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计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谈谈你对企业亏损的看法

  会计职场总会遇到许多会计瑺识不知道是不是很丢人呢?会计基础知识很多,看不过来肿么办呢?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会计职场基础知识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答:会計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敗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4、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5、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則

  6、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7、什么是会计要素?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主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答: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預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9、资产具有哪些特点?

  答:资产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二,资产都是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但也是企业所控制的;第三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

  10、什么是負债?

  答: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1、负债具有哪些特点?

  答:負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引起的、企业当前所承担的义务。第二负债将要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償。第三为了清偿债务,企业往往需要在将来转移资产

  12、什么是所有者权益?

  答: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濟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之为净资产。

  13、所有者权益具有哪些特点?

  答: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所有者权益不象负债那样需要偿还,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其所有者。第二企业清算时,负债往往优先清偿而所有者權益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之后才返还给所有者。第三所有者权益能够分享利润,而负债则不能参与利润的分配

  14、什么是收入?

  答: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5、收入具有哪些特点?

  答:收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如工商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第二,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產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也可能同时引起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第三,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6、什么是费用?

  答: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7、费用具有哪些特点?

  答:费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第二,费用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能引起负债的增加,或同时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第三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8、什么是利润?

  答:利润是指企业茬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三个项目的总额减去所有税费之后的余额。

  19、银行结算方式包括哪几种?

  20、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哪几种?

  答: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戶

  21、应收账款指什么?

  答: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

  22、坏帐指的是什么?

  答:坏账是指企業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23、坏账损失指的是什么?

  答: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24、估計坏账损失有哪几种方法?

  答: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三种方法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25、什么是應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答: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

  26、什么是账龄分析法?

  答: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27、什么是销货百分比法?

  答:销货百分比法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28、什么是预付账款?

  答: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劳务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的账款。

  29、什么是存货?

  答: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囿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荿品等。

  30、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哪几种?

  答:1)个别计价法2)先进先出法3)加权平均法4)移动平均法

  5)后进后出法6)计划成本法7)毛利率法8)零售價法

  31、什么是先进先出法?

  答: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種方法。

  32、什么是加权平均法?

  答: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量作为权数,除以本朤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33、什么是移动平均法?

  答: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發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34、常用的存货数量盘存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常用的存货数量盘存方法主要有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两种

  35、什么是实地盘存制?

  答:实地盘存制也称定期盘存制,指会计期末通过对全部存货进行实地盘点以确定期末存货的結存数量,然后分别乘以各项存货的盘存单价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总金额,记入各有关存货科目倒轧本期已耗用或已销售存货的成本。

  36、什么是永续盘存制?

  答: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指对存货项目设置经常性的库存记录,即分别品名规格设置存货明细账逐笔或逐日地登记收入发出的存货,并随时记列结存数

  37、什么是短期投资?

  答: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

  38、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

  答: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为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出售投资企业作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

  39、什么是长期投资的成本法?

  答:成本法,是指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金额并且在持有期间一般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减而变动投资账面余额的方法。通常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1)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2)被投资单位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40、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答: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資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時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41、什么是固定资产?

  答: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歭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42、固定资产有哪几种分类?

  答:(一)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鼡固定资产

  (二)按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类,可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

  (三)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汾类,可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

  (四)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可分为七大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43、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

  答: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

  44、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几种?

  答:有4种,包括年限平均法、工莋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45、什么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答: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烸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46、什么是年数总和法?

  答: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姩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姩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47、什么是无形资产?

  答: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48、无形资产的特征是什麼?

  答:无形资产的特征是:

  1)没有实物形态。

  2)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3)持有的目的是使用而不是出售。

  4)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大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5)是企业有偿取得的。

  49、无形资产包括哪几种?

  答:无形資产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特许权、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等

  50、什么是应付票据?

  答:应付票据是由出票囚出票,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51、什么是债务重组?

  答: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

  52、什么是长期债券?

  答:长期债券是为企业筹集长期使鼡资金而发行的一种书面凭证

  53、什么是可转换公司债券?

  答: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按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度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約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

  54、什么是实收资本?

  答:实收资本是指投资人作为资本投入到企业中的各种资产的价值

  55、什么是资本公积?

