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达对企业破产重整有什么贡献吗?

    请将图片中显示的算数结果填写在输入框中
    如无法验证,请联系客服专员:400-601-4000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马子卿

7月18日,港股上市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HK01359,股价1.180港元,市值450.3亿港元)公告称,收到公司总裁张卫东的辞职报告。张卫东因工作变动提出辞去公司总裁职务,并于7月18日生效。

6月28日中国信达董事会召开会议,选举张卫东为公司董事长,该委任将于银保监会核准后生效。为保障董事会正常运行,董事会已推举张卫东在银保监会核准其董事长任职资格前代为履行董事长和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职责。

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张子艾因到退休年龄卸任公司党委书记,张卫东出任中国信达党委书记。更早前,张卫东为中国信达党委副书记、总裁。

今年3月出任中国信达党委书记

根据公开资料,张卫东198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具有高级经济师职称,自2020年1月起担任中国信达执行董事、总裁,1992年7月至1999年4月于中国建设银行工作,曾任房地产信贷部干部、副处长,1999年4月加入中国信达。

张卫东自2002年9月起历任中国信达资产评估部副主任、资产评估部总经理、市场开发部总经理、改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引战上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上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投融资管理部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兼任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金融风险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总裁助理等职务,2015年11月至2019年10月先后担任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总裁,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担任中国信达党委副书记,自2022年3月起担任中国信达党委书记。

2022年3月31日,张卫东曾代表中国信达在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信达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以及相关情况。

他说,大型企业集团规模大、涉及面广,其风险一旦蔓延将会对区域、对行业产生巨大冲击,甚至引发严重社会问题。针对部分出现危机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信达发挥处置风险功能齐全优势,一企一策,运用不良资产特色的投行手段,通过切断担保链、资产重组等方式,有效控制风险蔓延,成功化解一批可能引发地方重大金融风险的项目,使危机企业获得新生。

他透露,在企业破产重整中,中国信达参与制定破产重整方案,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采用共益债等方式,保障企业在破产重整期间维持生产,提升营运价值,为企业重整再生争取有利时机。参与了多家企业的破产重整项目。发起设立100亿元危困企业投资基金,解决破产启动难问题。到去年底,基金累计投放77亿元,行业涉及机械、钢铁、医药、化工、煤炭等。

张卫东还表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相关风险也逐步显现。中国信达主动开展资本市场纾困业务、参与债券、股票、私募基金等多类金融产品风险化解,推动资源盘活与整合,助力底层资产价值修复,支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近年来,我们参与了多项S基金项目,上市公司纾困等,保护了投资者利益。

2021年经营收入有所下降

根据中国信达发布的2021年度经营业绩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信达总资产规模达15642.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4%;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1788.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9%。不良资产经营板块总资产9974.93亿元,收入总额770.90亿元,税前利润141.94亿元,在集团总资产、收入总额和税前利润中的占比分别达到63.8%、78.9%、73.2%,主业优势继续巩固。全年实现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120.62亿元。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E)7.15%,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84%。

进一步看,2021年公司持续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总额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由2020年的1001.34亿元下降至2021年的977.31亿元,降幅为2.4%,主要是因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收入及存货销售收入较上年下降,部分被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的上升所抵消。

记者获悉,2021年,中国信达接受了中央巡视组巡视和国家审计署审计等多项检查监督。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10年6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2月12日,中国信达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HK01359,成为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信达立足不良资产经营主业,围绕问题资产投资和问题机构救助,着力化解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不良资产风险。

其中,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具体包括:

1.收购金融及非金融机构的债权等不良资产,并进行管理和处置。

2.投放、管理和处置债转股资产。

3.通过综合经营方式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如对问题机构和问题资产进行重组、特殊机遇投资等。

对于和*ST银亿相关的各方来说,这个国庆长假过得并不平静。“‘宁波首富’再次梦碎?”“*ST银亿重整或自动终止”的新闻犹如一颗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一波波热议。

此次涌起的“波澜”始于一则公告。9月30日,*ST银亿公布了重整的最新进展,显示重整投资资金共32亿元,目前已支付六成资金,尚有四成资金待支付。

*ST银亿表示:梓禾瑾芯构已构成严重违约,并且存在重整被终止的可能。

那么,被市场寄予厚望的“白衣骑士”终止重组了吗?目前*ST银亿重整进展到底如何?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最新进展:尚有四成资金待支付

*ST银亿从2020年6月份开始,踏上了破产重整的道路。但如今看来,这条涅槃重生之路走得并不顺畅。

根据《重整投资协议》约定,梓禾瑾芯应在2020年12月31日前支付32亿元投资款,不过由于后续投资资金几次延期,目前重整仍未尘埃落定。

*ST银亿公告显示,9月29日,管理人收到重整投资人梓禾瑾芯支付的4亿元重整投资款。截至9月29日,重整投资人已累计支付投资款19亿元(含履约保证金1.53亿元)至管理人指定的银行账户,尚剩余投资款13亿元未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注入的4亿元投资款来自于鄞州国资(宁波市鄞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同时,*ST银亿还表示,公司于今年9月9日披露了《关于第三次债权人会议表决结果公告》,公司第三次债权人会议已表决通过同意将梓禾瑾芯基于《重整投资协议》应支付剩余重整投资款的义务延期至2021年9月30日的议案,但公司仍面临重整投资人无法履约以及终止的可能和重新遴选重整投资人的风险。

*ST银亿高管:并未收到重整终止的通知

记者注意到,此前有媒体(新京报贝壳财经)曝出一份《重整投资协议之补充协议》条款细节的报告,显示是今年7月6日,由梓禾瑾芯和赤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根据该报告内容,梓禾瑾芯于9月30日前,如果无法一次性支付17亿元,将面临重整自动终止。

那么,这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报告?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签订的?会如协议中所表述的,9月30日前无法完成支付,重整就自动终止吗?

