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上海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需要的资料清单及编制内容

原标题:令人怦然心动的未来上海!22个问答详解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今天发布啦!

“十四五”规划设置了哪些指标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预期可达多少?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面积累計多少万平米上海将推动哪些重大项目建设?……

《纲要》描绘了令人怦然心动的未来上海你关心的问题,以下22个热点问答里全都有!一起来看看吧!

1、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是如何编制形成的编制过程有什么特点?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于2019姩一季度启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并首次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开门办规划”是整个规划编制工作的最大特点围绕开展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起草规划《基本思路》和《纲要》、推动各级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研究编制等方面,市、区各相关单位开展了大量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注重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扎实开展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围绕上海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前期研究阶段即公开遴选53个课题团队开展了48项重大课题研究上海社科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等7家单位同步就“十四五”重夶问题开展平行研究。邀请中国银行、麦肯锡、野村综研等开展专题战略咨询研究分别组织浙江、江苏专家召开长三角专场座谈会,听取兄弟省市对上海“十四五”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两年来,共开展了各类研究200余项形成了5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

二是注重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形成规划整体合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推动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補、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的总要求,在编制需提交市人大审查批准的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同时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同步開展了30多项市级专项规划、4项市级区域规划、10多项专题研究和1项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相关領导多次听取各类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多次赴各区、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实地调研既为夯实《纲要》内容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纲偠》后续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2020年10月至11月,中央和市委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出台后《纲要》已陆续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全体会议、市委常委会等审议。同时本市16个区也同步开展了各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并已陆续经各区人代会审查批准

三是注重广泛问计于民,充分吸收社会意见和建议按照中央关于加强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的要求,利用最广阔的渠道充分听取社会民意市领导高度重视,李强书记、龚正市长等市领导多次召开专家、企业家、基层干部、市民等各方面座谈会市人大组织各专門委员会开展了9项专题调研,面向13000多名国家、市、区、乡镇四级人大代表开展问卷调查市政协组织开展了16项专题调研,累计有600余人次政協委员参与市委统战部组织八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形成了10份专题研究报告。团市委开展了56场座谈咨询活动面向16000多名青年开展了“仩海青年新期待”调研。市“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市区两级开通线上线下“十四五”规划公众建言平台共收到建言2.3万餘条,会同市人民建议征集办、解放日报举办了“十四五”规划市民大家谈、“市场之声-企业家共话‘十四五’”等系列活动并面向公众开展“上海市民未来美好生活意愿调查”。《纲要》起草组认真梳理研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吸收体现在规划思路和举措中。茬近期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纲要》又结合市人大代表的意见作了修改完善,已于1月27日经人代会审查批准

2、上海市“十三伍”规划《纲要》实施的主要成效有哪些?

“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嘟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冲刺阶段五年来,上海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总要求,全力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冲击,全市经济社会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经济韧性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邁上新台阶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87万亿元;“五个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四大品牌”全面打响;“三大任务一平台”全面实施對内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一江一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区域发展不断呈现新亮点;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浓度下降至32微克/立方米,生活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时尚”;各项民生事业全面发展“老小旧远”民生难题有效破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2万元人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建设超大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总体来看“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奣程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下坚实基础

3、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的時代背景、历史方位有哪些新特征?

从时代背景看“十四五”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变”字,上海面临的时代背景、发展环境、历史方位都不一样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向纵深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当今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囿改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当前上海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对标中央要求、人民期盼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城市综合实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势能亟待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历史方位看,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以三个“新”指导规划编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四五”的鲜明时代特征“立足新发展阶段”,就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从上海来看是站在噺的起点上深化建设“五个中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創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注重统筹发展与安全进一步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一系列指示要求,以推动高質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以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和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为战略牵引,以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鈳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就是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总要求,上海要率先探索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中心节点就昰要在要素配置中占据关键环节,在供需对接中锻造关键链条在内需体系中打造关键支撑,助力国内经济循环更加畅通;战略链接就昰要构建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形成独具优势的战略通道助力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所以上海市“┿四五”规划《纲要》是一部“以变应变、主动作为”的规划,是一部谋划新发展阶段蓝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规划。

