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科教文卫投资低于发达国家有钱人投资什么

第1课 魔都上海环境认知

知识点101 课程简介 + 上海创新之城宣传片随堂测验

1、以下关于环境问题观察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门面向环境类专业学生及对环境保护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开设的环保入门课程
    C、课程主要讲述各类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环境科学基本入门知识等

3、环境问题观察课为什么选择上海为典型教学基地?
    A、上海城市大、人口多、发展快,各类环境问题多、治理力度大,具有代表性
    B、上海滨江邻海,水体、大气、土壤、湿地、海洋、生态、等各环境要素具有一定代表性
    C、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快,且在全国环境保护实践上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5、以下关于环境问题观察课主要教学实践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学基地包括上海市城市规划馆、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吴泾第二发电有限公司、上海长江河口博物馆等
    B、教学基地包括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苏州河梦清园水污染治理展示馆、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理处置基地等
    C、课程以魔都上海为主要教学地点,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尽可能地汇集多方资源,搭建环境交流平台

知识点102 上海的大气环境问题随堂测验

知识点103 上海的水环境问题随堂测验

3、在上海“水十条”中,有一个条款被放在核心地位,这一条款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请问这一条款讲述了哪方面内容?

知识点104 土壤污染——看不见的危害(1)随堂测验

4、上海的土壤环境仍然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请问下列属于上海目前的土壤环境问题的有哪几项?

5、土壤环境污染的持续与多发,与监管治理能力不足有着一定关联,请问以下哪些原因会导致监管治理能力不足?
    A、土壤环境污染具有隐蔽性、复杂性、潜在性以及长期性,土壤环境违法行为的多样化、隐藏化等特点
    B、环保部门执法装备落后,部分环保执法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知识点105 土壤污染——看不见的危害(2)随堂测验

1、在严格控制和预防土壤污染的过程中,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十分重要,请问以下哪项措施不能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管?

4、上海的土十条编制提出了“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土壤污染防治总体思路。请问总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5、在实施“土十条”相关规划时,我们需要全面摸清土壤环境状况,请问全面摸清土壤环境状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知识点106 上海有垃圾围城么?随堂测验

1、从趋势上看,上海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十三五期间还将继续增加,此外,有一个新的趋势,即受价格、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的影响,低价值回收物回收量降低,低价值回收物的量可能会回流至哪一部门收运的垃圾量中?

3、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只在源头设置分类投放容器就可以,还应包括分类收集运输和后续的分类处理。请问上海确定的垃圾分类原则是什么?

4、在垃圾分类逐步推行的过程中,上海也存在着一定问题,请问一下属于上海遇到的问题的有哪几项?
    C、末端垃圾处理设施与分类要求不匹配,上游垃圾产生与回收需求不匹配,中端垃圾收运与分类要求也不匹配

5、在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中,公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请问公众可以通过以下哪些形式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
    B、多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信息,尽量在源头将不同类别垃圾分类投放

知识点107 上海的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随堂测验

知识点108 上海如何保护自然环境?随堂测验

1、关于上海的大陆和大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海域海岛为上海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繁衍生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以下关于上海的自然保护区说法错误的是:
    D、东滩鸟类保护区和中华鲟保护区已经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3、关于上海的国家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海在郊区设置了4座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共规划建设21个郊野公园
    B、由于上海原始自然生态环境是滩涂和湿地,因此这些森林公园都是人工营造的
    C、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还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人造森林
    D、森林公园既包括了传统的园林、农田、水源涵养林,还包括了相关的古村落、文化遗存。

4、关于上海的城市绿道和农田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A、上海按照“三环一带、三横三纵、一区一环”的布局要求建设城市绿道
    B、通过绿道串联起现有绿地和公园,让市民享受更好的绿色空间
    D、上海的农田仅用于农业生产活动,对上海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并无关联

知识点301 沪的来历—为什么说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随堂测验

2、以下关于吴淞江与苏州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1843年,上海开埠,西方认为这条河通向富庶的江南丝织中心苏州而称之为“苏州河”

5、以下关于“一带一路”中上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古青龙镇是唐宋时期对外贸易港,所有华东地区的海上贸易皆从青龙镇的青龙港出海

知识点302 苏州河记录上海工业文明随堂测验

知识点303 苏州河的前生——如何被污染?随堂测验

知识点304 苏州河的今世——如何被治理?随堂测验

知识点305 水体自净知多少?随堂测验

1、根据第(1)课内容,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微生物是众多个体微小、肉眼不可见、需要通过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所有微小生物的总称。
    B、按是否存在细胞结构,可分为具细胞结构微生物和非细胞结构微生物。
    D、按是否存在细胞核膜、细胞器和有丝分裂等,可以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两大类。

5、根据第(2)课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流中流速和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季节,流速和流量大,有利于自净;枯水季节,流速和流量小,给自净带来不利。
    C、底质能富集某些污染物质。河水与河床基岩和沉积物也有一定物质交换过程。这两方面都可能对河流的自净作用产生影响。
    D、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超过某一界限时,将造成水体的永久性污染,这一界限称为水体的自净容量或水环境容量。

知识点306 黑臭河道如何治理?随堂测验

知识点307 城市河流的近自然恢复随堂测验

5、5.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化处理工程治理效果立竿见影,但是时而反弹、无法长效控制,且投入资金大、维护能耗大、费用高
    C、水体近自然生态恢复工程的技术关键是断裂生物链的重构
    D、草、 鱼和鸟就已经形成了健康的城市水生生态系统,人类不应该干涉

知识点308 海绵城市随堂测验

知识点309 保护母亲河 我们一直在路上随堂测验

3、以下关于保护母亲河说法正确的是:
    B、保护母亲河的参与群体包括科研工作者、市民、志愿者、学生、政府工作人员等
    C、保护母亲河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贡献力量,为提升环境质量做出努力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环保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反而是我们随手可及、随处可做到的一个小事情
    C、老师、学校要承担社会责任,种植一个环保理念,让学生养成环保习惯

第8课 开启绿色健康生活

知识点801 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物 (1)随堂测验

知识点802 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物 (2)随堂测验

1、有一类物质由于人类的生产和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人和动物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干扰其内分泌系统并导致生殖功能下降、生殖器官异常和免疫力降低等一系列症状,请问这种物质是什么?

