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对投资有拉动作用吗?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在8大枢纽内进一步规划设立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每个集群是一片物理连续的行政区域,具体承载算力枢纽内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

  在发改委技术司负责同志答记者问中提到:截至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渗透,全社会算力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明确上架率(65%以上)、绿色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要有显著提升)的目标。

  西部利得基金点评:

  (1)东数西算的政策意义:优化结构,资源互补。

  东数西算是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对网络要求高的业务在东部枢纽布局、枢纽内部推动从一线城市向周边转移,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比如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向西部转移。

  战略层面统一规划,促进资源优化。目前我国IDC行业整体呈现“供大于求、东部不够”的格局错配;同时配套建设也掣肘了相关建设,前期建设的冷数据放到西部面临没有网络基建的瓶颈。因此国家通过统筹规划建8个枢纽,配合做好网络互联互通,从战略层面统一规划,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2)产业规模的拉动:创新增量,优化存量。

  首先,从总量来看东数西算从大“新基建”、“数字经济”角度去支撑国家数据科技的发展,增量效应值得期待。增量需求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自然需求:应用流量的增长、爆发:比如未来可能的5G应用、自动驾驶、元宇宙;

  2)政策驱动的需求:比如政府加速推动政务上云、智慧城市、国企央企上云等;

  3)老旧小加速关停&替换,尤其在20H2之后行业去供给、双碳政策背景下,一些高能耗且低效的老旧机房逐步关停,可能有部分老旧替换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其次,总量之外结构优化有助于提升效能,东西部重新分配热数据、温数据、冷数据资源,利用不同资产优势提升配置效能。

  最后,当资源供给优化配置后预期全国IDC成本会实现降低,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将有拉动作用。

据发改委资料[1],“数”即数据,“算”即算力,也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2022年2月,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为什么要重视“东数西算”?当前实施“东数西算”的三大背景

背景一:数字经济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数西算”有助于提升数据要素的乘数作用。

考虑到中国人口多、密度大、地域广等特征,数字经济呈现的规模经济、网络效应、范围经济等特征,对大市场环境相对更为有利,有望助力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确立比较优势。在近年疫情演绎过程中,数字经济的发展呈现加速趋势,未来可能会带来居民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变革。2020年,中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首次将数据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十四五”规划中则着重提到了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性。2021年12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中明确提出,数据资源是目前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对于数字经济的统筹规划和对数据要素的高效利用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伴随数字经济的发展,从居民使用外卖平台下单到企业的数字化运营管理,日常生产生活当中产生的数据要素和相应的算力需求大幅提升,发改委预计我国算力需求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因此,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发展相应的算力基础设施迫在眉睫。“东数西算”的建设将有助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并对提升数据要素乘数作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二:“东数西算”有助于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与“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相应,“东数西算”同样有助于协调区域发展。我国东西部两地从人口密度、气候特征、资源储备等维度上具有明显区别,而经济发展水平也因此有较大差距,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一直是我国着力重点解决的发展问题之一。从数字经济的角度来看,由于东部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数据要素的产生和计算需求也显著更高,而土地、能源资源更显紧缺。通过“东数西算”项目,能够较好地利用西部地区充裕的土地资源承接运算需求,同时提升绿色能源比例,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优化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给西部地区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背景三:“稳增长”背景下“东数西算”等新基建领域有望成为政策发力点。

本轮政策逆周期调节中,面临着疫情冲击、房地产长效机制等多元挑战,政策工具选择上也面临突破创新。伴随我国公路铁路等传统基建设施网络逐渐完善,我们认为以“东数西算”为代表的“新基建”会成为政策发力、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东数西算”等相关项目的开展有助于拉动当前基建支出和资本开支,中长期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助力经济转型。

“东数西算”的相关投资机会

“东数西算”规划下受益标的行业范围主要集中在“数字经济”的核心层以及基建相关的外围行业。

根据历史经验,“五年规划”中重点强调的相关产业在资本市场上有望受到长期关注,从中长期投资维度,我们看好数字经济背景下与“东数西算”相关的有望受产业政策直接提振或经济发展带来基本面直接改善的相关领域。结合数字经济的影响范围,我们将相关行业大致分为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核心层”、平台经济的“平台层”以及利用数字经济赋能的其他行业“赋能层”。在“东数西算”规划下,我们认为受到直接提振的相关行业主要来自其中的“核心层”,包括信息通信设备和运营商、基础软件、芯片、硬件设备如服务器等;除此之外,作为“新基建”的典型规划,我们认为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建筑工程、钢铁等行业,利用西部可再生能源相关的电力设备等,都有所关联。

