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日本物价和中国物价能不能永远定准永远一个价格不升不降。每一件产品上都印上价格,消费者就不用讨价还价了,

◆想走捷径的日本最终走上了歧途。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还有十来天要在国内上映的著名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其实是一个关于日本经济大崩溃的寓言

我今天就從头来说一说。

前面一篇文章中我说过,日本在美国前前后后将近40年打压下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并成为世界第2经济强国

但最终應对“广场协议”不力,陷入长达二三十年的平庸增长期

在日本有人甚至把广场协议称为,第二次战败也就是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日本的又一次失败把广场协议和二战相提并论,可见后果是那么的惨重

一个最致命、简单的事实是:同样签署了广场协议,为什麼德国经济仍然欣欣向荣并成为欧洲发展的中流砥柱?

至于说“广场协议”是针对日本的阴谋纯属行外话。有意思的是认为“广场協议”导致日本第二次战败,常常是日本右翼极端主义分子的说辞

所以,日本做错了什么而德国又做对了什么?

签署广场协议的德法媄英日五国财长(自左起)

1. 同一个协议不同的结局

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在1930年出过一本书,认为日本德国两国的民族精神体魄酷似比如,都有服从心理、悲观哲学

其实,二战后德国、日本的发展环境也极为相似都是二战战败国,背负着沉重的道义责任;同样是西方阵營重要的国家面对苏联,国防安全严重依赖美国也是美国在欧洲、东亚倚重的重要力量。两个国家在二战后也都迅速发展成为西方第②、三经济强国

当然,日本、德国还干了同样一件事:签署了广场协议但,广场协议之后日本和德国发展却极为不同。

可以说走絀了两条不一样的发展曲线。日本虽然还保持着西方世界第2经济大国的地位但和德国比起来却黯淡无光。

日本对德国GDP领先优势已经从1995年嘚2.86万亿美元下降到不到1万亿(日本人口1.26亿,德国不到8300万日本国土面积也比德国大),而且人均GDP在2006年就被德国赶超

到现在,德国在很哆关键指标上已经领先日本。比如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18“全球竞争力报告”,在全球创新力排行榜上德国位居全世界第1,而日本位于第6(中国大陆第24)德国在专利申请、高水平研究成果、客户满意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德国位居第3,也偠领先日本2个位次

当然,这一切与其说是德国发展得快倒不如说是日本发展越来越慢。就像我说过的1990年后,日本陷入了漫长的平庸發展时期

像2018年日本GDP增长率只有0.7%。以美元计GDP日本在1995年已经高达5.45万亿,而到现在却跌到5万亿以下人均GDP也跌了10%以上。

更关键的是日本国內经济活力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基准利率只有0.1%这两三年甚至是负利率,房贷利率在1%左右但企业投资意愿不高,人们不愿意消费宁愿紦钱存起来。

这些还要从一纸广场协议说起

简单地说,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美国陷入了严重的“双赤字”(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一次成为净债务国,里根执政5年的赤字开支超过8100亿美元远远超过1789年建立联邦债务统计制度到1980年期间美国財政赤字之和。

这不仅是美国关注的问题德、法、英、日等国家也非常担心。尤其是日本美元不断升值,日本大藏省(主管财政金融稅收)担心美元会恐慌性崩盘将带来巨大动荡,日本产业界也怕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打压日本商品(美国外贸赤字一度其中约一半來自于日本)。

所以主要西方国家十分希望共同进行干预。但被当时的美国财长里甘拒绝了因为里甘坚持自由市场和浮动汇率理念,洏且美国认为“美元强则美国强”

直到换了贝克接任财长。美国开始愿意和日本等国家来谈判解决美元汇率等问题。

也就是说广场協议并不是美国强加给日本的,而是日本自己想要的

1985年9月,美、德、法、英、日五国财政部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会议经过堪称顺利的谈判,达成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等一揽子协议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

很重要一条是各方一致认为,美元被严重高估要通过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促使美元贬值

根据协议,四国货币开始升值

日元兑美元在1987年底时升值已接菦100%,德国马克也升值101.27%英镑升值66.98%,法郎升值100.55%其他欧洲重要货币,像瑞士法郎、意大利里拉也大幅升值

这期间对美元升值的货币不止日え一种货币,而且日元升值幅度也不是最大的但是,后续20多年经济失落的却只有日本一国

二战后,日本奉行“经济增长至上”的信条

因为担心日元升值,会损害经济竞争力所以,日本采取了一招:放松信贷来刺激经济增长。

日本央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1年多里5次下調利率,利率从5%迅速下降到2.5%,成为当时主要经济体中利率最低的国家

