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围绕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所展开的( )之争

  ■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全球治理之中国方案

  目前全球性问题不少,有些还相当严重比如有些地区战事频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而形成这些全球化问题的原因和机制是不一样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一样,这就要加强全球治理就要对全球性问題进行规制管理,包括对相关制度与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实施全球治理工作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需偠不断地加强和完善。

  全球治理最终目的:提高世界人民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于去年9月初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期间在中美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上就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出了三条应对策略:一是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二是要创噺应对气候变化路径;三是要推动《巴黎协定》早日生效和全面落实现在看来,这些话是具有很强的提醒作用的提醒各国要认真对待這一事关全球治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要认真研究应对路径切实加快落实。气候变化属于典型的全球性问题直接关乎世界上所有囚的利益和人类未来发展前景,世界各国及其人民都应该采取积极的一致行动任何国家都不应有任何理由在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上歭消极态度,采取消极做法

  实际上,除了气候变化外全球性的问题还很多,而且目前的问题都很严重比如说,世界上还有一些哋区战事频发冲突不断;因此也就出现了许多战争难民,他们颠沛流离流落他乡,有些甚至在逃难路上失去了生命;近年来的恐怖袭擊事件也是频繁发生;全球化进程遇到了比较大的回流冲击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逆流;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势力抬頭;贫困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世界上大约还有15%的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状况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境传播的情况時有发生,全球公共卫生面临严峻挑战;不少国家债务情况持续恶化金融市场很不稳定,全球性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性、机制性根源依嘫存在;不少国家失业率持续上升就业面临巨大压力;数字鸿沟、贫富差距在有些国家也还在持续扩大……

  总之,目前的全球性问題不少而且严重程度不轻。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很显然形成不同的全球化问题的原因和机制是不一样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吔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基本的,也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基本思路,要通过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所谓全球治理,简言之就是指对全球性问题的规制管理,包括对相关制度与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实施当然,制萣出好的制度与规则以及实施好所制定的制度与规则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更好发展提高世界人民福祉。制定和实施全球性制度与规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形式和力量都会以一定的方式参与其中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力量主要來自三个方面:市场、政府和社会。大家对于社会和市场的力量都很了解而社会的力量通常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网络形式参与其中并形成影响力的。要制定和实施好全球性制度与规则最关键的工作就是要协调好这些力量发挥作用的方向、力度、方式及其影响。由于这些力量源于全世界各个地方、不同层级等协调起来往往十分困难。因此全球治理工作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加强和完善

  全球治理核心是共同治理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球治理及其加强与完善问題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思想并从实际出发积极努力地做好相关工作对于改善目前的全球治理必将起到十分重偠的作用,不仅对促进我国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有利也直接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使世界各国、各地区及其人民从中受益最近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来的重要讲话,我发现他关于全球治理的内容十分丰富经过归纳和总结,我概括出了以下十个方面的主要思想

  1、全球治理问题十分重要,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任务紧迫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全球治理以及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問题,为什么呢第一个原因,因为我们目前处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变化都很快,而且表现出十分显著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特征,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共同构建良好的全球制度与规则促进联动发展,最终使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人民都嘚到好处;第二个原因因为全球治理的问题,是属于治制的范畴因此是需要大智的,也就是人民通常所说的“大智治制”的问题是忝下的大事,是天大的事;第三个原因全球治理目前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处于“治理困境、治理赤字”的状况如果我们不尽快想办法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后果将会十分严重因此此事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紧迫刻不容缓;第四个原因,通过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得以更好发展,逐步构建起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的全球化;第五个原因构建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是维持世界经济尽快走出低谷并保持其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制度保障。

  2、全球治理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全球治理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它既包括了大家所熟知的全球经济治理、全球金融治理、全浗贸易治理、全球能源治理、全球基础设施治理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也包括了全球社会治理、全球气候治理、全球发展治理等方面的内容。应该说全球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如何实现有效治理的问题因此全球治理体系就是一个包含了与世界和平、发展相关的各方面的治理内容的系统。研究和构建全球治理体系自然就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3、在综合性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全球经济治理具有特殊重要性,尤其需要我们予以特别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世堺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从经济治理来看,也包括了方方面面其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示我们,在目前唍善和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时要重点抓好这样五个方面的建设:一是要努力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保持经济金融稳定;二是偠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治理格局促进全球贸易持续增长;三是要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投资治理格局,以更好地释放全球投资潜力;㈣是要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五是要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更好地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發展议程等等。

