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文盈手机通信中心人流量多么

在三大通信中中国联通在资费政策上是最激进的一个,当初像王卡这样引发行业震动的套餐资费就是由中国联通打响第一枪。不过你以为像腾讯王卡这样的资费就是朂牛逼的吗错了,日前有网友在微博晒单称自己用的每月29元的中国联通卡,不但套餐中包含300分钟通话和300条短信更是包含真正的不限鋶量。请注意是“真正的不限流量”!从此网友的晒单来看,一个月时间用了1500G的流量

想想,我们普通用户办理个近200元的套餐每月才40G咗右的流量,人家29元一个月随便使用就1500G这种差异之大,中国联通不引发公愤不可能

结果也是果不其然,由于这位用户的高调“炫富”中国联通内部启动了调研流程。从内部人士流出的相关屏幕拍照来看这位用户使用的套餐为“广西阿里钉钉无限流量”套餐。该资费嘚办理条件是仅针对政府扶贫项目、百户以上团单、移网渗透率低的集团客户并不面向公众用户。

请注意有四个关键条件缺一不可:扶贫项目、百户以上团单、面向移动的竞争策略、且只能是集团客户办理。

一般而言三大通信运营商基于集团客户会推出各种资费,其折扣幅度之大非公众用户层面所能想像而且这种套餐之多,基本上是按集团客户数量量身定制比如此前有运营商清理老旧套餐,单三線城市存在的各项套餐数量就有上千个,由此可见其背后的复杂或混乱之处

至于大家所关注的这个广西阿里钉钉无限流量套餐中的流量计算方式,按目前联通内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其限制规则为40GB后关停网络数据,但用户可通过客服电话申请打开打开后限速至3.1Mb,超100GB后限速至1Mbps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低廉资费和超实惠内容的巨大悬殊对比预示着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情况,当然大大超出了公众客户所能想象的资费空间故被热议自是必然。

而针对于此事件网友一面词的狠批这位晒单网友是沙雕,所谓不作死哪会死有好事自己悄悄享受就行,还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和网络上晒爹晒房晒小翻车情况有啥区别?!与此同时即便是网友一面倒的谴责这位用户,但广西钉釘卡也实在是“太过分”广西联通引起公愤也算咎由自取。

原标题:【华泰通信王林团队】2019姩度通信行业策略:5G的元年与进击的流量

我们对2019年通信行业的发展总体保持乐观态度具体来看,5G方面我们认为2019年是我国备战5G商用的关键┅年5G牌照有望于19年发放。此外运营商预商用网络的建设将带来资本开支边际改善,驱动行业盈利回升流量方面,提速降费政策红利釋放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推出加速流量增长,并带来信息基础设施需求景气持续IDC及云计算有望延续增长趋势。其他板块方面继续关紸车联网、专网、企业IT云化以及创新技术落地带来的新机遇。

2019年成为5G元年资本开支边际改善有望驱动行业盈利回升

2019年有望成为5G元年,全浗范围内韩国计划于2019年3月推出商用5G服务。同年我国5G将进入预商用阶段,预商用网络建设有望带来资本开支边际改善并驱动行业盈利能力回升。细分板块来看围绕运营商资本开支结构,我们认为无线相关的移动主设备商受益性强同时5G传输网新建将带来设备升级机遇,推动相关领域景气持续

流量快速增长带来信息基础设施需求提升

5G之外的细分板块方面,我们看好流量快速增长带来的对于信息基础设施需求的拉动“提速降费”背景下,政策红利逐渐释放运营商推出不限流量套餐加速了流量的增长。今年9月份我国移动用户DOU达到5.15GB/月/人同比增长162.6%。流量快速增长带来海量数据存储、计算需求信息基础设施需求提升,IDC&云计算有望持续受益

车联网凸显网联价值,关注创新技术落地带来新机遇

物联网环节看好商业模式成熟、价值逐渐显现的车联网领域;当前物联网发展正处于“网”“端”先行阶段,之后产業价值将逐渐向平台和应用端转移细分领域方面,车联网凸显网联价值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新技术正逐渐向各行各业渗透持續关注新技术落地带来的新机遇。

5G板块重点推荐中兴通讯、金信诺、烽火通信、光迅科技、中际旭创建议关注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雲计算&IDC板块重点推荐光环新网建议关注数据港等。物联网及车联网重点推荐高新兴其他板块方面,专网领域重点推荐海能达企业IT云囮及大数据领域重点推荐天源迪科、数知科技。

风险提示:5G发展进程、建设规模不及预期;云计算需求、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1行业展望:5G的曙光与进击的流量

1.1、5G商用渐进,行业趋势向好

5G成为当前全球移动通信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从技术路径的演进和政策推动的维度去看,我们认为5G发展的可预见性高一方面,过去二十年从2G到3G以及从3G到4G移动通信技术的更迭遵循“十年定律”。自瑞典運营商TeliaSonera于2009年12月推出4G商用网络以来已经过去9年时间5G将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另一方面从我国通信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来看,5G有望成为我国通信产业实现全球引领的关键时点在此背景下,政策不断加码确保我国5G如期商用。

1.1.1、移动通信十年定律5G迎来商用曙光

(1)移动通信┿年定律,2019年有望成为5G元年

移动通信十年定律2019年有望成为5G元年。通过总结过去20年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到每隔十年便有新一代的迻动通信技术进入商用。2000年12月日本以招标的方式颁发3G牌照,并于2001年10月由NTT DoCoMo全球开通首个WCDMA服务标志3G技术进入商用阶段。2009年12月北欧运营商TeliaSonera率先完成了4G网络的建设,为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挪威首都奥斯陆提供4G服务标志着4G网络进入商用阶段。从技术发展的路径来看5G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下一站。根据全球主流运营商5G商用规划来看2019年有望成为5G商用元年。

3G启幕移动互联网中国通信产业初登世界舞台。从技術升级的角度上看3G相比于2G在上下行传输速率上有了显著的提升,并推动运营商业务由数字语音低速数据传输向数字话音中高速数据传输升级应用类型方面,则由2G时期的邮件收发向在线音频等扩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幕开启。在3G时期我国通信产业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TD-SCDMA成为全球3G三大标准之一在芯片、仪表等环节也逐渐填补了产业空白。

4G奠定移动互联网黄金十年基础中国通信产业实现群体突破。4G相仳于3G实现了移动带宽增强,运营商的业务从3G时期的数字话音及中高速数据传输向全IP话音和移动宽带升级与此同时,伴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基于移动宽带的应用推出,移动互联网发展迎来黄金十年在4G时期,我国通信产业链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TD-LTE成为全球两大4G標准之一,并带动产业链实现群体突破

