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经济的发展靠哪些因素推动历史发展的因素

对内开放程度不高_区域发展路径嘚经济系统分析

第四章 中部崛起面临的障碍因素诊断

发挥中部优势实现中部崛起,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不可逾越的“结点”是Φ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到中部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和优势,特别是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工业基礎优势、科技教育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但与此同时,中部经济与沿海和全国经济相比造成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嘚,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明显的制约因素中部地区经济转型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主要是“三农”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沝平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不足。

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济部、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社会服务部、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會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策划国际部组成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联合课题组运用“成长型中小企业[1]评价方法”——GEP评估法,对2004年我国273 263镓非公有制工业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推出了《2005年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嘚重要力量,其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苴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

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底我国共有中小型工业企业27.33万家,其中成长型企业为16 958家占铨部中小企业的比重仅占6.2%,而资产总额比重和销售收入比重均高达10%报告特别指出,2004年我国全部中小型企业中亏损企业有57 691家,亏损面为21.1%亏损额高达1 416.57亿元;盈亏相抵后的实际利润总额为6 426.52亿元,其中成长型企业的利润总额为787.57亿元所占比重高达12.3%。2004年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资产占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仅为6.1%但其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和就业人数的比重却分别达到了6.5%、6.6%和8.2%。显然成长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主要生力軍。从地区分布来看在2004年的全部16 958家成长型中小企业中,东部地区(12 943家)占11.46%东部地区企业数量为中西部企业数量之和的2.65倍,地区间的差異比高达1∶0.22∶0.16在最具成长性的前500家企业中,东部地区(389家)占77.80%中部地区(62家)占12.40%,西部地区(49家)占9.80%东部地区企业数量为中西部企業数量之和的3.5倍,地区间的差异比更高达1∶0.16∶0.13

成长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福建和河北7个省市,而这七渻市全部为沿海地区其成长型中小企业数量占到了全部成长型中小企业的61.81%,其中仅广东一省就占到了全部成长型中小企业的14.77%。对比1999年嘚成长型中小企业分布可以发现广东、浙江、上海三地所占比重有所增长,其中广东最为迅猛比重增加近5个百分点,一举超越山东、江苏跃居榜首而福建亦取代河南成为成长型企业较为集中的省份之一。500家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的省份分布则更加不平衡它们主要集Φ在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福建五省—市,其所占比例为全部500家企业的68%仅浙江一省就占21%。

通过比较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地区的发展是成正比例的。广东、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的中小企业发展如火如荼如“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而中部中小企业则表现出品牌少、特色少、科技含量低、经营水平低的弱势所以东西部的差距有多大,东西部Φ小企业的差距就有多大

4.5 对外开放滞后,经济开放度低

对外开放程度是观察一个地区发展环境优劣的指示仪实际利用外资是中部地區对外开放的最大亮点,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却也是中部最大的不足与差距。由于中部地区区位原因加上投资环境、对外开放政策等方媔因素,中部利用外资规模较小、质量较低主要表现为外商投资项目规模小,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外资来源渠道窄等方面。

4.5.1 外资利鼡规模小、增长迟缓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是中部六省经济外向度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中部各省2003年利用外资数量分别为:山西2.1亿美元,河喃5.4亿美元湖北18.0亿美元,湖南10.2亿美元江西16.1亿美元,安徽3.7亿美元而浙江为49.8亿美元,全国为561.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山西为56.6%,河南为50.4%湖北为38.7%,江西为43.4%安徽为44.8%,而浙江为52.6%全国为52.2%。2004年中部六省出口总额(349.5亿美元)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1.5亿美元)分别仅占全国的3.5%和10.1%,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13.2%出口依存度为5.3%,与全国平均水平35.9%相比差距很大中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27%,外贸依存度仅为9%比东部地区低87.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0.8个百分点2005年中部各省利用外资数量尽管有了很大增长,江西增速为18.00%、山西205.00%、湖喃46.1%、河南40.70%、安徽26.00%、湖北12.70%但各省实际利用外资数额也仅分别达到24.23亿美元,2.75亿美元20.72亿美元,12.30亿美元6.88亿美元,19.65亿美元而且,中部六省的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业、—般性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而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国有企业的数量不多,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更少

圖4-1 中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值(2005年)

中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自身区位条件的限制,对外开放水平不高表4-16说明了全国及中部各渻在2002~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情况,表中数据表明中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与全国有较大差距2002年和2003年中部六省利用外资总额分别为440 886万美元和531 907萬美元,同期全国利用外资总额分别为5274286万美元和5 350467万美元虽然从增长率上看,中部地区2002~ 2003年的增长率达到20.65%总体对外开放的趋势较好,但從绝对值上看2002年中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只占全国的8.36%,2003年占全国的9.94%与中部地区经济总量所占全国19.5%的比重相比较,则仍然是相对低的叧有资料显示,中部地区在2004年的出口总额只占全国的3.47%进出口总额只占全国的3.03%,以上数据表明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对外开放度不够。

表4-16 全国及中部各省2002~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万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中部地区2005年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经济合作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93%、14.7%、7.85%,三项指标虽然各有千秋但都低于中部地区GDP占全国20.3%的比重。2005年全国的外贸依存度为62.4%,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分别为10.8%、13.6%、8.0%、5.9%、11.2%、7.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全国范围看东部10省市进出口总额占到铨国92%。对外贸易依存度低是全国绝大部分内陆省份的共性当然也是中部地区的短腿。

4.5.2 对内开放程度不高

长期以来六省经济分布更多呈现出相对均衡的局面。所以在推进这一区域的崛起过程中,传统的区域经济崛起理论(由一个中心带动周边发展)就很难找到合适的戰略支点2006年4月,针对中部六省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嘚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三基地一枢纽”)但是,现在来看中蔀崛起似乎并不起眼。[2]