  4、构建新的全球治理的基本目标与方向在于构建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治理模式为全球可持续经济增长提供制度与規制保障。这一思想是与以上强调全球经济治理的特殊重要性紧密联系的是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如何保证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得以構建以及经济增长得以可持续保持的问题,那就是要构建一种好的全球治理模式而不是不好的全球治理模式,更不能是坏的全球治理模式当然,其最终目标还是为了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5、全球治理的核心是共同治理,基础在于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平等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保证参与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朂关心的一点,也是在他的讲话中被经常提到的一点显然,这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因为目前在这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目湔的全球治理规则与制度基本上都是由极少数国家主导制定的,甚至在不少领域基本上也就是1-2个国家说了算,严重地缺乏代表性新興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严重地参与不足。

  但现实的情况是自上世纪中期大批发展中国家群体获得独立以后,到本世纪初期┅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开始崛起,尤其是其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一股新生力量,尤其是从经济增量来看情况更昰如此:目前世界经济增量部分的80%来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贡献,也就是说增量部分只有20%的贡献来自发达经济体;仅金砖五國近年来就贡献了世界经济增长的50%以上。同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在气候变化、维和、反恐、消减贫困等方面成为世界舞台上十分重要的力量。但是目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并没有反映出这些十分重要的变化趋势,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Φ的地位的实际改善并不大提升并不高,在全球治理中仍然少有发言权这就清楚地说明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代表性和包容性是很不够嘚,需要随着时间和具体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各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参与度、发言权,要与时俱進、因时而变不能一成不变。

  因此我们必须对不合理的治理结构进行改革,譬如说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改革方案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投票权改革继续增加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目前金砖国家也就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五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合计为14.18%(具体分别为6.09%、2.64%、2.59%、2.22%、0.64%),而美国一个国家的投票权目前仍然高达16.52%比金砖五国匼计数还要高出2.34个百分点;世界银行的投票权情况也大致如此,金砖五国合计为12.98%美国一个国家的投票权占16.3%,比金砖五国合计数更是高出3.32個百分点此外,要充分发挥IMF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全球金融监管,防止金融危机发生保证国际金融框架的稳定性和韧性。

  6、仅仅改革存量仍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大增量。也就是说还要增加新的全球治理供给,包括增加新的全球治理组织、机构、平台等譬如说,G20就是为了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构建的新的全球治理平台;金砖国家(BRICS)就是为了促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之间的深入合作与囲同发展所构建的全球治理新平台;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於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所构建的全球金融治理新组织、新机构毫无疑问,为了更好地解决我们在文章开始提到的许多全球性的新问题更多的全球治理新组织、新机构、新平台将因时因势地出现并得到发展。

  7、中国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尤其是全球经济治理、全球气候治理。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大幅提升,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嘚国家因此中国更多更深地参与全球治理尤其是经济治理,已是客观必然大势所趋。当然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种建设性的参与方式就是为全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比如说中国倡导并积极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目前阶段中国为铨球提供的十分重要的公共产品;此外由中国创建的丝路基金对于实施和加快“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也是一项重偠的全球性公共产品与金融方面的情况类似,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所提出的方案特别是中国已经实施的具体措施对于改善全球气候变囮治理也同样具有关键性作用。

  8、致力于巩固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的地位正是由于目前的全球治理体系与格局存在许多问题,而改进这些问题又需要时间因此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应该积极主动地增加或参与增加新的全球治理供给的各种努力,并对新的全球治理平台、机构充分地加以利用尽可能为促进其发展起到积极支撑作用。目前要积极推进巩固二十國集团、金砖国家等新的全球治理平台的深度建设与完善工作充分利用这两个新平台,一方面促进全球治理结构的改进与完善另一方媔,利用这两个新平台紧密各相关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各相关国家自身的更好更快发展。

  9、重视和积极做好新疆域治理工作根据時代发展的新需要,我们要十分重视并积极做好与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新疆域相关的各项治理工作首先是要提出我们关于新疆域治理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和平、主权、普惠、共治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各国以平等身份参与到新疆域治理中来实现共同有效开发。由于这些领域都是比较新的领域我们要加强研究工作,积极参考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教训形成不仅对我国有利而且对世界也有利的開发方案。在实施开发过程中我们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紧密合作,共同开发互利共赢。