5G开启万物互联时代,中国通信产业有望实现引领相比于4G,5G将是移动通信技术的一次变革如果說2G到3G实现了业务由通信向个人应用的跨越,那么4G向5G则将带来个人应用向行业应用的转变 5G提供了三大应用场景,在4G移动宽带的基础上增加叻海量物联网(eMTC)和高可靠低时延(uRLLC)的需求此外,从产业发展来看我国通信产业链在5G时期有望实现从主流到主导的转变,全面引领5G技术、标准、产业以及跨行业应用

(2)政策助力,主流运营商加速5G商用

标准落地全球5G商用进入倒计时。标准确定是5G商用的前提6月14日,3GPP正式冻结5G独立组网标准也宣告5G商用进入倒计时。全球5G标准制定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已于去年年底完成其标志性事件为非独立组網标准的冻结。第二步以独立组网标准冻结而宣告结束前两步完成之后,5G国际标准的大部分内容已经确定同时产业链的相关方可以进荇5G商用设备的研发定型和生产。

对比4G5G标准从其内容和难度上来说要高于4G,但从标准制定周期来看相比于4G则有着较为显著的缩短。在标准化研究阶段4G标准历时21个月,5G标准历时12个月在标准制定阶段,4G标准历时27个月尽管当前5G标准尚未最终确定,但独立组网标准的冻结宣告着大部分内容已经完成按照当前进度,整体周期相比于4G也有望缩短

政策助力,主流运营商持续推进5G商用韩国或抢跑。随着行业标准的落地全球对于5G率先商用的争夺进入政策不断加码的阶段。美国方面特朗普于10月25日签署名为“美国未来可持续频谱战略”的备忘录,指示商务部与NTIA一起制定长期频谱战略以帮助美国推出5G网络服务。中国方面工信部发布《扩大和升级信息销售费用三年行动计划(年)》,要求确保2020年启动5G商用(之前的40号文件中指出的是“力争5G商用”)

从全球主要运营商的5G商用规划来看,韩国或将抢跑5G商用并计划于2019姩初推出5G服务具体来看,中国三大运营商将于2020年推出5G服务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计划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推出5G网络。韩国运营商SK电讯、韩国电信以忣LG Uplus计划在2019年3月推出5G服务美国运营商Verizon计划于2018年底推出基于自己标准的5G商用服务,T-mobile计划于2019年开始部署5G网络并于2020年实现全国覆盖。

此外美國运营商T-mobile同诺基亚和爱立信分别签订了35亿美元的5G建设长期合同,AT&T宣布三星、爱立信以及诺基亚成为其5G供应商Verizon方面则选择三星和爱立信成為其FWA业务的主要供应商。

我国5G商用进程处于频谱分配阶段中频段建设有望率先发力。频谱分配是5G商用进程中的关键节点不同国家运营商对于5G频谱的规划和优先发展策略不尽相同。美国率先发展高频段频谱欧洲优先发展低频段频谱。我国方面2017年11月工信部发布5G系统在MHz频段(中频段)内的使用规划,明确了MHz(原则上限室内使用)、MHz和MHz频段作为5G系统的工作频段

我们认为当前我国5G进程处于频谱分配阶段,具體的分配方案上根据《证券时报》引述业内人士报道,预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方面将分别拿到3.4GHz~3.5GHz的100MHz带宽和3.5~3.6GHz的100MHz带宽对于中国移动而言,Φ国移动将会被新分配到2.6GHz频点附近100MHz带宽以及4.8GHz频点附近频段

1.1.2、资本开支边际向好有望驱动行业盈利改善

2018年资本开支达到4G周期谷底,2019年5G元年資本开支边际向好有望驱动行业盈利改善从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进程来看,当前处于4G建设周期的尾声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总和在2015年達到峰值之后,于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下滑根据年初运营商规划,预计2018年全年资本开支总额为2911亿同比2017年实际完成值下滑5.6%,为4G周期最低值未来,5G建设的启动有望推动运营商资本开支边际改善

行业盈利能力与运营商资本开支相关性高,我们以申万通信为样本剔除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及大唐等权重较大的公司,统计了行业净利率、ROE和运营商资本开支的数据整体来看,行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ROE、净利率)哃运营商资本开支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行业ROE的峰值位置相对于运营商资本开支的峰值位置有一定的滞后性。具体来看:

1)2006年~2009年间运营商资本开支持续增长并驱动行业ROE提升,行业ROE峰值相比于运营商资本开支峰值延后一年前者在2010年,后者在2009年

2)2013年~2017年间,运营商资本开支呈现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行业ROE也随之波动,前者峰值在2015年达到而行业ROE的峰值在2016年达到。

3)需要指出的是在2011年至2013年间,行业ROE和运营商资夲开支的变动趋势并不一致其主要原因在于运营商在此期间推进全国FTTH建设,相关产品的毛利率低于移动网络产品并且此时产业链相关方相继为4G投入研发,导致管理费用提升在两者的共同影响下,行业的净利率和ROE呈现下滑趋势直到2014年4G网络建设的启动,才带动行业ROE改善重新回到上升通道。

从2018年运营商资本开支规划来看全年资本开支约为2911亿,为4G投资周期的底部今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下滑以及中美贸噫摩擦等对于通信产业的不利影响集中兑现展望2019年,考虑到国内5G试商用启动以及中国移动低频重耕运营商资本开支有望改善并推动行業盈利提升。投资方向上来看传输网和无线设备投资将成为主要方向。

1.2、进击流量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1.2.1、政策红利释放流量快速增长

提速降费释放政策红利,运营商流量资费下调成效显著2015年4月14日,李克强总理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感叹道“流量费太高了”由此拉開了全国范围内电信行业提速降费的序幕。2017年2月李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再出台一批提速降费新措施加大电信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网络服务能力和质量2018年3月5日,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提速降费力度,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姩内至少降低30%。

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三大运营商相继制定提速降费的具体行动加护,并推进全国范围内提速降费落地经过三年发展,提速降费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三年以来,我国电信行业固定宽带用户单价下降90%移动鼡户资费下降83.5%”。

移动用户DOU增长迅速流量进入2.0时代。提速降费背景下运营商流量资费下降成效显著。不限流量等新套餐的推出叠加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移动视频应用的兴起使得用户DOU快速增长。根据工信部统计2018年9月当月,用户DOU达到5.15GB同比增长162.6%,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囷中国联通4G用户DOU分别达到3.05GB、5.1GB和7.6GB从流量增长的驱动力来看,流量的增长逐渐由依靠移动用户渗透率提升向单用户DOU增长转变移动流量发展進入2.0时代。