5、每个塑料容器,身上都有一个小小身份证,一个三角形的符号,一般就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形里边有1~7数字,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塑料容器,它们的制作材料不同,使用上禁忌上也存在不同。请问“1”号塑料容器主要用来做什么?

知识点803 污染物监测和检测的现代分析技术随堂测验

3、环境分析(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先进实验技术来鉴别和测定环境中相关物质的种类、成分、形态、含量,是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它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5、仪器分析法是采用比较复杂和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请问以下属于仪器分析法的是哪些?

知识点805 环境与男性生殖健康随堂测验

2、人体睾丸均位于体表的阴囊内,以适应精子成熟所需要的比体内温度低的环境,当阴囊温度升高至与躯干相同的温度时, 将有可能导致睾丸生精障碍。热暴露可能会引起睾丸内微循环、代谢和生化的改变,如氧耗增加、酶活性的改变等,最终导致精子的成熟度不够,受精率降低。请问以下职业不会造成热暴露的是什么?

知识点806 环境与中老年健康随堂测验

5、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预防帕金森病?
    A、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MPTP、鱼藤酮、百草枯、一氧化碳、锰、汞等
    B、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知识点808 绿色NGO随堂测验

知识点809 绿色学习——天童国家野外生态系统观测站随堂测验

2、以下关于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宋永昌教授访学回国,推动建立国内最早生态学科和野外生态观测台站
    B、1987年,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的王希华受命进入天童山区开展各项科学观测研究活动。
    C、2005年,天童生态站被科技部正式定名为“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D、天童站并非华东地区唯一的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4、以下关于天童站的说法有误的是:
    A、宋永昌教授在1982年访学回国后经过访问考察,确定天童山区为学生研究实习基地
    B、有一座1700多年历史的天童寺,周围的森林原来都是庙产,因此一直得到较好的保护
    D、东部地区是人类活动密集区,但海拔800米以下的植被都实行有相应保护措施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天童山上植被茂密,物种丰富,绿色的树林中常常隐藏着各种珍馐野果
    B、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很多可食用美味野果,如野生杨梅、山莓等等
    C、天童位于北纬约30°,地理学研究得出这里的植物需要保水维持生存,因而形成常绿阔叶林的植被

知识点810 环境保护——拯救地球,还是拯救人类?随堂测验

4、4.关于《京都议定书》,以下哪个选项不正确?
    A、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B、以实际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本国真实的排放量,不扣除本国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C、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D、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的方式。

知识点811 绿色伦理——环境科学实验中的动物伦理问题随堂测验

第2课 发电厂与大气污染

知识点201 胖烟囱排放的是污染物吗?随堂测验

知识点202 发电厂生产原理及污染物产生随堂测验

5、以下关于燃煤电厂发电过程和原理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锅炉,将锅炉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
    D、冷却塔是将冷却水的热量先传给空气,再传输给大气环境

知识点203 发电厂生产过程与污染物排放随堂测验

知识点204 火电厂如何在线监测?随堂测验

知识点205 火电厂如何对除尘烟气脱硫脱硝?随堂测验

1、火电厂净化烟气的主要过程是:
    C、煤粉在锅炉炉膛经低氮燃烧,烟气再经脱硝、除尘、脱硫
    D、煤粉在锅炉炉膛经低氮燃烧,烟气再经带式除尘器进行脱硝、除尘、脱硫

2、烟气是如何脱硝的:
    A、在SCR脱硝装置中氨与烟气均匀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NOx和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B、喷入烟道的氨与烟气均匀混合,使NOx和氨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3、以下关于烟气除尘的说法正确的是:
    B、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荷电粉尘移动并吸附在阳极板上,烟气与粉尘分离
    C、振打装置定期振打阳极板,吸附在阳极板上的粉尘落入灰斗

4、以下关于烟气脱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5、以下哪项与“烟气污染物一体化协同控制与脱除超低排放技术”无关:

知识点206 火电厂如何做到超低排放?随堂测验

2、全面实施煤电行业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要求和新的能耗标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体系,这是全国的要求。从标准执行来看,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与下列哪一种发电的污染物排放相当()

知识点207 上海火电厂是上海PM2.5的主要来源吗?随堂测验

知识点208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随堂测验

知识点209 环境空气质量的五类标准随堂测验

知识点210 告别雾都:伦敦如何治理火电污染?随堂测验

5、旧的工厂和工业设施只有拆毁一种选择

知识点501 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如何工作的?随堂测验

5、5.崇明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承担的主要任务有?
    A、组织开展面向公众的科普教育活动,普及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等相关科学知识。
    B、为上海乃至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小学校、幼儿园提供素质教育活动场地支持。
    C、收集、制作、储藏、展示、维护、保养自然保护区分布物种的各类。

知识点502 崇明东滩的湿地生态系统随堂测验

知识点503 东滩是如何保护鸟类的?——超级捕手随堂测验

知识点504 东滩保护区如何治理外来物种入侵?随堂测验

知识点505 保护区鸟类、滩涂和外来物种的三个小故事随堂测验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为什么成为多种迁徙候鸟的中转站:
    A、位于上海市长江口,是从澳大利亚迁徙到西伯利亚的中间点

2、关于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以下说法不正确是:

4、关于湿地和滩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滩涂由于海水涨退潮而留下丰富的食物,退潮时鸟类集中在滩涂上取食

