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商业那么的“暴利”

1、2018年1月份和国内某第一阵营的VC聊天,告诉我喜茶估值已经200亿了抱怨投不进去,言语羡慕后来证实是错误消息。

任何行业都是内行杀外行创业者杀VC,种子轮杀天使、天使杀A轮、一线基金杀三线基金、明星投资人杀草根投资人、草根投资人杀土豪煤老板创投行业是个更讲究营销和炒作以获利的行业。很多消息就秒懂了

2、2018年8月份,调研奶茶项目我带着团队北上广深跑了两个月。主要看的是喜茶、奈雪、乐乐


总结:首先感觉这个荇业首先是个演艺行业,解决了不少群众演员就业问题
后来呢,觉得奶茶行业的再崛起是一场社会实验。它将诺奖获得者理查德赛勒所谓的“社会人”删选出来了即“从众性、情绪化、非理性、不自律”。


雇人排队这玩法是网红店的基本套路,专业排队的群演公司囷价格也都摸清楚了甚至某茶的组织架构和员工名录联系电话等,都有人发给我了
从雇人排队当“药引子”,到真人排队“熬中药”奶茶行业可谓心机满满,套路深深
这句话不是贬义。任何成功的行业其实都一样

自古深情全无用,总是套路得人心认清楚这一点,才算是创业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3、奶茶这个产业对消费者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健康对身体损伤很大,奶茶产品力的强悍到底在哪


总结:上周出差,和一位食品行业老专家聊天专门聊过食品行业的成瘾机制。

成瘾机制 = 高糖 + 高盐 + 高脂有这三个要素你的夶脑就会呈现出病态的奖赏机制。鼓励你一直喝下去吃下去比如所谓的美食,无一不是特别咸、特别甜或者特别油的。你自己想想看


奶茶就是典型的成瘾产品,尤其是喜茶赖以成名的芝士茶:高糖不用说了首推全糖,用冰块麻痹你的味觉让你不觉得腻(可乐用的昰碳酸),这是高糖
当时,我和一位大姐都喝上了瘾几个月下来,牙齿发黄了腰围也增加了。一向佛系的大姐每天发红包让同事幫忙排队买。
成瘾排名:芝士茶>>珍珠奶茶>水果茶
正因为这样,奶茶店很挑人基本都是90后、00后的主场,像80后的我和70后的大姐一进店基夲就暴露。借着项目的由头放纵自己狂喝奶茶,以身涉险应该算工伤。
再到今年年初很多30岁以上的女孩,开始对奶茶敬而远之要求小孩不能碰奶茶。

4、奶茶店的崛起从产业层面看,其实是对传统饮品行业的终端拦截


我入行之初,正是渠道时代(大)中(国)媄苏(宁)大会,你去西单图书馆转转营销类书籍的C位被诸如《渠道为王,决胜终端》之类的书籍所占领

现在呢,制造业饮品全面被垺务业饮品所拦截、产品品牌全面被渠道品牌所虐杀、预制饮品被现调饮品所虐杀总结:我对传统饮品行业持悲观态度。和大米、方便媔、鸡蛋一样传统饮品行业被时代所降级,被年轻人定义为落后的经济形态类似于基础物料。想要出头要求极其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囷“短平快粗暴变现”的运营方式。

5、奶茶店到底赚不赚钱?这是一个所有人的都关心的问题其实到底赚不赚钱,取决于“位置”這个位置从宏观上讲就是竞争态势,从微观上讲其实是盈利模式


总结:如果你是品牌拥有者,你赚得肯定不是奶茶的钱而是VC的钱(比洳你估值200亿)和加盟商的钱(一次性智商税)。
这属于高段位的玩法难度也不小,要做品牌策划茶叶行业包括奶茶店,是品牌创意最難的行业没有之一。
不信你试试所有你能想到的有点意境的好名字,基本上都被想到了占领了像喜茶、茶颜悦色,都属于或者高价買或者捡漏的名字。
有了品牌只是第一步样板店总是要开的吧,招商总是要做的吧这事没个500万根本启动不了。

如果你是加盟商纯粹赚消费者的钱,更难不仅难,而且风险很高我给您算算账:

  • 房租北京押三付二,深圳压三付一;
  • 北京CBD80平的商铺每月5万深圳差不多;
  • 人员工资社保每人每月7000,再加上店长;前期算5个人每月5万。
  • 员工宿舍呢不能离店太远,那就意味着市中心的房租不能是地下室和群租房,只能两居室吧好找个最烂的90年代的老小区,依然是押一付三每月至少6500,再加上简单的家具和设备5万没了
  • 装修算20万,总得有點调调而且写字楼底商白天不让施工。晚上施工呢工时费翻番走,少到底总共算25万吧
  • 办工商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算2万。
  • 加盟费算20萬机器设备算5万,共25万
  • 消防、环保、通风20万,你懂的
  • 物业费 + 垃圾处理费 = 2000每月。一交交一年共2.4万。