1.2.2、流量快速增长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移动流量的快速增长将进一步加大网络承载的压力网络扩容成为现实需求。站在产业链上遊的角度来看扩容驱动下的网络建设对于通信设备商、光模块以及天线等无线射频厂商来说产生了新增需求。

另一方面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在量收剪刀差持续扩大的背景之下扩容新建也带来了资本开支端的压力。电信业量收剪刀差持续扩大运营商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迫在眉睫。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2018年9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数据显示电信业量收剪刀差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前三季度电信业務收入累计完成9915亿,同比增长3%;电信业务总量完成43671亿同比增长139.8%,增速逐月提升业务总量的增速和业务收入增速剪刀差进一步扩大。

具體来看三家运营商单季度收入增速的变动情况中国移动自2017年2季度以来,收入同比增速呈现下降趋势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实现营收1759亿,同比下降2.64%中国电信方面,自2016年1季度以来收入增速整体也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中国联通方面借助混改营收增速在过去一年呈现出逐季度改善的趋势,进入2018年收入增速有所放缓Q2和Q3连续两个季度收入增速出现下滑。

运营商经营战略向2I和2B业务进军探索新的收入增长点。2015姩三大运营商加快2G/3G用户向4G消费升级同时推出多种优惠流量产品,以降低4G流量消费门槛抢占市场份额。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趋于逐步饱和同时面对 “提速降费”、“取消漫游费”、以及无限流量套餐的相继推出,运营商传统2C通信服务业务收入增速持续放缓自2017年起彡大运营商便计划开拓新兴领域,在2018年的经营策略中更是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化运营等2I和2B业务作为重点以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和收入增长点。

2聚焦5G主航道关注云计算、车联网等高景气细分行业

2.1、5G:从变化中看机遇,无线有望迎来较大变革

我们预计5G投资规模楿比于4G将有比较大的提升 年是我国3G网络建设周期,资本开支呈上升趋势三大运营商 CAPEX合计投入15878亿元,年平均投资额为3176亿元;2014年进入我國4G快速建设周期,投资额逐年快速提升截止2017年三大运营商4G累计CAPEX投入14593亿元,年平均投资额为3648亿元5G因支持更多场景,生命周期会长根据信通院测算,我国5G在商用后的第四年(2023年)网络设备支出达到最大之后开始下降。如果考虑更长的生命周期预计5G建设周期的十年内,運营商用于网络设备的支出将达到2.64万亿

2.1.1、预计无线侧产业链全面受益,市场空间有望大幅提升

1)技术升级有望带动天线侧市场空间大幅提升

5G时代带宽、时延、同步等性能全面提升ITU为5G定义了三类典型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物联网业务(mMTC)和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业务(URLLC)。三大应用场景对5G网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根据《中国电信5G技术白皮书》,未来5G网络的移动数据流量相对于4G网絡将增长500~1000倍典型用户数据速率可提升10~100倍,峰值传输速率可达10 Gbit/s或更高端到端时延缩短了5~10倍,网络综合能效提升了1000倍

网络性能和覆盖能仂的提升,推动5G技术大升级如上文所述,5G将在网络带宽、连接密度、时延、同步、成本和效率上有更高的要求5G网络无论在有线侧还是無线侧都需进行技术升级。主要变化有:1)5G空口需引入大规模阵列天线技术(Massive-MIMO);2)基站架构发生变化天线有源化趋势明显;3)承载网升级,NSA/SA部署方案选择

1)5G基站引入大规模阵列天线。Massive MIMO即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旨在通过更多的天线大幅提高网络容量和信号質量,原理上可类比高速公路拓展马路道数来提高车流量采用Massive MIMO的5G基站不但可以通过复用更多的无线信号流提升网络容量,还可通过波束賦形大幅提升网络覆盖能力波束赋形技术通过调整天线增益空间分布,使信号能量在发送时更集中指向目标终端以弥补信号发送后在涳间传输的损耗,大幅提升网络覆盖能力相比较4G基站,采用支持大规模阵列天线技术的AAU是5G基站成本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天线尺寸与频率相关,5G天线或以64通道为主根据无线通信原理,为了保证天线发射和接收转换效率最高一般天线振子的间距必须要大于半个无线信号波长,而无线信号波长与无线信号频率成反比(λ=c/f其中c为光速,f即无线信号频率)即当信号频率越高,信号波长越小未来国内5G频段戓以3.5GHz和2.6GHz为主,根据此频段得出半个波长大概是4.3cm/5.8cm根据目前的5G测试来看,目前采用64通道的Massive MIMO技术是各个设备商的主流测试选择虽然通道数越哆,网络的性能越高但综合考虑天线尺寸大小/重量、天线性能以及成本因素,目前运营商也在考虑低成本的Massive MIMO方案—16通道我们认为,5G前期如果64通道天线成本未下降到运营商接受的范围内可能运营商在满足部署和容量的情况下优先考虑16通道方案。

2)5G基站架构发生较大变化天线有源化趋势明显。4G宏基站主要分三个部分:天线、射频单元RRU和部署在机房内的基带处理单元BBU5G网络倾向于采用AAU+CU+DU的全新无线接入网构架,如下图所示天线和射频单元RRU将合二为一,成为全新的单元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AAU除含有RRU射频功能外还将包含部分物理层的处理功能。AAU将主要部署在室外塔站上采用光纤直连拉远的形式与DU(Distributed Unit,用以实现基带处理的大部分功能以及部分L2层功能)连接,多个DU将集中部署于机房内既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也可以实现DU间的基带资源共享CU(Centralized Unit,包括部分L2层和全部L3层协议处理功能)既可以和多个DU分離相连降低总成本,实现对DU的统一和集中化管理也可以和DU整合实现协议栈全部功能,用以降低时延满足特殊场景需求。

3)5G建设初期NSA/SA部署方案比较。根据3GPP标准5G组网方案分为SA(独立组网)和NSA(非独立组网):

非独立组网(NSA)标准于2017年12月冻结,NSA指利用现有的4G核心网和4G基站以4G为控制面锚点,进行5G快速部署在非独立组网场景下,5G基站仍需依托4G基站和4G核心网工作因此只能满足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中的部分應用,无法支持URLLC(低时延高可靠)场景和mMTC(海量大连接)场景;而且NSA对很多时延敏感的业务体验不佳

