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1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经济大系统中,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资源不仅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而且是经济发展的直接 投入要素,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转化成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 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环境是人类周围一切物质、 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 是经济 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的供给。经济的发展也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影响。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 使得人们改变了生产、 生活方式,减轻了

2、空气污染、 水污染等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也使我们更加合理、更加充分的利用了各类自然资源。2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发展又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即人口发展。 同时,人口 又处于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是经济发展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环境的能 动要素。一方面,人口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 离不开人才资源。人口资源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对经济发展也起到阻碍作用。3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又与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有 着很大的影响。 人口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使资源利用合理和环境优化;

3、也可以阻 碍经济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恶化。可见,人口对资源、 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这就要求人口本 身也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 但又不能孤立地发展。 这是因为,离开了资源、 环境, 就不可能有人类;离开了经济、社会,就不可能有人口发展。人类生存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不顾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人口增长是不能长久的上述诸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说明,只有各方面都能持续发展, 同时也为别的方面创造条件, 人类生存和发展才能步人良性循环轨道。 因此,树 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二、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1解决人口问题首先应当继续适度控

【摘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_发展经济学(一)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马尔萨斯在其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上述对人口问题的分析使马尔萨斯对经济发展持悲观态度。“人口陷阱”理论是一个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它所揭示的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是对发展中国家实际状况的理论概括。

(一)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第二个阶段:当人均收入超过既定点(Y3),在土地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于更多的人寻求就业机会,总收入增长曲线停止上升并开始下降。这是“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在理论中的体现。

最后,我们来说明这两条曲线之间的关系,它体现在三个交点上。

一是交点A。与A点相对应的人均收入水平值为Y1。A点为稳定均衡点,即任何一个偏离A点(向左或向右)的微小摆动,都会使人均收入均衡点重新回到Y1。例如,当人均收入从Y1向Y2增长时,人口增长率将会超过收入增长率(在图上表现为人口增长曲线P高于收入增长曲线Y),但是,无论何时,只要人口增长快于收入增长,人均收入必然下降。箭头从右方指向A,表明不管人均收入处于Y1与Y2之间的什么位置,都会下降到初始水平Y1。同理,在A点的左方,收入的增长快于人口增长,导致人均收入的均衡值上升到Y1。也就是说,人均收入一定会从Yo与Y1之间的任何值回到Y1。根据马尔萨斯的观点,经济落后国家没有能力使其人均收入水平突破生活必需品的界限,虽然收入有可能增加,但每一点增加的收入又被随之而来的人口增加所抵消,使人均收入重新回到Y1的“陷阱水平”。

二是,交点B。这是一个非稳定均衡点。即使无限接近于B点,但只要没有突破B点,都会重新回到A点,但只要过了B点,就会继续到C点。

三是,交点C。这也是一个稳定均衡点。人均收入只要能够过B点,便会稳步向C点(Y4)前进。

因此,落后国家摆脱人口陷阱的途径不外乎两条:或者通过大规模投资,一举突破A点到达B点,以诸如“大推进”的发展,摆脱人口陷阱的束缚;或者通过有效措施来抑制人口增长。

“人口陷阱”理论是一个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它所揭示的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是对发展中国家实际状况的理论概括。但它是建立在一些过分简化的假设和前提条件的基础之上的,经受不住经验的检验。我们可以从两个主要方面来说明其缺点。

首先,“人口陷阱”理论的假设忽视了技术进步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抵消人口快速增长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抑制力量。马尔萨斯是以土地收益递减规律为基础来建立其人口理论的,没有考虑技术进步的作用,因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得出了悲观的结论。从理论上讲,不断的技术进步和人类对自身繁衍的有效控制可能改变收入增长率曲线和人口增长率曲线的形状。如图4-5所示,收入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从而收入增长曲线在纵坐标上,一直高于人口增长曲线,结果是人均收入将平稳地增长,所有国家都可能避开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图4-5 技术和使“人口陷阱”消失

其次,“人口陷阱”理论假设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有直接的联系。根据这个假设,在人均收入较低水平下,可以预期人口增长率随人均收入增长而提高。但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在人口增长率和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相关关系。

由于医疗和公共事业的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迅速下降,死亡率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此外,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统计资料看,出生率与人均收入水平似乎没有严格的关系。例如,印度、菲律宾和墨西哥的人均收入水平相差很大,但却有相似的较高出生率,而斯里兰卡、韩国有相似的较低出生率,但人均收入水平却相差很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