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南昌开一家野生动物园,地址要选择哪里才合适呢?

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富阳发布 5月8日通报: 5月7日20时许,群众报警称在富阳区银湖街道受降四联村金苑山庄发现疑似金钱豹。经富阳区相关部门联合调查,确定为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三只未成年金钱豹外逃,目前已捕获追回一只。

针对这一情况,富阳区迅速采取行动。

一、合力开展搜索警戒工作。组织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专业力量、区级相关部门专业队伍、民间搜救团体等多支力量,借助科技手段,在山边与村落、城区交界处开展拉网式排查。

二、做好公共安全防范工作。部署银湖街道工作人员迅速进入周边村庄、学校、居民小区开展告示宣传工作,提醒居民做好自身防范工作,发现豹子踪迹及时拨打110报警。

三、责令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立即关闭园区,进行停业整顿,迅速排查动物外逃原因,全面梳理安全隐患,并对野生动物世界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控制。

5月8日上午,杭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抖音号“杭州发布”,以及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官方微信公众号分别发布“杭州的豹子找到了,在杭州野生动物世界附近一小区现身”的视频和“关园公告”,但到中午,两条内容均已被删除。


此前,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有村民于5月6日报警称,有人在当地龙门坎村的山林中发现一只疑似豹子的猫科动物并拍下照片,有关部门随即到现场附近核实。当时,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杭州动物园均表示没有动物出逃。


8日上午,“杭州发布”抖音号发布一段10秒的视频,画面中一只疑似豹子的猫科动物绕着一棵树游走;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官方公众号发布“关园公告”,称因园区发生安全问题需及时处理和维护,故暂停开放。但8日中午澎湃新闻再次查看时发现上述两条内容均被删除。

据《钱江晚报》消息,7日晚杭州富阳区金苑山庄小区附近发现疑似豹子。

澎湃新闻查找电子地图发现,该小区与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行车距离为1.4公里,直线距离更近。拍到疑似豹子照片的西湖区转塘街道龙门坎村位于午潮山脉东北山麓,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位于该山脉西南山麓,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徐海圣告诉澎湃新闻,小区、村庄等区域不符合豹子的活动习性,“豹子昼伏夜出,活动半径一般在50公里左右,在茂密的丛林中生活,不是食物极度匮乏,是不会前往人员活动频繁区域的。”

(综合自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葛熔金、@富阳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接上文。在海洋馆侧面是一个很不错的暹罗鳄散养区。这里提供了一片非常大的浅水环境来饲养亚成体的暹罗鳄。市面上常见的烤鳄鱼肉的原材料就是它,也就是通常说的泰鳄或者泰国鳄。作为真鳄他同样有大部分鼍都难以企及的体型和侵略性,笔者还依稀记得早年间暹罗鳄养殖场发生的小孩进去偷鳄鱼蛋被捕食的新闻。在饲养方面......我个人认为比起鱼类,他们更爱吃红肉(比如牛肉),在性格上比起湾鳄或尼罗鳄来说也更内敛一些,不那么喜欢窜起来发动袭击。

2021 暹罗鳄展示区

也许是由于如果水过深,鳄鱼潜水就会导致游客看不见,,所以整个池塘的水实际上也只能没过这些鳄鱼的身体侧面。翠绿的池水形成了一种沼泽的氛围,但是从上面的非自然漂浮物也能看出,一些不对劲的事情正在酝酿。

观赏鳄鱼的悬桥非常好的防止了游客遭到鳄鱼的袭击,但是这里并没有什么设施可以防止游客袭击鳄鱼。许多家长都在试图向他们的孩子证明鳄鱼不是假的。因此他们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包菜叶子,胡萝卜条,爆米花桶等材料去砸这些并不好动的爬行动物,并尝试着把他们从晒太阳的岩石上赶到水里。

孩子天真地喊道: ”水里的鳄鱼才是真的!“

由于去年来的时候已经入冬,这些原产热带亚热带的变温动物已经被放入了保温的房间里。除了整体有些偏瘦以外,这些鳄鱼实际上被照顾的还是说得过去的。相比后面爬行馆里面的一些远亲,他们实际上还是过的相当幸福的。