5、以下关于东滩外来入侵物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B、相较于其他物种,海三菱藨草能为东滩鸟类提供更加丰富的食物
    C、互花米草绞杀性的生长特点使其根系十分发达,减少底栖生物生存量

知识点506 保护区如何环境执法的三个小案例随堂测验

3、保护区目前环境执法的方向是:
    C、环保志愿者只需在监控室简单操作就能观察到保护区内实时活动人群

4、以下关于雁鸭类保护的问题与难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雁鸭类体型大,喜欢在水稻田中觅食,极易成为本地人攻击、捕获“野味”的目标
    B、不法分子利用监管漏洞,在利益的驱使下抓捕野鸭,在东滩每年仍有一定数量的野鸭被毒死
    C、有的不法分子在执法人员监管范围之外的水稻田中撒置毒药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金卫国从捕鸟人转变为保护者,举报并配合保护区工作人员驱赶外来捉鸟人,利用自己的鸟哨绝技为保护区事业做贡献
    B、鸟哨捕鸟不仅要求捕鸟人高超的模仿能力,还要求捕鸟人有丰富的鸟类知识
    C、目前对保护区鸟类的追踪结果显示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区域最适于鸟儿生存的地方

知识点507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是如何工作的?随堂测验

1、以下关于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鲟被誉为“水中熊猫”和“爱国鱼”,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
    B、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就是长江口以中华鲟为主的水生野生生物及其栖息生态环境
    C、长江口从渔业资源来说,是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渔产潜力最高的河口区域

3、以下关于保护区的设置和工作,说法错误的是:
    A、以保护长江口以中华鲟为主的水生野生生物及其栖息环境为主要工作职责
    B、从科学保护、科学执法、内部管理、科普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C、组织或协助开展以中华鲟及其他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工作
    D、组织和协调长江口以白鳍豚为代表的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增殖放流、抢救救护及人工繁殖等工作

知识点508 亲自放流一条中华鲟是什么体验?随堂测验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持续开展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已经成为上海的绿色生态名片
    B、增殖放流活动参与者包括环保工作者、上海市市长、市人大、市政协委员、代表、普通市民等
    C、“拯救国宝中华鲟,共促长江大保护”增殖放流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共抓长江大保护的一项具体行动

2、以下关于中华鲟增值放流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B、农业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长江口共同举办“拯救国宝中华鲟共促长江大保护”增殖放流活动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
    D、黄河流域是水生生物江海洄游的必经通道,是中华鲟等珍稀水生生物重要的栖息地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次增殖放流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共抓长江大保护的一项具体行动
    C、上海通过开展珍稀濒危水生动物抢救、落实水域生态补偿、开展增殖放流等措施推动长江的保护与治理

知识点509 西沙湿地的三个小故事随堂测验

4、以下关于西沙芦苇滩与螃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芦苇滩上无法种植树木是因为其地势低、受水淹时间长,超过树木耐淹极限

5、关于粽子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常用的粽叶有芦苇叶、箬竹叶,还有叶片宽度介于芦苇叶和若竹叶之间的粽叶芦的叶子

知识点510 潮滩的生态作用及其环保意义随堂测验

1、以下关于潮滩地貌的说法错误的是:
    D、潮间带自下而上分为高、中、低潮滩,高、中潮滩由陆向海发育潮沟

2、以下关于潮沟淤积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单元为光滩波痕淤积,由风暴潮过后淤积而成或高潮憩流时泥沙淤积在原波痕带上形成
    B、形态主要表现为潮滩中下带波痕的掩埋和草滩的淤涨推进
    C、淤积带原来的波痕大部分被泥沙填埋,原波痕波高变小,滩面变平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脊椎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无脊椎动物类群
    C、崇明西沙湿地公园生物种群丰富,已经发现的底栖无脊椎动物41种
    D、西沙湿地公园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人工湿地。

4、下列关于西沙潮滩的分区不正确的是
    A、按照离岸从远到近,分为光滩、草滩、芦苇、人工林泽4种区域
    B、海水域的光滩也叫藻类盐渍带,即生长有低等藻类而没有高等植物,属潮间带的低潮区

第7课  公众身边最关心的环境问题

知识点701 怎么喝水更安全?随堂测验

3、3饮水机内胆多为不锈钢、铝制品,铁、铝、重金属等,长期饮用饮水机中的水,会造成:

知识点702 如何应对PM2.5?随堂测验

1、1.关于“雾霾最易在9-11层堆积”的谣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细颗粒物浓度由建筑密集度、绿化、植被等情况决定,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并非一定是9-11层
    C、高楼密集地区,高层污染较低层严重;楼宇稀疏地区,低层污染较高层严重

3、3.关于“开暖气导致家庭PM2.5污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B、家庭采暖设备本身不制造PM2.5,室内PM2.5的产生主要与人类活动如吸烟、室外空气质量差、家庭卫生状况等有关
    C、专家提醒:开暖气导致空气质量变差的另一个原因是空气干燥,导致扬尘增多

知识点703 碰到噪声污染,怎么去投诉?随堂测验

4、4.以下关于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B、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知识点704 生活中的核辐射随堂测验

1、1.关于放射性物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破坏人体组织中分子和原子间的化学键,对人体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C、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有三种,它们分别是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4、4.以下关于不同辐射造成损伤程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毫西弗,人体会产生轻微的射线疾病,比如暂时性脱发、红细胞减少等
    C、毫西弗,人体会产生几种射线疾病,比如骨髓和骨密度遭到破坏

知识点705 室内污染、日常用品安全随堂测验

1、1.以下关于塑料袋盛热食的危害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袋添加的颜料遇到油时会被溶出,这些颜料主要是有一定致癌性的偶氮类化合物,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
    B、塑料袋中含有塑化剂,它可以让塑料的柔韧性变得更好,但危害不容小觑
    D、使用白色无味或专业、有安全生产标志的食品级塑料袋,遇到热油或高温,不会析出塑化剂

