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团队有什么门槛?

广告人该如何准备简历和面试?这是很多求职者会关心的问题。

作为广告营销行业媒体、垂直招聘平台,数英策划上线了“招聘系列访谈专题”(分为文案篇、创意设计篇、Account篇),连线采访了30+ 广告公司的总监及 HR,帮助大家了解行业招聘现状之余,提供一份行之有效的求职攻略。

面试中最常问的问题,及背后的考察点
好像没有固定的套路,想考察的主要是面试者是不是 W 想要也能够服务的对象。很多时候,野狗更像是在不断坚定面试者主动选择 W 的决心和信心,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刁难和设限。 

好文案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
不做创意人,只做创造者。 

培训这方面 W 非常有信心:W 的每周内部分享会、周报、W 野狗大学、W内部项目复盘会、W 九舱运营会、W2C 项目汇总会… 等独有的企业培训机制其实非常丰富。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从中拿到高频实用的职业培训技巧和实操经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离开 W 的同事,会用“我从 W 毕业了”这句话来形容的本因,我认为这是 W 的野狗企业文化独具优势之处。 

对现阶段跳槽的广告人,有何建议
跳来跳去的野狗,W 等你回窝。 

在招岗位:资深文案、文案 ACD/CD、资深视觉设计师……

今年的春季招聘是否受到影响
之前的计划,并没有跟着变化而变化着,对于有创意内容生产力与复合能力的人,也一直还在招着。

筛选简历时,看重的内容
年轻人,更看重多元的切入点;有资历的人,更看重是否会“抱着过往不放”

不同的人,先后顺序也是不同的。WMY 还是以生产好的创意内容为核心,因而,在年轻人身上,积攒的作品或许不多,但我们更看重一些够巧的,够多元的切入点;一些有资历的从业者,除了看过往作品,也会看是否会那么“抱着过往不放”。
大环境的发展,就是新的认知架构不断刷新、丰富进来的过程,何况是生活在环境里的我们。就像这几年常提的“增长”,“职能模糊”等,这些看上去非创意语境的词儿,其实往往最后能反哺创意内容和创意从业者们。所以简历除了基本的部分,还有新的考量在不断发生。

什么样的作品集能让人感到“惊喜”
作品集要长得“很作品”,多少让人记住一点

可能是形式版式,也可能是一个讲述的方式。说明一是打开了自己,二是想通过厉害的手段让人记住。做创意内容,也是自我表达并让人记住,多少记住点就好。

文案的作品集如何更好地呈现
1、注重思路,这方面严格上说其实也不分美术与文案,只是文案更重。作品背后的思考,也是一种作品;
2、电影、书籍、音乐、讲座,展览等一切看的听的东西,或任何其他爱好,都能在作品集中提及。好的文案从业者,应该像五花肉一样,切开后是层次丰富的。这不完全是加分项,更像是基本配置;
3、无作品的人,可以准备的反而更多更自由,展开你的精神、文化、价值观相关的一切生活要素皆可,这关系着自身的天花板。 

面试中最常问的问题,及背后的考察点
1、讲一个最具代表性或最值得讲的作品。
这能看出应聘者的关注点、嗨点、倾向点。
2、你觉得好的但没有卖出去的稿,说说原因。
这能看出应聘者是否有自我反馈意识。
还有就是创意细节意识,大的方面都好说,但细节上因人而异。除此之外,还要看候选人是不是够丰富有趣。

新媒体的革新是否导致文案门槛变低
新媒体拉多了“文案类型”,但不等于拉低了“文案门槛”。大家觉得门槛低,只是被辣眼、浮夸、一味追求刺激性的信息内容给“打扰了”。这个问题在于,文案在新媒体里,怎么生产有效有料且“体面点”的信息内容
那么反过来说,一个好文案,也不能只是一个好的纯广告文案吧?别说新媒体,量子媒体都限制不了你。

我们目前尽量在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复盘总结,这个一半是留给我们,一半是留给新人。入职后新人可以拿着复盘文件直接 training,知道项目的来龙去脉和大小事儿。