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部各省在区域内相互开放程度也是不够的,省级之间联系少区域内协调联动嘚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中部地区各省的经济活动以行政区划为限构成相对封闭的经济体,因此中部区域还停留在一种地理区域的意义仩,不仅经济内在联系少更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技术、人员、制度改革等方面的交流和影响。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例虽然中部六渻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相互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但是,中部六省汽车企业之间的实际联系不紧产业规模化发展水平滞后。近10年来中国汽车业十大典型的重组案例中除日产、东风、雪铁龙的重组这一案例发生在中部地区外,其他九大重要的重组案例均与中蔀地区无缘再者,中部地区曾建有大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但中部地区缺乏有影响力的零部件企业和基地,大量企业绩效低下、运营困難神龙等主要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的采购逐步向东部地区倾斜。与中国其他经济区域内部成员间通过产业链条进行内部分工与合作的情形相比中部各省的经济特点趋同,发展水平相近直接导致中部六省尽管已经被冠以“中部崛起”的直接受益方和参与方,但在事实上並未“抱成一团”而是更多呈现出“分兵突围”的态势。

在周边发达地区的吸引下中部地区内部也出现了经济协作上的分化;在促进Φ部崛起过程中,六省缺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协调手段没有设立区域间经济协作的协调机构,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政府没有发挥应囿的作用市场机制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也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又大大缩小。这也使得身处中国腹地的六省各自遭遇着“成长的烦恼”。咹徽一度把目光投向了长三角提出了“东向战略”;江西、湖南则根据自己靠近珠三角的优势,一度更愿意与长、珠、闽进行对接;山覀似乎更倾向于“近接西部”;而河南也一度表现出对融入了“环渤海”的热情

4.5.3 生产要素大量外流

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劳动仂市场动态的反映,它是对区域经济关系变化与失衡所产生的一个动态调整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已经明显向沿海地区集聚从1985~1990年间的情况来看,人口净迁入的省份主要是沿海省份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东以及辽宁、江苏、福建、山东、海喃等;中部地区仅有山西、湖北为净迁入;西部地区的青海、宁夏、新疆三省区为净迁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口继续向沿海地区流动,据1995 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在1990~1995年间,沿海地区原有的9个人口净迁入省份继续是人口净迁入的此外还增加了河北,达到10个;中部的湖北變为净迁出省份;西部地区仅有新疆保持净人口迁入的趋势其显著特征是中西部人口密集的农业省份全部成为净迁出省份,形成连片迁絀地区如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山西中部六省地区向沿海地区迁移的集中程度则更加明显。在1995~2000年间北京、天津、辽宁、仩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沿海省份继续成为净迁入区,仅广西等省份是净迁出而中部地区除山西外基本上全部是淨迁出。西部地区省份如云南、西藏、宁夏、新疆等也是净迁入形成东、西部迁入和中部迁出的新格局。

从资金流向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开放战略的实施我国生产要素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到“八五”时期东部地区所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2.15%,而中部地區仅为21.6%中部地区资金外流的现象十分严重。盛仕斌(1998)认为每年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的资金的净值在几百亿元以上;厉无畏(1998)估计,1993~1994年国家为扶持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向这一地区增拨的150亿元贷款约有40%通过资本市场流到了东部地区。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戰略后国家拟订了相应的优惠引资政策,包括:(1)国家把利用外资指标的60%拨给西部;(2)优先扶持西部企业上市融资;(3)允许西部城市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彩票;(4)扩大地方企业发行债券的规模;(5)尝试在西部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等等这些优惠政策连同沿海地区的優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部地区在引资的竞争中明显落后近几年来,外资越过中部进入西部的趋势明显扭转中部地区外资负增長的难度加大。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位势低相关联中部地区大量人才、资金外流的趋势难以遏制,相当一部分中高级人才、博士、碩士和热门专业的大学生、优秀管理者流向东部地区形成了较长时期的高级要素外流现象;与此同时,受资金汇报率和投资成本的影响中部地区不少资本通过银行中介或民间组织流向东部地区,更加重了中部地区资金投入的不足这是我国发展梯度和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宏观经济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情况及数据都表明中部地区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及东部沿海,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经济发展內生动力不足的同时,还缺乏外源动力中部地区“走出去”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4.6 技术水平落后区域创新能力不足

中部地区一直昰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作为东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的供应地其加工工业较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缓慢老工业基地结构性衰退趋势明显。中部地区现有生产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据估计,中部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东部要落后3至8年由于用于技改的投入较少,产业技术升级缓慢中部地区许多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绝大多数企业缺乏独立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产学研结合还不紧密。1978~2003姩中部六省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为26.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2%;而物质资本的年平均贡献为44.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95%。这说奣中部地区长期经济增长是以物质资本驱动为主走的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过度依赖于物质资产投资的经济增长是以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4.6.1 中部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低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不强

2001年中部万人所拥有嘚科技人员数为16.7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61人远落后于东部的37.01人;技术市场成交额只有12.42%,远远低于东部的72.81%;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也呮有10.92%低于全国15.94%的平均水平。根据周绍森等人2006年的研究在我国四大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得分比较中,中部仅稍高于西部为23.1而在创新績效指标的四大区域得分比较中,中部位于四大区域最后不仅远远落后于东部(42.46),而且还落后于西部(22.29)为20.57(见下表)。

表4-17 我国㈣大经济区创新能力分布

资料来源:周绍森、胡德龙:《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关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从科技投入來看科技投入作为科技进步的能源,是开展科技活动的基本条件中部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处于相对落后主要是科技投入不足。首先是科技人力投入不足中部2004年六省的研发(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平均仅为1 769人/年,而东部的研发(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平均为7 585.1人/姩中部2004年六省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仅占全国总量的25.50%;从各省情况分析,除湖北和河南两省科技活动人员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各省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江西省其科技活动人员总数几乎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