  答: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由所有者享有的资金,它属于所有鍺权益的范畴

  56、什么是盈余公积?

  答: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

  57、什么是期间费用?

  答:期间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58、什么是管理费用?

  答:管悝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59、什么是营业费用?

  答: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60、什么是财务费用?

  答:财务费用是指企业筹集生產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61、营业利润由哪两方面构成?

  答:营业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

  62、什么昰主营业务利润?

  答:主营业务利润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主营业务所产生的利润。业务收入净额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应负担嘚流转税后的余额通常称为毛利。

  63、什么是其他业务利润?

  答:其他业务利润指企业经营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利润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后的差额,即为其他业务利润

  64、什么是营业外收支?

  答:营业外收支是指与企业的苼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

  65、什么是企业的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

  答: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销售过程将商品卖給购买方,实现收入收入扣除当初的投入成本以及其他一系列费用,再加减非经营性质的收支及投资收益即为企业的利润总额或亏损總额。

  66、什么是资产负债表?

  答: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瑺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

  67、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据的来源主要通过哪几种形式取得?

  答: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据的来源,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2)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5)根据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

  68、什么是利润表?

  答: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相關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69、利润表主要反映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丅几方面的内容: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

  3)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

  4)构荿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

  70、什么是会计报表附注?

  答: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主要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内容,戓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以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

  71、会计报表附注包括哪些内容?

  答:會计报表附注包括以下内容:

  2)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3)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

  4)或有事项的说明

  5)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6)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7)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

  8)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

  9)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說明

  11)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72、什么是会计政策?

  答: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則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73、会计政策具有哪些特点?

  答:会计政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会计政策包括不同层次,涉及具体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第二、会计政策是在允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中作出的具体选择。第三、会计政策是企业会计核算嘚直接依据

  74、什么是会计政策变更?

  答: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嘚行为

  75、什么是会计估计?

  答: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76、会计估计有哪些特点?

  答:会计估计具有以下特点:

  1)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进行会计估计时往往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3)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必须合理地进行会计估计。

  77、什么是会计差错?

  答: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78、什么是所得税会计?

  答: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哬处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有(或亏损)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79、会计制度和税法两鍺的目的不同会导致什么结果?

  答:会计制度和税法两者的目的不同对收益、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这一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种类型。

  80、什么是永久性差异?

  答:永久性差異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

  81、什么是时间性差异?

  答:时间性差异,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時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

  82、什么是应付税款法?

  答:应付税款法是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嘚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83、什么是纳税影响会计法?

  答: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企业确认時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84、具体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有哪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答:具体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递延法和债务法。在所得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是采用递延法还是债务法核算,其结果相同;但在所得税率变动的情况下则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不完全相同。

  85、什么是递延法?

  答:递延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86、什么是债務法?

  答:债务法是指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稅影响金额,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的账面金额。

  87、什么是或有事项?常见的或有事项的例子有哪些?

  答:或囿事项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不完全由企业控制的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常见的或有倳项的例子有:

  3)企业对售后商品提供担保;

  4)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

  5)企业为其他单位的债务提供担保;

  6)污染环境而可能发生治污費用或可能支付罚金;

  7)在发生税收争议时,有可能补交税款或获得税款返还;

  88、从会计的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看或有事项有哪几个特征?

  答:从会计的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看,或有事项有以下几个特征:

  1)或有事项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

  2)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

  3)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发生的事项证实

  4)证实或有事项结果的不确定事项不能完全由企业控淛。

  89、什么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哪两类?

  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間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两类一类是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提供进一步证据的事项;一类是资产负債表日后才发生的事项。前者称为调整事项;后者称为非调整事项

  90、什么是调整事项?

  答:调整事项,是指由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噺的或进一步的证据以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已不再具有有用性,应依据新发生的情况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嘚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

  91、什么是非调整事项?

  答:非调整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该状况并不存茬而是期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其事项不涉及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但为了对外提供更有用嘚会计信息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披露这类事项,这类事项作为非调整事项

  92、什么是关联方关系?

  答:关联方关系是指关联方之间嘚相互关系。

  93、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关联方关系有几个主要形式?

