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简介一把手什么级别

广汽集团10月27日公布三季度业绩报告,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27亿元,环比增长24.6%,同比增长51.58%。归母净利润23.12亿元,同比上升144.07%,归母扣非净利润20.87亿元,同比增长292.70%。前三季度,合并营业收入799.76亿元,同比增长45.10%;归母净利润80.62亿元,同比增长52.59%;归母扣非净利润77.28亿元,同比增长68.87%。

9月全集团生产汽车22.81万辆、销售23.7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5%和44.3%。1-9月,累计生产汽车183.26万辆、累计销售182.5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9%和22.2%。三季度广汽毛利额实现较大增幅,环比增长26.8%,同比增长10.8%。

其中,广汽埃安9月销量首度突破3万,同比分别增长122.7%和121.2%。1-9月,埃安累计生产182,384辆、销售182,321辆,同比分别增长133.8%和132.1%。

广汽丰田9月完成汽车产销91,649辆和96,000辆,同比增长89.5%和98.8%;1-9月累计生产汽车758,399辆,同比增长32.1%,累计销售汽车764,808辆,同比增长31.1%,全年有望冲击百万销量目标。广汽本田1-9月累计生产汽车577,866辆,累计销售汽车572,963辆,同比分别增长8.8%和4.4%。

导语:高研班是集团首次以数字化为专题,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的集中培训。随着集团数字化转型全面开展,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愈发迫切,采取高研班等学习交流形式,加深各业务领域对数字化认识,培育数字化转型文化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8月4至6日,集团培训中心、数据信息本部及大圣科技共同举办的集团数字化战略转型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高研班”)在广汽大学举行,集团总部及投资企业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共计100余人参加培训。


集团执委会委员、数据信息本部本部长、大圣科技董事长胡苏作开班致辞,大圣科技代行总经理黄侃等数字化资深专家获邀授课,为大家带来数字化前沿动态和深刻见解。


胡苏表示,希望以本次培训为契机,让大家在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层面凝聚最大共识,以“五统一”(统一规划、投入、团队、标准、建设)为原则,并肩携手,推动数字化转型各项工作落地。他强调,数字化转型不能急于求成,要以战略定力培育自主能力,方可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黄侃以《数字化如何为业务赋能》作专题分享。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数字化转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大圣科技将保持靠前服务,围绕“调姿势、推项目、再加速”路径,与兄弟企业一起为建成“数字广汽”努力奋斗。

广汽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唐湘民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志宏教授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合伙人徐杨博士


钛马公司创始人兼CEO叶志华博士

广汽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唐湘民,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志宏教授,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合伙人徐杨博士,钛马公司创始人兼CEO叶志华博士等行业大咖分别就数字化转型趋势、模式和未来应用场景等课题进行主题演讲,专家们通过经典案例,激情演绎,生动阐述了数字化转型形势之“急”、成效之“强”、前景之“明”,令现场学员感到意犹未尽,深受启发,备受鼓舞。


培训期间还组织赴广汽研究院、高新兴科技集团调研参观,围绕数字研发、车联网、智慧城市物联网等领域实地交流,以课堂学习+场景感知方式,让学员深刻感受数字化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今年,走过爆发增长期的中国车市已不再那么风光,甚至有些低迷。同样是在今年,车企的人事变动也异常频繁,车企高层人事变动逾百起,堪称“乱局”。而在车企人事布局频繁调整的背后,暗藏的是车市竞争惨烈局面下各家希望提升品牌影响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期盼。在汽车市场胜出没有捷径可走,“人事变动”也并非灵丹妙药,车企决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车企职业经理人的发展也再次受到关注。

此前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指导意见》公布,再次将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到台前,这意味着,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迎来新的机遇。2018年12月14日,广汽集团发布第五届董事会第9次会议决议公告,披露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公司职业经理人方案的议案》,同意实施公司职业经理人方案。该方案也已经广州市国资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国资委批准实施。

此前在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印发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中,广汽集团入选“双百企业”名单,成为广东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急先锋”。参考当下如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国有汽车集团,都纷纷拉开了国企改革大幕。有分析指出,广汽的这次举动,应该也是这一大背景下的合理调整。

