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之问是指:为什么中国难以诞生商业领袖

“乔布斯之问”仍然待解,AI+教育能否跑出行业BAT?

20:58来源:证券时报作者:王明弘

在国际教育领域有个非常著名的问题叫“乔布斯之问”,即“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去年,一篇《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也引发了国内教育界的热议,教育的稀缺性、公平性以及科技对教育变革产生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教育行业的参与者们也不断尝试将技术应用到教育变革之中,那么,人工智能是否能够真正解决教育面临的痛点,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覆盖呢?教育行业的企业能否扛起科技改变教育的这面大旗,跑出一家行业BAT企业呢?

科技如何升级传统教育产业?

9月3日,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在深圳举行,乂学教育-松鼠AI联合创始人、CEO周伟表示,AI会带给教育新革命:

第一,能减少孩子的刷题数量,通过后台算法,10道题就可以测出孩子100个知识点掌握的水平,不需要像原来一样要通过100道题来测试。

第二,能够改变一考定终生的评价体系,改变应试的评价体系。如果我们有了AI技术,每个孩子平时的学习和掌握能力都留下印记以后,是否能改变一考定终生对孩子的评价体系呢?拭目以待。

第三,教育变革更加透明,教室内不再是黑匣子,每节课教的内容我们都知道。

第四,让每个孩子对学习能够上瘾,掌握真正的学习能力、方法。80%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受到过任何的激励,源自于他的挫败感太强了,如果你给到这个孩子正好是符合学习水平和能力的知识,他一学就会,慢慢的自信和成就感就建立起来了。

高思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须佶成认为,同一个年龄的孩子,大家都坐在一个课堂里,都学一本书,这个时候有学神、学霸、学渣,80%的孩子在学习的环境中,从来没有获得过任何一次成就感,往往是被挤压和挫折,往往是隔壁家的小明对他有伤害。

“对于学渣来说不是好的内容供给问题,给他什么好的内容他都不学,给他一点点心理安慰和认同,可能是让他重新点燃学习希望的开始。不同的维度交叉结合会让学习的需求变得非常复杂。”须佶成表示。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中文/金融MBA项目副院长李海涛博士同样认为,教育有三个难点,首先是规模化很难;其次个性化很难;多元化很难。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出,教育创新的2.0版本是通过互联网把名师和学生联接,以前名师上一堂课教50个人,互联网上可以教500或5000个人,相当于把存量利用的最大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人脸识别、情绪跟踪,记录答题的对错,实时看到学习进展,整个教学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须佶成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所有从事教育行业的机构服务者都已经认知到了科技本身的力量,想要做大规模、做的更好,毫无疑问必须要借助科技,大概有三类企业借助科技赋能教育:

第一,传统的教育企业借助科技和互联网的力量提升供给的能力。

第二,不做线下教育,直接专注线上教育,例如VIPKID直接从线上切入教育市场。

第三,改变供给的能力,把教育当中“教”的部分切出来,以知识为核心提供好课程、好老师。须佶成认为,中小学知识非常有限,但在科技的加持下,不断有知识图谱、智能能力,变成可以千人千面的知识供给,“教”的部分既可以做到高质量标准化,又可以通过巨头的力量做到个性化。

须佶成介绍,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线下辅导的巨头在三四五六线城市的渗透率非常低,行业当中K12培训机构500个学生以下的占80%,60%的培训机构是200人以下,需求分散,供给也很分散。

须佶成在去云南偏僻、穷苦的县镇村调研时发现,网络已经不是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实现1080 T50毫秒以内延迟的高清互动直播,2兆带宽就可以搞定,“百兆带宽的网络线接进去了,我们的设备、课程随时可以应用到每一间教室。”须佶成表示。

须佶成认为,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很重要。教育本身是线下属性的,科技的特点是快,教育的特点是慢,因为教育的核心是孩子的成长,成长的事就不是个特别快的过程。两者的特点有点互相矛盾,但两者也可以结合得非常好,比如将北京中关村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到云南的小乡村,将其与本地孩子的慢慢成长结合在一起。

有数据显示,我国教育培训行业体量达到2.1万亿,而教育行业前三名占比不超过1.5%,可见教育市场集中度极低,有不少初创企业在进入之初就以“改变教育”为宗旨,然而这些中小企业在创业没多久就被市场淘汰。

“教育是一个非常低能和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落后和传统,基本靠面授,和小作坊式的生产制造企业基本一致,达不到华为、富士康这些高科技制造企业的现代和规模。”周伟表示。

周伟以教育界里两个龙头新东方和好未来为例,其各自拥有4万名以上的员工,分别每年创造200亿人民币的产值,而阿里巴巴4万多人创造出了近万亿的产值。

周伟认为,教育行业的生产效能非常低,成本很高,通过互联网升级有了O2O,但并没有解决生产力的问题,最终还会导致教育公司死亡,具体而言,教育公司有三大死因:

第一,疯狂补贴,没有合理的盈利模式。前年特别火的O2O教育,学习滴滴打车模式“打老师”,仿佛天天要找老师,这是伪需求,学生每天找的是同一个老师,不是每天找不同的老师,这是高频的使用、低频的寻找,这个逻辑是不一样的,但造成了大量补贴。

第二,获客渠道非常有限。纯线上的教育公司获客渠道只有通过线上,但是线上成本特别高,流量成本也特别高,线上的获客成本比线下的成本差5倍,线下获一个客大概1000元左右,线上获一个客要6000至8000元。

第三,教学环节的品控不到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教学就像一个黑盒子,学生和老师在教室里面做什么家长不知道,没有办法控制教学品质,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办法衡量。

而李海涛认为,中国教育资源非常稀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教育资源稀缺带来了K12、教育和课外培训的需求,但是教育行业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非常大。随便开个补习班、办个教育机构很容易被淘汰,因为缺少规范化。但真正牛的是能够以低费用、高效率提供好的教育素材,能够规模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提供教育,这样的教育企业才代表着未来。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蒂夫·乔布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