2020 暹罗鳄冬季集中供暖

当然了,笔者把习惯性打出来的“两爬”删掉了一个字。因为南昌动物园并没有展示任何一种无尾目,而唯一展示了的两栖动物也只有大鲵一种(在前一节的海洋馆里)。而爬行馆——建筑结构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整个建筑采取了蛋状构型,并在三个蛋之间的两个链接部分设置了玻璃栈桥以及包围式的展示区域。可以说,不但十分新颖,而且理论上也应该有非常好的展示效果才对。

先从这三条大型蟒蛇开始。两条白化缅甸蟒和一条超虎(个人感觉有点像日虎?)网纹蟒。南昌动物园的大型蟒蚺据我观察照顾的其实是不错的,虽然环境很普通,但是是做了清洁的。蛇体没有出现很多疏于管理的两爬馆经常出现的烫伤(蟒蚺由于身体长,抬着头在空中探然后撞上陶瓷灯被烫伤,有的还涂着紫药水)或者蜕皮困难等现象,蛇的眼部没有明显问题,口腔闭合正常没有口腔炎的倾向,周围的少量粪便和酸也都处于正常范围。由于蟒是一种比较耐饿的动物,所以即便是少喂,蛇体也不会出现太严重的消瘦,总的来说,这三条蟒蛇的处境也是说得过去的。

上图是去年的照片,可以看出时隔一年,这三条蛇也没有出现消瘦或其他的什么明显异常。这个盘曲状态下体侧的皱皮对于大型的蟒来说是个比较正常的现象,单纯就是体侧肉太厚了褶起来了,大家没必要立刻就联想到卡皮或者湿度过低之类的毛病哈。

甚至对比看看,这两条白化缅还稍微胖了点。曾几何时,所谓的”面条“”黄金“在各种爬宠交易平台上随处可见,零几年的时候甚至只需要百余块钱就能购买一条原色的缅甸蟒幼体。笔者还记得当年爬行天下论坛早期,网络上还经常有西南地区农民和自己饲养的宠物缅甸蟒同吃同睡的新闻,后来的交易版也曾有过无数的盒装幼苗出售。但时过境迁,如今严打之下(当然这类大型蟒蚺本身也不是很适合家养)交易信息也几乎全部销声匿迹,只剩下零星的”球员转让“。但从小带过蟒蚺苗子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些巨兽的魅力是游蛇比不了的,只能说期待在十年或二十年后,更完善的法律制度能允许我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饲养哪怕只是球蟒这样的保育种类。

第二个展箱里饲养着一条(去年是两条)原色缅甸蟒和一条红尾蚺。但今年去的时候只看到了一条。对比花纹之后认为应该是图一中靠里的那条缅甸。另外那条不知道是被关在保温箱里了还是以灵魂态去了缅甸,不过剩下的两条看起来完全健康。

早期的很多书籍(尤其是台湾出版的)都喜欢把大陆更喜欢称呼的”红尾蚺“叫做”巨蚺“。笔者其实不懂constrictor这个词是因为它是红尾蚺的种名所以被赋予了”大蟒“的含义,还是本身就有这个意向。如果本身就有的话,也许巨蚺是更合理的中文正名,毕竟他也是蚺属四个物种里体型最庞大的。

蚺和蟒最典型的区别就在于蚺是卵胎生(直接生出幼蛇)而蟒则产卵并具有一定的护卵意识。

2021 红尾蚺和缅甸蟒

由于场馆是圆形的,所以内部的展箱也是呈一个弧形的玻璃,因此难以避免的产生一些反光,,这里的中间展箱里放着一只鼍,也就是扬子鳄或者说中国短吻鳄。我不知道如何描述它的状态因为每次我见到它的时候都在岸上睡眠。我仔细的观察了它的眼部,并没有发现异常,四肢和肥胖状态也都没有异状。不过我在北京动物园见到的扬子鳄几乎都不愿意离开水,也许这只是加温方式(加热灯或水体加热)导致的区别。