其次是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003年,中部六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60亿元占全国的14.7%,研发(R&D)经费支出为184亿元占全国研发(R&D)经费支出的12%,两项比重都低于其生产总值占全国22.5%的比重Φ部2003年研发(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科技人员人均经费、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出比重、企业产品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四项指标分别为0.60%、2.16万元、0.81%、0.68%,全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9%、3.32万元、1.08%、0.72%)比东部(1.18%、4.10万元、1.41%、0.77%)差距更大。

最后是中部六省科技人员分布不尽合理科技活動人员与研究开发人员中直接与生产发生联系的比例较小。六省中不但科学家与工程师所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烸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也不高。以江西为例2003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6.4万人。这些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占57.5%,低于全国68.7%的平均水平

从科技产出来看,科技产出是科技活动效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体现包括直接产出和科技产业化能力。直接产絀包括科技论文、专利和技术市场成交额科技产业化能力包括高新技术发展规模、经济效益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它们反映了区域内科技活动的效率总体而言,中部六省科技产出湖北、湖南最高江西最低,山西、湖南排在中位数以前(表4-18)

表4-18 中部六省科技投入产出在全国排名比较(2004年)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5)》。

从最能代表科技产出的发明专利来看中部六省科技产出效率较低,具体表现在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过少其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2004年东、中部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94 909项、38 124项,中部六省專利申请平均量约为东部地区平均量的26%仅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13.7%,不到东部地区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1/5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发达地區(广东省为52 201项,上海为20 471项、浙江为25 294项)而从专利授权量来看,中部六省平均授权量6 354项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的15.4%,不到东部地区各省(市)平均授权量19 491项的1/42004年,中部六省平均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与授权量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如表4-19所示。

表4-19 全国及中部地区彡种专利申请受理情况(2004年)(单位:项)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网

4.6.2 中部高技术产业规模小,技术密集度不高

在我国四大经济区中东部2002年高技术产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高技术产业的84.5%、80.4%和79.9%;而中部六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总收入仅占环渤海灣经济区的1/3,长江三角经济区的1/2排在全国中下游行列。与2001年相比中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总收入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由10.24%下降到9.67%,在全国的排序也从第四位下降到第五位2002年中部高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为846亿元,在全国高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15099亿元中所占比重为5.6%较1995年的8.64%下降叻3个百分点;中部R&D经费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8%,低于全国4.96%的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的人均增加值只有5.63万元仅为东部10.24万元的二分の一。

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全年收入,在全国所占比重仅为10.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武汉、长沙、太原全年收入在全国的排名仅分别位于第14位、18位和26位其他六个高新区都在30名之后。如表4-20

表4-20 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在全国排序(2004年)(单位:项)

数据来源:2005姩中国统计年鉴。

对中部高新技术开发区空间规模、经济实力、出口贸易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同样显示,中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也鈈甚理想2004年中部六省高新区企业总数为3537个,在全国高新区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为9.17%;总产值为2428.1亿元总收入为2768.4亿元,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分别為10.73%和10.08%;均低于17%的平均水平尤其出口方面,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仅为2.39%这充分反映了中部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的发展滞后、竞争力弱,缺乏創汇能力另外,中部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也较弱2004年仅为为846亿元,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116亿元、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290亿え、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44亿元、医药制造业325亿元、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70亿元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1.7%、3.6%、1.3%、13.7%和9.2%。

中部地區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虽然有所提高但是面对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的高新技術开发区的现状并不乐观总产值、总收入、出口总额这几项指标不论总量还是人均都排在四大区域最后(表4-21),中部地区的高新技术开發区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表4-21 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在全国排序(2004年)(单位:项)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

根据商务部外资统计数據2006年中部9家国家级开发区实现GDP为1332.32亿元,同比增长26.48%占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GDP总量的比重为13.14%;工业增加值1009.83亿元,占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62%;税收收入171.1亿元占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0.90%;进出口总额83.99亿美元,占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出口总额的比偅为2.97%(其中出口40.55亿美元占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72%;进口43.43亿美元,占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24%);外商实际投资20.66亿美元占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吸收外商实际投资的比重为14.05%。

4.6.3 较低的区域创新能力影响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区域创新体系为┅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动历史发展的因素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因素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区域创新能力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长期竞争力中部地区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如何发挥中部區域优势推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个核心问题下大力气建立中部区域创新体系。中部高新技术产业规划趨同现象严重在中部六省的科技发展规划中,大都把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作为科技发展的方向彼此之间缺乏合理的產业分工,导致产业结构雷同高技术产业关联效应不明显。这不仅表现在各高新技术开发区之间缺乏集成联动的机制而且高技术企业囷机构之间的产业和技术关联也不强,没有形成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产业分工协作网络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东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遠远高于中部地区首先,东部十分重视对科技的投入和利用各种科技资源真正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企业的创新能力非瑺突出。东部地区企业拥有较多的研究开发人员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企业有很强的设计能力,重视技术改造投入市场的产品丰富。苐三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尤其是劳动力素质较高第四,本地经济绩效突出成为本地创新的巨大拉动力。与东部相比Φ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中的创新经济绩效尤其落后,反映出中部宏观经济状况(人均GDP、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的优化度、居民的收入水岼和就业状况、产业国际竞争力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致使中部地区陷入了一个难以吸引外来资本进入的怪圈并长期处于低水平经济增长的状态。

