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下生产函数下:Q=f(L,K),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生产区域是?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一个给定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被称为这一价格下的需求量,简称为需求量。

2.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特征: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即出于自身意愿做出选择并具备支付能力。

3. 用P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Q表示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4. 需求规律: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会越少;反之,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越多。

5. 需求曲线的特例:

(1) 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需求量受价格影响很小,一般是生活必需品。

(2) 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需求量受价格影响很大。

(3) 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需求量随着价格增加而增加。一般是奢侈品。

6. 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2)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3) 其他相关商品价格

7. 正常品: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

8. 低档品: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的商品。

9. 替代品:两种商品在满足消费者同一类型的需要时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功效。

10.互补品:两种商品互相补充,共同满足消费者同一类型的需要。

11.通常把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意愿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把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所对应的需求量的变动成为需求的变动。

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变动,而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13.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一个给定的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该商品的数量,被称为这一价格下的供给量。

14.供给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即出于自身意愿做出选择并具备供给能力。

15.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是针对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进而制定的一个计划。

16.用P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Q表示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

17.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

18.供给曲线的特例:

(1) 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无论商品的价格多高,生产者提供既定数量的商品。例如一个城市中电视塔观景台提供的服务。

(2) 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在一个特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商品。这一价格一般为单位成本。

19.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4) 生产者可生产的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5)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20.均衡是指经济系统中的某一特定经济单位、经济变量或市场等,在一系列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21.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

22.蛛网模型假定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取决于预期时的实际价格,即生产者根据t-1期的价格决定t期的供给量。

23.弹性:一个经济量相应于另外一个经济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24.弹性系数:变量y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变量x变动的百分比。

25.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应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26.商品分为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和无限弹性五种。

27.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影响因素:

(1) 商品的重要程度(越不重要弹性相对越大)

(2) 商品的可替代程度(越容易被替代弹性相对越大)

(3)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占比越重弹性相对越大)

(4) 调整时间的长短(调整时间越长弹性相对越大)

28.在价格变动较大时选择变动前后的中点作为初始点来计算弹性系数,即弧弹性系数,而在价格变动微小时则选用点弹性系数。

29.特别地,当P=a/2b时,点弹性系数为1,为需求曲线的中点。

30.用Em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

3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Ec)=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关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Ec>0 两者之间是替代关系;Ec<0 两者之间是互补关系

32.影响供给弹性系数的因素:

(1) 生产者调整供给的时间(调整时间越长,供给弹性越大)

(2) 生产者的生产技术类型(技术越简单,供给弹性越大)

(3) 现有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生产能力越高,供给弹性越大)

五、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

33.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是政府对价格进行干预的两种重要形式。

34.支持价格(最低限价):政府为了支持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的价格规定的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35.限制价格(最高限价):政府未来防止某种商品的市场定价过高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

36.支持价格通常会导致市场出现超额供给,限制价格通常会导致市场出现超额需求。

1. 经济学中,家庭被看成是商品或服务的需求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他们出卖自身拥有的生产要素以获得收入,并在收入约束条件下选择消费商品或服务,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2. 由于消费者在做出选择时以获取最大效用满足为目标,因而对消费者最优选择的分析被称为效用理论。

3. 根据对消费者行为做出的假设不同,效用理论可以被区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4. 理性消费者的经济行为表现为,在外在环境既定的条件下,根据自身目标和有限资源做出最优选择。

5. 消费者消费商品的动机源于消费者本身的欲望。

6. 消费者拥有或消费商品或服务对欲望的满足程度被称为商品或服务的效用。

7. 以效用基数衡量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效用理论称为基数效用论。

8. 基数效用的基本假设:商品效用可计量和加总,并可以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比较。

9. 对不同组合按效用满足高低进行排序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效用理论称为序数效用论。

10.总效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满足总量,记成TU。

11.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记成MU。

1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在其他商品或服务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没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逐渐递减的。

