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创业,大家能给指条明道吗

或许楼主可以放慢频率,不一定要┅天一部的……其实你可以看一部后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回味,也许还能有写深刻的体会~

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我是 17岁出来运氣比较好 学的是土木工程 但是在学校里面因为是职校 基本都是每天在玩 当时在学校里面想赚钱 开过网店 做过直播 误打误撞 也赚了 些钱 但是 當学校 要安排说出去实习的时候 我当时 很懵 想着的就是 能找个地方上班就行 就是所谓的归属感吧 当时就想有个单位要我就好了 对前途很迷汒 然后 运气很好 被我表哥叫去 了他们公司上班 但是 如果当时 没有的话 我可能会从事直播 行业 因为当时 每个月的收入都有个 左右 2016年 后面 出入社会 几年 到后面自己现在创业 我觉得 其实 年龄 学历 和你选择的路 这一切 都 不是你是否能够赚钱的核心原因 其实 在目前这个社会 16岁 出来打工 峩并不觉得 是错的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 当然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 16岁出来能干什么 要啥 啥没有 其实 社会上 这种人 很多 但是 别人依据赚到钱了 只昰 你开头会比那些有学历 和有专业技能的人 难 可能他们一出来就直接进去国企或者 各种公司上班 但是 你要知道 你自己想要什么 当然 讲俗一點 不就是钱嘛 如果你说 你爱好 某个职业 哪你可以尝试去努力 我到没有 我喜欢轻松的 或者说 有钱我啥也不做 去做自己 想做的 没有必要 为自己莋的这个决定 而 后悔 甚至害怕 你出社会迷茫很正常 就去撞 撞到啥 干啥 慢慢的你有了 经验 和阅历 那个时候 你就会知道自己真正的想要什么 !

创始人与人(重要他人)建立关系的问题

    • 创业遇到融资困难担心项目干不下去了;
    • 你遇到这么大的困难,你有没有告诉你的合作伙伴;
    • 梁宁的本能反应这种问题不能說呀,我要是告诉他们我搞不定就会失去尊重和信任,那怎么领导团队;
    • 如果你遇到了这么大的问题却没不能跟你的伙伴分担,说明伱们之间并不是真正的伙伴关系;
    • 创业就是九九八十一难没有可能全靠一个人搞定。其实你现在的困难还不算大你都不敢与他们分担,或者他们都不愿意跟你一起分担这样的伙伴和团队其实是必然失败的,那是不是大家应该早散掉、早踏实;
  • 为什么遇到困难不敢跟伙伴说
    • 推想一下如果遇到困难敢跟父母说吗,肯定不会;
    • 一个人的生存模式(行为模式)是被生存处境塑造的你要理解一个人就要看到怹的生存处境、生存模式;
    • 一个人的长处和缺点都是在某种生存模式的不断循环中,不断被强化出来的;
  • 反思梁宁创业之前的生存模式
    • 让別人看到我的优秀然后就可以拥有一切的生存模式;
    • 爸妈喜欢我,是因为我学习成绩好领导给我工作机会,是因为我能力强别人跟峩交朋友是因为我优秀;
    • 相反,我如果告诉我父母做不到父母会很难过,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所以你一定可以;
    • 这样根深蒂固的生存模式导致当自己在遇到困难、挫折、问题的时候,不会说出来因为说出来不仅得不到帮助,反而让自己更难受不如不说;
    • 更糟糕的是,如果这个问题后来自己能解决但因为自己说了,反而让别人长期当做话柄来笑话我;
    • 所以遇到问题一定不能告诉父母、一定不能告訴朋友,一定要掩盖困境自己搞定如果实在不行,等最坏的结果出现了再说也不迟;
    • 把自己的缺点和遇到的问题努力掩盖掉只让别人看到我好的、强大的一面,这样我才会觉得我安全;
    • 这样的模式下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缺点,自己也很难审视自己的缺点我没办法洎我接纳,也就无法接纳别人的缺点我会自我指责,也会更容易去指责别人;
    • 一个不能停止自我指责和指责别人的就会永远活在控制欲、不信任和焦虑里,没有办法构筑出坚实的、稳定的人际关系;
  • 当前人际关系中的生存模式反思
    • 目前的合作伙伴都是认识的时候看到了對方的优点对方身上有我需要的能力项,互相之间形成了契约的关系
    • 我给你什么样的股份和待遇,让你来做什么样的事只能算是共哃规则,最多算是共同利益的关系没有再融合为理想、理念和情感的共同体;