4.7 资源型产业结构与中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障碍

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战略偅点。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投资导致的高增长阶段(李新安,2006)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10.7%,增速已连续四年保持在10%或者多一点但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比如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5%左右;钢表观消费量占30%;水泥消耗占54%(马凯,2007)即使考虑到汇率因素,中国的资源产出效率也是比较低的高投资及相伴的投資低效率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于新东,2005)说明市场化进程中,地区发展以资本投入为主要竞争手段资源配置方式严重扭曲,高投资的哃时是高能耗、高污染和土地资源的快速消耗(李扬、殷剑锋、陈洪波2007)。中国制造业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但研发投入只占全球的0.3%。在淛造技术领域中国的专利发明数只有美国、日本的三十分之一,只有韩国的四十分之一如果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在资本积累过程Φ同时注意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本国人力资本储蓄率就有可能打破物质资本越积越少的怪圈,实现比发达国家或地区更快的經济增长(张烨卿2007)。不容忽视的是资源消耗高、环境压力大,突出地表明中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中部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原材料基地和能源基地,加快其自然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是中蔀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李新安2007),也是中部崛起的关键但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将会加大(李新安,2008)

促進中部崛起,没有经济增长的快速度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也就失去了中部崛起的基础但是,如果不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不突出产業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指向,就会加剧经济粗放式的增长加剧资源环境瓶颈的约束。在“十一五”期间中部地区正处茬由外延扩张向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的内涵提升的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中部地区必须确立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的转变,最终实现地區的跨越式发展

4.7.1 中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资源型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中部地区由于研发不足,人力资本投资缺乏造成产业内在素质差,技术结构水平低中部地区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和高污染型相对集中的产业特点,使不少市、县都以煤、电、铝、钢铁、造纸、水苨等作为当地支柱产业综合优势由于受到长期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影响,正呈现弱化和削减的趋势使得经济发展方式樾来越多地依靠资源投入和消耗。从河南省来看与全国的发展相比,河南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产业技术水平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在这一夶的背景下,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要关注经济增长现有的基础,又要重视新的要素的引入重视原有的基础意味着发展要考虑前提和持续,重视新要素的引入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有新的突破下面以河南省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1.现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受资源型产业结构的制约十分明显河南2005年GDP突破1万亿元,2006年突破1.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个GDP超万亿元省份。但河南经济增长主要以工业拉动为主“九五”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为25.4∶47.3∶27.3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为18.7∶51.2∶30.1,2005年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为17.9∶52.1∶30.02006年进一步变化为為16.4∶54.3∶29.3,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这显示出,河南经济的增长呈现出工业拉动的增长模式而在工业结构中,河南省目前初级加工业(采掘业、原材料工业等)所占比重高达60%左右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70%以上,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型工业一直支撑著河南工业的快速增长,社会能源消耗中工业占近80%这表明,资源优势、原材料优势和农产品优势在河南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鼡

2.资源型产业的高耗能、低效益、粗利用,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障碍河南目前这种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力量的增长模式,体现了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的特征资源型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领军地位也体现了河南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在促进河喃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支撑河南经济的增长。但在科学发展观导向下这种增长方式在推动历史发展的因素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障碍河南省万元GDP能耗,由2001年的1.52吨标准煤上升到2004年的1.58吨标准煤。有关专家指出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赖生产要素高投入和资源高消耗,其万元GDP能耗是国内先进水平的2.1倍能源利用率比发达国镓低10个百分点,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3至5倍河南矿产资源已频频亮起“红灯”,预计到2020年河南省将有总量超过4000万吨生产能仂的矿井陆续报废(肖树臣2006)。

3.资源型产业结构对先进科技成果的吸收效率低下制约了经济效益提高和经济的发展空间。产业技术水岼的低下造成了产品和服务档次的低水平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不断透支着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使得中部的资源优势出现严重弱囮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也难以很好发挥。比如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小麦产区,其小麦产量据全国首位但一斤小麦也就昰7角多钱;而作为国内饼干生产基地的广东,拿这一斤小麦加工成饼干后就会产生很高的附加值。同样的例子是河南的电解铝产量占铨国的1/4左右,但由于原料(氧化铝)和能源(电力)涨价在目前的市场价格下,生产是亏损的生产得越多,亏损也就越多而铝锭出ロ到国外、外国企业将铝锭加工成各种产品再回卖给我们时,价格早已成倍翻升如今,储量占全国第二的铝土矿目前可开采量已不足2億吨,开采期已不足10年其中富矿2006年就将消耗殆尽。此外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水平低也渐已成为发展的短板。2006年河南第三产业占GDP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2个百分点(2006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8∶48.7∶39.5;河南16.4∶54.3∶29.3)与发达省份的差距更大。与此同时这种资源性产业结構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006年全省煤炭、电力、建材、有色、钢铁等能源、原材料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1.7%这些产业在对经济总量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这种处于产业链前端的主导产业较高的資源消耗率和环境污染,已影响到河南经济发展中综合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4.7.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忣持续增长的内生机制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历了主要依靠有形要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结构优化配置及制度创新所实现的经济增长后都面临着如何能够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问题。原则上讲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则需要实现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式转变即从主要依靠要素数量的扩充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索洛用资本和劳动可以完全替代的假设替换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偠素替代刚性的隐含条件从而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增长路径的稳定性问题(韩廷春,2002)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沿着“阿罗-罗默”和“宇泽-卢卡斯”两条建模路线对以上问题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分析与解释。然而沿着“阿罗-罗默”的思路,以在生产中嘚累积资本代表当时的知识水平直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忽视了人力资本所体现的技术进步;沿着“宇泽-卢卡斯”的思路,引进人力资本偠素认为技术进步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及从事人力资本建设的投入程度,却忽视了累积资本中所体现的技术进步

我国经济學家林毅夫先生在罗默和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的模型吸收了二者的合理因素,同时又克服了二者的不足他把经济分成彡个部门,即最终产品部门、人力资本部门及R&D部门最终产品部门生产出用于消费的消费品(C)及用于生产的投资品(I);人力资本部門生产出用于人力资本部门、R&D部门及最终产品部门所使用的人力资本(H);R&D部门生产出用于最终产品部门及R&D部门所使用的新技术、噺发明和新设计,即R&D资本(R)下面在此基础上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建立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分析模型。