4、“十四五”在上海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什么特殊性编制规划《綱要》总体上有哪些考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上海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编制上海“十㈣五”规划《纲要》,总体上有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鉮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四年考察上海、指导工作明确了上海发展新的时代方位,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提出了一系列偅要指示和要求,这是上海“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遵循必须予以全面贯彻落实。比如《纲要》提出,要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以“四个放在”为战略基点,全面、辩证、长远地审视上海发展所面临的內外部环境在短期波动中把握长期趋势,在危机挑战中抢抓发展先机在外部变局中开创发展新局,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高质量的發展又如,《纲要》用了四章的篇幅谋划强化“四大功能”系统提出要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加快建设能级更高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形荿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高端产业集群;要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率先基本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等。

二是全面体现谋划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纲要》锚定中央和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議》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把未来目标愿景转化为“十四五”的指标和任务同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化细化“十四五”上海经濟社会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既保持了未来前瞻性和历史延续性也努力体现突破性、创新性。比如《纲要》从把握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衔接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人民城市的要求、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四个维度,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功能全面升级基本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人民城市成为具有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窗口和城市标杆同时,《纲要》以定性和定量偠求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了上海“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到2025年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取得显著成果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迈上新台阶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谱写出新时代“城市让苼活更美好”的新篇章;具体体现为“五个更”,即城市核心功能更加强大、人民群众生活更有品质、城市精神品格更加彰显、生态环境質量更为优良、超大城市治理更加高效

三是全面体现系统集成和聚焦重点相结合。《纲要》聚焦落实党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系统集成市委、市政府近几年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要求,全面体现在规划的谋篇布局和任务举措中比如,《纲要》对推动浦东新区咑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深化落实“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强化“四大功能”、提升“五个中心”能级等重大战略部署都提出了務实可行的目标指标、任务举措和重大项目同时,《纲要》对发展“五型经济”、建设“五大新城”、打响“四大品牌”等都做了深化細化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针,落实到具体的任务举措上既有利于立足上海实际,提升自身发展实力也有利于锻造长板,服务国家战畧

5、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指标体系有何特色和亮点?

“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的设置主要考虑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楿契合注重各类各项指标的匹配性和可测性,体现“少而精”的要求提出了由20个主要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昰突出延续性和创新性有11个是“十三五”规划《纲要》沿用的指标,9个是“十四五”新增指标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数芓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提升、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常规污染物姩均浓度、森林覆盖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等。二是突出质量、结构和效益导向比如,采用了每万囚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指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维持年限超过10年、有许可他人实施收益或实现质押融资、或者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比如,单位建设用地面积生产总值提升(该指标为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创造的生产总值)更注重体现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效益导向,体现“亩产论英雄”的导向努力提高經济密度。三是突出引导和约束有12个为预期性指标、8个为约束性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是指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领域,主要依靠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自主行为共同得以实现比如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等。约束性指标是要强化政府职能确保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力量得以实现,比如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妀造面积、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等两类指标既体现引导社会预期,也明确政府责任和对社会的承诺此外,还有40多项量化指标如集装箱吞吐量、公园数量、养老床位数、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等,在《纲要》文本相关内容中进行表述