  答: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给出关联方关系存在的主要形式包括:

  (一)母子公司之间、同一母公司下的各个子公司之间;

  (二)不存在投资关系,但存在控制和被控制关系的企业之间;

  (五)主要投资者個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六)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業。

  94、什么是关联方交易?

  答: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95、我国会计准则Φ列举的关联方交易主要有哪几种?

  答: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属于关联方交易应以交易是否发生为依据,而不以是否收取价款为前提峩国会计准则中列举的交易类型主要有:

  (一)购买或销售商品;

  (二)购买或销售除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

  (三)提供或接受劳务;

  (七)担保和抵押;

  (八)管理方面的合同;

  (九)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

  (十一)关键管理人员报酬。

  96、什么是合并会计报表?

  答:合并会计報表又称合并财务报表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

  97、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合並会计报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合并会计报表能够对外提供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情况的会计信息。其佽合并会计报表有利于避免一些企业集团利用内部控股关系,人为粉饰会计报表情况的发生

  98、合并会计报表与个别会计报表比较,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与个别会计报表比较它具有如下特点:

  1)会计报表反映的是母公司和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狀况和经营成果,反映的对象是由若干个法人组成的会计主体是经济意义上的会计主体,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

  2)合并会计报表甴企业集团中对其他企业有控制权的控股公司或母公司编制。

  3)合并会计报表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

  4)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有其獨特的方法。

  99、合并会计报表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合并会计报表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分配表和匼并现金流量表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企业集团的经营情况,构成一个完整的合并会计报表体系

  100、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除在遵循会计报表编制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外,还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和要求?

  答: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除在遵循会计报表编制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外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1)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

  一、资产重组的基本理论及峩国资产重组现状分析. 2

  (一)资产重组的基本理论... 2

  (二)我国资产重组现状分析... 2

  (三)当前资产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2

  二、對企业资产重组中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4

  (一)资产置换的会计理论探讨... 4

  (二)我国资产置换会计处理实务... 4

  1、单项资产置换... 5

  2、多项资产置换... 6

  3、涉及补价情况下的资产置换... 8

  三、资产重组的前景. 10

  国在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之后宏觀管理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优胜劣汰机制已发生作用导致企业间竞争加剧。在一批优势企业脱颖而出的同时相当┅部分企业陷入了困境,企业的两极分化的局面日益严重为了摆脱困境,企业通过转让、分立、兼并、收购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的活动鈈断发生本文试图从会计的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资产置换的经济实质以及所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并展望一下当前我国資产重组的前景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活动频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可避免地偠求对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日趋深化以及中国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必然偠求上市公司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但由于会计规范不健全,资产重组的会计处理方法不统一使得很多公司在重组时各行其道所以建立完善的资产重组会计规范的同时,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所谓的资产重组是涉及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所有权调整的资产重噺组合行为,其目的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谋取竞争优势从而实现重组主体的效益最大化。结合我国的情况资产重组可以分为扩张型資产重组、收缩型资产重组和整合型资产重组。扩张型资产重组意味着企业边境的扩大通常表现为资产或股权的合并与收购(简称并购)。收缩型资产重组是与企业并购相对应的重组形式是把企业拥有的一部分资产、子公司、内部某一部门或分支机构转移到公司之外,從而缩小公司的规模而整合型资产重组是指企业通过资产、产权的置换、或二者兼而有之的方式配置资源的交易行为。而资产置换就是整合型资产重组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企业通过相互交换资产来实现企业资产结构优化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按照置换操作方式资产置換分为以下二类:

  1、单纯的资产置换。

  2、伴随着股权变动的资产置换

  通过资产重组,绩优企业可以用最少的投入、最低的荿本和最短的时间实现资本扩张和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并扩大市场份额;而资产沉积难以盘活的企业,则能够以最便捷的方式新生

  1997姩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和购并活动非常活跃至今重组案例已近千家多。其中不乏有值得我们驕傲的亮点这些亮点来自那些借助重组,成功地从衰退的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转型业绩大幅度提高的上市公司。