随着如今繁殖技术和繁殖基地逐渐多,扬子鳄也不像早年间那般稀有。基本上每个稍大的爬行动物展示机构都会有少则一条,多则一群的扬子鳄作为展示。作为中国独有的短吻鳄属成员(这个属唯二的另一个种是美国独有的密河鼍),这东西确实颇具特色。从地上水迹推测这家伙应该是刚刚泡完澡从水池里爬出来。

(从这里开始,就逐渐生草了起来。随着我迈出的每一步,一个“ ?”开始缓缓浮现在脑海中)

栈道的左侧饲养着大概7~8只真鳄龟。这些亚成年的大鳄龟如果饲养在和游客目光平齐的水箱里,他们惊人的鹰钩状喙和凹凸不平的背甲一定会带来很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被饲养在距离这么远的水池里,就基本上完美的避开了栈道的所有好处(包围式大环境——鳄龟不好动也不愿意离开水),而触发了其所有坏处(游客距离动物较远看不清)。而且在这种群养的环境下我认为很难避免本来就嘴欠的鳄龟咬伤彼此的尾部。在清澈且没有躲避物的水中,没有腹甲保护的过长的尾巴非常容易被同类咬断,这么说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这里的大鳄龟几乎都没有完整的尾尖,有的甚至还带着白色的新鲜伤痕呢。

栈道右侧,我犹豫了一下,竟不知从何吐槽开始。

大东方龟有个大家更为熟知的名字:亚巨。今年可以说是爆火的大型半水龟。因为荤素都吃,而且水养陆养都可的习性,加上网络炒作,在玩家群体中的持有量大大超过了前几年。

尽管新分类也许对他有不同的划分,但是最普遍的认知里亚巨是隶属于龟科龟亚科(龟,地龟,淡水龟,潮龟科指的都是这同一个科)东方龟属的四个成员之一。这个拉丁(heosemys grandis)也确实是指亚巨这个种,配图也是正确的,然而,,

分类位置是鳄龟科什么鬼?

而且仔细观察了一下,栈道左边的池水里除了巴草花(黑的那个疑似杂了黄耳)以外并没有什么其他龟类。事实上,就连展板上写的草龟和花龟都不一定齐全,更不用说亚巨了......

当然了,馆内确实是有一只亚巨的,不过标以了更离谱的名号就是了。(详见蛋3/ 3)

第一个展箱放置的也是整个场馆唯一一种巨蜥,国家一级保护的泽巨蜥,也就是常说的水巨,圆鼻,或者单纯称呼的巨蜥。我不知道南昌动物园是用什么喂养这两只亚成体的水巨,这是一种食性非常复杂的动物。他们会吃昆虫,鱼类,虾蟹,鼠,蛋,龟,牛羊肉块或者鸡翅鸡腿等各种动物性饲料,喂养的时候饲料种类越多越好。这条亚成体的水巨过了一年之后长大了一些,而且也很健康,但是在隔壁的展箱里还有另一条。

今年去的时候他正呆在躲避里休息。这个环境布置的也是合理的,有水域,躲避处和攀爬,除了不能展示动物的自然生境以外没有什么大的缺点。

中间这个展箱分隔成了两块。在去年的时候这一小格还养着另一条泽巨蜥。不过今年它已经不见了。

2020 另一条泽巨蜥

而今年......我又不知道从何开始吐槽了。

首先这个展示牌上标着的 “Manouria emys”是靴陆龟的拉丁。凹甲陆龟属一共有两个物种,凹甲陆龟和靴陆龟。靴陆龟又分成黑靴和棕靴两个亚种。但是这个所谓的“黑凹甲陆龟”着实令人不知所云。所谓的六足龟确实是靴陆龟的俗称之一,但是这个标志牌还是很离谱

所以你以为结论是这个展箱里养着靴陆龟而只是展示牌出了小小的纰漏?

问题是这里放着的明明是几只煤球(亚达伯拉象龟)啊!

亚达:好歹也是五位数起步身价的我难道很丢人吗??

