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重庆邮政快递到黔江需要多久

中国邮政支撑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邮快合作”累计覆盖23.9万个建制村

帮助快递企业代投快件约4亿件

实现了邮政服务局所乡镇全覆盖

全国55.6万建制村直接通邮

实现了建制村“村村通邮”

全国建制村投递实地打卡率

西部地区建制村周投递频次

3次及以上的比例超过98%

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梅子村,距离镇区15公里,全程为崎岖山路,但邮递员帅德华每周都会到村里打卡3次。“虽然我的投递段道有9个村、20多个山头、120多公里山路,但还是要努力把邮政普遍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去。”帅德华说。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草坝村是一个边远行政村,单程投递里程39公里,原有投递作业单程需用时120分钟。2020年9月17日,陕西省首条无人机邮路在镇巴县正式开通运营,草坝村的单程投递作业用时缩短至20分钟。当年“双11”期间,草坝村无人机邮路共投递党报党刊1365份、信件207件、EMS邮件17件,全部安全准时送达。

为实现建制村百分百直接通邮,2021年,云南省邮政分公司新增投递人员386人、机动车122辆,投入资金7724.35万元,增加投递段道327条。

不仅有投递员的辛苦付出

中国邮政积极推进县乡村

提升物流仓储、分拨处理能力

已建成县乡村电商仓配中心 2191

“邮快合作”模式持续推广

“邮快合作”已经在31个省份全面推开

累计覆盖建制村23.9万

对农村物流意味着什么?

“一年能卖8个月苹果,棵棵苹果树都成‘摇钱树’。”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双河乡杨柳桥村,果农胡秀洪赞叹。

果农增收的背后,离不开中国邮政在盐源县建起的气调保鲜库。“气调保鲜库可以使苹果的储存周期从3个月延长至8个月。”盐源县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王瑛说,“现在能够控制苹果的上市时间,帮助果农丰收又增收。”

重庆市万州区,每天下午3点,邮车都会准时停在德邦龙都快递点门口。几名德邦工作人员娴熟地将大大小小的快件搬进邮车里。随后,它们将被送入万州区邮件处理中心,和邮政包裹一起分拣,再被送到各乡镇和村的“邮快超市”。借助“邮快合作”,该网点的包裹第二天就能送到村民手里。

务实功、有实招、见实效

中国邮政连接美好,无处不在!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邮政报、四川邮政、重庆邮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綦江东溪麻乡约主题邮局。 朱亚坤摄

       人民网重庆3月6日电 “听说古镇最近多了一个新景点,作为本地人一定要来转一转。”近日,一直在重庆主城工作的綦江东溪人陈明秋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东溪古镇踏青怀旧。

       陈明秋口中的“新景点”是迄今155年历史的麻乡约民信局,通过修缮、保护和主题邮局的打造,这座文物建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成为了古镇居民和游客朋友必到的打卡之地。

  见证西南民间邮政运输业发展

  麻乡约民信局创建于清同治六年(1866年),位于东溪古镇书院街的丁字路口。砖木结构的麻乡约民信局建筑面积有220多平方米,门楣中间刻有“当衢向术”四个大字。大门左右环绕着两个对称的圆形花纹图案,是当时的邮戳。


綦江东溪麻乡约主题邮局。 朱亚坤摄

  创办人是綦江号坊村的陈洪义。传说他的先辈当过“乡约”(相当于后来的街正和保甲),因为他面部有麻子,故民间称他为“麻乡约”。

       麻乡约的主要业务是客运、货运和送信三种。经营客运的叫麻乡约轿行;经营货运的叫麻乡约货运行;送信的就叫麻乡约民信局,这三个主体合起来叫麻乡约大帮信轿行。在陈洪义的经营下,麻乡约逐步发展成为西南规模最大的民间邮政运输行业。


主题邮局展示麻乡约民信局发展历史。 朱亚坤摄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麻乡约还辐射到了国外,生意还做到了越南、缅甸,而且名声很大。麻乡约的线路之长、运量之大,让当时的同业者望尘莫及。

  然而随着陈洪义的逝世,麻乡约事故迭出,业务每况愈下,最终于1949结束运营。

  老建筑变身主题邮局

  文旅融合带来新生机

  衰败后的麻乡约民信局被时光的尘埃掩盖,变成了东溪古镇上一栋破旧的小屋。2002年,三峡博物馆考古人员经多方取证鉴定这间小屋就是百年前麻乡约老邮局,是西南最早且保存完好的邮局。2005年,麻乡约民信局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主题邮局展示麻乡约民信局发展历史。 朱亚坤摄