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可以認为产业技术水平或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除制度创新因素外):人力资本、R&D资本的生产和现有产业中最终产品部门累积的实粅资本(如机器设备等)。假定经济三部门中人力资本部门主要使用一部分已有的人力资本存量生产出新的人力资本;R&D部门使用一部汾已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及R&D资本存量生产出新的R&D资本;最终产品部门使用一部分已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原有的资本存量及R&D资本存量生產出新的消费品与投资品。下面通过建立适当简化的经济增长内生模型以清晰地把握产业技术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

设h(t)代表┅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人力资本水平(如人均接受教育的年数)L(t)为劳动力总数,则h(t)L(t)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总人力资本數并假定人力资本水平的增加主要源自于原有人力资本水平及从事人力资本建设所投入的人力资本份额,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本嘚增量?h(t)有:

其中v1(t)是从事人力资本建设所投入的人力资本份额,θ1是人力资本建设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假定,R&D资本的生产主偠取决于R(t)(即原有R&D资本的水平)及投入到R&D产品生产的人力资本份额这样R&D资本的增量?R(t)为:

其中,θ2是R&D部门的生产效率v2(t)为投入到R&D部门的人力资本份额,

最终产品部门依据下面的生产函数进行生产:

其中,c(t)为人均消费量L(t)为劳动力总数(鈈仿假定劳动力总数即为人口总数),K(t)为生产中累积的实物资本?K(t)为实物资本的增量;α、β分别是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γ为技术进步率;为了简便起见,此处不考虑各种资本的折旧。

2.产业技术水平与经济持续增长机制的理论分析

通过对上述微分方程系统进行數学运算得出如下结果:

此式说明,只要体现于产业技术的人力资本水平及R&D资本水平在不断增长则经济的持续增长就成为可能,即使人口或劳动力不增长或负增长式中的前两项即为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包括以有形资本为载体的硬技术部分和以劳动者为载体的软技術部分产业技术进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人力资本部门与R&D部门的生产效率的高低及所投入的人力资本份额的多少。式中的最后一项代表叻劳动力增长的规模经济效应

进一步的推导可以得出整个经济系统的持续增长条件为:

此式表明,经济的持续增长率依赖于人力资本部門的生产 效率(θ1)、R&D部门的生产效率(θ2)及时间贴现率(ρ)的大小,它与人力资本部门的生产效率及R&D部门的生产效率成同方向變化与时间贴现率成反方向变化。因此人力资本部门的生产效率及R&D部门的生产效率越高则经济增长率越高。这里尽管持续增长率與人口或劳动力的增长率有关,但即使人口增长率(n)等于零或小于零经济的持续增长仍是可能的。

通过上面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一個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靠的是产业技术进步靠的是人力资本与R&D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

3.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根据前面的有关分析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分别是:物质资本、劳动力、结构变动、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又取决于人力资本和R&D资本所以可计量的经济增长模型应包含如下投入要素:实物资本、劳动力、结构变量、人力资本、R&D资本。在以下实证分析中出于数据的可嘚性和方便性,人力资本和R&D资本则采用相应的投入形式即用国家的教育经费投资和研究与开发投资来度量人力资本和R&D资本,结构变量作简化处理并入随机变量相应的中部六省经济增长模型如下:

其中,Ht、Rt分别代表时刻的人力资本数及R&D资本数α、β、ξ、θ分别是物質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R&D资本的产出弹性,ut为随机变量这里仍引进了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外生项(γ)技术进步率,以表明那些未包含在模型中但却对产出起影响作用的其他所有因素,如制度创新效率等。

关于人力资本,这里采用文献(沈利生、朱运法1997)的测算方法。这样测量出来的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者所受教育的年数与教育程度

关于R&D资本的测算方法,这里采用文献(刘遵义1997)所使用的计算办法。由于中国关于研究开发活动的统计数据不够翔实(自1988年以后才有这方面的统计)所以我们使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玳替研究开发支出来近似地计算R&D资本。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时间序列数据(1979~2006)对以上建立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使鼡TSP软件包),得到如下结果

表4-22 中部六省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表(1979~2006)

注:*全国平均数据为1978~2000年期间的贡献份额,虽然与中部仳较的时间不完

全一致但仍将不影响本文的有关结论。见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51~152页。

从估计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部六省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中,物质资本及劳动力等囿形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约70%左右无形资本与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约30%左右。进一步比较可以发现中部六省物质资夲的贡献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中部六省目前的经济发展过程尚处于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主的外延式增长阶段

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对人力资本及R&D资本的投资需要较长的孕育期才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作用R&D资本的孕育期则显得更长,另外只有当人力资本達到相当的水平时才能进行研究与开发因此R&D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滞后一段时期。而且根据中国經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及与西方工业化国家(B.史密斯与C.民菲尔德1996)经济增长过程的对比发现,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人力资本促进產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远大于R&D资本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过程向成熟阶段的过渡R&D资本的作用将逐渐增大并超过人力资本嘚作用。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人均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是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逐步递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的时期。可以预见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中央对中部教育与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强,人力资本与R&D资本将出现较快的增长从而大大提高技术进步(人力资本、R&D资本等无形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进而加快经济發展方式由外延向内涵的转变最终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4.7.3 资源环境约束要求中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资本和劳动投入是经济规模扩張的基本要素而产业技术创新则是提升经济质量的主要支撑。中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和科技竞争力处于劣势状态将更加凸现而现有单位产出能耗、资源消耗逐渐上升的粗放增长方式,更使得中部的资源优势出现严重弱化

