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投资集团是面向哪个领域的投资机构?

(2021年2月25日在贵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贵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加快促进贵阳贵安高质量融合发展、推动建设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的目标,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坚持高标准要求、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执行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0年计划目标和“十三五”规划主要任务顺利完成,为“十四五”顺利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向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步前行。

(一)经受住多重考验,“双线”作战交出胜利答卷

全力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坚决落实“四早”“四集中”措施,率先规范小区管控,两周建成将军山医院完成全省确诊患者集中收治,一个月实现无新增本土病例,两个月实现本土确诊病例清零,交出抗疫大战大考优异答卷。果断决策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在全国较早取消交通卡点限制,2月中旬有序恢复各类商场市场营业,2月底规模以上企业、重大工程项目全部复工复产,3月中旬组织高三、初三学生有序复学。坚持抓好常态化防控。牢牢守住“三站一场”防线,推进重点人群应检尽检、重点行业定期筛检、普通人群愿检尽检,重点人群核酸筛查实现全覆盖,重点行业环境及从业人员抽检实现常态化。全市自2020年2月17日以来未出现本地确诊病例和本土阳性无症状感染者,在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充分展现了贵阳力量、省会担当。

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面对疫情冲击,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全力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在全国首批推出复工复产复市政策性保险,及时出台22条措施支持企业疫情期间稳定发展,推出13条措施支持制造业企业达产增产及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实施企业费用“减免缓”、金融支持“惠准快”一揽子支持措施,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上半年实现经济增长扭负为正,前三季度经济增速领跑全省,全市经济加快恢复、逐季回稳向好,稳住经济基本盘和社会基本面。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11.65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保持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4%和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8.1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2485.17亿元、15799.15亿元,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控制在省调控目标范围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坚决落实“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部署,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全省率先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三重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保持动态清零,动态新增农村危房及时清零。开阳县代表贵州省非贫困县顺利通过国家普查验收。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覆盖全省22个县区。累计建成扶贫专柜1418个、扶贫销售专区6万平方米、扶贫专馆110家,本省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42.33亿元,为全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省会贡献。

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加强产销对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攻坚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一产增加值达到178亿元、同比增长6.4%,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620亿元,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76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2%。全年调减低效作物22万亩、新增果药茶种植面积13.48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4.53万亩。累计认定绿色食品产品32个、有机产品54个、地理标志5个。开工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90个,出栏生猪116.25万头、肉禽3365.74万羽,蔬菜产量276.13万吨、禽蛋产量3.97万吨。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深入推进。建成农村公路300公里,创建美丽农村路800公里。完成农村分散式饮水巩固提升改造工程147个,农村集中供水率提升到99.03%。75个乡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6901个,行政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建24602个、村级公厕214个,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村级公厕全覆盖。新增农房风貌整治3451户、庭院美化1.7万户。息烽县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名单。

农民增收成效凸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8个。观山湖区、乌当区成功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827家,乡村旅游总人数达到7400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62亿元。大力发展劳务就业扶贫,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6万人,有劳动能力家庭实现1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674元,位列全省第一。

(三)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贵阳贵安城市能级稳步跃升

顶层设计更加完善。《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动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地落实。完成《贵阳贵安融合发展规划(年)》编制,“城市中轴贯通、东西两翼协同、南北双向拓展、组团分步推进”的城市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完成贵安新区机构编制调整。开展《贵阳贵安加快构建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调研报告》等系列专题研究,47个“十四五”专项规划统筹考虑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融合发展成效显现。“六大体系”加快构建。宾阳大道延伸段、松柏环线、孟溪路等贵阳贵安互联互通道路当年开工、当年通车。太金线、观潭大道、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S1线(一期)、有轨电车示范线、市域快速铁路西南环线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轨道交通2号线试运行。全年完成“六网会战”投资600.42亿元,建成5G基站8006个、海绵城市项目25个,实施城镇排水管网项目41个。贵阳市全面承接贵安新区社会管理事务,实现贵阳贵安住房公积金在贵阳贵安购房,贵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纳入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管理。贵安医院主体工程建成,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中学、贵阳市实验小学贵安分校招生。

城市能级显著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突破76%,建成区面积达到520平方公里以上,贵阳贵安加快向特大型城市迈进。新产业加快培育壮大,贵安苏州工业园顺利推进,恒力(贵阳)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云岩区、南明区产业园区贵安分园挂牌运营。贵阳·贵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实现17个城市直联。共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际绿色金融港(一期)建成投用。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评选中,贵阳市勇夺“四连冠”“八连冠”。

