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失败西方经济学…

1.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对汉堡包嘚需求增加( A )

A. 一场新的汉堡包热

C. 作为互补品的炸薯条的价格上升了

D. 消费者收入减少了

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從70增加到75需求为( C )

A.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 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3、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B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4、垂直的供给曲线表示( B )

A. 在┅固定的价格无限制地提供某种产品;

B. 价格的变化对供给量没有影响,

C. 价格与供给量成反方向变化;

5、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该商品为( A )

6、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C )

A.会使销售收益增加:

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

C.会使该商品銷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7、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C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8.假定汉堡包与炸薯條之间的需求的交叉弹性为负值那么( C )。

A. 汉堡包价格上升将引起炸薯条的均衡价格上升

B. 汉堡包价格上升将引起炸薯条的均衡价格下降

C. 漢堡包价格上升对炸薯条的均衡价格没有影响

D. 汉堡包与炸薯条是替代品

9、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C )

苏联解体后新诞生的国家都面臨恶性通货膨胀、国有企业负担重等宏观经济问题,加上对计划经济已经完全失去信心急需新的药方。

这个时候用“休克疗法”成功挽救玻利维亚的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兴冲冲地来到刚刚发生过政治剧变的俄罗斯和东欧各国兜售他的新处方。

一边是病入膏肓一边昰有药,而且还有成功的案例一拍即合。

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

萨克斯雄心勃勃他的“休克疗法”确实帮助玻利维亚实现了稳定经濟、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但对于这些前苏联国家他还新增加了一个新目标,那就是完成经济转轨

这个也不难理解,这些新诞生的国镓以前都实行计划经济,要彻底治愈就需要实现市场经济的转型。

为此萨克斯给这些前苏联国家开的药方是“三化”,即稳定化、洎由化和私有化

所谓稳定化就是通过严厉的紧缩性财政和金融政策以及一系列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强制性措施,迅速遏制恶性通货膨胀恢复经济秩序,使宏观经济趋于稳定

所谓自由化就是通过“一步到位的价格改革”实现价格的自由化,通过废除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实現对外贸易的自由化以及通过放弃外汇管制和垄断,实现外汇的自由化

实行价格、对外贸易和外汇自由化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啟动市场机制使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

以上两招都是用来抑制恶性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

所谓私有化就是通过归还、出售、租赁、股份制改造等产权制度改革,将国有经济民营化最终塑造和确立市场经济的主体。

这是针对国有企业的弊端用的

萨克斯认为采纳这“三化”的休克疗法,俄罗斯和东欧各国便可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这药方,看起来完全沒毛病俨然就是对症下药的好大夫。

从结果上我们都知道了,“休克疗法”致使俄罗斯GDP减少了一半苏联留下的那点家底,差点被败咣

下面我们就针对萨克斯的“三化”休克疗法,来具体分析下这看似完美的药方,为什么会失败

任何计划经济想转型,都会引发通貨膨胀这是无可避免的,这是因为民众长期被抑制的消费一下子释放出来加上对手里货币的不信任,大家都想兑换成实物所以物价仩涨就成了必然。

所以通过行政手段抑制社会需求,这点没问题不是说不让你买,而是分批买不是说不让你涨价,而是慢慢涨实現经济平稳过度,用时间填价格空间这个坑

这招的重点就是价格自由交易,用价格导向来指导社会的经济交易行为

用了宏观调控抑制惡性通货膨胀了,但你不能光压着不然就是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了,所以你得放开价格

放开价格管制最成功的案例,是二战后的西德

给大家讲一个价格管制的故事。

很多人以为二战后德国的崛起,是因为德国人的国民性

但同样是德国人,为什么西德的经济就能短時间内成为欧洲老大而且巅峰时还做到世界老二,而东德则陷于贫穷当中

有人说,这是实行的制度不同西德实行资本主义,东德实荇社会主义

同样是实行资本主义,为什么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就落后于西德?要知道英国和法国可是战胜国,论被战争破坏西德嘚情况比它们严重多了。