(顺便一提鞋子由于是亚洲陆龟,普通个体身价只在小几千左右)

这里放一张正版的黑靴陆龟的图片。这两个物种虽然都是黑的,但是甲片的形状一个棱角状突起,一个内凹(这也是凹甲陆龟属名字的由来),同时黑靴的裙边甲片有锯齿状突起。从前部看的话不光二者的头部长得截然不同,黑靴的前腿上覆盖着类似苏卡达的大甲片,而亚达的腿部则是细鳞。

中间这个大展箱里放的确实是好东西,但是标志牌还是一如既往的离谱。

刚刚还用的正名大东方龟呢,到这里怎么就变成俗名亚洲巨龟了?而且刚刚还把亚巨归为鳄龟科呢,这里怎么又自己变回淡水龟(龟科)了?

而且,这里饲养的真的只是亚巨这么简单吗?

2021 混乱的标志牌

马来西亚巨龟同样是东南亚分布的大型淡水龟类,体型更是远在亚巨之上。比起亚巨,这是一种十分冷门也更加罕见的龟类,以至于很多热爱饲养龟类的爱好者都不熟悉。南昌动物园拥有如此宝贵的一只个体,完全可以更好的介绍和展示这个喜爱深水的物种,而不是将其置于甚至不能没过背甲的浅水并冠以不恰当的介绍。

下面放一张正版的亚洲巨龟的图片。亚洲巨龟和马来西亚巨龟(马巨)虽然听名字像是近亲,但实际上并非同属关系。二者虽然都属于龟科龟亚科,但是亚巨是东方龟属,马巨则是马来西亚巨龟属。这二者的长相和习性有很大的不同。马巨的背甲圆润,亚巨背甲(尤其是幼年期)有一圈锯齿且有鲜明的脊棱。马巨的甲壳修长,亚巨的更圆。马巨是深水龟,水栖性更强,往往出现在大河湖泊水库等,亚巨则属于比较喜水的半水龟,更喜欢呆在沼泽浅水类环境。

第三个展箱。去年看到这堆积如山的,和整体环境格格不入的一大堆珍贵的大个体陆龟,我的第一反应就是R.I.P,,大概又是谁被抄家了。

由于时隔一年,我不记得当时还有更多种的陆龟了。算上海洋馆的那批吸金磁,这里一共展示了六种非常珍贵的大型陆龟。下面这张图里的几只大苏卡达陆龟今年去了海洋馆充当吸金磁,旁边的几只亚达伯拉陆龟去了隔壁展箱扮演黑靴陆龟去了。我没有记录展箱的标志牌,不过依稀记得似乎只贴出了苏卡达和辐射两种名字。

由于龟的密度太大,可以看出地上的酸(白色)已经来不及打扫了。不过今年在海洋馆见到他们的时候,健康状况还算不错。但去年那只小的豹龟(见海洋馆篇)是彻底消失了。

永远消失在我们视野中的小豹龟

无数珍贵的辐射陆龟就像菜市场里的巴西一样堆成一团。假如把他们全换成百元大钞的话我想都足以把这个笼舍铺满。同时这里还混杂着一个缅甸陆龟(左上角长形黑黄色陆龟)和一个四爪陆龟(中间两个最大的辐射下方那个最小的扁圆陆龟)

辐射陆龟隶属于马岛陆龟属,居住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旱季雨季分明的灌丛和森林

缅甸陆龟隶属于印支陆龟属,居住在中国西南和东南亚潮湿的山地丛林

四爪陆龟隶属于陆龟属,居住在中国新疆黄土高原的丘陵草甸

这样几种生境完全不同的陆龟关在一起,也难怪到今年的时候,笼舍里只剩下一部分辐射陆龟还存活着了。

过了一年时间,剩下的辐射陆龟也确实是养定了,目前看上去都处于健康的状态。不过我仍然对这个水槽抱有疑问,,这么深而陡峭的水池,跌下去的陆龟真的能自己爬出来吗

这个展厅的最后一个笼舍关押着两只绿鬣蜥。他们的健康状态确实极为的不理想,因此我只能用关押这个词来形容。作为美洲鬣蜥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曾几何时ig(绿鬣蜥拉丁缩写,也是他最常见的俗称)简直遍布大街小巷每一个爬宠店。翠绿的体色,一度不到百元的价格和所谓“只需要吃油麦菜”的说词让无数入坑的新人选择了他们。但是随着严打之风,尽管在台湾和很多其他地区它们已经泛滥成为破坏生态的入侵物种,在大陆他们仍然作为一种保育物种被严格禁止饲养,在这两三年里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去年的时候好像只看到了一只亚成年雄性绿鬣蜥。当时这条蜥蜴看上去还很正常。笼舍里有丰富的攀爬,躲避和水域,单纯从环境来说还是说得过去的。

