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科技在保险or证券行业中的应用及典型案例?

第三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 苏州站成功举办!

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年)》,明确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的目标和工作重点;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指明了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

2022年11月19日,以“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第三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苏州站)在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中国通信学会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发展专家委员会、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华东师范大学全程指导,由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苏州市金融科技协会、上海市黄浦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上海市普陀区金融服务中心、南京江东商贸区管理委员会、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联合主办。

大赛组委会特邀上海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曹广智先生、上海农商银行首席信息官周衡昌先生、中银金融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高级总监孙宇千女士、神州信息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春雨先生等出席活动并演讲。

大会伊始,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首席科技官李奕涛先生代表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陈琦伟先生为本次活动致辞。他表示,第三届大赛进入了新阶段,二十大会议对数字经济寄予高战略价值的期望,研究院将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赛道中,和金融科技企业一起推出更多有实践意义的前沿研究项目。

李奕涛先生发布《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分析专题调研报告》,他表示,研究院在过去几个月完成对6家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转型和客户价值评测系统的调研,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三大挑战:第一,在系统性的理论指导、组织保障、案例和经验等方面有待提高;第二,在普惠金融和ESG 等金融赛道有待继续拓展;第三,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仍需在客户体验和客户触达方面打造竞争优势。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结合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年)》和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调研聚焦在经营转型战略与规划、风控和安全管理、信贷业务和实务、数据治理和科技能力建设、客户触达和客户体验的五大战略领域。

调研报告显示,银行可从以下方面继续发力,第一,全局思考,全面实行数字化经营,将客户价值理念和ESG等金融赛道相结合,以数字化为手段,将内部流程转化为金融产品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从信贷风控和客户价值两个角度探索ESG等新型技术企业的信贷风险特征,明确关键数据和指标;第三,全面进行数据治理,提高内部数据的可用和可及性,与第三方合作进行金融新基建建设;第四,对全行系统进行统一梳理和改造,提高案件管理在系统中的逻辑模式化,解决业务多态性以及服务水平多样性对系统可靠性的冲击。

会上,上海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曹广智先生进行了“创新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数据驱动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最终目标是为业务带来价值。科技创新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新动力,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金融科技伙伴。新兴技术多、迭代快,距离生产成熟期时间仅2-5年,银行平衡风险和机遇后,一般在新技术的期望膨胀期、泡沫破裂低谷期才会大量应用,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上海银行于2020年成立了创新推进工作小组、设立了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并持续探索与企业、政府等机构的合作创新。上海银行作为城商行,可以提供金融场景,科技伙伴提供新兴技术,共创共赢机制深化金融科技创新应用。

上海农商银行首席信息官周衡昌先生进行了“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化银行建设”的主题演讲。他表示,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进程以网点信息化、网上银行、移动银行、智能银行、开放银行、数字银行为标志,数字化主要表现为数字化经营、数字化决策。目前银行数字化有四大挑战,分别是从传统IT架构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结构群,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服务,从确定性市场需求到个性化、场景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从单一产品解决方案到全套运营方案。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需要作为公司战略进行设计和推动落地,数据、服务、管理会计的治理先行,组织架构开放、敏捷、创新、全院共建共享,业务和技术融合的组织模式、工作流程、融合考核机制等,配套创新容错机制和客户体验管理。他认为建设数字化银行的技术路线是,大型银行做整体规划进行架构重构,中小银行渐进推进技术、业务、数据的中台战略,强化基础治理、协同机制、执行力、战略管理,融合队伍联合决策、访客、实施,在IT能力上敏态、稳态技术双速发展,专项技术研发灵活补充。

中银金融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高级总监孙宇千女士进行了“商业银行场景生态建设引领未来“的主题演讲。她表示,数字银行已进入以开放化、无形化、智能化为代表的4.0时代,金融场景生态建设进入以经营、管理为核心的产业场景化阶段,但市场竞争环境加剧,亟需创新突破,目前同业有特色业务生态化、全领域平台化、集团化综合化、开放银行嵌入式四大类建设模式,社会化交叉渗透、专业化细分、生态整合、管理质效机制提升方面增强成为新趋势。最后她建议银行业通过垂直行业生态圈闭环、“金融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银行+非银+非金融”强机制联合共赢三大实施路径来发展场景金融。

神州信息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春雨先生进行了“数字化浪潮,银行IT架构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分布式往中台发展、低代码加速分布式应用落地、分布式与云原生结合、微服务在云原生体系下演进是主要的发展趋势。基于云原生运行全景,容器云是整个云原生的底座,再结合行里的公共服务,数据库、消息、存储和缓存等东西,在云上给全行提供统一的支撑。技术中台的建设对现有的系统建设肯定会遇到阻力,从实战经验来说,首先做中台时,全行所有人员和团队思想要统一,在具体落地过程中,形成明确的推进策略和保障措施;在商务模式上,和配合度高的厂商机构找出好的合作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助理白露女士发布“EMTO高端培训项目”和“长三角金融科技成长赋能营”。

她表示,“EMTO高端培训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和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合作创立、合作办学,以“科技改变世界”为办学指导思想,塑造技术和创新管理领袖,培养国际视野金融科技管理执行官,对接国家数字化转型需求,培养科技强国使命感、技术领导力、创造力与卓越思维力、金融科技商业化能力、全球视野和技术趋势洞察力。我们希望借此次培训打造出一个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全新模式。本项目的亮点在课程模块,包括金融科技管理概论,高管能力,金融科技管理基础知识,金融科技管理能力,金融科技管理核心实践课程等。每个模块结合目前金融业管理人员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设计。重中之重是注重实践能力,项目将带领学员实地走访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龙头企业,包括蚂蚁金服、腾讯金融、360、恒生电子等,进行案例教学和研讨。