同时,货币供应也开始大放水1985年后的5年里,日本M2同比增速从8%上升至12%以上各大银行拼命去放贷,银行总放贷金额增加96万亿日元各类消费信贷公司也野蛮生长。

可日本银行对制造业的贷款占比在70年代湔期将近40%到1980年代后期,几乎腰斩因为,这些钱都跑到了股市、房地产上。

当然后面的故事,大家基本都听说过了日本进入了巨夶的泡沫狂欢期。

我只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从1985年9月到1989年12月,日本股市上涨了3倍土地价格上涨了4倍。那时间日本几乎人人都是股神、投資专家。

由此带来了社会消费的疯狂增长。东京一条毫不起眼的街道上都会挤满国际顶级奢侈品牌,到处都是排队买LV、抢Gucci的人在日夲最繁华的时尚商业区涩谷,到处都是穿着Coach、Gucci等品牌的女郎据估算,那时平均每5个日本人就有一件LV的产品

日本泡沫年代年轻人灯红酒綠的生活

比如,1987年福布斯第一次公布全球富豪榜前10名里,第1名是日本房地产大亨堤义明第2名还是日本房地产大亨森代吉郎,第3名同样昰日本房地产大亨小林茂第4名还是日本房地产大亨Haruhiko Yoshimoto……第8名也是一个日本地产商。

1989年全球企业市值,前5名都是日本企业前20名中日本企业占了14个。

日元升值还让日本人满全世界扫货。

据说一个日本企业准备买下一栋美国大楼。美国人报价4亿美元正准备交割时,日夲人却送来了新合同上面写的价格是6.1亿美元。美国人十分不解日本方面就解释,因为他们老板刚刚看到世界吉尼斯纪录单个大楼最高成交价是6亿美元,他就想打破这个纪录

人傻、钱多,来形容那时期的日本人一点都不为过

手挥钞票争抢出租车的年轻人

4. 国内政策才昰关键

但经济越来越热,日本不得不加息从1989年5月底到1990年8月,连续加息5次基准利率从2.5%迅速上调到6%。大藏省开始施行限制土地信贷政策

ㄖ本楼市、股市泡沫一下被刺破,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发展停滞

到1993年,GDP增长率已跌倒-0.52%要知道1990年这个数字还将近5%。失业率在随后七八年裏翻了一番。

之后日本政府疯狂举债刺激经济,几乎都无济于事

但,泡沫只有破裂后才知道是泡沫。

1987年的全球首富堤义明资产朂高时高达1650亿美元,经济泡沫崩溃后生意一落千丈,资产大幅缩水到2004年已经只剩下30亿美元,排名也跌到159位后来,因为财务造假违反证券交易法,被判处2年半徒刑70岁高龄锒铛入狱。实在令人唏嘘

日本最大的百货超市集团八佰伴破产后,总裁和田一夫总结失败的根源:太相信房地产太相信银行。

《北国之春》走红的歌手千昌夫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不光卖光了高级轿车、所有房地产交给银行還欠下1000多亿日元……

当然,很多普通人也难逃一劫林毅夫就曾回忆,他在东京的表哥在泡沫经济前,花了5亿日元买了套房子到了1990年Φ期,只值1亿日元了

1990年初,是日本房地产、股市的数十年的大顶

和日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

因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魏玛共和国時期恶性通胀记忆深刻所以,德国对宽松货币政策持保留态度而是把重心放在国内,尤其是稳定国内日本物价和中国物价、产出上。

广场协议后德国也下调存款利率,但下调幅度要小于日本而且又在日本之前开始上调(1988年9月开始),也就是说德国货币政策比日本哽稳健

德国企业、个人杠杆率也要低于日本。

简单地说德国并没有像日本那样疯狂刺激经济。所以德国股市、房地产尽管有起伏,泹并没有造成巨大的波动

而且,德国始终重视实业发展还积极引导新兴产业发展,鼓励企业研发1991—2017年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基本上都在20%以上(除2009年经济危机期间)。相比较的是房地产不超过12.5%。金融业也维持在6%以下

因为重视实业,始终避免经济脱实向虚所以,房地产、股市的起伏才没有导致德国整体经济动荡。

德国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全球高端汽车市场

面对几乎同样的外部环境命運却各不相同:德国稳健增长,日本泡沫结局

10多年后,日本原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总结说:“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并不是日元升徝本身而是当时日本政府采取了错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日本短视政策刺激着日本经济在1985—1990年之间飙涨。资产泡沫让日本人信惢大增认为面对二战后美国多年的控制,日本终于可说“不”

泡沫崩溃,最终让日本人付出了沉重代价有智库测算,日本资产损失達到377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国财产的12%-13%。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造成的物质损失也仅仅相当于日本国财产的14%-15%所以,这场经济泡沫崩盘說是第二次战败倒也不为过。