3、3.关于美白牙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美白牙膏中含有二氧化钛,它也存在于女性使用的粉饼中
    C、使用含二氧化钛的美白牙膏后,牙齿就会如广告中所说效果显著
    D、白牙膏成分和牙齿本身成分接近,可以密闭牙齿表面坑洞,使牙齿表面更平整,在视觉上起到美白效果

5、5.关于空气净化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B、风扇转动起来带动空气流动,空气通过滤膜时把颗粒物拦截下来

知识点706 放生真的有利于环境保护吗?随堂测验

    A、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新的环境,并持续繁殖发展的过程
    B、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的过程
    C、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过程
    D、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2、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正确的引种会增加引种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也会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
    B、苜蓿、葡萄等物种便是沿丝绸之路被引进,玉米、花生等也非中国原产
    C、不适当的引种会使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一国的生态安全

3、3.近年来的“放生热”存在的问题不包括以下哪项
    A、被放生的野生动物损害当地居民物质财产,造成经济损失
    C、放生者忽视野生动物的适宜生存条件,及其是否携带病毒、致病菌等

知识点707 我们吃的农产品符合环境安全吗?随堂测验

2、2.以下关于我国粮食生产与土地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C、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土壤物理性质不断恶化,这可以通过土地自我修复来恢复

4、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黄瓜培育过程中加的生长调节剂,在黄瓜完成生长任务后即被消耗掉
    D、洗菜水中加入小苏打营造偏碱性环境,能有效分解掉蔬菜中的有机农药

5、5.关于吃水产品导致汞中毒,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由于生物富集作用,食物链底端的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高
    C、越是食物链顶端的海洋生物体内汞含量越高,如鲨鱼、旗鱼,人们要避免食用
    D、汞在生物体内会积蓄在内脏、大脑等部位,在吃水产品时要尽量避免

知识点708 手机、微波炉、通讯基站电磁辐射整的那么有害么!随堂测验

3、3.关于微波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波炉加热是通过交变电磁场使极性分子(如水、蛋白质等)发生极化,也就是分子极性的方向交替变化,从而达到加热目的
    C、普通烹饪方式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也会产生致癌物
    D、使用不锈钢、塑料等材质器皿在微波炉中由于受热会产生致癌物

4、4.关于辐射的分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电离辐射会破坏生物体的细胞结构,是诱发癌症的原因之一
    D、非电离辐射是日常生活中电器、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比电离辐射安全的多

5、5.关于基站产生的辐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即使每天与基站设备为邻,所受到的电磁影响,比家里新添一件电器的影响还要微弱的多

知识点709 农业废渣秸秆焚烧引发的雾霾?随堂测验

1、1.关于雾和霾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雾是在大气中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发生,雾有一定量的凝结核存在

3、3.以下关于霾污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A、霾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二次气溶胶在城市群区域占细粒子的70%以上
    B、大量污染物的排放是形成霾的罪魁祸首,而逆温层造成的大气层结稳定、风力小,导致污染物不断累积,又为霾创造了气象条件
    C、水汽含量高、紫外线强,也是触发由二次气溶胶组成的霾生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4、4.以下关于秸秆焚烧与雾霾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中导致能见度降低的物质主要是有机气溶胶、硝酸盐、黑炭、硫酸盐

知识点710 电子垃圾的污染和全球转移随堂测验

1、1.非洲加纳成世界电子垃圾重灾区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
    A、加纳的阿博布罗西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垃圾集中地,全球每年约有上千万吨废旧的电子产品在这里被焚烧
    C、加纳人为获得金属,日以继夜的焚烧各类电子垃圾,整个阿博布罗西地区常年毒雾笼罩

2、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高额利益驱动下,贵屿凭借深度的拆解技术和稳定的市场渠道,把控着电子垃圾下游产业链
    C、电子产品中一般都含有汞、铬、铅、砷等有毒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带来很大伤害

第4课 城市垃圾去哪儿了

知识点401 净·一座城,沪·一个家随堂测验

5、以下关于老港垃圾处置基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基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生活垃圾处理场
    B、每年进厂垃圾110万吨,发电量约为4亿度,这大概是20万户5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量
    D、所有湿垃圾都可以经生物垃圾处理机制成高效土壤改良剂

知识点402 上海垃圾知多少?随堂测验

知识点403 生活垃圾如何分类?随堂测验

知识点404 为什么要用集装箱运输垃圾?随堂测验

2、以下关于集装箱运输垃圾效率高的说法错误的是:

3、以下关于集装箱运输垃圾减少损漏的说法错误的是:
    D、密封条的存在,使得垃圾渗滤液、破碎化垃圾等都不会被泄露出来

5、以下关于集装箱运输垃圾智能化管理和降低环境风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运输过程中,垃圾车、每个集装箱、每艘船都有其独特编码
    B、智能化管理系统保证了整个运输过程的科学化、现代化以及调度的精细化
    C、建立集装箱运输垃圾追溯系统能有效防止垃圾在运输中的泄露
    D、用集装箱集中化运输垃圾能够大幅度降低垃圾带来的环境风险

知识点405 垃圾山是怎么填埋出来的?随堂测验

3、关于垃圾填埋的设计和前期工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为防止填埋的垃圾污染土壤、地下水,要对填埋坑做防渗处理并布设导气设施
    C、垃圾填埋会产生很多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硫等,因此需要布设相应的导气设施

知识点406 已填埋的垃圾山如何进行生态恢复?随堂测验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利用生活污泥和有机废弃物、一枝黄花、水葫芦等资源,变废为宝,改造封场土

4、关于老港的垃圾山公益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老港固体废弃物基地造林项目是上海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及规划滨海郊野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国内首个面积最大、立地条件最困难的垃圾填埋场修复和沿海新成陆地区、抗风抗盐碱成片大面积造林项目