为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加强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的沟通交流,更好地助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服务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在成功举办两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的基础上,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及大赛组委会特此成立“长三角金融科技成长赋能营”,特别邀请来自金融科技、数字科技多领域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为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供需对接、助力金融机构金融数字化转型,借助国内外人才智力,有效促进技术供需结合,推动金融科技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长三角金融科技成长赋能营通过金融科技政策内部解读会、金融机构金融科技部门数字化转型合作洽谈会、投融资推介会的方式,为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最丰富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圈;前沿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汇聚业界头部专家与产业龙头企业;实地研习头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成长企业中的投融资痛点问题;最新的监管政策解读。

大会最后环节,7位评委点评了19个经层层筛选的项目。

曹广智上海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周衡昌上海农商银行首席信息官

黄韦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孙宇千中银金融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高级总监

钟诚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苏州分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

石进苏州思萃区块链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所长

李奕涛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首席科技官

19个入围项目名称和所属参赛方

苏州黑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资产的开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上海联通&太平洋保险联合工作组

太保产险物联智保平台项目

泰康人寿X网易数帆保险业敏捷软件生产力建设

见知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令牌云(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新一代可信数字身份服务

小微信用融资宝服务平台

招商银行信用卡新一代数智服务引擎

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商户服务平台

基于数币+智能合约的企业服务差旅费管理系统

南京星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保险行业多策略灾备保护方案

深圳微众信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票链贷——泛中心数字化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上海酷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外汇风险的智能管理专家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保险行业其实是一个技术信息高度密集型的行业,金融科技的急速发展,也给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2016年中国保险业人才发展高峰会特意安排了一场关于“金融科技与人才发展”的主题沙龙,邀请到四位前沿嘉宾进行分享。

谈亮   德勤中国保险业风险咨询领导合伙人

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张科

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张见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副总裁  马斌

深圳易股天下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易欢欢

谈亮:今天我们的主题是“金融科技与人才发展”,人才培养如何拥抱科技的变化?首先请四位嘉宾分别结合自己公司的特点阐述一下主要观点。

张科:拥抱科技变化贵在脚踏实地

我们整个社会和行业都处在一个大的转型时期,大家都在摸索,我们作为小公司更是在这样的一个摸索的路上。我们是2012年成立的,是一个比较新的寿险公司,4年下来发展的比较快,到9月份我们的规模保费是354亿,排在第17名,而且我们实现了2013年到2016年每年都在盈利。我们作为一个小公司,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和资本去研究一些非常高深的东西,我们脚踏实地的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我们第一个提出了“白名单核保制度”。金融机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管控风险的能力。即使在国外,保险欺诈也占到理赔的15%左右。这个如何管控?我们提出定期寿险可以免核免到100万!这个大家很吃惊,100万的风险太大了!我们用白名单核保,例如腾讯的员工都是非常好的员工,都很年轻,也经常锻炼、工作环境也好,也不用天天的出差,所以腾讯的员工都可以买。怎么认证?留下你的邮箱,我们给你发一下邮箱认证你点一下就可以买了,否则不可以买。简单实用,又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

我们又碰到另一个问题:网点少。客户说变更手机号和变更银行卡,因为这两个信息是非常关键的,不能随便变更。我们就引用了人脸识别。这不是说凑热闹,我们体验过腾讯的人脸识别,很方便,真正的解决了问题。

再后来我们发现,网上的客户离我们很远,理赔很难,怎么办?我们说(客户)你不用出门了,我们上门取材料。在这件事上,客户不是说嫌麻烦,也不是不愿意支付10块钱的快递费,而是说我这个理赔的材料寄给你万一寄丢了怎么办?万一寄丢了,我几十万的理赔金是不是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就上门取。

我们通过这样的尝试和探索,现在基本实现了全流程和客户是不用见面的,投保在网上,核保通过邮箱,变更一些关键信息使用人脸识别,理赔我们派人上门,而且派的人是我们公共公司的人。所以说保险就是你交保费,出了事我们赔,也没有那么的复杂。

张见: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当以价值驱动灵活愿景 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阳光渝融是今年1月份成立的一家新的保险公司,是中国的第一家专注于提供信用保证保险的市场化运作的公司。我们致力于推动普惠金融,一方面为个人消费金融提供信用增信的服务,第二个为机构融资提供增信的服务,帮助企业和个人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整个金融资产交易的效率。

金融科技人才发展有两个主题词,一个是跨界,一个是融合。我们实际上是横跨保险市场、信贷资本市场的一个底层服务商,所以我们需要连接不同的市场,本身需要各个行业的人员,所以人才上的结构是跨界的。随着人群的习惯和技术在改变,所以我们还要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我们公司本身在成立的时候就面对技术的跨界、专业的跨界,在跨界中就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我们现在有160位员工,只有30%是来自传统保险,70%是来自于银行、大数据、互联网公司。我们成立之初,定位是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一家平台型公司,我们通过大数据构建一个智能化的风险控制的平台,因为我们是风险的买家,我们需要对各类资产提供一个风险的定价并且提供出风险缓释的方案。同时我们也不希望用传统的方式跟客户和市场做连接,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高效的方式,尤其是对普惠金融这种金额小、频次高的业务我们更需要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提高效率。