图表:四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征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历史上五年规划期间政策重点关注的行业普遍涨幅靠前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东数西算”主要传输哪些数据?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发改委,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东数西算”全国布局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发改委,Factset,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的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8.7%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发改委,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截至2021年末,数字产业化增加值占到GDP比重的7.8%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发改委,Factset,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数字经济在销售端渗透率排名看,软件、半导体、电信服务等板块更加受到直接影响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发改委,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近年来,A股“新经济”相关股票大幅跑赢“老经济”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发改委,Factset,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东数西算”工程投资规划逐步清晰,经济效益显著,有望带动数据中心建设及改造升级,通信作为算力网络的底座,产业链多个环节将重点受益。温控设备作为实现低碳核心,存量+增量双轮驱动;光通信市场或受益于国内数据中心云化加速,以及 DCI 市场的放量;服务器&网络设备有望看到液冷技术普及,以及性能升级或加速。

各省市陆续公布建设规划,运营商或为投入方

“东数西算”工程于 2022 年 2 月正式启动,有望引导资金向枢纽节点投资,直接拉动数据中心投资建设。根据我们梳理,目前张家口、韶关、重庆、天府、贵安、庆阳、中卫、和林格尔等集群或所在地区已给出了较为具体的十四五期间数据中心建设目标。据发改委统计,年初以来全国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 25 个,数据中心规模达 54 万标准机架,算力超过每秒 1350 亿亿次浮点运算,约为 2700 万台个人计算机的算力,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 1900 亿元。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 6 倍,投资总体呈现出由东向西转移的良好趋势。预计“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投资还将以每年超过 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各方面投资将超过 3 万亿元。

运营商对东数西算的投入重视度持续提升:从 3 家运营商披露的资本开支规划来看,东数西算均作为重点投入方向:中国移动规划 2022 年算力网络资本开支 480 亿元,投产对外可用 IDC 机架达约 45 万架,累计投产云服务器超 66 万台;中国电信 2020 年至2022 年(预计)产业数字化占资本开支的比例或由 15.6%上升至 30%,其中 2022 年计划 IDC 投入 65 亿元(增加 4.5 万机架),算力投入 140 亿元(增加 16 万云服务器),2022 年算力规模达 3.8 EFLOPS,同比增长超 80%。中国联通也将围绕国家东数西算8 大算力枢纽节点,优化扩大 5+4+31+x 的资源布局。

图 4:中国联通“5+4+31+X”数据中心布局紧扣东数西算规划

我们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Capex 及 Opex 成本进行拆分:1)土建成本:不同地区区别有差异,以宝信宝之云 IDC 三期为例,占总成本比例在 16%。2)机电成本:数据中心经过 10 多年发展建设成本计算都非常精准,西部和东部不会有很大区别。3)运营成本(Opex):根据 CDCC 的数据,电费占数据中心 TCO 的 60%,通常来说西部地区电力资源更丰富,发电成本比较低、电费较低,其次是折旧(以机电设备为主,同样各地差异不大)等等,人员费用占的比例较低。

对比来看,中西部地区土地和电力成本优势显著:东部一线核心城市(北上广深)工业用地成交楼面均价显著高于中西部算力枢纽地区城市(呼和浩特、兰州、成都、银川、贵阳)。东部一线核心城市(北上广深)月工商业用户电价也显著高于中西部算力枢纽地区省市(蒙西、蒙东、四川、宁夏、贵州、甘肃)。

土地成本测算:一个机柜占地面积大约 3.5-5.5 平米,假设为 4 平米,1000 个机柜对应土地面积约 4000 平米,我们测算 1000 个机柜的机房在核心一线对比西部枢纽地区土地成本相差在 300 万元以内。

电费成本测算:假定北京市数据中心 A,可容纳约 1000 个机柜,假设接入电压等级为1-10kV 市电,单机柜功率在 4kw,负载率在 70%,所在华北地区 2021 年平均 PUE 为1.41,负载一直稳定,计算得数据中心的运行功率为:1000*4kW*70%*1.41=3948kW。

根据电价政策,不考虑夏季尖峰时段,北京市高峰时段、平段时段、低谷时段均为 8 小时,按照大工业、1-10kV 的用户标准计算加权平均分时电度用电价格为 0.65 元/千瓦时,容(需)用电价格按照最大需量为 48 元/kw*月,综合测算此数据中心一年的电费为 2479 万元。根据以上方法,我们陆续测算了上海、广东、蒙西、蒙东、四川、宁夏、贵州、甘肃等地相同体量数据中心一年的电费。对比可以看到 1000 个机柜的机房在核心一线对比中西部枢纽地区一年电费成本差距在 1000 万元/年以内。