但今年,情况变得糟糕起来。直立的背刺变得东倒西歪这倒是小事,很可能只是压的,但是仔细观察这只雄性(雄性背刺更长)的背刺末端就会发现已经出现了干枯卷曲的迹象。这可能是营养不足或者晒灯不足导致的。

这两条鬣蜥的嘴部都出现了不能完全闭合的畸形,我不能确定是由于受伤引起的炎症肿胀,还是缺钙导致的。但很显然这都不是什么好事。

这条发情期的雄性体色已经变红,这说明它处在一个非常具有攻击性的阶段。而另一条绿色的雌性还没有做好交配的准备。但由于晒点位置,它为了获得温度所以不得不呆在躲避外面。仅仅在我观看的五分钟内,雄性就不停的尝试撕咬雌性颈部,逼迫其交配(蜥蜴和蛇的经典交配动作)周围的普通游客只是以为蜥蜴打起来了。从雌性试图反咬并挣脱的动作来看,它十分虚弱,连回头反咬这个动作都很难完成,实际上,它本身也已经非常瘦了。

从下图就能看出,雌性的整个颈部皮肤已经全部被扯掉,露出了大面积的血肉且无人处理。我认为很大概率在我明年来这里的时候是不会再见到它了。

标志牌上写着湾鳄。这里也许曾经有过湾鳄,但我并没有在这里见到湾鳄。图二的鳄鱼去年是养在大鳄龟那个池子里的。今年搬到了玻璃栈道左侧。实际上这个栈道就是很适合饲养鳄鱼或是大型蜥蜴,陆龟,蟒蚺等。但是下面趴着的仍然只有两条暹罗鳄。至于为什么这么说,我会在下面解释。

湾鳄是国内最容易买到的三种真鳄之一,在宠物或肉品市场上除了最常见的暹罗鳄以外,尼罗鳄和湾鳄这两种体型最庞大的真鳄也因为体型受到了养殖场的青睐。它们的幼体不管是颜色还是头部都有不少区别,但是非专业人士一般根本看不出这些。而成体之后由于体色变得同质化,加上个体差异,让辨别变得更加困难。

下图中笔者手绘了这三种最容易买到的真鳄的枕后鳞和颈盾构型,这两组鳞片是鳄鱼头颈部唯二的两组大鳞。其中湾鳄为了适应海洋环境,退化了全身多处无用的大块鳞片,全身多是细腻的小鳞,因此只要看到枕鳞就能确定这家伙不是湾鳄了。当然,由于养殖场里为了肉量,生长速度和皮革的育种杂交,你很可能会看到不少特征混乱的个体(比如暹罗鳄散养区里似乎就有一条)

(顺便一提,有了这些知识,读者也可以翻回去看看我刚刚发的其他鳄鱼图片,对比一下每一条的颈盾,看看是不是这样。)

【蛋 3/3 小型有鳞目(蛇,蜥蜴)区】

如果前面几个区我的评价是尚可的话,到了这个区就逐渐开始群魔乱舞起来。仿佛到了参观的最后,这个场馆便不吝揭下它令人犹疑的面纱,而对我逐渐露出了獠牙。当然原因也很简单,越小的动物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依赖往往越高,而且这里展示的很多并非人工繁育养大的,而是野生的爬行动物,它们对人工环境,尤其是这种为了观赏而持续有强烈喧哗,光线,敲击和人影的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很差的。

去年的王锦蛇。在外面的一条体况非常非常差而且卡皮的王锦。蛇是一种死的比较缓慢的动物,笔者推测这条王锦蛇大约还能再坚持1~3个月左右。今年这个展箱是空的,里面没有王锦蛇(棱鳞锦蛇)还存活了。