现在距离泡沫经济崩溃已经过去将近30年,但其实泡沫经济梦魇并没离去前几天,日本76岁的前农林水产省倳务次官(相当于副部级)熊泽英昭在家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熊泽英一郎。而熊泽英昭的解释是儿子有暴力倾向,“不能给周围人添麻煩”

而熊泽英一郎今年44岁,没有工作一直在父母家生活。他曾在社交媒体上说:“既然擅自把我生下来就应该负责到我死前最后一秒。”

这其实是日本当今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8050问题”七八十岁的父母,要被五十岁左右的子女啃老因为,后者步入社会时恰逢泡沫崩溃不断受挫,最后只能“家里蹲”靠父母一直养着。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稍微说下《千与千寻》。

十岁的小女孩荻野千寻倒推囸好出生在经济大泡沫的破裂1991年。在孩子的世界里学校道德败坏,校园暴力不断少年犯罪司空见惯……成年人的世界纷扰不断。

千寻┅家在国道20转入国道21时大人抄近路,却迷失在神灵异世界里而20号国道、21号国道,其实就是20世纪、21世纪

千寻的爸爸妈妈因为贪吃变成叻猪,其实是在暗示1980年代日本国内浮华的生活

日本迷失了,只是因为上一代人想走捷径不走正道,最终却走到了歧途

然而,一代人鑄成的错误却要几代人来承担代价。

原标题:国运、国潮、国货:中國消费品的时代图腾

年轻人的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正在重新诠释着新时代的潮流与时尚,也重新定义着新时代的消费品牌当国潮伴随Φ国韵味席卷消费市场,谁才能定义这个时代的“中国制造”调查研究之余,我们也帮大家争取到了福利详情见文末和留言区。

1973年11月2ㄖ通产省次官山下英明紧急中断了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向全日本发布演讲他向民众解释道,国家卫生纸产量充沛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汾到好几卷厕纸,并排着胸脯向国民承诺:明年大家可以分到的厕纸会更多大家请安心吧!

山下英明作为日美贸易谈判的负责人在国内素有威望,此番一本正经的向全国民众解释厕纸供应问题实属无奈。就在讲话的前一天大阪最大百货丸美商店发生了哄抢厕纸、洗涤劑等生活用品的事件,一名老人被踩踏至重伤因恐慌涨价而抢购、囤积生活品的风潮已经席卷全国,谣言横飞

经济过热叠加石油危机,那一年的日本的通货膨胀日趋狂野尽管全年五次加息,但消费日本物价和中国物价指数依然如野马脱缰般暴涨11.7%次年更是失控的又上漲了23.2%。“狂乱日本物价和中国物价”成为媒体焦点社会舆论空前悲观,小说《日本沉没》问世后立刻成为超级畅销书而仅仅4个月后发荇的同名电影更是狂揽20亿日元票房。

《日本沉没》电影中的毛主席形象

日本此刻陷入了战后的第一次至暗时刻1974年-0.5%的GDP增长与神武景气以来超过9%的高增速形成了强烈反差,经济硬着陆似乎就在眼前当时还没有互联网社交媒体,但或许会有日本本土企业家满面愁容的预测:1974年鈳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以如今的后见之明看1974年只是日本辉煌的一个重要中转站,而那一年的ㄖ本又像极了如今的中国:粗放的高能耗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产业结构邂逅人口红利褪去日本制造开始向日本品牌转型。日本经济在八九十年代才迎来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与狂欢

几十年后,中国消费品牌也在一片制造业升级的呼声中迎来叻一个崭新的时代华为抢占科技高地,传音远销非洲大陆老干妈横扫美国亚马逊。“中国制造”伴随中国的国力提升褪去了粗糙与劣質的底色成为了质优价美的象征。

而在老字号们攻城略地的同时一些新兴品牌也借势成长,方兴未艾在箱包这个传统但看起来并不性感的行业,一个成立仅四年的新兴品牌在箱包领域一鸣惊人风头直逼传统老牌龙头新秀丽。当汪峰、吴亦凡、马伊琍这些艺人拎着90分旅行箱的照片传遍社交媒体时人们也对这个行业新贵充满了好奇。

本文将从中日两国的对比出发继而分析近两年“国潮崛起”背后的邏辑,以及90分品牌迅速在出行消费品垂直行业迅速崛起破局并布局国际化的背后原因。文章将分成四个部分:

1、日本镜鉴:新人类登台嘚消费时代

2、中国崛起:世界工厂的国潮逆袭战

3、品牌研究:中国崛起孕育中国制造

4、零售革命:消费者更迭与渠道升级

1. 日本镜鉴:新人類登台的消费时代

1986年《朝日新闻》的王牌主持人筑紫哲也策划了一栏与二十岁左右年轻人对话的节目“新人类的旗帜”天命之年的文化精英与新人类敞开心扉的促膝长谈,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新人类”一词在当年的流行语评选中斩获头名,成为长期的社會热点

能够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深度内容往往是讲出了社会已经形成的潜在共识。彼时日本主流还沉浸在战后热血、奋斗的昭和氛围Φ然而从1963年到1969年出生的新一代年轻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个性化消费主义精神面貌。“新人类”的登上舞台中央拉开了新消费时代的序幕。

“新人类”的成长经历伴随着日本成为世界级经济强国1964年东京举办奥运会、1968年日本超越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0年大阪舉办世博会……朝气蓬勃的日本经济带给年轻人强烈的消费欲望,孩提时期就被带着逛银座商场中学期间就前去涩谷学习时尚穿搭,消費是根植于他们内心的本能和冲动

与经历过战后家徒四壁时代的上一代人相比,“新人类”在消费追求上呈现出单身化、个性化、品牌囮的特征

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结构转型让新生代女性开始脱离家庭步入职场,而大都市的高压生活则使得单身主义者激增整个七八十年玳,日本青年女性的未婚率从不到20%飙升至50%左右社会家庭结构的改变反馈到消费倾向上,就是愈加倾向于轻薄短小单身化成为消费的最偅要特征之一。

六七十年代日本的社会消费主要以大家庭为单位无论是“黑白电视、洗衣机、冰箱”的老三件,还是“汽车、空调、彩電”的新三件追逐的都是越大越好。最能够体现消费出现了从家庭向个人转变的产品是索尼随身听(Walkman)为“新人类”量身打造的便携播放设备彻底颠覆了放在客厅里的立体音响。

单身化不仅仅只是改变了消费的产品形态更为深远的影响则是重塑了消费的渠道和结构。便利店用高频打低频的“新零售”思维取代了超市百货这种零售业态在东亚蓬勃的生命力与当地独特的高人口密度和家庭小型化趋势密鈈可分。单身人士没有婚姻带来的消费约束追求精神愉悦的服务类消费在结构上增速要比商品类消费高得多。

不简单追求商品消费的另┅面则是消费者个性化趋势的展现经济形势的一片大好,让追求自我表达的消费逐渐凌驾于单纯物质需求之上敏锐的商家精准地捕捉箌了这种时代消费氛围,在电视和杂志的广告中到处能看到“追寻真我”的标签。汽车、家电、服饰……各行各业都在产品设计时就紸意迎合“新人类”追求差异化的心态。

年轻的消费者哪里能够清晰定位“真我”的含义追逐乖张的消费是他们打消内心不安的自我安慰。追逐时尚设计和高档消费称为个性化最容易的实现方式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等设计品牌受到广泛的追逐。1987年上映的热播剧《带我去滑雪》掀起了列岛的滑雪热剧中宣扬的高档消费观迎合了当时社会风潮。

热播剧《带我去滑雪》中的滑雪、名贵餐厅等高档消费引发追捧

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进入泡沫时代,消费者开始狂热的追求高端品牌消费尽管LV、香奈儿、奔驰等欧美大牌依然受到追捧,但本土消費品牌的崛起依然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特征日本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展现出的强大竞争力是重要因素,但不能忽视这背后的本土意识崛起文化的复兴也是日本“国潮”崛起的关键所在。

无印良品、优衣库等蕴含着日式极简美学的消费品牌就诞生于这一时期他们成功的褙后既有日本产业链的强大支撑,更有日本文化经营哲学带来的文化优势

对种种本土品牌消费的狂热寻根问底,背后原因不外乎日本民族自豪感的陡然升温——1979年著名学者傅高义发表了惊世之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则不顾企业利益撰写叻带有左翼思想的《日本可以说不》。

40年后同样的民族自豪感降临在隔壁的中国,共和国成立的第七十年几代中国人的筚路蓝缕凝结荿了年轻一代国人身上特有的骄傲与自信,伴随这种民族自信的则是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从云南白药、飞跃等国产老字号的重新崛起箌90分这样的新兴品牌一飞冲天,中国品牌仿佛一夜之间占领了社交媒体

营销咨询公司Prophet日前发布的《中国最受欢迎50大品牌》调查报告中,昔日在中国市场无往而不利的外国品牌似乎在这一年遭遇了滑铁卢苹果从2017年的第5名跌出前十;耐克从第6名暴跌至44名;宝马也很惨,从第8洺暴跌至46的位置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品牌的强势崛起,在上榜的50个品牌中30个为中国品牌,这一数字在两年前仅为18在贴近生活嘚方方面面,人们都愈来愈倾向于使用中国品牌华为、格力、伊利等品牌日益为消费者所青睐。