还有人认为是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但这个计划是面向全欧洲的,雨露均沾西德并没有得到特殊照顾。

西德经济恏于英法是因为西德放开价格管制,比英法更早更彻底

柏林墙都倒了二十多年了,东西德的经济差距仍然存在价格管制的危害,是巨大而持久的

价格管制这听起来很像计划经济的手段,但在二战后的欧洲信奉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在用

因为战争破坏了囸常生产活动,物资短缺价格难免高涨。

为了抑制价格上涨价格管制这个直接有效的手段就被搬出来了。

打完仗除了子弹不缺,什麼都缺生活物价上涨,是必然的

1948年6月19号主管西德经济政策的负责人艾哈德,偷偷跑进电台对全西德人民宣布,全境取消一切价格约束让民众自由定价进行交易。

当时统管全局的盟军司令卢修斯·克莱提到这个消息,吓了一跳,赶紧找艾哈德质问:“我听说你放松了这个国家的物价管制?”

艾哈德回答:“我没有放松这个国家的物价管制我是完全废除了这个国家的物价管制。”

克莱说:“我所有的經济助手都告诉我你的做法是错的!”

艾哈德回答:“我所有的经济助手也告诉我,这是错的但我就是这么做了,怎么地”

西德人囻都以为艾哈德的讲话是得到盟军允许的,现在出尔反尔盟军的威信就没有了。

没办法只能爱咋咋地,由着艾哈德来了

电台讲话第②天,西德正式开始实行货币改革

艾哈德和西德历史性的一天

结果西德一夜之间,解除了价格管制之后十多年没有出现在橱窗里面的商品出现了。

人们停止了囤积人们开始了交易。

工厂也开始生产开始供货。

欧洲其他国家商人看到西德没有价格管制也纷纷把手里嘚货物运去西德卖。

为了抢占西德市场把工厂也设在西德。

就这样西德的市场经济就这样滚动起来了。

60年代的西德基础设施已经十汾完善

看完西德的例子,是不是觉得放开价格管制经济就能实现欣欣向荣了呢?

西德放开价格是因为有力量在给政府做背书。

西德政府的背后是强大的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大家相信手里的马克(西德的法定货币)任何时候都能兑换成货物,所以经过初期的哄抢物资后佷快就平静下来,不再囤货价格导向作用就形成了。

而看看俄罗斯和东欧这些国家老百姓刚刚经历了苏联解体带来的冲击,手里的钱┅下子灰飞烟灭现在新的政府告诉你要相信我的货币,你作为老百姓你信不信?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更信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所鉯在这些前苏联国家老百姓是不会停止购买行为的,只要有货就会一直抢拼命把手里的钞票花出去。

所以在俄罗斯和东欧实行价格洎由化的结果就是止不住的恶性通货膨胀,价格自由化无效那么第一招稳定经济也就无从谈起了。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国有企业不能自負盈亏,所以没有动力去生产迎合市场的产品只要私有化,那么在利益的驱动下资本家就会想尽办法让企业活起来,企业活了那么經济增长、扩大就业就不是问题了。

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效益好这个我们都知道,毕竟花自己的钱总要比花公家的钱要谨慎。

俄罗斯囷东欧国家本来财政压力就大,把国企私有化后不仅不需要再补贴了,还能从私营企业那里收税这诱惑力可是大大的。

如此完美的方案又是怎么失灵了呢?

民企的确比国企更有效益但不代表国企私有化后,就马上变得有效益

一家毫无竞争力、长期靠补贴、从来沒接触过市场的国企,你凭什么觉得私有化有就能得到市场的青睐呢

能让消费者掏钱的产品,只有质量和价格任何商业的本质都离不開这两样。

国企的产品一没质量保障二没价格优势,私有化后就能神奇地改变你当资本家是魔术师呢,上来就能就把产品变好

不了解这点,国企盲目私有化的结果是什么

想象下,如果国家突然把一家产品没有竞争力、组织机构又臃肿的国企交到你手里你会怎么做?

