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如何交易的怎么做多

针对热门内容“"时隔2年多离岸人民币汇率再“破7”"”,小编为你搜集了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1、破7!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0关口,日内贬值幅度为0.48%

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Wind数据显示,9月15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0关口,日内最低贬值至7.0183。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同样逼近7元大关,最低贬值至6.9955。截至9月15日18时30分,离岸人民币…

2、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6.98关口,央行还有哪些汇率政策工具?

中信证券明明提到,当前仍无法明确央行是否启用了“逆周期因子”、以及部分报价行是否调整了中间价报价模型,但从历史经验看,上述该工具对于应对人民币持续的单边贬值行情非常有效。或某些政策的实行对美元产生较大波动,那…

3、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较上一交易日跌319个基点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9630,较上一交易日跌319个基点。…

快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中新经纬9月15日电 时隔2年多,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

15日晚间,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跌破“7”关口,最低贬至7.0183。同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逼近“7”关口,最低贬至6.9962。

当日,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人民币中间价报6.9101,上调15点。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走势 来源:Wind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下跌了8.47%。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累计下跌超过9.3%和9.6%。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8月15日起开始大幅走低,9月5日盘中跌破6.94关口,在此背景下央行傍晚宣布,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至6%。但人民币对美元在在岸和离岸市场仍连续两个交易日走低。

分析机构表示,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向外界传达了央行稳定汇率预期的信号。

人民币汇率后市如何看?

平安证券认为,短期来看,人民币贬值压力依然存在,但贬值速度将会放缓。

其一,政策当局的预期管理政策。当前政策当局应对汇率贬值的工具储备较多,除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还有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资本宏观审慎管理、逆周期调节因子以及外汇储备等。其二,美元指数虽然保持强势,但短期内难以继续大幅攀升。其三,8 月的高频数据显示,8 月经济数据来看可能会边际改善,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认为,即使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0,有关各方也没有必要担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会大幅贬值。一旦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面临持续较快贬值压力,中国央行一方面应该容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适度贬值、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弹性,另一方面应该综合运用外汇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资本流动管理、前瞻性预期引导等手段来维持本币汇率稳定。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走势主要受国内国外经济基本面、全球避险情绪、美元指数走势等影响。从8月份的整体走势来看,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外贸保稳提质政策接连出台,有利于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和出口保持景气增长,对人民币形成支撑;外部环境趋近,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进一步加强储加息缩表进程,美元指数维持高位震荡,人民币汇率相应受到压低;国际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导致全球市场避险情绪走高,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综合判断,预计2022年9月份人民币汇率在6.78~6.98区间双向波动。(中新经纬APP)

汇丰银行外汇策略师王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重新提速,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境外人民币头寸不足的状况,其次是拓宽人民币回流投资使用范畴,吸引更多境外企业与投资机构持有人民币。

随着人民币汇率止跌回升趋于双向波动,人民币国际化再度迎来春天。

近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下称《通知》),此举也被市场认为相关部门释放重启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号。

为了遏制人民币贬值压力,过去两年相关部门一方面收紧资金跨境流动,一方面通过回笼境外人民币头寸干预汇市,令境外人民币流动性减少;加之境外机构企业担心人民币贬值而持有意愿下降。

这引发政府相关人士的关注。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近期举行的一次论坛上表示:“2016年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规模略有减少,海外市场容量收缩。究其原因,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防止储备过快流失是主要考量,这个代价也是应该付出的,但今后碰到类似的情况还需要内外兼顾。”

汇丰银行外汇策略师王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重新提速,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境外人民币头寸不足的状况,其次是拓宽人民币回流投资使用范畴,吸引更多境外企业与投资机构持有人民币。

“这次人民币国际化提速的驱动力将与以往不同。”她指出,此前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是围绕人民币在贸易项下结算和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使用,如今随着债券通等渠道的日益完善,境外资本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新驱动力,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在跨境证券类投资项下的使用规模会较快增长。

