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是多方面的吗?

【摘要】:世界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汽车产业无论是对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汽车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汽车产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征: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工业波及范围广,正是汽车产业的这些特征,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把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汽车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吉林省是汽车产业的摇篮,汽车产业已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吉林省内拥有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一汽集团,其汽车产业在全国汽车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年产量及年销售量均位于全国首位,汽车产业无疑属于吉林省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吉林省工业增长势头较猛的主要原因在于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标志着吉林省工业发展对汽车产业的依赖性逐年增加,汽车产业对于省内经济有着重大的拉动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振兴吉林工业,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点就是发挥汽车产业的产业拉动作用。 本文以吉林省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产业相关理论、链理论等理论,分析了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利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运用菲德模型分析了汽车产业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具体测度出汽车产业对吉林省经济增长带动效应,得出了汽车产业对吉林省经济增长总效应巨大,但对省内其他产业的发展渗透力不强,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最近,新基建一词关注度颇高。新基建是服务于国家长远发展和“两个强国”建设战略需求,以技术、产业驱动,具备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特征的一系列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总称。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并完善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的建设布局。以新基建为牵引,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座”“基石”,对于引燃“十四五”产业动力新引擎、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构建智慧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赛迪智库认为,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更突出支撑产业升级和鼓励应用先试。二是更突出政府对全环节的软治理。三是更突出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和协调发展。

在当前我国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新基建被赋予了稳增长、稳就业等诸多期望,新基建实施意义重大。

在新基建支撑“两个强国”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提供高速泛在的连接能力。5G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数据连接能力,高铁、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足社会能源连接。二是提供通用化平台型支撑服务。通用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需求载体与核心驱动力,打造安全可控的基础网络体系,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补足信息技术短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对于我国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意义重大。

赛迪智库表示,新基建助力数字发展,将加速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可全面促进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形成和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基础改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果。

此外,新基建加速构建智慧社会,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加快推进民生应用智能化。

新基建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对七大领域全产业链形成极强的带动效应。

根据目前4G基站建设数量及考虑5G基站覆盖能力,预计至2025年,我国5G基站建设数量约为500万座。按照移动5G基站招投标成本50万/座,5G基站直接投资将达2.5万亿元。5G产业链涵盖广泛,5G基站基建将带动多类型终端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高清视频等行业应用市场规模快速上升,预计2025年带动5G全产业链相关投资预计累计超5万亿元。

特高压方面,根据国家电网数据,目前处于在建和待核准的特高压工程共16条线路,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577亿元。特高压投资周期2~3年,到2025年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带动装备制造、技术服务、建设安装等领域业绩增长,推动电力互联网、配电网等智能网络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累计超1.2万亿元。

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方面,根据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高铁里程约3.5万公里,按照平均每年通车增加5000公里,每公里投资1.5亿元计算,预计2025年投资规模约4.5万亿。带动轨道、道路建设、电工电网、装备制造、轨交车辆及零部件等行业高速发展,推动城市群旅游、人才、民生等经济发展,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累计超5.7万亿元。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方面,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0年1月,公共类充电桩累计达53.1万台。按照每年公共充电桩增长15万台,私人桩增长30万台,公共充电桩投资成本为5万元,私人2.5万元,预计2025年,投资规模将达到900亿元。带动充电桩/充电站零部件快速发展、充电运营更趋合理化、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累计超2700亿元。

大数据中心方面,根据《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截至2017底,我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为166万台,增速33.4%。以增速不变计算,到2022年将新增220万机架,以单机架成本70万/架计算,预计新增投资1.5万亿元。大数据中心为驱动力基础设施,将带动云计算、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预计2022年会带动相关投资超3.5万亿元。

