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精益水平?

生产现场管理中5S整理的三个判断基准是啥?

整理的实施要点就是将现场摆放的物品清理出来,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判断基准区分出物品的使用等级,进而决定是否需要该物品。可见,整理的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判定基准。在整理过程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基准:要与不要的基准、保管场所的基准、废弃处理的基准。

整理的实施要点就是将现场摆放的物品清理出来,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判断基准区分 出物品的使用等级,进而决定是否需要该物品。可见,整理的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判定基准。在整理过程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基准:要与不要的基准、保管场所的基准、废弃处理的基准。

在整理过程中,对“要”与“不要”的物品必须制定相应的判别基准,以便让员工根 据标准表实施“大扫除"。在制定基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

保管场所的基准指的是在什么地方放置物品的判断基准。可以根据物品的使用次数、 使用频率来判定物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才合适。制定时应对保管对象进行分析,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来明确应放置的场所。

明确保管场所的基准,尽量不要按照个人的经验来判断,否则无法体现出5S管理的科学性。

工作失误、市场变化、设计变更等因素,有许多是企业或个人无法控制的。因此,不 要的物品是永远存在的。不要物品的处理方法,通常要按照两个原则来执行:

其一,区分申请部门与判定部门;

其二,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处理不要的物品。

如,品质部负责不要物料的档案管理和判定,设备部负责不要设备、工具、仪表、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和判定, 5S推进办公室负责不要物品的审核、判定、申报,销售部负责不要物的处置,财务部负责不要物处置资金的管理。

非常愉快收到天宇朋友的邀请。但交流好所提的这个问题,却是挺有难度的。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对精益生产的学习和借鉴,在中国的企业中,尤其是在较有规模的制造业企业中,已经持续了比较长的时间。中日帮交正常化不久,80年代初,长春一汽学习过一波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大野耐一本人也曾亲临指导,有历史记录的,我因为工作原因看到过,那时候还不叫精益生产方式,就原原本本叫丰田生产方式,那时候因为我们的产业运行基本是计划经济下的,所以接受下来很困难,尽管如此,在一汽一批老人的记忆中,对那种不一样的工作做法还是印象很深。大致在1997年以后,尤其在2000年后,有很象样的一批制造业的头部企业,开始组织学习和推进精益生产方式,这时候丰田生产方式已被重新解释,也有些扩展,总体可以讲精益生产方式约等于丰田生产方式;这时候咱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已经很有些发育,企业学习借鉴精益生产方式总体是出于自身经营和问题解决的需要,主动性的特点很突出;从日本来的经验有,绕道美欧再传到中国的说法做法也很多。从那时到现在,对精益生产方式的学习一直是持续未断,跟很多管理呀营销呀战略呀种种热点各领风骚一段时间的情况很不一样,一直持续,很奇特。看学习的过程呢,总体应该说是疙疙瘩瘩;看学习的效果呢,好坏各有说法,相当不统一。可就在这种持续着,矛盾着,在时而欣喜时而怚丧的过程中,在纷纷杂杂中,精益生产方式为推升中国制造业的管理水平效率水平上,回头看已经起了很大的作用,精益生产的不少观念做法已经深入人心。尽管如此,在整体制造业中,没接触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却仍还是大多数。这两年,国家高层强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国家首要战略,在支持硬技术创新的同时,已注意到要支持软技术创新,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上层领导谈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的频次增多了,很有一种国家意志的感觉,精益化软技术创新很可能成为主流力量推动的方向,这个很值得留意。捋这个过程,为了说什么呢?想说的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摸索,我们已经知道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在思维、方法、效果上很不一样的一种工作方法,在学习和借鉴上,也大致沉淀有了办这个事情时绕不开的几个轮廓步骤。首先,弄清精益生产方式是怎么回事,学习方式是,动耳朵去听,动眼睛去看,走出去,去研修,找到明白人把事情说明白了,这是解决认知的问题,解决思维革新的问题;然后,是要解决方法的问题,当然也包括通过方法传递新思维,这时候的学习,常常要把人请到自己的企业里来了,这种学习,应该就是题目所说的内训了,内训应该是这样定位的,通常内训还并不连结效果结果;之后的步骤,才真正进入学习的主体,即,参考精益生产方式解决自己企业的问题,焦点是“问题解决”,通过用精益生产方式的新思维新方法解决问题的实践行动,实现课题目标是牵引,是基本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这个过程改变重塑生产组织方式和企业管理方式,根本落脚点一定要定位在培养人上。把上面的这些意思交流了,下面的看法我想交流起来就容易了。

