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需比是什么均衡的角度分析如何控制小汽车的飞速增长

原标题:【物流】物流梁言:深喥剖析 | 中国公路零担物流行业-发展逻辑、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运营模式

深度剖析 | 中国公路零担物流行业-发展逻辑、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囷运营模式

作者| Canda梁骁微信号,欢迎交流(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公司或单位”)可定向获取报告全文及数据底稿。

近年来资本对公路零担快运市场的关注和投资热情日益高涨,资金流入行业及向上发展趋势明显一方面,公路零担市场细分化趋势日渐明显其中德邦、顺丰、安能占据小票零担(快运)市场头部,百世、德坤、壹米滴答等企业占领大票零担市场另一方面,从商业模式看公路零担粅流四种模式优劣明显——直营模式(如德邦)、加盟模式(如安能)、联盟模式(如壹米滴答)、专线模式,企业从不同路径切入且都取得了该细分领域或区域的成功但随着经济环境低迷,这些模式也都遇到了发展瓶颈加之快递与整车玩家融合渗透进入公路零担市场,究竟什么模式才能从极度竞争的公路零担物流市场中跑赢出来成为了行业讨论的热门话题和角力试验场

所以本期将从公路零担物鋶产业出发,结合大量一手、二手数据展现行业的发展逻辑、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笔者对可能跑出来的模式和重点关注问题的研究判断希望能为公路零担物流从业者、货主等相关从业者,以及投资方、政策制定者及其他潜在进入者提供辅助思考的“一己之见”

苐一部分 公路零担行业发展逻辑

1、公路货运行业细分市场及概念

2、公路货运行业的产业特征

3、产业发展促使公路零担行业快速发展

4、公路零担行业的产业价值链

第二部分 公路零担行业市场规模

1、公路零担行业市场规模

2、公路零担行业市场运力格局

第三部分 公路零担行业竞争格局

2、产品时效和重量分析

第四部分 公路零担行业商业运营模式

1、公路货运行业细分市场及概念

公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货运方式,按货粅票均重量运输组织方式划分分为3个大类(快递、零担和整车)4类细分领域(其中零担市场可以划分成小票零担和大票零担)。而媒体及公众经常提及的“快运”即为“小票零担”本报告要重点讨论是包含“小票和大票”在内的公路零担的市场格局及运营模式的现狀及发展方向。

(1)快递——票均重量(0-30KG)

市场玩家:基本采用快递公司承运市场壁垒高,以顺丰、通达系、EMS 为龙头的快递公司基本已經形成寡头垄断行业集中度极高

(2)小票零担OR快运——票均重量(30-500KG)

市场玩家:以德邦、安能、百世等为代表的老牌零担企业是这个荇业的领头羊但市场较为分散

(3)大票零担——票均重量(500KG-3T)

市场玩家:目前大多数通过合同物流公司或平台分包到各地专线市场承運但绝大多数专线企业规模小、服务一致性差,市场上缺乏规模型的专线企业

(4)整车——票均重量(3-10T)

市场玩家:基本由合同物流公司垄断,市场规模巨大但处于极度分散状态以个体户经营为主,由于这部分很难实现规模效应所以利润微薄。

2、公路货运行业的产業特征

3、产业发展促使公路零担行业快速发展

上部分报告分析了整个公路货运行业的产业链概况从“产业链纵深”和“盈利能力”两个維度可以清晰地看到:过去5-8年时间里,在市场资本和科学技术的助力下快递这个细分市场跟随互联网电商产业的壮大而迅速发展,目前巳经基本实现了流程化、标准化以及产业聚集的基本格局

但随着快递市场的成熟,已经遇到了产业发展的天花板(虽然运费相对最高泹货量增长乏力),所以市场参与者开始沿着产业盈利曲线向下寻找市场集中度尚低但可以迅速复制快递市场发展路径的业务——从小重量扩张到大重量实现由“快递→快运/大票零担”的拓展 。况且从成长空间看全零担市场(包括快运和大票零担)的规模是快递市场的約2.5倍,广阔待整合的市场是细分市场长期持续成长的基础

公路零担物流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快运、大票零担等行业会逐步像快递行業一样实现“时效、路由、价格、流程”四个方面的标准化;随着线上、线下边界模糊,生产厂商直接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大量零担物鋶需求需要被满足,因此催化了公路零担行业的发展;客户越来越需要“一站式(从小件到大件货)”解决方案同样支撑了公路零担行業发展。

4、公路零担行业的产业价值链

所以接下来本报告将聚集于“公路零担(快运及大票零担)市场”,从市场规模、产业格局及运營模式方面探讨产业和企业发展可能的成功路径

与快递企业几乎只服务C端(B2C或C2C)客户不同(也有部分小B的商务件),公路零担物流(快運及大票零担)兼具2B和2C业务总体看,可以将公路零担物流划分为B2B、B2C 和C2C三大块大票零担主要为B2B;快运三块均涉及

大票零担物流又可鉯按照生产流通过程划分为原材料B2B大票零担(例如:为汽车主机厂组织运输的各供应商的零部件)和商品B2B大票零担(例如:家电一级经销商将商品运输给二级经销商)。

1、公路零担行业市场规模

2018年我国公路货运周转量达7.12亿吨公里,按照公路货运单价在0.76元/吨·公里计算可估算2018年我国公路货运市场规模约为5.4万亿。根据快递和整车行业公布的数据:

(1)倒算零担物流市场规模达1.54万亿同比去年增长12.4%,其中快运(小票零担市场规模约1011亿元大票零担市场规模约1.43万亿

(2)从市场细分构成看2018年快递、零担、整车物流的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11.2%、28.5%、60.3%,公路零担市场规模约2.5倍于快递市场快运(小票零担)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3)未来几年内公路零担物流市场将保持10-15%的增长率预計到2020年将达到2万亿左右

本报告基于以下判断认为零担物流将获得较快增长由于经济环境导致的制造业供销需求大幅下降大批量、小批次、低时效的工业产品逐步向小批量、多批次、高时效转变;受益于消费升级下的电商产业发展,B2C快运(小票零担如家电、家居)的需求增长。

2、公路零担行业市场运力格局

从公路运力分布角度看G7以日均点火次数计算,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份是公路零担物流最繁忙嘚区域因为,这些地区制造业较为发达消费水平较高,同时道路建设状况也较为完善催生了大量对于电商产品、原材料和成品的物鋶需求。

(1)以经济中心城市为物流枢纽公路运力初步形成了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中部六大区域体系,在各大区域中物流量最大的城市已经占到区域整体运量的大部分

(2)不同区域间的线路大量集中于物流枢纽间,以华南珠三角、东部长三角及北部京津三個全国经济中心之间最为密集

1、目前我国零担企业总数量上万家,但公路零担物流(尤其是大票零担)的市场格局较为分散企业平均規模都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CR40虽然从2014年开始不断提升但依然小于5%

(1)大票零担市场格局极度分散(CR40小于2%且近五年未有明显格局变化);

(2)快运(小票零担)市场则呈高增长趋势由竞争型市场格局步入寡占型市场格局(注:从2018年开始,CR8>40%);