对现阶段跳槽的广告人,有何建议

受访人:展丹丹、朱小磊,事业部创意合伙人
在招岗位:资深文案、媒介策划、商业插画师……

今年的春季招聘是否受到影响
整体影响不大,按计划进行,部门面试改为线上
目前招聘流程是初步确定合适的候选人后,按照职级划分,会进一步安排 1-2 轮面试。

筛选简历时,看重的内容工作经历、学习能力、对广告的想法与见解
比较看重的是工作经历部分,当然这只是对于候选人的个人能力起到一个参考作用,重要的是他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对广告是否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有氧欢迎拥有不同社会阅历的小伙伴加入。 

什么样的简历能让人感到“惊喜”
有设计感的简历。 

文案的作品集如何更好地呈现
把面试当作比稿提案,就不会再把作品堆成超大附件了
面试就是一场 campaign,面试的过程就是在比稿提案,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把简历当成自我介绍,把作品堆成超大附件了。创意文案在意的是创意能力和文案能力,如何呈现文案作品也是发挥创意的空间。

文案新人怎样准备作品集
没有作品不代表没有创意,不代表平常不写字不思考。没有作品,那我们希望看到在这条路上你做了哪些有意义的努力。

面试中最常问的问题,及背后的考察点
1、简单聊聊现状,以及为什么想来有氧?
考察表达能力,价值观和职业规划。
2、介绍一下你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作品。(重点问题)
看看逻辑思维和审美,追问一些切入点和产品逻辑。
3、平时逛哪些网站,都看些什么?
看看对各大平台的了解程度。
4、最近有特别喜欢的广告或创意吗?
看看是不是有实时关注行业动态,同时看看价值观和审美。 

好文案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
文案不等于会写字,也不等于文笔好,而是一种通过表达来解决问题的方式,它最低的门槛是,懂广告。

对于现阶段跳槽的广告人,有何建议
1、不论经济形势好坏,跳槽都应该是一个想明白的决定;
2、跳槽本身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是给你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的可能性;
3、不要频繁跳槽,良性周期是 3-5 年。

受访人:郑大明,首席创新官
在招岗位:社交媒体文案、资深美术指导、客户总监(国际品牌客户)……

今年春季招聘是否受到影响
招聘数量增加,周期、形式等基本不变

春季招聘,对之外创意影响不大,包括创意总监在内的 8 个职位继续同步进行招聘。招聘数量和之前相比有所增多。招聘周期、岗位配比、招聘形式基本上保持不变。我们的招聘流程:HR 会初步筛选简历,合适的人选会由我亲自面试。面试结束后,再由 HR 通知面试结果。

挑选简历时,看重的内容
最看重的是掌握技能,广告人都是“职业的杀手”,专业技能,是最看重的。紧随其后的是工作经验、教育背景、个人信息。 

什么样的简历能让人感到“惊喜”
“天赋+饥渴+不息的雄心”。 

文案的作品集如何更好地呈现
1、文案作品的呈现,在于质,不在于量。文案只要在眼神触及的瞬间点燃,像点燃炸药的导火索,就足够了;
2、写下你的脑洞,任何的奇思妙想,都可以;
3、对于文案新人,一切和文字相关的内容,都可以。

面试中最常问的问题,及背后的考察点
为什么选择之外创意?为什么做广告?5 年之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主要是想考察应聘者是不是符合之外创意的标准:天赋+饥渴+不息的雄心。 

文案最重要的,不是怎么写,而是对受众有什么价值。
今天所有的广告,或者营销活动,都应该具有社交属性。无论是传统媒体的,还是新媒体的。对一个热爱创意,并能用文字真正去帮助客户的文案来说,这是最好的机遇。 好文案,是通过文字,就能引发社交媒体转发、热议,从而成为新闻。同时还能为客户创造价值。

一是先学会把事说明白;二是生动地说明白。

对现阶段跳槽的广告人,有何建议

二、变身课代表,送你一份精华版求职笔记

看完以上各种建议,是不是现在就想把自己的简历、作品集改改改?