“东数西算”将会直接拉动数据中心 ICT 设备及配套机电设备的需求弹性。首先,从数据中心的建设项目周期来看,土建和机电设备受益于适度提前建设。其次,“东数西算”政策对数据中心的 PUE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望带动温控技术升级,并带来存量机房改造需求。同时,对于光通信、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来说,由于其主要受到数据中心下游应用需求的拉动影响,我们认为短期内对其拉动效应并没有那么明显,投资机会主要在于数字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便利和成本下降而加快。

PUE 是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 IT 负载消耗的能源的比值,是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指标之一,其越接近于 1,代表数据中心对于电能的利用越有效率。因此,降低空调系统等温控设备的 IT 能耗为提升 IDC 机房资源使用效率成为降低数据中心 PUE 的关键。

表 3:“东数西算”政策枢纽、节点上架率及 PUE 政策要求

降低温控设备的能耗是降低数据中心 PUE 的重要举措。数据中心的耗能部分主要包括IT 设备、温控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其他设施。其中,温控设备产生的功耗约占数据中心总功耗的 40%。据中数智慧信息技术研究院数据,当温控设备对应的能耗占比从 38%降至 17.5%,对应的 PUE 从 1.92 降至 1.3。

国内大量存量数据中心 PUE 不达标,存量改造需求巨大。去年发布的《推动数据中心和 5G 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到 PUE 超过 1.5 的数据中心需进行改造升级。伴随东数西算的落地,各地方政府陆续推动存量机房改造,据 IDC 圈数据,2021 年国内数据中心平均 PUE 为 1.49,华东地区为 1.42,而华南、华中平均接近 1.6,可见改造需求巨大。而低 PUE 政策要求对温控设备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望推动温控设备的高端化及技术升级。据 CDCC 数据,截至 2021 年 10 月,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总数达 415 万架,假设其中 30%的机柜需进行降碳改造,平均单机柜整改1-2 万元成本支出,预计国内存量机房改造空间在 137-274 亿元。

图 13:全国各地数据中心平均 PUE

从改造升级技术路径来看,老旧数据中心节能改造途径,可通过制冷站整体翻新改造,来降低 PUE,而新建数据中心可通过选用液冷技术实现 PUE 大幅降低。

液冷方案制冷能效更高,是未来温控方案发展趋势。液冷是指通过液体直接冷却设备,将设备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直接带走实现制冷。按照液体与发热器件的接触方式,包括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等。与传统风冷技术相比,液体导热能力是空气的 25 倍,同体积液体带走热量是同体积空气的近 3000 倍;在耗电量方面,液冷系统约比风冷系统节省电量 30%-50%,液冷数据中心机房整体能效将得到 30%的提升。据赛迪顾问数据,2016 年至 2019 年,风冷型机房占有率逐年下滑,液冷机房占有率逐年上升。

表 5:数据中心液冷与风冷的比较分析

国内厂商优势显著。据 ICT research 数据,目前我国机房温控的市场格局较为分散,机房精密空调厂家主要有维谛、佳力图、艾特网能、华为、依米康、英维克等品牌。国产机房温控龙头近年来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未来随着国内厂商的研发优势、成本低、客服响应速度快等优势显示,国内厂商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图 19:2020 年各家上市公司收入情况(亿元)

国内数据中心云化加速,国内数通市场增量可期

中西部传统数据中心有望加速云化,带来增量数通模块需求:目前中西部仍有大量传统数据中心采用接入+汇聚+核心的传统三层架构,主要提供对外访问的业务,收敛比通常达到 10:1,光模块数量大约为机柜数量的 8-9 倍,而目前云商数据中心脊叶大二层网络架构的收敛比通常在 1.5:1 到 3:1,光模块数量或达到机柜数量的 40 多倍。此次东数西算政策要求枢纽节点内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于 65%,中西部地区数据中心上架率有望大幅提升,同时伴随中西部数据中心承接更多云计算、AI 训练等应用,传统数据中心有望加快云化升级,进而催生增量光模块需求。