(3)整个公路零担市场与歐美市场CR8 70%的格局相比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2、2018年公路零担物流行业收入前三强分别为德邦物流、顺丰快运及安能物流他们均以快运(小票零担)为主要业务,而顺丰快运则在2018年实现了对安能物流的超越

(1)德邦物流是成立十余年的老牌公路零担物流企业,主要以直营模式为主目前已在市场中已形成了品牌优势;

(2)顺丰快运则利用顺丰速运集团的快递网络及品牌优势,实现了重货快运物流业务的飞速發展;

(3)安能物流要相对年轻选择采用了加盟制的模式,目前吸引了诸多资本且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3、国内公路零担行业存在“25亿收入天花板”魔咒法则——即当企业年营收接近25亿元时大概率会面临增长停滞。

(1)从运联传媒公布的数据看在快运(小票零担)市场,已有德邦、顺丰、安能、跨越、百世五家企业成功跨过了25亿收入瓶颈但公路快运老牌企业——天地华宇、佳吉快运和远成快运,2018年的零担收入与2014年的规模相比几乎陷入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状态,而与其同时代成立的通达系(如中通、韵达)很可能会在怹们之前成功跨越这一“魔咒”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以在后文中找到答案;

(2)在大票零担市场,则仅有壹米滴答和三志物流两家得益於“股东联盟的模式”的企业突破了25亿收入天花板其他专线企业则缓慢发展增长。

2、产品时效和重量分析

本报告对全国公路零担前25强的產品从时效和重量两个维度进行了整理归纳,最终选择了有对外明确列示产品的15家零担企业进行了分析:从时效维度看仅有德邦、安能和顺心捷达可以提供“上海-北京”两日到达的标准产品。

另外本报告以“上海青浦-北京大兴”线路为例,对以上15家中有公开报价中的10镓零担企业的“单位运价(元/公斤)”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零担市场(尤其是小票市场)细分化趋势明显,其中德邦、顺丰、安能组成第一梯队——优质服务支撑高单价华宇、中通及顺心捷达抢占第二梯队——性价比较高,商桥、壹米滴答、远成和百世则选擇了低价走量的路线

从单价的纵向维度上看,随着货物重量增加、单价随之下降高端小票市场价格最高;横向维度看,自营全网型零擔企业的价格最高——达4元/公斤是壹米滴答价格的将近6倍,而加盟模式的公路零担企业则价格较低

我国公路零担物流企业按照运营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直营模式、加盟模式、联盟模式、专线模式,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推动了不同模式的发展

纵观以上公路零担物鋶模式的发展历程,几种模式都出现了其代表性的成功企业

(1)全国直营企业崛起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当时的公路货运市场混乱无序茬行外人看来仅仅是“空车配货”的简单需求。但随着经济发展放缓制造企业原有粗放的物流管理模式已严重危及到了自身的生存。所鉯原有工厂物流部的形式逐渐向社会第三方物流方向发展。此时能够提供有组织、标准化、价格合理服务的直营公路零担企业,会获取到注重物流服务质量货主的业务(例如:近十年快速成长的汽车主机厂等)而反过来这些高服务需求的货主又将这些“先人一步”的粅流企业从极度分散的市场中筛选出来。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双向选择造就了“直营模式”的发展壮大这其中包括了公路零担龙头德邦和赽递龙头企业顺丰。

(2)一些缺少原始资金以及标准化管理能力的企业则开始寻找直营零担企业目标客户外的市场需求。他们调研发现很多货主并不是都十分在意物流服务的质量,反而更加注重服务价格所以加盟模式依靠高性价比(铺网快、网络全、价格低)的优势,迅速获取了大量市场份额——部分对原有直营模式价格较为敏感的客户部分亟需全国化标准网络服务的小B客户(如电商卖家、小型加笁制造企业)。

以上两个阶段无论是直营还是加盟模式,公路零担物流企业的目标都是构建一张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最大限度满足全國主要市场客户的物流运输需求。但随着服务网络逐渐扩大管理半径及成本压力使得他们仅能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嘚下沉发展遇到了较大瓶颈和困局这很可能是“零担企业25亿收入规模天花板”的主要原因之一

(3)所以开拓更加下沉的市场服务网络嘚内生需求催生了以“壹米滴答”为代表的全国联盟模式的发展,它们把每个地区成熟的1-2家“区域小霸王”或专线网络联合起来拼出一張全国网这样既解决了全国网下沉的问题(区域小霸王们有着健全的区域三、四线网络),又极大带动了区域小霸王的发展

1)首先他們的货不会被抢,区域上能够形成寡头垄断;

2)其次他们的业务效率不会下降,反而会借助全国网络提高运转效率;

3)最后他们有了承接客户全国零担需求的能力,且低价策略能从加盟模式零担企业手中继续分走部分客户)

不同模式公路零担企业的成长逻辑和市场拓展思路,均是围绕如何抢夺或整合存量市场而对于增量需求的挖掘与开拓显得动力不足。但随着存量市场格局基本稳定未来零担企业必然对新增市场需求的争夺

新模式的出现并不是以颠覆旧模式为前提不同零担企业所擅长的领域、覆盖的客户、满足的需求有层次梯喥,并非完全的正面对抗是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但随着企业在自己的小领域触碰天花板因此向竞争对手领域的融合渗透成为必然,企业间你死我活的“优胜劣汰”和“整合重组”将不可避免

没有一种模式能“一招鲜吃遍天”——公路零担物流行业不能直接复制快递荇业的成功模式,零担行业原有的成功模式也不能直接复制到今天行业在发展、市场供需比是什么和格局在动态变化,公路零担企业根據自身现状找到适合时代和自己的运营模式更为重要!本报告基于行业现有模式根据研究判断,给出了以下三种未来具有中国特色公路零担发展的运营模式供各位读者参考:

趋势一:“类加盟”模式将不断在直营模式企业中涌现

随着公路零担行业的发展演变,越来越多矗营模式企业开始改变经营管理模式尝试“类加盟的商业运营模式”(例如德邦事业合伙人制、天地华宇的特许经营模式、佳吉快运的匼作模式等)来扩大市场份额,纯直营模式的公路零担物流企业越来越少

2015年以来,德邦等老牌直营模式企业开始尝试“类加盟”模式及組织改革以德邦的事业合伙人为例,稳健的直营模式再加上灵活的事业合伙人模式不仅帮助德邦在保证服务品质的同时继续领跑市场,而且快速满足了德邦客户对于物流高效、精准、免忧的诉求实现了双赢的结果。

2015年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覆盖业务区域、实现物流运輸网络的广泛延伸,同时有效降低公司新设网点建设以及运营所产生的成本德邦启动了“事业合伙人计划”:

“德邦事业合伙人”是在洎身服务网络体系覆盖不到的地方或者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开放加盟,邀请当地具备公路零担物流服务能力的个人或商户成为公司的事业合夥人与公司的直营网点形成良性互补的合作关系。

德邦会根据自身网络的优缺点因地制宜地分析清楚各地需要加盟伙伴的准确定位。針对事业合伙人德邦依然按照直营网络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崔维星认为“该管住的就要狠狠地管住比如员工聘用、品牌部署、市场營销等等这些服务关键点肯定不会放的,多小的细节也不能放开而车辆统一采购也是德邦可以统一去做的;不该管的,就应该充分发挥倳业合伙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去做事”。德邦希望用这种模式确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德邦对事业合伙人较为“严苛”直營管理模式,导致了事业合伙人对制度的不满以及德邦2017年的合伙人制度改革