别急,在这里,我们也为大家总结出了这份精华版求职笔记,教你如何更好地准备!

1、优秀的文案简历长这样

广告人的简历一般分为简历基本信息以及作品集。简历基本信息应包含“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职业技能”四部分内容,在进行邮件投递时,最好将这四部分统一写进一页纸中并放于邮件正文,便于 HR 做初步筛选。

对于文案,面试官更看重你的“工作经历”与“职业技能”。

在撰写“工作经历”时,可以使用 STAR 原则(这个适用于所有职位)

T——Task(任务):任务是什么;
A——Action(动作):通过什么动作/手段来完成了当时的任务;
R——Result(结果):最终取得了什么结果。

在撰写“职业技能”的时候,也要注意将与岗位匹配度高的技能排在前面。对于文案,“掌握不同文风”、“追热点一流”等技能显然比“精通excel表格”更重要。

另外,对没有太多工作经历的新人来说,有创意的简历设计、彰显个人特色的自我介绍、以及独特的爱好都能作为另外的加分项。不要怕露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文案如何更好地呈现作品集?

一句话:把自己的作品集真的当一份“提案作品”去做。

(1)重质不重量要挑选出最有水平的文案作品。
(2)有逻辑有条理地呈现可以是时间逻辑,也可以按照不同的文案类型呈现。
(3)要有作品背后的洞察看是否真正了解品牌,以及对项目是否真的理解。
(4)除作品外,可放上一切有趣的内容重要的是表达你这个人的特色以及对生活、行业的思考和热爱。
(5)作品集的形式也可以更多元甚至可以拍成短视频,为什么不呢?
(6)要让面试官记住你的作品尽情发挥创意吧!

3、面试前做好这些准备,才不会被问得哑口无言

第一部分有提及各个广告公司面试中最常问的问题以及背后的考察点,总结下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向:

(1)自我定位以及职业规划是否清晰
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核心优势,并做好 3-5 年的职业规划。
(2) 熟悉过往的项目经历、扮演的角色,了解背后的品牌背景以及策略
知道自己是谁,做了什么,也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3)需全方位了解应聘的公司和岗位需求
可以从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数英等平台了解。看公司的作品风格、企业文化是否与自己匹配。
(4)关注近期的行业动态
能说出最近热门的事件、广告,并能进行剖析;最好也准备 1-2 个自己喜欢/不喜欢的作品,方便面试官多方位了解。
(5)客观、真诚地回答离职原因

4、对于目前逐渐“流行”的视频面试,有哪些值得注意:

(1)确保网络通畅和周围环境的安静;
(2)注意衣着、仪表,不要太过于随意;
(3)面试时的背景不要太凌乱;
(4)开场介绍切忌流水账式,简单清晰的表述个人优势;
(5)听清楚面试者的完整问题后再进行回答,不要过于急切打断对方的问题。

受疫情影响,许多广告公司的招聘计划都略有变动,部分岗位需求缩减。但正如 i2mago 创意总监 Abin Chen 所言,“广告业并没有确诊,只是暂且隔离,只不过不是 14 天,时间到了自然就回归常态。” 

另外,广告人的求职内核是不变的,就文案而言,作品与能力就是手中的利剑,不如趁此时机,整理内心、修炼内功,等待机遇来临。

小伙伴们如有任何关于文案求职、职业成长方面的问题与想法,都欢迎在评论区继续探讨。

第二期(创意设计篇)、第三期(阿康篇)
期期干货,满得不能再满!
希望你们能像追剧一样追它
锁定【数英 2020 春季招聘系列访谈专题答应我好吗~

在连续做出今日头条、抖音两大成功产品,搭建起字节跳动的庞大版图前,张一鸣经历了十余年创业的“修炼”。

在此过程中,张一鸣通过阅读与思考,将看似“无用”的知识与经历“连点成线”。“各种各样的知识连成线,帮我理解行业、理解管理,更快地掌握不熟悉的领域,包括如何让信息得到更有效率的组织和分发,从而改变各行各业的效率。”“你的经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联系起来,而你会受益于这些经历。”