(四)坚持产业高端发展,实体经济加速壮大

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新产业发展攻坚行动计划、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和省十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专项行动,成功举办十大工业产业产销对接活动,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中粮可口可乐、贵州嘉盈新能源智能化产业基地、盼盼食品贵阳生产基地一期等138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航空航天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生产项目、年产3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等102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推动建设智能制造项目54个。实施军民融合重点项目80个。46户企业51个项目纳入省级“千企改造”工业项目。全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位居全省第一。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深入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支撑地位进一步巩固。贵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A级物流企业占全省的比重达到74.42%,道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8.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4.6%、12.4%,广发银行贵阳分行正式营业,渤海银行贵阳分行获批筹建。生活性服务业平稳增长。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5%、13.4%,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4.0%。旅游经济加快恢复。新增AAAA级旅游景区1个。乌当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贵阳市入选全球避暑名城十强,成功加入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成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华为、苹果iCloud、腾讯等数据中心建成投用或试运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02.9亿元、同比增长26.8%,电信业务总量完成873.14亿元、同比增长26.1%。新增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超过20家。累计实施省级融合标杆项目超过90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超过85%。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指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全国首个城市级自主可控主权区块链平台建成。

市场主体规模壮大。聚焦保市场主体,全年减免税费248.71亿元,阶段性减免社保费53.4亿元,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5.5亿元,政策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合作银行累计发放信贷53.44亿元。市场主体“四转”工程深入推进,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企业115个、135个,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0个。64个企业进入贵州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公示名单。医渡云入选中国企业独角兽榜单。贵阳产控集团连续保持AAA信用评级。贵阳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234位。全市市场主体突破68.72万户,比上年增加11.7万户,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五)全力稳投资促消费,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

做强有效投资支撑。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建立完善投资项目储备、协调、保障、督查“四个机制”。储备项目投资总额动态保持在3万亿元。储备并通过审核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00个、总投资额2926.04亿元,位居全省第一。累计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60.7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0.35亿元、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11.97亿元。2个项目入选全省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6.1%。

推进“两新一重”项目。建成中西部地区第1个根服务器镜像节点、西部地区第3个国家顶级域名节点。建立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库,新型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5.67亿元。通信光缆达到23.68万公里。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用户下载速率进入全国前列。中国人民银行、腾讯七星等数据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清镇市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名单。新型城镇化储备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5万亿元。556个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09.33亿元,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狠抓消费提质升级。《贵阳市支持百场千店万铺建设促进消费升级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出台,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扎实推进。国贸·玖福城、贵阳壹号、数博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益田假日购物中心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初见规模。北京华联SKP高端购物中心、阳光城、苏宁广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年新引进特色餐饮品牌30家、建成社区品牌连锁便利店330个,5家本土餐饮企业获评“国家钻级酒家”。累计举办“2020黔潮生活节”等促销活动220场、发放消费券1700万元,系列消费促进活动精准发力,消费新模式新场景持续涌现。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6%、位居全省第一。

(六)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创新活力迸发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出台《贵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410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比上年增加205家,新增省级科技研发平台5个,新培育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新增入孵企业221家,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1支。270个中小企业进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名单。贵州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揭牌。全市专利申请11746件、专利授权8811件、商标累计注册94407件,均保持全省第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5%。

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国际邮件互换局开通运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晋级全国前15位、比上年提高5个位次。贵阳海关隶属海关机构实现“全域通关”。贵阳改貌铁路口岸(一期)、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一期)建成投用。贵州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贵港直通车”专线物流实现贵阳至香港16小时跨境货物直通。年销售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贸企业达到60家,5家外贸企业获批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认定。引进世界500强企业8家,新引进产业项目850个、到位资金143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9.99亿美元、同比增长44.72%;实际利用外资20.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5%;服务外包接包合同执行额同比增长56.6%。贵阳市成为全国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重点改革纵深推进。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妥善完成僵尸企业处置。组建医疗共同体15个,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达到100个,2221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实现“一药一码”管理。实施“农银企”产业共同体项目4个。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52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获全国通报表扬。实施城乡“三变”改革试点项目211个、惠及13.7万人。贵州省农村资源资产权益交易中心贵阳分中心挂牌运营。“三感”社区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成为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并联审批、合并审批。建立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包容审慎监管清单、推行环评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数智贵阳”微信小程序上线高频事项164个。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分类受理比例达到80.1%。194个事项实现贵阳贵安通办。671个事项实现“全省通办、一次办成”。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0个工作日。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41.66%、41.69%。清镇市荣获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区)。贵阳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全省第一。

