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电子收购后,中电金信将有哪些资源平台优势?

1月20日,为进一步聚焦金融IT行业,强化“金融+生态”的核心竞争力,护航金融业实现自主、安全的数字化转型,中国电子基于已有的能力和基础,进一步整合核心和优势资源,正式推出“中电金信”新品牌、新战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经济格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金融业需要科技自立自强,以实现安全、稳定。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子副总经理陈锡明强调,中国电子从体系、系统的高度和角度,打造“中电金信”平台,致力于形成从核心应用到技术和业务中台,到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全国产化解决方案和系统能力,着力解决金融科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和安全问题,牵引和带动金融科技、技术、产品和系统的自立自强,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和升级,为我国金融科技走向世界前列作出中国电子的探索实践和贡献。

基于多年在行业的深厚积淀、优势能力及工程实践,中电金信定位“基于全栈信息技术的金融数字化咨询及软件提供商”,聚焦“金融+生态”,依托中国电子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的优势,联合科技领域生态伙伴力量,构建金融数字化咨询及软件服务能力,全面助力金融机构迈入自主、安全、可持续的金融科技发展之路。

中电金信总经理冯明刚表示:“2021年,中电金信站在全新的起点,将通过中国电子的赋能加持,以‘持续创新,为社会注入全新价值’为使命,以‘数字科技成就美好世界’为愿景,用实力担当、创新专业,助力推动金融行业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中电金信将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深度开展技术创新与研发,通过数字化金融云基座和数字化行业应用软件的提升打造,与技术、产业同频共振,为金融机构实现自主、安全、高效的数字化转型凝聚发展动能,贡献科技力量。

据了解,中电金信软件有限公司(简称:中电金信)在全国设有21个研发机构,汇聚了25000余名专业人士,是中国电子(CEC)旗下成员企业。

作为中国电子发力金融行业数字化的核心聚焦,中电金信形成了包括业务咨询、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实施、云架构迁移、运维运营、质量安全保障和系统集成等全栈式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在技术中台层面相继推出自主研发的分布式金融PaaS平台、数据中台、移动应用平台、AI行业平台和质量安全管理平台,形成了强大的资源整合与能力支持平台。

在数字化应用系统层面,构建了包括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交易银行、供应链金融、信贷管理、贸易金融、开放银行、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远程银行、数字化营销、智慧渠道、全面风险管理和金融财务管理等具有业内核心竞争力的硬核产品体系,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中电金信累计为500余家金融机构提供高质量服务,同时不断深化与多家科技企业的技术合作,形成了以“金融科技+生态”的独特竞争力。

共有21人匿名分享 最新时间为:
  • 中电金信软件有限公司综合评分为7.1,
  • 其中50%的网友表示晋升机会还行
  • 66%的网友表示公司管理比较人性化
  • 57%的网友吐露补贴多福利好
  • 77%的网友透露工作压力不大
  • 工作氛围和办公环境方面,57%网友表示氛围还可以60%网友表示环境好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根据用户评价汇总,不代表找工易观点或立场,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中国软件(600536.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中国中电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产业工程有限公司、中电金信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计划出资不低于49.51亿元,共同设立中国电子信创产业有限合伙企业(简称“中电信创”)。

据公开信息,穿透股权结构可以看到,中电信创的上述16家投资主体,均由中国电子控股或实际控制。出资比例上,中国长城拟认缴出资8亿元,出资比例达16.16%;中国软件及其子公司麒麟软件合计认缴出资7亿元,出资比例达14.14%。

中国电子的这一动作,无疑是国内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简称“信创产业”)的一个大动作。

信创产业主要由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四部分构成。其中,芯片、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信创产业链环节。

“信创”是中国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发展的关键词。长久以来,中国IT底层标准、架构、产品、生态大多数由国外IT公司制定,由此存在诸多底层技术、信息安全、数据保存方式被限制的风险,国内信创产业在此背景下推进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中国电子拟联合16家企业出资50亿元加持信创产业,将把国内信创产业推向高潮。

民生证券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据初步估算,到2023年,全球计算产业市场空间将达到1.14万亿美元;中国计算产业市场空间将达到1043亿美元,即7300亿元,接近全球的10%。如果按照50%为信创产业市场规模计算,到2023年,中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650亿元,市场容量将突破万亿。

2020年是国内信创产业落地元年。在复工复产、“新基建”全面启动的大背景下,自2021年起,全国各地信创项目大面积铺开,信创产业也随之出现了一个现象级的风口。以“信创”为契机,国内各关键领域的企业纷纷入局,争夺信创市场“蛋糕”。

一个显著的标志是,2020 年起,信创的大规模推广,已带动国产基础硬件率先加速渗透。例如 ARM 架构的飞腾芯片出货量不断提升。中国长城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飞腾公司实现净利润4.60亿元,成为上市公司主要利润贡献来源。

此外,近三年来金融、电信等重点行业信创加速发展,其中国产CPU服务器等基础硬件率先加速渗透。从麒麟软件3月14日披露中标公告中可以看到,中国移动2022年至2023年桌面操作系统集采数量超过了20万套。

国泰君安分析称,此前行业信创硬件环节以服务器集采为主,此次PC集采规模超出市场预期,意味着电信行业信创进入深水区,有望正式掀开行业信创PC集采的大幕。

对于中国电子领衔投资设立中电信创,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整合是增加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通过集中体系内的人力、物力来攻坚,打通产业链的痛点难点,有望促进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信创产品加速落地。

“在中国的信创产业中,很多小企业已经成长为综合软件信创企业,技术和财力增强的同时,也加强了信创产品技术攻关。可以说,中国信创产业这几年的发展是卓有成效的。”盘和林说,近两年,国内信创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进入发力期,信创市场加速增长,在基础软硬件领域实现从无到有、从可用到好用的发展,从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中间件到应用软件的核心技术产业链已初具雏形,软硬件适配工作和应用生态建设如火如荼。高国产化率的产业需求不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一大批短板环节得到集中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子投资设立中电信创是基于一个重要的行业共识——未来3—5年,国内信创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中国IT产业,将在基础硬件、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国产替代潮。

招商证券在一份研报中预判,“在一系列国际事件催化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信创已进入大规模落地阶段。从节奏上看,近3年是我国信创发展的‘黄金三年’。”

从国内信创产业推进的策略看,针对安全可控,国家层面提出的是“2+8”体系:“2”指党、政;“8”指关于国计民生的8大行业:金融、电力、电信、石油、交通、教育、医疗、航空航天。

梳理公开资料,国内信创产业的具体发展路径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在党、政内部进行应用,打磨产品和生态,培育骨干企业,预计有千亿市场空间;第二步是在产品和生态相对成熟之后,进入重点行业,如电信、轨交、电力等行业,市场较前期能够放大4-5倍;第三步是将信创产品全面应用到消费市场,这就是上述超过万亿级的市场。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也有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信创产业还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例如,关键技术仍未完全突破,尤其是上游核心技术,仍有一部分被国外企业垄断;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内信创产业的绝对用户数量仍然难以与国外巨头抗衡;国内信创产业格局较为分散,真正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不多,产业链条较为零散等。

因此,如何发挥合力,加强国内信创产业技术攻关与资源扶持,加强产品研发与营销推广,在国际上赢得用户与市场的认可,成了摆在中国电子与中电信创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凡本网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观察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企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金信董事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