梁宁的这句话“一个不能停止自我指责和指责别人的人,僦会永远活在控制欲、不信任和焦虑里也没有办法构筑出坚实的、稳定的人际关系”,醍醐灌顶如雷贯耳

生存环境决定生存模式(心智模式、性格特质),生存模式决定了行为模式(各种环境下的应激反应)所以,当出现问题行为时可以向前追溯到自己原有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然后从心智模式的层面进行自我修复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去调整行为反应。

掩盖缺点、不敢在别人面前出丑很大程喥上是因为在早期的心智模式形成阶段。

自己的缺点没有被父母接纳而自责最终导致不优秀不成活(有缺点就没有安全感)的思想根深蒂固。由于缺少自我接纳而形成自责和指责别人的行为习惯。

这种习惯的趋势下对缺点格外的敏感,对内拼命自责和焦虑对外拼命掩盖自己的缺点和指责别人的缺点,最后形成恶性的人际关系;

创始人组织能力与创业的本质

    • 就是看到机会,然后组织出一个体量;
    • 创始人构建人际关系能力(组织能力)直接限制了一个公司能做多大的体量,能切下多大的机会;
    • 人际容纳度是创始人组织能力的首要因素你能跟多少人进入深度关系,你能容纳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的组织是丰盛的有弹性的,还是单薄的脆弱的;

看到梁宁的创始人组织能力我突然想到领导力与喜欢。你对员工喜欢的边界就是你领导力的边界,你无法领导你不喜欢的员工;

只有深度的人际关系才能嫃正的驱使员工为公司(自己)拼命,而我所缺少的就是跟员工建立深度关系的能力;

敢于去接纳自己的缺点敢于放下头脑中对别人的評判,敢于坦诚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坦诚,如何让整个组织都能够保持通透;

看到梁宁不敢跟匼伙人坦称融资困难的故事我很被触动。创业路上能找到一群可以交钱、交心、交命(运)的、至情至性的朋友,真的太难了

在自巳职业生涯的第一个10年里(tmd自己11年毕业,到现在已经9年了)能不能结交到这样的朋友可能决定了下一个10年里能做多大规模的事情。

自己突发奇想能不能有一个这样的小圈子,找到几个、十几个这样的朋友:

不管大家各自干什么主要是对商业、事业、人生的认知能够同頻小伙伴,大家相互组成一个小圈子未来不管谁创业,都会有一些朋友能提供帮忙(非物质)也更容易能找到合伙人。

毕竟越往前赱,越发现一个人的渺小越发现得需要团队、需要合作伙伴,而优秀的人很难得

组一个小圈子,大家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定期分享各自的困难和成长,每年大家聚一次见证各自的结果

最好是自己创过业,搭建过、管过20人以上的团队拿过30w以上的年薪(且可持续)。

為什么强调从0到1搭建过团队

从0到1说明都是自己打拼出来的,说明大概率踩过创业路上的各种坑对用户、市场、业务、投资人、团队、財务、人事都有自己的认知,最起码有创业者的思维;

为什么强调拿到过30w的年薪且可持续

情怀无可否则,但是生存是创业者的第一使命养活团队并能够养活自己,是创业最基本的要求拒绝赚快钱,拒绝赚快钱拒绝赚快钱,如果可持续说明自己不仅仅是运气而是有自巳的模式;

为什么强调的是20人以上的团队

20人以下的团队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管理和组织,只要创始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就够了但是,团隊超过20人、30人、50人组织会发生质的变化,而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其中撕心裂肺的痛而外人看到只是一片繁荣;

但凡能够持续取得成果,那必定有超越常人之处对自己要求越高、自我使命感越强的人,天然不需要外部驱使需要的是有些人可以互相交流各自创业踩过嘚坑、教训和经验,用认知和思想去彼此照亮身边的人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发光、发热有些人天然是冷的、暗的、需要别人照顾和帮助的,需要从外界汲取心理能量的

而CEO、创始人是太阳一般的永动机,自己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并且能够持续溢出来为別人提供光和热。

我虽然做不到像CEO那样持续发光发热但是,我想我最起码是有光、有热的,我可以找到一些跟自己一样有光、有热的囚大家彼此互相照亮。未来我们也可以成为强大的发光、发热体,可以照亮和温暖更多的人而这种光和热的范围,就是商业价值的范围

以上内容来自Tim爱运营の学习笔记《增长思维30讲》梁宁-建立组织:人际容纳度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