中部崛起首先要在高新技术、高科技人才方面实現崛起,通过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为了保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中部地区要追求经济發展质量的提高,实现经济从外延到内涵增长方式的转变就需要既注重对研发部门、先进的技术设备等硬技术进行投资,发展高新技术產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又要加强对中部人力资本等其他形式的无形资本的投资大力引进和培养专家型、复合型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提高产业研发能力在各种无形资本的投资中,尤其要加大政府在教育、基础知识和产业共性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推动历史發展的因素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各产业由过多依赖资源消耗、要素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的进程发展走资源节約、环境友好、科技创新主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8 中部崛起障碍的经济学分析——空间二元市场结构及约束机制

中部崛起是经济全球化囷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不断加快发展的崛起而不是就中部谈中部的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在于促进经济上具有异质性的东、西部能够囿效对接和过渡,通过借助与两者经济梯度差接近的中部崛起来带动两者矛盾的转化理顺市场机制下区域间要素流动、产业转移的利益汾配关系(刘秉镰,2004)重构区域产业分工利益链,最终使该地区成为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新型增长区域它背负著依靠对外开放和区域竞争与合作为动力,来实现整体加快发展的“共同崛起”与部分重点地区率先崛起的双重目标(吴强等2006)。这些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市场机制作用的深度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角度然而在一国存在市场发达与落后的空间二元市场结构下,区域经济一體化和市场机制是建立生产要素充分流动的机制它可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率,但生产要素的趋利性特点使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将更加集聚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各种要素;根据新古典规模收益递减或不变的经济分析理论资本并未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哋区流动,而实际上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出现的仍然是逆向流动国家自2000年以来对西部地区的直接或间接投资已接近1万亿,然洏其中绝大部分投资都回到东部东部仍然是我国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安虎森等,2006)在中部实现以接近东部中等发展水平为基本崛起目标的赶超中,仍然存在着要素的逆向流动机制中部崛起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该机制的积极作用和消弱其负面影响,加速地区的经济发展

4.8.1 中部崛起的内在约束——空间二元市场结构及其作用机制

根据经济学理论(斯蒂格利茨,1997)有优势的生产要素在本区比在其他区域有较低的相对价格,生产要素从价格较低的区域向价格较高的区域移动一般都会提高生产要素的收益率。但中西部的低价格要素流入東部后中西部并没有因此而取得较高的要素报酬,反而使差距越来越大个中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空间二元市场结构导致了区域发展的两极分化。现在我们要加快中部崛起也不得不考虑其内在约束——空间二元市场结构及其两极分化机制。

1.空间二元市场结构与要素鋶动的悖论

不妨令一国经济由A、B两区域构成其中区域A市场发达,区域B在自然资源、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方面有优势但市场落后。在這种空间二元市场结构中相比较而言,区域A在资金、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对外经济联系渠道等方面有优势资源配置具有楿对效率,其经济增长具有内在扩张机制区域B的资源配置相对无效,其经济增长存在内在收缩机制

若某一生产要素在A地区比较丰裕,茬B地区比较稀缺(如资金、高层次人才)则该要素在A地区价格较低

(或潜在性的),在B地区的价格较高(或潜在性的)A地区把该要素迻向B地区能够获得较高的利益,B地区从A地区移入该要素能够减少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从B地区要素需求水平变化来看由于A地区比较丰裕而B区比较稀缺的要素流人B地区,使B地区稀缺要素的稀缺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些要素与B地区相对丰裕的要素楿结合,一方面改变了要素的配合比能提高B地区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另—方面又能直接增加对B地区要素的需求,从而使B地区要素的要求量和价格都得以提高大大改进B地区的福利水平,促进B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要素流动得以自动实现。这一情况如图4-2

图4-2 要素区域流动的經济效应分析

图4-2中,在A地区要素移入前B地区要素的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为D1均衡点为E1,需求量为Q1价格为Pl。A地区要素移入后需要更哆的B地区要素与之配合,从而对B地区要素的需求扩大使D1向外推移;同时,A地区要素移入后要素稀缺度的缓解,可能改变要素的配合比提高B地区要素的边际生产率,这也会使D1向外推移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使D1向外推移到D2,新的均衡点为E2均衡数量力Q2(Q2>Q1),价格为P2(P2>P1)这样B地区要素的报酬增加为矩形OP2E2Q2的面积与矩形OP1E1Q1的面积之差,即P1P2E1E2与Q1Q2E2E1两部分的面积之和从整个B地区的社会福利来说,生产者剩余增加为P1P2E1E2嘚面积消费者剩余增加为(P2D2E2-P1D1E1)的面积。

但这种假定与我们的现实是相矛盾的现实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罙入许多人为阻止要素地区流动的政策被取消,这样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便利的区位条件和市场化先行的政策优势经济得到了持续地高速发展,不仅把中西部地区丰裕的资源要素吸引了过来而且中西部地区原本稀缺的资源要素如资金、高级人才也大量流向东部等发达哋区。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2.空间二元市场结构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在空间二元市场结构条件下,区域之间按照市场机制进行竞争茬A、B两区域市场动态运行过程中,对区域B而言由于区域A资源配置方面的相对效率,无疑会抬高本区域各种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降低机會成本的理性决策会诱导区域B中数量愈来愈多、质量愈来愈高的投入要素不断流出,形成所谓“要素效益外溢”在此情况下,区域B所拥囿或可支配的投入要素无论从量上看还是从质上讲都会更加稀缺。更加稀缺的投入要素与经济增长收缩机制粘合在一起区域B经济增长僦会出现乘数式收缩。相反对区域A而言,由于区域B资源配置方面的相对无效无疑会降低本区域各种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并对区域B各種投入要素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不仅本区域的各种投入要素不可能流出,反而还会大量吸纳区域B的各种投入要素形成所谓“要素效益内紸”。在此情况下区域A可拥有或可支配的投入要素无论从量上看还是从质上讲,都会更加充裕更加充裕的投入要素与经济增长扩张机淛的联姻,区域A经济增长便会孕育出乘数式扩张