你只有两条出路要么贱卖资产,把家当当破铜烂铁卖了收回几个钱,再拿个绿卡随时准备跑路。要么继续向政府要补贴因为你嘚企业根本赚不了钱,想不倒闭只能申请要钱。

所以私有化后的企业根本减轻不了政府的负担,反而要补贴更严重之前政府还能根據企业的亏钱情况给,现在账本在资本家手里他申报多少钱,你就要给多少钱换成你也会多申报。

你说政府不补贴行不行

行啊,那僦等着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社会动荡吧这个时候,你看看维稳的钱会不会比补贴的钱少。

综上分析这就是为什么理论完美的“休克疗法”,不仅没有用还让俄罗斯损失惨重。

你可能会说了价格不能放开,国企又不能私有化那还怎么改革啊,不是要继续走计划經济老路么这也是等死的一条路啊。

计划经济国家怎么改革中国提供了最佳模版。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的困境和俄罗斯是一样的。

我们来看看中国是怎么改革好价格和国企的。

1984年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难度最大的是价格改革,而价格改革叒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今后5年主要是过价格改革这一关,这一关过好了其他事情就好办了。

中国实行双轨制在经济特区開放价格做试点,而绝大部分地区还是继续实行价格管制。

1988年国家尝试价格闯关,但随之而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又中断了改革

直到1992年,条件成熟了中国才全面放开价格。

1979年到1992年中间13年的时间,就是用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来增强老百姓对手里钞票的信心,而随着市場上商品增多老百姓也不需要再担心物资短缺,所谓的哄抢情况自然就不会出现,这时候价格才闯关成功。

对于国企中国也是放┅下,收一下

国内经济学家杨凯生提出“冰棍理论”,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的,只有运作起来才会产生效益

这个悝论也得到不少经济学家的认可。

简单地说就是那些半死不活国企,你放到最后也是死不如私有化了,让私人老板来管可能还有一條出路。

这个理论当时很受欢迎所以出现了国企MBO(管理层收购)的风潮。

而经济学家郎咸平则炮轰MBO认为国企的管理层做不好不仅没有懲罚,还把企业交给他们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郎咸平认为一些国企管理层故意把国企做坏,就说是国企体制的原因这样说服政府把國企贱卖给管理层后,管理层摇身一变成为企业老总就开始努力做好企业。这当中不是体制问题而是信托责任问题,你见过美国哪家公司请回来的CEO没做好不仅没被炒鱿鱼,还把企业送给他的

经过著名的“郎顾之争”后,国企MBO被叫停了

后来的实践证明,许多国企私囿化后新主人只是对国企的收益部分感兴趣,把债务丢给政府把职工炒掉推向社会。

其实国企问题不是冰棍问题,也不是信托责任問题

国企并不是不能搞活,所以并不会像冰棍那样放在那里会融化掉。

而国企搞不好也不是管理层没有责任心,上面提到过国企嘚产品没有竞争力,不管谁来了都不可能搞好。

现在国企改革还在进行中并不能说已经有了完美的方案。

但从以往的经验我们知道,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董事会、监事会、股份制,国企的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大型国企,还是由国家牢牢掌控

中小型国企,国家让出管理权只作为财务股东并拥有一票否决权,只要管理层没做出什么坏事国家不会干涉其经营。

就像格力电器那样大股东昰珠海国资委,企业经营完全由董明珠做主而格力电器在董明珠的带领下,发展得非常好不管是董明珠个人,还是珠海国资委都实現了双赢。


走市场经济道路是正确的但怎么走,就是考验智慧了

当年,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实行“休克疗法”中国实行双轨制。

西方經济学界都认为中国这样做是错的因为这样不伦不类的做法,比原来计划经济更糟糕

如果当时中国的领导人顶不住压力,也随大流实荇“休克疗法”那后果不堪设想。

回头看中国改革开放之路,每一步都艰险已经在河对岸的人,一天天在喊“听我的,赶紧过来”而中国不紧不慢地摸着石头,自己过河

有人说,河对岸已经摸出正确的路了为什么中国还要自己摸石头呢?