13.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速度一般较慢,在理论分析和应用中,为简单起见,常把货币的边际效用视为一个常数,记为MUm=n。

14.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是:

15.消费者选择多种商品的均衡方程:

16.对于商品的某一特定价格,消费者消费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价格于货币边际效用的乘积。

17.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18.消费者剩余有时候也被定义为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总效用与总的市场价值之间的差额,即消费者剩余=TU(Q)-PQ。

19.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或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

20.对偏好的性质做出的假设:

(1) 消费者对任意两个商品组合都能进行排序。

(2) 消费者偏好满足传递性。

(3) 再其他商品数量相同的条件下,消费者更偏好于数量大的商品组合。

(4) 消费者偏好多样性的产品组合。

21.无差异曲线:在既定偏好条件下,由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描绘出来的曲线。

22.无差异曲线的差异:

(1) 无差异曲线有无数多条,每一条都代表着消费者消费商品组合可以获得的一个效用水平,并且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就越高。

(2)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

(3)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23.边际替代率:在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2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25.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而愿意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逐渐减少,即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它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26.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反映出了两种商品对消费者而言稀缺程度的相对变动,也就反映出了他们满足消费者偏好的相对能力的变动。

27.无差异曲线的特例:

(1) 边际替代率为零。无差异曲线为水平的直线,第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不能增加效用,对另一种商品不能产生替代。

(2) 边际替代率为无穷大。无差异曲线为垂直的直线,第二种商品数量的增加不能增加效用,对另一种商品不能产生替代。(当两种商品是完全互补品时)

(3) 边际替代率为常数。无差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28.预算约束线: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29.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30.在既定的收入条件约束下,为了获得最大的效用满足,消费者所选择的最优商品组合应该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31.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扩展线:在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32.OM是一条直线,两个种商品都是正常品。

33.OM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线,第一种商品是必需品,第二种商品是奢侈品。

34.OM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线,第一种商品是奢侈品,第二种商品是必需品。

35.OM是一条向后弯曲的线,向哪弯曲哪个商品就是低档品。

36.恩格尔定律:家庭的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37.恩格尔定律的另一种表述:食物支出关于收入的弹性小于1。

38.价格-消费扩展线:在消费者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五、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9. 价格变动的总效应:在消费者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对消费者的需求量产生影响。

40.价格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

41.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的消费者在维持原有效用水平不变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做出的调整。

42.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价格不变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做出的调整。

43.替代效应取决于消费者所消费的商品之间相互替代的程度。可替代成都越大,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就越大。

44.收入效应取决于商品的收入弹性的大小,收入弹性越大,价格变动引起的收入效应对需求量的影响就越大。

45.正常品和低档品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46.正常品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47.低档品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动。

48.低档品的总效应可能为正可能为负,若为负则解释了吉芬难题。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1. 企业主要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三种类型。

2. 个人独资企业是单个自然人投资并所有的企业。

3. 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企业。

4. 公司是按法律程序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5. 企业的目标是理论最大化。

6.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1) 产品的价格可以由企业任意确定。

(2) 假定企业的销售量等于其产量。

(3) 假定企业的成本只取决于生产的数量。

8. 成本表示为投入的支出。收益表示为价格与产量的乘积。

9. 生产:把各种投入转换为产出的一个过程。

10.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投入。

11.生产要素分为劳动(L)、资本(K)、土地(N)和企业家(E)四种。

12.可以调整的要素称为可变要素,不能调整或来不及调整的要素称为不变要素。

13.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4.短期生产中劳动是可变要素投入,而资本投入量保持不变。

15.劳动的总产量:一定的劳动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

16.劳动的平均产量:每单位劳动所生产的产量。

17.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1单位的劳动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量

18.总产量(TP)、边际产量(AP)、边际产量(MP)。

19.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同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逐渐增加,最初每增加1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1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逐渐递减的。

2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三个要点:

(1) 生产技术条件保持不变。

(2) 其他要素投入数量保持不变。

(3) 要素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出现。

21.理性的生产者会把劳动投入选择在第二阶段上。

22.第二阶段称为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

23.等产量曲线: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生产相同产量所需的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描绘的一条曲线。

24.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1) 等产量曲线有无限条。

(2) 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

(3)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5.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产出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加1单位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MRTS。

26.边际技术替代率反映了一种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替代能力。

27.生产要素劳动对另外一种生产要素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劳动的边际产量成正比,与资本的边际产量成反比。

28.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每增加1单位该要素所能够替代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递减,即一种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随着该要素的增加而递减。

29.特殊形式的等产量曲线:完全替代与完全不能替代。

30.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W和r。成本为C。

31.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的生成要素最优组合:

32.每单位成本购买的生产要素得到的边际产量相等时最优。

33.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的生成要素最优组合:

35.利润最大化的劳动投入量:P*MPL=W。

36.利润最大化的资本投入量:P*MPK=r。

38.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每单位成本购买任何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39.企业的生产扩展曲线简称为生产扩展线,它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成本或产量增加,按照所有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描绘出来的一条曲线。

40.生产成本: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41.会计成本: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支出。

42.机会成本:某项资源用于一种特定用途而不得不放弃掉其他机会所带来的成本。

43.显性成本:企业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购买生产要素所花费的实际支出。

44.隐性成本:企业使用自己拥有但并非从市场上购买的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

45.经济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46.经济利润=收益-经济成本

47.会计利润=收益-会计成本

48.总成本TC:企业为生产既定产量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投入的费用。

49.不变成本FC:不随企业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50.可变成本VC:随企业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51.平均成本: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总成本。AC=TC/Q

52.平均不变成本: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不变成本。AFC=FC/Q

53.平均可变成本: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可变成本。AVC=VC/Q

54.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58.成本曲线与产量曲线

59.长期总成本LTC:企业在长期生产中生产一定产量水平时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成本。

60.长期平均成本LAC:企业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总成本。

61.长期边际成本LMC:企业没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63.规模经济:在企业扩大生产的过程中,产量扩大一倍,生产成本的增加小于一倍。

64.规模不经济。在企业扩大生产的过程中,产量扩大一倍,生产成本的增加大于一倍。

一、 企业收益、市场结构和利润最大化

1. 企业收益R:企业销售产品之后所得到的收入。

2. 平均收益AR:收益与产量的比率。

3. 边际收益MR: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收益的增量。

4. 完全竞争市场:买卖双方人数很多,买卖的商品完全相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联系非常紧密,以至于每个参加者都具有充分的信息,进出市场又不存在任何的障碍。

5. 垄断市场:只有一个买主或卖主,存在对进出的限制。

6. 垄断竞争市场:买卖双方人数很多,产品不完全相同。

7. 寡头:少数几个买方或卖方,有进出限制。

8. 垄断:一个买方或卖方,有进出限制。无产品差异。

9. 利润=收益-成本

二、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0.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的特点:(市场价格既定)

(1) 其产量相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微不足道

(2) 其产品与同一市场中其他企业的产品毫无区别

三、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

11.企业的供给曲线: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斌且能够提供给市场的产品数量。

12.完全竞争企业在短期中的供给曲线与它的边际成本曲线重合。

13.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所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

14.生产者剩余:任意一个生产者在生产和出售商品时得到的实际收益和意愿收益之间的差额。

15.完全竞争导致总剩余的最大化。

四、完全竞争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

16.长期时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即企业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改变企业的生产规模,称为“企业规模调整”;行业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新的企业可以进入,旧的企业可以退出,称为“行业规模调整”。

17.在短期中,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

18.在长期中,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长期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19.完全竞争企业的最终长期均衡:

20.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产品价格的上升导致相应的要素价格上升,从而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上升,则长期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如果产品价格的下降导致相应的要素价格下降,从而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下降,则长期供给曲线就向右下方倾斜。若未引起要素价格的变化,则水平。

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1. 资源垄断、特许垄断、专利垄断和自然垄断。

2. 资源垄断:某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要有某种关键性的资源,而这种关键性的资源又为某个企业所独有。

3. 特许垄断:政府利用行政或法律的强制手段,把生产某种商品的权利给予某个企业。

4. 专利垄断:某个企业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从专利的授予方面来看,它是一种特许垄断,从专利的性质上来看,它是一种资源垄断。

5. 自然垄断:每个企业都努力的增加各自的产量,并相应地降低价格,价格战的胜者就成为市场的垄断者。

6. 假定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函数是线性的:P=α-βQ

7. 价格歧视:将相同成本的一种产品以不同的价格来出售。

8. 价格歧视的前提:生产者之间不存在产品的竞争;消费者之间不存在商品的转售。

9. 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垄断企业对每一单位的产品都按照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最高价格来出售。

10.二级价格歧视:对购买超过某一数量的产品部分给予较低的价格优惠。

11.三级价格歧视:针对具有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13.为了利润最大化,两个消费群体得到的边际收益相等。

14.垄断竞争企业是具有产品差异的完全竞争企业。

15.垄断竞争企业改变产量的行为会影响价格。

16.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与完全竞争企业相似,但不如后者陡峭。

17.寡头最重要的特点是相互依赖。

18.古诺模型:两个寡头,产量或价格不随寡头企业的改变而改变。

完全竞争市场1 寡头市场2/3 垄断市场1/2

19.价格领袖模型:在该市场中,存在一个具有支配地位的大企业和一群不具有支配地位的小企业;改变价格的决定总是由居支配地位的大企业作出,其他企业同时同等程度的改变价格。

20.斯威齐模型:寡头降价,其他企业降价,寡头涨价,其他企业价格不变。

21.卡特尔:勾结在一起的一群企业。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一、 完全竞争和要素需求

1. 边际产品价值: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量。

2. WLC分别表示要素价格、要素使用量和成本。C=WL

二、要素供给的一般理论

3. 消费者在要素供给问题上的效用最大化条件是: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必须相等。

4. 要素供给原则: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与消费的边际效用的比率必须等于要素的价格。

5. 劳动供给的均很条件:劳动和消费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工资。

6. 当工资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时,此时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反而会减少。

四、土地和地租、资本和利息

7. 土地服务的价格称为地租,资本服务的价格称为利息。

8. 垂直的供给曲线与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土地服务的均衡价格R0。

10.当利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时,此时继续增加利率,储蓄或贷款供给反而会减少。

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效率

一、 竞争性均衡与经济效率

1. 当经济系统不可能以现有可供使用的资源使得社会成员获得更多福利时,则称经济系统实现了经济效率。

2. 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在该资源配置状态下,如果想要增加某一个人的福利,必须以牺牲其他人的福利为代价。

3. 存在着对原有资源配置的一个再配置,可以在不影响他人境况的条件下来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况,则称资源的配置是对原有配置的帕累托福利改进。

(2) 埃奇沃斯盒式图

(3) 帕累托有效率配置——交换契约线

(4) 竞争性市场的一般均衡——消费者均衡

5.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既定的劳动和资本总量约束下,能够有效率地生产出来的产品组合。

6. MRS边际替代率;MRT边际转换率(两种商品价格之比)

8.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而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9.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想是统一的。

10.功利主义函数:赋予每个人的效用一定的权重,将每个人的效用按照该权重相加构成社会福利函数,认为公平的资源配置是努力使该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

11.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公平的社会应该能够最大化境遇最差的人的福利,即社会福利是最小个人福利。