东数西算提出绿色化&集约化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或加速国内数通光模块升级:一直以来成本和功耗是数据中心内部光互联的核心痛点,光模块平均每演进一代,每 bit 成本下降一半,每 bit 功耗下降一半,这个规律也被称为光电领域的“光摩尔定律”,进入400G 时代每 bit 成本将逐步降至 1 美金/G,每 bit 功耗大约降至 0.03W/G。由此可见,光模块升级后成本和功耗效率提升,符合东数西算绿色化&集约化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我们判断目前传统数据中心的模块速率仍停留在 10G 和 40G 代际,国内云商大多处于在 100G 代际,较海外规模应用 200G/400G 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低时延要求业务逐步普及。我们常见的网页浏览、数据备份、存储、大数据处理等业务对时延要求在 50-200ms,对时延并不敏感。目前主流的低时延要求业务包括金融高频交易(要求在 2-10ms),而大带宽视频业务(要求在 20ms 以内),以及部分在加速渗透的云业务,如虚机迁移、数据热备份、云支付(要求 10ms)、云桌面(要求 20ms)对时延也有一定的要求。展望未来,一些正在普及的 5G 传送承载业务如车联网和工业控制等业务时延要求在 3-5ms。据此我们认为未来对时延敏感的业务体量将持续扩大。

用户感知到的网络时延主要由数据中心外部网络时延带来,其与通信网络架构、数据中心位置、用户到数据中心距离相关性高。而数据中心外部网络时延主要由路由时延与传输时延两部分组成,其中传输时延主要和传输距离成正比,通常在 5μs/km;路由时延,即每经过一个节点的路由器,跳数就加 1,时延相应增加,大致可按 1ms/节点计算。以一个典型业务场景分析来看,假设运营商 A 用户在北京,将跨运营商访问运营商 B 的呼和浩特数据中心,理论总时延在 20ms 左右,其中路由时延占到近 70%,可见高网络时延的主要来源是数据包传输中跳接次数较多。

而降低数据包传输中跳接次数主要可通过租用运营商专线以及自建 DCI 网络实现。我们在报告《三问三答,硅光对光模块产业影响几何?》中提到:随着光纤的大量铺设,以及传输设备和模块成本的持续降低,自建 DCI 的经济性已超过租赁专线。东数西算大背景下,国内算力或西迁,DCI 相关的传输设备及模块市场有望放量,打通东西部间数据直联通道,解决长距离传输的低时延要求。

DCI 市场空间巨大,光传输占大比例:据 QYResearch 的数据,2020 年,全球数据中心互连(DCI)市场规模达到了 41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将达到 90 亿美元,CAGR 为10.82%。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0 年市场规模为 4.9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将达到 11.5 亿美元。从产品方面来看,DCI 产品分为光传输,数据中心核心及广域网。其中光传输数据中心互联(DCI)技术为主要类型,2020 年占比 53.98%。

ZR 模块直连或节省 DCI 搭建开支,商业价值巨大:进入自建 DCI 时代后,早期的传输架构类似于电信网络,先用灰光模块将核心交换/路由连接至 OTN 系统或者 DCI 盒子,再通过电信骨干网络进行传输。随着硅光集成技术逐步成熟,以及相干模块成本持续降低,以 Inphi 和新飞通为代表的 PAM 和相干 ZR 可插拔模块方案逐步加大应用,本质是将 DWDM 光学器件集成到以太网交换机或路由器中,对传统方案形成冲击和替代。据新飞通测算,数通 DCI 的 400G ZR 模块方案能帮助用户节省约 75%的 DCI 网络投资(节省 OTN 系统、DCI 盒子及模块),且管理和运维成本也更低,商业价值巨大。

400G ZR 模块需求爆发,到 2025 年市场空间或达 20 亿美金:据新飞通测算,到 2025年 400ZR/400ZR+的 DCI 模块出货量或接近 70 万只,对应市场空间接近 20 亿美金。

Cignal AI 预计,由于可插拔 400G 相干光模块的出现,互联网巨头和电信运营商都在对其网络架构进行根本性的改变,随着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等云商跟随 AT&T 等传统电信运营商的脚步,开始大批量部署,400ZR/ZR+光模块的出货量将在 2022 年增加两倍。

国内头部厂商逐步突破数通 DCI 模块市场:格局上,过去相干 ZR 模块大多由在相干DWDM 系统开发方面具有悠久历史的设备厂商占据如华为、Ciena、中兴。但随着云商开始采购 DCI 模块,新飞通、II-VI 等模块厂商开始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国内模块厂商中,中际旭创、光迅科技和新易盛对数通 DCI 市场已有所布局。2019 年旭创率先推出100G/200G CFP 和 200G CFP2 相干模块,同年实现商用,取得订单;2020 年/2021年推出 400G QSFP-DD ZR/OpenZR+,实现小批量供货。而光迅科技在 DCI 相关传输设备有所布局,波分系统产品市场地位领先,有望在国内市场逐步上量。2022 年 3 月新易盛也宣布推出其 400G ZR/ZR+相干光模块。

