深度研究和投资决策。
如天弘基金率先成立了业内首个大数据中心,同时建立了行业首家数据研究平台,用互联网改造信息获取方式,通过更广泛的数据源,更直接、更深度地渗透到各行业大数据体系,利用自身的数据信息优势和算法模型优势,降低投资风险,帮助用户获得长期稳健收益。
2.深度挖掘,完善财富管理
在资产配置方面,金融科技助力基金为客户实现个性化的资产配置。基金通过大数据和资产建模等方式,更加精准地了解、把握、挖掘客户行为,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财富管理目标等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资产配置建议和定制服务。
如鹏华基金提前布局金融科技,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A加平台,通过平台将自身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与Fintech技术创新能力全面融合,运用数字化、场景化、社交化等创新技术手段直面投资者,为客户的投资需求量体裁衣,为客户的理财场景答疑解惑,提供精准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3.精细管理,提升风控能力
金融科技除了应用于决策和产品,还可应用于风险管理,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风控能力。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贯穿到业务环节,能够优化业务管理流程,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此外,利用金融科技把内控规则嵌入业务流程,能够对传统风险管理方式进行革新,使风险管理机制更具有前瞻性和有效性。
如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贝莱德利用大数据构建的风险管理平台,可基于大量可靠的历史数据,并采用一种算法,以预测股票、债券等资产在未来特定条件下的数据分析统计结果,用以评估各类资产风险的平台,协助贝莱德管理170多家养老金、保险资金以及捐赠基金等资产,并有偿提供给全球有约17000多位交易员使用。
三科技+金融:科技创新催生新型金融业态
科技不仅倒逼传统金融业态革新,也催生了新型金融业态。互联网是金融科技的基础,帮助传统金融从线下走向线上。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大数据(Data)简称“ABCD”,
并称为新时代四大核心金融科技,推动科技触碰到金融真正的核心。下面我们将从技术作为出发点,重点探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之间的关联及其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首先简要梳理下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之间的关联。互联网是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是新兴技术的基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并称为新时代四大核心金融科技,四者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是同生同长的有机整体,人工智能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诞生,人工智能又能提高数据的收集速度和质量,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相伴相生,对金融大数据至关重要的是金融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有许多结合点,区块链可改善人工智能的应用,引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底层变革。
(一)互联网
互联网开启了金融科技的先河,“科技”作为一种触网方式,将传统金融的功能和用途延展到了线上,通过线上销售产品、吸引用户,即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被称为“互联网金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P2P
P2P是Person to Person的简写,是指个人对个人的融资,既是一种借款方式,又是一种融资方式。美国的P2P公司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发展为Lending Club和Prosper的双寡头格局,并主要是SEC监管下无担保的个人消费贷款。中国的典型代表如陆金所、宜人贷、人人贷、微贷网、拍拍贷等快速崛起,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现在已经进入加强制度规范的阶段。
2.众筹
众筹是指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的特征,一般是透过网络平台连结起赞助者与提案者。股权众筹是重要的一种,指普通投资者利用互联网以资金换取一定比例股权以获得未来收益而企业也因此筹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模式。迄今为止,美国有100余家股权众筹平台,其中AngelList被业内奉为股权众筹的鼻祖,采用“领投+跟投”的模式。近年来,众筹在中国逐渐兴起,天使融资众筹平台天使汇是以融资项目为主体的直接投资网络平台,单次跟投额度可以最低到项目融资额度的2.5%,大大降低天使投资人的门槛,开创了全民天使新时代,已有“小猪短租”的成功案例。
3.金融网销
金融网销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售卖金融产品的统称,金融网销主体包括网络基金、网络证券公司、网络银行等。网络基金的代表如“宝宝类”产品,余额宝、理财宝、添益宝等货币基金,也包括部分股票型基金,可在线购买,十分便捷;网络证券的代表如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中信、民生等开设的网络券商业务,在线提供证券及其他衍生品交易活动相关的金融服务。网络银行的代表如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更无需财产担保,而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
4.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是互联网下支付结算的更新方式,利用移动终端和花联网,将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机构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支付、缴费等金融服务。
移动支付起源于20世界90年代的美国,移动应用类钱包相继产生,如成立于1998年的支付巨人PayPal,具有网站付款标准版、快速结账、在线开具账单、移动支付等功能。随着苹果系列产品兴起的Apple Pay,支持多款Apple设备进行移动支付,十分便捷。还有2015年11月上市的全球移动支付第一股——Square,提供信用卡付款处理服务,会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
国内的移动支付发展十分迅速,如2004年成立、2014年第二季度便开始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支付宝,支持多种场景支付,提供简单、安全、快速的支付解决方案,现已拥有8亿用户。还有随着微信快速发展的微信支付,可通过扫码支付和微信转账,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对外宣称拥有6亿用户。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调查表明,这两大支付巨头共同占有了中国66%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助推中国的移动支付的普及速度远高于其他国家。