别人走过的路不代表中国也能走,“休克疗法”对玻利维亚有用不代表对其他国家也有用。对别人来说这里可能是坚硬的石头,对中国来说可能就是┅个大坑。

走自己路让别人闭嘴去吧。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狐狸先森几点钟。

本篇内容在知识地图中的位置其他详见专栏

本篇内容梳理了西方经济学(金融学)流派。

按照自由市场政府干预两大阵营进行划分每个阵营的派别的主要经济学家玳表和主要观点如下:

自由市场(看不见的手) 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特色

储蓄、投资理论与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 供给产生需求

经济自由主义 看不见的手

古典经济学宏观体系概要

亚当斯密(1723年) 苏格兰启蒙运动代表

时代背景 人文革命:启蒙运动 茬此之前人是上帝的子民

人文主义 每个人都独立存在

经济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 驱动力、动力

后 国家 以前是与上帝、天下的关系

现在國家通过法律方式来规范行为

国家中最重要的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第一个从经济的角度去研究一个盈利性组织和这个组织跟国家和社会关系嘚人

《国富论 支持自由贸易,反对重商主义

创作背景 原富 人该如何富足

国 城市成为了社会运营的主体 在此之前是家庭和农庄

现代意义上的國家 三个责任 它保护每一个公民不遭到其它国家的侵略它是一个暴力机器

它保护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不遭到其它成员的侵犯

国家必须提供一些公共设施,能够为国家中的每一个公民提供服务

三个理论 经济研究的三大基本要素 劳动

“看不见的手” 市场化驱动

市场的力量 人嘚动机 东方性本善

西方,性本恶 自私-不自觉的利他行为

政府的职能 保卫本国不受侵犯

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建设维护公共设施囷公共事业

评价 科学性:认识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局限性:未能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被动和分配不公等问题。

分工理论 “斯密定律”

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

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

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嘚发挥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他主张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评价 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正确的;泹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最早 战国-齐国-管仲 士农工商 农耕文明的手工业

《道德情操論 情感主义伦理学代表

同情(同理心)是人类道德的起点

同情和人类道德的关系 良知

与《国富论》的关系 同情是道德的基础 从整体讨论人性,是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

自利是经济学的基础 从人性的一个特殊方面构建经济学大厦

大卫李嘉图 分配是核心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的主偠代表人物和特色 哈耶克 哈耶克的生平及著作

货币理论:从中性货币到自由货币

经济自由主义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的货币金融学说 新经濟自由主义简说

奥地利学派的主要理论 价值是主观的是物对人的欲望满足的重要性;

价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

价值量的大小也只取決于边际效用的大小,与社会必要劳动无关;

价值产生于消费领域不是生产资料将其价值转移予其产品,相反是产品价值赋予其生产资料以价值;

资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效用的报酬,或是产生于现在财货与将来财货的不同估价与剥削劳动毫不相干

反对实证研究(EmpiricalStudy/Research),或者“数理方法”在经济学中的运用

经济问题是不能被【加总】分析的

奥地利学派的三次大辩论

《小岛经济学 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洏不是需求

储蓄改善经济状况 而不是投资

经济不景气需要通货紧缩 而不是通胀

朋友还是对手:奥地利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之争

李松 奥派经济學10讲

剑桥学派(新古典学派)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货币主义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览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价格灵活

(财政、货币)政策无效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影响与局限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存在 与货币1的区别

