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什么没有突出经济二字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就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出部署,鲜明提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

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

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

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

”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来做,

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结

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

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推动信息化和工

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武装干部、武装人民。新发展理念不是凭

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

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

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所以它是科学的。无

――在中国共产党湘阴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阶段、启航新征程之际,中共湘阴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大会的主题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总结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明确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县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出席市第八次党代会的代表,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凝聚共识、团结拼搏,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高质量发展路径,朝着“奋进全省十强县、建设省会卫星城”目标砥砺前行!

现在,我代表中共湘阴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圆满交出不负历史使命的精彩答卷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湘阴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经受考验、攻坚克难的五年,是适应新常态、赢得新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把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部署与湘阴实际紧密结合,团结带领全县上下,担当尽责、奋发作为,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交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湘阴答卷。

五年奋斗,我们坚持对标对表,政治能力切实提高。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始终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县委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后,第一时间传达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际明确42条落实措施,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县委常委会成员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强化党对政法工作的全面领导,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重大成效。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切实加强新媒体、自媒体、社科论坛、文化场所管理,牢牢掌握了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坚持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民族宗教、民营经济等各领域统战工作创新推进。进一步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出台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和民主监督实施意见,全力支持县人大、县政协依法依章履职。五年来,县委严格对标对表、跟紧看齐,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升,确保了湘阴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五年奋斗,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坚定不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全面胜利,28个贫困村整体出列,0192020年连续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脱贫群众感党恩事例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强园兴工初见成效,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18个,98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绿色装备制造、绿色建筑建材、绿色食品、文旅康养四大主导产业聚优成势,工业园获批省级高新区、湖南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产业园。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量质齐升,特色农业初具规模,鹤龙湖蟹虾小镇、樟树港辣椒小镇荣膺省级特色小镇,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三产活力明显增强,旅游、生态、文化、商贸加速融合,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40%,电商零售额净增5倍以上。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3家国有企业资产、信用和经营业绩显著提升。通过五年持续打基础、练内功,挤水分、化债务,县域经济呈现结构优化、稳健向好的态势,

五年奋斗,我们坚持开放创新,发展地位有效抬升。发挥邻长优势,做活融长文章,扎实推进规划、交通、产业等“六大对接”工程,成功纳入湘江新区新片区和长株潭大都市区规划范围,省政府明确“一共享五统筹”新片区建设方针,虞公港、岳望高速金龙互通、岳望高速与长沙中青路连通工程、湘江北路湘阴段、长岳城际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程进入省市“十四五”规划,“五纵三横一轨一港”立体交通体系纳入省级规划。“长株潭+湘阴”形成“3+1”同图规划、同城发展格局,湘阴成为长株潭融入长江经济带最便捷的桥头堡,湘江新区新片区成为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阵地,湘阴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地位有效抬升!

五年奋斗,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势充分彰显。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自觉打破惯性思维,树牢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突出生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啃下了欧美黑杨清退、矮围整治、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等一批“硬骨头”全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创建省市美丽乡村18个,获评洞庭湖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蝉联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园林县城,优美生态成为湘阴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五年奋斗,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年度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5%以上,更多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红利。交通网络全面升级,县级投入G240湘阴段、机场路、新乔线等10条县级以上道路工程,实现高速及国道干线公路零的突破,湘阴内联外通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基础建设全面提质,投入20.2亿元兴修水利工程5710处,防洪保安能力明显提升。建成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58条,完成4G5G基站建设581个,全县电力网安全高效、物流网持续优化、信息网扩容升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经费总投入累计达