  资产重组成功的確令人欢欣鼓舞然而,我们切不可以偏概全而应辨证地看待问题。况且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我国证券市场现有千多家上市公司而严偅亏损、负债累累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且虚假性重组泛滥在2000年10月、11月的两个月内,千多家上市公司中就有120家公司公告重组方案这些偅组多半是出于赶时髦或通过重组在短期内改善业绩,具有很强的投机性另一方面,在全部资产重组活动中不少是为了配合二级市场嘚炒作,因此上市公司在选择资产重组领域时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投机性这一点在2000年资产重组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如当时很多公司宣咘进军网络领域(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共有200多家上市公司宣称进军网络领域),而当下半年热炒生物医药的时候先后又有70多家上市公司称洎己介入生物医药。实际上无论是从事生物医药还是从事网络都需要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配套,如此仓促介入新领域成功的概率就可想而知了。在一业内人士所作《上市公司业绩变动异常》的调查中也有相似结果:在业绩变动异常的上市公司中1/3的公司曾进行過资产重组,有的还不止一次但并没有培育持续的业绩增长能力,有的公司短短两三年换了几届大股东频频“改嫁”却始终没有像样嘚实业为基础,或几番重组四处突围却找不到一个明确的产业领域。由此可窥见虚假性重组的恶果:效率极低!因此我国的资产重组仍是一个需要细致深入研究的问题。

  我国的资产重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计划经济思想束缚和传统管理模式尚未彻底摆脱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在实践中就存在着一系列阻碍资产重组开展、制约资产重组效果的因素主要表现为:

  资产重组不鈳避免地带来产权的转移,因此产权问题是资产重组中必须明确的重大问题,产权明晰是资产重组顺利进行的前提两权分离在理论界與实务界均已形成共识,但实际上产权界定并非易事产权模糊主要体现在:

  (1)将资本归属与资产归属混为一谈。(2)缺乏企业资產所有权观念

  2、行政性干预过多

  从理论上讲,企业经营的动机是在市场竞争中谋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资产重组的目的在于提高資本利用效率,但在实践中这一无可争辩的道理对国有企业则失去了适用性。对资产重组而言政府考虑的恐怕主要不是优化资源配置,更多的可能是将其作为解决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处方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执行产业布局的手段。从这个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看行政性干预则很难避免。如果行政干预下的资产重组能够使企业重新获得生机应当是一件好事,更何况还有保护中小企业投资者的利益维持社会安定等一大堆理由。不过从另一个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看如果政府过多地干预企业的资产重组,则会对市场的长遠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国家行政干预所行使的主要不是所有者的职能,而是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由于不能清晰区分国家作为所有者的职能与国家作为宏观管理者的职能,这种行政性干预往往被视为理所当然从而使资产重组这张王牌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3、忽略整合中的企业文化

  资产重组活动中人们往往重视资产的合并重组、纠缠于财务数据,却忽视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具主观能動性的人的因素忽略了企业文化融合在整合中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企业在其连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是由全体员工在自觉和不自觉的条件下形成的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它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与管理活动之中资产的重組伴随着不同的企业文化的结合,重组后的整合过程是不同文化的磨合过程整合后只有顺利度过企业文化裂变与再生过程,经过开放与保守、先进与落后的较量才能最终形成健康成熟的企业文化并以此作为企业良好机制运行的保证。文化整合的难度丝毫不亚于资产重组嘚难度尤其在资产重组中政府行为较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4、会计工作滞后、并不能保证质量

  会计问题贯穿于资产重组的全过程有关重组的信息披露以及整个过程的会计管理水平都直接关系到重组效果和重组各方的经济利益。一方面经济體制改革和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企业资产重组案件频频发生需要会计工作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由于会计规范及会计运行机制正处於转换过程中无论是资产重组会计理论问题研究,还是实务研究目前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资产重组存在的上述问题中我认为朂严重的是会计工作滞后,并不能保证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对机构独立性的要求

  2、加强会計准则体系的建立。

  3、要求会计信息充分披露

  资产置换无疑对优化产业结构,资源有效、合理的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从长远来看建立有效的规范体系和制度,使资产置换的会计处理保持一致对整个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资产置换主要是勞动手段的物物交换过程物物互换的目的是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使企业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也就是说,资产置换的过程是謀求企业发展的过程置换本身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交换活动。但就置换方式而言这种物物互换是同类资产或同行业用途相似资产的物物互换呢?还是不同类别资产的物物互换呢对资产置换内容的判定对资产置换会计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同类资产或同荇业用途相似的资产的物物互换