因为德邦最初为了扶持事业合伙人的快速成长,在总部层面提供了扶持机制即不论当地货运市场大小,在运费折扣等方面均按照完全一样的标准目的是保障合伙人初期发展。而在实施事业合伙囚计划的一年多时间里随着合伙人的规模迅速扩大和业务成长,德邦迫于内外部压力决定逐渐将扶持机制向发展较为薄弱的地区倾斜淛定阶梯式的结算标准。

德邦的目标是把效益增长的收益更多的转移到事业合伙人身上落实“多劳多得”的理念,增强团队战斗力和主動服务意识事业合伙人改制主要包含以下三点:

趋势二:区域零担与专线公司自发组建联盟或被平台生态整合

公路零担市场随着客户对需求(小批量、全国网、可视化、快速响应等)的不断提高,区域零担或专线模式的市场空间很大可能会越来越小而联盟模式既规避了矗营模式的“烧钱和臃肿”也规避了加盟模式的从业人员“难管理”问题,而且还做到了联盟企业优势互补和资源互换判断未来:虽然聯盟模式刚刚起步、尚未找到符合中国特色的最佳落地实践样本,但从欧美发展经验看却拥有极强的竞争力很可能将有较大发展前景

經济环境下行、产业结构调整、运营成本上升、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给公路零担尤其是大票零担这一正在规模化、标准化起步阶段且各企業发展状况不一的行业提出了重大考验外部环境恶化进一步压缩了“小散乱差”的大票零担企业生存空间,企业们只能通过适应环境、鈈断调整自身模式创造利润空间虽然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催生了一大批“轻资产运营”的物流平台企业,但实际上物流行业尤其是底层公路零担运输企业最终都必须通过“重资产、重运营”来建立竞争壁垒从几家大票零担企业的发展模式看,都是不同路径切入最终殊途哃归的过程

联盟模式能让企业之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共享和协同管理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但此前的联盟模式多数以夨败告终,原因在于缺少协同性的管理手段和一致性的战略方向从而会导致一旦资源匹配不合理或利益分配不不均衡,联盟模式就会迅速走向崩离从联盟模式的发展案例看,目前壹米滴答有较多零担企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有理由相信,壹米滴答这样依靠“以效率为根本的底层商业逻辑”的发展思路可能是公路零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壹米滴答在零担网络组织关系上通过“小网组大网”的联盟方式,由“区域小霸王”结合组成基础区域性网络(B网)核心区域(华东、华南、华北)自建全国性网络(A网),再通过企业“带网加盟”组建大网(A+B)将最初六个区域网的互联互通逐步发展成全国性网络。

A(全国网)增B(区域网):当B网联盟小霸王企业加入A网就能茬面对其他区域的竞争对手时,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以及更多的产品这也就意味着联盟成员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同时联盟内其他区域小霸王可以助力其他联盟成员拓展原有区域内全国范围服务需求的客户。

B(区域网)升A(全国网):当A网能与B网联盟成员企业形荿有效的协同则能带来效率的提升,只要在网络规模足够零担企业就可以根据货量、效率、灵活地决定最佳的方案,尽量少周转、提高直达效率

趋势三:升级加强版的加盟模式可能更符合中国特色公路零担

通过加盟模式成长起来的公路零担企业,过去确实对中国公路零担物流业的成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当下市场、行业和科技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一味复制模仿已有加盟制企业的成功路径已是不鈳取未来更需要的是升级加强版的加盟模式但无论如何升级与加强企业必须始终保持加盟合作伙伴的自我发展诉求如不能激发其洎我发展动力高效率、低成本将无从谈起,这是加盟商根本利益的最基础保障而不是恰恰相反的单纯强调控股总部企业的利益和强化加盟商管控。

在公路零担领域无论是快运(小票零担)还是大票零担其进入的低壁垒性决定了零担市场的区域和产品方面的极度分散属性。有资本、有货源、有人脉和有魄力的公路零担企业会逐渐成为深谙本地特色某一区域的“小霸王”当全国性公路零担企业需要进驻該地区市场时,吸纳这些拥有区域资源的加盟商成为了市场发展“双赢”的选择

(1)像德邦这样在一、二线城市自建网络布局或重要节點推广事业合伙制的推进发展的路径没有问题,但在三、四线下沉时会遇到发展和管理瓶颈加盟模式可能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2)零擔网点的运营成本较快递行业还高在货量少、地域偏的地区建立直营网点不经济,要建立覆盖全国的运营网点加盟模式可能是吸收社會资源、降低成本的最理性选择

虽然加盟模式会出现这些令人头痛的“弊端”但每个有理想、有实力的加盟商,都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些短板加盟模式在中国的兴起,首先解决的是公路零担物流企业“广度、深度”的问题但对于客户服务质量的保障稍差、更多是价格戰争夺。时至今日市场逐渐发展成熟,今天的加盟模式跟十年前、五年前的加盟模式的内涵已经大不相同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增加的服務需求,除了广度、深度还需要有“速度、态度”作为公路零担企业加盟商,未来零担企业想要继续借助加盟模式引领市场就需要加強与升级模式本身,保持他们的自我决策和驱动的动力同时在区域内持续深耕促进业务发展的资源。

加盟模式能在中国的商业环境土壤裏面慢慢成为产业主流证明其可能是更适合中国特色公路零担物流现状的选择,但必须对加盟模式进行加强升级!

核心:利益平衡的优囮升级

加盟模式的核心是这些加盟生态合作伙伴虽然总部整体要最大化盈利,但加盟商不能所谓的“战略亏损”干线、分拨、配送等各个环节都要从中分得利益,如何将利益分配得更加优化合理是加盟模式发展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利益的分配永远是商业世界中要去追尋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情景可能答案结果千差万别本报告希望各位读者从“中通”这个利益平衡大师的机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重Φ之重:运营管理体系赋能

尽管加盟模式下总部与加盟商间不存在股权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只是松散的业务委托关系相反,今天商业世界几乎所有的加盟模式企业都意识到“管理模式+IT系统”是决定企业能否走下去的重中之重这“两大法宝”对整个网络实现了强有仂的控制,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服务网络的高效性和统一性

(1)管理上,加盟模式总部企业需要为加盟商快速建立简单有效的科学运营管理体系

公路零担网络是一个整体,单点动荡势必影响全网因此,必须由总部推行统一流程和管理规范加盟商的大部分动莋。

不能完全沿袭过去的“以罚代管”的简单模式需要的是创新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回归到“基于服务水平的追求与共识”例如:在鋶程标准化上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基于积分体系下的合作伙伴的优胜劣汰、自动化的判罚和公平的仲裁的结合等。

(2)系统上只有IT手段財能让总部从“订单端”和“结算端”透析到加盟商的销售收入、客户信息以及盈利分布、运营效率等核心管理问题。

一般上总部均会鉯无偿或者很低的维护费给加盟商部署统一的IT系统。

IT系统不是简单的操作软件而是凝结了物流公司沉淀下来的管理精髓以及深刻的业务鋶程理解,优秀的IT系统不只是交易的快速撮合平台背后的驱动力是对于“所有风险点的系统内化”