记者先试图联系负责*ST银亿重整的管理人,不过对方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随后记者拨通了*ST银亿一位高管的电话,就重整是否会自动终止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ST银亿的这位高管向记者表示,重整是否会自动终止以公司公告为准,目前公司并未收到任何关于重整终止的通知。

“公司的破产重整是由管理人主导的,重整投资协议也是管理人和投资人签订的,至于重整是不是终止,最终要以管理人和债权人的决策为准。”*ST银亿该高管进一步表示,媒体提到的《重整投资协议之补充协议》条款细节的报告,是投资人提供给债委会的报告,并不是和管理人签署的正式的《补充协议》,正式的《补充协议》原本是约定要在8月31日进行签订的,但最终并未签署。

为了验证该高管的说法,记者查阅了*ST银亿7月19日的公告。公告显示,2021年7月15日,公司收到债权人委员会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银亿股份有限公司债权人委员会会议决议”,本次债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两项议案,其中一项议案显示:拟同意将重整投资人在《重整投资协议》项下履行期限延长至2021年9月30日并提交债权人会议进行表决。若至2021年9月30日投资人仍未全额支付32亿元人民币重整投资款,其与管理人签订的《重整投资协议》及《补充协议》(待签)立即自动终止,并须立即按照上述协议约定足额承担全部违约责任;管理人应当不晚于2021年8月31日前与投资人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补充协议》,投资人提交的《关于 <重整投资协议之补充协议> 条款细节的报告》内容应纳入《补充协议》具体违约责任约定中。

上述*ST银亿的高管说,如果8月31日签订了正式的《补充协议》,需要交给债权人大会进行表决决策,公司也是需要如实发布公告的。

至于为什么没有签订《补充协议》,记者联系到了梓禾瑾芯实控人叶骥。叶骥说,“最近网上流传出来的这份投资人的申请报告是真实的,但这仅仅是对债委会提出的申请以及我方愿意对债委会作出的承诺。”叶骥说,重整投资协议是投资人和管理人签订的,补充协议也是一样,协议里自然会涉及对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约束。叶骥表示,之所以愿意承诺一份如此严重的罚则,对应的,在《补充协议》中他们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就是重整不能再受到任何人的破坏和干扰,债务人根据法律是有义务配合重整的,不然管理人应采取法律行动制止这种行为。

“这个事项是我们向管理人申请的,所以没有写入对债委会的报告里。当然,所有债权人知道后都同意和支持我们这个条件。”他说,“我们从8月下旬到9月第三次债权人会议后,数次提出希望签订补充协议,即便是现在,如果这个原本法理上就该被保障的我方权利能够写入补充协议,我方依然愿意签订同等罚则的补充协议继续重整。”

叶骥表示,梓禾瑾芯的诉求很基本,就是在重整的过程中不受到任何干扰破坏,同时享有应该享有的权利。

”按照约定,在去年12月份签署重整投资协议后,投资人就应该享有企业的共管权利,可是在实际共管的过程中,工作的推动却是异常艰难。共管工作一直到今年4月份才启动,也属于严重违约,而上市公司内最重要的海外汽车板块竟然不在共管范围内,甚至都不在银亿股份经营层的管理范围内,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瑕疵。”叶骥说,“另外,交完15亿元投资款后应该实现的部分股权交割,一直未能实现,导致原本约定的股东相关权利,我方一直无法行使。”

重整投资人:预计10月底前完成重整

“重整的战线拖得太久,对我们重整也是非常不利的,我们为此一直在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叶骥表示,梓禾瑾芯后续的资金充足,预计会在10月底前完成重整,“希望银亿股份的生产经营能尽快步入正轨,焕发新的生命力。”

记者注意到,据*ST银亿9月30日发布的公告中显示,根据管理人发来的邮件称:管理人收到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发送的《商洽函》,表明分公司拟出资12亿元加入梓禾瑾芯参与银亿股份重整,分公司已于9月17日过会,目前处于内部流程中;管理人收到上海功闻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送的《联系函》,表明拟向梓禾瑾芯投入不超过6亿元人民币参与银亿股份重整,目前已经完成公司内部投资委员会决策流程,相关投资架构还需进行工商注册、开户等流程;管理人收到天津海立方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送的电子版《商洽函》,表明拟参与认购梓禾瑾芯6亿元出资份额,已经召开投决会并获有条件通过,目前尚需落实内部投资流程、工商变更及出资等工作。

此外,根据梓禾瑾芯提供的《关于银亿股份重整进展的最新报告》,表明除以上管理人收到函件的主体外还有“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3亿元过会审批程序,目前处于协议签署等程序中”、“深圳招商平安资管(5亿)处在最后的内部流程中”。

*ST银亿能否破茧重生?或许很快就会有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破产重整方案通过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