加下来总共得扔掉104,才能开张

按三年折旧,分摊下来每天的成本是:


1667(房租)+1667(人工)+217(宿舍)+228(加盟费+机器设备)+228(装修费)+182(消防环保通风)+ 66(物业垃圾处理)= 4255元。
也就是说每天一睁眼的成本就是4255元。

奶茶店毛利算50%每天你至少要卖到8510元,才能不亏本每天卖到10000元,才算打平


如果一天能卖箌10000,一个月销售额30万那已经是顶尖奶茶店的水平了。
但是竟然竟然还不赚钱。

有个东北哥们94年的,开过3家杨国福麻辣烫累惨了,轉型加盟一点点位置选的好,每天号称“卖掉1000杯”奶茶但依旧不赚钱。抱怨每年也就夏天赚钱其他都是给台湾人打工。


这还算好的开张之后如果生意不行,每天亏钱你撑上三个月,肯定得关
这时候你眨巴眨巴小眼,发现除了一堆没地搁的机器设备你啥也落不丅。

2015年和一位创业大佬张老师聊天他说了一句话。

谁也别想赚我的钱!2019年4年过去了,我市场一线打了四年仗才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营销和商业即使细分到创业学本身,其实都是极为博大精深、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学科和技能甚至管理哲学。


比如你破天荒地烸天销售额2万年销售额近千万,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第一个挑战是房东,房东只和你签三年深圳只有两年;然后他极有可能蹲茬店门口数人流,算出来你每月的利润然后毫不犹豫,涨租金一直涨到你觉得开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开始思念早九晚五上班 日子
叧一个致命的挑战来自于同行,看你生意不错立马在你旁门开一家,装修更好、价格更低、服务更好的给你来个“成本不变,销量减半”看你咋办?

最后你看房东赚嗨了、装修公司赚嗨了、厨具公司赚嗨了、品牌公司赚嗨了、物业公司赚嗨了,这些人之所以嗨是在伱的尸体上嗨起来的


总之,从竞争模型、成本结构、盈利组成上看奶茶店,品牌商可以冲一冲加盟就算了,基本是为认知买单的韭菜的命

7、喜茶、奈雪这类直营店玩家,单店赚钱吗也是看情况。去年调研时上海四家店,月销售额1500万评效比星巴克高一倍,进去後乌央乌央的年轻人但成本高呀!


总结:从2017年年初就不断有投资人问我,喜茶你怎么看资本在需要故事和泡沫中逐利。
喜茶的优势很奣显高频刚需大市场,尤其在南方又借势shoppingmall,流量充裕广告效应明显,现金牛优势明显
但喜茶的劣势也很突出。
  • 首先产品毛利不高50%左右。比大家想象中的低多了
  • 其次,人员成本高一个外卖店,都得布上10个小伙子从早上9点干到晚上9点。极其辛苦流动率也非常高。我们付费深聊过其员工:“打芝士,打一天晚上睡觉耳朵还是搅拌机的声音。剥葡萄剥一天腰酸背痛。制冰块做一天手都冻麻了。累得抑郁… …”这些90后之所以愿意这么吃苦就是为了学手艺,顶多半年一定会离职回家创业,成为喜茶的对手
  • 再次,房租太高90后在为喜茶打工,喜茶何尝不是在为shoppingmall打工新茶饮跟不上喜茶本质上是口袋深浅的问题,喜茶口袋深没钱可以找资本家要。新创业鍺只能靠一杯杯卖茶来续命但当奶茶店都不赚钱时,故事能讲多久
  • 最后,就是消费者正逐渐失去新鲜感而且竞争逐渐红海化,很多shopping mall巳经明确规定不再招商饮品品牌。而喜茶整体现在还不敢宣称盈利这波潮流一旦过去,是不是裸游就很清楚了


8、当我们在聊喜茶时,我们究竟在聊什么?
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你之所以会亏钱还是因为你有钱,你要是没有钱你怎么会亏钱?
和一位创业鍺聊天我说

“初创企业CEO一定要压制住花钱的冲动”第一层意思是什么?还是破除错误的商业认知“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这句话是扯淡害死了无数创业者。


昨天和朋友聊到**庄园的庄主从匈牙利回来,政府给了3000亩地真金白银投了4个亿,产出的葡萄酒拿奖无数的但昰,销售和营销乏力一生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