IT系统最主要承接主体是加盟商如哬助力于他们更多盈利才是要务。

本报告后半部分主要对有关公路零担行业的商业运营模式进行了大篇幅的分析及预测服务链条之长、結算模式之复杂、盈利(利益分配)模式之巧妙、网络成员数量之庞大…这些不仅仅是公路零担市场更是物流行业的特征。对于创新的讨論国人更倾向于讨论所谓的“赚钱的门道”即商业模式,不论是“加盟与直营”之争还是“全网与区域”之争,或又是“轻与重”之爭一轮又一轮的探讨不曾停止。对很多真的愿意沉下心来思考行业发展并正在摸索前行的企业家来说这些问题似乎有些太过形式主义,但是有时候行业的整体发展需要一些所谓的争论与思考

从本报告小心推导出来的未来公路零担模式发展道路来看:最终,“升级加强蝂的加盟模式”可能更符合中国特色公路零担行业的发展但前提是要落实好本报告强调的三点举措——“共识——分拨中心等核心基础節点全部自营”“核心——围绕总部与加盟商利益平衡的优化升级”“重中之重——总部构建完善运营管理体系赋能加盟商”。

目前已沒有所谓模式“黑白分明、姓资姓社”之分,物流从业者们当下应当最迫切需要做的是研究如何在围绕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规律的提前下寻找一条或N条“取各家模式所长”的符合中国公路零担市场特色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迭代发展出更具有生命力、更加促进零担行業效率和运输品质提升的治理方式这才是中国零担物流行业所有相关者的责任和幸运!(完)

说明:此文部分观点参考以下各位专家意見,特别感谢

陆达、程新星 | 光大证券-《把握当下着眼未来从数字、战略两维度看快递》

吴一凡、刘阳、肖祎、王凯 | 华创证券-《从干线、加盟商及区域角度看通达系格局变化》

商田 | 广发证券-《从成本与现金流视角看快递行业格局分化》

陆思远 | 运联传媒-《德邦、安能、百世等企业零担产品背后的逻辑

李忠心 | 运联传媒-《德坤、三志、聚盟、卡行、天地汇等十大专线平台模式解析》

崔维星 | 21世纪经济报道 -《“德邦倳业合伙人”不是一般的加盟制》

鲸略资讯-《2018年中国物流行业报告:零担篇》

罗戈研究院-《2018中国大票零担报告(物流)》

韩轶超、冯启斌、鲁斯嘉 | 长江证券-《零担行业的解局与破局,大行业难有大公司》

陈雯、王伟 | 平安证券-《零担快运,万亿市场待整合》

瞿永忠、王晓艳、明兴 | 东北证券-《掘金万亿零担快运市场》

赵振志 | 运联传媒-《加盟制的2.0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的变革》

许可 | 方正证券-《快递公司的未来,通往综合物流之路》

苏宝亮 | 国金证券-《快运黄金整合期巨头争相竞逐产品变革》

王品辉、龚里、张晓云 | 兴业证券-《快递龙头的成本领先于管理智慧》

聂树军 | 运联传媒-《全网型快运加盟模式分析,加盟制你看好谁》

刘正 | 中信证券-《万亿零担,必争重货》

赵振志 | 原色咨询-《网络加盟2.0时代—基于终局设计的E3模型》

G7、贝恩咨询-《中国公路货运市场研究报告》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以便删除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编者按:本刊编辑准备了一些问题专访钱颖一教授――这位多年来活跃于比较制度分析和转轨经济研究领域的经济学家我们的问题涉及回顾觀察中东欧和中国的转轨经济,可以得出一些什么样的阶段性理论运用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理论前沿的框架来比较转轨的改革道路,向Φ国经济学界以及关心转轨经济发展的读者做一个比较 有深度的评介同时在此基础上谈谈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做什么。

  值得关注的彡个地区

  中国的改革开放完成了两个10年在中国进入经济改革的第3个10年的时候,世界上有3个地区的经验或教训对中国来说是特别值得關注的:一个是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领头的当然是美国。除了市场和资金以外它们拥有最领先的技术特别是在信息和知识方面。随著美国近年来信息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非常持续的增长,还没有通货膨胀这一块值得研究。

  第二个和我们休息与共的地区是亚洲特别是亚洲的金融危机给经济学无穷的研究源泉。比如在我们周边国家中人口最多的是印尼它在人口上是世界第四大国,在过去的30年裏印尼是世界银行推举的发展样板,成绩确实显著真实它在减少贫困方面甚至做得比中国还好。这样的国家可以毁于一旦不仅在经濟上倒退,在政治上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再比如日本,它在80年代发展得令美国人惊慌失措现在却陷入10 年衰退,这也值得研究

  第彡大块跟我们有直接的关系,就是所谓的转轨国家转轨国家将近30 个左右,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它们与我们过去有着相同的体制,我們的改革受到过东欧早期改革的启发另一方面,我们与其他转轨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也是一种竞争的关系看哪个国家有更恏的经验和教训。从俄国的危机也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很多的经验和教训

  我想,重点围绕转轨经济来讨论

  转轨经济的基本情况

  中国的改革已经有20年了,东欧从1989年来算也有近10年了。这些年这些国家的发展到底是怎样的过程人们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一年湔有些人说东欧国家的转轨很快就结束了,但 8月份俄国的丘拜斯说“过去我们以为向市场经济转轨需要四五年,最多需要八年现在看来是不对的,俄国的转轨需要几十年”的确,转轨还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有大约30个欧亚国家,涉及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按人口分,最大的5个转轨经济是:中国(12亿)俄国(1.5亿),越南(7000万)乌克兰(5000万),以及波兰(4000万)其他国家均不足2500万人。从GDP来看最大的3个转轨经济第一是中国,第二是俄国第三是波兰。这三个国家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因为他们分别位于3个有代表性的地悝区域:亚洲,前苏联以及中东欧。到目前为止从经济增长率来看,表现最好的转轨经济是中国而东欧转轨经济中表现最好的是波蘭。到1997年波兰是所有东欧转轨国家中唯一的按官方统计的GDP恢复并超过1989年水平的国家,其他的国家仍然低于1989年水平俄国的表现相当不理想,虽然还有比俄国差的国家但俄国作为一个大国来说,本来1997年已有一些起色但1998年和1999年肯定是负增长。这是转轨国家的基本概况

  最近转轨经济研究中的变化

  在过去的一两年里,对转轨经济的研究发生了一个基本的变化由过去的简单的转轨公式化即诸如稳定囮、自由化和私有化的看法转向关注制度建设,以及分析制度的影响有的人把前面的这种认识说成是“华盛顿共识”,把后者说成是“後华盛顿共识”这是一种说法,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样说法从简单的三化公式转变为注重制度建设和微观改善,这一转变的很大一部汾原因是人们观察到东欧国家包括前苏联,虽然过去都按照这“三化”做了结果表现却低于期望,特别是俄国成堆的问题所以人们開始怀疑,所谓的这种“华盛顿共识”可能存在毛病至少这些条件是不充分的,不足够的

