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重疾险是什么?和终身重疾险怎么选?

最近碰到一位朋友,她想买重疾险,但是很纠结。

由于刚参加工作没多久,所以能拿出来买保险的钱很有限。

要么选30万保额保到终身的,要么选50万保额,但只能保到70岁。

第一种方案,怕保额不够用;

第二种方案,又担心自己70岁以后才会得重疾,到时候没了保障。

但预算有限,两种方案只能任选其一,实在不知道选哪个好了。

所以她很纠结,特地跑来问我,到底该怎么选。

其实,类似于重疾险到底是选保到70岁还是选保障至终身的,这种问题很常见。

“保终身还是保定期”似乎是大部分朋友都要经历的选择难题。所以定期、终身到底有什么区别?又该如何选择?

重疾险已经成为很多人配置保险时优先度最高的险种。想要挑好一份适合自己的重疾险,我们还要考虑许多因素。

其中一个要考虑的方面就是保障期限的选择。根据保障期限,重疾险可以分为:

保定期和保终身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差异主要是保障时间价格

保终身很好理解,这里不多说;保定期,比如保30年、保到70岁,只保障一段时间,到期后保障就没有了。

保障时间直接影响到价格,同一款产品,相同条件下保终身价格会更高。

一年期重疾险本质上是短期险,保障期限只有1年,到期需要续保,保费随年龄变化。

一年期重疾险最大的优势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很便宜,而且杠杆是最高的。

保费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上调

保障期限通常为固定年限,比如20年/25年/30年等,或者保到固定年龄,至60岁/70岁/80岁等。

保障期限内患重大疾病,被保险人就能获赔,保障到期没出险,保险合同作废。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具有稳定保障

在缴费期内,每年的保费都是固定的

保障期限内不需要重新核保

即便产品下架,已投保客户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保障到期之后,患病无法获得理赔。

没有具体保障期限规定,终身获得保障。

投保后不需要进行健康告知,不必担心健康状况变化

在缴费期内,每年交的保费额度都是固定的

即便产品下架,已投保客户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终身重疾险保费价格远高于定期重疾险。加上考虑通货膨胀,性价比会比定期重疾险差一些。

经济允许,更推荐保终身

定期、终身各有各的好,不过,结合疾病风险、医疗费用及未来规划等来看,还是建议买一份保终身的重疾险更值。

1、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大

根据《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80岁左右开始下滑是受到平均寿命的影响)。

一位30岁女性,她在70岁之前得25种重疾的概率大概为25.68%,而她一辈子得25种重疾的概率达到了68.66%。可以看出,患病概率最大的时期还是在70岁之后。

假设重疾险保障只到70岁,之后进入保障空白期。在患病概率最大的阶段失去保障,那么风险就要自担。

举个栗子,阿尔兹海默症(简称AD),也就是常说的老年痴呆,全世界每3秒就有一名AD患者产生,中国患者数量大概在1042.7万。

根据《阿尔茨海默症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疾病负担的重新评估》,2015年中国AD患者的人均花费为13万/年,可能要占到普通工薪家庭年收入的一半。

靠医保,很难。医保有封顶线,药物报销范围也有限,而且护理的费用大多不能报销。

靠子女也难。现在家庭多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妻可能要负责4位老人,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还可能出现一对夫妻照顾8个老人的情况,压力已经非常大。

靠自己又如何?买一套房要掏空6个钱包,前半辈子的积蓄多用在子女身上,养老储备有限,应对大额的医疗支出还远远不够。

况且,把攒了半辈子的积蓄都交给医院,也非常不值。

提前做好准备,选择保障到终身,不仅减轻子女的压力,也是对自己的晚年负责。

2、保终身现金价值更高

很多用户觉得有些重疾险,如果没有得重疾,保费就白交了,更倾向于有一些返还的产品。

其实,这个需求,现金价值也能满足。

现金价值是退保时能够拿到的钱,长期重疾险都有。

大家自然都想要拿到更多的钱,所以现金价值越高越好。

保终身就不一样了,现金价值是可以超过已交保费的,甚至接近保额。

3、终身和定期搭配投保

买保险本身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

很多刚工作的年轻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一次到位买足额的终身重疾险会面临比较大的经济压力。

所以在身体健康状况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先买一份长期的定期重疾,然后在经济条件改善后可以补充终身重疾险。

这样,经济压力不会太大,又能保证每个阶段都能得到保障。

最后想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买保险最重要的就是买足保额,保额太低是无法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的。

当然,每个家庭的收入情况和家庭支柱等实际情况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保额。

与六七十岁后没有保障相比,在负担最重的年龄拥有充足的保额才更重要,所以我们不要单纯为追求终身保障而压缩保额。

在满足保额的情况下,有预算的可以选择更多保障和更长期的保障期的产品。

我估计,很多人在购买重疾险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到底是买固定期限的(比如保至60岁或70岁,或者是保障30年的重疾险好),还是直接买保至终身的好?