“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相关部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新侧重点,将从贸易驱动,转向以成熟完善的境内与离岸金融市场,丰富金融工具作为支持,吸引更多境外机构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一家机构人士指出。

香港金管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7年10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为5402亿元人民币,较四年前的峰值下滑约50%。

这也是近年海外人民币市场头寸萎缩的一个缩影。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将扩大境外离岸市场人民币头寸的重任,交给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境外企业利润股息汇出。

按照《通知》相关条款,境内企业可以使用人民币替代外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境外投资者在境内依法取得的利润、股息等投资收益,则可以通过人民币跨境结算,确保相关投资收益依法自由汇出。

王菊分析说,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离岸人民币市场头寸不足的状况。

“目前,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增加的最大来源,还是跨境贸易项下的人民币结算。”她分析说。过去数月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市场离岸人民币存款量逐步触底回升,表明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止跌回升,正令越来越多境外企业通过跨境贸易结算持有人民币的兴趣稳步提升。

不过,在离岸市场人民币头寸回升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的意愿,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一家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当前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意愿上升,很大程度得益于去年人民币汇率大涨6%。由于中国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年化利率约4%,加上6%汇率升值,机构持有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可能获得约10%回报,很大程度激发了海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兴趣。然而,若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如去年,这些机构继续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很可能会下降。

王菊认为,这种顾虑不难解决。首先,当前人民币隐含波动率已经上升到4%-5%水平,已经接近新币、台币等亚太货币的波动水平,海外投资机构可以利用这种高波动率套取可观的汇差收益;其次在同等信用评级的情况下,中国利率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势必吸引大量国际资本配置人民币资产收取额外高回报。

王菊直言,受到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持续好转、利差优势明显、人民币汇率从单边下跌转向双向波动等因素的影响,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大陆地区股票项下的外资流入约为550亿美元,债券项下的外资流入约有400亿美元。而且从第三季度开始,境外资金在境内债券与股票的投资额还在持续增加,照此测算,2018年大陆地区股票项与债券项分别约有1000亿美元流入。其中,不乏部分海外投资会用人民币参与投资境内金融市场,降低汇兑风险。

“这有助于人民币成为国际金融机构新的投资储备货币,整个国际化进程还会进一步加快。”王菊指出。

IPO募集人民币回流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打开了国内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募集人民币资金回流使用的大门。

按照《通知》相关条款规定,境内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可按实际需要汇入境内使用。

一位券商投行部人士直言,目前国内企业在境外上市发行股票主要募资美元、港元等为主,海外投资机构用离岸人民币参与境内企业海外IPO募资的状况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海外投资机构持有的人民币额度不多,无法满足认购额度需要,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境外募集到的人民币资金在海外使用范围不广,容易被“闲置”。

随着相关部门允许国内企业将在海外发行股票所募集的人民币回流境内使用,企业收取人民币的意愿就会提高,一方面增加人民币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提高海外投资机构持有人民币,用人民币参与IPO认购的兴趣。

在他看来,这项新规也可能会对国内企业参与港股IPO投资的方式带来不小的变化。

2017年年初,外管局设立专项外汇额度,若境内企业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港股IPO投资,可以以此向外管局按实际投资金额申请换汇参与投资。但企业必须承诺,相关港股股票套现后及时将投资本金收益结汇回流境内。

“未来,境内企业若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港股IPO投资,能否无需再换汇,而是按照相关合规操作规定,直接将人民币转移出境参与基石投资,目前正等待相关部门明确操作可行性。”这位券商投行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此举产生两大好处,一是国内基石投资者无需换汇出境投资,直接减少了中国外汇储备的损耗;二是国内企业将股票套现后,可以将部分闲置人民币留在海外,无形间增加离岸市场人民币供给,进一步改善离岸市场人民币头寸不足状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岸人民币如何交易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