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收购生意怎么做?

今天说说在农村可以做的副业,一说起农村有什么副业,大家总会认为没有多少可供选择的余地,但其实在农村也有很多副业可以用来发展赚钱。

甭管是养殖、种植还是农产品加工、自媒体等等,在互联网的加持下,现在农村的出路和创业项目也是越来越走向多样化发展了。

今天小雪再给大家分享一个适合在农村里面做的副业,做好了可以比主业种地还赚钱,几乎人人都能做。

01 小小榨油坊大有可为

我想在农村长大的朋友们,或多或少都对小作坊里的土榨花生油有所了解吧?

小的时候,小雪跟着父母去过很多次这样的榨油小作坊,那时候每家每户几乎都是自己榨油吃,很少有去超市买的。他们往往会当着客户的面压榨、过滤、灌装,买得放心。

还有小商贩做移动花生油现榨现卖生意,一度也是非常流行,他们投入几千元榨油的设备以后,就开着车走到哪个镇就做哪个镇。

生意好的地方就停留几天,一斤油去掉成本也能赚几元钱,一天少说也能赚几百块钱。

现在大家都追求绿色纯天然无污染,而现榨油坊的特点是:自选料、现榨油、操作流程透明。

这正迎合了大众需要放心食用油的心理,也就是放心油坊最大的卖点和特点。所以现榨油的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大的。

怎么做这个现榨油坊的生意呢?

现榨油坊的店址最好选在当地的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农村集镇中心、城镇居民区内这些人流量集中的地区。

一来可以节省成本,说不定直接在自家院子里都可以运作了;二来,现榨油作坊的生意做得基本都是本地生意,不宜距离居民过远。

油坊面积以15平方米至40平方米为最佳,店内应进行简单装饰,给人以整洁、卫生的感觉。还有就是设备的摆放也要讲究起来,最好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让客户一眼就可以看到是怎么压榨的。

因为常见的食用油加工有榨花生、大豆、油菜籽、芝麻、油葵、胡麻籽、山茶籽、棉籽、花椒籽、核桃仁、桐籽、蓖麻、杏仁等各种各样的原材料,所以机器设备方面,最好投资多功能榨油机,可以压榨多种油料作物的那种。

就目前而言,榨油坊的赚钱模式主要有三种:

拿小雪这边的城市举例,当客户拿着东西去榨油是收取加工费的,不过收费并不算是很高,只能赚个辛苦费。

老板定的加工费的价格是每榨100斤的花生,就要收30元的加工费,相当于一斤花生收0.3元的加工费。

如果能将来料加工榨油坊选在一个合适的位置,量一起来,其整体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榨油出来的油渣统称为干饼,例如豆饼、花生饼、棉籽饼等等,这些油渣饼油坊不仅可以复榨,而且复榨后的油渣饼还可以卖给做食用油的厂家再次提炼,最后才做饲料或肥料。

除了可以和养殖业合作,花生渣还可以卖给食品厂用来做糖果,所以说榨完油后的油饼残渣的价值是远远远高于他的加工费用的。

就是这些不起眼的菜籽饼渣,在市场上可以卖出0.8-2元每斤的价格。当菜籽的出油率在30%-40%左右的时候,基本上会出40%-50%的菜籽饼渣。

也就是说每100斤菜籽去榨油,可以出40-50斤的菜籽饼,而这些菜籽饼价值都在40-50元左右了,怎么算都是一块很大的利润来源了。

有些农户家里没有种植油料作物的,但又想吃上新鲜现榨的好油,往往会选择到榨油坊购买新鲜榨出的油。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收购当地的油料作物,利用自家的机器榨油加工销售给当地居民。

不仅省去了长途运输的费用,还能以初级农产品的价格收购原材料降低成本,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然后将机械设备放置于农贸市场、闹市区、超市门口、副食粮站或居民聚集区等地点现场榨油即可,现场销售,售价甚至会更高,每斤至少也可以有2~3元的利润。

如果我们能批发走量,和县城的饭店、学校、机关食堂、 粮油超市和食品加工企业等合作,这利润那就更上好几个层次了。

当然,我说得是很轻松,这都是需要我们去长期经营才能得出的结果,关键是口碑要做好,其次还要有一定的营销能力。就像很多榨油坊为农户免费榨油也算是积累人气的一个手段吧。

至于成本方面,炒子机约1500元,榨油机约3000元,滤油机约1800元,电动机约750元,店面租金就按每月300元至400元,其他小件物品600元,固定成本合计8000元左右。

还有就是流动资金5000元左右,用以购买原料,支付工人工资等,所有东西加起来两万块钱以内基本就可以搞定了。

这样看来,榨油坊还算是一个小成本的好生意,赚大钱可能是指望不上,但要想在农村里养家糊口总归是没问题的。

02 大叔靠“免费榨油”

油作为大众生活中的必需品,市场是永远不会饱和的,但要做大做强,最终还是需要走品牌化、专业化的道路。

李东来的榨油坊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线,他自有品牌的花生油销量非常大,就连当地的中学都是他的客户之一。

那他是如何打通销售渠道,让人购买他自有品牌的花生油呢?