一个有趣的故事是,早年张一鸣曾把马化腾的所有微博读了一遍;而今天,张一鸣的微博也被人仔细研读,试图摸索出他成就背后的思维逻辑。

本文的作者从张一鸣微博中摘录了231句话,其中多数为创业初期的思考,发现他说得最多的关键词:延迟满足感、自控、理性、反省、创新、学习。让我们一起看看创业过程中的张一鸣是如何思考、如何鞭策自己的。

。过去的一年表现有优秀有不足,但是打下了很好的产品、用户、市场、技术、团队基础,尤其是我能明显感觉到团队的进步。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对自己有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今天公司一位同事用了G2一周后感言:虽然我还很多功能不会用,但是我觉得5年后肯定全部人都用智能手机,很高兴现在用上了。类似的话在公司再一次听到,这次是一个非IT背景的同事预测。使用智能手机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的变化,而尝试新生活本身是积极的态度,而积极的态度是可以互相感染的。

反复反复反复体会需求体验产品,高强度的使用产品。

非理性让社会存在各种商业机会,非理性让创业公司错过这些机会。不要非理性,要非常理性。

互联网行业往往是 Winner Takes All,即使是传统行业也往往是120%的努力的人获得200%的回报。这个是可以社会有利的,社会需要激励顶尖、极致、创新来带动社会发展。所以每天出门前问问自己如何才能全力以赴了做到杰出。

战略很重要,但是团队也相当重要,我自己有切身体会的。酷讯和去哪儿竞争, 方向很清楚,但是差距越来越大。当年海内和开心竞争,对开心的数据产品也很了解,可惜就是眼睁睁看着对手从产品到推广上的节节胜利。回到现在团购网站, 模式非常简单也没有什么门槛,但是也能拉开这么大的差距。

中午见到了一个在做音频信息处理的很有意思的团队,我相信信息的聚合、检索、 关联、推荐有很大的空间。

模式、方向、战略提的很多,但是许多公司其实死在非常重要但是容易被忽略的基础点或细节上。

创业公司的常见问题:技术怨产品、产品怨战略、战略怨市场。但是往往这种情况的公司技术产品做得都不怎么样。

原标题:《围观了张一鸣近10年的微博,整理出231条干货》

摘要:,欢迎加入我们的社群,并得到目前成员的推荐加入我们。

Staking 时代的数据门户网站,专业的节点运营服务商。
由社区驱动,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自媒体。
以开发者社区、学术论文研究为驱动,专注于领域的早期美元社区基金
链闻 Chainnews 作者兼编辑,旅居曼谷。

PoS 世界热点热评,我们为你划重点

??热点:对于未上线潜力 PoS 项目的进展总结和明年的期待

??真本聪评: 最近的白板课堂邀请了 KAVA,这是 Cosmos 上的 项目,现在大部分公链都会想着发展 Defi 生态,估计 NEAR 下来也会向 KAVA 学习和借鉴一些 Defi 的发展经验。另外他们的社区更新汇报中有谈到来年的社区计划会放在亚洲,到时候应该会在中国增加曝光率和互动,今年 NEAR 间歇地来中国溜过几次,而随着项目的推进,预计在明年的上半年会越来越听到 NEAR

???IOSG 评:NEAR 的测试网正变得越来越稳定,上周几乎没有出现任何问题。NEAR 的开发一直进展很快,这从他们的双周报就可以看出,这次双周报中比较有特点的技术更新是对双签的罚没方式。不同于 的完全罚没,NEAR 采取了渐进式的罚没,这也符合 NEAR 想降低节点进入门槛的初衷。