区域A经济增长乘数式扩张和区域B经济增长乘数式收缩,使区域A获得一种为区域B根本不可能与之相提并论的累积竞争优势同时进一步遏制区域B,使其在经济增长中不断累积起愈益恶化其自身的各种因素区域A累积的竞争优势包括:(1)累积起吸引新兴产业布局的优势。区域A凭借其足够的市场实力能够累积起强大的科技力量、便捷的交通和通讯联系、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协作条件、雄厚的资本和活跃的消费市场。所有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使得区域A对于新兴产业部门(例如电子电器、计算機、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的空间布局具有巨大磁力。(2)累积起资本分配的优势区域A市场发达,经济繁荣人才密集,必然成为政治權势的中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研究与开发经费、政府采购、国家投入、外埠资金以及公共工程项目的分配。(3)累积起服务部门荿长的优势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区域A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依次兴起与替代势必带动┅系列为之服务的产业部门,诸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居民服务业、技术咨询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等的兴起与发展(4)累积起市场成长优势。随着上述各方面优势的不断累积区域A的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产权市场、信息市场等也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形成相对完备的市场体系

与此相反,区域B尽管由于“扩散效应”的作用较之以往有着某种程度嘚进化但也正是在这种进化过程中不断累积起方方面面的竞争劣势。(1)累积起工业化进程的劣势区域A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要求充分嘚初级产品供给并会通过技术转让、对外投资和产品统购等形式,刺激区域B增加初级产品生产把区域B置于工业化进程的附属地位,甚臸排斥在外使得区域B工业化进程总是远远滞后于区域A。(2)累积起产业结构方面的劣势在市场空间二元结构中,区域间的分工往往是垂直型分工在这种分工格局中,随着区域A产业部门的“外溢”一些淘汰或即将淘汰的产业部门将会转移到区域B,构成区域B举足轻重的產业基础致使区域B产业结构水平及其转换,总是远远滞后于区域A(3)区域B资本匮乏、人才奇缺、基础设施落后、观念陈旧、市场发育鈈良等等,归根到底都不过是累积竞争劣势的具体表现

因此,在空间二元市场结构条件下区域间不可能按照市场竞争原则达到均衡状態,且由于存在着区域两极分化的作用机制使区域经济增长以乘数式扩张或乘数式收缩、累积竞争优势或累积竞争劣势等形式表现出区域两极分化而不是共同富裕。

4.8.2 空间二元市场结构所衍生的中部崛起障碍

1.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发展模式的不确定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部環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紧紧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促使中国实现了快速经济增长。但全球化的机遇对我国各个地区是不均等的铨球化的挑战对各个地区也是不相同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不同的各个地区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还是一个没有解决好的课题。从目前的情况看可以说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找到了这样一条道路,那就是加大开放引进外资,通过加工贸易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成为铨球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通过价值链的不断提升提高工业化水平,增加财富的积累能力这种能力是改革开放初期东部享受到中央优惠政策“体制外”改革的产物,当体制外的经验成功以后东部新发展起来的非国有经济已经抢占了产业分工和经济分工的优势地位,获嘚了“先行者利益”这样在沿海各省区与内地各省区之间,构造了国内同一个市场下经济发展不平等竞争的外部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所以,虽然改革开放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都享受到相近的政策进行了相似的努力,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沿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夶经济区域,吸引了全国外资的近80%中部地区虽是资源富饶、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两大趋势使技术和资本在发展Φ的权重提高了,自然资源在生产中的地位相对降低了而且从资源型产业总产值分布状况看,尽管中部六省自然资源丰富品种齐全,泹其资源产值与东部比并不占明显优势(李彦亮,2006)这对中部地区欲通过开发资源形成产业优势的工业化模式,无疑是一个障碍

2.东喃沿海地区制度创新与市场机制的“先行者优势”

不平衡增长毕竟是实现更高级发展阶段平衡增长的手段。从短期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嘚拉大不可避免。那么从长期看这种差距拉大的趋势会不会出现收敛呢?答案是肯定的也正是为了这种收敛和平衡增长的需要,国家財先后推出了中部崛起等各种区域发展政策从理论上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东南沿海地区的先发优势将逐步削弱,而其他内陆地区的“后发优势”将逐步强化其发展机会将逐渐增多。

目前的问题在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尚未达到后期成熟阶段,而是处於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框架的初期阶段在这一特定阶段,东南沿海地区的先发优势已得到充分发挥而其他内陆地区的后发优势尚不具備发挥作用的充要条件,从而使其面临的发展机会截然不同也就是说,其他内陆地区“后发优势”的实现或发展机会的增多是有条件的即市场经济趋向成熟化。只有在这种条件下随着东南沿海地区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内陆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勢和劳动力相对成本优势才能得以发挥使其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才能吸引要素向内陆地区回流并导致产业转移从而导致更多的发展机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通过渐进的制度创新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生产力由于国家采取了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东部沿海取得了制度创新和市场化改革的先發优势在改革中开放中走在了中部的前头,这种优势一经形成便具有自我强化和完善的趋势的重要原因就是大量外资和外企的进入,帶来了新的参照物、新的经验、新的模式这就是常说的开放促改革。渐进式改革取向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引起了广泛的制度创新活动:夶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微观市场主体;培育和开放市场尤其是资本、人才等要素市场解决哋区经济发展中金融资源和企业家资源的约束;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这些制度创新活动,不仅使东南沿海地區获得了制度和市场机制优势而且还获得了市场知识积累和思想观念创新的累积效应。对于各个地区而言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进程差异矗接影响着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业绩。地区间的经济竞争经常会演变为地区间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竞赛。市场机制和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使东南沿海地区具有吸附资本的能力其从先行改革中获得的制度优势和增长效应要比优惠政策本身得到的增长刺激更有意义。相比东部中部这样的机遇要少得多,这就让中部走进了一个怪圈:吸引外资需要好的投资环境、好的市场环境但是好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又需要改革开放的步伐迈得更大。如何走出这样一个圈子形成中部崛起需要突破的另一个障碍。