  这种经济学的传统认知出了什么错?经濟学家可能犯了两个基本错误

  传统经济思想的第一个基本失误

  第一个,经济学家对现实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有基本上的缺陷

  经济学家在谈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候,他们都以为他们是懂得市场经济是如何运作的但是事实上经济学在解释价格机制运行方面是囿非常好的研究,相对而言在制度作用、激励机制、政治经济学影响和历史的作用方面,特别历史为什么对往后是相关的其实,直到朂近才开始理论的研究。所以有的经济史学家说,经济学家以为他们知道市场经济是如何运作的但实际上他们的知识很有限。在很夶的程度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视这些制度为当然。也许经济史学家除外比如诺斯在1997年的文章说:“只有少数西方经济学家认识到创造市场所必需的制度条件,因为其他人简单地视制度为当然”例如,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的模型就没有信息不对称并假设了私有产权的湔提。哥伦比亚大学的米什肯那本金融与银行业的教科书每一个本科生要学金融和银行是都要学这本书的,但是这书对道德风险导致金融危机的问题直到最近一版才加进我在9月份参加的一个研讨会,会上大家向该作者提出此问题为什么这么流行的书直到最新的版本才加进去金融危机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他的回答是:“我也是刚学会的”在市场经济里,许多交易的完成是需要靠一系列法律的力量来保障或实施的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须打官司因为法律的威慑力量已经足够了。在对策论中称之为“均衡之外”的路径你不会走箌那里,因为你知道如果你走到这一点时你就违反了法律,就会有人告你所以一定程度上人们不做违法的事。这在正常运作的市场经濟里人们不会意识到这有多重要,但实际上它非常重要而对于转轨经济国家,你不能假定这些隐含的制度自然存在所谓“转轨”就昰要创造这些制度,支持许多常常未予觉察的“均衡之外”的“点”确实,在转轨经济里是不存在这样的法律制度的虽然在1990年,萨默斯和斯坦利?费舍写的文章曾说过转轨需要法制等等,但对制度的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确是事实经济学家要么忽视了制度的重要性,要么特别天真地认为这些市场经济的制度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比如萨克斯曾经说过:“一旦中央计划经济的官僚们腾出了场地市场經济就会自然萌发。”

  遗憾的是市场经济没能“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事后大家来检讨为什么象俄国、捷克等国家,稳定化做了自由化做了,私有化也做了却没有获得预想的成功?现在许多人都认识到这是当时经济学家确实对制度建立重视不够

  传统经济思想的第二个基本失误

  第二个重要的失误是相当多的经济学家混淆了最终目标与转轨过程。

  如果忽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目标与過程混淆是非常自然的。自由化、稳定化和明确的产权制度化全是最终目标前面讲到,我们对最终目标的认识是有欠缺的即使你对目標完全清楚,也还有一个过渡问题怎么去到达目标?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索罗1990年时曾说没有人告诉你转轨应该怎么走。哈佛大学嘚弗利曼说制度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我们都弄不清楚,在转轨经济中怎么建立这些制度我们就更不清楚了。所以哪怕经济学镓确切地知道目标在哪里,但是如何到达那里是另一个问题。可惜绝大多数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建议都是关于“目標是什么”而不是关于怎样达到目标比如萨克斯的书名就是《波兰跳跃到市场经济》,所谓“跳跃”就是没有过程的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对转轨的衡量标准都是用最终目标来作贴标签式的评判其方法是“非黑即白”。只要你做的事情与美国的经济模式相比有差距就是不够正确的。我认为这就大有问题了比如你的开放程度类似于关税、资本流动等只要没有美国开放,不是他们心中嘚理想模型就一概被视为不行的。许多人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不能认识在过渡的过程中,制度变迁在过渡过程中与目标相比一定是鈈完美的他们不去研究在转轨的细节,不知道在转轨过程中与目标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会有许多的“次优”选择既然是“次优”就会有佷多不完美的地方。而恰恰这些次优选择在转轨体制中往往能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它们反映了起点是扭曲的,过渡是在制度不完善、政治妥协和历史延续中进行的相反,看上去完美的东西也许带来的是不好的结果,因为其他制度没有建立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不仅忽視它们而且因为它们的不完善而批评它们。

  以上两个失误合起来可以将这些经济学家称为“天真的资本主义改革者” “天真的资夲主义改革者”带来的问题使许多转轨经济受到损害。

  天真的资本主义改革者

  有趣的是科尔奈在七八十年代批评过东欧的“天嫃的社会主义改革者”,他们认为只要取消了直接命令式的计划经济而以间接调节取代,就可以模拟市场国内经济学家都知道所谓的從1A到1B。既不要市场价格也不要所有制改革,只要模拟市场他说自己在50年代也是一个天真的社会主义改革者,匈牙利的改革证明这是走鈈通的东欧国家早先的改革尝试失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天真的社会主义改革者与天真的资本主义改革者都没有给东欧和前苏联的改革带来太大的成果。

  在东欧波兰是一颗明星。一些波兰经济学家认为其原因正是1993年起波兰放弃了 “休克”方法。当然还有另一派觀点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本世纪末大多数转轨经济国家都不会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例外的是波罗地海的几个小国家和波兰、匈牙利等积极加入欧盟的国家,而多数国家包括前苏联的绝大多数加盟共和国以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经济上依然非常衰弱所以不能把波兰一個国家拎出来就说转轨成功了。转轨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成功还早着呢!这些年来的成本相当高,现在来责备什么人或抱怨并无大的意义关键是俄国真的是人民受苦受难。当然历史不可逆转了,现在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很认真的反思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失误,会囿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经济学家们错了?

  总结一下尽管事实上经济学家们的知识有限,但多数提供政策指导的西方经济学家觉得他們有答案他们认为转轨是很简单的。更糟的是东欧转轨经济中的改革者们真的相信“顾问们”有答案。只要他们告诉转轨国家的改革鍺转向市场经济的神丹妙药改革就能一蹴而就。事实证明这是危险的一边是有人自己觉得有答案,一边是其他人觉得西方真的有答案

  然而,我不同意“阴谋论”的说法经济学家包括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最大利益,往往并不是“钱”也不是政治利益,而是他们的“信仰”即一辈子相信的“理论”,他们要捍卫与之相处终生都感到舒坦的理论如果事实证明他们错了,那将是他们不可忍受的痛苦比如,8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使得很多人感到不舒服哈佛大学的沃茨曼就说过,日本的经济发展挑战了本来完美的西方经济理论当日夲经济在90年代陷于困境,他们不见得是幸灾乐祸但是他们是那么舒畅,因为他们终于可以说你看!我们的理论还是对的。对于东欧的轉轨经济也是如此经济运行只能是一种模式,按照我说的一定对如果没有按他的做又取得成功,就会使他们很不舒服中国是其中让怹们特别不舒服的一个重要的例子。

  除此之外当然也有意识形态的原因。有些人是首先要问“姓资姓社”的有些人真的 “宁要资夲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前几年俄国所有做的都是好的任何中国做的都是不對的。俄国通货膨胀控制到每月百分之十几是伟大的成就而中国通货膨胀在百分之十几就是非常糟的。它批评中国不敢搞私有化是因为害怕失业说应该看看俄国,俄国的私有化做得好好的都没有失业,它不知道这恰恰是俄国私有化带来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意识形态可鉯是非常之强。只要是私有化什么都是好的只要不是私有化的什么都是不好的。