5、以下关于老港垃圾山的日常维护、检测,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填埋场场底和四周边坡,应形成完整的、有效的防水屏障,以达到雨污分流目的
    B、在填埋库区外侧边界线和填埋库区内设置截洪沟,作业区域雨污水分流,非作业区域雨水直接排出

知识点407 垃圾是如何焚烧的?随堂测验

知识点408 垃圾焚烧的大气污染问题随堂测验

知识点409 垃圾填埋场的邻避效应(1):问题与影响因素随堂测验

1、以下关于邻避效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B、除了公园等绿色设施外,很多公共设施都可能导致大小不同的邻避效应
    C、公共设施会为周边区域创造长远的利益,但均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D、公共设施都会导致公众对环境安全感的下降和对环境风险的担忧

知识点410 垃圾填埋场的邻避效应(2):经验借鉴与建议随堂测验

第6课 创新创业的上海滩

知识点601 上海滩与生态文明——什么是上海城市精神?随堂测验

1、生态文明的内涵不包括以下哪项:
    A、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
    B、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通过建设新的文明来解决

2、上海生态文明的内涵具体是指:
    A、是融合、浸润并超越传统城市工商文明而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生态文明
    B、上海生态文明是在“四个中心”基础上,建设以人的生态化为核心的城市生态文明
    C、以绿色、环保、低碳、循环、自然等为文明理念标准,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效率为生产方式标准,以自然、和谐、绿色、可持续为生活方式标准

3、以下关于上海自然环境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海2040城市规划将上海生态环境特征总结为“江、水、林、田”四个字
    B、上海最典型的生态环境也可以说是滩涂,滩涂是上海的代表
    C、上海最典型的生态环境也可以说是森林,森林是上海的代表

5、如何协调上海生态文明和环境承载能力建设:
    A、必须以效率为核心,探索“效率提高抵消资源消耗总量”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
    B、城市环境承载力系统必须以绿色、低碳、循环的最高标准建设和管理,支撑城市生态系统运行
    C、环境保护的各个专业,在上海生态文明建设要发挥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602 如何保护河口滩涂环境——从三个重大工程说起?随堂测验

1、以下关于浦东机场建设中的“种青引鸟”说法错误的是:
    B、机场建设占用了一部分南汇边滩鸟类栖息地,又隐含飞机撞鸟的危害
    C、引鸟工程按照鸟类、昆虫、草类、土地环境的生物链环环推进
    D、通过影响鸟类的生物链,引导鸟群偏离飞行方向3至5公里,从而改变鸟类物种丰富度

3、以下关于长江深水航道建设中的束水冲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存在河口拦门沙,口门通海航道自然水深较浅且回淤严重
    C、派遣挖沙船在主航道挖泥沙,并将挖出的泥沙在航道两边垒砌加固成堤岸
    D、使主航道变窄、水流加速,改变原有水沙平衡状态,水流把更多的沙冲出航道

4、以下关于崇明东滩开展的环保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崇明东滩建有青岛沙水库、各种航道,生态环境已经受到较大影响
    B、东滩一带划定有东滩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上海市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C、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在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以下关于洋山深水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南汇嘴以北,长江的泥沙淤积使得大陆架十分长,因此没有深水港
    C、南汇嘴以南,海况发生变化,金山深槽存在此处,多为深水港

知识点603 崇明岛如何建设国际生态岛随堂测验

2、2.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B、崇明岛面积1267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岛,也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沙岛。
    D、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41平方公里,是亚太地区迁徙水鸟的重要通道。

知识点604 可口可乐与环境(污水处理技术)随堂测验

知识点605 可口可乐的“中水外卖”生意随堂测验

知识点607 全球环境建设和生态修复的领军企业在做什么?随堂测验

知识点608 创办和运营一家环境影响评价公司是什么感觉?随堂测验

5、我国法律法规下,企业污染环境目前能上升到犯罪层面

知识点609 环境投资公司怎么看待创新创业?随堂测验

4、天使投资是权益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它是指富有的个人出资协助具有专门技术或独特概念的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资
    B、它是风险投资的一种形式,在根据天使投资人的投资数量以及对被投资企业可能提供的综合资源进行投资
    C、天使投资需要考察团队的技术水平、执行力和目标的可实现性等等

知识点610 环境投资的三个小案例随堂测验

1、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印开蒲研究员决心重走威尔逊之路,他在整个行程中找到了多处当年威尔逊拍摄的地点,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版了一本书籍,这本书籍的名称是()

知识点611 象牙塔内如何看创业?随堂测验

3、3.本课中将对产学关系持不同态度的大学老师分为四大类。根据本课内容,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传统型的老师认为大学是大学,产业是产业,只在学术界追求成功
    B、传统混合型的老师认为大学是大学,产业是产业,但双方需要合作
    D、创业混合型的老师认为产学合作非常重要,但需要划清边界

4、4.本课中将对产学关系持不同态度的大学老师分为四大类。根据本课内容,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传统型的老师抵制商业化,认为商业化是对学术精神气质和学术自主的破坏
    C、创业型的老师接受、尊崇商业化,并将商业化活动嵌入日常工作中
    D、创业混合型的老师和商业化合作,从事商业化活动,但并不推崇与之相关的其他东西

知识点612 大学生和研究生环境创业的机会?随堂测验

知识点613 大学环境专业教育可以做什么?随堂测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党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提供了时代坐标和基本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新特征,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的本质内涵进行了开宗明义的概括。

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面貌、人民面貌、军队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向前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团结带领人民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让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描绘了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轨迹。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奋斗,我国已经提前完成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以及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我国发展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到建党100周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场大考。在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我国全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如期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存在不少急流险滩需要跨越,风险挑战需要应对。我国要用一百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时间走过的现代化道路,难度挑战超乎寻常。因此,新时代需要全国人民继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

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把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人民情怀。