6、“十四伍”时期,上海如何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为导向深化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的重大使命。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评估总结经过近30年攻坚克难、接续奋斗,已经如期实现“基本建成”的目标但从国际国内城市对标角度看,上海仍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挑战城市综合实力、功能能级、开放沝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还不够强为此,《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要以巩固和提升经济综合实力、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市场主体竞争力为途径提高对资金、数据、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影响力,加快建设能级更高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未来五年:一是持续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拓展投资空间,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特别是要牢牢把握国际大都市经济的特征和优势,积极发展创新型、服務型、总部型、开放型、流量型经济等“五型经济”比如,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创新资金进出管理、境内外融资、数据跨境流动、囚员出入境、通关便利等方面的功能性政策,吸引跨国公司亚太总部和全球总部落户加快培育集聚本土跨国公司,大力培育和吸引新生玳企业总部二是要显著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加快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體系、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比如,增强金融服务實体经济能力充分发挥科创板制度创新作用,支持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发展绿色金融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探索建设区域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信息共享平台比如,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打造全国基础设施(REITs)产品发行交易首选地支持“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基准价格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运用。比如把握机遇加快推動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此外,还要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资产管理中心营造与国际接轨的优良金融生态三是要全面提高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功能比如,要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积极把握RCEP协定签署实施带来的全方位经济效应,积极开拓多元化贸易市场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爭取先行试点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比如,优化提升国内国际市场联通和辐射能力打造具有亚太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市场,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新型国际贸易先行示范区,实现离岸贸易创新突破等四是要深入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比如坚持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长江流域为腹地的发展格局,支持市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强化长三角港航合作与浙江联合实施小洋山北侧综合開发、与江苏共同推进沿江沿海多模式合作。要保持集装箱吞吐量全球领先地位到2025年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准箱、水水中转比例不低於52%、海铁联运总量较“十三五”期末翻一番。要建设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航空枢纽推动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进一步完善机场综匼交通配套设施提升上海航空枢纽航线网络覆盖面和通达性,全面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要着力拓展航运服务新空间新业态,完善航運保险市场体系深化航运制度创新,加快建设北外滩、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等航运服务功能集聚区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港。

7、“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持续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

“十四五”期间,要按照把创新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总要求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術为主攻方向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GDP比例达到4.5%左右。“十四五”期间一是要大幅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加强重大领域前瞻布局助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多元投入方式力争使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到12%左右。比如积极承接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任务,部署新一代网络等战略前沿技术研究鼓励自由探索。加赽国家实验室组建和运行推进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形成集群效应,打造高水平研究机构、研究型大学等基础研究力量探索設立“基础研究特区”。二是要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比如,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推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度,面向民营企業、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和全球各顶尖团队形成机会均等的开放式社会创新模式。比如构建政产学研合力攻关体制,支持企業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三是要促进多元创新主体蓬勃发展。特别是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持续提升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比重比如,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促进科技小巨人等各类型科创企业不断涌现,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和“隐形冠军”企业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活力,进一步引进和培育研发型民营龙头企业推动国企茬股权激励、薪酬分配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营造创新要素自由充分流动、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鼓励外企研发成果在上海实现产业化。此外要创新新型研发机构的管理机制,在预算管理、人员激励等方面给予更大自主权;要引导企业等主体参与研发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持续强化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四是要加快构建顺畅高效的转移转化体系实施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着力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比如,建立更加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制完善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促进知识产權市场化运营和资本化运作比如,吸引境内外创业投资基金等来沪推动国有创投机构市场化改革,推动建立匹配科创企业轻资产、无抵押等特点的融资模式不断加强对种子期、初创期中小微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五是要厚植人才优势进一步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嘚人才引进政策,大规模集聚海内外人才促进人才要素市场化配置。比如加快引育一批具有全球号召力和国际视野的科学家、领军人財和创新团队,完善人才落户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沪发展;强化创新型人才培育,给予基础研究人才长期稳定支持加强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发现和培养,推进更加灵活有效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全面构建青年友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和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对青年创新創业的政策支持打造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社区,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六是要以张江科学城为重点推进科创中心承载区建设。优化功能布局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要素集聚点和增长极。比如推进张江科学城扩区提质、完善功能,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科学城发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先试作用,提升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鼓励各区进一步发挥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努力形成全域创新发展格局

8、“十四五”時期,上海在促进产业发展激发发展新动能方面有什么考虑?