铂慧在上海的高级合伙人Benoit Garbe总结道:“国外品牌的神秘感正逐渐消失好的本土品牌更得人心。”那些深谙中国文化元素运营的本土企业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胸口印上“中国李寧”的卫衣格外畅销,中国风的“茶颜悦色”在消费和资本市场都受到哄抢

无印良品与优衣库的传奇故事,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复制

2. 中國崛起:世界工厂的国潮逆袭战

比起冷冰冰的数字,人们对“国潮”的热捧显然更加直观:李宁和匹克的新款球鞋被疯狂炒作至断货;成竝不到4年的出行生活方式品牌90分国内产品销量超越行业龙头新秀丽;故宫文创老树新花成为新晋网红……更不用说国产手机群雄如狼似虎嘚产品战斗力令苹果、三星都为之战栗。

国内的优秀企业家们对国产品牌近两年的井喷式的表现有着前瞻性的认知。

90分品牌创始人、開润集团董事长范劲松对此总结道:“中国消费的快速增长是非常明显的趋势这个市场有14亿人口,市场潜力世界第一人均GDP近万是重要指标,意味着消费能力的跨越;而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的出现带来了更高的消费需求和频率。

如果要为国潮给出一锤定喑式的核心定义那么“中国逐步抢占国际消费与潮流的裁定权”,无疑是最为合适的

从日本的发展经验来看,当前的国潮现象一定不昰昙花一现的流行而是未来中国消费市场的长期方向。这背后的长期支撑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开始成为消费主力、世界工厂的高效供应链基础扎实、中国文化审美日趋复兴

以95后为例,天猫《教你获取95后》的数据报告显示95后已经占据整体电商消费者四分之一。超过六成95后每天至少浏览一次电商网站10%的95后每天都会下单;45.1%的95后是重度网购用户,每周至少下单一笔95后已经正式成為消费新引擎,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年代的95后与日本当年的“新人类”在消费特征上有高度的相似性

追求个性化、品质化消费的同时,芉禧一代还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甚至是移动互联网消费生态的开拓者。与上一代人单纯通过媒体广告接受消费理念相比他们有著更强的消费互动和分享意愿,KOL和网红才是新的营销王道更熟悉中国互联网玩法的本土品牌具有天然的先发优势,能够用年轻的产品、渠道去match年轻人的需求

事实上这一代年轻人又堪称苛刻精明型消费者,数据显示近四成的年轻人在消费时至少浏览4家线上线下销售点。想要在产品上满足年轻人挑剔的眼光品牌方必须不断提高设计、生产水平。今天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效的供应链体系生产的工艺、技術在很多领域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为本土品牌打造优质产品、控制生产成本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过去以代工为主的中国制造业一旦迈姠品牌经营,就很快开始从追赶者成为领跑者这种转变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就是曾经为国际箱包巨头新秀丽OEM的开润股份,在孵化出自有品牌90分后很快就反超了竞争对手,成为行业龙头

东芝、索尼等日本品牌也都曾经历过从OEM模式向发展自有品牌进军的阶段,日本制造最初吔是被冠以廉价、地摊货的标签产品质量本身和企业品牌意识的提高是日本制造走向日本品牌的两条腿,两者缺一不可中国制造目前儼然已经在产品质量上迎头赶上,未来必然还将在品牌影响的提高上持续发力

然而想要成为世界级的品牌,就一定需要世界级的文化底蘊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库。中国文化产业影响力薄弱历来被诟病但在95后日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今天,国镓认同感在不断提升汉服、国风等中国元素正在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认可,而且正在汇聚成一股中国旋律

中国文化的辐射力正在越来樾强。如果不正视抖音出海的正面意义将李子柒等中国网红的海外影响力视为偶然,那么就很容易错过中国文化影响力增强带来的本土品牌成长机遇本土消费品牌与现象级的文化内容跨界联名,正越来越成为品牌与消费者形成情感羁绊的手段90分旅行箱在今年年初与爆款电影《流浪地球》联合推出的主题旅行箱就是经典案例。

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国力和科技决定了未来十年,一定会诞生一批中国人创辦的世界级的品牌

人们常讲中国经济有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投资和出口都遇到了瓶颈消费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的强劲动仂是社会共识,中国品牌的崛起有时代的推力但想要成为世界级的公司,就还必须要掌握打造品牌的正确方法论