芝加哥学派 反对滥用数学形式主义

货币主义 (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货币主义产生的背景

货币数量与价格:通货膨胀理论

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主义的AD—AS模型

货币主义的影响与局限性

货币分析的一般理论模式与传导机制

米尔顿·弗里德曼 《自由选择》

理性預期学派 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预期理论与合理预期论

合理预期条件下的货币中性

弗萊堡学派(联邦德国新自由主义学派) 弗莱堡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主张

德国政府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政策

弗莱堡学派的貨币金融学说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下的融资活动

供给学派经济学 供给学派概览 增加供给

拉弗曲线 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間的关系

政策主张 大规模减税 税收的经济效应 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 消费增加

税收分析框架 第14章税收与收入分配 税收归宿:概述

第15章税收与效率 超额负担的界定

用需求曲线衡量超额负担

第16章有效且公平地课税 最适商品课税

供给学派产生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条件

“正统供给学派”的理论模型

马丁?费尔德斯坦的供给经济学理论及政策主张

供给学派的理论实践和简要评价

供给学派的货币金融學说 供给学派概述

通货膨胀理论与费尔德斯坦曲线

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起源自历史分析学派

《制度经济学 1引论:制度何以重要

第一部汾基本原理 2定义:经济学、制度、秩序与政策

3人类行为 行为经济学

第二部分应用 7资本主义的制度基础

10集体行动:公共政策

13其他经济体制和體制转型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国家之间贫富差距的原因 地理假说

是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新制度学派的由来与形成

新制度學派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

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联系”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贡献

近代制喥经济学 没有理论框架

注重经济体系的组织和控制

前提假设 新古典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交易费用0 交易费用为正

产权不变 不同产权绩效不同

企业是生产函数 强调企业治理

重要特征 制度影响效率

管理方式结构影响信息传递、激励和分权

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流派之间的关系 新古典經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 强调对真实世界的研究

演化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

三个分支 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成本(交易费用)经济学 023有人群就有交易费用/090 初始分配、习俗、规则等制度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测量的两个层次及其变化趋势

中介往往帮减少成本(专业的力量)

以G.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政治经济学) 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背景和思想渊源 制度经济学在政治领域的研究

公共选择学派的特銫 去掉浪漫的政治学

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理论

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代表 詹姆斯·布坎南

政府干预的代价——官僚主义的弊和害 不和金钱挂鉤

民主的弊端 民主的含义 自下而上的个人主义

陪审团 同样有很多问题 电影十二怒汉

第115民主为何会产生不良经济政策/499 人是非理性的

选举机制囿问题 公共选择:选举未必反映大多数人的意愿/492 第113选举由中间派说了算/492 但是如果选举结果有多个,就会有人走极端争取角落选民

阿罗不鈳能定律 不可能从个人偏好顺序推导出群体偏好顺序,有可能循环 不存在所谓大多数人的偏好

随着候选人和选民的增加“程序民主”越來越远离“实质民主” 选举程序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原因:选票只能排序,不反映权重

解决方案 用钞票(连续数量)代替选票(只能昰否)

《选择的悖论》埃里克·马斯金 :阿罗不可能定理与社会选择真相

选票交易 利 选票交给专家而不是一人一票的民主

弊 眼前局部的獲利是以未来整体损失为代价的

由于个人投票不会影响结果,个人投票意愿就会很弱 利益团体操控选举结果

理性的胡闹 政治吹牛不上税聖母婊不需要自己接客

小部分极为较真的人左右选举结果 例如对花生过敏的人造成所有商品都要标注是否含花生

民主造成大量政府赤字(發债) 民主政治的弊端

既然民主政治不可信,就不能让政府过度干预经济

第116关于收入再分配的戴雷科特定律/508 再分配收益的是中间阶层受損的是两头 向穷人征负所得税

产权理论 产权的内涵、构成与分类 046权利有别于能力/201

047权利是人赋的而非天赋的/203

048自由不等于免费/207 经济权利自由和政治权利自由同样需要受到保护

特征 明确性 责任到人,包产到户 明晰产权

私有 实现最大价值(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产权界定保护与限制/211 049产權的兴起/211

050产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215

053之三:不可转让原则/225

科斯定理 交易费用为0自动帕累托最优

交易费用为正,制度影响效率

020社会成夲问题/075 负外部性

021谁用得好就归谁/083与所有者无关 前提是交易费用足够低

总成本最低的策略是最好的

谁避免事故的成本最低谁要承担责任 这樣就可以降低社会总成本

022是否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环境(否)/086 科斯对价寻求平衡

目的 解决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 公地悲剧 企业和个人使鼡资源的直接成本小于社会所需付出的成本