您把范围具体到深圳这个范围,我想,这应该是有具体的原因和背景的。深圳,大家都知道,是中国在各种创新方面做得最好的城市,因之也是最有前途的城市。推进精益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打破和创新的工作,创新新的制造方式,创新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创新新的管理方式,创新新的企业组织方式,创新新的企业文化。在推进精益生产方式方面,深圳的创新也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的。我本人从事的工作与日本丰田流精益生产方式关系密切,跟深圳的优良企业打交道还是比较多的。深圳在精益生产方式方面的机构和人才,也是比较多的。所以呢,寻找精益生产的公司,如果是有找国内专家这个前提的话,圈定深圳这个范围,还是蛮可以的。

框定判断精益生产的“内训公司”,实话实说,对这一点,我很有些异样的感觉。会有专门做精益生产的内训工作的公司吗?一家从事精益生产方面业务的智力公司,内训应该只是它的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一家公司说,自己只做精益生产的内训,这很难判断它对精益生产的整体系统把握的程度。上面交流过,内训应该只是传授一些典型方式方法工具,当然了,也通过方式方法工具传递相匹配的的价值观效率观质量观人才观。但精益生产的灵魂并不在这里面的。精益生产方式,虽然是方式,也有典型工具,但它绝不是固定的东西,它是水无常态的,其核心应该是以精益生产方式的原理原则去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行动方式,在行动之后沉淀规则标准,并且还要循环打破和重建,看其能否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是其必有恒有的检测标准(当然并不唯一)。一家以精益生产方式为经营业务的智力公司,核心能力应该是做到、做好这个层面的工作,制造行动、推动行动、指导解决问题的行动,这样的智力公司,才能够做好内训。我相信是这样子的。您所说的“内训公司”,也可能是大家表述的习惯不一样,也可能您所说的内训,包括我上面说的内训+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导。

基于对内训我是上面这种看法,那我就不说对内训公司怎么判断好坏了,而是试着交流一下对“一家从事精益生产方面业务的智力公司”怎么判断好坏。绝无意谈论人是人非,纯属工作经验,个人看法,不一定全对,甚至不一定对,交流。这种智力公司,核心是人,其专家团队决定水平和所谓的好坏,所以判断主要应该是来自对这家公司的人的判断。判断的办法我认为也没什么希奇的,都是些通常的办法,关键是真深入下去判断。首先,我认为,要弄清楚这公司干精益生产业务的专家的来路,精益生产方式不是纯粹的学问,更是一套庞大的经验体系的属性,里面充满着与我们通常的生产组织和企业运营非常不同的观念和方法,这些观念和方法,如果不是以长年的实践行动记忆到身边里的,其可靠性是不够的,聪明人很多,脑子好的人很多,潜心研究一阵子,再配上能说会道,挺容易把人侃晕的,但真行动起来则是另一回事,讲起来逻辑性很强,说服力也很强,偏偏在实践的世界里很多事情并不按逻辑走,只有确实通过长年实践用身体记忆了精益生产方式、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的专家,才能从容不迫地对应好这类型的工作,我个人的看法,这种专家本身就应该是在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中浸泡长出来的,这才可靠,可严格来讲真正的精益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纯中国的企业中还很罕见呢,说着说着说到我自己了,这正是这么多年来我这边一直坚持使用日本丰田公司出身的日本人精益生产专家对中国企业做指导的原因所在,这有点扯远了,总之,专家来路要弄清,日系美系企业出身的中国专家也见过有很棒的,国企中很棒的也发现过,只是很少;其次,请这家公司提供些服务过的企业名单,多走访这家公司服务过的企业,找到真实的反馈,把握住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这一核心,如果在降低成本上没有成果,那就是不行的,而且成果不能是一时的,而且成本不能光是制造成本,尤其是要看在周转成本降低上的切实的成果,这是判断这家公司是只能做些现场改善还是能把指导工作深入到生产组织方式肌里之中的重要着眼点,要想办法搞真实信息,不要被虚假信息糊弄了;再有,通过交流和倾听做判断,如果你和对方的专家交流一上午,对方基本上的内容指向都是要说明自己多明白,自己多历害,有多少经历案例,这就比较悬,一个好的专家,他自然而然,好像天生的一样,总想和你探讨你企业的问题,甚至迫不急待想去看你的现场,这样的话,你可以初步判断,有可能靠谱。就交流这么三点看法吧。