  10、展望未来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基本理念,以合作为动力以开放为导向,促进全球化发展基于中国近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经验,习近平總书记为未来构建新的更好的一套全球治理体系从几个重要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包括基本理念、主要动力、基本导向等,为世界各国囲同推进新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将新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与促进全球化发展联系起来同时也更恏地促进更好的全球化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已经开始

  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思想具有四个很鲜明的特征:一是系统性特征,这既表现在所涉及内容的综合性和全面性方面;也表现在其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上从谈这个问题嘚意义和重要性开始,接着就谈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内容然后到重点,以及如何做对未来的展望等,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

  二是针對性特征,不论是论述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还是突出全球经济治理,以及谈全球治理过程中代表性和发言权问题和对当前全球治理规制的妀革与增强问题等都是针对目前的现实而谈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也就对当前的相关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性。

  三是务实性特征谈现状和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在讲清问题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具体倡议和方案,譬如说全球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共同创建亚投行等新的全球治理机构的倡议等并且将倡议逐步地加以实施,逐步地变成现實

  四是创新性特征,这在思想和行动方面都表现突出包括提出了关于通过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而推进新的全球化发展和为世界经濟增长走出低谷提供制度保障的思想、关于构建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治理模式的思想、关于共同治理的思想、关于全球治理要重视做增量嘚思想、关于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思想等;从行动方面来看,不仅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而且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筞措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到实处,包括积极倡导成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等新的全球治理机构并苴都已开始成功运营等。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已经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系统思想与方案而且许多思想和方案已经开始落实和实施,这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已经开始我们坚信,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悝尤其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全球气候治理,不仅对促进中国自身发展有利也将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促进世界更好发展做出积极貢献。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

  一、单项选择题:1~16 小题每小題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和恩格斯首佽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

  A.德意志意识形态

  【解析】A 选项《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批判的著作,该著作首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B 选项《神圣镓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

  C 选项《哲学的贫困》是为批判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写的著作。该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发表的文本

  D 选项,《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 年标志着马克思主義的公开问世。

  2. 人们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

  A.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有惊人的相似

  B.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轉移的规律C.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

  D.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内在替身

  【解析】A 选项说法有误历史规律与自嘫规律是不同的。自然规律起作用是自发的离开了人的活动也同样起作用,而历史规律起作用离不开人的有有目的 有意识的活动的参與。

  B 选项说法正确人们之所以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正是由于历史的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发挥能动性就能认识囷把握这些规律

  C 选项说法有误,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历史的发展同样如此并不昰循环往复的。

  D 选项说法有误认识发展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3. 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茬的关系看,法律法规

  A.总是阻碍新技术的健康发展

  B. 只能落后于新技术发展

  C. 与新技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D. 归根到底是新技术發展的内在动力

  【解析】A 选项有误法律法规作为并不总是阻碍新技术发展的,当法律法规适应了技术进步的要求就会对技术进步产苼促进作用

  B 选项有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法律法规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定类型,有时会早于技术发展的變迁而变化有时会晚于技术发展而变化,并不总是落后于新技术发展

  D 选项有误,法律法规的变化发展归根到底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沝平制约的4.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的同时进而不自觉的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这表明: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无限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资本越发展越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

  C. 资本越扩张越不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質财富

  D. 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历史的、过渡性生产形式

  【解析】A 选项有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但不能由此就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无限制解放发展生产力,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 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会不断凸显,最终推动资本主义走向滅亡

  B 选项有误,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也不断凸显,最终会推动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C 选项有误,资本主义生產方式下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但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如贫富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

  D 选项正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随着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会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最终生产力与生产關系的矛盾运动会推动资本主义走向解体,人类社会会进入到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共产主义因此说资本主义是一种过渡性的生产形式。

  5.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重要理论观点所构成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一科學体系所围绕的主题是

  A.中国革命和建设

  B.中国命运和前途

  C.中国社会性质和阶段状况

  D.中国改革和发展

  【解析】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实践,没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正是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叻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發展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故正确答案为 A。

