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未来前景判断对国际投资的影响

考虑到俄乌冲突的影响,IMF已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从1月的4.4%下调至3.6%,降幅近一个百分点。虽然大多数国家还将实现正增长,143个国家的经济增速预测被下调,这些国家占全球GDP总量近90%。受战乱影响,乌克兰今年的GDP预计将出现两位数下滑。受经济制裁及欧洲国家缩减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等影响,俄罗斯经济预计也将萎缩。

俄乌冲突通过多重渠道波及全球经济。从近期看,世界经济发展将呈现五个特征:一是冲突导致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大涨;二是通货膨胀率大幅升高;三是全球融资环境收紧,债务压力加重;四是各国经济增长前景进一步分化;五是风险上升,未来增长面临极高的不确定性。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持续已逾40天的俄乌冲突,虽然发生在乌克兰,但也是俄罗斯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经济战,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影响深远。

首先,这场冲突对全球经济带来了三大主要问题:能源价格急剧上涨、全球稀有金属和原材料价格急剧上升和全球粮食供应出现短缺。从短期看,能源、原材料和粮食短缺的最明显经济影响是物价上涨。

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美国已面临日益严重的通胀威胁,这场战事将会相当程度上加重这种威胁,粮食价格的上升直接导致通胀率的上升。通胀率的上升会形成物价和工资上涨的恶性循环。美联储称俄乌冲突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影响还难以判断,如果通胀加剧,其准备在夏天将联邦基金利息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不升息不行,升多了也不行,有点棘手。供给冲击叠加升息很可能引发滞胀。但目前为止美联储似乎并无调整货币政策的打算。

欧洲的情况类似。冲突爆发前,欧洲也已面临贸易条件急剧恶化和能源价格上涨导致通胀形势恶化的窘境。战事更是使欧洲的能源形势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此外,地缘政治形势恶化导致的消费者信心低落以及大批难民涌入的前景,意味着对欧洲来说2022年将是困难的一年。

由于俄罗斯经济体量较小,俄乌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相对较小,中国面临的问题主要还是国内的,即如何稳增长,实现5.5%的经济增速目标。对中国而言,俄乌冲突的主要经济影响恐怕是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世界能源价格上涨会直接影响中国的油气价格,还会通过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的外贸环境。

在疫情反复且存在不确定性的当下,中国经济再次遭受严重供给冲击,需求也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都会向左端移动,其结果是均衡产出水平下降,物价是否会上升则取决于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左移的相对幅度。如果总供给受到的冲击大于总需求受到的冲击,在产出水平下降的同时,物价就会上升。這意味着经济存在出现滞涨的可能性。如果相反,则意味着经济存在出现通缩的可能性。

当然,若中国能有效运用各种经济政策,上述两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有一点非常重要:面对由供给冲击——而非需求过度——造成的物价上涨,中国应该坚持既定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此时“紧缩”财政与货币不但难以抑制通胀,还会因供给的减少导致通胀形势恶化。因而,中国可能需要暂时容忍较高的通胀率,或采取不违背“稳增长”这一目标的其他方法抑制通胀。

除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外,俄乌冲突期间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金融制裁,会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较大冲击。

美国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特别是美国及其盟国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外储这一事件导致两个结果。第一,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用基础已经发生动摇,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将会再次高涨。而改革的方向,恐怕会同2009年联合国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改革委员会提出的方向有很大不同。第二,更为急迫的问题是如何确保外汇储备的安全,传统的外汇储备分散化的做法已经无法保证在非常时期外汇储备的安全。

美国及其盟国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的措施,是继1971年尼克松冲击之后,国际金融体系的最重要标志性事件。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在国家信用基础上的,美国的行为彻底破坏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国家信用基础。如果外国央行的资产也可以冻结(现在是冻结,以后可能是没收。美国政府已经表示,要将扣押阿富汗中央银行的外储用于赔偿“9·11”受难者家庭),在国际金融活动中还有什么契约、合同不可以撕毁?

印度中央银行原行长拉詹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冻结了俄罗斯央行外汇储备后,中国、印度和许多其他国家会为他们的外汇储备感到担忧,如果有些国家决定冻结它们的资产,外汇储备就可能变得无法使用。他进一步说,由于像欧元和美元那样具有流动性的储备货币屈指可数,许多政府将不得不对诸如公司跨境借贷之类的活动加以限制。一些国家将不得不考虑一起建设自己的报文系统以替代SWIFT。而这可能意味着全球支付体系的碎片化。

这一历史性事件再次给中国敲响警钟。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存在确保外储、海外资产安全的万无一失的办法。它们将尽可能减少外汇储备的持有量,或者说尽可能使自己的海外资产与负债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而这种变化对未来世界贸易格局、国际收支格局和海外投资结构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乌冲突未来前景判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