在发展这样的一个创新型公司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以价值观驱动的灵活愿景来保持公司在变化中能够适应外部的变化。过去一个企业战略管理首先要有愿景,要有价值观,要有战略,我们现在感觉到愿景越来越难定了,可能你在出发的时候想到的事情,一个月之后就要发生改变。所以公司在经营中对于愿景的实时调整这个非常的重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坚守的价值观不能变。

第二,要让员工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感。我们今年一年做的多种尝试,不同的资产、不同的交易方式,很有可能出发的时候想的很乐观,但是三个月之后就会放弃。传统的机构经验都喜欢确定性,而在金融科技时代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怎么能够激发员工的尝试、创新、行动的激情?我们觉得应该是容错,对失败的宽容、容错,让每一个不同领域的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担心有什么负面的影响。

第三,需要营造分享的环境和文化。怎么让不同专业背景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很好的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思维模式,通过这种分享达成团队的凝聚。

第四,金融科技公司对于团队的融合、人员的发展,对领导者的风格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过去的传统的领导风格也要做一些变化。一是领导者首先要有很开放的心态,要包容,二是要谦卑,三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有快速决定的决断力。

马斌:新技术背景下业态必然发生巨大变化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前两天公布的数据,手机上网用户数已经高达7个多亿。我们又赶上改革开放30年的“趋势的红利”,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我们现在有的数据接近8个ZB,到2020年估计有40个ZB。(这标志着)我们已经完全进入到一个连接的时代、一个数据的时代。因为科技的进步,整个的业态、社会结构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大背景下,必然导致各个行业跨界。我们原来对传统行业有一个区分和界定,现在我们就很难按以前一产二产三产的标准来界定。从整个交易的闭环来讲,金融行业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离钱最近,同时也是整个闭环的出口。在这个领域里,必然各个领域会全部融合,保险更是这样。

目前我们才给3亿人上保险,未来有巨大的市场,要给13亿人上保险。所以从整个的趋势看,红利会巨大!科技是怎么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是依靠技术的变化。昨天腾讯在开全国的互联网安全的领袖峰会,像量子通讯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必然就会提升整个社会行业的效率,所以增效是必然的。我们在做提升效率的同时,又改变了原来的模式。原来是生产出来才给消费者,现在要通过消费者重新定义生产。因此所有的业态必然会发生变化,这个是根本性的。从观念上,从机制上,从人才培养上,我们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谁适应谁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谁不适应必然会被淘汰,这就是这个世界发展的规律。

腾讯也是在这里面一直在做一些努力,进入到腾讯的员工我们分为职能线和专业线。职能线按成绩来,专业线我们分成态度、知识、能力、经验,我们还是有一个标准的。态度上要求你具有抗压能力、学习能力、持续拥抱变化的能力。知识上需要更快的更迭,在你的能力的培养上要快速的适应这种变化,最后你的经验的培养要不断的去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提供一些借鉴的经验。

易欢欢:未来最重要的金融人才是产品经理和风控经理

金融科技的一个大的背景是什么?就是2000年以来的互联网的红利,2010年开始叫移动互联网的红利。2015年的时候,移动手机在中国已经做到7亿台,互联网的用户做到10个亿,也不可能再翻倍了。所以当年这些大体量的互联网公司,跑马圈地的圈用户、圈流量模式不可行了,现在开始深耕。这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个大背景。

传统金融行业讲究非常的长远、稳健及可靠性,所以它对新的技术敏感性不强。现在在银行里面的很多核心服务器,都是60、70年代的IBM大型机,真正能给提供技术服务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所以当以产品、监管为核心,变成以用户为核心的时候,中间交易规则的变化就会经受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和。2008年的时候互联网公司自己就曾遇到过,2010年以后电信公司也遇到过,这个趋势会逐渐复制到金融行业。

除了大、云、平、移等当前最热的核心技术对金融业的影响,同时我们要布局最新的东西,接下来还有几个核心科技值的大家关注:

一是人工智能。我们自己也在研究人工智能与证券的结合,保险领域里面,机器学习以及未来对用户的识别、风险管控、产品精算,都会产生一个积极的影响。

二是混合现实技术。互联网打破了一维,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两维,混合现实技术或者叫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增加更多的维度。三是价值网络(以前讲区块链)。我现在可以更好的评价一个企业和一个个人,因为他在任何的环境中都会留痕。这些痕迹数据加在一起,对他的判断就会更准,而且这个会成为他的财富、一种价值、一种信誉。什么叫财富,一方面是真实货币,另一方面是由信用、良心全面构成的。在新的环境中通过区块链技术而产生的叫做价值网络,它是对互联网的进一步提升,而且这张价值网络产生的所有的资产既有实际的也有虚拟的,中间也可以发生互相的变化,而且可以做一个中期、远期的互换。

未来人才培养上非常关键的是什么?既要有对客户需求的把控,也要有对当前的监管和整个金融的来龙去脉的把握,你不可能跳开历史,重新塑造一个东西,重新再造车轮子,我们是在在当前的车轮子上发展新的方向。未来对于金融机构里面最重要的是两个岗位,一个是产品经理,一个是风险控制经理。

谈亮:各位嘉宾刚才围绕创新和变化谈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那么我们在很多企业里还有很多存量人才,如何发展这些存量人才?听听几位老总的看法。