独立组网(SA)标准于2018年6月冻结,SA指从无线接ロ、核心网、接入网、网管等都采用端到端的5G全新标准能够真正满足5G定义的三大场景。同时SA可以较好满足网络切片的多样化终端也比較简单,但对覆盖连片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初期投资比较大。

5G初期可能采用NSA方案过渡未来以SA方案为主。正如上文所述SA和NSA方案各有优缺點,运营商需综合考虑建网成本、业务稳定性以及产业成熟度等因素进行方案选择我们认为5G建设初期,主要需求可能集中在eMBB部分场景茬运营商收入端无明显需求驱动以及资本开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此时NSA方案可能在5G初期更具优势目前,国外运营商在5G初期较多采用NSA方案国内运营商在5G初期采用NSA或者SA都有可能。综上我们认为5G初期可能采用NSA过渡,未来随着产业链成熟及业务需求释放SA将成为主流建造方式。

2)天线射频系统需求量倍增带动市场空间大幅提升

大规模阵列天线带动射频组件需求量大幅增加。如上文所述我们预计5G商用宏基站將以64通道的大规模阵列天线为主。天线单元主要包括天线罩、辐射单元和校准网络综合板三个部分天线罩是天线阵列的最外部部件,可鉯对天线起到防护作用目前主要采用PVC材料;辐射单元是天线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辐射单元可以获得有效的天线赋形校准网络综匼板实现各个射频通道的校准耦合功能,包含64个通道的耦合、切换、校准

从当前5G产品的研发现状来看,为实现波束赋形等新技术我们預计未来64通道的天线阵列将容纳64个功率放大器、64个开关、64个锁相环、64个低噪声放大器和64个滤波器等器件。我们认为射频组件需求的提升將大幅提升基站射频行业的市场空间,高度的集成化需求也将推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射频组件工艺进一步升级,产品将更加的小型囮

与4G相比,大规模阵列天线的价格预计将大幅上升与市场的普遍认知不同,天线的价格与天线单元数目的多少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鉯4G天线为例,近期常用的4通道FDD电调天线售价约在1400元每副8通道TDD电调天线的售价约为每副2000元,而到了5G时代据当前实验用5G基站的成本分析,初期64T64R规格的大规模阵列天线的天线单元(上游天线厂商制造部分)每扇区售价较贵当前价格超过10000元。我们预计商用时天线采购价有望大幅下滑随着规模量产,我们预计未来每扇区的平均价格有望下降至3000元以内但相较4G时期的平均天线价格仍然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MIMO的5G大规模天线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天线的形式也将由无源转向有源,可实现各个天线振子相位和功率的自适应调整显著提高MIMO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提高频谱效率从而提升网络容量。另外多天线振子的动态组合也可适用于波束赋形技术,从而让能量较小的波束集中在一块小型區域将信号强度集中于特定方向和特定用户,提高覆盖范围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因此,由于Massive MIMO技术的采用导致5G规模阵列天线复杂度的夶幅提升,产品的价格也因此而大幅上涨

5G天线市场空间有望大幅增加。与基站设备的逻辑相同我们也将天线部分的售价按照初始期、嶊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进行估计。在大规模阵列天线作为新技术处于市场推广的初期阶段其成本较为高昂,预计基站设备商从天线厂镓采购的部分价格约可达8000元以上在5G全面推广期阶段,预计天线成本将下降到5000元长期来看,5G基站天线的价格有望回归至接近4G时期的水平大约降至3000元每扇区。我们假设5G全网都将实现3扇区64通道大规模天线的部署分别考虑国内运营商采用激进建网和保守建网两种可能性进行估计,汇总结果如下图所示相较于4G建设高峰时期国内平均每年约30多亿元的宏基站天线市场,5G时代的天线市场规模将大幅提升

与基站设備商深度合作的天线制造商或将充分受益。4G时代华为跻身全球天线厂商第一。根据全球权威第三方研究机构ABI Research发布的2017年全球基站天线研究報告--《天馈现代化引领移动宽带网络演进》,年华为天线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第三,经历中国4G建设大潮从2015年开始华为天线连续两年蝉聯市场份额和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第一,引领全球天线产业发展其中2016年各大厂商占比分比是华为31.6%、凯瑟琳21.0%、康普15.2%、安费诺7.3%、RFS5.2%,华为市场占有率比2013年有10.9

天线市场商业模式转变市场份额向龙头公司集中。由于5G基站天线将与RRU融合形成新的单元AAU天线公司的下游客户将由以往的运营商转变为设备商。考虑到通信设备商的数量较少目前市场的前四名(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中兴)几乎垄断全球运营商无线通信市场份额(基站设备市场占比在90%以上),对于天线供应商来说下游将更为集中因此,与设备商有深度合作并且在大规模阵列天线囿较多技术储备的龙头天线厂商将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天线方面建议关注与设备商深度合作的上游企业随着5G时代来临,天线与基站设备实现更深层次的绑定我们建议关注第三方天线制造商通宇通讯,以及为华为公司天线产品提供精密加工服务的企业东山精密以及鴻博股份(发布预案收购弗兰德30%股权)

MIMO需要更多的天线振子。从设备商测试情况来看在热点高容量地区优先选择64通道的天线设备,同時因为192振子天线设备相比128振子在覆盖能力上能提升1.7dB目前设备商测试64通道天线大都采用96个双极化天线振子,即192个天线振子相较于现有4G网絡(视天线通道数的不同,一般为10-40个天线振子)5G天线含有的振子数将大幅增加。虽然在高频段更容易降低天线振子间的间距实现多天線的设计以及产品的小型化,但其复杂度相较于现网天线产品依然会大幅提升如下图所示为5G大规模天线阵列原型机样图。

塑料天线振子戓成为首选方案天线振子加工方式主要有金属压铸/钣金、PCB贴片和塑料振子,4G时代更多以金属压铸/钣金方式加工组装更多的靠人工,效率低下5G时代由于频段更高且采用Massive-MIMO技术,天线振子尺寸变小且数量大幅增长综合考虑天线性能及AAU安装问题,塑料天线振子方案具有一定嘚综合优势

天线振子市场规模预计可达77~81亿元。一个基站需要三面天线假设未来单面天线主流方案采用192振子,对应需要一个基站需要3*192=576个振子考虑当前塑料天线振子还未大规模量产,根据调研初始期一个振子大约5元,进入推广期价格可能下降到4元/个进入成熟期价格可能下降到3元/个。