  2019年,南州旅投集团下属古镇公司投资500万元对麻乡约民信局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并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重庆市分公司携手将其打造为集邮政文化、历史风貌、风土人情展示为一体的文旅融合主题邮局,于今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

  走进麻乡约民信局,一个房间就是一个展厅,向游客展示了麻乡约民信局的发展历史、古代邮政运输业的变迁及“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故事;原创漫画和线上互动小游戏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


展示古代邮政运输业的变迁。 朱亚坤摄

       在这里不仅能买到具有重庆特色的书签、信封信纸、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及当地的土特产,还能盖上麻乡约民信局独有的邮戳。

  南州旅投集团下属古镇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挖掘民信局的文化内涵,开发具有麻乡约特色、东溪特色的文创产品。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寄件服务,让麻乡约民信局成为东溪古镇的网红景点。”(陈琦、代婧靓、施懿)

  无论与东部省市还是与领跑全国的地方经济相比,重庆的快递业发展都是落后的。究其原因,既有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基本市情的影响,也有重庆适合电商产业的商品较少、快递运输成本高、企业能力较为低下等诸多不利因素。如此环境下,重庆快递业的出路何在?这是我局必须回答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我们认识到: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大城市、大农村”也可以成为优势。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逐步确立了推动重庆快递业走出“盆地之底”的发展之路——以“合”促“和”,即:因地制宜聚合一切可利用资源,以“城市”“农村”两个平台建设为抓手,以扎实推进“快递下乡”战略为主线,形成我市邮政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资源整合,共赢合作促发展

  “快递下乡”推动难,难在偏远。邮政企业网点遍布城乡,但远离市场,快递企业规模小,无力下乡,双方互有需求却苦于各自存在本位意识而难以合作。我局从基层企业入手,反复沟通、形成共识,借助邮政集团提出“一体两翼”战略,使“邮快合作”在我市迅速开展起来。

  梁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虽然有三大名柚之一的梁平柚品牌,又有一定规模的电商经营户,但由于渠道不通,产品销售一直不佳。实施“邮快合作”后,梁平邮政分公司主动开放企业资源,充分利用邮政企业乡镇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为民营快递企业代投快件下乡。现已与12家品牌快递企业合作,为其进行乡镇快件投递,形成了邮政与快递和谐包容、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打通梗阻后的梁平县快递业务量今年1-11月同比增长130%。农产品外销也取得突破,梁平柚今年销售近9万吨,当地仁贤镇宏山村有近半数的村民参与了网上销售,年销售额达300余万元。

  目前,在重庆已有18个区县像梁平一样,邮政与快递在代投下乡、共享邮政智能信包箱等方面开展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合作。依托这样的“联合”,今年1-10月市邮政分公司共收寄快递包裹750余万件,同比增长156%。邮政企业的寄递业务沉寂多年后,重新回到了寄递“第一梯队”。

  二、企业联合,“抱团取暖”谋发展

  “快递下乡”推动慢,慢在企业能力弱。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快件量少,投递成本高。邮政等较大的企业推动快递下乡面临着困难,而较小的企业则更为艰难。我市快递企业目前仍以加盟为主,规模小、底子薄、基础差,向纵深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面对农村广大市场的诱惑,这些企业逐步形成了“抱团取暖、联合下乡”的思路,并积极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在永川,多家企业采取分片包干,由一家企业在包干区集中受理快件收投,从而降低成本实现“下乡”。在潼南,由当地5家快递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懒人福音”快递有限公司,各品牌每天把乡镇快件交其代收代派,并按照统一的标准结算费用,收益再按持股比例分配给股东。这种利益分配方式相对公平合理,得到了几家企业的共同拥护。通过这种合作形式,“懒人福音”整合快件资源,建立乡镇快递公共服务网点,引入菜鸟网络信息平台,使末端网点规范性、合法性和服务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关键是节约了综合运营成本,解决了部分末端网点收取“超区投递费”的疑难杂症,实现了“快递下乡”健康规范的全覆盖。潼南玉溪镇和崇龛镇的农户,去年才开始享受快递服务,今年就已实现网络销售红薯190吨、特色水果35万件。

