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下医疗基金看葛兰,这说法怎么来的?

财联社(北京,记者 黎旅嘉)讯,葛兰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 C 从支付宝金选的周销量榜单消失引发的关注在市场中一直没停止。葛兰产品下架,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固收、固收 + 以及均衡配置型基金。

正所谓 " 成也赛道,败也赛道 "。近年来,有基金经理依靠高景气赛道声名鹊起,也有基金经理因为重仓赛道跌落神坛;而投资者在赛道型基金上有的赚的盆满钵满,但更多的则是追高买入、套牢补仓。

那么,为何顶流基金经理难以兼顾规模与业绩?哪些基金经理能为基民带来较好的投资体验?

记者以目前市场中 9 位管理规模超过 500 亿元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为例,一窥基民关注,也更能了解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为何葛兰攀上舆论风口?

2 月 14 日,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产品—中欧医疗健康混合 C —跌出蚂蚁财富的支付宝金选 " 周销量 TOP10" 榜单,引发市场关注。

就在此前的 2021 年基金四季报中,葛兰以 1103.39 亿元的管理规模跻身千亿俱乐部,超越了曾经的 " 顶流一哥 " 张坤,成为 2021 年权益基金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

四季报显示,目前葛兰共管理 5 只基金,以医药基金为主,分别是中欧研究精选混合、中欧阿尔法混合、中欧医疗创新股票、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其中,2 只规模上涨,3 只规模下降。

以中欧基金旗舰产品中欧医疗健康为例,作为葛兰的代表作,是目前运作满三年且全程独立管理的混合型产品,仅该产品的资金净值规模(A/C 合计 776 亿元)占到葛兰在管总规模的绝对大头。中欧医疗健康出现大幅回撤之际,又恰好又是其规模大增阶段。这一阶段涌入该基金的投资者,恰恰也是投资体验较差的一波。

根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的数据,该基金自 2016 年 9 月成立,成立以来的几年一直顺风顺水,并且从 2020 年 4 月开始,疫情带来的医疗健康红利,使得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净值加速上涨,到 2021 年 2 季度末,累计为基民盈利 320 亿元。但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总盈利全部回吐反亏,已累计亏损 122 亿元。葛兰以景气度为前提,精选医药行业成长股,淡于择时的投资理念在赛道股逆风的背景下显得水土不服。

不过,客观而言,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医药类基金整体表现不佳,2021 年中证医药指数下跌 12%,今年以来,截至 2 月 15 日,全市场 168 只医药主题基金(A/C 份额分开计算),今年以来平均跌幅高达 19.55%。其中,中信建投医药健康、中海医药健康产业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富国精准医疗混合等 82 只医药主题基金今年跌幅均超过 20%。

这也使得年初一波热门赛道的剧烈回调导致持有医药主题基金的基民都比较 " 难熬 "。

为何口碑 " 滑铁卢 " 一再上演?

其实,正所谓 "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规模的王冠,需要业绩的长期优异才能支撑。但在资本市场,这偏偏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历史数据显示,当规模膨胀到某一量级,超出了基金经理当下管理能力的边界时,业绩下滑就在所难免。

这种规律的演变,驱动力并不在于基金经理是否足够努力、基金公司策略是否高明,而是规模与投资能力出现了阶段性错配。就在近期葛兰的投资能力备受投资者质疑前,彼时,作为 " 公募一哥 " 的张坤也曾经历过口碑的 " 滑铁卢 "。

根据 2022 年 1 月 21 日,张坤披露的旗下 4 只基金产品四季报。截至 2021 年末总管理规模 1019.35 亿元,环比三季度末微减 38.13 亿元。

其中,体量最大的主动管理基金易方达蓝筹精选缩水 22 亿元,至 676 亿元;易方达优质精选为 200 亿元元,减少 16 亿元;易方达亚洲精选为 44 亿元,增加 1 亿元;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为 99 亿元,基本不变。

业绩更扎眼,4 只基金产品 2021 年均告亏:受港股走熊影响,易方达亚洲精选净值亏损最严重,达 29.25%,易方达优质精选下跌 13.5%,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下跌 8.22%,易方达蓝筹精选亏损 9.89%。

要知道,此前张坤不仅跻身 " 圈内顶流 ",更成为首位管理规模超千亿的基金经理。当时多风光,过后便多落寞。如果说 2020 年是张坤的封神之年,那么 2021 年就是其失落之年。业绩与规模的双滑,也让舆论转向。

" 顶流基金经理 " 谁持有体验更好?

在今年以来的市场大幅震荡中,由于前期抱团股的剧烈调整,使得权益类基金包括一些明星基金净值波动加剧,不少投资者此前赚取的收益大幅缩水,甚至出现亏损。

在此背景下,基金也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背后的原因均与净值大幅回撤有关。期待已久的开年行情未等到," 好发不好做 " 的权益基金给盲目买进和未及时止盈的投资者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

那么以目前市场中 9 位管理规模超过 500 亿元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为例,哪些基金经理又能 " 打 ",又抗 " 跌 "?

以近 3 年业绩表现来看,仅有周蔚文和萧楠的同期回报不到 100%;而从年化回报上看,也仅有刘彦春年化回报不足 10%。从这一角度而言,这 9 位基金经理在投资者能力上可谓 " 伯仲之间 ",差距其实并不大。

进一步而言,以三年维度而言,葛兰的表现其实也并不算差,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投资体验呢?

同样以近 3 年为例,以最大回撤来看,回撤超过 30% 的有葛兰、张坤、刘彦春和萧楠,其中葛兰的最大回撤达到 37.86%。

事实上,最大回撤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其一,反映了管理人的风控水平;其二,形成了投资者的投资体验;最后,也决定了投资者收益的高低。

例如,20% 的回撤意味着要用 25% 的回报来弥补亏损,30% 的回撤看起来没有多太多,但需要 43% 的回报来弥补,难度大了很多,长期结果相应就会有巨大差距。尤其对于开放式基金投资人来说,较好的回撤控制会极大程度提升持有体验,使投资人更倾向于长期持有,最后才能真正赚到公募基金更擅长的长期维度上的超额收益。从这一角度来看,这 9 位基金经理中也仅有李晓星的最大回撤不到 20%,相对较为优异。

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基金并非为了追求极致的高收益并承担高风险,其终极需求更应该是:收益尚可、体验突出、风格稳定。

不过,也正如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所指出的," 基金不会永远只有收益,没有风险。" 在经过开年以来市场回调的洗礼后,刘亦千表示,投资者应该认识到没有长盛不衰的投资,基金投资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波动,否则也会错过后来的机会;当前投资者需要做的是重新审视自己的基金组合,判断是否超越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葛兰管理的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