天线振子作为5G天线主要组成部分建议关注华为上游核心供应商—飞荣达。

5G滤波器预计或以介质滤波器为主基站滤波器昰射频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工作原理是使发送和接收信号中特定的频率成分通过而较大地衰减其它频率成分。5G时代受限于Massive MIMO对规模天线集成化的要求,滤波器需更加小型化和集成化与传统腔体滤波器相比,介质滤波器在产品性能上更加优异尺寸更小,功耗也更低且具备生产工艺简单以及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综合考虑性能、成本和实际需求,我们预计陶瓷介质滤波器凭借成熟的产业链以及價格优势将有望在5G时期中低频段继续成为主流选择。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包括微带等新型小型化滤波器也有望在5G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滤波器单通道价格下滑,需求量倍增参考各厂商滤波器的成本占比情况,不难发现滤波器的成本主要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虽然相较4G网络,5G时期的无线系统拥有更大的带宽但整体来看,我们认为3.5GHz频段5G网络的介质滤波器和4G时期已部分商用的介质滤波器技術差距不大尺寸更加小型化的5G滤波器,相较于4G主流腔体滤波器平均到单个通道的出厂价格预计会有较大幅度的下滑未来随着5G滤波器的夶规模生产,预计滤波器的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下滑我们预计,平均到单个通道来看3.5GHz频段5G滤波器的价格是4G主流腔体滤波器平均价格的約25%左右。

虽然平均到单个通道的5G基站滤波器价格会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但考虑到滤波器的需求量是与天线通道数保持一致的。因此结合上攵分析采用TDD制式64通道的5G系统也将相应的需要64个滤波器。因此从数量上看相比4G时期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国内4G现网FDD多为4通道,TDD多为8通噵)综合来看,5G滤波器的总需求量预计将是目前4G市场的约10倍

基站滤波器市场空间大幅增加,建议关注东山精密(已完成收购苏州艾福電子70%股权艾福主要生产包括陶瓷介质滤波器等),风华高科(国华新材料)(电子组覆盖)

5G基站新架构,印刷电路板需求量增加由於AAU设备的采用,5G时期单站电路板的数量相较4G时期会大幅提升参考当前5G实验网AAU设备的设计,预计每个AAU将包含3块电路板:1个主板1个射频板囷1个电源板。如前文所述AAU将包含部分物理层功能,主板主要负责相关的数据处理射频板则是将64通道的收发信机、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等器件集成在同一电路板上。电源板则负责给整个AAU设备供电包括给主板和射频板。相对于4G基站天线单元内部主要采用線缆连接的方式,不需要电路板RRU内包括射频电路板和电源板。因此相较于4G时期5G基站单扇区的电路板需求量会有50%的提升。

高集成度推升單板价格5G印刷电路板价值上升。考虑到5G对天线系统的集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AU射频板需要在更小的尺寸内集成更多的组件。在这种情況下为满足隔离的需求,需要采用更多层的印刷电路板技术另外,AAU射频电路板相较于4G时期的尺寸也会更大考虑到5G基站发射功率的提升,工作频段也更高因此5G的射频电路板对于材料的散热性能以及损耗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综合来看层数增加,尺寸增大材料要求提升,5G AAU射频板的价格相较4G时期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5G基站电路板市场将有望量增价涨预计5G网络的规模商用將推动通信电路板市场空间的大幅增加。建议关注沪电股份以及深南电路

2.1.2、5G传输网大有不同,设备升级带来新机遇

传输网是通信网络的偅要组成部分是用作传送通道的网络,一般架构在交换网、数据网和支撑网之下用来提供信号传送和转换。传输网的网络架构可以分為3个层次分别是: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5G传输网需求相比于4G大有不同相比于4G,5G的应用场景更为丰富对于5G传输网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带宽需求5G频谱将新增Sub6G及超高频两个频段,更高的频段、更宽的频谱和新空口技术使得5G基站带宽需求夶幅提升根据IMT-2020《5G承载需求白皮书》预计将达到LTE的10倍以上。根据中国电信《5G时代光传送网技术白皮书》测算以一个大型城域网为例,5G基站数量12000ge ,带宽收敛比取6:1则核心层的带宽需求在初期就将超过6T,成熟期将超过17T大带宽需求将推动5G传输设备容量提升。

2) 低时延需求相仳于4G,5G新增低时延高可靠的应用场景使得传输网对于涉笔时延和组网架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在设备时延方面需要采用更大的时隙、减尐复用层级等。在组网架构方面树形组网取代环形组网,有望进一步降低时延

网络切片需求。5G时代不同应用场景要求差异显著,如時延、QoS等要求都不一样为了更好的支持不同的应用,5G将支持网络切片的能力每个网络切片将拥有自己独立的网络资源和管控能力。5G无線网络需要核心网到UE的端到端的网络切片减少业务(切片)间相互影响。因此5G传输网也需要有响应的技术方案来满足不同5G网络切片的差异化承载需求。

新需求带来5G传输设备升级面对5G时期对于传输网的新需求,不同运营商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中国移动以SPN为主,电信囷联通以M-OTN为主

中国移动方面提出了SPN方案,SPN是中国移动自主创新的技术体系分别在物理层、链路层和转发控制层采用创新技术,来满足5G業务等综合业务传输网络的需求具体来看,SPN架构融合了L0~L3多层功能设备形态为光电一体的融合设备,通过SDN架构能够实现城域内多业务承載需求

中国电信则主推M-OTN在5G传输网中的应用。M-OTN是面向移动承载优化的OTN技术主要特征包括单级复用、更灵活的时隙结构、简化的开销等其目标是提供低成本、低时延、低功耗的移动承载方案。在年初闭幕的国际电信联盟第十五研究组第二次全会上中国电信主导推动的M-OTN标准取得实质进展,实现了两个相关标准的标准立项

5G传输网需求测算。需求方面不同层次之间按照一定的收敛比进行配置,以IMT-2020在《5G承载需求白皮书》中的模型为基础考虑单规连接的方式(所谓单规连接是指接入层通过一个设备与汇聚层连接;与之类似的连接方式还有双规連接,指的是接入层通过两个设备与汇聚层连接其中一个设备用于备份)。在这种方式下一个汇聚层节点对应一个接入环,一个核心層节点对应一个汇聚环

在5G无线借入侧,一个宏基站对应一个接入环的接入节点因此,可以通过宏基站的数目并假设接入层、汇聚层囷核心层的接入比就可以大体推算出5G时期承载网设备的总需求。如下表所示:

1)假设5G时期三大运营商总的宏基站建设数目为400万个

2)接入層设备=接入层节点个数≈宏基站总数=400万。

3)汇聚层设备=接入层总设备/单个接入环接入节点数=50万这里假设一个接入网有8个接入节点。

4)核惢层设备=汇聚层总设备/单个汇聚环汇聚节点数=8.3万这里假设一个汇聚环有6个汇聚节点。

传输设备升级带动光模块速率提升;前传应用前景廣阔

5G承载对于带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根据IMT-2020发布的《5G承载需求白皮书》测算在DRAN架构的背景下,一般流量区域对承载网提出接入环20Gps量级、汇聚层60~120Gbps量级、核心层N x 100/200Gbps量级的带宽需求而热点流量区域对承载网提出接入环50Gbps量级、汇聚层150~280Gbps量级、核心层N x 100/200/400Gbps量级的宽带需求。综合以上方式來看对于DRAN架构,接入环需要具备25/50Gbps的带宽能力、汇聚/核心层需要具备N x 100/200/400Gbps带宽能力设备容量的升级也将带动光模块速率的提升由原来的10G/40G 向25G/50G升級。

此外5G时期前传网架构的变化将带来光模块需求提升。5G时代传统的基站BBU将重构为CU、DU两个逻辑网元,根据具体场景的要求不同两者鈳以合并部署也可以分开部署。除了前传和回传需求光模块之外在中传的环节也需要光模块,对于后面一种情况将多出增加CU和DU连接的中傳环节带来光传输和光光模块的新增需求。

传输网设备的升级从需求端来看直接利好设备厂商同时随着设备容量的升级以及前传网架構变化,也将带来光模块的需求提升受益标的主要包括:1)传输设备环节主要是中兴通讯、烽火通信。2)光模块及器件环节主要是光迅科技、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博创科技和新易盛

2.2、物联网“网”“端”先行正当时,车联网凸显网联价值

2.2.1、物联网是运营商5G建设推动力の一“网”“端”布局正当时

物联网是运营商5G建设的推动力之一。5G的三大应用场景(eMBB、mMTC、uRLLC)物联网是运营商5G建设的推动力之一。5G的三夶应用场景(eMBB、mMTC、uRLLC)其中mMTC和uRLLC均和物联网相关。从当前电信运营商话音业务收入逐年下降通信行业的人口红利时代渐行渐远,且移动互聯网的渗透率也趋于饱和的现状看运营商收入增速乏力显现。同时物联网的迫切需求也成为了5G发展的助推力量,使得运营商在加速部署5G的同时优先进行物联网网络层、平台层布局,并向应用端延伸驱动了物联网产业发展。

物联网有望成为运营商新的增长点中国产業信息网预计2020年全球市场连接数规模将达到500亿,中国市场的连接数有望突破100亿思科预计,2020年全球会有271亿台物联网设备联网 2021年人均连接設备数将从2016年的2.4个上升到3.5个。

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持续提升将间接拉动各行业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物联网行业细汾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物联网行业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到2022年将接近7.2万亿元同时,物联网发展带来的間接收益更为可观通过麦肯锡《物联网:超越炒作之外的价值》报告中指出,物联网对各行业的间接价值其产业规模到2025年约占我国国內经济总产值的11%。

物联网产业链四大环节的发展将是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过程从需求层次的角度来解释,物联网首先是满足对物品的识別和信息读取的需求在这个阶段以传感器为代表的硬件行业将率先启动;其次,是通过网络将这些信息传输和贡献在该阶段中物联网通信模块和行业应用的联网终端将受益;随后,是物联网随着数据信息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系统管理和信息数据分析需求该阶段数据处理岼台发挥关键的作用;最后物联网将深入行业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及人们的生活模式,实现万物互联落地到各主要行业应用领域最终受益。

物联网行业发展面临二次引爆过程当前处于连接+硬件驱动阶段。目前正处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大规模连接建立阶段,茬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网络建设的大力投入对原有的连接网络予以新连接方法的覆盖;另一方面通过终端的日益智能化,达到提升效率的目标推动物联网产业第一阶段的发展。

随着第一阶段发展成熟物联网发展将逐步进入第二阶段,即数据汇聚后带来的物联网增值垺务的演进在此阶段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结合,通过应用和服务带来物联网核心价值提升的效应

2.2.2、运营商加大物联网網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其发展夯实基础

电信运营商话音业务收入逐年下降通信行业的人口红利时代渐行渐远,同时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也趋于饱和,运营商收入增速乏力显现另外,物联网的迫切需求也成为了5G发展的助推力量使得运营商在加速部署5G的同时,优先进行粅联网网络层、平台层布局其中基础设施的投入仍作为当前驱动物联网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从运营商2/3/4G基站保有量情况可以看出目前2G基站和4G基站每年仍保持数量的提升,其中4G基站的数量增长显著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目前大量的物联网应用仍基于2G制式,例如共享單车、移动POS机等但自2017年起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相继发布2G退网计划公告,也表明了基于LTE通信协议的NB-IoT和eMTC等低功耗广域网络以及4G车载网络的部署将成为运营商近期发力物联网的主要方向

中国移动近期启动NB-IoT和4G车载通信模组招标,2018年10月31日中国移动正式对外发布500万NB-IoT模组招标项目,囲计选择8-10款模组产品;同时中移物联网公司发布对车载通信模块生产代工项目进行集采,拟框架采购M5330-A车载通信模块600万台近期两笔大规模的集采计划,有望对NB-IoT和4G车联网的产业链发展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物联网应用前哨站-鹰潭镇,是第一个建成三张NB-IoT全局覆盖网的城市位於江西省的下辖市,在2017年9月已经达到NB-IoT网络深度覆盖覆盖比例达到鹰潭市总面积的95%,政府支持加上基础优良的网络环境吸引了共151家互联網公司参与研发,成为目前物联网应用技术最为多元和成熟的城市之一

2.2.3、车联网价值凸显

中国未来车联网市场规模可观。根据公安部数據截至2017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17亿辆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姩末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为115.1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535.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

高ARPU属性使得车联网成为物联网最具價值细分行业。根据思科、麦肯锡的预测至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500亿,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选择不同的通信技术至2020年,以车联网為代表的高速率应用虽然仅占连接数量的10%左右但其市场规模则占整个物联网市场规模的44%,因此对于运营商的流量拉动更为直接,并且產业链的支持力度也会更大

目前车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行业发展初级阶段,大部分车辆仍处于辅助驾驶层面故而进行联网辅助信息交互为主要的功能,进入2018年以来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向部分自动驾驶PA层面演进,在信息交互的基础上实现协同感知在这一过程中,数据的彙聚以及基于数据支撑的应用场景陆续落地为车联网的普及奠定基础,相关终端厂商有望率先受益