我们去看干部的时候,发现主要面临两个挑战,不管是存量还是新的,一是跳不出,二是太主动,这两个都很麻烦。

第一,跳不出不行。我们沉浸在所谓的专业知识,沉浸在所谓的行业规律里头,很多时候基于自己专业的一些判断,都并不一定对。我们到了回归常识的时候,常识是比知识重要,知识比专业重要!例如,弘康是第二年开始盈利,而且是连续盈利,不是偶然现象。而我们行业有一句话,寿险公司就是7-8年盈利,几乎所有的人都这么说。我们回到常识,不谈专业,为什么这句话是不对的?我们看这句话是哪里来的?第一如果说是国外的经验,但欧美日本过去几十年几乎都没有成立新的寿险公司,美国的寿险公司是从2千多家降到1千多家。这样看来,国外几十年前的经验,请问适用中国吗?一定不适用中国,所以从国外来的是站不住脚的。第二如果说是国内的。国内没有数据证明是7-8年盈利的,有的第一年就盈利了,有的到14年还没有盈利,当然加起来平均一下是7-8年。

第二,太主动也不行。大数据、区块链等等,不是说不好,但是这个对我们有什么用?大家说互联网要颠覆传统行业,我说互联网不会颠覆我们。颠覆是来自内因不是外力!只要做好自己,没有人会颠覆你。卖衣服的商店不是被淘宝颠覆的,是被自己颠覆的,因为他把300块钱的西服卖到了3000,淘宝说你们300卖3000,我们300卖500就可以了,所以淘宝就卖火了。所以实体店不行了,不是被淘宝店颠覆的,是被自己颠覆的。互联网本质一是效率,二是客户至上,没有其他本质。前一段时间腾讯张晓龙也说了,要发明一个用完即走的东西。我们却天天在谈黏度、高频。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标榜的有多重要,互联网到了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基础设施。我们需要把毛驴车换成四轮汽车,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走,否则我们赶着自己的毛驴车去高速公路这个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像我们在保险业已经做了二十几年,面对现在全新技术的新的时代,唯一的做法就是修炼。持续的学习,改变自己,拥有技术观念,常怀谦卑之心,拥抱变化,只有这样才可以适应新的发展。我们现在也请了很多的银行的人做风控,传统的风控都是看财务报表,实际上现在很多企业的数据的价值比这大的多,怎么样跳出传统、用新的技术、大数据、新的算法对企业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评估?这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所以各行各业都存在一个存量人才不断学习的过程。

存量市场肯定是拼效率的,增量市场一定是拼创新。大家想抢着新的蛋糕,想把蛋糕做大,你没有新的创新点,你不可能获取更高的收益。创新又分为两种,一种是0-1的创新,这种是底层的,这个是很难的,另外一种是1-N的。保险业因为有这么多的红利,容易在1-N的上面产生价值。对于我们人才的培养也是这样。基于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能不能自己赋能?赋能是解决0-1的问题;如果改变不了,就只能在1-N这个方面上适应。腾讯员工平均的年龄大致在28岁,接近3万人,这里面50%以上都是工程师。所以要求你对变化拥抱的能力会更强,并且你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的态度、知识、能力、经验,能够真正的抓住这样的变化的过程,你才有可能适应这个时代。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存量人。他最早在华尔街做量化交易,当时正好是96年、97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他发现这里面机会很大,就从华尔街辞职跑到西部做了亚马逊,成功的把自己从一个金融人变成了完全的互联网人。我最早做程序员出身,后来做金融,但是真正开始做新的领域的时候,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更新,重新感受。其实人才是没有存量和增量之分的,两者之间的距离在于最后要做好要完成这个转换,完成既以用户为中心又不触犯相应的法律和风险的转换,这中间都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谈亮:最后我想请四位嘉宾,每位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现在既是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最坏的时候就是现在面临整个宏观经济的压力,面临各种各样的转变,但是所有的机会,包括人才,包括各种各样的转变都在这个机会里面进一步的显现。

变革的时代谁有勇气去变革,革自己的命,谁有勇气抓住这样的机会,谁就有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潮头。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无论从事任何一个行业,最关键的一点你要有变革的动力和决心!我们现在知识变革的太快,我们以前认为拥有的所有的经验可能在第二天就过时。因此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每一天都在清零,我们每一天都在拥抱变化,人人都有机会,关键是要有勇气和决心,还有毅力!

拥抱变化,做好自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腾讯做好互联网,我们做好我们的保险,我想这个合作的空间一定是无限广大的!

(以上内容根据活动现场速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前三节(Q1-Q3)公募业绩创十年新低,不可忽略第四节(Q4)逆袭奇迹,复盘类似年份,寻找逆袭胜负手:①规避公募重仓行业;②配置上偏向银行地产等周期价值板块;③追求低估值。

22年第四节胜负手:低配、低估值的银行地产、建筑建材。

第四节(Q4)逆袭经验。前三节公募业绩创十年新低,类似年份:2011、2016、2018年。今年截至前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收益率中位数-19.2%,为2010年以来最大跌幅,进入四季度颇有球赛进入垃圾时间的氛围,但不能忽略的是第四节逆袭奇迹。过去十年中,与今年类似的前三节公募净值大跌的年份包括:2011年(公募收益中位数-18.0%,下同)、2016年(-8.5%)、2018年(-11.4%)。复盘这三年Q4表现占优的基金风格和操作,我们认为Q4逆袭的关键在于:①规避公募重仓行业;②配置上偏向银行地产等周期价值板块;③追求低估值。