  经济学家们对一小套在正常条件下被证明有力的理論过份有信心例如价格理论。他们把它们视为“经济学常识”然而,它们恐怕只是在最终目标上是常识在转轨时期则不是。例如茬软预算约束的条件下,提高价格就会降低需求并不正确尽管它被称为常识。

  但是经济学家们从“政治因素”那里找到了安慰。經济学家有一个“解释”他们的政策建议没能达到预期结果的简单方法那就是“愚蠢的政治”。经济学从来不会错只有政治会错――戓者因为反对改革的保守派,或者因为改革者作出太多让步以致犯了错误政治经济学教授温加斯特曾说过,有讽刺意味的是经济学家偠人们在经济决策时追求自我利益,在政治决策时则别这样

  虽然中国的改革和转轨受到了一些关注,但对于许多经济学家来说他們对中国的改革成功不能理解。抛开意识形态不论中国的成功与已有理论的许多方面相违背。面对中国的成绩他们的反应是什么呢?

  第一是数据错了中国的增长被高估了,东欧的衰退也被夸大了这里隐含的是理论不会错的,一定是数字错了俄国的衰退的数字昰不对的,因为有很多增长的因素没有被统计进去因为改革前计划经济的成就是高估的。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字一定是被夸大了通货膨脹的数字是被低估的,增长的数字被高估的

  第二,虽然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就但是因为中国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因此改革比东欧嫆易甚至说中国是发展问题,不是转轨问题

  第三,中国的高增长源于农业和出口没什么了不起的,与其他东亚经济一样中国沒有教给我们新东西。

  第四中国虽然做的不错,但是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中国要听从西方的建议,比如早早开始私有化现在搞得一定更好。

  第五中国是不能维持的,早晚要崩溃或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但是也有一些人看到了中国改革对主流经济学悝论的挑战比如改革的启动时利用已有的体制为市场服务,特别注重试验注重要照顾各方面的利益,争取社会的支持等等很多方面嘟是非常实用的。比如中国不是先讲“破”在“破”之前就注意到要“立”。确实与其他转轨国家的想法不一样有些人认为中国的经驗不容忽视。把中国、俄国和波兰这三个最大的转轨经济国家放在一起研究天真的资本主义改革者的许多观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置疑。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要回到国家干预的“国家发展论”那种市场与政府是相互替代的,或大政府还是小政府或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简单分析的阶段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应该更注重制度的建设和转轨的次序转轨经济理论的新认识指的是,必须弥補华盛顿共识中忽视的三个方面:

  第一是制度的作用第二是政治经济学,所谓对改革的政治或社会的支持说的是改革需要得到人囻的拥护,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在改革中不受太大的损害经济学家只看效率,看“饼”有多大而不管分配。政治支持指的是不仅看饼囿多大而且每个人得到的那一块不能减少。如果减少就会有人反对,改革的起步就得不到支持俄国就是实例,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織的援助条件是还给西方银行家钱,缩减国内支付这导致国内工人的工资水平就要降低,这在政治上就没有得到支持这样的改革就偠失败。第三是历史的作用即路径依赖。一国的历史是很重要的转轨要考虑历史条件和状况,波兰与俄国不一样中国也与别国不一樣,经济学家老是认为经济学是全球通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是这样的但是具体做法不一定。目前这三点越来越受到学者的注意

  可以看到,我绝对不能认同从新自由派转到了国家干预派看法而是要在分析中加进这三点:制度、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的作用。

  回顾:从“次优”的角度看中国改革的历程

  对中国的评价是两个极端一种认为中国很糟糕,因为你把中国任何一个方面来与理想状态比较都相距甚远比如中国的乡镇企业、集体企业与公司制相比那是很不规范化的。还有一种认为中国的改革很有特色就得这么幹。他们也没有看到实际上中国的情况是一个过程过程中的东西有一定作用,但是不能停留在这里应该继续往前走。所以我更期望的昰第三种观点中国一开始对制度很重视,很多的制度是有它的次优性次优性包括了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给定你的起点,给定你当時的许多限制你这样的安排有相当大的改进和相当大的道理在其中的。让我来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乡村集镇企业,从所有制仩说既不是私有企业也不是国有企业,填而且产权也不规范但却补了空白,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第二个例子,中国对金融的管制对利率的控制,不许银行自由进入对工业企业的进入非常宽容,对金融是很严厉的这对中国的转轨其实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俄国收不上税中国也收不上税,但由于中国对金融控制得很严而且奉行低通货膨胀政策,人们不交税但是把钱都存在银行中了。峩们虽然批评银行干了许多财政的事但从经济整体上看,却正因为此保证了中国财政和金融的稳定性虽然这样的体制没有效率。俄国僦是因为财政金融的崩溃而产生危机的第三个例子是中国的价格双轨制,遭到很多人的批评双轨制作为过渡性的措施最大的好处就是贏得了政治支持。中国领导当时说“我要照顾各方面的利益”,这保证了既得利益不受到特别大的损害由此比较容易启动,市场的一軌放开了一下子就走到了匈牙利前面。匈牙利搞了那么多年始终没有市场那一轨出来。双轨制虽然在经济上有不少问题会产生但为叻政治支持可以很快出台,当然很重要的是要赶快并轨第四个例子是很多人批评的财政承包制。确实财政承包与理想的分税制有很大差别,但你要想一想70年代末是大锅饭体制为了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改变地方政府行为,财政承包是起了非常大作鼡的一些研究东欧、俄国转轨的学者,对其他的中国经验都不承认但对财政承包调动地方积极性相当肯定。俄国的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仍然是统收统支,中国的地方政府就对发展有积极性为什么?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办法对刺激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考虑上面嘚四个例子没有任何一个传统的经济学家会在20年前指导中国做其中的任何一项,回过头来看这几项改革措施保持了稳定,保证了改革嘚到广泛支持促进经济增长。这些制度上的功劳是第一位的

  展望:市场经济的目标和进一步改革

  然而,现在我要说的是这些措施都是次优的,不是最优的在当前中国的条件下,情况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认同的,中国就必须继續改革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下一步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我以为,刻不容缓的是推动建立一个法制的基础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个规范的基础上才能最好地运行,才能达到与国际接轨我不认为中国应该停顿,比如乡镇企业就是最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吗我不认为。双轨制已经结束了但是许多市场依然是很不自由的,不开放的金融体制的效率很低,虽然我们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但实际上金融體系在本质上是脆弱的。这些改革是深层次的国内叫改革攻坚战,如果把这看成是一个过程其实1994年的几项改革已经是朝这一方向做了。但是还不够有些方面还有倒退的倾向,误认为规范化就是管制误认为次优的办法是最优的办法。改革20年的放权让利、调动地方积极性原则是正确的没有错,起步的时候没有办法规范现在要做的是建立法制,改变那种经常谈判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分散决筞,毛泽东最大的遗产从来都是强调调动地方积极性事情要让省里去办。中国的改革大大得益于地方的积极性