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党的十九大确定了决战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谋划了迈向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线图。2020年,我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整体消除绝对贫困,迈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在此基础上,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重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需要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时刻不忘初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新的多样化需求,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从而在通向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四、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新纪元,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1978年,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大生机活力。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事件,既是时代的地标,也是通向未来的起点。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要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这就需要进一步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只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到达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强大力量。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居世界首位,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

与此同时,我国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全球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新安全观、全球治理观、文明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提出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理念、重要倡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向世界展现出负责任中国的担当。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历史上,中国曾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也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类的繁荣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需要放在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来统筹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基于对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判断。

同时,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人均收入水平、经济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平衡性和充分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深刻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特征以及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深刻内涵,是新时代找准我国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的时代定位,推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要求。

一、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要特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深远,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的未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全球遭遇百年一遇的疫情“大流行”,这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叠加,将加速一系列世纪级的大变革、大重组、大调整,将从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演变、科技与产业革命、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规则变革、大国关系重塑等维度影响未来我国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

(一)世界经济重心之变——世界经济“东升西降”格局加速演变

自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逐步凭借着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长期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取得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后,才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近几十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抓住经济全球化历史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与西方传统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全球经济呈现出“东升西降”的格局转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以汇率法计算,2019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在全世界所占比重已经超过40%,较21世纪初提升了近20个百分点,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全球经济总量占比更是已经接近六成(图4-1)。联合国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特别是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升至接近24%(按汇率法计算),与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低迷形成鲜明对比。

图4-1 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变化(单位:%)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

2020年发达国家普遍因疫情影响陷入深度衰退,疫后经济可能需要数年才能恢复至衰退前的增长水平,而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仍然看好,未来赶超发达国家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从而加速全球经济“东升西降”格局的转化,全球经济发展的版图有望更趋均衡。

(二)国际力量格局之变——各方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变化。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全球政治权力体系中的核心位置。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建立在“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基础之上的全球政治格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世界秩序的主导权自近代以来首次开始向非西方世界转移扩散,表现出多极化趋势。特别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大国伴随经济实力的提升,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纳入更多新兴大国的G20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组织等新兴市场国家合作平台以及东盟、非盟等地区合作机制的作用不断增强,在处理区域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从主要国际力量之间的对比看,自冷战结束以来,尽管全球仍然呈现“一超多强”的力量格局,但“多强”之间国际地位变化的均衡化趋势日显突出。欧盟和日本近年来经济增长缓慢,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占比逐渐下降,而且随着近年来美国日益转向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欧盟和日本在国际事务中正寻求更多的自主性;俄罗斯虽然受到西方制裁经济实力有所下降,但仍在军事力量上保持突出地位;印度、巴西随着经济总量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比的上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三)全球增长动力之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性进展。近代以来,人类先后经历了三次产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相继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和产业变革出现后,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人们生活水平的大飞跃,以及国际力量格局的大调整,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当前人类社会又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太空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新技术突破将加速带动产业变革,由此将推动全球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巨大发展,人类社会将迈向“智能时代”。

尤其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基因测序、疫苗研发等数字科技和生物技术成果在疫情监测分析、防控救治、民生保障、复工复产等多个方面得到加速应用,在线办公、线上医疗、网络教育、网上文娱等新兴业态得到加速普及,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速推进,都将进一步加快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将再次迎来生产力大发展的历史时期,未来将在生产、生活、商业和社会形态领域掀起前所未有的变革,带来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显著变化,世界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格局也将发生深刻变革。

(四)经济全球化之变——经济全球化形式深度调整

自工业革命开始,交通、通信技术的不断改进使人类活动突破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推动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商品、服务、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布局,经济的全球化程度逐步提升。冷战结束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全球产业分工调整以及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一轮高潮,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然而,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全球产业分工和利益格局出现大调整,不同地区、国家、阶层、人群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危机后,曾是全球化主要推手的发达国家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一些国家逆全球化倾向上升,以“本国优先”为名的贸易投资保护和单边主义甚嚣尘上,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重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导致越来越多国家在政策上更加内顾和封闭,以民粹主义、孤立主义、保护主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进一步高涨。同时,疫情凸显出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供应链的内在脆弱性,大范围停工停产和国境封锁引发的跨国产业链断裂加剧了各国的经济困境,特别是居于全球产业链分工顶端的发达国家对于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现象突出暴露。疫后各国将显著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国家干预”,强调关键核心环节自给自足将成为新趋势。跨国公司产业链布局也将更加注重供应安全,加快推动全球供应链分散化和多元化的产业布局,这将推动长期以来形成的欧美发达经济体借贷消费,东亚地区提供储蓄、劳动力和产品,俄罗斯、中东、拉美等提供能源资源的全球经济大循环进一步解构,形成北美、欧洲、东亚等若干以中心国家掌控核心环节,周边国家进行配套生产的区域经济循环板块,经济全球化将以区域化的形式向前推进。

(五)全球治理秩序之变——国际治理体系深刻重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近代以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的模式,逐步向“二战”后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模式演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贸易低速增长,全球政治格局转变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进一步增多,全球治理议题范围扩大,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核安全和防扩散、贸易保护主义、粮食安全和人口老龄化等非传统、突发性的全球性议题显著增加。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失能和失灵现象日趋明显,国际体系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和不合理,全球治理赤字日益凸显。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成为大势所趋。

伴随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推动新一轮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规则的大调整和大变革,带头商谈规模庞大、标准更高的自贸协定,通过区域合作推进其贸易议程,探索满足自身利益的国际贸易规则的新版本,以打造全球经贸规则的“新标杆”,保持其在全球规制制定中的主导地位。近年来,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推动下,“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欧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以及“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等超大型自贸协定先后签署,其中的规则及标准不仅超出WTO框架下的承诺,而且还将传统的边境措施向边境后扩展,直接规制到成员国的经济体制、法律与政策。以各类双边、诸边为主的区域性经贸协定以及区域合作治理机制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方向,这既是对全球多边行动的补充,也使全球治理面临“碎片化”的挑战。