(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再谱新篇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出台《贵阳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实施办法》。在4个开发区成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2649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投诉全部办结,完成2018年至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查改大气污染问题244起,查办林业行政案件327起、环境行政案件129起。“十大污染源”和“十大行业”治理全面推进,22家重点行业污染源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全市16个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达标率为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推动环保设施建设。29处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全部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全面启动,18座再生水厂全部建成并投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5%。1311家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医疗废弃物条码管理。贵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到5225吨/日,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制度覆盖率分别达到90.7%、90%。

全面促进绿色发展。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面积95.82万亩,完成森林抚育30万亩、矿山治理18个,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10.77万平方米。新建成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4个,新增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3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达到省下达目标考核要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9%。乌当区、观山湖区成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观山湖区、花溪区分别荣获第一批、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在全省各市(州)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中,贵阳市获评优秀等次、排名第一。

(八)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保居民就业精准到位。聚焦重点群体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印发《贵阳(贵安)援企稳岗保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文件。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2.53亿元,发放创业补贴1.1亿元,清欠农民工工资4266.16万元,援企稳岗政策措施惠及职工51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率达到93%,城镇登记失业率4.04%。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8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2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6万人,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305元,位列全省第一。

保基本民生有力有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54.24万人、90.72万人、161.12万人、79.24万人,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完成低保提标,全市城乡低保对象45299户78378人实现应保尽保。集中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提高至1700元/月/人、1200元/月/人。新增10个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完成10个街道日间照料中心、5个农村敬老院提质改造。建成平价墓位5622个。9次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向低收入困难群体发放临时补贴2亿元。

综合保障能力增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65.53万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24.25万亩、产量38万吨,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全市成品粮、原粮、食用油、冻猪肉储备规模分别达到1.34万吨、13.55万吨、1.58万吨、1200吨,日均粮油库存稳定在3.8万吨以上。电力、天然气、成品油、电煤等能源保障运行平稳。天然气储备及应急调峰设施、“汪家大井”水源应急替代工程加快推进。口罩、护目镜、面罩、医用防护服等重点防疫用品本地产能大幅提升。

民生事业全面推进。民生实事件件落地落实。全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0所,新增学位3.3万个。农村学校学生营养餐标准生均提高25%。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贵阳学校开学,引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贵阳学校)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到1550个,贵阳市数字博物馆(一期)建成,贵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馆。建成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807个。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4.8万户、老旧小区改造1.6万户,累计建成公租房9.6万套、分配9.2万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610万元。完成250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治理,5条占道夜市摊区退街入室。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新院区、市口腔医院观山湖分院建成投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封顶。

同时,扎实推进防汛救灾、安全生产、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债务化解和保基层运转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禁毒“大扫除”等专项行动,纵深推进“两严一降”升级版建设,从严从实管控各类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社会发展大局和谐稳定。

回顾“十三五”,过去五年,是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全市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二五”期末的2891.16亿元攀升至4311.65亿元,五年跨过2个千亿级台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过去五年,是创新发展活力最足的五年,每年300个以上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民营经济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提高4.8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过去五年,是协调发展面貌最新的五年,城乡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至2.16,清镇市、开阳县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过去五年,是绿色发展成果最丰的五年,母亲河南明河恢复水清岸绿,森林覆盖率较“十二五”期末提高9.5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过去五年,是开放发展突破最大的五年,洲际航线从无到有,成贵高铁、渝贵高铁顺利开通,米字型高铁网基本建成,贵阳跻身全国十大高铁枢纽,建成一批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项目。过去五年,是共享发展成果普惠最多的五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贫困人口实现“清零”。“三变”改革实现902个行政村全覆盖。累计新增城镇就业突破100万人,新增各类学位近10万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

过去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在全市经济迈向5000亿元大关的爬坡上坎关键期,遭遇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疫情全球大流行持续蔓延,国内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偶有发生,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二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水平还不高,距离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的要求还有差距。三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规模偏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偏弱,科技创新特别是人才创新队伍不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有待增强。四是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社会事业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