广汽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已经有了一批职业经理人,而且随着近几年中国车市的逐渐成熟,也已经由原先主要供职于外资或合资车企逐渐向自主车企乃至国有车企渗透。但对于这个职业,目前大家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有人说这是个高高在上的光鲜职业,也有人说这是个道阻且艰的高危职业,对于同一件事,却出现了几乎对立的两个结论。一方面看他们位高权重,另一方面看又经常会出现在人事变动的新闻中,很显然,国内的汽车经理人行业还是比较“动荡”的行业。

去年6月,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曾指出,广汽集团正在按照国家和广东省市国资国企改革精神以及职业经理人试点方案,推进新一轮的“创新变革促发展”工作。而后在去年8月7日,广汽集团发布一则董事会人员变更公告则迅速引起业界内外的高度关注。公告中称,冯兴亚、袁仲荣、姚一鸣、吴松及高符生辞去董事、监事相关职务。但在彼时冯兴亚、袁仲荣、姚一鸣、吴松等四位高管,在任职履历上几乎包含了广汽集团从合资到自主的所有业务板块。那么如此多集团“干将”,为何要在广汽销量连续飘红的时候集体请辞呢?是利益分配不均,还是集团管理制度出现了问题?

广汽集团给出的官方解释为:“董事会调整是配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精简机构、管理高效的总体目的。”在本轮调整后,广汽集团的董事会成员由15人变更为11名,且不再设副董事长一职。而且广汽官方特别注明,这几位高管“在公司担任的其他职位不变”。可以看到的是,此次辞去董事会职务的4位高管均为广汽集团现有管理层。在他们辞去董事会职务后,各业务线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分工也更加明确,符合广汽构想的“让管理层与董事会分开”,广汽集团将借此实现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制度。

如今广汽集团内部也开始落实新方案。根据方案,广汽职业经理人改革通过内部转聘、公开招聘、市场寻聘三种选聘方式,选出符合条件的经理人,任期为三年,实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广汽集团董事会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确定人选后,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聘用合同、经营目标责任书等协议,明确职业经理人任职期限、年度和任期经营目标、考核办法、薪酬待遇、违约责任等内容。

职业经理人探索步伐加快

实际上,职业经理人并非一个陌生面孔,国企大规模引进职业经理人已有时日。近年来上汽、长城等也陆续推进这一制度。但据《道哥说车》了解到,上汽的职业经理人计划尤为引人注目,破除了一些敏感的干部管理壁垒。众所周知,此前受到各级别国资委限薪的规定,各个级别的“总”在年薪上,基本都受到很大限制。对于汽车业而言,这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减薪,在行业内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加速大集团的人才流失。

作为上海国资委改革的龙头,上汽集团拟订了员工持股计划,希望能够解决管理层短期激励不足的问题。目前,这个计划还没有公布具体的激励方案。但预计激励对象大概是上汽乘用车总经理王晓秋、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上汽大众总经理陈贤章、上汽大通总经理徐秋华等上汽集团旗下各个经营主体的一把手。可以预计的是,他们成为职业经理人之后,年薪有望翻番,肯定在100万以上,且与业界挂钩,薪水上升空间更大,数百万也不出奇。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昔日的霸主,长城汽车这两年过得少许不太如意。去年推出被寄予厚望的WEY品牌在吉利领克上市后就一路下探,但魏建军出了一个奇招,既然领克有沃尔沃加持,那我长城把散落在外的有跨国公司加持的职业经理人统统挖过来不也是一条路吗?接下来我们就看到了原英菲尼迪中国市场传播总监文飞、原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首席运营官柳燕、原观致汽车市场与传播执行副总裁宁述勇、原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悉数加盟,整个长城在营销团队的架构基础上俨然不输沃尔沃。

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中国的车市已经过了爆发性增长阶段,职业经理人未完成业绩被当成“替罪羊”的时代也已过去。给其时间和空间,也就等于给予车企自身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提振销量并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以速成,这需要企业的整体配合,也需要时间去弥合职业经理人改革带来的阵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更多车企引入“职业经理人计划”,中国汽车业将迎来一次新的营销架构体系方面的裂变。而国有车企在对接市场化管理方面,也有望走在其他制造业的前端。虽然目前国营车企职业经理人成功的案例还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经理人必将成为国营车企管理的主要人群;他们是国企混改方针中所需要的,也将是车企未来发展的关键一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汽集团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