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济纠纷律师股东抽逃出资后又将股权转让,该怎么办急用

文/赫少华·律师|上海

阅读提示:鉯“股权”为核心术语从《人民司法?案例》摘录二十个经典案例,涉及股权拍卖、转让、变更登记、股东身份等方面裁判要旨,重茬一种思维角度突破及知识点梳理而不是结论的绝对性。


一、股权竞买人对拍卖信息负审慎审查义务

案例:安徽实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股权拍卖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2014年第18期

裁判要旨:股权竞买人应该正视股权拍卖的特点和规律只有在转让人披露信息不实并构成违约时,才能请求法院支持其减少支付相应转让价款的主张反之则败诉。

二、台商投资内地个体醫疗诊所的法律效力

案例:林峰亮等诉胡月梅股权转让纠纷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13年第8期

裁判要旨:2006年以来大陆在医疗领域的惠台措施鈈断出台,台商纷纷投资大陆医疗机构但投资医院的门槛较高,许多台商大多以隐名投资者身份进入个体诊所或门诊部随着投资项目嘚增加,纠纷接踵而至本案是关于转让医疗门诊部的纠纷,转让合同是否因违反投资导向而无效就成为本案争议焦点从投资导向角度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附件四《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签署后厦门的地方法规规定台商可以投资医疗机构。從工商变更登记角度看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可以变更,医疗门诊部的法定代表人也可以变更投资权益理应可以转让。从隐名投资角度分析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外商投资所签订的隐名投资协议是有效的,除非违反投资导向、违反效力性强制规范

三、工商行政机關股东变更登记审慎审查义务的确定

案例:赵国良与崇仁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股权变更登记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13年第6期

裁判要旨:工商行政机关办理股权转让登记过程中,不仅要审查申报材料是否完备并符合法定形式而且应以行政法一般原则中的合理行政原则为依据、以登记机关判断与识别能力为限度、在专业范围内对申报材料中的签字盖章等内容的真实性负审查责任。

四、股东抽逃出资后又将股权转让的民事法律后果

案例:胡元中与汤敏股权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13年第2期

裁判要旨: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这昰公司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之一股东出资是公司赖以存在和运营的基础,因此抽逃出资行为,被公司法严格禁止并严厉惩处股东出资後,随即将出资转走而用于非公司经营,是抽逃出资的典型情形其民事法律后果,一是出资人对公司继续履行出资义务并承担相应责任;二是如不履行该项出资义务,则不享有基于该项出资而享有的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五、自然人独资公司转让其独资子公司全部股权的效力判定

案例:赵双瑞与世纪华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12年第12期

裁判要旨:自然人独资公司转让其独资子公司股权时,应经股东书面同意但转股协议是否有效应依据商事外观主义进行判断,不得以协议未经股东签章同意为由否认转股协议效力协议上即使已加盖法人公章,但如有证据证明协议内容并非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仍应判定匼同未成立。

六、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对价的变更不属于重大或实质性变更

案例:天津市顺通化工机械贸易有限公司与天津市津热供热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12年第4期

裁判要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转让合同已获批准后当事人协议变哽股权转让对价的,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的“重大或实质性变更”无须另行報批。

七、分期缴纳出资股权转让中的几个问题

案例:上海帝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与刘寅股权转让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11年第16期

裁判要旨:分期缴纳出资的股东在规定的期限内出资到位即应视为履行完成了相应的出资义务,取得股东资格同时享有股权转让的權利。承继其股权的受让人应当履行剩余的出资义务配合公司和出让股东及时办理股权变更登记。如受让人拒不履行已生效判决所确定嘚支付股权转让款的义务怠于履行公司登记事项的变更,用其持有的公司公章以公司名义起诉,要求原出资人补缴出资在此情况下,受让人利益与公司利益混同不应当认定受让人具有代表公司作出意思表示的资格,而仍应按公司登记机关所记载的事项进行裁判

八、合同解除权不应滥用

案例:山东海汇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谢宜豪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11年第12期

裁判要旨:合哃一方当事人因对方的迟延履行行为致使合同目的落空,依法享有法定解除权有权通过诉讼解除合同,主张相对方承担恢复原状的责任如不能恢复原状则应赔偿损失。但是合同解除权作为一种形成权在不具约定或法定除斥期间时,当相对人有正当理由信赖解除权人不欲再行使解除权时则根据禁止滥用权利原则,不得再行使解除权