人工智能方面,根据IDC数据2019年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为122亿元。以45%的平均增长速率计算,预计2025年,AI芯片新增投资为1000亿雹左右;机器视觉等传感器及AI带来云平台/数据服务/OS新增投资规模将超1200亿元,合计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投资约为2200亿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快速进步,促进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产业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工业互联网方面,根据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按照2019年工业互联网6110亿规模以及13.3%的复合增速计算,预计至2025年新增投资规模将超6500亿元。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赋能传统工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超万亿元。

新基建是新机遇,搭上这辆信息时代的快车,无疑会让市场主体如虎添翼。

赛迪认为,新基建加快芯片产业化。一是5G芯片,超500万基站建设需求带来5G基站芯片与高频器件的庞大市场需求。二是人工智能芯片,随着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GPU、TPU、NPU等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蓝海广阔。三是服务器芯片,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海量数据应用势必带来高速服务器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四是物联网专用芯片,物联网的连接设备构成种类多样,针对智能硬件、智能家电和智能计量等不同应用场景的物联网专用芯片市场需求广阔。五是IGBT控制芯片,IGBT是实现新能源汽车、高铁轨交应用功率转换与变频控制的关键,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新基建将补足工业软件短板。一是研发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数据管理(PDM)工业设计类软件主要用于提升企业在产品设计与研发工作领域的能力和效率。二是生产制造,制造执行系统(ME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等工业生产制造类软件是提高智能制造过程的管控水平、改善生产设备的效率和利用率的关键。三是工业控制,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S)等工业控制软件主要用于高铁、轨交等控制、监视或者设备系统的智能运营。 

新基建还将推进系统装备规模化生产。一是5G基站设备,为满足人口密集场所稳定、有效覆盖,未来5G基站需求数量庞大;二是服务器,受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海量数据业务驱动,服务器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三是工业数控装备,高铁列车装备制造、特高压装备制造对数控装备要求较高。

新基建也将促进行业应用落地,主要体现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方面。其中,在智能制造方面,将加快搭建基于5G网络的工业协同制造平台,推动5G技术与工业网络、工业软件、控制系统融合,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为防范新基建项目“蜂拥而上”和重复建设,赛迪表示,研究新基建区域布局应考虑何种因素,从而能够与区域综合发展相协调,是十分有必要的。赛迪智库表示,区域新基建布局应处理好地方建设目标与国家经济社会目标间的关系,立足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篇: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2012年5月底最新工作计划类 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现状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民营企业已成为市域工业经济的发展主体。从年起该市大力推进“国退民进”、“两个置换”、“产权多元化”等改革措施。到xx年底全市工业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国有、集体企业全部退出市域经济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民营企业和产权清晰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的蓬勃生机全面激发了市域工业经济的发展活力市域工业经济驶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全市共有规模工业企业43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由年的17增加到37规模工业实现的产值由年的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7篇: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创新破难 加快发展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近些年来,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经济开发区之间的竞争。加快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是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实现“接轨上海、融入杭州”和“三年冲百强”战略的基础。开发区和配套工业园区可以把服务、土地、劳动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总体上看,近几年来**经济开发区和配套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中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 总量不大,质量也不是很高,对县城和周边乡镇的辐射和 带动作用力度还不大,市场体制建设也不够完善,经济运 行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对外开放功能需 进一步深化。如何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推动开发区和配套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值得关注和思考,一些突出 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

**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并于1994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具备规模开发建设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投资环境,得到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商的青睐,一些知名企业如**企业、**有限公司、**集团、**集团等纷纷落户开发区,开发区已成为**县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区对管理区域内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宽视野、适度超前的原则致力于“一城五区”建设:以**大道为中轴,在**大道与**路之间打造了一个8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凝聚了**广场、县行政中心、步行街、生态街等一批精品工程。初步建成了4000余亩的**工业园区和**特色园区,吸引国内外企业80余家,总投资逾27亿元人民币,其中有**等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内外资企业,已成为全省样板工业园区。为进一步拓展工业平台,开发区已在原**省道**段规划建设了/fanwen/diaoyanbaogao/32043.html

1.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