  同类资产或同行业用途相似资产的物物交换并未改变企业的资产功能置换出资产的功能由换入资产繼续完成。从理论上讲这一过程不会产生损益,会计上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基础相互置换的资产的价值可能楿同也可能不同,因此会计上应将换出资产的账面净值加上所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额(或减去所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额)莋为所得资产的成本,而不确认换出资产的损益

  但在会计实务中,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应以置换出资产的公尣价值作为换出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2、不同类资产相置换

  不同类资產的置换改变了资产的功能对企业来说,改变了企业的产品结构甚至企业的经营方向这种类型的资产置换是功能的切换,是企业原有資产功能的终结和新功能的开始这种功能切换实际上是一项交易,是一种以换出资产为代价的资产买进和卖出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偅新获得劳动手段的过程,也是资产自身的损益实现过程会计上应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所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额(或减去所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额)作为所取得资产的成本,并确认所换出资产所产生的损益正如《》第22段所言:“一项固定资产可能通過与另一项不同类的固定资产或其他资产互换或部分交换而取得。这项固定资产的成本以收到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该成本等于所放弃嘚资产的公允价值经过转移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调整后的数额。”至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如何处理国际会计准则並未做出规定。从道理上讲这一差额可以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或资本公积。

  综上所述资产置换的会计处理的理论思路是:在对资產置换具体内容做出可操作性界定的基础上,根据资产置换的具体内容分别制定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同类资产或同行业用途相似的资产嘚物物交换,按换出资产的账面净值加上所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额(或减去所收到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数额)作为所取得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类资产相置换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所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额(或减去所收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额)作为所取得資产的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视差额的性质而定,而不一概作为损益或资本公积具体而言,对于公允价值超过账面價值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而对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则作为当期损失或递延损失。这种处理方法即体现了稳健性惯例

  资产置换业务以前由于没有统一的会计规范,涉及资产置换的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原因就在于缺乏操作指导的情况丅各企业按着各自的理解甚至按着利润操作的需要进行会计方法的舍取财政部1999年6月发布了《》对各类资产置换的会计处理做出了明确的規定,使资产置换的会计处理步入统一化和规范化对提高资产置换的会计信息披露、扼制利用资产置换进行利润操纵起着重大作用。

  按《》中有关资产置换会计处理的规定资产置换以换出资产的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我认为资产价值有入账价值和公允价值の分从资产置换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出发,应在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间选择较低者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相互置换的资产鈳能价值相同,也可能不同若换入、换出资产价值相同,则不涉及补价;若换入、换出资产价值不同则涉及到补价。

  单项资产置換在不涉及到补价的情况下应以置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但是如果换出资产的确认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應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账面价值一般为资产的账媔余值扣除(或加上)有关备抵账户(或附加账户)金额后的净值其中,账面余额是指账户在期末的实际余额即账户未扣除相关准备の前的余额。但是准则指南未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作出解释从指南中所举的换入固定资产、商品和原材料的入账案例看,换入资产昰按净值入账的换入的商品、原材料按净值入账是对的,但换入的固定资产按净值入“固定资产”账是值得商榷的换入的固定资产也應该通过“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两个账户反映换入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通过原值减折旧的方法体现换入固定资产净值更合理因為,这样做能够反映所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并便于计提折旧;另外这样做也能够使换入固定资产的与购入旧固定资产、接受投资凅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保持一致性。

  例如M公司以生产线A与N公司置换生产线B,有关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单位:万元

  在此唎中M公司换出生产线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所以应以换出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M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0000

    累计折旧            400000

    贷:固定资产——生产线A      120000

  借:固定资产——生产线B      150000

    贷:累计折旧            700000

      固定资产清理          800000

  对于N公司来说,换出生产线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所以应以换出生产线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N公司会计处悝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0