  在重庆,以潼南的方式实现“下乡”的还有永川、酉阳、江津等十多个区县。目前,该种整合方式已成为重庆推动“快递下乡”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产业融合,唇齿相依共发展

  “快递下乡”效果差,差在没有形成产业链。快递业的发展,与电商产业密不可分。在农村市场,快递业的发展还必须以农业、县域物流产业的良好发展为支撑。而县域经济一般规模较小,独立分散,难以获得规模效益和实现良性快速发展,这一实际决定了快递及相关产业必须相互融合,在统筹协调下发展。

  按照这一思路,我局与秀山县政府积极联系,推动其在组建专注农村电商的云智科贸公司时将快递服务纳入,使其成为集商贸、农业、快递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在此平台上,联结了157家“武陵生活馆”乡村服务站和20多家快递公司,解决了运输成本高、服务难规范等“下乡”老难题,形成了“覆盖城乡、双向流通”的现代物流体系,不仅农产品进城不再难,还使农村快递真正快了起来,实现了秀山周边17个区县当日送达、城区24小时收发、快递包裹1天内从分拨中心进村入户。“融合”式的平台和快件的双向流通为秀山快递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目前秀山县快递进村月均超5万件,农特产品进城成本降低近20%。2015年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42%,今年1-11月又同比增长163%,刚刚过去的双11更实现了当月同比增长330%。两年内,不仅将快递业务量进出比从原来的7-9:1,提升到现在的1:1.17,实现进出基本平衡,还在区县业务量收排名上连进8位,超越了周边经济远好于自身的区县。

  我市渝东南、渝东北的县域经济普遍欠发达,在我市区县中排名倒数几位的秀山县能实现快递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其他区县提升了快速发展的信心。荣昌、奉节、忠县等区县的“快递+电商”综合服务网点也逐步建设起来,成果正在逐步显现。

  四、政策聚合,优化环境利发展

  近年来,国家推出了很多利好于快递业发展的政策,将分散的政策聚合起来并切实落地,区县政府是关键;推动区县政府将促进快递业发展作为自己的事来干,我们是关键。

  本着加强与区县政府合作,共推行业发展的思路,我局主动与垫江县联系,于去年底成立垫江邮政管理局。通过多次深入沟通,垫江县政府对快递业发展有了透彻的了解,对快递发展从支持做到自己做,将快递、电商作为县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成立邮政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垫江局解决人员、资金问题。县财政在当年预算中挤出专项资金,仅用三个月时间就推动建成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集“快递分拣、物流仓储、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电商快递物流集散中心。该中心有效聚合电商与快递企业,为全县网商提供网销产品的仓储、包装和配送等一体化服务,并解决了集中安检问题。垫江局成立半年多来,垫江从乡以下基本无快递网点到实现“快递下乡”全覆盖,在301个建制村中,一半以上建成村级快递服务站,同时开辟电商服务,对贫困村实现寄递服务全覆盖。

  此外,我局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与商务、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多个文件,积极为快递末端平台争取市商业资金补贴。与市供销总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綦江等区县试点建设农村电商合作站点,也与永川、南川地方政府开展了战略合作,对区域快递业给予支持。同时,下属各分局在黔江、涪陵、南川、垫江、江津、万盛、永川等区县取得突破,推动当地政府出台了针对“快递下乡”的资金扶持政策。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快递产业发展,一要坚持“和”的理念,以“合”的方式将产业链及各种资源有效地聚合起来,在和谐中实现发展;二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农村的产业特点、发展水平、基础条件各方面差异巨大,没有万能的模式可以使用,必须结合地方实际,“个性化”推进。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市“快递下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已建设农村快递服务网点1747个,覆盖779个乡镇,比例达到96%。带动我市今年以来乡镇快件出港量759万件,进港量1653万件,从过去的1:10左右,提升到现在的1:2左右,进出比显著改善,农村寄递市场逐步活跃起来。但从问题角度看,我市的“快递下乡”还存在着农特产品优势不明显、企业间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发展较好的区县不够多等问题,有待加以解决。

  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市“快递下乡”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果坚定了我们做好行业发展工作的信心,但与国家局提出的“打通上下游,形成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工作方法,使“快递下乡”在我市不仅全覆盖,更要结硕果,让快递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到黔江的快递一般多久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