12.诺齐克的公平观:根据获得某一结果的过程,而不是这个最终结果的本身来判断社会的公平性。即自愿原则。

13.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14.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认为为了获得社会适宜的公平结果,我们不应该干预竞争的结果,而应该干预竞争的起点。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 垄断偏离了帕累托有效率状态,存在福利损失,诱发了寻租。

2. 寻租:试图获得一种可以赚取经济利润的垄断活动。

3. 寻租活动的经济损失:

(1) 造成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组织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

(2) 耗费社会的经济资源,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性活动的资源浪费在这些于社会无益的活动上。

(3) 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

4. 反垄断法遵循的途径:

(1) 以促进形成竞争的市场结构为目标。

(2) 以管理市场传导从而减少或消除垄断行为为目标。

5. 外部性:人们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未被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或价格之中。

6.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和生产的外部性

7. 边际私人成本(MPC);边际社会成本(MSC)

8. 外部性导致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失灵。

9. 纠正市场失灵的方法:

(1) 非市场方式的命令与控制政策——政府直接管制资源配置

(2) 以市场为基础的规制方式——政府为私人机构提供激励

(3) 科斯定理——交易费用为零或较低条件下的谈判及交易费用较高条件下的产权界定

三、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11.管制:对公共资源使用按照集体决策规定最优使用数量。

12.庇古税:使用公共资源的个体按照产出数量征收比例税。

13.界定产权来解决公共资源过度使用的微观政策,即对公共资源的各类权利明确界定给各主体。

1.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BCE )

B、每单位商品增加的效用量减少

2.水平直线B.自左向右上方倾斜C.垂直于横轴的直线D.自左向右下方倾斜

A.垄断厂商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B.如果他的产品增加一个单位,则全部产品的销售价格必须降低

C.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其需求曲线

3.由企业购买或雇佣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4.在如下生产函数下:Q = f(L,K ),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D

5.生产要素的需求(ABD )

6. 一位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z和y。z对y的边际替代率在任一点(z,y)是y/z。假定收入为B=260元,Pz=2元,Py=3元,消费者消费40单位z商品和60单位y商品。()

A 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7.经济学家认为的超额利润是剥削主要基于(B )

A、超额利润是创新的利润

B、超额利润是垄断的利润

8.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时,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将导致()。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9. 当生产函数Q = f(L,K )的平均产量为正且递减时,边际产量可以是D

10.MRSxv递减,意味着当X商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叫,能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 )

B.越来越少c.保持不变

11.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12. 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

《第三章企业的生产与成本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企业的生产与成本练习题(2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与成本一、单项选择题1. 设劳动是唯一可变要素,当总产量下降时, ( )A. 劳动的平均产量等于零 B. 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C. 劳动的平均产量小于零 D. 劳动的平均产量下降2. 当劳动的平均产量大于零时,边际产量是 ( )A. 下降的 B.0C. 负的 D. 以上都可能3. 当边际产量小于零时,要素的投入阶段是()A. 阶段I B.阶段U C.阶段川D.以上都不对4. 当 APL 为正且递减时, MPL 可以( )A. 递增且为正; B. 递减且为负;C.递减且为正;D.上述三个选项中只有A 不可能。5. 以下各项中可能是短期成本函数的是()3 2 3 2A. TC=0

P K/PL C. -P L/PK D. -P K/PL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C. 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3、;D. 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9. 理性的短期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 ( )A. MPAP阶段B. MP下降阶段C. AP下降阶段D. MP与AP相交之点起至MP与横轴交点止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总产量TP开始下降时,边际产量 MP也开始下降B. 只要边际产量MP下降,总产量TP一定下降C. 边际产量MP曲线必定交于平均产量AP曲线的最高点D.