事实上,这种养蛇的环境我能看出是用心设计过的。石板躲避同时还能保持底下沙土垫材的水分,给野生蛇一个舒适的躲避空间,同时还能让游客观察,这是一个我认为新颖而优秀的设计。但是这里一个是蛇的数量太多,一个是野生蛇在这种游客参观环境下基本上极难存活。虽然我不指望这里能从小培育一条人工个体的王锦蛇并进行展示,但是我只能说不断更换这些麻袋蛇的支出也算一笔可以节约的开销吧。

一条十分健康的球蟒。但是一年过后它消失了。事实上这个环境也并不是很适合球蟒。卵石组成的垫材难以清理蛇排出的半液态酸和粪便,久而久之会淤积在下面的缝隙中,过高的湿度也可能产生肺炎,呼吸道结石等呼吸相关问题。

今年的这个展箱贴上了所谓的“虎斑游蛇”,这也是个曾用名,但是展箱里的真的是他所说的虎斑颈槽蛇吗??

这虎斑我怎么越看越像黑眉啊,,

(顺便一提黑眉根据分子结果的新分类认为和锦蛇属亲缘关系更近,而不是曾经的曙蛇属)

一只口腔发炎肿胀且带有明显外伤的鬃狮蜥。从突出的髋骨就能看出他的体况瘦弱(这是判断蜥蜴类是否偏瘦的一个好办法)。毫不意外地,一年后它也消失了。

接下来这堆.......我就不太好吐槽了。巴西大军完全占领了这里。

这个刀背麝香龟的分类位置和习性看着像是AI自动生成的我就不说啥了,里面放上一群巴西我也不说啥了,你养巴西就养巴西,就不能好好放上水养吗?、,,

这就是爬行馆里那只真正的亚洲巨龟。它的名字被套用在了无数其他龟身上,而真到了自己,,最终还是被套了个别人的名字,,难道真的就是因为眉毛上那两块黄就嗯给标成黄头侧颈龟了?

顺便,侧颈龟亚目,南美侧颈龟科,南美侧颈龟属,而不应该是展示牌上那样集体降了一级。

最后总结一下的话......尽管尬点很多,但是南昌动物园爬行馆也有一定做的说得过去的地方。作为一个地方不大,同时吸引游客也不算多的场馆,笔者也能看出来既要接手那些被抄家来的各种娇贵又珍贵的动物,又要用不多的经费来填满剩下的小型展箱的无奈。像我这样把爬行馆当作主菜来观赏的游客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人也许根本都不愿意踏进这间阴暗潮湿的屋子,去观看这些从他们的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就开始称之为 “恶心,危险,肮脏” 的生物。只能说,希望随着社会上人们观念的改变,管理者也能花更多心思来完善有关这些动物的科普教育。

爬行动物在自然界是高度依赖他们说栖居的环境存在的。也许愿意来观看这些生物的游客更应该看到动物,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境,这两种东西,而不是光秃秃的木板地和水泥围墙(尽管大部分游客可能根本想不到这些),这能让他们意识到鳄鱼不是只会吃人,蛇不是只能咬人,龟不是只和龟汤联系在一起,他们也是演化这个残酷游戏中的通过者,用自己的形态适应并生存在属于自己的环境之中。

来源: 时间: 16:20 作者:

  在上海旅游除了买买买和吃吃吃,还有很多值得一去的景点,比如植物园和动物园,今天排行榜123就来盘点一下上海本地十大最热门的动植物园,每个人气都超高哦,快来看看下次去哪里玩吧!

  位于都市路5001号仲盛世界商城5楼,同样是个遛娃号好去处,各种小动物种类非常多,还有不少宝妈带着孩子在屋顶的网红帐篷和天使翅膀拍照,也有休息区和餐厅。



  位于协和路1号,动物园面积不大,但最特别的就是从桥过去对面是超美的金庭庄园,这里大多是欧式建筑和岩洞,是婚纱摄影、养老机构和酒店为一体的宝地。

)注册用户 李佳媛 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可在,或发邮件到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哪个好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