对照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5大类24个计划目标,完成或超额完成22个,1个指标完成情况待审核,1个指标未达到预期。其中:计划提出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该数据预计在2021年10月份由国家统计局审核反馈;计划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8.5万人,实际完成13.89万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国家和省的目标均进行了调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达贵阳市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从18.5万人调整为13.44万人。二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服务业特别是餐饮、住宿等行业受到冲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载就业能力尚未完全恢复。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是我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建设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十分重要。

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主攻方向,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紧扣“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以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为工作抓手,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实现“六个新突破”,加快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更具带动力的火车头、西南地区更具影响力的重要增长极,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支撑型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5%,其他支撑指标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相匹配。

——质量结构型指标。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左右,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和39%。

——协调发展型指标。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下降到2.15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

——创新开放型指标。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20%。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生态发展型指标。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全市声环境状况保持稳定。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民生福祉型指标。城镇新增就业13.44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调控目标范围内。群众安全感达到95%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1年。人均预期寿命77岁。

三、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举措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奋力推进“强省会”五年行动,加快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做大城市体量。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完成贵阳贵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加快构建“城市中轴贯通、东西两翼协同、南北双向拓展、组团分步推进”发展格局。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持续做大经济总量,确保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首位度和竞争力持续提高。超常规做大城市人口规模,加快贵阳贵安户籍同城化,年末常住人口增加10万人左右。做强产业集群。围绕打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数据中心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施“千百十”行动,坚持市级和贵安新区主攻千亿级产业,区(市、县、开发区)主攻百亿级产业,产业园区主攻十亿级产业,项目化推动工业产业发展。推进贵安苏州工业园、轻工纺织产业园、高端食品制造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园等规划建设,确保恒力(贵阳)产业园(一期)投产。继续深化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增强创新动能。打造贵阳贵安区域创新共同体。积极争取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落户落地。推动贵州数字科技大学筹办,推进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内涵式发展,打造全省高等院校集聚区,力争属地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突破60万人。推进“人才大汇聚”,力争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2200人、高层次科技人才总量突破8500人。做优资源配置。开展建设项目联合审批试点,加强国资运营平台跨区合作,健全贵阳贵安产业项目共招、基础设施共建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继续推进区(市)和国家级开放平台与贵安新区合作建园。实施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工程,规范提升产业园区运行水平。全年完成工业用地收储4000亩、新建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更好发挥省会城市金融机构总部集聚优势,加大政金企对接和“两张清单”项目融资力度,争取金融资源向贵阳贵安优质项目倾斜。继续优化公共服务、社会事务一体化管理。

(二)突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产业规模做强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先进装备制造、中高端消费品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健康医疗等主导产业、首位产业,推进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加快化学原料药合成基地、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华为鲲鹏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六大新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实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引进培育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企业50个、六大新产业项目200个以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补齐传统工业短板,做优传统工业强项。聚焦清镇铝产业基地建设西部地区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推动磷化工基础产品创新,拓展精细化工产业链条。支持橡胶制品技术和品牌创新。推进打造全省酒、茶、药、辣椒等产业加工、集拼、分拨中心,壮大特色食品产业。推动50户重点工业企业满产超产。大力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实施50家以上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做优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持健康、养老、育幼、文化、体育、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推进清镇铁路港二期等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国家示范物流园区,加快建设贵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物流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中国(贵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力争建成数字服务出口基地1个、培育数字服务出口重点企业2家,全年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增长12%。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创建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实施旅游创新发展工程、旅游产业化发展行动,促进“旅游+”“+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清镇侏罗纪恐龙文化科普特色小镇、江华城市旅游综合体,培育精品酒店10家以上,新增AAA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以上、文化旅游精品线路5条。力争旅游总收入增长20%、旅游接待人次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三)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质。优化拓展城市空间。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依托数博大道城市中轴建设,加快打造北部数字经济走廊、中部都市经济走廊、南部科创经济走廊。优化“久安-石板-麦坪”等区域空间布局,加快贵安新区城市建设,高标准启动东部产业新区建设。有序推进撤县(市)设市辖区。加快清镇市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建设。推进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实施提升城镇品质“十大工程”、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以“绣花”功夫做好老城区“微改造”,改造棚户区城中村5万户、老旧小区5万户。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强化城市精细化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巩固提升,大力实施“强基”“整脏”“治乱”“改差”工程。综合整治背街小巷360条,建成保障性住房1万套。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构建“一轴五环九横十纵”城市主干道交通网络,轨道交通2号线和市域快速铁路西南环线全线运营,建成太金线、观潭大道等互联互通城市干道4条,贵安高铁站运营,加快推进乌当至长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和S1线(一期)、有轨电车示范线等重点项目。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瓶颈路”拓宽工程和城市道路与环城高速互通加密工程,畅通城市微循环,构建贵阳贵安半小时通勤圈。