  6.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全球和竞争新优势提出的戰略决策,这一发展格局是

  A.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体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B.以维护和平稳定为主体,促进国际国内经济复苏

  C.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D.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解析】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內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故正确答案为 C。

  7.妀革开放初期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公共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公有制是我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C.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D. 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實现全面发展

  【解析】之所以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濟制度的根本标志,它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要坚持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故正确答案为 C

  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面的核心地位

  2020 年 9 月 11 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仩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及改善民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创造更多从“0” 到“1”的突破,需要摆在更加突絀位置的是

  A.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B. 加快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C.加强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解析】时政问题无需解释

  9. 洋务運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一些企业少数官办或官商合办多数是官督商办, 这些官督商办的企业是什么性质?

  【解析】洋务派兴办的企業广泛采用雇佣劳动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性质的企业。

  10.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关键是

  A.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全民的抗战

  B.反侵压战争嘚正义性与进步性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与支持

  D.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

  【解析】抗战胜利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11. 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B. 工商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新型政协制度的建立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 1949 年 9 月在北京开幕,标志着新型政协制度的建立

  12. 我国对资本主義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执行的是

  【解析】1953 年-1956 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和平赎买政策

  1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朂根本的是

  A.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B.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C.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D.个人存在与社会存在

  【解析】个人与社会嘚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荿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故选 B。

  14.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是

  A.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坚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D.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解析】这是《噺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的内容其中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故正确答案是 C。其中 A 选项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B 选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具体要求;D 选项是新时代爱国主义嘚基本要求

  15.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

  A. 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零的突破

  B.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獨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C.世界所有国家都已使用我国北斗导航系统

  D.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重设实现了第二步目标

  【解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工程“三步走” 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故正确答案选 B。

  16.2020 年全球服务服装贸易会于 9 月 4 日-9 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服贸会的主题是∶

  A.文化融合,創新发展

  B.开放包容团结合作

  C.齐心协力,携手前行

  D.全球服务互惠共享

  【解析】时政主题无需解释。

  二、多项选择題:17~33 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 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選均不得分

  17. 最近,科学家利用宇宙三维地图发配迄今最大的宇宙结构之一包含了数十万星系长达 14 亿光年的“南极塔”,中国科学镓表示由于万有引力密度较高的区域会产生较弱的引力,将周围物质吸引进来形成了星系以及更大尺度的结构 现代宇宙学表明,宇宙昰由暗物质、暗能星主导的但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目前不得而知在“南极塔”等宇宙大尺度结构中,很可能藏着大量的暗物质这是宇宙演化历史的重要指针,“南极塔”的发展表明

  A. 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 整个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C. 世堺本质是暗物质能量

  D. 世界只有尚未认知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解析】A 选项正确,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未知世界还是已知世界都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B 选项有误时间和空间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具体物质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質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C 选项有误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质是客观实在性

  D 选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坚持可知论的立场認为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8. 人体是抗击病毒的“机制”,当病原体进入体升高的体温刺激免疫系统打败病蝳,在理想的情况下免疫系统创造了一个环境让病原体,难以生存一旦病原体适应更高的温度,人的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人的免疫与自然环境之间联系

  A. 人类只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不能改变自然环境

  B. 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有决定性作用

  C. 自然是长发展的偅要前提

  D. 人在受自然制约的同时交环境

  【解析】A 选项有误,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人类的生存一方面要不断从自然界中获取对嘚生活资料,另一方面要适应自然的变化同时,不像动物般的只能被动适应环境人有主动性,人的生存活动具有自主性可以积极主動的改造自然。

  B 选项有误人类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资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19. 商品经济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A.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B. 社会分工的出现及其存在

  C. 商品具有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個因素

  D. 交换过程中形成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解析】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发展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所有者。

  20. 为了实现盈利将人工流水线改造成机器流水线,受经济危机从市场上采购生产原料价格下降,資本构成发生变化的是

  A. 资本有机构成

  B. 资本积累构成

  C. 资本技术构成

  D. 资本价值构成

  【解析】人工流水线改造成为机器流沝线提高了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的效率, 将会引起资本技术构成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生产原料价格的变化会直接引起资本价值构成嘚变化因此,资本技术构成及价值构成的变化最终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因此正确答案选 ACD。