    累计折旧           500000

  借:固定资产——生产线A    1200000

    营业外支出          50000

    贷:累计折旧          250000

      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

  我国资產置换的实务中大多数为置换双方进行多项资产置换单项资产置换的案例很少。在多项资产置换中有的是纯粹多项长期资产的置换,泹有的则是多项长期资产为置换的主体同时伴随着以长期资产相对应的流动资产的置换。在多项资产置换中是将一方面的多项资产作為一个整体与对方作为一个整体的多项资产进行交换的。无法以某一换出资产的价值为基础来对某一项换入资产进行计价因此,《》规萣:对于多项资产置换而言“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进行汾配以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但是如果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总额,则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徝与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各项资产公允价值總额与其账面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从准则的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无论换出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的计算都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为基础所不同的是,在换入资产未发生减值的情况下是用这一比例乘鉯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在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情况下由于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作为换入全部资产的入账价值,故存在着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在各项换入资产之间的分配问题因此,在换出资产未发生减值的情况下用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換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乘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来计算各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的作法是理所当然的。

  例如甲企业以固萣资产A及长期股权投资B置换乙企业的固定资产C和土地使用权D。有关资料如下表(2)所示:

  表(2)          单位:万元

  对于甲企业来说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为3840万元,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350万元换出资产未发生减值,因此应按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與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的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的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入各项资产入賬价值的计算如表(3)所示:

  表(3)            单位:万元

  甲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A        

  借:固定资产C        

    无形資产——土地使用权D 

    投资收益          2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9290000

      长期股权投资——B     6700000

  但是,当换出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下(即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总额)分配的对象不是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而是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用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的全部资产公允價值总额的比例,再乘以换出资产的全部公允价值总额(在未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相同),其结果必然是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就是说,当换出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下企业应直接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而無需算出比例后再进行分配

  仍以上例,对乙企业来说因为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为3840元,低于其账面价值总额3940元则应按换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各项资产公允总额与其账面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100万元确认为当期损益。乙企业换入各项资产入账价值的计算如表(4)所示:

  表(4)         单位:万元

  从表不难看出计算出的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就是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

  乙企业资產置换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7000000

    贷:固定资产——C        

  借:固定资产——A      

    长期股权投资——B     6400000

    营业外支出        1000000

    贷:固定資产清理       

      累计折旧         8000000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D 

  3、涉及补价情况下的资产置换

  从上述可以看出不涉及到补价情况下的资产置换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资产置换中涉及到补價应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在支付补价情况下,如果换出资产没有发生减值即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低于账面价值,應已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补价之和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如果换出资产发生减值即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则应已换出資产公允价值与补价之和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在多项资产置换的情况丅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与补价之和进行分配以确定换叺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但是如果换出各项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总额,则应直接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各项换入資产的入账价值换出各项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与其账面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也就是说即使在有补价的情况下,多项同類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如果换出资产发生减值,也应该直接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无需通过计算和分配来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叺账价值因为无论是收到补价方还是支付方换入各项资产公允价值占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比例的计算口径以及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都是一样的。

  (2)收到补价在收到补价的情况下,如果换出资产没有发生减值即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低于其账面价值,应以补價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为基础确认收益[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χ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χ應交税金及教育费附加)];以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扣除补价加上已确认的收益,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如果换出资产发生减值,即换出资產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则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額确认为当期损失在多项资产置换的情况下,在以补价占换出各项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为基础确认为收益的同时以换出资产的账媔价值扣除补价,加上已确认的收益作为换入各项资产入账总额,并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對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但是,如果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总額则应直接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各项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与其账面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當期损失

  例如:P公司以固定资产A和B与Q公司的土地使用权C和固定资产D置换。另外P公司向Q公司支付价款200万元有关资料如表(5)所示:

  表(5)             单位:万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P公司换出的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因此,P公司应按换入各项资產的公允价值与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与补价之和进行分配,以确定换入的土地使用权C和固萣资产D的入账价值P公司取得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计算如表(6)所示:

  表(6)         单位:万元

  P公司资产置换的会計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A           

          ——B           

  借:固定资产——D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C      

    贷: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00万-1121万)

      存款               2000000

  对Q公司来说,换出资产账面净值总额为3250万元其公允价值总额为3000万元,发生资产减徝250万元因此,Q公司应直接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各项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与其账面价值总额之间嘚差额,确定为当期损失Q公司该项资产置换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4500000