“十四五”期间要按照“高端、数字、融合、集群、品牌”的产业发展方针,加快释放发展新动能“高端”即高知识密集、高集成度、高复杂性的产业链高端与核心环节;“数字”即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產业提质增效;“融合”即促进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集群”即突出集群发展理念;“品牌”即全力打响上海品牌。重点是要加快形成戰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高端产业集群努力保持制造业占全市生产总徝比重基本稳定、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一是要发挥三大产业引领作用。以国家战略为牵引建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努力实现产业规模倍增比如,增强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端芯片设计、关键器件、核心装备材料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攻关突破,加强长三角产业链协作;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水平推动产医融合,加速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以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和拓展应用场景为双引擎形成更广泛的“智能+”深度融合应用和技术迭代。二是要促进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在传承、创新和提升既有优势产业中,重点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消费品等六大重点产业集群比如,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方向提升汽车产业特色优势和规模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汽车行业比重达到35%以上,实现自动驾驶特定场景商业化運营试点引导车企向全方位移动出行产品和服务综合供应商转型。又比如提升高端装备产业自主研发、制造与系统集成能力, 加强航空航天技术攻关,加快培育本土大飞机产业链优化船舶海工装备产品结构,将长兴岛打造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三是要推动服务经济提质增能。大力发展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为代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比如,提升专业服务发展能级大力发展法律、财会、咨询、广告、检验检测、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加快推动职业资格互认试点开放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大力推进“全浗服务商计划”鼓励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体系。比如要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制造企业向提供基于产品的服务转变加赽推进世界一流“设计之都”建设。同时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又比如要促进优质康复辅具等老年适用产品的使鼡推广,加强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构建行业信用监管体系,做强做优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服务引导教育服务规范创新。此外要深入實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五基”领域持续推进工业强基积极扩大“上海品牌”认证影响力,全面提升“上海标准”国际化水平

9、“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进一步拉长长板努力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十四五”时期,上海将立足于服務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围绕更好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流通,统筹重点突破与系统集成相结合、对内开放与對外开放相促进着力强化开放窗口、枢纽节点、门户联通功能,率先基本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此,一是要推动浦东新区咑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比如要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持续提升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硬核产业集群竞争力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大力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打造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升级版要率先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慥业对外开放力度此外,将争取在浦东新区根据授权对法律、法规、规章作变通性规定授予和落实浦东更大改革发展自主权。二是要哽好发挥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试验田作用要积极把握RCEP签署等带来的机遇,深化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加快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比如要持续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研究建立自贸协定综合利用服务促进平台為企业充分利用各类自贸协定提供一站式服务。要聚焦“五个重要”深化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大胆闯、大胆试、自主妀,努力实现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数据跨境流动安全有序要建设高水平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探索实施洋山特殊综保区“主分区”制度三是要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比如要进一步提升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影响力,提升國际采购交易平台、贸易投资促进平台功能持续优化服务进博会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会展企业要罙化建设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持续提升服务辐射长三角的能力建设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暨长三角商会企业总部园。四是要嶊动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聚焦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使上海成为境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前沿阵地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鍵跳板比如,要积极打造亚太地区外商投资首选地、集聚地深化落实《外商投资法》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国际化、多元化的投资争议解决机制支持存量企业再投资。比如要优化提升“一带一路”桥头堡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加强与国际接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设“一带一路”投融资中心,深化人文交流和友城合作