精益创业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去不断试错,找到每一阶段最核心的问题,再一鼓作气。

很多创业项目都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你认为的用户需求和用户实际的需求其实交叉点很小。即便是面对一个刚需、一个特别痛的点,你的解决方案与最理想方案的交集可能也只有一点点。

但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一路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谁也没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就像2000年的百度想不到竞价排名的模式,迅雷最早也不是做下载的一样。创业的过程就是不断尝试,不断逼近最佳解决方案。

想想吃自助餐的过程,很少有人只吃一种食物吃到饱,基本都是先看一遍有什么,筛选一下小份量地取餐进行尝试,最终确定2-3样好吃的重点吃。精益创业其实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去不断试错,找到每一阶段最核心的问题再一鼓作气。

5种不精益的做法与创业成本分析

不是每个人都会精打细算,创业者常常因为忽视了精益方面的考量,导致战略上的本末倒置、战术上的入不敷出。

迅雷把下载时间从1小时缩短为10分钟、埃隆马斯克创立SpaceX生产低成本火箭、乔布斯打造ipod、iphone等。创业的价值就在于,要么极大提高效率、要么极大降低成本、要么极大改善体验。如果你做的事情痛点不痛、刚需不刚,又无法依靠高频次来打市场占有率,未来注定不会站在行业风口,能够创造和获得的价值就注定不会太大。

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最优解。就像减肥,有人时间充裕,那就多运动;有人没时间,那就控制好饮食;有人要求两周就瘦,那就吃点药扎扎针灸。不能因为说北京堵车,就每天都单双号限行,路上问题解决了但又留下了停车难等隐患。

如果你做的事情足够好,其实根本不怕被外界知道,BAT只会在你验证成功之后才可能对你有想法。而且一般来讲,任何技术、模式上的创新再先进、藏得再好,也就比竞争对手领先三个月左右。相比于不跟用户接触地闷头做半年一年,风险还是小很多。因此,积极从市场获得反馈、不断调整才能事半功倍。

一个可以吹头发的手机都还没卖出去,就开始考虑如何把手机怎么做成超薄的,这显然是不对的。当核心需求没有被验证的时候就过早地去做优化,很容易变得偏执。

只在家门口卖出去10个可以吹头发的手机,不代表全国人民都需要。很多项目的第一版其实都是被亲友和竞争对手买走了,如果这时候就盲目地去考虑规模化,做的越大实际未来成本就越高。

创业必然要计算成本,员工工资、办公室房租等都属于显性的成本,还有很多无法精确计算的成本,如沟通、时间等。创业者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非常注意显性成本,而忽略隐性成本。

创业早期的成本主要在于房租和工资,但如果你为了节省把办公室放在偏远的地方、去选择没有经验的大学生,那未来会极大提升上下班时间成本、招聘成本、员工培养成本等等。

迅雷刚创业的时候真是没钱,有些问题真的留下长久的影响。如果我再创业,100人之内的时候我绝对不会招新手,规模再大一些了才会培养新人。因此那个时候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两个人干四个人的活,发三个人的薪水。发市场上1.5倍的工资,更容易招到厉害的人。

同时我也不太认可创业者的盲目扩张,尤其是把分公司开在小城市。虽然小城市显性成本确实低,而且有时候政府还会有优惠政策诱惑你,但就从迅雷北京和深圳办公室之间的沟通就能看出来明显的效率不足。要知道,时间成本是创业者最需要节约的,不是任何形式的钱,辛辛苦苦加班加点做出来的东西没人要,这才是最大的损失

如何步步做好精益创业?