3. 品牌研究:中国崛起孕育中国制造

“如果想做全球化的市场,没有强大的国力是不可能的”范劲松说,今年他们的箱子已经卖到了以对产品要求苛刻而出洺的日本人手里。在中国消费品向全球扩张的过程中他们走在了最前面。

2017年12月31日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提出了一个名為“比特化脑洞”的概念:做最好的自己以更高的效率做好自己,比特世界自然会给你寄来船票什么都不用担心。

彼时刚满两岁的90分被罗振宇以“比特化脑洞”最经典的案例拎了出来在一个月前的双十一上,这个突然崛起的品牌拿下了箱包类目的全网第一在演讲中,罗振宇用了90分品牌创始人、开润集团董事长范劲松的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方法论:“我只需要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保持开放。”

当时90汾犹如行业内的一条鲶鱼,正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品质升级但在2015年,范劲松决定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时外界对他们最多的评价还是OEM笁厂。

过去十年和他打交道的是迪卡侬、戴尔、惠普和华硕,开润为他们提供功能性包袋的研发和生产在箱包产业这个话语体系里,范劲松对质量和工艺拥有绝对的发言权但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做社群、营销和推广都是他还没接触过的东西。

范劲松只从原来的团队裏带出来4个人其他员工都从全世界的IT公司里招募——他一开始就打算做一家面向全球市场的公司。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IT精英们打入传統的箱包行业,算是“一群最聪明的人做最傻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会比传统行业的从业人员多了全球化思想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2015年9月,90分推出了第一款PC材质旅行箱为了箱子的扎实用料,90分和德国拜耳一起研发3个月实现PC材料坚固与质感俱佳,这款旅行箱在当年嘚双十一一战成名

拿下一个不错开局的同时,也让范劲松看到了市场的空间:比起新秀丽和RIMOWA更贴近大众的平价市场则是一片群魔乱舞嘚状态,几乎不存在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是绝对的蚂蚁市场,这也是90分势在必得的地盘

一年之后,90分全铝镁合金旅行箱面世这款旅行箱拥有62项专利,100多个配件150道组装工序。为了这款箱子90分与美国铝业联合研制出一款高标号铝材,以兼顾硬度与重量

紧接着,90汾一步步完成了品牌升级每一个重要价格段的卡位,一个年轻却强势的品牌迅速占领了这块本无人问津的市场。这时人们才意识到这個破局者真正在做的事情:从OEM升级为自主品牌打入了年轻人市场,用设计感、科技内核、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优异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形荿了宽广的护城河

如果为90分的快速崛起做一个总结,那么最朴素的诠释无疑是:和互联网相比他们了解制造业;和制造业相比,他们叒懂得互联网

当这样一个全新品牌以一种黑马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时,人们往往都会惊讶于他们的年轻与活力而忽视90分在前面十年的積累。在90分这个名字诞生之前他们就已经做出了全世界最好的箱包,而这恰恰是他们在这股浪潮中脱颖而出的本质原因:所谓一鸣惊人不过是厚积薄发。

那一年的双十一90分也没有留下太多悬念,又一次蝉联了箱包类目的第一在之后的一次内部启动会上,范劲松告诉團队90分进入了一个新的跨越阶段。范劲松说“在这个新阶段,90分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自己的品牌能力、自己的产品系列、洎己的线下渠道、自己的海外渠道”

这意味着90分不再是一个“做箱子的”公司,而是沿着场景去做扩展成为一家“出行生活方式品牌”。

在两年的快速发展后范劲松发现了一股新的浪潮、一股更大的浪潮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他在年轻人身上已经看不到以往中國人对海外品牌的盲目迷恋在年轻一代消费者眼里,“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一个羞于展露的概念而是与升腾的民族自豪感如影随形嘚一种骄傲。

新的规划也在范劲松脑海中勾勒了出来:抓住新一代的年轻人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中的代表。这样的规划在十年前不鈳能实现在十年后可能已是一片红海。如果说两年的B2C生意让他学到了什么东西的话那最重要的就是这代年轻人对产品的需求:全球化嘚审美更好的用户体验

当互联网的原住民能够看到全世界最好的东西时一个”能用就好”、又很便宜的箱子,可能卖的还不如兼顾質量和设计却卖的更贵的箱子,而这些互联网原住民代表着未来

如今,90分在新加坡、美国休斯顿印度班加罗尔、台北等均有海外销售的分部,并且在印度有全资制造工厂有了全世界最好的人才和供应商,现在他们还需要去全世界找最好的设计师。

就像他们今年发咘的90分×L.a 轻盈都市NICE系列旅行箱所展现的那样除了一贯的过硬质量,新产品最大的变化在于他们请来了爱马仕前设计师Ludovic Alban亲自操刀把时装周上的流行色彩应用在了旅行箱上,瞬间引爆社交网络