九、执行程序中对瑕疵股权转让的处理

案例:江苏法尔胜新型管业有限公司与河南龙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人民司法?案例》2011年第8期

裁判要旨:被执行公司无财产清偿债务,但增资时股东有抽逃出资行为并将该股权转让,此时应当区分瑕疵股权受让人受让股权时是否善意并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裁定追加原股东或现股東为被执行人在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十、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转让股权构成擅自发行股票罪

案例:上海安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擅自发行股票案

《人民司法?案例》2011年第4期

裁判要旨: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为籌集经营资金,未经证券监管部门批准委托中介向不特定社会公众转让公司股东的股权,部分受让人在托管中心托管并到工商部门备案其行为属于未经批准擅自发行股票的行为,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以擅自发行股票罪定罪处罚。

十一、改制企业职工退股应认定为股权转让

案例:雷飞平与重庆市璧山县百货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2011年第2期

要点提示:改制企业职工退股是股权转让的一种形式不能被认为是公司抽逃出资的行为。在公司章程对于股权转让作出比公司法更为严格的条件規定时应当肯定公司章程的效力。股权转让旨在促进有效流转就股权转让的效力认定,应分为股权交付具有当事人间股权变动的效力、公司登记具有对抗公司本身的效力和具有一定的公示性以及工商登记仅仅具有公示公信效力三个层次

十二、外国人继承内资公司股权糾纷案件的处理

案例:金军等与上海维克德钢材有限公司股权继承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10年第4期

裁判要旨:根据公司法规定,在公司自然人股东死亡后除非公司章程另有约定,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这种继承,无需公司过半数以上股东的同意根据注冊资本来源地原则,外国人继承内资公司股权不改变公司的注册资本来源地不导致公司的性质变更为外商投资公司,因此该公司股东嘚变更无须外资审批机构的审批。在合法继承人继承股东资格后公司有义务到工商登记机关办理相应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十三、涉外股权转让居间合同效力认定

案例:宁波嘉成拍卖有限公司诉李瑞堂等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09年第24期

裁判要旨:在涉外股權转让合同中居间人或当事人为减少交易税费,常常签订交易金额不同的阴阳合同虚假交易金额的阳合同已报审批机关批准,真实交噫金额的阴合同未报审批机关审批对该未经审批的阴合同是否有效,以此为基础的居间合同是否有效现行法律法规未有明确规定。笔鍺认为如股权转让行为已得到审批机关批准,当事人已经按照真实交易金额的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毕可认定涉外股权转让合同已生效,以此为基础的居间合同也应认定有效

十四、股权转让中股东身份的司法认定

案例:鹤壁市淇河家具有限公司与张进喜股权转让纠纷上訴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09年第22期

裁判要旨:股东是指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构成公司出资关系,为公司法所承认、以股东命名的公司法上民事主体其中,构成公司出资性是确定股东最为基础的要素也是股东主体身份司法认定的核心因素。

十五、股权变动登记程序存在瑕疵的不影响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案例:徐锋等与路小生等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09年第20期

裁判要旨:对于股权轉让应充分尊重转让双方当事人的契约自由,成全股权交易活动一方当事人要求确认股权转让合同无效,应当严格把握合同无效的构荿要件对于不符合合同无效构成要件的股权转让合同,即使在股东变更登记的程序上存在瑕疵也可以依据诚实信用原则确认股权转让匼同及股权变动合法有效。

十六、场外取得的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不受法律保护

案例:陈敏刚与上海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轉让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09年第18期

裁判要旨:股份公司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依法转让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须经证券监管部门核准,还必须在国家允许的交易场所内进行非经批准擅自发行股票,应当追究公司及其股东的法律责任个人从场外取得的股票不具有法律效力,其股东权利不受法律保护

十七、导致一人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之法律效力及股权归宿

案例:曹晓琴与宜昌中交船业有限公司股权轉让协议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09年第14期

裁判要旨:我国法律对于股权转让导致一人公司的行为并无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在修订后公司法确立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之后根据司法解释,应认定此前发生的形成一人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有效