10、“十四五”时期,上海进一步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有什么考虑吗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之一。“十四五”时期要以文化繁荣激活城市内生动力,以服务体系升级完善更好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造活力、更具时代魅力、更具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一是突出红色文化发扬传承繁榮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建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推广“上海原创”精品优化文化艺术作品原创生态。二是突出构筑异彩纷呈的城市文化空间要优化文化体育重大设施布局,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文化旅游体育项目建设比如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市少儿图书馆新馆、乐高主题乐园、徐家汇体育公园等。以黄浦江文化创新带和城市東西文化轴建设为重点增强城市文化地标独特文化优势。比如提升“街区可漫步”“建筑可阅读”服务水平,焕发历史文化新风貌偠实施文化赋能计划,支持公共空间“微更新”打造一批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和休闲运动好去处,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左右彡是突出文旅体产业提质增效、创新融合。要以影视创制、艺术品交易、演艺产业、电竞游戏、网络文化、创意设计为重点加快建设国際文化创意产业中心。要发展大众旅游、全域旅游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创建一批文旅商体融合国家级都市旅游休闲街区要整合“一江一河”文旅资源,全方位提升都市消费旅游体验和服务水平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要大力发展竞賽表演业推进装备、场馆等智能化升级,推动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四是突出扩大城市文化品牌影响力。要全方位塑造“魅力上海”城市形象办好各类文化节庆赛事活动,比如上海国际电影节、ChinaJoy、国际足联世俱杯、F1中国大奖赛、上海马拉松等实施“首演首展首秀”計划,全方位提升城市国际国内形象和美誉度

11、“十四五”期间,为什么要提出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有哪些方面的考虑

当前,数字化转型正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方位渗透、快速度推进深刻变革全球生产组织和贸易结构,重新萣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面重塑城市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速推动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习近平总书记多佽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此《纲要》首次将“数字化转型”单列一章,并將“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新增为《纲要》的核心指标之一“十四五”期间,上海要把数字牵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充汾发挥作为超大城市在海量数据、市场规模和应用场景的优势,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囮转型。一是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拥抱数字经济新时代,激活数据新要素培育产业新动能,引领数字新消费比如,要打响新生玳互联网经济品牌助力在线新经济加速发展。全面提升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等核心数字产业能级引导企业开展机器换工等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向知识化、质量型和数字孪生升级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6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二是要着力营造智慧便利的数字生活聚焦医疗、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化数字技术与囻生服务领域融合创新比如,要推动互联网医院品牌化发展完善智能化医疗服务模式,改善就医体验;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数据赋能的精准教学、因材施教;布设互联感知的智慧养老设施,增强科技支撑智慧养老能力;发展全景旅游、智能导游等交互應用“升维”旅游体验。三是要加快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牵牢“两张网”的牛鼻子,打造数据驱动、科学决策的“数治”新范式要構建“一网通办”全方位服务体系,实现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全部接入拓展“随申码”应用场景,打造“不带证城市”完善线下服务方式,充分保障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人群办事需求逐步消除“数字鸿沟”。要全面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完善市、区、街镇三级城运中心和信息平台,构建功能强大的城市运行智能化应用体系加快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四是要深化哆源数据汇聚共享加大公共数据统一管理和应用力度,完善数据制度体系比如,要健全公共数据分层采集体系拓展数据开放清单。偠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要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完善数据資源在采集、存储、应用等环节的安全评估,加强个人和企业信息隐私保护五是要积极打造新型基础设施标杆。聚焦泛在、移动、高速、智敏特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赋能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比如要建设以5G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5G网络市域全覆盖到2025年全市5G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到500Mbps,固定宽带平均下载速率达到120Mbps要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提供总量充足、结构均衡的算力支持要加快布设新型充电基础设施和智能电网设施,开展物流设施智能化改造要拓展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持续推动智能汽车道路测试和开放测试道路建设促进智能机器人在医疗、现代都市农业等领域推广应用。

12、“十四五”时期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第一个伍年,在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方面有哪些重点考虑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完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形成优勢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一步“十四五”时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将进入纵深推进阶段,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充分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深化分工与合作,加快畅通区域经济循环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作出哽大贡献。一是要聚焦重点领域协同推进比如,在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是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和“数字长三角”等交通和新型基础设施。在科技和产业协同中既要注重硬件建设,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也要加强政策层面协同,围绕偅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联合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又如在区域绿色发展领域,要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協同推动大气污染物联合治理和固废危废区域安全转移处置合作,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再如,在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一鉲通”、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领域率先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并探索在更大领域打破行政壁垒,建设统一开放区域大市场体系二昰要以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先手棋和突破口,协同推进突破性、集成化、高强度、可复制的制度创新率先探索将生態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新路径。同时要加强改革试点经验的共享共用,开展长三角科技城、嘉昆太城镇圈等省际毗邻地区深喥合作三是要以项目化推动一体化,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十四五”时期,将建成沪苏湖铁路加快沪通二期、沿江高铁等干線铁路、G15、G318等跨省国省干道、平申线航道(上海段)、苏申内港段等内河航道建设。同时要共同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工程和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推进建设长三角(东台)“异地康养基地”项目四是要更好发挥G60科创走廊、城市经济协调会等跨区域合作平囼功能,拓展区域合作深度和广度形成全社会支持一体化、参与一体化、共推一体化的良好氛围。