第四节逆袭经验:规避重仓、银行地产、低估值。①低配板块是弯道超车的潜在筹码,机构重仓行业反而第四节表现不佳。典型如2016年Q4以建筑建材为代表的周期板块表现占优,但机构配置比例极低;而2018年公募重仓的食品饮料和医药在Q4跌幅达18%,同期上证综指跌幅仅12%。②银行地产、建筑建材等周期板块易成为关键筹码,博弈稳增长预期。复盘11、16、18年第四节逆袭基金的风格和操作,典型的特征是偏好银行地产、建筑建材等周期价值板块。究其原因:1、年底业绩空窗期,围绕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博弈稳增长预期;2、符合2.1中公募持仓较低的条件;3、个股普遍市值较大、流通性好,便于机构短时间收集筹码。③逆袭基金并非买到Q4所有上涨行业,风格上更偏好低估值品种。市场情绪整体偏低的行情下,逆袭基金更看重低估值的安全垫,在事件催化下可能迎来估值修复,典型如11年逆袭基金重仓的银行地产,16年逆袭基金重仓的银行、建筑,18年逆袭基金重仓的银行、建筑建材、公用事业等。

22年第四节胜负手:低配、低估值的银行地产券商、建筑建材。①当前金融地产及稳增长板块在公募配置中占比极低,截至22Q3银行、地产在公募仓位中占比不足3%,非银、建材、建筑、钢铁低于1%。②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大盘价值估值极低,背后是对经济增长的极度悲观预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及地产政策持续发力,悲观预期有望得到修复。③近期地产支持政策持续发力,“第二支箭”、“金融16条”纷至沓来,且力度逐渐加大。二十大报告重申2035远景目标,明年政府工作报告大概率设置5-5.5%增速目标,稳增长政策将进一步发力。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加码的背景下,机构低配、估值底部的银行地产券商,以及稳增长的建筑建材将成为第四节逆袭的关键。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蔓延风险、疫苗有效性;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分析师 陈李、邢妍姝)

本次银行理财破净原因探究:银行理财大规模破净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直接原因,即底层资产价值下跌带来产品净值下跌;二是底层原因,即底层资产价值下跌的原因。(1)直接原因:银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配置以债券类为主,主要投向高等级信用债,而11月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是本次破净最直接原因。11月份,截至11月16日,利率债、信用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多数一年期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上行幅度超50bp,一年期、五年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47.09bp、25.52bp、18.96bp;相较于3月份的“破净潮”,11月(截至16日)债券收益率上行幅度远远高于3月份,债市暴跌成为本轮“破净潮”的最直接原因。此外,11月以来,我国股票市场整体向好修复,对产品收益有一定支撑作用,但由于前期权益市场整体下行幅度较大而本月修复幅度难以弥补,加上权益类资产持仓比例相对较小,对理财产品收益的支撑作用有限。(2)底层原因:一是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的发布,令由于封控而造成的经济停滞预期减弱;二是金融支持16条等一系列支持房地产的措施出台,令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下行预期有所减弱;三是资金利率的上行,令流动性对债券形成的支撑作用减弱,其中同业存单利率上行,除了资金利率上行带动之外,亦有整改要求导致需求约束的原因。

未来发展及影响:现有存续期银行理财产品以封闭型和定开型为主,因此绝大部分破净产品无法立即赎回,市场短期冲击影响有限。中期来看,随着经济回暖、债市走弱,12月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到期赎回压力显著增加;随后产品到期数量逐渐减少、赎回压力回落;从目前已破净封闭型产品来看,到期产品多集中于3Q4。若市场持续性走弱,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与业绩基准大规模倒挂,当产品封闭期结束时将会迎来一定的赎回压力。面临赎回压力时,国开债和二级资本工具承受的抛压较大。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中,二级资本工具和国开债的规模较大,截至2021年2月,两者的占比分别为31.58%和21.29%,因而当银行理财止损时这两类债券有一定抛压,或将推动相关债券利率短期上行。此外,长期来看,赎回潮影响将随时间边际递减,不会引起债市大幅波动。长期债市走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市场情绪修复情况、国内稳增长与货币宽松政策落实力度等都会对市场形成扰动。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复;权益市场波动加剧;利率超预期上行;货币/财政政策超预期;数据统计偏差。

有色金属碳达峰方案发布

聚焦产业&用能结构调整

事件: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延续前期纲领设立两阶段目标,聚焦清洁能源&低碳技术&再生循环。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三大特点:冶炼是碳排放核心环节、铝是碳排放重点品种、用电是碳排放主要来源。本次方案针对行业特点提出,1)“十四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2)“十五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大幅改善,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以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确保2030年前有色金属行业实现碳达峰。量化目标与前期发布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保持一致。

部署五大重点任务,可再生能源&再生金属大有可为。方案提出:1)优化冶炼产能规模:巩固化解电解铝过剩产能成果,坚持电解铝产能总量约束;防范重点品种冶炼产能无序扩;提高行业准入门槛。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行业高效集约发展;强化产业协同耦合,鼓励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实现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和产业循环衔接;加快低效产能退出。3)强化节能降碳技术: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广绿色低碳技术。4)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消纳可再生能源,力争 2025 年、2030 年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分别达到 25%、30%以上。5)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到 2025 年再生铜、再生铝产量分别达到 400 万吨、1150万吨,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 24%以上;构建绿色清洁生产体系;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

清洁能源替代可有效降低电解铝过程中的间接排放。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用燃料和用电来源以化石能源为主,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大。电解铝用电量最大,其60%以上产能采用燃煤自备电,用电导致的间接排放占电解铝碳排放量的85%,占有色金属行业排放总量的50%以上。因此要推动有色金属行业以气代煤、以电代煤,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再生金属能耗&碳排少,降低原矿冶炼环节的排放。再生有色金属可替代原生冶炼产品降低排放。根据工信部披露,再生铝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分别为电解铝的5%、2%,按照2025年再生铝产量1150万吨测算,将有效减少碳排放1亿吨以上。