创业者在开始着手去做之前,首先应当有个需求探索,挖掘一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需求;同时要做个MVP(最小可行产品)去验证;验证成功之后再去逐步推广,推广的同时进一步做需求验证和需求探索,这才是正确的方式。具体来看,可以分为这5步:

坐飞机怕晚点、坐高铁没信号、聊天没人理……生活中的痛点无所不在,难就难在痛点的选择,不够痛未来就做不大。

创业者对于要开始做的事情,需要判断三个点:

我当初做迅雷就是这样,我很想解决下载慢的问题,我有分布式计算的基础,同时我还是重度下载用户。如果非要选出最重要的一点判断,我个人认为当创业者足够喜欢他做的事情时,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和耐力支持他走完全程。

我做迅雷肯定要找想要下载大游戏、大电影的用户,对于喜欢下载MP3的用户,速度快点儿慢点儿其实没有太大影响。只有找到最痛的那些用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用户验证的目的就是要形成MVP,MVP就是了解用户,让用户体验。但是访谈绝对不能代替MVP,因为用户心目中的需求跟实际的需求会有很大差别,而且经常口是心非。大家都谈过很多投资人,那些嘴上说很感兴趣的,基本上之后就不了了之了,而真正对你感兴趣的投资人一定会有明确的后续安排。所以,即使做了用户调研,MVP也是必不可少的。

任何MVP都要消耗成本,因此产品每次迭代想要验证的东西一定要特别明确,不想验证的东西一概不要在这版MVP中体现。当初我们只做下载这一个功能,只能下载一个任务,只支持HTTP,但对于我们的核心用户,只要下载速度这个刚需解决了,手动粘贴下载地址就都不是这次要考虑的问题。

用精益管理企业内部创新

通常企业的创新业务要分为两类:

  1. 提高竞争力型。核心目标是提升用户黏性,这样的创新项目一定是依靠企业内部力量做出来的;
  2. 资源输出型。说白了就是卖流量,更多流量变现的创新是在企业外部经过拼杀、竞争建立起来的。

成熟的企业想要内部创新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精益求精还是人多力量大?要不要设置KPI?高层是否要干预?激励体系如何做?失败的团队是否同样受到认可?都是非常典型的问题。

企业内部创新一定要用敢死队,要做到风险透明化。我们看到腾讯、百度、google做出来那么多厉害的产品,没看到的是有90%以上貌似也不错的产品直接就死掉了。所以失败很正常,认可这个事情有价值,认可这个事情有风险,有如此心态和准备的人进来,创新成功率会高一些。

一个三五人做不好的项目,三五十人的人一定做不好。

微信现在几千人,刚开始做的时候也就几个人。一个项目上放50人肯定会比5个人效率要高一些,但如果这件事本身不靠谱,50个人的浪费与5个人也是截然不同的

企业内部创新一定需要独立运作。高层千万不要随时插手、发表意见,毕竟老板的意见对于产品的发展是一种约束,就像投资人投企业一样,要做到只帮忙不添乱,创新部门的产品经理主动找老板说需要什么资源的时候再帮忙。

早期业务一定要去KPI。对于一个都没有定义的业务,如何定它的KPI?即使老板或产品经理非常有经验,对于员工来说,定什么KPI就有什么样的方法来达到,无论是用户量、留存率、DAU还是收入。

另外,资源的分配要遵循内部市场化。如果没有市场化,企业内部门之间就是相互刷脸、相互占用资源、相互克制业绩。但内部市场化不是万能钥匙,当大家对自己的业务有最强驱动力的时候,也会导致每个事业部各自为战,CEO这时就要发挥出掌控全盘的气势和能力。

因此可以看出,“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对与企业内部创新来讲完全是错误的,准确来讲是大树底下完全晒不着太阳。想要保持企业不断的创新,就一定要把企业做小。就像百度正在剥离所有的主流业务,因为他必须要聚焦。小而美的企业就是最精益的产物。

作者:程浩,微信公众号:haogetalks,迅雷联合创始人。创办迅雷之前曾就职于百度。毕业于南开大学。拥有杜克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15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独到的方法论,愿与各位一同分享关于互联网的思考。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各项财务分析标准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