4、无穷大B.保持不变C.为零D.以上都有可能13. 规模报酬考查的是( )生产A.短期B.长期C.短期和长期都可以D.以上都不对14.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适用条件是()A. 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B. 不考虑技术是否变化C.所有要素投入同时改变D.以上三条都不适用15. 与生产理论中的扩展线相类似的,是消费者理论中的 ( )A.价格一消费曲线B.恩格尔曲线C.收入一消费曲线D.预算约束线16. 边际收益(边际生产力、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A. 各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B. 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C. 一种生产要素不变,其他几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

5、影响D. 两种生产要素同时以相同比例变动时对产量的影响17. 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 )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素不变 D. 上述都正确18. 在生产者均衡点上有( )A. MRTSLK=PL/PKB.MPL/PL=MPK/PK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D.上述都正确19. 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 则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 应该( )A. 增加投入B.保持原投入不变C.减少投入D.上述三者都不正确。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

6、酬递减造成的B. 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C. 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产量(生产力)递减规律造成的D.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造成的21. 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 (不止一个交点) ,那么要 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 ( )A. 应增加成本支出B.成本支出保持不变C. 应减少成本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22. 当生产中的两种生产要素是完全可以替代时,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边际技术替代率为零B. 边际技术替代率为无穷大C. 边际技术替代率保持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23. 关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可变

7、要素投入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减B、其它条件不变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C、是长期规律D当所有要素投入的变化幅度一样时才成立24. 如果某产品生产函数为 Q=3K0.5L0.3 . 则此生产函数处于()阶段A.规模报酬递增B.规模报酬递减C.规模报酬不变D.不确定25. 如果某产品生产函数为Q=2K.6L.5-3K.2L.9.,则此生产函数处于( )阶 段A. 规模报酬递增

8、升 B. 不变 C. 下降 D. 不确定28. 当平均产量上升时,边际产量()A.上升B.不变C.下降D.不确定29. 等产量线(其中劳动L表示在横轴)凸向原点是因为()A.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B.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C.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绝对值递减D.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绝对值递增30. 若生产函数为Q=3L.3K.5,则L对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A. 3L/5K B. 3K/5L C. 5L/3KD.5K/3L31.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 模32. 当生产中的两种生产要素是完全不能替代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9、A.边际技术替代率为零B.边际技术替代率为无穷大C.边际技术替代率保持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33. 若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有两个交点,则在如图点 A处,有A MPL/PLMPK/PK BMPL/PLAC寸,ACt升B. MCvAC寸,AC下降C. MC=ACC, AC达到最低点 D.MC=AC时,AC达到最高点48.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 MPAP寸,AP上升 B. MP=AP 时,AF达极大值C. MCvAC时,AC下降 D. MC=AC时,M(达极大值49. 购买原材料的货款是()A. 会计成本 B. 隐性成本 C. 固定成本 D. 以上都正确50.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10、、短期生产中边际成本的变化只与可变成本有关B、经济利润为零意味着厂商已经获得了正常利润C、在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厂商的正常利润为零D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增引起了 M&开始的递减51. 在短期生产中,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下列哪个成本达到最小值()A、平均成本 B、边际成本 C、平均可变成本 D、平均不变成本52. 经济学中所指的经济利润是指()A、总收益与显性成本之间的差额B、正常利润C、总收益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差额D、超额利润53. 经济学说的隐性成本,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B、是会计成本C、是账面无法体现的成本D、是机会成本的一部分5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利润为

11、零时正常利润一定为零B、一般而言如果会计利润大于零,经济利润也一定是大于零的C、经济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部分D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用下图回答5558题55. 如果一个经济在C点运行,多生产15单位肉的机会成本是A. 10单位鸡蛋。B. 20单位鸡蛋C. 30单位鸡蛋D. 40单位鸡蛋56. 如果经济在E点运行,()。A. 增加20单位鸡蛋的机会成本是10单位肉。B. 增加20单位鸡蛋的机会成本是20单位肉。C. 增加20单位鸡蛋的机会成本是30单位肉。D. 可以在对肉生产没有影响的情况下多生产 20单位鸡蛋。57. F点代表A. 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的生产结合。B. 由于有未得到利用的资源,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500L前面IO面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