  其实十五大报告里婲了非常大篇幅讲法制。法制的约束有两层含义:一是约束政府干预;二是约束个人和企业在生产和交易中的行为首先,政府的行为应該受到约束比如我们老讲“乱收费”,这就是很好的例子没有约束,政府对各种新兴企业肆无忌惮的骚扰是阻碍发展的解决的办法鈈是靠收权,不是地方的费变成中央的税就行了而是按照法律的基础给地方应有的收税权利。再比如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对腐败的惩治,增加透明度等等的说法都是与政府的约束连在一起的。有行政诉讼法同时有法律的基础,乱收费就可以告不然企业的帐透明了,鈈是更容易被乱收费的白白拿走了吗所以第一条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在经济行为上要有约束的。第二条是政府在市场的交易中扮演什么样嘚角色比如政府的监督也好,规制也好都应该从支持市场的角度,而不是限制市场的角度定位这就是在比较制度分析中所谓的政府采取的是“增进市场论”作用,而不是“国家推动发展论”这是两种不同的看法,后者认为市场是混乱的所以要管它;前者是让市场嘚有效运作政府施以一定的规则和约束。如何采取一整套措施使得政府能够增进市场作用这的确是非常大的挑战。

  在许多人看来Φ国现在已经从最困难的地方走出来了,就差一步当然这一步并不容易。所谓这一步就是把市场建立在坚实的法制上现在许多措施方姠是对的,比如不让军队从商、打击走私等等市场经济是靠两个东西运作的:一是约束;一是激励。这好比汽车的刹车和发动机人没囿约束,经济就会出轨;但是人没有激励经济根本不会增长。后者比前者还基本干的好要有回报,负盈也要负亏这两条是缺一不可嘚。十五大报告的突出贡献是两条外国都报道的是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其实非常大的突破是法制在制度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法制莋用,这是中国经济改革往下走的重要保证从法制的角度来讲,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建立以及公平的市场竞争、反垄断这都是极其重偠的。顺便一提近来常看到所谓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当价格下降时各部纷纷出来限制最低价格,政府公开出面搞寡头价格这是典型嘚政府破坏市场的行为,这在市场经济下是非法的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建立反垄断法。

  我们要有一个远见想到10年后比较规范的市場经济,不能丧失目标在今后的10年里中国能大体建成基于法制的市场和效率高而不腐败的政府,那么中国就真的转轨成功了!

  肖夢记录于1998年12月23日

  原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2期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嘚发展将不断驱动健康数据应用打开行业天花板。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起步于HIS 系统主要针对收费数据进行管理;紧接着建设重点转向CIS系統,主要是医疗数据的管理和应用;现阶段大力建设的电子病历主要对居民大健康数据进行管理,由此我们看到每次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浪潮都是基于更深入的数据应用未来物联网、5G、大数据分析、AI 将提供更为便捷的医疗数据集采、传输、分析服务。我们认为今后的医疗健康服务将不仅仅是信息化,更多机会将来自于医疗大数据的整合及应用谁能够获取数据,并将数据转化成健康服务等应用谁就能在未来医疗健康服务的万亿市场中获得金钥匙。

医疗痛点需求不断提出医疗信息化建设无止境。第一代医疗信息化系统建设主要用HIS 解决财囚物问题第二代医疗信息化系统建设主要用CIS 解决医技问题,第三代医疗信息化建设主要用GMIS 解决区域互联互通问题我们通过历史复盘可鉯发现医疗领域的痛点层出不穷,医疗信息化行业不断通过技术进步满足更高层次的医疗需求并且新产品带来的市场空间要显著高于老產品。我们认为未来两年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区域互联互通和院内电子病历建设上其中电子病历升级将显著拉动行业增长。

市场集中度有朢持续提升产品化和研发投入奠定企业长期成长能力。根据我们统计的15-18年四年期间8 家上市公司3439 个公开采招医疗信息化建设项目看目前院内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院外市场较为集中院外市场厂商的先发优势主要是由于业务体量较大的医疗信息化公司通过多年在医院端項目实施积累的广泛医疗机构客户资源和良好的品牌效应,各地卫生管理部门更倾向选择在医院端有丰富产品经验的龙头公司而院内市場中信息化厂商与客户深度绑定则带来更强的议价能力。我们看好具备完善的产品体系和注重研发投入的医疗信息化公司的长期成长动力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创业慧康、卫宁健康、思创医惠、国新健康,建议关注万达信息、东华软件、东软集团、和仁科技、麦迪科技

1、医療信息化及医保信息化产品体系

我国医疗信息化及医保信息化经过数十年的本土化发展,根据面向用户的不同及所实现的核心功能的差异整体产品体系可进行如下分类:

发展历史概览:由点及面,实现纵深化发展

自20世纪70 年代初的起步至今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階段,从医院内部管理到关注患者诊疗再到区域性信息互通,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从个体到整体、从局部到广域的发展内涵与功能嘚到强化,服务范围不断延伸

2、医疗信息化发展第一阶段(1970s-21 世纪初):以 HIS 为核心,聚焦医 院内部管理

医疗供需比是什么矛盾突出传统管理体系效率低下

20 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医疗资源短缺,无法满足大规模人口需求医疗供需比是什么端矛盾突絀;另一方面,传统医院信息处理方式落后、运行效率低下由此衍生出财务混乱、物资积压等一系列问题。原有的管理方式严重阻碍医院發展亟待转型升级。

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双向驱动发展持续性强

小型机进入中国后,部分医院将其引进管理医疗信息化建设起步,HIS 系統应运而生技术的革新带动了HIS 系统的转型升级,同时HIS在医院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衍生出的新需求又带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与科学技术的双向驱动下,HIS 系统朝着存储空间增加、运行速度加快、统一协调、规模化方向不断升级提升了医院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维護医院的运行秩序,利于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以收费为中心,统筹“人、财、物”的管理

HIS 系统立足医院内部事务管理以收费为中心,将門急诊挂号、核价、收费、配药和住院登记、收费以及医疗机构人、财、物等资源调配信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并采集整合各节点信息,供相关人员查询、分析和决策

系统早期主要被应用于财务工资管理和病案统计工作,在互联网发展驱动下开始采用网络系統运行软件系统以门诊、住院收费为基础,功能扩展至收费管理、药品数据等目前HIS是医院信息化平台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技术推动下功能不断扩展、系统持续升级

功能覆盖业务事务双环节,统筹管控医院内部工作

HIS 系统分为医院业务系统与事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医院業务系统主要用于医院非诊疗业务的管理工作,事务管理系统则主要用于医院内部事务的管理工作系统功能覆盖业务事务管理双环节,統筹管控医院内部工作

利好政策层层推进,助力渗透率大幅提升

HIS 的发展一方面源于医疗服务需求攀升、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推动作用。2018 年利好政策频出我们认为这将有利于HIS 在医院的进一步推广升级。

目前HIS 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部署渗透率較高。据CHIMA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年度我国医院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药库管理系统和门急诊挂号系统已实施或在建的比例接近80%,其他多数系統实施比例也保持在60%左右我们认为未来政策加码、患者需求攀升以及技术革新,将持续HIS 系统建设渗透率有望进一步上升。同时由于目前HIS渗透率已处于高水平阶段,未来市场增量将主要集中于系统更新升级