推进有色金属行业纳入碳市场。方案要求研究将有色金属行业重点品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随着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达峰方案陆续出台,以及排放数据体系的建立,碳市场扩容在即。

有色金属行业达峰方案印发,双碳“1+N”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清洁能源&再生金属在有色行业减碳中大有可为。1)清洁能源:①天然气——具备大规模替代基础的清洁能源。重点推荐【天壕环境】【九丰能源】。②火电灵活性改造——有效响应调峰需求,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建议关注【青达环保】、【清新环境】【龙源技术】等。③绿电——双碳背景下内在价值提升&需求释放。④氢能——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助力深度脱碳。2)再生金属:动力电池回收重点推荐【天奇股份】锂电回收长周期高景气,保障战略性资源供应;危废资源化重点推荐【高能环境】深度资源化+区域品类扩张。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利率超预期上行,行业竞争加剧。

保护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合法权益

《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点评

事件:银保监发布《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规)。新规为全面规范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行为,切实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核心要点梳理:政策思路一脉相承。1)压实主体责任,产品信息披露主体为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对象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及社会公众,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2)明确在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信息披露内容,以及服务特殊人群的信息披露要求;3)明确完善内部披露管理机制,建立产品信息披露内部管理办法;4)信息披露材料由总公司统一负责管理,不得授权或委托个人保险代理人自行修改披露材料;5)明确相关管理人员在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材料制定、使用等方面的责任;6)新规自2023年6月30日期施行。

征求意见稿与终稿对比,体现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强调信息保护机制。2022年8月银保监会下发征求意见稿,本次新规边际变化主要为:1)在“产品信息披露原则”中强调“应当准确说明并充分披露”(征求意见稿中为“描述”);2.提出“重点提示格式条款中与投保人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3.在“产品信息披露对象”中新增受益人,在“保单查询通道”中新增被保险人、受益人查询方式;4.在“客户信息保护机制”中新增强调不得“违规收集、使用、加工客户信息”。

主要影响分析:保护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合法权益,降低潜在误导纠纷。1)费率表和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现金价值全表首次作为产品信息披露材料主动公开,有助于投保人更好理解和比较不同产品和不同公司间差异,目前部分经营规范的头部险企已尝试于官网披露上述部分信息材料。不过也将影响对于费率较为敏感的年轻群体的投保决策,同时,长期险产品前期现金价值水平低于已交保费,新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长险销售难度;2)强调在售前、售中、售后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提供应知的产品信息,以更好地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认为,完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信息不对称性,从销售源头做好规范,降低潜在的销售误导和理赔纠纷。此前行业出现退保黑产,其背后就有投保人对退保转保等了解不充分的原因。3)强调“材料应当由保险公司总公司统一负责管理”,与此前各类规范中明确保险销售人员未经授权不得发布保险销售宣传信息的要求一脉相承。4)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同样也保护了保险公司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保险产品专业性较强,合同订立过程存在着很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此前部分销售误导典型案例中,在判决结果上,保险公司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未来,从源头明确消费者对保单的理解和认知,也将保护保险公司自身的合法权益。

投资建议:新规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从源头降低潜在销售纠纷,肃清行业乱象,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利好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完善产品信息披露既是对公众有效的保险知识的教育,也是从源头规范主体行为降低潜在纠纷的有力保障。寿险方面:曙光初破水,改革始见微。寿险改革成效初显,开门红应对积极,队伍规模企稳,队伍质态提升;产险方面:车险市场高景气延续,头部险企承保利润有望迎来量价齐升。个股推荐顺序: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财险。

风险提示:信息披露透明化后产品溢价空间压缩降低利润率水平,现金价值全表披露后长期险产品销售难度明显增加。

(分析师 胡翔、葛玉翔、朱洁羽)

事件:2022年11月18日北交所公告,将于12月1日起下调股票交易经手费至按成交额的0.25‰双边收取,降幅50%。

经手费调降,投资者将直接受益,对券商盈利影响较小。1)股票交易经手费由交易所收取,券商代为扣收(通常包含于券商佣金中);“双边”意为投资者买入及卖出均按照成交金额*0.25‰向交易所支付交易手续费;截至2022年11月19日,上交所及深交所该项费率均为0.487‰。2)股票交易手续费用包含印花税、证管费、股票交易经手费、过户费、券商交易佣金(共5项)。此次北交所股票交易经手费让利,更多倾向于对投资者,我们预计市场交投活跃度将有所放大,对券商业务盈利的影响偏中性。3)北交所股票成交额占比市场总量较小: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11月18日,北交所2022年股票成交额为1,782亿元(日均8.45亿元),占比全市场A股成交额0.09%。

延续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市场交易成本。1)此前股票交易过户费下调50%:2022年4月28日,中国结算将股票交易过户费总体下调50%,降低后沪深市场、北交所等市场股票交易过户费统一下调为按照成交金额0.01‰双向收取。2)国办发布《意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核心:国办于2022年9月1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提到“鼓励券商、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我们认为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助力市场主体发展”为核心。3)此次调降主要为继续推动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北交所本次调降股票交易经手费,我们认为①政策影响意义非常明晰:主要为有关减税降费相关政策,及此前国办《意见》的延续。②政策导向非常清晰: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资本市场服务能力,激发市场活力。③降费相关原则为制度性交易成本调降:我们认为调降主要涉及当前收益较高的领域,交易所、中国结算相关费用可能有进一步压降的可能,基于市场化竞争形成的定价(比如券商佣金、基金管理费)受到的影响会更小。④让利投资者有望提振市场活跃度:我们预计未来投资者交易成本有望继续降低,让利投资者有望提升市场交投情绪,券商盈利向好。