五年奋斗,我们坚持聚焦主责,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扛牢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出台“两个办法”和“三个严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省委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完成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选派一批年轻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71个,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年龄下降5.9岁,学历普遍提升,基层“一门式”服务经验全省推介。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兑现激励保障措施,队伍活力有效激发。围绕清廉湖南建设要求,坚持不懈纠治“四风”,不断提升审计监督质效,扎实做好省委巡视“后半篇文章”,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起到了较好的警示震慑作用。同时,认真做好人武、编制、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老干部、党史、党校、档案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五年砥砺奋进,充分展现了湘阴广大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全县上下团结拼搏的巨大力量。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市委重视支持的结果,是在历届县委打下的工作基础上接续奋斗的结果,是78万湘阴人民辛勤创造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湘阴县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湘阴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寓外乡友、老领导、老干部、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湘阴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立足县情、把握大势、抢抓机遇,探索推进符合湘阴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为民尽责,为民造福,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形成干群同心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强园兴工不动摇,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效;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坚强有力的保障。这些成功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只要坚持好、继承好、发扬好,我们就能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推动新发展,取得新成就。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没有形成,营商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好项目、大项目引进没有突破;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短板亟需补齐;部分党员干部的观念、能力和状态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作风亟须转变,等等。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区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争资争项没有大的突破,后续财源培育不够,县级可用财力和有效投资总量不大,生产要素保障不充分不及时。二是攻坚克难的锐气还不够,行政审批、金融服务等关键环节改革措施还不够深化,涉企服务质效不高、市场监管还有缺失,营商环境综合水平离省市一流标准还有差距,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释放还不够充分。三是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党员干部抓落实的能力水平有待提升、激励和保护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重点工作推进没有达到预期,有的民生实事没有跟踪督办、进展不快。四是从严治党还有薄弱环节,党风廉政建设综合监督、立体监督体系还没有形成,抓早抓小抓预防做得还不够到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凝聚全县上下共识,科学把握湘阴未来五年发展方向

方向指引未来,思路决定出路。科学把握湘阴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国家和省市大局,挖掘自身优势,把握新方位、扛起新使命、打开新局面。把握大势、乘势而上,我们的机遇千载难逢。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长株潭一体化、湘江新区等国家级发展战略全面覆盖,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区域要素更加畅通有序流入,为湘阴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我们将迎来更加开放、更高平台、更大能级的发展机遇。站位全局、体现担当,我们的使命无上光荣。近年来,省市对湘阴发展空前重视、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明确湘阴纳入湘江新区,并划定1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纳入国家规划,岳阳“十四五”规划将湘阴确定为全市南部区域合作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湘阴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省市级发展规划任务。我们要不负厚望、不辱使命,努力在践行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推进岳阳“三区一中心”建设中彰显湘阴担当、作出湘阴贡献。展望未来、继续前进,我们的信心无比坚定。经过五年奋斗实践,湘阴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区位优势、地位优势、资源优势不断显现,一批具有较强牵引力的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并逐步进入收获期。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大攻坚战等一线历练中,增强了本领自信、队伍自信、发展自信,人心思齐、人心思进的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全县上下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真正不负时代所赋、不负群众所盼、不负使命担当。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积极投身岳阳“三区一中心”建设,坚持绿色立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产业强县,实施“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奋进全省十强县、建设省会卫星城”崭新篇章。

今后五年主要预期目标是GDP突破56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56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规模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9%、10%、24%以上,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分别达到98%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要聚焦“一二三四五”思路

紧扣“一个目标”:咬定“奋进全省十强县、建设省会卫星城”目标,全力建设经济更活跃、城乡更秀美、群众更幸福、社会更文明的美好湘阴。

实施“两大战略”:强力推进强园兴工战略,全力以赴攻项目、强园区、兴实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不断开创湘阴“三农”工作新局面。

主攻“三大阵地”:围绕落实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推进“一园一城一港区”建设在支柱产业培育上突出建好“一园”――湖南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产业园。对标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要求,大力引进新能源制造、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智能工程装备及核心部件、智能医疗装备、电子信息和军民融合等产业项目,着力打造华中地区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在发展后劲上突出开发“一城”――天鹅山大学科创城。对标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要求,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为依托,大力引进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平台,走“产、学、研、城”融合发展之路,着力打造长沙北科教创新创业培育高地。在发展引擎上突出建设“一港区”――虞公港及港产联动区。对标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要求,按照“岳阳港副港、长株潭枢纽港”的定位,加快虞公港5000吨级深水港和临港产业区建设,倾力培育湘阴未来发展新的增长极。

坚持“四区同创”打造湘江新区湘阴新片区。统筹“一园一城一港区”建设,加快建设金龙新城”,按照湘江新区对接长江经济带门户枢纽的定位,重点做强科教科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四大板块,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智慧生态新城。打造岳阳南部区域合作先行区。落实岳阳“南部区域合作带”布局,积极对接大长沙都市圈发展,推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配套协作、民生共建共享,争当长岳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先行区。打造湖南乡村振兴样板区。着力在高效农业发展、人居环境升级、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创新举措、创建示范、打造样板,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打造湖湘文旅康养示范区。深入挖掘利用名水、名人、名窑、名食资源,突出农旅、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创建湖湘文化旅游体验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带动集医药、健康、养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康养产业蓬勃发展。