5.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化实际上是通过线上平台把供应链金融整合起来,阿里京东的电商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便是典型代表。
如阿里小贷可以基于卖家的订单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为淘宝卖家解决短期资金融通问题。融资主体十分广泛,可以是中小企业,还可以是个人用户。借助互联网技术,阿里小贷通过淘宝交易数据评估风险,通过支付宝控制资金流来控制风险,保障整个供应链金融过程顺畅进行。
再如京东供应链金融的明星产品为"京保贝","京保贝" 是基于京东在供应链融资服务积累产生的业务,京东的平台供应商在此业务中可以凭借采购、销售、财务等数据得到自动化审批,整合了京东的供应商、京东商城和京东商户,并最终实现了京东金融服务平台的一体化,从申请到放款整个流程最快只需要3分钟,是小微企业可以真正实现快速融资。
(二)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人类制造的智能实体,广义上,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基础层的云计算、大数据的积累、深度学习带来算法上的突破。狭义上,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有很多具体应用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
人工智能会让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被取代,释放人力去做更具有价值的事情。人工智能对金融行业的优化集中在金融机构与客户的互动关系优化和更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之上。常见的应用有智能投顾、量化交易、授信融资等。
1.智能投顾
智能投顾的服务模式是基于投资者偏好,利用算法为其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并按照事先约定的交易方式进行交易,并在交易完成后,对投资组合进行后续跟踪、风险管理和组合调整。
我国的智能投顾平台已有数十家,主要有几类参与者: 1、初创金融科技公司,如雪球; 2、BAT等云联网巨头,如百度股市通; 3、互联网金融公司,如挖财网旗下的“钱管家”; 4、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如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天弘基金的风向篮子、海通证券的e海通财、广发证券的贝塔牛等。
2.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主要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在对冲基金端的应用。全球第一个以纯人工智能驱动的基金Rebellion曾预测了2008年股市崩盘,并在2009年9月给希腊债券F评级,比惠誉提前了一个月。日本三菱公司发明的机器Senoguchi,每月预测日本股市在30天后将上涨还是下跌。经过四年左右的测试,该模型的正确率高达68%。掌管90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Cerebellum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交易预测,自2009年以来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国内长信基金旗下的量化先锋混合基金,运用模型智能选股也取得了良好业绩,自2010年11月18日成立以来,累计净值为2.365。
3.授信融资
区别于传统的银行授信,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接入多纬度的立体数据进行在线授信。目前业内做智能信贷的数据来源,一般分为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内部数据是团队自己挖掘的互联网大数据,比如通过招聘网站挖掘的地区收入水平数据;而外部数据则主要包括央行个人征信系统数据、8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数据、电商数据、运营商数据以及黑名单和业内共享数据等。
如拉卡拉可以通过平台自身的金融数据,获得更准确的用户画像;而隶属于PINTEC集团的读秒,能从合作伙伴那获得多维度的数据,并且还会从用户申请贷款的行为中获得数据。通过这些线上数据的交叉比对,在短时间内勾勒出相对准确的客户画像,是智能信贷的基础。
(三)区块链(Blockchain)
区块链是一个集成了多方面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综合性技术系统,有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密码学原理、分布式数据存储三项必不可缺的核心技术。简言之,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系统,具有可靠性、安全性、追溯性、开放性、经济性五大特性,能弥补传统金融机构的不足,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灵活更新市场规则,防止信息篡改和伪造,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稳定性。
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首次将区块链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纳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区块链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基于数据共享、共识机制的区块链技术正在走进金融机构的日常,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实践案例相继出现。
1.数字货币
区块链应用最成功的加密货币是比特币。比特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作为支付技术的电子加密货币,去中心化、电子加密、区块链基础构成了比特币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构架下,比特币颠覆了传统货币的央行背书,通过共享账本实现了货币的流转流通,帮助人类第一次在没有任何中介机构参与的情况下,完成双方互信的转账行为,对世界货币体系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目前已在欧美国家获得相当程度的市场接受,不但能在商户用比特币支付商品,更是衍生出比特币的借记卡与ATM机等应用产品。
且已有国家发行数字货币的先例,2015年厄瓜多尔率先推出国家版数字货币,不但能减少发行成本及增加便利性,还能让偏远地区无法拥有银行资源的民众通过数字化平台获得金融服务。瑞典、澳大利亚及俄罗斯也在研讨发展数字货币的计划。
2.跨境支付与结算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可以实现点到点快速且成本低廉的跨境支付,安全透明,不但可以全天候支付、实时到账、提现简便及没有隐形成本,也有助于降低跨境电商资金风险及满足跨境电商对支付清算服务的及时性、便捷性需求,大大提高资金利用率。