行业估值逼近底部,建议积极布局。政策催化行业估值提升,当前板块估值逼近历史底部,具有显著的配置价值。当前券商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2022年11月18日1.18倍PB,处于历史分位数0.96%,十年平均1.87倍PB)。长期来看,宏观环境及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券商行业ROE中枢稳固抬升,券商估值将迎来修复,具有显著长期投资价值。我们重点推荐【东方财富】、【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港股)和【国联证券】。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2)市场交投活跃度下降。

(分析师 胡翔、朱洁羽、葛玉翔)

持续聚焦大健康产业,化妆品业务成长较快。公司起初的业务主要为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物业管理,之后逐步切入医药、化妆品、原料等板块,包括2018年收购了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2019年底收购山东焦点生物等。此外,2021年底引入腾讯、壹网壹创等五家战投以及2022年初公司换帅加速公司大健康的顺利转型。

化妆品业务:“4+N”战略驱动发展,颐莲、瑷尔博士快速崛起。“4+N”战略覆盖护肤、香氛、美妆等细分领域,2021年实现营收14.95亿元,同增117%。(1)瑷尔博士:专注微生态护肤的旗舰品牌,强心智&强产品打造护城河,一方面强化消费者对于微生态护肤定位的认知,正在从“建立心智”向“延伸和拓展心智”发展;另一方面产品上由爆品向大单品转化、渠道上天猫、抖音等多渠道拓展。(2)颐莲:专研玻尿酸护肤二十年,国内玻尿酸护肤开拓者,其核心技术历经六次迭代,喷雾大单品具有行业内极致性价比,目前一方面通过迭代和类型丰富深化喷雾地位,另一方面通过“玻尿酸+”实现品类延展和客群拓展。(3)伊帕尔汗、善颜:重点孵化品牌,成长空间广阔,伊帕尔汗专注天然香氛产业,善颜主打“量肤定制”。

原料业务板块:玻尿酸业务起家,原料产品多样布局。(1)焦点福瑞达:主要生产食品级和化妆品级透明质酸,截至2021年年底拥有食品级和化妆品级原料产能420 吨/年,产能规模仅次于华熙生物。(2)新品类:持续拓展新品类,抢占食品级原料赛道。2022年初福瑞达医药发布了原料业务新品牌百阜,包括化妆品级透明质酸钠、焕活小分子等。

生物医药:发展趋势良好,眼科、骨科竞争力较强。2021年生物医药板块实现营收 5.41亿元,同比增加8.6%。公司主要通过明仁福瑞达和博士伦福瑞达来布局医药板块,二者分别侧重不同领域。明仁福瑞达主要从事现代中药、化学药和保健食品,博士伦福瑞达主要涵盖透明质酸眼科和骨科药物品类,在眼科治疗和骨科的透明质酸产品市场排名靠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聚焦大健康产业,化妆品业务高成长,渠道精细化运营、产品力趋于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2-24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3/5.7/7.2亿元(暂不剔除地产业务),分别同增 18.0%/33.0%/27.6%,当前市值对应 2022-24 年 PE25/19/1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反复,可能存在短期大幅波动的风险。

(分析师 吴劲草、张家璇)

国内射频同轴连接器领先者

技术领先+客户资源+产能扩张促进公司发展

公司简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注重研发投入。1)业绩:公司业绩情况良好,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6.3亿元,毛利率40.14%,射频同轴连接器、电缆组件业务收入占比近九成;公司资本结构良好,应收账款规模增加,经营性现金流水平恶化,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01万元。2)研发投入:公司研发费用增加,2021年达4897万元,同比增长17.1%,2019—2021年拥有的专利数分别为36、70、101,研发人员占员工总量比增加。

行业发展:射频连接器市场前景良好,国内竞争激烈。1)现状:国内射频器发展较晚,国内连接器市场规模增速超过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增速,汽车、通讯领域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2)空间:射频连接器市场前景良好,预计2026年中国射频连接器行业增长到172亿元,通信和防务领域需求增加。3)格局:国外射频器厂商竞争力强,前三名厂商销售占比达五成,国内相关领域公司竞争激烈,公司2021年毛利率水平居于高位。

核心逻辑:技术领先+客户资源,促进公司增长。1)技术领先:公司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掌握多项技术,部分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1年拥有11项IEC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0项国家军用标准、2项通信行业标准,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101项,是国内射频连接器行业拥有IEC国际标准最多的公司。2)客户资源:公司客户资源丰富,主要客户包括华为、RFS等全球知名通信设备厂商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国内军工集团下属企业等,2019年—2021年,主要客户年度销售占比合计分别为75.03%、78.38%、73.0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79亿元、9.43亿元、12.17亿元,增速分别为29.1%、21.0%、29.1%,毛利率分别为41.6%、39.0%、38.7%,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变化风险,应收账款金额较大风险,经营性现金流波动风险,技术更新换代风险。

(分析师 刘博、唐亚辉)

利润超预期增长,港交所主要上市延期:阿里巴巴FY2023Q2实现收入2071.76亿元(+0.4%yoy),略低于彭博一致预期2088.53亿元。中国商业业务收入1354.31亿元(-1%yoy),不及彭博一致预期的1406.83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338.20亿(+18.6%yoy),彭博一致预期为292.89亿元,利润高于预期。另外,由于完成转换香港主要上市前还需制定新的员工持股计划,以遵守新修订的规则,公司不会按原计划在2022年底完成主要上市。