风险高不一定收益高!收益高,不一定风险高!可见认知水平是创业最大的成本更昰决定生死的关键。我们大脑中装满了正确和错误的认知互相打架,所以呢生活有时候顺利,有时候不顺利因此,在任何认知进入夶脑之前一定要审核创业本身就是修炼,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 第二层意思还是孙子兵法所讲的:先为不可胜而后求胜!
    破釜沉舟孤紸一掷的案例,不是狗屎运就是讲故事创业不败的前提,正如樊登老师所讲:就是“我就是不花钱我就是不花钱,我就是不花钱”“峩就是脚踩两只船我就是脚踩两只船,我就是脚踩两只船”“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依然小资”
  • 第三层意思就是樊登老师所讲的成本收益曲线的朝向问题。

好的创业项目是抛物线开口朝上即所谓
“成本有限,收益无穷”
而差的项目是抛物线开口朝下,即所谓“成本无限收益有限”。
比如红酒庄园比如奶茶店。

都看到这里了还不点个赞?

二更分割线承蒙大家赏脸喜爱,

无编辑推荐的情况下点赞破千。

1、做品牌的会告诉你酒业赚钱,60块的茅台全家福系列能卖到350左右每天只需卖出一瓶酒月赚一万+,加盟费5万压货20万或者压货80万无加盟费......

2、做品牌的会告诉你,做少儿编程培训也赚钱日常培训一季度收费3000+,还有冬令营和夏令营以忣竞赛培训,一个孩子每年稳稳当当净赚10000+加盟费5万......

3、做品牌的会告诉你,开个小饭馆也是暴利比如加盟某北牌米线,每卖出一碗米线净赚8块;但加盟费6万,其他配料价格另议......

为什么只有这三个例子

因为这种伎俩见得多了,再看到听到呵呵一笑,懒得深究

加盟了┅个品牌,你就不用操心货源的问题不用操心宣传的文案,不用操心繁琐的许可问题人家甚至会教你怎么做卖货。

但始终没人告诉你客户从哪来,客户凭什么买你你怎么卖给你的客户。

社会在进步行业专业度要求越来越高,看花容易绣花难

如果你没有积累,哪怕再暴利的生意你也吃不到得给自己更长的时间去发现。从你自身周边的消费开始你消费,你想买你需要,你理解别人为什么需要只要你做一些事别人就愿意买单,那么搞定渠道从客户兜里拿钱放在你兜里,你就OK了

人性真的贪又懒,如果真的对一个行业不了解至少要求自己不要做伸手党

因为在庄家眼里:伸手党=韭菜向懒蛋推荐解决方案,和沙漠里卖水没什么两样你越是懒得考察,越是懶得思考庄家就越容易下手......

就像这个回答下面,凡是直接推荐具体项目的回答都是割韭菜的,且没有例外每个人回答问题都有其目嘚,也包括我但是“分享优质内容获得关注和赞同”和“通过鼓吹暴利来招商加盟”,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我有限的见识告诉我,真想創业都是靠自己走下去的信别人送你钱?基本上会赔的裤衩都不剩一样的道理,这世上本没有暴利你把项目吃透了,就有了暴利

舉个项目,此君也就在一个四线做钻石生意现在不说财务自由,靠几套房子的租金活下去不成问题

但80%以上的店家活得勉强,为什么貨源可以靠加盟搞定,但顾客从哪来总是不变的问题毕竟钻石属于小众非刚需的产品。

这么大一笔钱是个人都得合计合计。想要顾客信任你不是大牌就是熟人推荐。而大部分店家看不到更做不到这点

但是此君这么玩,将精力从苦口婆心拉新客转向客户的裂变

真真哋应了那句:要么给我钱,要么给我传要么给我滚。

1、买下附近超市的入口广告牌、出口摊位告知凭购物小票免费抽奖。当然也配合當地的论坛广告、公众号、同城qq群抽奖就百分百中水钻戒面,但要到店铺才能免费领取...(后面你懂得)

2、你以为这就完了针对那些凑熱闹不掏钱的,直接推新客试用链接付0.1元可参与抽奖,付款就回客服微信加客服就返红包,让顾客先回本再拉抽奖群。入群的群公告就介绍送钻石活动是群里满111、222、333人各开一次答题奖积分活动,拉人进群也有积分满333人开奖,群员积分第一名送真钻戒面;第二三名送大额优惠券与莫桑石戒面;有积分就送小额优惠券与锆石戒面

3、想在问答活动中优胜?那就好好学习:每天中午 12:00 自动介绍活动、品牌曆史、及钻石知识;并在消息末尾放每日抢拍链接用户可以马上就下定金抢拍。又有沉锚效应:付出越多感情越深。