自己测算保费,发现定期重疾险更便宜,但是万一买了一份保障30年的重疾,结果不幸在第31年患病,这可咋整?而终身重疾可以确保这辈子不担心没钱看病,但是保费也贵,好纠结。

那到底是买定期的好,还是一步到位买终身的划算?

不妨跟着规划君一起比较一下。不过目前好规划「保险精选」的产品中,还没有上架保障期限既有定期又有终身的重疾险。考虑到如果选择两款不同的保险产品,从保障内容上可能没啥可比性,因此耿直的规划君另外选择了一款保险产品来进行说明,保险名称为「弘康健康一生重大疾病保险」。

具体地,假设投保人是一名30周岁的女性,保障期限选择保至70周岁,保额选择50万,30年缴费期,那么每年她需要支付2930元的保费。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保障期限选择终身的话,保费则提高至5125元。

保至70岁和保终身,保费相差2195元。

再从保障的杠杆比(保额/保费)来看,保至70岁杠杆比为170 : 1,保终身杠杆比为97 : 1很明显,定期的杠杆比要高于终身的杠杆比。

这里解释一下,所谓杠杆比,就是1块钱保费在不确定的未来换成几块钱的保额补偿。因为重疾险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消费型、返还型、定期的、终身的、分红型和非分红型,不同种类,保额相同,保费差别很大,所以如果想要杠杆最大化,那么肯定是消费型的,因为保费低,而带有返还性质的重疾险,保费高,杠杆也小。

因此,单从价格上看,定期的重疾险要比终身的更划算。

但是,牵扯到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就必然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通货膨胀

我们假设通胀率为3%,那么40年后的50万,相当于今天的15.32万元。而目前看,常见重疾的治疗费用通常都在30万左右,那么未来的30万,回推到现在,差不多得有100万。这还仅是保障到70岁的,如果选择保至终身,再多活一二十年,保额就真的不够了。

而且,现在终身重疾的保费要比定期高出2195元,如果选择定期的,然后自己承担人生后半段的风险,每年拿这两千多块钱进行投资,就按6%的年回报率计算,40年后你将得到近34万元,算上通胀贬值的保额,其实也很划算。

照这样分析看,是不是更坚定的认为定期重疾险最值了?

因为年龄越大,保费也越高,而且通常60岁以后就买不了重疾险了,再加上现在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落实,说不定到时候60多岁还没退休呢,到时候你想买都买不了。

那么,重疾险到底是买定期还是终身的?

有钱没钱自己还不知道吗?!不差钱儿的就直接买终身,差钱儿的就先买定期,等什么时候富裕点儿了,再补充保障就行。

关注规划君,做个有钱人

重疾终身是、重大疾病、,当被保者发生保险合同保障范围内的重大疾病的时候,保险公司会负责赔偿的险种。

重疾终身寿险与定期重疾险比,有何优缺点

终身重疾险和定期重疾险的优缺点对比,具体如下:  

保险责任:重疾、轻症、疾病终末期  

哪类人士选择:①现在经济条件较好;②能承受较高的保费支出;③怕麻烦省事儿。  

误区:买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保障期限:保障一定的时间,比如5年、10年、20年等  

适合哪类人士选择:①看重性价比;②控制保费支出;③再增加一份重疾险。  

终身重疾险的优势:保障时间更长,很多人都觉得这样比较放心。  

定期重疾险的优势:所需保费相对比较少,可买到低保费高保障的产品,在一段时间之内做足保险的保障是可以的。

定期重疾险、重疾终身寿险,应该怎么选择

要如何选择定期重疾险、重疾终身寿险?应该按照您目前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和对将来疾病风险、收入的预期,来选择重疾险的保障时间。  

1、若您如今的年收入不足10万元,年龄还没到35岁的:  

建议选择定期消费型重疾险,这样不会造成经济压力。  

小提示:购买保险的家庭年保费的支出占比年收入百分之十左右即可。选择定期重疾险,保障到80岁左右就可以了。  

比较适合选择终身重疾险,若果觉得保费太贵的话,可通过定期搭配终身型重疾险,这样所需的保费就比较少了。  

比如打算配置保额五十万元的重疾险,若选择终身重疾险的话,所需的保费就太高了。  

可选择一份二十万保额的定期重疾险加上一份保额三十万元的终身重疾险,这样就能减少一部分保费的支出。  

选择重疾险要慎重,可以考虑定期消费型重疾险、或者防癌险。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士所能选择的重疾险比较少,保险公司的承保条件会比较严格。  

综上所述,终身重疾险和定期重疾险的优缺点是不同的,投保时应该根据自己目前经济状况、身体状况、以及自己对未来疾病风险、收入的预期来选择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疾险保终身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