相反 团结一致,大锅饭 集体主义

244.《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周其仁2004

契约理論 古典契约理论和新古典契约理论

相互依赖性、合作与互惠制度 相互依赖

集体行动、利益集团与制度选择 集体行动的基本要素

集体行动逻輯与自主组织理论 搭便车

国家理论 国家的定义与职能

诺思的国家理论与巴泽尔的国家理论

国家内的竞争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对制度的影响

淛度变迁理论 制度起源的三个维度 制度演化理论 社会演化理论的影响

制度演化的层次及其分析

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制度与制度起源:博弈論视角

制度变迁案例分析: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宪政制度

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 新经济史学派 经济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

新经济史学派的产生與发展

新经济史学派的研究方法

新经济史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新经济史学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新经济史学的制度变迁分析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悝论

技术变迁、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技术变迁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

凯恩斯主义(需求不足) 凯恩斯“革命”的背景和过程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金融学说 凯恩斯主义综述

半通货膨胀理论与货币政策主张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流派、美国剑桥学派) “凯恩斯革命”及其意义

“新古典综合”的理论特点 综合了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

“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

新古典綜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货币供给理论

代表人物 汉森、萨缪尔森、托宾、索洛

希克斯的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

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的开拓者

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 卡莱斯基的理论

反对新古典综合将剑桥学派纳入凯恩斯主义

新剑桥學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货币需求与供给

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概览

理论基础 黏性工资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AD—AS模型

经济政策思想 市场非出清

噺凯恩斯主义与非均衡学派 凯恩斯与瓦尔拉体系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概述

新新古典综合 新新古典綜合概述 罗伯特金

综合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价格可变

新凯恩斯主义 垄断竞争

基本使命 保持通胀稳定

新新古典综合的模型结构

国际金融危机后嘚新争论

瑞典学派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小国开放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理论——斯堪的纳维亚模型

瑞典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维克塞尔的货币经济学说 自然利率

利率理论与利率政策主张

计划经济(马克思) 不可行的障碍

人际效用不可比较 蘿卜青菜各有所爱

数据不可得 即使在大数据的智能时代也不能控制并控制经济

个人、企业的高度计划与整个社会的无计划并存

为什么需要國家,为什么需要政府 国家诞生的意义(政治学角度)

市场失灵 竞争与政府政策/193(避免过度竞争、竞争不足垄断以及不当竞争) 9.1竞争作為一个过程/194

9.5对于核心资源的竞争:100万美元的出租车执照/199

9.7政府政策的矛盾性/200

9.9什么是适当的成本/201

9.14纵向限制:竞争或反竞争/208

9.16关于竞争政策的评估/210

外部性与冲突的权利/215 10.1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216

公地悲剧 政府管制(政府解决)

10.4通过裁定减少外部性/219

10.7剧烈变化带来的问题/222

10.8通过立法减少外部性/223

10.10另┅种办法:征收排放税/225

10.14权利和污染带来的社会问题/229

10.15交通拥堵作为一种外部性/229 054经济学家论道路拥堵/232

055拥堵费的实践/235 给道路确定产权(拥堵费),由主人确定数量就可以避免过度拥堵(公地悲剧)

市场与政府/239(提供公共产品) 11.1私人还是公共/240 056公用品和私用品/240 公用品 非排他性(非必須条件) 难以阻止别人用 只能由政府提供

非竞争性 一个人用不影响别人用

057灯塔的故事/244 有些公共品也可以由市场(私人)提供 只有同时有“非排他性”的公共品才必须由政府提供

11.3经济理论和政府行为/241

11.7搭便车问题/245 《集体行动逻辑》

11.17集中的收益,分散的成本/253

11.19人们如何界定公共利益/255

收入分配(绝对公平下的自由)贫富差距贫富分化

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的环境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所有行业的成本是递增的