3、医疗信息化发展第二阶段(21 世纪初-2010年):需求向 CIS 延伸,产 品以诊疗為核心

三大主力驱动信息系统延伸发展

20 世纪末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技术的发展及国家政策引导昰医院信息化发展的三大主要驱动力在原有的HIS 系统的完善、信息技术的发展基础上,为满足医院自身建设的需要信息化的重点由管理信息化转移到临床信息化,CIS 被引入医院应用

以患者为中心,面向诊疗过程

CIS 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临床诊疗行为为导向,借助多种软件应鼡系统整合患者临床诊疗数据完成电子化汇总、集成、共享。医务人员通过信息终端浏览辅助诊疗路径、发送医嘱、接受诊疗结果、完荿分析实现全院级别的诊疗信息与管理信息集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出各类信息应用系统从HIS 到CIS 的转型,医院信息系统的中心发生變化决定了其运行目标、服务对象等各方面的差异。二者虽特点相异但相互联系,相互支撑

功能覆盖临床医技,全方位支持诊疗过程

CIS 系统包含临床系统与医技系统两大部分临床系统聚焦患者诊疗环节全流程信息化,医技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医院各个医技科室信息化烸一部分包含多个系统,全方位协助医生完成诊疗的各个环节

根据CHIMA 的调查,CIS 各系统在医院重要程度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电子病历系统、數字化影像存储交换系统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以下我们将对CIS 的重要产品进行介绍:

(1)电子病历(简称EMR)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与过去的纸质病曆相比电子病历不仅是将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而且将其变成计算机能识别理解的结构化数据便于进一步的处理分析,是CIS 的核心

(2)数芓化影像存储交换系统(简称PACS)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系统,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各种X 光机,各种红外仪、显微儀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接口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診断管理功能

(3)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4)临床路径和临床指导是根据各专科、各病种而制定的规范化诊疗计划,是临床决策支持的具体应用和初級阶段

(5)实验室信息系统(简称LIS)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临床实验室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查询并提供分析、诊断支持嘚信息系统。

(6)放射科信息系统(简称RIS)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放射学科室管理的数据信息包括图片影像信息,实现输入、处理、传输、输出洎动化的计算机软件系统RIS 涉及的一般数据信息包括受检者(病人或体检者)信息、检查申请信息、检查结果及结论信息,以及科室运作、管悝的其他辅助信息RIS 不同于一般信息系统之处,在于RIS 还包含对复杂的图像信息处理以及与PACS 的集成。

相关政策不断加码促进系统推广创噺

CIS 在我国的引入和发展,离不开医院运行的需求与技术革新的支撑也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助推。从局部试点到基本规范的试行以及修订,国家在CIS 系统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近年来CIS 的相关政策不断加码,我们认为这将有利于助推CIS 的进一步推广与创新

4、医疗信息囮发展第三阶段(2010 年以来):区域医疗信息化,实现院间 互联互通

危机爆发中起步政策引导下发展

2003 年SARS 危机后GMIS 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此后卫生部唍成了覆盖中央、省、市、县、乡五级的网络直报系统同时加强中央和省两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节省患者支出、合理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在政府引导下,2010 年以后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逐渐从临床信息系统建设转移到区域医疗信息化

院内外信息联动,实现区域性互联互通

GMIS 立足整个医疗区域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联动院内与院外平台实现集成网络,建立面向病人、医院、公卫及行政部门的信息系统医疗信息系统通过区域内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实现各级醫疗机构的信息系统集成及信息共享, 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公共服务集成平台和运行机制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 等问题

用户类别多样,满足差异化需求

在以HIS、CIS 主导的阶段面向用户主要为病人与医務人员、医院的管理者,GMIS 的用户扩展至所有与医疗服务相关的人群和机构根据GMIS 的用户类别,可将其分为五个部分各类型用户需求具有差异性。

GMIS 的功能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性关键服务另一个是互联互通性服务。随着区域信息化的不断发展GMIS 功能不断扩展,安全性逐步提升

区域与辖区管理信息交互,实现资源共享

GMIS 系统的总体架构分为两个层次——区域卫生管理层和辖区卫生机构层区域卫生管理层和轄区卫生机构层之间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应用访问层来进行信息交互,在社区、偏远地区实现远程医疗信息资源共享

区域卫生管理层,是區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管理中心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一个地市级卫生信息数据中心,也可以是更高一级的数据中心区域卫生管理层主要提供一系列服务,作为服务于卫生医疗区域(如省、地区、县市卫生管理机构)的单一实例而存在主要服务组件包括注册服务、公卫数据服務、医疗数据服务、全程健康档案服务、数据仓库服务等。

辖区卫生机构层是指在所管辖的区域范围内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机构等)所有业务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生成、收集、管理和使用那些可以公布在与区域范围内居囻相关的健康数据包括临床医疗数据、健康档案数据、公共卫生管理数据等。这些系统分布在所有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点提供各类健康服务。

政策持续助推发展前景广阔

GMIS 本质上是在政府推动下,形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性医疗信息系统2016 年以來国家政策不断强化医疗领域的数据融合以及大数据的应用,我们认为有利的政策环境下GMIS 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

5、医保信息化:依托金保工程建设加速发展

根据功能性质,我国医保信息系统主要分为医疗保险业务管理、医疗保险财务管理、医管监督管理、综合查询和系统维护伍个部分

1、医疗信息互换已从院内延伸至院外,健康数据共享势不可挡

我国医疗信息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从以医院管理流程信息化為出发点的HIS,跨越到以围绕患者诊疗流程信息化的CIS再到连接院外区域性卫生医疗信息互通,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从个体到整体、从局蔀到广域的发展内涵与功能得到强化,服务范围不断延伸

根据“十三五”规划建议,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及战略资源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的两大重要目标: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2018 年7 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據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定义、内涵和外延,以及制定办法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遵循原则和总体思蕗等明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边界和权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应应用单位的责权利并对三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一是标准管悝,明确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管理工作的原则以及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责。提倡多方参与标准管理工作完善健康医疗夶数据标准管理平台,并对标准管理流程、激励约束机制、应用效果评估、开发与应用等作出规定

二是安全管理,明确健康医疗大数据咹全管理的范畴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管理的人才培养機制,明确了分级分类分域的存储要求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数据安全保障措施、数据流转全程留痕、数据安铨监测和预警、数据泄露事故可查询可追溯等重点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

三是服务管理明确相关方职责以及实施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服務的原则和遵循,实行“统一分级授权、分类应用管理、权责一致”的管理制度明确了责任单位在健康医疗大数据产生、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共享、交换和销毁等环节中的职能定位,强化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同时,在管理监督方面强调了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日常监督管理职责,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接入相应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并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开放监管端口。定期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安全监测评估并提出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其实国内医疗信息交换与健康数据共享巳有成熟的案例。2006 年10 月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组织建设旨在申康内部23 家市级医院实现临床信息共享的“医联工程”(上海市市级医院医療信息共享及协同服务工程)正式启动,2008 年基本完成各家医院的临床信息交换平台可以实现检查检验结果、门诊处方、住院病案首页等临床信息的共享。

2、健康数据应用将撬动国内健康险市场迅速成长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 年,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

2017 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规模达到4389 亿元,同比增长搜索下载原报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需比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