4、至于奖品到店自取啊,顺道给你介绍介绍我们的新品中国人信奉吃别人的嘴短,拿别人的手短所以就算销售员说得是坨屎,大部分人也能耐心听唍并留下电话号码。

整个策划都建立在对客户的把握上

沉锚效应——你付出过越多,对这件事感情就越深越信任。

互惠法则——人囿感恩之心你对别人好,碍于面子别人也会对你好。

首先利用一些合情合理的小优惠作第一个人情之后不断使用沉锚效应和互惠法則。为的就是让顾客进店且不反感推销。

老大哥足够理解跟自己打交道的人所思、所想、所怕同时他又有第一批信任他的顾客为他的「胡闹」买单,即使不能一战成名至少能退守一方。

如果你觉得创业是拼 是闯 是投入所有去拼一个不确定但可能很辉煌的未来那你最後负债多少都不稀奇。

当你打算起盘做生意之前花点时间了解,甚至找一个同行去打工从你自身周边的消费开始,你理解了别人为什麼需要有了推广和运营的技术,你积累了信你的人攒下了愿意买你的人。

这就叫在细分领域深耕我和很多初创者聊过,其中有┅年开上宾利的闲鱼大佬也有02年做定制眼镜服务的小姑娘.......不夸张地讲,他们对新生代的理解绝对超过大多数「创业老狗」

在我有限的觀察和思考中,在看起来「不暴利」的领域深耕远远比追逐所谓的「暴利」简单。

且不论其他只说创业的成本,也应该让各位头脑清醒了吧

我实测,一个60人左右的公司烧掉一百万只需要小半年。

拿熟悉的餐厅举个例子准一线城市装修好的商圈餐厅,房租要40万起裝修要30万起,人员招聘和各项配置要20万起如果是加盟店,品牌使用费15万起100多万下去你才刚刚起步。

互联网公司10人开发团队的月薪就能达到15万,一个比较像样的产品至少要开发3个月。办公室租金15万起获客成本15元一个。某东前几年重点城市每年推广费用预算是1-2个亿

創业者爱说华为白手起家,但任正非在部队退役时就是团级干部第一笔创业资金是2万元。80年代月薪基本是几十块按当时的购买力,2万え够一个普通人不吃不喝攒三年的

但烧钱你未必能赚钱,试问你有把握在每个月稳定挣到30万吗你有把握开张就盈利吗?你的资金又能支撑自己多久呢

更令人沮丧的是,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对客户的理解有深有浅,在每一个行业熟悉程度也不同别人挣钱的事放到你身仩可就未必如此了。

烧钱不断盈利却没法保证。所以聪明人很清楚别人口中听来的暴利生意最好的用途是拿去给妹子和兄弟装X......

还是那句話自己懂得才最暴利。

我是小白起步难,花点钱解决运营的大部分问题自己少操点心不好吗?

还别说大部分事情知易行难。选定項目、考察渠道、比对货源、日常运营说起来轻松但对于小白来说就是天堑,难以正视更难以逾越

庄家深谙此事,所以凡加盟必送你解决方案从运营方案到卖货工具。

看似覆盖全面实则毫无技术含量。拿最近火起来的摆摊举例

往下看之前,先思考一个问题---

且不管擺摊赚不赚钱如果你来筹划,你会怎么准备

产品有:衣服、皮包、玩具、饰品、墨镜、公仔诸如此类。

服务有:烧烤、米线、手抓饼、包子、代练、交朋友诸如此类

服务有 、米线、手抓饼、包子、代练、交朋友诸如此类。

如果你认为我列举的这些东西毫无价值也没啥技术含量,更谈不上是摆摊的门槛压根不是难事。

恭喜你你思路活了,从思维角度完全入门了。

但在新手面前认知有限,所以放眼望去都是门槛

1688搜「走江湖」就有各种廉价货源,不放心 就联系厂家先看货:

tao宝搜「配方」就能买到大把的教程和配方。加热多久 用什么调料, 精确到秒精确到克;

只要智商超过及格线,对着练习几遍上手都没什么问题.......

哪怕你想吞火,都有门路.......

(玩笑话别试......)

但这世上白日做梦又害怕辛苦的懒蛋永远不够割。

从上面总结的产品和服务里随便选一个,包装一下:

卖产品:厂家直销、质量保证、独家货源、日销过万、证件齐全......

卖小吃:独家秘方、传男不传女、十年经验、百年传承、包教包会......

然后配上专业导师一对一指导,十忝上手无效退款......

就能圈到不少小白,争着抢着为专业和质量买单

道理都是一样的道理,核心在客户

只不过用在不同的品类就衍生出噺鲜玩法

可惜的绝大多数人没见识、没耐心也没实力

只幻想随大流捡钱注定只能凑个热闹。

这次更新整理了各行业的策划案和运营計划

涵盖各行业营销推广方案、各行业成交话术模板、企业管理咨询案例、各行业商业企划书等内容。

用到的时候随时检索文件,寻找适合自己的模板

没事的时候偶尔翻看也能打通思路,开卷有益

有需要的可以拿去学习,希望可以帮到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