受疫情及宏观环境因素影响,核心业务收入承压:本季度公司CMR收入664.97亿,同比下降7%,主要由于消费需求减少,疫情反覆和竞争持续,引致淘宝和天猫GMV同比低单位数下降。受宏观环境压力,商家广告投入更谨慎,公司广告收入表现不佳。而宽松的退货政策、直播电商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退货率,影响佣金收入。

强调高质量增长,新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本季度国际商业、本地生活服务、数字媒体业务亏损率均同比收窄。除创新业务外,其他业务EBITA margin环比均连续两个季度改善。阿里云非互联网行业客户收入同比增长28%,占比达58%。菜鸟服务模式升级成效初显,收入同比增长36%,经调整EBITA利润率首次由负转正。我们预计未来公司仍会注重盈利质量,新业务减亏和利润释放仍有空间,整体利润率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降本增效卓有成效,我们将公司25 财年 EPS 的盈利预测由6.1/7.2/8.6元调高为 6.2/7.6/9.4元, 财年对应 PE11.8/9.6/7.7(以 当天的汇率港币/人民币=0.918为基准)。公司非常注重各个板块业务的效率的提升,大规模投入虽然影响短期业绩,但是有助于构建长期壁垒。综合考虑公司业务成长、竞争优势与壁垒,我们认为公司当前估值水平具备较强的投资价值,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商行业竞争加剧,海外扩张不及预期,市场监管风险。

(分析师 张良卫、张家琦)

营收略不及预期,利润增速转正,超市场预期: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400.9亿元(-1.6%yoy),低于彭博一致预期1414.05亿元;Non-IFRS净利润322.54亿元(+1.6%yoy),高于彭博一致预期301.56亿元。

经递延收益调整游戏流水同比下降5%,降幅环比收窄:经递延收益调整,游戏业务本季度流水总额约为481.6亿元,同比下降5%,降幅环比上季度收窄。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同比下降7.1%至312亿元,主要受付费用户减少及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影响。国际游戏行业开始消化后疫情时代的影响,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3.5%至人民币117亿元。单个游戏而言,《王者荣耀》及《和平精英》收入下滑,《英雄联盟手游》、《重返帝国》等新游收入增加。预计未来爆款游戏生命周期将进一步延长。

广告收入同比降幅较上季收窄,视频号广告需求强劲:2022Q3,公司广告业务实现营收214.43亿元(-4.7%yoy),高于市场预期,主因游戏、电商、快消等行业需求改善,以及行业不利因素的消退。其中社交广告营收189亿元(-0.5%yoy),媒体广告营收26亿元(-25.7%yoy)。本季度视频号信息流广告需求强劲,预计下季度广告收入增速回正,未来视频号广告也将快速放量。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拉动总体毛利率提升:金融科技方面,本季度疫情状况环比好转,线上和线下支付活动恢复。企业服务方面,本季度公司持续减亏。2022Q3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448亿元(+3.5%yoy),毛利率33.32%(yoy+4.78pct),拉动总体毛利率提升。长期来看,疫情受控将带动数字支付需求恢复,未来数字经济发展也将带动收入增长。

2022年11月17日)。公司具有坚实的业务壁垒,生态强大,视频号和小程序等生态节点也均具有较强的变现潜力,金融科技业务已经展现出明显的业绩弹性,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风险;运营数据低于预期;变现节奏低于预期。

(分析师 张良卫、张家琦)

钼精矿价格重回3300元/吨度

钼精矿价格自10月份达到3340高点后发生回调,近期再次回涨,今日已经回到3300元/吨度,距离前期高点一步之遥。

钼精矿紧缺进一步证实,持续看涨:钼价经历仅两周小幅回调之后重回3300元/吨度,重回14年高位;海外钼价亦持续走强,欧洲氧化钼价格突破20美元/磅钼,折算国内钼价持平。叠加库存持续低位,且海外价格较高、难进口,钼价短期持续看涨。

产能周期驱动,钼价中周期上:受限于品位、回收率下降等因素,海外矿山(占比60%)产量大幅下滑;且海外多为铜钼伴生矿,主流矿企资本开支下行,中长期亦难有增量。境内矿山增量释放较为缓慢,钼精矿全球供应增长较为缓慢。需求端受益于特钢、不锈钢产品受益于风电装机、管道建设、石化化工、造船等支撑,全球钼消费需求增速平稳。供需失衡下,钼价有望中周期上行。

坐拥两大矿山,资源龙头明显低估:公司坐拥两大矿山开采权:金堆城钼矿(100%持股)折算产量1.1万金属吨,汝阳东沟钼矿(持股65%)年产量1万金属吨;两钼矿品位高。公司2021年钼矿产量占比全国16%、全球7%。同时,公司持股金寨沙坪沟钼矿(10%)和间接参股了吉林天池季德钼矿(18.3%),两矿完全释放后预计为公司新增近0.3万吨权益产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年收入为 98/120/140 亿元,同比增速为 23%/22%/17%;基于公司竞拍天池钼业股权和钼涨价,我们维持年归母净利润为15/25/33亿元,同比增速为206%/68%/30%,对应 PE 分别为21/13/10x。考虑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的高成长钼资源龙头,且钼价仍有望持续上行;公司被显著低估,故维持公司“买入”

风险提示:钼价格波动;成本波动;公司自身经营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投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