(六)大国竞合关系之变——主要国家战略博弈更趋复杂

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加速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大国间的博弈和战略竞争出现更为错综复杂的局面。一方面,西方国家希望分享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机遇,期待新兴大国在解决全球性议题、应对全球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中分担更多国际责任。另一方面,为保持领导地位,西方国家战略竞争思维增强,新兴大国为赢得更大发展空间,与发达国家间的正面竞争增多,大国间围绕技术、市场、资源以及全球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构建的博弈更趋激烈。

中国综合国力快速上升不仅大大强化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而且成为提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并使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大国关系的大变局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国战略博弈加剧国际环境复杂性,将对全球政治格局变化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七)人类文明交往模式之变——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成为主基调

自近代以来,西方文明伴随殖民征服以及资本的全球扩张,逐步在世界范围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在制度、观念和价值观领域建立起绝对的话语权,这使得全球的文化交流主要体现为西方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理论学说、文化艺术向非西方国家的单向传播。进入21世纪,西方在全球的主导地位逐步弱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主导的传统全球治理机制未能有效解决困扰人类发展的经济低迷、贫富差距拉大、恐怖事件频发、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难题。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充分借鉴西方国家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推进彼此间的发展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了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彼此交相辉映的局面。我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解决困扰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的焦点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二、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取得重大进步,经济规模不断增长,但仍存在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人均收入水平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国民经济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整体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一)我国经济结构仍需优化升级

根据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发展规律,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在3%以下;第二产业一般在1/4左右,而且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3/4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一三”到“三二一”的转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一产业占比依然较高,2019年为7.1%(图4-2),农业就业人口占我国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更是达到了25.1%,表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仍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升。

图4-2 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比较(单位:%)

注:中国为2019年数据,美国、日本为2017年数据,德国、法国、英国为2018年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

同时,我国制造业虽然在规模上位居全球首位,但表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低端无效供给过剩与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整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服务业总体比重虽然在提升,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代表未来服务业发展方向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规模比重偏低。这样的产业结构反映了我国产业竞争力仍然不强,技术含量仍然较低,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国际分工中还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仍然艰巨。

(二)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资本存量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要看经济总量的大小,更要看人均水平的高低。从人均收入水平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人均GDP刚超过1万美元,约为美国的七分之一左右,日本的四分之一左右(图4-3)。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仍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均耐用消费品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2019年底,我国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35.3辆,而美国超过200辆,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超过150辆。

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也低于发达国家。2019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9%,而美国、日本居民消费占比分别为68%和55%。从消费结构看,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为28.2%,仍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生活用品及服务占比较发达国家偏低。从人均资本存量看,目前我国基础设施人均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30%。西部省份和贫困地区交通、通信、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仍显薄弱,铁路、公路路网密度仍远低于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水平。

图4-3 2019年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人均GDP比较(单位:美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三)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仍有短板

创新驱动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一大显著特点。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创新成果。但整体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研发投入相对不足,2019年衡量研发投入强度的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为2.19%,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根据OECD数据,2018年研发投入强度美国为2.8%,日本为3.3%,德国为3.1%,韩国为4.5%(图4-4)。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5%左右,比例仍远低于主要创新型国家10%以上的水平。

图4-4 我国与主要创新型国家研发投入强度比较(单位:%)

注:中国为2019年数据,其余国家为2018年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OECD。

同时,作为研发活动的执行主体,我国企业仍主要从事国际产业链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开发能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缺乏依然是制约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发展的突出障碍。核心关键领域技术的“卡脖子”难题依然存在,我国许多关键技术、多数高端装备以及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仍依赖进口,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在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企业仍然较少。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明显。

(四)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与发达国家内部发展相对较为平衡的状态相比,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仍存在发展差距,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从地区间发展情况看,我国东中西以及东北四大区域板块间的发展差距依然明显,201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超过9.4万元,分别是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1.6、1.8和2倍。近年来,我国区域间发展水平在“东高西低”的格局下又呈现出经济增速“南快北慢”的特征,福建、浙江、广东等南方省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山东、河北、天津等北方省份。

从城乡间发展情况看,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6%,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依然较大。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2万元,是农村居民的2.6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8万元,是农村居民的2.1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仍存差距,水利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分别为87%和8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0%。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我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而同期城镇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76.5%,城乡之间差距明显。

(五)我国发展不充分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在资源配置、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还存在市场化不足和有效供给不充分的问题。从市场化改革看,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约束,市场准入存在不必要不公平限制,监管体系、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制度缺陷较明显,行政性垄断等时有发生,一些“僵尸企业”退出困难,地方保护问题依然存在。同时,与商品市场相比,我国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存在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要素价格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影响市场对要素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发挥。

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看,我国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领域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期待仍存较大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教育、公共文化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养老难等问题依然是我国民生领域的突出短板。同时,随着消费需求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化,我国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能力跟不上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步伐,难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和消费细分需求。此外,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我国在解决各种世界性难题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光明。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种风险内外联动、交织叠加,将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需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战略机遇期与风险交织期并存、光明前景与严峻挑战同在,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特征。

一个国家、民族要赢得发展的主动、抢得发展的先机,就必须敏锐发现机遇并紧紧抓住和用好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得出的重要结论。同时,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也赋予了新时代战略机遇期新的内涵。“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这需要我国紧扣重要战略机遇内涵的转变,充分发挥要素比较优势,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一)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带来新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的背景下,我国生产要素成本提高,制造业传统优势有所弱化,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也面临新机遇。产业发展、投资扩容、消费升级、城乡区域结构优化将创造更加广泛的需求和供给,拓展发展新空间。从产业结构看,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5G、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一批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的活力。从供需结构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过剩产能逐步出清,企业经营效益将显著改善。居民收入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信息、教育、健康、旅游、休闲等新兴消费将得到快速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农业等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供需结构趋于均衡。从城乡区域结构看,持续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和城镇棚户区改造,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使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稳步提高。