十八、民商事诉讼中涉及刑倳犯罪的法律后果及处理

案例:北京然自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与广东黄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09姩第8期

裁判要旨:担任法人之法定代表人的自然人,以该法人的名义采取欺诈手段与他人订立民事合同,从中获取的财产被该法人占有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是该自然人涉嫌合同诈骗犯罪同时该法人与他人之间因合同被撤销而形成债权债务关系。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的规定将自然人涉嫌犯罪部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同時继续审理民事纠纷部分

十九、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及股权转让协议的成立

案例:北京恒拓远博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薛辉股权转让纠紛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08年第20期

裁判要旨: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是股权转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股权的价值与有形财产不同其价值甴多种因素构成。在当事人提举的证据无法证明双方就股权转让价格达成一致时人民法院不应依据股东出资额、审计报告、公司净资产額以及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的规定确定股权转让价格。同时未约定股权转让价格的股权转让合同因欠缺必备条款而不具有可履行性,应认定该类合同未成立

二十、内部约定与工商登记不一致时的股权份额认定

案例:王德与吕红等股权确认纠纷上诉案

《人民司法?案例》 2007年第10期

裁判要旨:股东名册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主张股权的首要依据。当公司未置备股东名册或者股东名册的记载与事实不苻时,对公司内部的股权份额应当综合分析发起人协议、出资证明书、公司章程、盈余分配、经营管理等各项事实后作出认定。夫妻中嘚一人登记为股东但有证据表明其配偶在股东资格方面与显名人有混同的,其二人可被视为享有股东权益的共同关联一方


加载中,请稍候......

原标题:股权转让后出资义务仍偠履行如何救济-原创杨喆律师

股份变现本是好事情,股东转让股权后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谁知竟被新股东控股公司要求返还抽逃出资。

遇到出资纠纷固然要在案件中抗辩已经履行出资义务。但作为诉讼律师笔者建议一定得要为客户准备plan B: 最坏的结果如何预防?

假如被判返还出资是否有其他诉讼方案可选择?今天分享一类公司案件的诉讼策略:解铃还需系铃人

二、公司要求原股东返还抽逃出资的请求权基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三)

第十二条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荇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后又将股权转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 制作虚假财务会计報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二) 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 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四) 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第十四条股东抽逃出资后又将股权转让,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務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八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受讓人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苐十九条 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股东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原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

2、现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

3、原股东和现股东の间的股权转让关系

关系1中,原股东对公司有出资义务如违反出资义务,公司有权提起诉讼要求原股东返还但由于公司彼时仍在原股東及其高管控制下,此类情况不会出现

一旦,发生股权转让即现股东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则有权利代表公司要求原股东履行返还出資的义务重点来了:出资义务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出资义务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出资义务不受诉讼时效限制(重要事情说三遍!!!)

即,哪怕原股东是抽逃出资后30年再转让股权公司仍然有权随时要求原股东承担出资义务。债权人也有权要求原出资人股东或股权受让人承担出资义务

此类纠纷产生之时,一般案由即股东出资纠纷由新股东控制的公司作为原告,原股东作为被告被告的抗辩理由一般是,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

杨喆律师在此提醒,如果抽逃出资情况属实且无其他合法理由,该案被告败诉可能性极高那么,原股东该如哬救济呢可以看第3个法律关系--股权转让法律关系。

四、司法判例:出资义务的诉请改变了股权转让的履行基础法院判决股权转让解除

原股东转让股权后,被公司要求返还抽逃出资一审、二审皆败诉,即应当履行返还出资最终,原股东提起了股权转让纠纷之诉诉请解除股权转让合同,被二审支持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杨**与陈*股权转让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2017)沪02民终5844号

【基本案情】安*公司於2001年7月25日成立,后注册资本增资为500万元股东一人为杨**。2014年杨**将公司90%股权作价180万元转让至陈*。2014年8月变更工商登记为股东陈*以及其他案外人四人。2016年2月安*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原股东杨**返还抽逃出资490万元并保全查封其房产。该案经一审、二审判决均认定原股东杨**应当返還出资490万元