???IOSG 评:Coda 创始人 Evan Shapiro 在今年 10 月底接受采访时谈及 Coda 未来可能出现的应用场景:允许用户查看数据确切去向和用户的社交网络;确保密码安全性的扩展浏览器;具备激励机制的公平公正的广告平台;隐私合规自动化(如 GDPR);完全可验证且可审核的选举治理等。同时团队近期准备面向中文社区进行一场线上 AMA 直播 , 目前开发者社区已经有 zk-SNARK 证明的过程中,将逐渐降低 zk-SNARK 证明的价格,最终对网络中的终端用户变得友好。

??真本聪评:Gavin Wood 这周写的文章不错,可以详看。另外上周波卡在上海有个 SubDev China 0 的线下活动,波卡也在给一些中国的项目发赞助奖金

???IOSG 评:Coda 创始人 Evan Shapiro 在今年 10 月底接受采访时谈及 Coda 未来可能出现的应用场景:允许用户查看数据确切去向和用户的社交网络;确保密码安全性的扩展浏览器;具备激励机制的公平公正的广告平台;隐私合规自动化(如 GDPR);完全可验证且可审核的选举治理等。同时团队近期准备面向中文社区进行一场线上 AMA 直播 , 目前开发者社区已经有 zk-SNARK 证明的过程中,将逐渐降低 zk-SNARK 证明的价格,最终对网络中的终端用户变得友好。

??真本聪评:Celo 最近的的重点是激励测试网,还蛮多参与的,有兴趣和条件的可以参与一下,一个有趣的点是他们可能也会像 Tezos 用 Baking (烘焙)来命名这种网络参与。

速览「主流 POS 板块」最新消息

??真本聪评:这周有个新闻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在 12 月 10 日发布于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文件中,耐克表示,它打算生成唯一的 ID 并为某些鞋子创建 ERC 721 代币。我觉得随着可能会慢慢重新带起非同质类代币()的关注,或者说这个概念,可以重新拿出来再炒作(落地)一波。

??真本聪评:Gavin Wood 这周写的文章不错,可以详看。另外上周波卡在上海有个 SubDev China 0 的线下活动,波卡也在给一些中国的项目发赞助奖金

??真本聪评:Tezos 这周上线 Bittrex,XTZ 价格坚挺,在推特的热度非常高。Tezos 最近的 Staking 生态格局随着 Coinbase 和 Binance 的加入,变成了四强的格局,打破了以往以资本机构(Coinbase)和开发者(Crytium Labs)分庭抗礼的局面,可能会变得很有趣,会不会出现中心化问题,会怎么应对避免中心化问题,都值得去观察。

关于 Kusama 的节点现状,最近我们其实和 Gavin 有过一番讨论。
波卡 NPoS 所设计的收益计算方式非常复杂,但总的来说,节点收益并未直接和节点所获得投票数成正比,理论上 Staking 用户将币 Staking 给那些得票排名靠后的节点,反而能获得更多的 Staking 收益。看起来,这样的设计对中小型节点运营者来说显得非常友好,但事实上在测试网初期的一些情况却并非如此。在收益节点数并不多的情况下,基金会,某些实力强大的资本,均同时运营几个 KSM 节点甚至几十个节点的情况出现,中小型节点运营者仍然被那高达几万的收益节点最低门槛挡在门外。这一度也造成了些误会,Kusama 如此,那未来 Polkadot 主网上线后也是如此,那么 Polkadot 的网络仍然是大户的游戏。
随后我们也通过 Polkaworld 联系了 Gavin,对此情况做了一些咨询。据 Gavin 介绍:这些 large stakeholders 同时运营多个节点是在设计规划内的,而 W3F 并不会对此做任何反对措施。并且随着 Kusama 测试工作的推进,整个网络的节点数量会不断增加,最终目标是 1000 个节点。因此节点网络中心化的担心也显得有些多余。
就在沟通的这几天,Kusama 的节点数量确实在不断增加,同时产生的结果是,进入收益节点所需的得票数也在不断降低,而一旦进入收益节点,只要你节点的稳定性不出现问题,就会主动有人愿意投票。因此总的来说这个设计在平衡大小节点的利益方面做得非常不错。

速览「MasterNode 主节点板块」最新消息

本报告仅提供相关项目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团队与工作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