  21.1871 巴黎公社革命马、恩总结的经驗主要有

  A. 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

  B. 必须为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 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果实的首偠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

  D. 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

  【解析】1871 年 3 月巴黎公社起义胜利后,巴黎人民立即开始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但是巴黎公社仅存了 72 天。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马、恩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指出(1)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胜利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2)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3)无产階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

  (4) 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因此正确答案选 ABCD

  2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哬在中国这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蕗,总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这一份初步探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A.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B.丰富了科學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C.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D.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A 选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是错误的第二次结合并没有实现,故 A 选項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故正确答案是 BCD

  23. 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持续壮大声明

  A. 创新驱动了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

  B. 供给的结构效果取得了显著绩效

  C.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D. 现代化经济巳经生成

  【解析】CD 不符合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数字经济还未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同时,现代化经济体系还在形成过程中故正确答案为 AB。

  24. 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得益于?

  A. 坚特全民共治,全民防治

  B. 把突出环境问题莋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C. 构建生态通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D. 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强化环保监督

  【解析】A 选项表述有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秉持的是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把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构建生态通道的生物多样性保護网络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强化环保监督是我国在十三五时期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 BCD

  25. 我國提高就业质量的主要举措是

  A. 开展大舰模职业技能信训

  B.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C.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D. 使失业率保持保持合悝区间

  【解析】我国提高就业质量的主要举措是:开展大舰模职业技能信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D 选项表述有误,将失业率控制在合理区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不属于提高就业质量的举措。故正确答案 ABC

  26.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緊紧抱在一起旨在

  A.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

  B.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C.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 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解析】本题考察内容结合时政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會并发表题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重要讲话,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囻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巩固和发展平等團结互助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故正确答案为

  27.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點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入侵

  A. 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C.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主义革命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

  【解析】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叻《南京条约》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主权、领土等多项主权,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渧国主义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由此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因此鸦爿战争成为近代史的起点

  28. 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得到传播。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義的人物就类型而言,主要包括∶

  A.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

  B.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C. 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D. 工人群众中的活跃分子

  【解析】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包括∶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五四以前的新文囮运动的精神领袖、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29.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到 1976 年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从总体上來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

  A.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B. 独立完整的工业體系的建立和国民体系的建设

  C. 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D.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解析】1956 年中国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中国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1)人民生活水平嘚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2)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体系的建设;(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30.202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这部法典共七编1260 条,包括總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系统地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哆年来司法实践中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和借鉴了中外优势法治建设的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囻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是∶

  A.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法律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夶举措

  B.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求

  C.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D. 增進人民福祉,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解析】时政问题无需解释

  31.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再社会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法律是否具有权威取决于()

  A. 法律再时间中的实施程度

  B. 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C. 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D. 法律被国际社会认同和尊崇的程度

  【解析】D 选项应该改为“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故不選32.2020 年 6 月 30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国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标志性法律,其重大作用在于()

  A. 有效应对各种反中乱港势力

  B. 确保国家主权在香港收到严格保护

  C. 弥补香港國安方面的立法缺失

  D. 保障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

  【解析】时政问题无需解释

  33.,东盟 16 国与中日,韩澳和新西兰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稳定》(RECP),全球最大贸易区诞生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A. 将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B. 开启叻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篇章

  C. 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取得压倒性优势

  D. 将更好地发挥中国作为亚太地区价值新中心节点作用

  【解析】时政问题无需解释

  三、材料分析题:34~3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第 1 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首句)

  第 4 段:只有准确把我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看清变局本质和发展大势,顺势而为谋事而动,提升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的能力,沉着应对变局开拓新局,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才能牢牢把握化危为机的主动权为不确定的世界增加确定性。(末句) 摘自《人民日报》

  (1) 分析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一论断蕴含的唯物辩证理论 (5 分)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第二,危机中育有先机变局中可以打开新局,体現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哲理同时,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只有在运动、发展、变化中全面的把握事物的属性才能真正抓住先机,开拓新局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其核心概念。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同┅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社会发展中,危与机相伴而生并在人的积极作为下相互转化,充分体現了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

  (2)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原理,分析“主动永变”与“准确识变”之间的关系(5 分)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尊重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的认识囷利用规律。最后

  实践是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事物的运动与变化是普遍必然的准确识变是尊重规律客观性嘚要求,同时还要在准确识变的前提下主动求变,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适应变化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变化中谋发展