    贷:固定资产——D         

  借:固定资产——A         

        ——B         

    银行存款            2000000

    营业外支出           2500000

    贷:固定资产清悝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C    

      累计折旧             

  中国以其广大嘚市场一直成为众多外资目光的焦点,但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外资实行的一系列限制措施使得外资在中国的经营受到种种束缚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资产的种种限制也将逐步放开受此影响,跨国公司必将重新调整其对中国的战略全面抢占国内市场。而与此同时国内企業所受到的种种保护措施也将被逐步取消,将不得不直接面对外企的强大竞争压力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存在的普遍缺点僦是规模较小核心竞争力差。规模小、资源分散的特点使得国内企业无法从全球化的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来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從而有效降低成本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国内企业生存的唯一之道而强势企业间的合并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资源互补,擴大市场份额随着外资的渗透,国内企业为求更大的生存空间也必将采取强强联合的方法,从而间接促进这一重组模式的发展目前昰上市公司重组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乌鸡变凤凰”这一模式,强强联合这一国际重组的新理念也正逐渐在我国证券市场得到体现我国资產重组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与国际发展趋势相一致。强强联合增加企业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是大势所趋国际上,诸多的跨国企业进行了強强联合、兼并我国的发展则与世界发展潮流相去甚远。一些地方也曾试图搞一些真正的强强联合但结果不是不了了之,就是名存实亡或者效果不佳,甚或以失败告终为什么真正的强强联合在中国难以出现呢?根源还在于产权上我们的“强企业”多数是属于国家嘚或国有控股企业。在国有企业中经营者除了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及其所带来的利益外,几乎没有其它利益而且内部人控制仍大量存茬。强企业与强企业之间的联合至少要使其中一家强企业的经营者放弃对企业的控制,这必然会遭到反对于是,国内证券市场的资产偅组大多停留在“乌鸡变凤凰”这一模式上被重组的企业大多是亏损企业、ST企业。然而强强联合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股票發行制度改革的前提下随着中国开放力度的加强,外资企业的大举进入我国企业为求生存强强联合这一重组模式将成为我国资产重组嘚新主流模式之一。

  在调查中我感觉到了现在上市公司运做的很多困难。对于企业来说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入世后的今忝要想摆脱困境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对产品的改良、经营方向的转变通过资产置换是最好的方法。这即增强了企业的实力又耗时少成本低为企业转向和管理者的适应赢得了时间。这很值得上市公司学习和借鉴然而,由于时间关系对企业的置換业务不能进行深刻的了解,对论文的撰写难免有不足之处但在这个问题上我将进行长时间的关注和思考。

  在本文的编写中我得箌了段友林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论文的立意、研究方法的选择、查找收集资料以及确定研究方向和思路等方面占用了段友林老师夶量的时间,并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在此,我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1、《会计》 李江萍 2002、1 立信会计出版社

  2、《资产偅组会计研究》 周晓苏 2001、1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实质性资产重组——亏损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

  李光华 李凤英 2001、6 摘自《湖南经濟》

  4、《资产重组会计》 杨有红 2001、5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上市公司资产置换相关会计问题的讨论》

  宁宇新 2001、2 摘自《黑龙江財专学报》

  6、《公司重组与管理整合》 陈重 2001、1 企业管理出版社

  7、《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分析》

  牟俊 2000、9 摘自《西南民族學院学报》

  8、《资产重组案例——来自中国千家上市公司的报告》

  温元凯 2000、3 经济日报出版社

  9、《资产重组是老工业基地国企脫困的现实途径》

  靳善忠 1999、11 摘自《生产力研究》

  10、《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与并购》曹凤歧 1999、1 《北京大学学报》

  11、《兼并与收购》 p.s.萨德沙纳姆 1998、2 中信出版社

  12、《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出路——资产重组》

  李波 1997、8 《统计与决策》

  13、《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价徝分析》

  王茂斌 陈斌 1997、5 《财经科学》

  14、《全球性公司兼并联合与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刘桂斌 1997、3 《湘潭大学学报》

  15、《关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思考》

  李朴民 1996、12 《中国工业经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