(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带来新机遇

当前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此次技术革命在发展和扩散速度,以及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将超过前三次工业革命。科技创新将由集中式向分布式变化。目前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一批可能改变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科技成果正处于产业转化的关键时期。各国都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巨大价值,尽可能投入更多资源,以期在新科技爆发到来前抢占制高点。历史发展经验表明,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引起世界各国综合实力的重新洗牌,为后发国家创造赶超发展的有利窗口期。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当前我国第一次和其他发达国家在最前排迎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压力和动力并存。

我国已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新能源、5G、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在部分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高科技企业进行堵截打压的情况下,各方对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高度重视,这也将有利于我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只要我国能在发展中把握机遇,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转型,顶住压力克服当前阻碍创新的不利因素,实现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就可以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航者,有力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带来新机遇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将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内推进改革开放,全面释放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进一步破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深化改革方面,我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在扩大开放方面,我国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将空前提高,我国将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政策,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此外,“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效也将日益显现,与周边沿线国家的合作将持续深入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在造福各国人民的同时,带来自身的发展机遇。

(四)加快绿色发展带来新机遇

人类社会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重要阶段,随着环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逐步加深,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共识。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绿色节能技术应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将绿色工业革命视为新的经济发展引擎,把环境约束转化为绿色机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在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尽快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

伴随全球绿色发展潮流的兴起,大量绿色技术获得突破性进步,生态文明的概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我国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利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积极培育和发展绿色服务业,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益,提高产品和服务增加值,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带来新机遇

尽管发达经济体仍然主导着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但随着其相对实力的下降以及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顶层设计,并在主要治理机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在非传统、突发性的全球性问题增多,全球治理议题范围扩大,区域性或跨区域经济治理平台作用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传统的世界经济治理框架越来越不能满足全球治理形势变化的需要。

当前我国在全球治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作出积极贡献,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办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一系列多边活动,建立上合组织、亚投行和新开发银行等多个治理机制和新型多边开发机构,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大国担当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将面临深刻变革,将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变革,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推动构建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格局提供历史机遇。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大变局加速演变特征更加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格局演变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自身发展。同时,国内发展面临的经济、科技、社会等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潜藏,内外部风险、长短期风险相互交织,将对我国发展形成巨大挑战。“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这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

(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判断,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即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7.1%,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1世纪以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2000年的1.26亿人增加到2019年的2.54亿人,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至18%(图4-5)。未来一段时间,由于我国人口再生产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老龄化程度还将持续加深。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老龄协会预测,2035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预计将超过1/4,2050年前后将超过1/3。

图4-5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各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各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深远影响。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与其他处于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时仍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体系还有待完善,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风险和挑战。

(二)国家安全风险点增多

新时代内外部风险因素更趋复杂,国家安全不确定性增强。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国家安全领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安全需求的综合性、全域性、外向性特征更加突出。在传统安全领域,世界军事竞争从注重数量与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与高新技术运用的方向转变,高科技推动下的新军事变革在全球蓬勃展开,大国战略竞争势头加剧。我国与周边国家历史形成的领土海洋争端,因域外大国的介入而复杂化,民族分裂势力、敌对势力颠覆活动等持续影响国家领土主权安全。

非传统安全领域更趋复杂多样。虽然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在提高,但贸易保护主义和科技金融打压使我国的经济安全面临新挑战。随着我国经济“走出去”规模不断扩大,海外权益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公共安全领域的隐患不断积累,社会矛盾纠纷易发多发。此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公共卫生安全、跨国犯罪、气候变化、严重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对国家安全形成的挑战日渐加剧。

(三)财政金融风险显性化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呈快速攀升态势,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债务扩张驱动特征。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外需环境不确定性增强、资本产出效率持续下降、潜在增长率趋于下行等因素影响下,债务驱动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从私人部门债务风险看,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负担较重,杠杆率尤其是国有企业杠杆率远超OECD国家90%的安全阈值,企业用短期债务支持长期投资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而民营企业则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承压,债务偿还压力增大,信用风险逐步上升。

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看,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量规模持续扩大,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刚性加大等情况下,未来随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保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地方财政运行风险突出,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行为时有发生,风险不容忽视。从房地产市场风险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放缓,购房适龄人口继续减少,住房市场刚性需求增长将显著放缓,结构性矛盾将逐步凸显,尤其是人口净流出、缺乏产业支撑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行压力加大,可能触发金融风险。此外,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国内资本市场对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等外部冲击更为敏感,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交叉传染可能性加大,内外风险联动性增强。

(四)科技围堵压力增强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有针对性地对我国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实施全方位的限制,既限制在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等关键科技领域对我国出口,又限制我国企业投资并购关键制造业领域高科技企业,意图遏制我国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转型的势头。2020年以来,美国先后将我国数十家高科技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列入“实体清单”进行制裁,取消了部分科研人员和留学生赴美签证,并对我国高科技企业芯片制造环节进行打击,对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正常经营和科研活动产生负面冲击。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关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任重道远。在低端市场上,随着近年来劳动力、土地、融资、环保等生产综合成本持续上升,产品成本与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已经不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同时,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许多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仍然受制于人,在高端市场上尚无法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竞争。因此,如果我国不能有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攻克“卡脖子”科技难题,在内外压力的“双重挤压”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可能严重受阻。

(五)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者工资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稳步提升,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绝对贫困人口也将全部脱贫。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仍显偏大。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尽管较此前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国际上0.4的警戒线。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既与市场经济本身的固有特点有关,也有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财政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竞争制度等经济体制改革尚不到位等原因。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会导致低收入群体人力资本难以有效积累,造成消费不足,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还容易造成社会阶层固化,引发严重社会矛盾。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把“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达国家有钱人投资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