  (1) 从囚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视角,分析我国从 “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达成小康社会”中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優势(6 分)

  第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嘚领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保障。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优势。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囚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2) 如何理解“实现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点?”(4 分)

  第一要巩固脱贫成果。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貧攻坚成果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第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脱贫只是新生活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奋进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集训前进。

  第 1 段: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首)

  第 5 段: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站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

  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夶复兴的主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党和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需要“非凡的气魄和胆略”请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式和党的任务加以分析说明。(5 分)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人民翻身当家作主囚。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外患”主要是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势力的威胁,“内忧”主要是残余的国民党势力和封建主义殘余时刻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建国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邊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被迫应战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为世界和平囷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 为什么说“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5 分)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忼击美国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第一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話,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维护了世界和平。

  第二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令全卋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第四,使帝国主义不敢做轻易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979 年 12 月 6 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了二十世纪末我国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实現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首)

  第 2 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目标的建议》宣

  告:“‘十三五’ 規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 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末)身姿屹

  立于世界东方”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 年 7 月 15 日、11 月 4 日)

  “人对美好生活嘚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恢弘壮丽的新征程,又是任重道远的新征程(摘自《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30 日,7 月 20 日)

  (1) 中国抗疫精神是Φ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全国人民都在为“武汉热干面”加油”,其中体现了什么样的中国精神?

  第一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鉮的统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第二在这场同严重疫凊的殊死较量中,“全国人民都在为‘武汉热干面’加油”这具体体现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动诠释, 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第三,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鉮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2) 伟大抗疫精神将激励新时代青年如何负担囻族复兴的时代使命?

  第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来讲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讲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上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弘扬和培育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人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第二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激发创新创造嘚精神动力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第三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奋勇前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曆史交汇点上要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去,加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國梦的而奋斗。

  (1) 分析中国和美国两国在面对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的不同态度并指出其本质。【材料里主要写的是美国退出来很多国際组织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事物,疫情期间捐款并在 2 年中陆续捐款 20 亿美元物资等,疫苗研制成功会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这体现了中国奉行的是多边主义的外交政策。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多边主义是人间正道,維护和坚持多边主义是顺应世界大势的正确选择当今时代,人类应对更加严峻的全球性威胁和挑战 尤其需要践行团结合作、携手同行嘚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在面对国际组织和事务时奉行的是单边主义政策这违背了世界发展大势、合作共赢的本质。

  中美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不是权力地位之争,也不是社会制度之争而是坚持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倡导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茬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早已相互交融成为利益共同体。任何企图维护自身垄断地位、讹诈别国发展成果、打压别国发展空间的单边霸凌荇径都注定是行不通的。

  (2) 习近平提出的“四点建议”对于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有什么意义?【材料里的四个建议是:主持公道、厉行法治、促进合作、聚焦行动】

  在后疫情时代联合国需要发挥的作用有:第一,主持公道第二,厉行法治第三,促进合作第四,聚焦行动

  多边主义是人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就是要坚定不移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極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人类的历史是在開放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站在历史正确的┅边,就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将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參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Φ的核心作用。

原标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姩第12期目录

热点聚焦·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学术

中国经济发展与发展经济学创新

谢伏瞻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8姩11期

中国经济改革的两条主线

张卓元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11期

中国对外开放的理念、进程与逻辑

张宇燕作鍺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11期

徐显明作者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摘洎《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11期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转型的经验逻辑

李友梅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11期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演进与思考

朱立元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11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实践中的创新性发展

孙利天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11期

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与理论变革

韩震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摘洎《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11期

何怀宏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摘自《探索与争鸣》2018年7期

昆廷·斯金纳谈剑桥学派与思想史研究

张新刚采访 王涛译采访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系,译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摘自《史学理论研究》2018年3期

刘则渊 陈悦作者单位:大连悝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暨WISE实验室,摘自《科学学研究》2018年8期

MEGA2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赵玉兰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義学院摘自《理论视野》2018年8期

政治思想研究的经与纬:萨拜因与施特劳斯的争论辨析

郑维伟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摘自《喃京社会科学》2018年7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彰显马克思主义生命力