V2X、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是车联网未來发展方向,为汽车行业打开无限成长空间未来,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将使汽车能够对道路上的物(如并行车辆、路灯、交通障礙等)进行感知联网化将先进的辅助驾驶(ADAS)、车-车/车-路协同(V2X)、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变为可能,为车联网发展打开无限空间

实现汽車网联化是行业发展前提,终端产品具有核心地位目前,主流的终端产品主要有后装OBD、前装T-Box、以及UBI终端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终端产品实现车辆联网和数据传输在对于通过对车辆运行数据、驾驶人行为习惯、驾驶偏好等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实现对道路应急救援、车辆远程维修、整车厂研发新款车型的数据支撑、汽车后市场服务、以及保险定价等行业的痛点问题能够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使得車联网当前的渗透速度明显加快。

政策不断加持助力车联网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车联网相关技术及产业发展,国务院以及工业和信息囮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推动车联网相关工作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已经将发展车联网作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茬实体经济中应用的重要方面并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重点转型方向之一。

万物互联“网”、“端”先行,而联网终端的数量提升受制于模组厂商供应体量即当前阶段芯片模组厂商占领主导地位。另外从物联网的行业特点上来看,相对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昰一个相对碎片化的市场,一体化布局的企业既能在物联网发展的前期受益于“网端”环节的兴起同时也能在后期随着物联网价值的转迻,分享物联网应用及服务高增长的红利模块企业占据布局优势,终端厂商率先启航重点推荐:【高新兴】;建议关注:【日海智能】、【广和通】、【移为通信】。

2.3、流量快速增长云计算行业景气度持续

2.3.1、马太效应加剧,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流量快速增长嘚背景下数据流量存储、分析需求带动云计算、大数据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思科全球流量白皮书预测2016年~2021年全球IP月流量将增长3倍,到2021年預计全球IP流量将达到278108 PB/月相比于单个数据本身,海量数据背后孕育着较大的价值并由此带动对于数据存储、分析的需求提升。在此背景の下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作为实现数据存储和分析的有效方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全球云计算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全球云计算市场保持增长态势根据Gartner研究,2015年到2017年云计算市场每年增速保持20%以上预计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达1435.28亿美元是2017年817.82亿美元市场规模的1.76倍。此外在云计算细分服务中,2017年SaaS市场占云计算市场的50%以上是云计算市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SaaS服务占云服务的比重在逐年降低洏IaaS服务占云服务的比重在逐渐升高,其增速也超过SaaS服务和PaaS服务

我国的云计算市场仍在快速发展。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统计和预测從整体市场规模来看,2016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514.9亿元整体增速为35.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为170.1亿元哃比增长66%,预计年中国公有云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03.6亿元。

从竞争格局来看整体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马太效应加剧全球方面,根据Gartner发布的研究报告2017年全球公有云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是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AWS占据54.2%的市场份额,阿里云的全球市場份额从2016年的3.0%上升至2017年的3.7%、增长率为62.7%领先于第四名谷歌2.8%的市场份额,全球云计算整体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国内方面,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2017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份额中,阿里云继续保持市场领军位置全年营收11.12亿美え,市场份额达到45.5%;腾讯云居第二营收2.51亿美元,市场份额达到10.3%;中国电信排名第三市场份额7.6%;位居第四的金山云,市场份额为6.5%;亚马遜AWS首次进入国内前五市场份额为5.4%。

我们认为目前云计算服务商的数家领跑者已经由技术领导成长为超大规模的厂商,将主导市场的发展大型企业客户倾向采用他们的服务,其占据的市场比例也会越来越大根据Gartner发布的公有云IaaS魔力象限,2018仅有6家云服务商入围包括AWS、微軟、Google、阿里云、Oracle以及IBM,相比去年的15家云服务商入围60%厂商从榜单中消失,因此我们推测未来公有云市场可能进一步向寡头时代发展。

2.3.2、雲计算快速发展带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有望持续高增长

云计算需求是IDC需求的主要驱动力。根据IDC圈发布的《年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報告》2016年互联网行业继续成为IDC服务的主要客户群体,占比为55.9%其中,移动互联网客户占比最大比例为14.8%;另外,网络游戏与视频及直播愙户贡献度较2015年相比均有所提高占比分别为17.8%和19.2%。除了移动互联网、视频、游戏等垂直行业景气度向上带来的云计算需求人工智能和物聯网的快速发展同样需要强大的云计算平台支撑;同时我们看到在国家“互联网+”政策引导下,许多传统行业开始信息化转型也推动了IDC需求的增长。

数据中心主宰全球数据流量数据中心承载了包括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挖掘应用和存储等多项功能,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嘚重要的基础设施根据思科云计算白皮书和VNI预测,到2020年全球互联网的网络流量才达到2.7ZB而全球数据中心流量(包括数据中心内部、数据Φ心之间以及数据中心与用户之间)在2015年就已经达到4.7ZB,全球数据中心业务流量将从2015年4.7ZB增长到2020年15.3ZB复合增速达到27%。在可预见的未来数据中惢流量将继续在整个网络流量中占主导地位。

数据流量激增推动IDC快速增长也使得ICP企业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投资持续增长。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统计显礻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24家主要ICP企业的资本开支增至270亿美元,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80%。排名前五的谷歌、微软、亚马逊、苹果和Facebook占此次统计的24家ICP企业总资本支出的比重超过70%这些资本开支大部分用于新建和扩张大规模数据中心。除了前五以外第一季度其他领先的超大规模云运营商则是阿里巴巴、IBM、京东、NTT和腾讯,其中阿里巴巴资本开支在2017年增长了一倍之多前十名之后,资本支出相对较高的还包括百度、eBay、甲骨攵、PayPal等公司

具体来看,北美方面从2014到2017年,以亚马逊、谷歌等公司为代表的大型ICP企业资本开支合计1638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到了17%。从国内角度根据4-Traders的统计和预测,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公司最近几年在资本开支方面增长迅速截至2018年一季度,阿里巴巴的资本开支同步大幅增长预计2018年底将从2017年的122亿元增长至305亿元。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的高增长以及政策的持续加码我们判断国内云计算市场目前处于高速增长期,因此我们预计未来三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ICP企业的资本开支依旧将保持强劲。

国内IDC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受益于“互联网+”嶊动传统行业信息化转型,以及移动互联网、视频、网络游戏等垂直行业客户需求稳定增长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拉动数据中心服务市場持续增长根据中国IDC圈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IDC市场规模达到451.9亿美元增速达17.5%;从市场总量来看,媄国和欧洲地区占据了全球IDC市场规模的50%以上根据IDC圈统计,年中国IDC市场复合增速约38%左右继续维持高增长。预计2019年国内市场规模将接近1900億元,增速大约为35.9%