强化“五个引领”:奋进全省十强县、建设省会卫星城,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希望的发展过程,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奋力拼搏、创新举措。强化新发展理念引领。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工作思路方式方法上来一次大洗礼、大调整坚决破除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积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尤其在集约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强化党建引领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坚决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夯实党的基层组织,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健全管理制度,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党的建设焕发出新的强大战斗力强化干部示范引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办好湘阴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依靠党员领导干部冲锋在前、率先垂范、攻坚克难,真正发挥党员干部在事业发展中的“领头雁”“主力军”作用。强化改革创新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改革创新,始终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全县负责干部要把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争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要围绕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蹄疾步稳推动改革。要毫不动摇地发挥创新驱动作用,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强化项目引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方式抓实工作推进,把目标细化到项目上、把行动落实到项目上、把效果体现到项目上。未来五年,要重点攻坚推进“双十工程”,即湘江新区新片区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乡村振兴“十大引领性工程”,以项目引领投资,以项目培植产业,以项目改善民生,以项目夯实根基,走出一条以项目大建设带动湘阴大发展的跨越赶超之路。

“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既是我们从全局高度,立足新发展阶段、结合湘阴新的发展方位制定的战略方针,也是解决突出问题、提升发展质效的必行之举,更是面向长远厚植优势、补齐短板的路径选择。全县上下必须系统把握、一以贯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书写新的精彩、展现新的作为!

三、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奋力迈出美好湘阴建设坚实步伐

围绕今后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总体思路,我们要抓住关键、保持定力,扎实推进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开放合作,建设湘江新区新片区。湘江新区湘阴新片区建设既是强园兴工的总抓手,也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我们要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推动新片区建设迈开步、见实效。

新片区应有新定位,要聚焦“三高四新”目标抓建设。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动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指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强力推动湘阴新片区建设,着力打造湘江新区对接长江经济带枢纽区、湖南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长沙北科技创新培育区、长株潭通江达海新港区,使湘阴全面融入长株潭一体化战略,成为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阵地。

新片区应有新气象,要聚焦“十大标志性工程”抓攻坚全力推进虞公港及港产联动区开发工程实行港产一体、片区开发、封闭运行,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科学实用的建运管机制,确保码头一期工程年内具备开工条件,统筹推进港口疏运体系、港口贸易服务区及产业园区建设,力争5年内取得实质性建设成果,打造长株潭一体化示范工程。全力推进金龙互通与长沙绕城高速连接工程,建成许广高速金龙互通,积极推动建设许广高速望城茶亭互通至开福区中青路高速公路连通工程,实现湘阴与长沙东北部全程高速互通。全力推进芙蓉大道北延工程,以芙蓉大道湘阴城北为起点,连接平益高速和虞公港港产联动区,打造虞公港港产联动立体交通运输网。全力推进湘江北路连通工程,以湘阴县城为起点,向南连接望城城湘大道、长沙湘江北路,构建湘阴融长新通道。全力推进樟树港大桥及金雷大道工程,以芙蓉大道金龙段为起点,沿左公大道向西,新建樟树港大桥连接雷锋北路(新乔路),全面优化提升湘阴跨江融长公路网。全力推进“五好”园区创建工程,瞄准建设千亿园区、“五好”园区目标,创新投资合作模式,全面提升高新区路、电、水、气等基础配套设施和学校、医疗、商业等生活配套设施水平,不断增强园区产业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全力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五园十企”培育工程,规划建设智能医疗装备产业园、智能机电产业园、激光设备产业园、不锈钢芯板装备产业园、航天通用设备产业园等5个特色“园中园”,重点培育可孚医疗、昊志机电、远大可建、远大新材料、大科激光、金为新材等10家龙头型先进制造企业,建设湘江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全力推进燃机电厂及综合能源保障工程,加快总投资35亿元的华能天然气发电厂建设,建立城区和新片区电、热、冷综合能源保障体系。全力推进天鹅山大学科创城基础配套及高校引进工程,加快天鹅山大科城一期15.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加快建成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并招生,利用市场力量完善大科城路网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力争再引进3―5所高校落地,吸引一批科研机构和科创型企业入驻,建设湖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打造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产教研一体发展示范区。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品牌塑造工程,对标国家级新区,围绕“省时省力、舒心暖心”的营商目标,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七大攻坚行动”,形成尊重企业家、支持创业者的浓厚氛围,打造与长沙同质的一流营商环境,真正让湘阴成为企业家和创业者的梦想之城、幸福之城。