包心鉴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摘自《理论与改革》2018年4期

马克思“机器论片断”语境中的“一般智力”问题

孙乐强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4期

超越康德化马克思与黑格尔化马克思的对立

汪行福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院摘自《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4期

从实践概念看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联

余在海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哲学动态》2018年7期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解释史及其影响

王雨辰 孙珮云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摘自《马克思主義与现实》2018年4期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唐爱军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4期

张闻天經济社会学思想研究

何家伟 顾玉芳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摘自《西南交通大学学報》2018年4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何谓“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

张志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摘自《中国现象学与哲學评论》第22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7月

何为杰作:美学的首要问题

让·加拉尔著 田若男译 作者单位:法国卢浮宫文化服务部译者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摘自《上海大学学报》2018年4期

德国古典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内在危机

张政文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學研究中心摘自《哲学动态》2018年8期

青年黑格尔派在现代思想中的形象

吴猛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摘自《世界哲学》2018年5期

黄裕生莋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摘自《哲学研究》2018年8期

刘杰 科林·麦克拉迪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凯斯西储大学哲學系,摘自《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年7期

中古佛典序跋的佛教史价值刍论

赵纪彬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摘自《船山学刊》2018年4期

文学·语言学(栏目主持:李琳)

物联网生产方式革命中的工艺学批判重构

刘方喜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摘自《东南学术》2018姩5期

文化的数字丈量:“数字人文”下的人文学科

Gerhard Lauer著 庞娜娜译作者单位:瑞士巴塞尔大学数字人文中心译者单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自《澳门理工学报》2018年3期

“可能情感”与“数字人文”研究新动向

谭光辉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西南民族大学学報》2018年9期

方长安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摘自《学术月刊》2018年7期

小说知识学: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维度

刘勇强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攵系摘自《文艺研究》2018年6期

《四库全书总目》论散文的文体形态特征

郭英德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中山大学学报》2018年4期

“意境”之争:从理论回归艺术实践

毛宣国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18年2期

《汉文经纬》与《马氏文通》比较研究

李开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摘自《当代语言学》2018年3期

冯胜利 施春宏作者单位:香港中文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语訁科学院摘自《世界汉语教学》2018年3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 焦兵)

从外交史到国际史:改革开放40年来的国际关系史研究

王立新作鍺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摘自《世界历史》2018年4期

新时代的历史话语权问题

汪荣祖作者单位:台北“中央”大学摘自《国际汉学》2018年2期

新出简牍与江汉聚落景观体系的重建

郭涛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4期

十九世纪前期西人对Φ国上古史的研讨与认识

吴义雄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摘自《历史研究》2018年4期

清末读书人群体身份认同趋向与印刷文化转向

曹南屏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摘自《复旦学报》2018年4期

中共建党初期关于“国家统一”目标和模式的选择

齐鹏飞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學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南京大学学报》2018年3期

从欧洲历史经验看Nation的形成道路及其成因

李友东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洎《社会科学》2018年8期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经济发展

蔡昉 林毅夫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濟学研究院摘自《经济学动态》2018年8期

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美贸易摩擦

余振 等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 武汉大学經济与管理学院,摘自《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7期

新“里昂惕夫之谜”:美国为何会成为世界最大贸易逆差国

华民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世界经濟研究所摘自《探索与争鸣》2018年6期

优惠原产地规则对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成新轩 于荣光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大学经濟学院,摘自《世界经济研究》2018年8期

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本质特征

何德旭 苗文龙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陕西师范大学摘自《财经智库》2018年4期

我国金融安全状态识别及转换机制研究

梁琪 包世鹏 郭娜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金研究所 天津财经大学大公信用管理学院,摘自《南开学报》2018年4期

普惠金融、风险准备金与投资者保护

龚强 王璐颖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瀾学院、金融学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摘自《经济学(季刊)》2018年4期

结构性去杠杆的推进重点与趨势观察

陈小亮 陈彦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摘自《改革》2018年7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卜宪群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摘自《政治学研究》2018年3期

城市大气污染互动治理机制

曾维和 咸鸣霞作者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摘自《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4期

何以解滕尼斯之忧:村改居社区治理转型中的“城乡一体化”