一开始的时候,李东来发现当地居民中绝大部分是喜欢拿着自家种的花生到店里现榨的,只有少部分的人会购买现油。

所以他一开始为了聚集人气,采用了“免费榨油”的方式吸引村民前来他这里榨油,但是有个要求就是店家要回收剩余的花生饼,50斤花生起榨。

这样一来,榨油的数量就有了一定的保证,小雪前面说了榨油出来的油渣是很值钱的,哪怕不收加工费,他都是有得赚的。

很多村民不知道油渣饼的价值,一看,有免费的好事,于是就都一窝蜂地跑他那里榨油了,初始的客户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积累了下来。

在榨油的过程中,李东来还做了一个举动就是弄了个半透明的加工间,用现榨的油炒菜做销售演示,客户甚至可以进里面品尝一下。

凭借一手出色的榨油技术,李东来榨的油口感不仅好还香到不行,一下子就虏获了大批居民的胃。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村口那边有个榨油佬,榨的油不仅口感好,还又香又安全。李东来的口碑也是越做越好。

本来这些客户都是他榨油的客户,出于对他的信任,纷纷变成了他自榨油的忠实大客户,居民们经常会在过年过节时购买他的花生油送礼用。

前些年,地沟油、转基因、掺假油等现象太严重,造成人们对食用油不放心,李东来这种当着客户面榨油还让人品尝的方式,无疑是很容易打消客户疑虑,获得客户好感的。

再来说说李东来榨油坊的利润问题,他机器设备包括其他各项成本一共投资了5万块钱,但是一年的利润却可以达到30多万!

以李东来榨一包100斤花生米来计算,现在花生米的出油率在38%-46.5%,影响出油率的主要因素是花生粒本身的品种问题,还有机器设备的效率问题。

我们以李东来这边正常出油率的40%来计算,也就是说他每榨一百斤花生米可以出油40斤。

成本:现在100斤花生米的进货成本是507元。

利润:花生油渣饼收购价为1.8元一斤,一百斤花生米出48斤油渣饼,也就是说油渣饼可以卖86元;他这里花生油每斤卖15元,最终每一百斤花生米的利润等于(40*15+86)-507=179元。

而李东来的榨油小作坊,他一天是可以榨八九百斤花生米的,这样一算的话,每天的纯利就能达到1432元。

即使除去场地租金、包装、机器损耗、搬运费、挑选费用、师傅工钱,这个利润空间仍然很有想象空间。

所以说在农村开一个现榨油坊,采取现榨现卖的方式,还是有很大的市场。在你们村子里,有这种类型的鲜榨油作坊吗

虽说农村有不少加工小作坊的生意可做,但像榨油坊这样低门槛又真能挣到钱的项目还真是少之又少。

也许是受此启发,李东来村里碾米的地方后来也效仿了这种做法。同样可以用米糠来抵加工费。不管怎么说,这样的方式在农村里也算得上是两全其美的赚钱方式了。

世界上没有完全赚不到钱的生意,赚多赚少的问题而已,但都是得靠人去做的。有的人生意效益立竿见影,有的人生意得细水长流,看你自己怎么运营了。

该村扶贫人员帮脱贫户范松炎(右)采摘蔬菜

“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这日子越过越轻松。你看,这是村里帮俺盖起来的厨房、卫生间,还送了电磁炉等生活小家电。”12月2日中午,打扫完村里的卫生,郏县王集乡雨霖头村村民范松炎高兴地对来访的村干部说。

今年69岁的范松炎快人快语,干活很麻利。他家院子里很整洁,种植的蔬菜绿油油的,生机盎然。

3年前,范松炎家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子过得很艰难。“除了种地、打零工外,也没有什么别的经济收入。”范松炎说,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还要长年照顾患病吃药的老伴儿,也出不了远门。村里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隔三岔五上门帮扶,不仅给他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还在“六改一增”改造项目中帮他打了院子的地平,加盖了厨房和厕所。“原来水管在院子里,天冷结冰路滑,我接水摔倒过几回,后来跟村里一说,村里很快就有人来把水管改到厨房,生活方便多了。”

家里的情况不断改善,范松炎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不光我家情况越来越好,这几年,村里的变化也很大,修了道路,建了游园,村道上干干净净的,大家没事就在文化活动广场上跳跳广场舞,心情也好。”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9户,通过各项政策扶持,他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摘掉了“贫困帽”,实现了增收致富。

范松炎粗略算了算,他每个月公益岗收入300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转、养老金、医保补贴等费用,“一个月大概有1000多元的收入,足够生活开支了。”

雨霖头村位于郏县县城东,交通便利,临近汝河,是传统的花生加工集散地。村子离市区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入村道路平坦开阔,还有不少临街商户,秩序井然。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孙刚强、扶贫专干吕光伟介绍,该村共366户1459人,可耕地1200余亩。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村民就开始做花生收购加工生意,最多的时候,每3家里面就有1家在做。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质量、货源方面的要求,有的家庭作坊维持不下去关了门,目前还有二三十家在做。

“这几年的花生市场行情不错,这里是沙土地,临近汝河,地理位置优越,我们就想着在花生加工产业上多下点功夫。”孙刚强说,通过多次到外地考察,他们今年上半年注册成立公司,采取“公司+农户+集体经济”的形式,鼓励村民入股,整合资源,统一收购、销售、加工,做大做强花生加工产业,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农户增收致富。目前,村里已流转土地50余亩,20余名村民入股。

今年37岁的陈兵是入股村民之一,从父辈至今,他家已经做花生加工生意20多年。这些年,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他觉得单打独斗已经跟不上形势,只有整合资源,把品牌做强、做大,才能有好的前景。“曾经不止一次,来了大单也不敢接,因为自家产能不足,货源不够,只能看着挣钱的机会白白溜走。”他说,只要大家劲儿往一处使,办法总比困难多。另外有了品牌优势,未来的路子也会更广。(记者 范丽萍 )

来源: 郏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关做什么生意最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