2016年9月,微众银行联合华瑞银行开发的基于联盟型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联合贷款清算平台投入试运行,用于优化两家银行“微粒贷”联合贷款的结算、清算。作为国内银行业的首个区块链实际应用场景,这个清算平台使得两个真实的银行机构可以通过区块链进行数据交换验证,完成实时清算。
3.票据与供应链金融
票据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因人为介入过多,导致许多违规事件及操作风险,急需实现票据价值传递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去中介化,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
2017年1月3日,浙商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数字汇票产品正式上线并完成首笔交易。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数字汇票平台,提供在移动客户端签发、签收、转让、买卖、兑付移动数字汇票的功能,并在区块链平台实现公开、安全的记账。移动汇票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将以数字资产的方式进行存储、交易,在区块链系统内流通,不易丢失、无法篡改,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和不可抵赖性。
4.客户征信与反欺诈
信息时代银行的客户征信及法律合规的成本不断增加。记载于区块链中的客户信息与交易纪录有助于银行识别异常交易并有效防止欺诈。
2017年2月15日,兴业银行区块链防伪平台对外公开,利用区块链分布式高可用、公开透明、无法作弊、不可篡改、信息安全等技术特性,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开源架构,自主设计研发而成,服务于兴业银行所有具有存证、防伪需求的各类业务系统,业务系统的关键数据可通过调用平台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实现存证和防伪功能,从而快速提升业务系统防伪安全级别。已提供了通用的数据防伪存证、数据验证、历史记录查询、数据查验、文件查验等功能模块以及平台防伪服务相关API。
(四)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是数据的结构化,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是金融科技最底层的框架技术,提供上层数据存储、计算的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随着国家“互联网+”政策的落地,金融行业“互联网+”的步伐也不断的加快。已有金融行业使用云计算的案例, 按照部署模式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种。
1.公有云
公有云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云,一般可通过Internet或者运营商使用,可能是免费或成本低廉的。应用在金融领域的公有云多体现为行业共享的行业云。所谓的行业云通过金融机构间的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通过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在金融行业内形成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接口、公共应用等一批技术公共服务。用于对金融机构外部客户的数据处理服务,或为一定区域内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垂直金融机构提供资源共享服务。
经济实力较弱和技术能力偏弱的中小型银行,城商行通常采取行业云的方式进行云计算。如兴业数金是行业云,主要为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行业云的服务,率先将云计算技术用于生产系统,而且将云计算技术推向金融行业云的高度。
2.私有云
私有云是为一个公司单独构建的数据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基础设施,并可以控制在此基础设施上部署应用程序。技术实力和经济基础比较强的大型机构偏向于私有云的部署方式,可以将一些核心业务系统,存储重要敏感数据部署到私有云上。一般采用购买硬件产品,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方式搭建,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外包驻场运维自主运维或自动运维方式。如邮储银行,是典型的私有云模式,首先部署到私有云上,从而满足对开放性、稳定性、灵活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
3.混合云
混合云是指既用公有云又用私有云进行多基础设施处理的云计算。如瑞银银行利用云计算完成数字化转型,采取了混合云的方式,平时日常业务处理中使用的是瑞银数据中心进行,一旦峰值到来,可以将负载导入公有云平台,充分利用公有云计算资源。
云平台已成为承载各类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为保障银行后台信息安全、降低金融信息系统迁移成本和金融业务上云风险,各大银行主动出击,启动云平台建设。如招商银行旗下招银云创对旗下金融云业务进行升级,建设金融行业云,降低金融信息系统迁移成本和金融业务上云风险;兴业银行旗下兴业数金与IBM联合对旗下金融云业务进行从基础设施到解决方案的服务升级,并发布金融行业云服务品牌“数金云”。
(五)大数据(Data)
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通过对大量终端用户数据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大数据分析,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大数据分析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在征信与风控、消费金融等领域应用广泛。
1.征信与风控
大数据征信是利用数据分析和模型进行风险评估,依据评估分数,预测还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以及欺诈风险。在金融风控领域,围绕客户周围的与客户信用情况高度相关的数据,利用数据实施科学风控。
如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通过大数据及云计算对海量信息数据的综合处理和评估,主要包含了用户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五个维度。芝麻信用基于阿里巴巴的电商交易数据和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并与公安网等公共机构以及合作伙伴建立数据合作综合评估用户信用状况,已经在信用卡、消费金融、融资租赁、酒店、租房、出行、婚恋、分类信息、学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等上百个场景为用户、商户提供信用服务。
2.消费金融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战略背景下,全面推进消费能力,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因此同时,消费性贷款也在过去五年时间出现明显增长。
如京东金融推出的消费贷产品——京东白条,依托京东商城十余年的电商消费数据优势,综合分析用户的购物记录、支付记录、评价记录等,进而决定该用户能否拿到白条和能拿到多大额度,海量的消费数据为京东白条授信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有一种美好习惯,叫做阅后点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