(四)围绕创新推进数字经济,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实施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提升”工程,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新建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3个以上,新增新型研发机构1个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0个以上、入孵企业(创业团队)220个,400个以上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基建三年行动。深入推进“数聚贵阳”工程,申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国家枢纽节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和腾讯七星数据中心(二期)、块数据(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大数据安全靶场(二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创新中心等建设。新建5G基站5000个以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入开展“百企引领”“万企融合”行动,培育大数据引领示范企业50个,实施大数据融合应用项目300个,建设省级融合标杆项目30个。围绕数博大道打造5个以上10亿级大数据产业集聚示范基地。华为鲲鹏产业项目、浪潮服务器项目实现投产。完成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整合重组,支持满帮等企业做大做实总部,推动易鲸捷等企业获得更多应用场景和推广商用。深挖大数据“钻石矿”,力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到240亿元、增长20%;电信业务总量达到978亿元、增长13%;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800亿元。

(五)统筹推进扩内需促开放,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有效投资。创新工作机制,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项目谋划、申报、实施,储备项目总投资额动态保持在3万亿元以上。建立完善“十四五”规划项目管理调度机制,精细化抓好新开工、新入库项目跟踪督促,力争新增入库亿元以上项目170个以上。全年完成“六网会战”投资650亿元,707个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00亿元以上。优化投资结构。更加注重投资效益,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政府投资为主向社会投资为主、公益性投资为主向收益性投资为主、其他投资为主向产业投资为主的转变。完成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项目投资11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0%以上,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到50%以上。推进消费升级。继续实施振兴商贸业“百场千店万铺”攻坚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申建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塑造“爽爽贵阳·消费天堂”城市消费品牌。新建5个中高端商业综合体,启动国家级示范步行街建设,培育省级和市级示范步行街3条、夜间经济示范街区3个、品牌连锁社区便利店300个,“三感社区”示范商业配套工程全面推进。稳定传统大宗消费,制定出台老旧汽车置换政策,组织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组织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专项行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300亿元。扩大开放格局。强化枢纽功能建设,加快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建成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项目,推进建设区域性航空枢纽。封关投用改貌铁路海关监管区,建成保税物流(B型)(一期)、国际快件(一期)、国际货运、海关监管“四中心”。推进清镇铁路货运基地建设,开通以改貌为集散地的货运班列,推进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等重要物流枢纽和以贵阳港为中心的黔中航运枢纽建设。做大开放型经济。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引领力,加大省内合作,打造黔中开放共同体,积极配合省申报中国(贵州)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东部企业+贵阳贵安资源”等东西部产业合作,狠抓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招商。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机遇,提前谋划招商切入点,充分发挥6个境外商务代表处作用,适时加大亚太、欧洲国家招商引资力度。全年新引进产业项目900个,实际到位资金162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达到5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继续办好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东盟(贵阳)文化旅游交流周、贵阳进出口商品网络交易会等开放活动。

(六)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强化质量效益意识、市场意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聚焦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和药品耗材阳光采购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经开区、高新区开展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试点。实施农村“三变”改革项目100个,运营好贵州省农村资源资产权益交易中心贵阳分中心,做好息烽县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延长30年整县试点工作,在息烽县开展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试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广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型监管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计划》。正式启用贵阳市运用大数据优化营商环境平台,强化分地区、分领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估。打造政务服务最优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开通24小时政务便民自助服务区,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比例达到90%。积极推广“容缺审批”。进一步完善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云平台、贵商易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力争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逐年进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持政策稳定性,梳理出台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支持企业稳定发展若干措施。设立惠企政策服务窗口,建立涉企优惠政策兑现定期通报制度。实施民营经济培育提升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激发企业投资积极性。加大“引金入筑”力度,制定上市公司培育方案,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四转”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商贸业企业各150个,市场主体数量力争突破75万户。