新片区应有新举措,要聚焦“一共享五统筹”争赋能加快推动规划统筹,完成新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一张图”管控体系。加强与湘江新区产业资源对接,统筹推进新区优质产业项目集聚新片区。加强项目质量评估和环保评价,严格项目准入。加强新片区基础设施与长沙市相关规划对接融合,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新区政策覆盖新片区步伐,借助湘江新区平台,争取专项债、用地指标、审批授权、户籍制度、改革试点、金融赋能等更多政策资源支持。探索建立跨区域合作开发建设新机制,按照产城融合思路全面启动金龙5平方公里先导区建设。推动湘江新区与湘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大平台共同使用、重大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全方位融合发展,建设名符其实的省会卫星城和重要功能区。

2、突出产业升级,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产业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发动机”,必须坚定不移突出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立起来,“主引擎”强起来。

举全县之力突破工业。始终高举强园兴工旗帜不动摇,把工业崛起摆在首要位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一切发展要素,集中一切优势兵力,持续攻坚工业、做强工业。加速突破园区承载力不强问题,按照“五好”园区创建标准,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片区封闭开发模式见成效,加速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补齐园区服务配套体系短板,确保产业项目进得来、落得地、留得下。加速突破园区干部队伍服务能力不强问题,坚定不移去“行政化”,推进扁平化管理,加快园区机构简约化、团队专业化、运营市场化,加强干部交流和人才引进,强化激励约束,让更多能干的干部在园区建功立业,让更多专业人才集聚园区。加速突破龙头企业不强问题,持续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上市”行动计划,全方位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加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产业标杆。加速突破招大引强不力问题,建强招商队伍、理顺招商机制、抓实招商激励,瞄准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上下真功夫,加快打造百亿、千亿产业集群。加速突破工业税收贡献不大问题,强化以“亩产论英雄”的质量效益导向,完善园区企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下决心依法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贡献不达标企业。全力扶持一批重点税源企业增产增效,推动工业税收贡献率持续攀升。

以特色为先发展现代农业。依托资源禀赋,突出因地制宜,从“特色、优质、融合”三方面精准发力,加快推动湘阴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特色,就是按照“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思路,着力发展农业特色小镇、特色水产、特色蔬菜和特色美食产业。优质,就是始终坚持绿色、高效导向,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统筹保障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保护、质量安全监管,提升湘阴农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融合,就是发挥农业“接二连三”作用,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农餐融合、农工结合,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群众融入农业产业链,逐步实现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从十大领域培育现代服务业。坚持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创造新的消费增长,大力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面落实扶持办法,突出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美食餐饮、商贸外贸、数字经济、健康养老、社区服务十大重点领域,大力实施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创新驱动、品牌打造四大工程,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促进服务业提质提档升级,逐步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税收贡献、民生改善的作用,有效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力。

3、突出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统筹新跨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力构建既有“颜值”又有品质的城乡面貌。

优化县域全境空间布局。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整合优化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着力形成特色鲜明的城乡空间框架。突出“一心引领”,坚定不移推进中心城区东扩、北延、南进,到突出“两极带动”,以金龙新城、虞公港区为主体推进产城融合,形成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突出“三轴联动”,以芙蓉北路、湘江北路、G536干线为主轴,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分别打造先进制造业、文旅康养和农旅融合发展带;突出“三区互动”,统筹推动北部横岭湖湿地生态区、西部现代农业区、东部城镇发展区整体联动、错位发展;突出“多点培育”,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重点集镇、特色小镇、美丽村庄,形成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现代农村发展新格局。

推进乡村振兴引领性工程。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结合乡村建设行动,以西部乡镇为重点,促进城乡互动、工农互补、东西兼顾,实施乡村振兴“十大引领性工程”: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工程,高标准建设鹤龙湖蟹虾小镇、樟树港辣椒小镇,引领带动全县“一镇一特、一特一片”乡村产业发展。推进特色水产产业培育工程,强化生态养殖理念,重点发展蟹虾、鲈鱼等特色水产养殖,培植壮大渔制品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争创全国特色水产强县。推进特色蔬菜产业培育工程,以樟树港辣椒品牌带动鲜椒产业发展,推动三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协调发展理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