我们认为东数西算有望带动运营商骨干网进一步升级扩容,同时催生数据中心集群和国家级骨干直联点的互联需求。目前在运营商骨干网建设方面,新型 G.654.E 光纤由于有效面积可以增加 62.5%,光纤损耗降低 10%,或成为超高速传输的首选。据中国移动 3月 18 日发布的集采公告测算,每根 G.654E 光缆约为 156 芯,单价近 300 元/芯公里。

据此我们测算数据中心集群和国家级骨干直联点的互联需求:假设各大数据中心集群分别和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国家级骨干直联点建立 DCI 互联,三大运营商分开建设,每家建设 2 条主干缆,假设全部用 G.654.E 光纤敷设,光缆规格在 150 芯,测算光纤光缆需求近 6000 万芯公里,单价在 300 元/芯公里,对应光纤光缆市场规模近 180 亿元。

2019 年 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重点鼓励采用液冷、分布式供电等高效系统设计方案。

此次东数西算工程,也对各地的数据中心集群提出较高的 PUE 要求,叠加数据中心中单机柜功率密度的提升,传统风冷技术已逐步无法散热需求,也难以满足 PUE 的要求,我们认为液冷服务器有望迎来规模发展。液冷是指使用液体取代空气作为冷媒,为发热部件进行散热的技术。液冷服务器则是指将液体注入服务器,通过冷热交换为服务器散热,液冷技术的使用能够省去空调系统等机电设备,进而达到降低 PUE

国内液冷技术逐步成熟,行业前景广阔:伴随着中科曙光、华为、浪潮、联想和阿里等在液冷领域的探索,中国液冷技术发展迅速。经历了实验室阶段和样机阶段后,中国液冷技术发展与国外基本同步。据赛迪顾问的数据,乐观估计 2025 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将破 1200 亿元。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电信行业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上述行业对数据中心液冷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加大。预计 2025 年互联网行业液冷数据中心占比将达到 24.0%,金融行业将达到 25.0%,电信行业将达到 23.0%。

数据流量增长和低功耗要求下,交换机、路由器等网路设备规格或加速升级:在“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算网融合大趋势下,数据、算力、流量的快速增长对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有望看到芯片制程的加速升级,以换取更高速率、更大带宽、更低时延、更低功耗,从 IDC 长期预测数据来看, 年数据中心的高速增长将主要来自 400G 和 800G 端口的网络设备。

“东数西算”工程投资规划逐步清晰,经济效益显著,有望带动数据中心建设及改造升级,通信作为算力网络的底座,产业链多个环节将重点受益。我们建议关注光模块、ICT设备、温控设备商等细分行业龙头,重点推荐光器件平台型公司天孚通信、数通光模块厂商中际旭创、新易盛;ICT 设备厂商紫光股份;建议关注温控设备商英维克。

天孚通信:公司逐步实现从元件、组件到封装的一体化布局,新产品线爬坡上量,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所处无源赛道“小而美”,无惧技术变革,有源业务精准卡位,市场稀缺性高,受益于行业分工化趋势;凭借垂直一体化布局和产地区位优势,盈利能力超越同业;伴随新一轮招工落地,新厂产能释放可期,同时激光雷达和医学检测新领域布局持续推进,打开新增长空间。预计 年归母净利润为 4.14

中际旭创:公司拥有独特的并行封装工艺、快速的产品升级能力和领先的量产能力,在数通 100G/200G/400G 产品份额领先,800G 产品有望率先出货,龙头地位稳固。前瞻布局硅光及相干等尖端技术领域,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展望 22 年,公司交付能力有望逐季提升,股权激励费用下降,中际智能资产剥离,公司轻装上阵业绩增长有望上一个台阶。预计 年归母净利润为 11.56

新易盛:公司起步于中低端模块,凭借高研发效率陆续突破电信和数通高端产品。北美大客户有望持续突破,优化客群,渠道资源优势凸显。陆续推出 400G 相干产品及新一代 400G/800G 低功耗产品,完善高端产品矩阵。产线地处成都,具备成本端的区位优势。预计 年归母净利润为 8.13 亿元、10.57 亿元和 12.51 亿元,对应同比增速 23%、30%和

紫光股份:公司为国内 ICT 设备龙头厂商,持续深耕政企市场,有望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改善;运营商和海外市场持续突破,打开新增长空间;21 年末原材料和产成品增加较多,后续有望消化。受益于政企数字化转型,紫光云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预计 年归母净利润为 26.98 亿元、33.27 亿元和 39.87 亿元,对应同比增速 26%、23%和 20%,对应 PE 16

英维克:在东数西算背景下,数据中心行业绿色低碳化+PUE 管控趋严有望持续推动温控设备往高端化升级;公司作为数据中心温控、储能温控等多领域细分龙头,有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业绩进入成长快车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动下降多少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