(七)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抓好脱贫成果巩固。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稳定连续。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上线运行贵阳市防贫监测和帮扶系统。推进“八个一批”就业帮扶,发展壮大扶贫产业,进一步完善扶贫项目利益联结分配制度,确保涉贫重点群体稳定增收。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农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等绿色农产品供应、集散基地。推进集中连片农田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13万亩,打造坝区30个。优化种养殖结构,完成蔬菜种植185万亩(次)、产量270万吨以上,出栏生猪114万头、家禽3400万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和品牌培育行动,建成产地型农产品分拣仓储保鲜冷链项目30个,加工龙头企业突破18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8%。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将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经费人均提高到20元。改造提升县乡公路300公里,建成农村配电网项目120个,改造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2.3万个,农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85%、96%以上。积极开展新一轮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申报,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0亿元。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美丽贵阳贵安。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全面施行河(湖)长、林长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落实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健全生态环境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常态化。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完成营造林20万亩,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深入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河流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稳定达标。突出抓好环保问题整改。认真落实长江流域重要水域禁捕有关工作,巩固提升南明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启动贯城河、市西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乌江流域磷污染治理提档升级,巩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2018年和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等检查指出的32个问题的整改成效。继续推进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指出的5个问题整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开展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推进创建低碳试点示范工作,大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严格执行“以渣定产”,新建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项目6个、新增磷石膏综合处理能力248万吨。启动规划建设贵州资源循环再利用静脉产业园,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建成装配式建筑项目不低于100万平方米。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升级改造,新庄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投用见效,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8.5%以上。建成花溪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二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分类收运设施达标率均达到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启动建设“生态云”(二期),深化生态环境管理领域大数据、无人机等现代化治理方式应用。

(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民生“三感”。确保基本民生。按不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1.6倍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费。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纳入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对低收入人员、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因各种原因中断缴费的,符合条件的可按相关规定允许补缴中断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实行应保尽保,将申请低保的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参照“单人保”纳入低保范围。严格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解决民生痛点。加大“菜篮子”商品供应保障,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大力推广惠民生鲜超市运营模式和保本微利的经营理念,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30个,建成社区智慧微菜场300个,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调控目标范围内。推进交通疏堵治堵,完成城市交通堵点治理20个、打通城区断头路6条。积极开辟定制客运,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解决基层就医难问题。加强噪音扰民、过街不便等民生痛点问题治理,完成城市社会生活噪音治理点位23个、改造提升行人过街信号灯(安全岛)42个。升级民生服务。建设“脸行贵阳”(一期)项目,加快实现“一脸行全城,一脸通全域”。继续推进“数智贵阳”(二期)项目,持续深化智慧市场监管、智慧文旅、公安智慧民生、智慧教育、智慧城管等“数智贵阳”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数字城市运营调度中心。增进民生福祉。实施青年人才引进和大学生留城创业就业行动计划,完成各类技能人才培养培训3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13.4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7万人,保持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新增学位3万个,学前教育公办率达到58%。开工建设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贵阳共建学校,建成贵阳六中新校区、贵阳九中新校区,积极推进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升办本科职业大学。新增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10个,改造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设施5个。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开工建设市博物馆、市工人文化宫,新建市民图书共享系统40个。提升改造乡镇(街道)文化站50个、村(居)文化中心500个,加强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阳建设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建设。建成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新建智能健身驿站10个、多功能球场20个。

(十)统筹推进安全和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韧性。确保粮食安全。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严控耕地“非农化”行为,稳定粮食生产面积130万亩、产量40万吨以上。组建贵阳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粮食储备26万吨、满足全市3个月销量。建成西南粮食城10万吨市级储备库,启动粮食铁路专线货场建设,升级改造谷丰粮油食品批发市场,加快推进清镇、修文等县级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巩固能源安全。建成天然气LNG多式联运和调峰储备项目,力争天然气储备达到575万立方米。完成电煤保供90万吨,新增加油加气站10座,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200个。谋划推动东风水库引水工程,统筹水厂建设布局,新增供水能力1300万立方米。新建、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座,新建500千伏至220伏线路26公里。全面加强能源安全运行日常监督管理。确保社会安全运转。健全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严格落实“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人物同防、闭环管理”防控策略,有序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市、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扩容增能,新增三甲公立医院优质床位1000张、公办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建成市疾控中心。推进“三感社区”建设,建成试点社区41个。加快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推动扫黑除恶、禁毒“大扫除”工作常态化,人民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5%以上。抓好财政金融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强化债务风险评估预警,积极统筹各类资产资源,有序化解政府债务。持续打好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着力化解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存量风险,持续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坚决打击网络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等非法活动,推动涉网违法犯罪侦防工作常态化。抓好安全生产。强化应急值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抓好消防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松柏投资有限公司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