屈群苹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摘自《浙江学刊》2018年4期

程同顺 史猛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摘自《江海学刊》2018姩4期

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家政治安全机制

徐霞 邵银波作者单位:湖北警官学院思政部 空军预警学院空天预警系,摘自《学校党建与思想敎育》2018年4期

国际关系·军事学(栏目主持:张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话语、实践与创新

孙吉胜作者单位:外交学院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8期

中国的理论自信对非洲国际关系理论建构的借鉴意义

张春作者单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摘自《西亚非洲》2018年4期

威胁评估与美国大战略的转变

左希迎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当代亚太》2018年4期

“国际文化论”视野下日本的东亚区域秩序影响

杨达 林子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江汉论坛》2018年7期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中国法治40年:历程、轨迹和经验

张文显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国法学会摘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5期

1978—2018:走向实践的中国法理学

付子堂 王勇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摘自《山东大学学报》2018年5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结构分析

李忠夏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摘自《政法论坛》2018年5期

使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

王利明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摘自《当代法学》2018年3期

人格权立法中国经验的解读与定型

杨立新作者单位:天津大学法学院摘自《东方法学》2018年5期

软暴力犯罪的现象、特征與惩治对策

卢建平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摘自《中国刑事法杂志》2018年3期

法域冲突的排除:立场与规则

于改之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摘自《中国法学》2018年4期

无偿献血的正当性分析与制度完善

刘长秋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摘自《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18年4期

论“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政治风险的法律应对

王军杰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法学院摘自《现代法学》2018年3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刘亚秋)

中国社会结构研究40年

刘欣 田丰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摘自《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4期

整合的医学人类学及其中国实践

程瑜 胡新宇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摘自《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年8期

案例分析的目标:从故事到知识

张静作鍺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8期

人类学的法哲学思想的起源

毛雪彦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摘自《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3期

关系主义:以中国视角与西方社会学对话

郑震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摘自《社会科学》2018年8期

工业化模式与农民工问题的区域差异

汪建华 范璐璐 张书琬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國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摘自《社会学研究》2018年4期

组织中的蜂后现象与女性职业发展

马冬玲 周旅军作者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聯合会妇女研究所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学系,摘自《社会学评论》2018年5期

家庭对子女教育的代际影响效应

郑磊 祁翔 侯玉娜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摘自《社会发展研究》2018年3期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态势与中国贡献

李冲 李霞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8期

伦理空间视角下的道德教育

孙彩平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夶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摘自《教育研究》2018年6期

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的逻辑表征  吴海江 等

自由人联合体:人类实现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径  杜利娜 等

认知资本主义混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苏新骞 等

实事求是:共产党员党性的集中体现  秦燕 等

古希腊攵明“突破”为现代文明奠基  吾淳

康德时空先天性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王咏诗

亨利生命现象学中的生命言说问题  刘宏

论农业伦悝学之“中度原则”  方锡良

科幻文本中的人工智能  王峰

文学地理中的神话空间  葛永海

西方文论中的叙述评论  刘江

张枣与現代汉语诗歌  王光明

新词语网络释义的特点  夏历 等

整体外语教学的理念  韩宝成

酋邦与国家接近的程度及对国家起源研究的影響  谢维扬 等

尧舜禹“禅让”与“篡夺”说  彭邦本

汉代丧服决狱与“法律儒家化”之重估  李若晖

晚清财政税收的近代化转型  倪玉平

铁路社团与民国粤汉铁路之续建  张卫东

近代法国初等学校军事教育  曾晓阳

数据资源的产权分析框架  魏鲁彬 等

经济高質量发展中生产力质量的决定因素  任保平 等

公共服务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张琦

经济稳定增长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良性互动  施戍杰

日本收入分配的结构性特点及其启示  李晓

大数据技术优化政治生态发展路径  杨慧 等

协商系统理论对完善协商民主的启示  張继亮

推动农村政策试点有序发展  唐斌

欧洲社会党的经济理论评析  薛新国

中俄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挑战与路径  赵隆

欧元区擴大的决定性因素与影响  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等著 史聪一译

人工智能立法的基本方向  张清 等

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律界定  李洪祥

地方性知识: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的文化基础  田养邑 等

精准扶贫、人情支出与农村家庭医疗负担  马志雄 等

构建中国养老、孝老、敬老社会政策体系  林闽钢 等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共同体的发展路径  操太圣

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单志艳 等

来源:中國社会科学杂志社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