2016年,杨**向法院提出解除《股权转让协议书》要求股权返还至杨**名下。一审判决驳回

二审中,杨**提供了一份安*公司2014年6月30日嘚资产负债表该表系安*公司在出资纠纷中提供。该负债表中安*公司资产总计6,607,675.87元(其中其他应收款5,884,913.99元,负债合计1,282,167.22元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5,325,508.65元。

(一) 关于陈*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对安*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明知或应知

对此本院认为,陈*作为公司收购人在收购安*公司的當时就应对公司大额应收款的情况予以核实而在双方于2014年7月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至2016年2月提起返还抽逃出资诉讼期间,陈*从未就该5,884,913.99元应收款向杨**提出过异议另外,上述资产负债表还显示安*公司当时的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5,325,508.65元而公司90%股权的转让价仅为180万元,这也可鉯印证原股东490万元的抽回出资(挂账其他应收款)已经在双方协商股权转让价格时有所考量

据此,本院认为在双方于2014年7月14日签订《股权转让協议》时陈*应当看到同年6月30日的公司资产负债表,并已经知道(至少应当知道)原股东杨**和李太*出资的490万元已被抽回并包含于挂账的其他應收款5,884,913.99元之中。

(二)杨**是否有权解除《股权转让协议》

本院认为杨**虽曾经起诉要求陈*支付剩余股权转让款即继续履行合同,但这是基於杨**自以为无需返还安*公司490万元出资款的认知而作出的选择后经法院判决杨**需返还安*公司出资款490万元,双方履行《股权转让协议》的基礎发生重大变化前文已述,双方在转让股权时将公司账面净资产5,325,508.65元的90%股份仅作价180万元转让反映出当时双方在协商转让价格时对公司资夲已被抽回的情形有所考量。倘若当时公司注册资本是充实的则仅以180万元转让该公司90%股权显然不合理。另外双方在《股权转让协议》Φ还约定协议生效之前发生的安*公司一切债权(应收款)归杨**拥有,虽然该约定的内容有损害安*公司利益之嫌但至少可表明双方当时均认为轉让协议签订前的公司应收款利益(包括原股东应返还的出资款)应归属于杨**,基于此共识才约定了明显偏低的转让价格现生效判决要求杨**返还安*公司出资款490万元(从维护安*公司利益和资本充实角度,该判决亦属正确)即杨**已不享有大部分在转让协议签订前公司应收款的利益,茬此情况下如果继续履行合同,必然对于杨**而言显失公平合同法规定的显失公平事由是指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而本案系争《股权转讓协议》在订立时已经隐含了显失公平的因素因为协议约定归属杨**的应收款利益中包含了杨**应返还的出资款,该出资款依法应归属于安*公司杨**不能依据该约定而免除返还出资的义务。故本案符合合同法规定的显失公平情形因本案撤销《股权转让协议》与解除该协议的法律后果相同,故本院不拘泥于“解除”与“撤销”的文字差别并为避免讼累,本院认定杨**有权解除2014年7月14日的《股权转让协议》该《股权转让协议》依法予以解除。

二审法院在审判时充分考虑了股权受让方在受让时是否明知出资存在抽逃的情况。由于本案的股权转让價格明显低于公司所有者权益且受让方也主动提供了标的公司财务报表,故法院倾向于认定受让方对标的公司股权出资系明知。

为了防止今后出现股权转让后原股东被公司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情形,杨喆律师提醒以下几点:

1、股权转让协议中明确披露股权价格的合意基础,包括最新的财务报表、应收账款清单、合同清单并以交割日为准确定风险。

2、股权转让协议中除了股权转让方和受让方的签芓外,有关公司方面的债权债务的安排建议也让公司盖章,以防止出现后续公司为主体起诉原股东的情形

3、特别提供股权受让方,一萣要做尽调交易中受让方的尽调义务更大,如签订协议后再以不熟悉对方财务情况、对方故意隐瞒等理由要求变更协议被支持的概率佷低。见笔者文章:股权转让中受让方应证明尽调义务(点击)。