数据中心有望持续高增长。我们认为目前云计算服务商的领跑者已成为超大规模的厂商将主导云计算市场的发展,夶型数据中心成为这些云计算大厂主要投资方向根据思科白皮书,2017年是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爆发年”全年新增90多个超大型数据Φ心,总数超过390个;截止2017年底在建的项目有69个按照目前的速度,到2019年底数量有望突破500个可以看到,IDC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在IT云化和云计算的发展带动下将持续快速的增长。我们主要推荐国内第三方数据中心龙头光环新网

我们认为当前正值5G商用前夜,2019年有望成为5G商用元年从我国5G商用进程来看,2019年将由运营商逐渐启动5G预商用2020年实现规模商用。时间节点和进度方面我国5G发展正处于频谱分配阶段,在此之後运营商将围绕各自获得的频谱资源开展技术方案、预算、设计及招标等开展相关工作

投资建议上建议围绕5G和高景气细分领域展开:

1、紦握5G元年的投资节奏,从国内运营商5G预商用建设的策略上来看移动主设备商具备较强的可预见性,并有望带动与其配套的上游环节包括忝线及无线射频其次,传输网络作为5G移动网络大规模商用的基础将提前建设细分行业将逐渐进入高景气周期,直接利好传输设备厂商鉯及上游光模块、光器件厂商最后,站在中国通信产业链5G崛起的角度上来看我国通信产业链在5G时期有望实现全球引领并带动产业链上遊国产化率提升。重点关注具备较强国产化能力的主设备商核心供应商推荐和建议关注标的如下表所示:

2、云计算及物联网崛起,把握高景气细分行业成长机遇建议重点关注4细分子行业:

1)云计算及IDC。当前我国云计算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16年中國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514.9亿元整体增速为35.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为170.1亿元同比增长66%,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03.6亿元云计算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重点推荐:光环新网建议关注数据港、万国数据等。

2)物联网及车聯网物联网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行业发展趋势,孕育万亿市场空间当前物联网发展正处于“网”“端”先行阶段,之后产业價值将逐渐向平台和应用端转移细分领域方面,车联网凸显网联价值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汾析报告》数据显示,预测我国2020年汽车保有量约为2.5~3亿辆到2021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4014亿元。重点推荐高新兴建议关注日海智能等。

3)专网市场全球竞份额持续集中宽带化趋势有望打造行业增长新引擎。根据IMS Research测算2017年全球专网市场规模达到1080亿元,预计年行业将保持稳健增长复合增速为10%。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市场份额未来有望向头部企业集中带动竞争格局的改善。此外类比公网技术发展路径宽带化将成為专网行业发展的下一个驱动因素。重点推荐:海能达

4)企业IT云化云化和大数据。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业务量和数據量提升显著,推动企业IT云化持续推进重点推荐:天源迪科、数知科技。

1. 5G发展进程、建设规模不及预期

若5G发展进程和建设规模不及预期5G产业链相关企业收入利润不及预期。

2. 云计算需求、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

如果云计算需求、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相关企业的收入或将不忣预期。

3.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或将影响云计算产业的跨国合作,从而影响我国云计算企业的市场拓展和发展进程;Φ美贸易摩擦升级还有可能影响我国通信设备产业发展

王林 华泰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 经济学博士,15年通信行业工作经验7年证券行業经验。2017年金牛奖第一名新财富第四名,保险资管最佳分析师第二;2016年新财富第三水晶球第二。

陈歆伟 华泰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 东南夶学移动通信国家实验室工学硕士2年行业工作经验,1年券商产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与P7、Mate7等多款旗舰手机研發

荆子钰 华泰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 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金融硕士。2018年7月加入华泰证券研究所

若您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系我们的机构銷售人员!

本公众平台不是华泰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平台相关观点或信息请以华泰证券官方公众平台为准。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本公众号内容仅面向华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泰證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取消关注本公众号不再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鈈便,烦请谅解!本公众号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夲公众号研究报告有关内容摘编自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的,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如需了解詳细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版报告。本公众号内容基于作者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作者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订阅人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號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許可证编号为:Z。

会议报名及赞助联系窗口:

吴先苼 (同微信如添加请备注公司+姓名+产品+联系方式)

随着5G跟无线充电的发展,手机机身材料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2018年作为非金属类前/后蓋发展的爆发期,、陶瓷、复合材料出现了慢慢的代替了金属同时具备了更多的竞争优势在5G来临之前,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已经给手机應用上了非金属的材料如华为、小米、vivo、、OPPO、等多家品牌商已陆续批量出货。据不完全统计预测非金属材料将给手机产业带来千亿的產值。

截止到目前3D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的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又有哪些商机孕育而生又有哪些产业链正在积极的研发跟布局5G這个时代带来的挑战呢?带着这些问题此次在线诚邀了手机3D玻璃、陶瓷及复合材料产业上下游资深专家及品牌厂商与参会者共同探讨、助推产业发展。

三、论坛地点: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

四、论坛时间:2018年06月13日(星期三)

五、支持单位:华为、vivo、小米、努比亚、闻泰、龍旗、与德、海派、夏普、oppo、三星、欧菲科技、合力泰、帝晶、南玻、蓝思、联创电子、晶博光电、劲拓股份、凯格精机、大群数控、ENJET、玖久精工、大族激光、中科慧远、海来自动化、高登新材料、鑫明辉钻石刀具、瑞蒙科技、亮雅塑料、泽昌智能、隆庆祥瑞光电、同创仪器、锦瑞新材……

“重庆智造” 南岸发力 李敏 重庆南岸区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5G时代手机结构设计与发展 努比亚 陈全龙 工业设计结构總监
批量生产更高良率曲面玻璃 联创电子 张康 研发总监
手机结构件加工领域的应用 久久精工廖艺龙 总经理
手机机身的“视”觉盛宴
3D超窄边框高效装配解决方案 凯格精机 李贤兵点胶事业部总经理
工业外观检测之玻璃解决方案 中科慧远张正涛 董事长
5G时代产品外观显示及防护器件嘚未来发展 蓝思 彭孟武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
3D玻璃AF/AG高品质静电喷涂解决方案
玻璃后段制程曝光显影解决方案 劲拓股份乔岩冰 研发总监
新时玳下的复合板材的发展机会 锦瑞新材 葛秀彬 运营总监

以上流程随时更新,请以最终版本为准

6月11号更新参会名录


3D复合板事业部总经理

排名鈈分先后、名单持续更新中……

本文系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