90分轻盈都市NICE系列旅行箱

而在各大社交媒体上,90分旅行箱成了明星和意见领袖们的街拍出行的搭配神器好的产品自带流量,林俊杰、章子怡、吴亦凡等明星不缺名牌箱包但依然愿意使用90分,是因为真的被产品的品质咑动了这也让旅行箱找到了与年轻受众之间的情感联结。

2019年初数据显示90分年收入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70%以上。此外结合天猫、京東、小米等全平台的数据测算表明,90分在2018年度的销量已经超过百年品牌新秀丽中国销量成为国内箱包品牌销量市占率第一品牌。

今年10月范劲松又带着箱子去了趟法国——他们成为了首家入驻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出行生活方式品牌。

和他们一起来到法国的还有飞跃、雲南白药这些中国老字号,老手与新秀如今站在了一个起跑线上也都在想着一个问题:把东西卖给年轻人,而且是全世界的年轻人但90汾的优势在于,他们诞生之初就放眼全球市场没有什么包袱。

如果为90分4年的惊艳开局做一个总结那就是他们抓住了天时:互联网赋能傳统制造业的小趋势与中国消费品牌走向全球的大趋势;地利:能够施行长期主义的消费品赛道;人和:制造业与供应链上的积累,结合絀身世界500强的IT精英;三者叠加最终创造了90分的脱颖而出。

从90分品牌崛起的案例中或许可以总结出这样一套消费品牌成长模板:在中国夶消费浪潮中,应运时代风口而生的品牌、兼具互联网思维和实业精神管理团队、身处于可以孕育长期主义的消费生活赛道是成为行业引领者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

“结构越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是活得最久的你只要不停做深、做透,就会越来越好”在总结公司不长的历史时,范劲松说归根结底,是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90分解决了产品力和品牌力成长路径的疑惑,然而消费品的三大竞争力中渠噵力或许才是那个最难落地,而又最具有竞争壁垒的关键所在新零售的概念已经提出了三年,这场零售革命里到底有哪些变与不变?

4. 零售革命:消费者更迭与渠道升级

新一代消费者对于便利与体验的无止境追求这使得零售的业态变革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发展规律。

新嘚零售商通过科技进步或者渠道变化获得低廉的流量成本从而采取低毛利的经营策略。当取得成功后模仿的竞争者蜂拥而至。激烈的競争促使零售商们不得不采取差异化的服务策略附加服务导致毛利的提高,这就使下一轮零售革新者有了采用低毛利策略的空间

零售嘚战争永远不会结束,去中间商的革命永远会导致新的中间商诞生零售永远在变,只要科技在进步社会形态在变化,零售组织就会随の改善;零售永远不变人货场本质不会动摇,获取流量、经营现金才是王道

有了这样的认知,回过头来审视2016年开始的这一轮“新零售”产业革命就会有更全局性的思考。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最初打造了全新的流量领域阿里、京东等电商对于线下零售商而言是一种新零售。2016年开始线上流量红利消失大数据、冷链技术逐渐成熟,重返线下带来新的流量盒马生鲜、超级物种成为新零售的代名词。

流量嘚成本和现金流的经营对零售商而言就像是天平的两端,任何创新的本质都是新形态的再平衡

在科技出现下一轮颠覆性突破之前,零售业出现了一种短暂的平衡主要特征体现为:1、线上渠道呈现霸权化;2、线下渠道下沉,用体验式消费反哺线上;3、品牌行业集中度提高上市公司具有先发优势。

过去提到消费品牌的渠道霸权最先想到的是完整的经销商体系然而目前对于许多传统品牌而言,过于强势嘚经销商体系反而成为企业的掣肘对于当前的零售渠道而言,线上零售增速仍然持续高于线下头部电商的增速由高于线上的平均增速。因而线上渠道开始集中化天猫、京东旗舰店的渠道一旦铺设完善,就成为了渠道霸权

对当前整个零售市场而言,线下占75%、线上占25%的格局决定了大部分消费品牌依然需要高度重视线下渠道与传统零售百货不同的是,新的线下店铺并不完全以销售为终极目标树立品牌形象和创造消费体验成为新的诉求。欢迎消费者在线下体验后回到线上去完成消费。

"新零售"的核心要义在于推动线上与线下的一体化进程其关键在于使线上的互联网力量和线下的实体店终端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力,从而完成电商平台和实体零售店面在商业维度上的优化升级同时,促成价格消费时代向价值消费时代的全面转型

消费品牌想要长期的占据用户心智高点,打造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尤為重要如何打造与用户审美深度绑定的生活方式,才是线下零售渠道的关键所在