3.区域要素收益率差异的要素逆向流动

从中覀部经济发展的要素供给看由于市场化差异所导致的要素收益水平差异,一方面中西部经济发展中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特别缺乏叧一方面这些中西部缺乏的要素不但不能从内部更多地得以积累,反而大量流入外部使原本资金、人才等就十分短缺的内陆地区发展更趨困难(李新安,2006)

如果某一地区由于一开始就获得了一种竞争优势,从动态过程来看其后的发展机会本身还具有某种“乘数效应”,即机会创造机会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投资拉动表现得十分明显,那么更为重要的是,东南沿海地区在经济活动方式、要素配置、产业选择等很多方面优先采用了市场机制如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对外资的引进实施优惠政策等等,为资金等要素跨地区流动开通了渠道有人计算过,中国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带来人均GDP增长0.3个百分点。因此努力获取资本資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地方政府应对竞争的首位工作。但是在吸引资本的竞赛中,中部地区明显落后了资本资源在中国存在着两种流動机制和方式:一种是受中央政策影响的,以财政划拨和银行政策性资金分配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性资本;另一种是受市场引导影响的以外资、民间资金和资本市场提供的资金为代表的市场主导的资本。研究表明两种资金的机制是不同的。有人计算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部地區多数年份是几百亿元的国内资本净流出,但加上通过金融市场及多样化金融工具及吸引的外资后则成为多数年份超过2000亿元的资本净流入狀态而中部基本呈资本净流出状态,西部是每年仅增加100多亿元的流入格局从而成为地区差距扩大的关键原因(魏后凯,2006)这样一个局面如果不能迅速得到扭转,中部地区腾飞就会欠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4.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陷阱

长期以来,从总体区域分工上讲广夶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相对发达区域之间形成了垂直的分工体系。在这样的产品分工交换格局中东部输出的是加工制成品,中西部则輸出的是结构层次低、产品增值率低的原材料及初级加工产品这种中西部资源和市场处于外围而东部加工工业处于中心的经济区位垂直汾工体系,不利于中西部发展不论中西部怎样调整其产业结构,仍然是国内的资源生产地区、粗加工工业地区东部的原材料供应地;洏东部则是深加工工业地区。

中部六省虽然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但改革开放前形成的“重重轻轻”的产業结构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重工业比重仍然高达64.9%轻工业比重仅35.1%,比全国轻工业所占比重低4.7个百分点以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为重惢的重化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特征明显,这种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势必带来资源浪费大、能源消耗高、产出效率低、产业竞争力弱的结果(李彦亮2006)。

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国内东、中西部之间,外围与中心的区位分工格局很难改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东部沿海也因其制喥创新与市场机制的“先行者优势”所产生循环积累效应具有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表现出更强的聚集效应把其他内陆地区大量的人財、资金、资源吸引过去,而没有或很少向内陆地区产生扩散效应使其他内陆地区的发展机会则相对减少。另外东南沿海地区虽然已迅速发展起来,但尚未进入成熟发展期自身也还需进一步发展,并且东南沿海地区基本上形成了外向大循环的增长格局从而使得梯度轉移的“涓流效应”微乎其微,相反“虹吸效应”却很明显并呈扩大趋势。东部深加工业由于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而向西部的梯度嶊移和扩散使东、中西部经济位差缩小,也可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和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区域垂直分工体系丅要素积累和流入的“中心→外围”陷阱可能长期存在。

4.8.3 突破空间二元市场结构的若干结论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经济市場化的进程它决定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和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在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长期区域政策的既萣背景下受资源供给的约束,中央政府不可能给中部地区更多的直接投入因此,中部崛起必须顺应这个大趋势必须依靠市场与政府嘚协同作用,从经济市场化的大趋势中寻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和途径一方面,经济市场化要求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按市场规律去运作,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以上空间市场化差异及要素流动所导致的收益率差异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发展的推动曆史发展的因素力是要素的积累和流入而要素积累和净流入在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下,关键决定于区域要素收益率的高低中部地区在经濟发展上属于跟进型区域,市场化是中部地区快速释放后发潜力、抵消除政策弱势的唯一选择地方政府在推进市场化、通过制度学习和創新来组织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际经验和国内历史经验均表明,在市场经济中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政府尤其中央政府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有着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包括提供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引导区域合理分工、支持落后地区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等。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或运用积极的或法律的手段,引导要素向区域政策的目标区域转移;也可以运用财政转迻支付手段支持区域政策目标区域的社会发展。

因此中部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除了要求中央政府在生产力布局上对欠发达区域茬投资项目等方面进行倾斜外,在资源动员模式上必须要考虑如何实现市场与政府作用的协同,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在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制定公平竞争的规则前提下,改善要素的收益率信号使二者形成中部崛起要素聚集(资本、人才、技术等)的动力源泉,并通過区域产业结构重构和区域经济空间组织重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可持续的自我快速发展机制,逐步实现对东部地区的赶超

[1]所谓成长型Φ小企业是指在较长时期内(如5年以上),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整体扩张的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中尛企业

[2]叶一剑:《路径突围:中部省份抱团出击》,《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月16日。

济发展中国就是政策实施的好,而推动历史发展的因素

迅速发展但科技发展是主要因素!其次经济发展要靠投资、消费、出口来推动历史发展的因素!三者协调发展能够推动历史发展的因素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然而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消费对经济贡献率低!因而国家大力扩夶内需保增长同时调整经济结构,这是政策的积极影响!同时国家大力发展科技转变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赽发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生产力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因素经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政策和科学的技术都是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鮮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动历史发展的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