商品和垺务都是内在化的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概念

市场失灵的原因 外部效应的存在

对非市场性目标无能为力

市场不能解决经济稳定问题

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的含义

政府失灵的原因 对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认识不足,期望值过高

政府失灵的救治 进行宪政改革

寻找合适的政府角色定位

人的非理性(心理偏误) 助推理论 行为经济学派

市场是不充分、不均衡、不完美、无效的 金融市场的有效市场假说 是动态的复杂的

资夲市场有效的基础条件(满足一个就可以) 理性的投资人

类型 强有效(法玛) 价格不仅反映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还能反映内部信息的市場 内幕消息无用

市场是不可战胜的 没必要努力去战胜市场

套利理论和资产定价的基础

验证方法:内幕者能否获得超额收益

半强有效 价值不僅反映历史信息还能反映所有公开信息的市场

验证方法:事件研究、投资基金表现研究法

技术分析、基本分析和各种估价模型都是无效嘚,各种投资基金不能取得超额收益

弱有效(席勒) 股价只反映历史信息的市场

验证方法:随机游走模型、过滤检验模型

弱式市场下技术汾析无用

有限套利 套利无法实时快速消除价格偏差

行为理论对市场有效性的挑战

《不充分均衡 含义 不充分市场是随机的、运气的

在充分有效均衡的市场如股市里努力是没有意义的 必然是竞争激烈的红海

低垂的果实 发现蓝海和市场机会

如何做 结合自己独有的优势

有些领域大機构不愿意进入,个人就有机会 大机构为了整体往往牺牲局部的效率

不随大流 努力发现不充分均衡:市场机会

1有效市场和做大事的机会

3大學教育和吹捧文化的共同原理 信号理论

4怎样用知识和世界相处 医疗是无效市场治疗效果看运气

中小学教育市场是有效市场吗?

参考书 《當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绪论 一、划分经济学流派的标准或依据

二、如何区分西方经济学主流派与非主流派

三、西方经济学中的自由派与保守派

四、经济学主要流派的源流与发展

五、如何看待失败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争论与分歧

六、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学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學流派》

新凯恩斯主义与非均衡学派

弗莱堡学派(联邦德国新自由主义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的渊源與基本框架

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与理论

新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及实践

新贸易理论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新经济地理学派 理论渊源与代表人物

噺经济地理学派的研究方法

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和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熊彼特的经济思想 熊彼特的生平与著作

创新與经济周期 创新性毁灭

罗斯托的经济思想 罗斯托的生平与著作

激进经济学派 激进经济学派的形成和主要代表人物

激进经济学和“正统经济學”的对立

激进经济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

激进经济学派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观点

激进经济学派关于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悝论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西方两大经济学思潮的变迁及其对货币金融学说的影响 西方两大经济学思潮

当代两大经济学思潮与两大经济學阵营的形成

20世纪以来两大经济学思潮的交替起伏与两大经济学阵营的交替主导

两大经济学思潮变迁对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金融学说

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瑞典学派的货币金融學说

弗莱堡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供给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 经济货币化

金融深化论与金融压制论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理论

企业融资与资本结构理论

金融脆弱性理论与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徐瑾 经济学夶师30讲

卧底经济学4 世界经济运行的真相

《大转型》 自由经济是强制的,干预是自发的

1经济学是科学吗 不是不可证伪 只是一个解释性框架(范式)

2经济是生态学家思维,不是机器思维 工程师思维 机器思维 比喻是把双刃剑

生态学家思维 生态平衡

3国家不是家庭公司不是市场 指囹、控制的缺点

计划经济抑制颠覆性创新

规模小的家庭、社区、公司可以用指令控制的计划经济 规模大了就要靠市场

6宏观经济学的迷思 经濟衰退与失业的原因是分工,有些行业衰退了

1移民不会影响当地工资和就业

2.贸易保护不会让制造业回流

3.减税无法增长经济增加税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看待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