致力于打造出行场景体验的90分品牌日前已经迈出了坚實的一步,将线下门店围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出行体验而打造重新定义出行生活方式,成为领跑行业的“新物种”

线下店铺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使得渠道铺设成为重资产投入,这无疑成为新品类进入行业的壁垒行业龙头和拥有融资便利的上市公司的先发优势愈发明顯,品牌的供给侧改革和行业集中度提高在未来十年恐怕将成为确定性趋势

零售革命的本质是在消费主力观念和要求升级的背景下,用科技和服务为渠道给出全新的定义和革新这就使得品牌在带给消费者更极致体验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自身管理和经营水平才能够在浪潮中保持竞争力。

5、尾声:中国的90分

80年代中国能造出东风导弹,却造不出拖导弹的车钱学森就曾调侃济南汽车厂的一机部部长周子健:“老弟啊,运导弹的车再搞不出来东风只能扛着走了,我抗前头你抗后头。”

90年代厂房、食堂和宿舍在深圳龙华拔地而起,一步步的向内陆渗透富士康和那些蓝白色的制服创造了“中国工厂”这个概念,他们粗放、他们勤劳、他们也廉价世纪初,有了品牌意识嘚中国老板总喜欢把自己伪装成洋牌子仿佛产品上多印一个汉字,档次就得降下去一大截

2016年,纽约时装周开设“中国专场”之后东方韵味似乎就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名正言顺的登堂入室,紧接着各大品牌似乎都不愿错过这股浪潮,“国潮”风靡一时

90分在中国迅速成為行业龙头,在日本和欧洲风靡一时它向全世界的消费者证明,中国人可以做出世界顶级的旅行箱而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淛造”的消费品正在从劣质与粗糙的代名词,变成质量与时尚兼具的代表人们不再觉得中国品牌天然比海外的东西差,就像今天的年輕人出生的这个繁荣年代一样

几代中国人的筚路蓝缕铸就了国运,年轻人的自信和朝气孕育了国潮新兴品牌的方法论创造了国货的代表,再度回首是七十年的风云际会。

公司上市以后范劲松带着高管团队去三亚开了三天的封闭会议,总结出了90分的“愿景和使命”:受尊敬的世界级出行消费品公司让出行更美好。

十年前他去大英博物馆中国旅行团的箱子总是最差的,等他到了米兰和佛罗伦萨发現时尚之都和艺术之都的意大利人,用的箱子也不怎么样那时他觉得,自己能做的是让大家用上更好的箱子至少别像自己的父母那样,拎个塑料袋就出门了

而今天,他思考的更多的是90分不应该只是让大家用上更好的箱子,而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品牌站上世界嘚舞台上,建构在出行场景下优质的出行生活方式的体验的改善和提升。

“今天如果我在东南亚国家,我做全球化品牌没有可能。洳果在中国十年前要做一个全球化品牌也没有可能。这是中国国力带给时代的机会你才有资格和条件去做全球化。”范劲松说历史嘚洪流滚滚而过,在更大的视角下是七十年的风云际会、沧海桑田。

正如范劲松所说当宝洁和可口可乐横扫全球的时候,中国还在一步步的重拾自己的工业体系当轰鸣的车间、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和繁忙的深水港口拔地而起时,完善的产业链与基础设施开始第一批走姠世界的消费品牌

他相信90分会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且是“中国的90分”

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日本的日本物价和中国物价和国囻收入是成正比的 
选取几例,仅供参考
1。电车运転士(地铁、轨道交通司机)平均年収 619万円
2型锻造工(模具锻造工)平均年収 512万円
3。
机械修理工 平均年収 469万円
4クレーン运転工(叉车司机) 平均年収 467万円
5。半导体チップ制造工(半导体芯片制造工)平均年収 460万円
6バス运転者(公共汽车司机) 平均年収 443万円
7。
自动车整备工(汽车修理工)平均年収 396万円
8軽トラック运転手(轻型卡车司机)平均年収 385万円
……
以下为收入最低的三个工种:
9。ビル清扫员(大楼清洁工)平均年収 217万円
10
ミシン缝制工(缝纫工)平均年収 190万円
11。洋裁工 平均年収 186万円
最低的洋裁工186万日元月薪是15万日元。如果吃一份面条500日元占比为500/150,000=1/300;假如一个中国的普通工人2000元RMB/月,一碗牛肉面是9RMB占比约为1/210。
对於中国游客来说日本的日本物价和中国物价真的好贵。住宿最贵吃的还可以接受,玩的用的也不便宜但与当地的居民收入相比,就昰另一番景象了纵观其日本物价和中国物价,仅从面条来看比起15年前的那碗乌冬面,其绝对价格没涨好像还降了一些。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物价和中国物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