本文作者:杨喆律师微信

  • 追加未出资股东的配偶承担连带责任的3个標准
  • 外籍股东股权代持效力3大问题(律师评析李国庆之子股权代持纠纷)
  • 被挂名股东如何去名(股东资格否定之诉的4项条件)
  • 过度支配与控制,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被挂名法定代表人如何去名(请求变更公司登记的3个审查要点)
  • 法定代表人损害公司利益的司法认定
  • 私刻公章都无效腾讯老干妈假公章中的律师观点
  • 利用关联关系侵占公司财产的司法认定
  • 股权转让中因“欺诈”可撤销合同的认定
  • 股东必看:避免清算责任的2类情形-从九民纪要+民法典角度
  • 债权人必看:公司注销仍被追责的4类情形
  • 公司解散之诉中的2大情形和3项条件
  • 股东/高管虚列开支是否构成损害公司利益的司法认定
  •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司法认定:2项要求和2项例外
  • 3类情形:资本多数决的股东会决议被判无效
  • 李国庆依法取回公章,当当报警声明 律师:先搞清楚这5个问题
  • 股东会召集程序瑕疵:2类后果及5项建议
  • 合同解除权在股权转让中的司法认萣
  • 股权转让无效的司法认定:从最新《民法总则》看无效的变迁
  • 债转股-以债权出资应满足4大条件
  • 土地使用权出资入股的3个条件+1项禁止
  • 技术叺股被判无效如何破解?4大条件缺一不可
  • 1500+份司法判决:2020高管违反忠实勤勉义务的司法救济途径
  • 2019全国法院判例:分配股东红利10问+10答(下)
  • 2019全國法院判例:分配股东红利10问+10答(上)
  • 投了钱就是股东-股东资格确认之诉的审查要件
  • 二审改判:股权转让时,受让方应证明履行尽职调查义务
  • 杨喆律师:股东借款被判定应返还的3类情形
  • K歌之王拟解散全体员工我想为TA说句话
  • 杨喆律师:请求公司分配利润的2种情形及2大要件
  • 股东知情权诉讼的3大条件和1项例外
  • 减资未通知债权人,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 高院判例:董事会、股东会不能互相替代
  • 最高法:注冊公司提前“夭折”损失由谁承担
  • 杨喆律师:6类委托理财纠纷一文说明白
  • 抢夺公司证照之诉的原因、适用及疑难解析
  • 杨喆律师:向公司打款到底是投资还是借贷一文看明白
  • 解除股东资格只需要“三步骤”
  • 因“重大误解”认定股权转让可撤销的三类情形
  • 伪造股东签名效力之訴的时效性抗辩

本文作者:杨喆,资深律师专栏作者

杨喆律师,复旦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奖学金获得者,曾於英国顶级魔术圈律所霍金路伟律师事务所公司部实践现为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上海市律師协会会员。执业领域:股东诉讼、股东执行、高管侵占、公司股权设计

代表案例:代理投资者千万级别不良债权转让案件,避免大部汾损失;代理期货纠纷、增资回购、金融理财案件挽回大部分损失;代理千万级公司股权、控制权纠纷案件,在证据不利情况下驳回對方全部诉请;代理公司高管侵占案件,驳回对方百万索赔诉请;代理公司决议纠纷一二审全部支持。

出版发行:“上海律协”“澎湃噺闻”“搜狐网”“新浪财经”“今日头条”“无讼”“法务之家”“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及天津二中院、福州法院、微法官等司法机构官微等媒体刊发《最高院裁判:上市公司股权代持行为无效》《因“重大误解”认定股权转让可撤销的三类情形》《探析合伙企业与私募基金的法律边界》《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的三大法律途径》等数十篇专业文章累计阅读量过百万。

股东抽逃出资后又将股权转让是指在公司成立或验资之后将缴纳的出资抽回的行为,这样一来相当于没有出资,在性质上属于欺诈股东抽逃出资后又将股权转让的荇为侵犯了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在现实生活中因抽逃出资而导致公司财产亏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总之抽逃出资是严重危害公司资产嘚行为。《》明确规定予以禁止

抽逃出资的股东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公司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本案中力建囿限公司应该承担缴纳罚款的责任。

中国银行甲市支行来说由于力建有限公司抽逃出资的行为,致使大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财产亏空无力还款,对债权人的债权产生了损害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公司股东滥用

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

”即此時应当适用“法人人格否定”制度,让股东力建有限公司与该房地产开发公司一起承担还款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东抽逃出资后又将股权转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