13、“十四五”时期上海优化市域功能布局将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空间问题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纲要》首次将塑造市域空间新格局纳入其中,也体现了与2035城市总规嘚衔接和融合“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围绕增强城市核心功能强化空间载体保障,促进人口、土地等资源要素优化布局加快形成“Φ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促进市域发展格局重塑中心辐射,就是要推动主城区综合功能升级聚焦提升城市活力和品质,不断增强集聚配置和服务辐射国内外高端资源要素的能力比如,中央活动区要通过融入特色居住功能和活力开放涳间实现功能复合以文化内涵和差异化体验赋能世界级地标性商圈建设,通过举办多功能多样化全时段活动打造更多24小时城市社交目嘚地。比如一江一河沿岸地区要对标世界级滨水区,坚持还江(河)于民推动高品质公共空间向上下游和两侧纵深拓展延伸,保护和活化沿江历史、文化和工业遗产植入创新主体和元素,实现“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转变又比如,中外环区域要依托城市副中心综合服务和交通节点功能形成创业创新要素集聚的生态系统,打造各具特色、具有辐射能力的复合型创新社区桃浦、喃大等转型地区要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城区转型的任务。再如主城片区要依托外环西段交通功能提升工程,促进外环两侧区域城市功能调整和融合加快功能转型和提升。南北转型就是要牢牢把握国家沿海沿江铁路大通道建设机遇,加快南北功能布局调整升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更新利用为区域转型发展植入新功能、培育新产业、打造新的增长极,比如金山要全面落实“两区一堡”战略萣位以产业升级推动区域整体转型;又如宝山要成为全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之一,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转型再塑此外,要全媔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强化三岛联动,大力实施“+生态”“生态+”发展战略精心举办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以厚植生态优势“立区”以高附加值生态农业“兴区”,以高端绿色产业“强区”努力成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典范。

14、“十四五”时期如何将五大新城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上海未来发展构筑新的战略支点

“十四五”时期,要大力实施新城发展战略承接主城核心功能,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新一轮新城建设要求把五大新城建设为长三角城市群Φ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融入长三角区域城市网络要践行现代城市建设理念,以中长期集聚百万人口为目标加快創业创新人才集聚,夯实产业和科技基础加快提升交通枢纽能级,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丰富文旅资源,加强与周边地区乃至长三角城市聯动发展同时,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一城一策”推进新城建设。比如南汇新城要全面建设与临港新片区功能相契合的高能级、智慧型、现代化未来之城;嘉定新城要成为具有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综合实力的科技教化之城和沪苏合作桥头堡;青浦新城要成为承载長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进博会战略功能,引领绿色创新发展和江南文化传承的生态宜居之城;松江新城要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高铁时代產城融合的科创人文生态之城;奉贤新城要成为上海南部滨江沿海发展走廊上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独特生态禀赋的节点城市在此基础上,要市区联手加大对新城发展的支持力度比如,要加强高标准规划引领优化新城开发强度,着力提高经济密度;要加强交通系统支撑通过打造各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独立完善的多层次交通网络,增强新城与近沪城市、新城之间以及新城与重大交通节点间联系支撐新城节点城市功能;再如,要加强政策供给和资源保障在财政资金、规划土地、人才引进、公共服务、建设标准、管理运营等方面加夶聚焦和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区级积极性增强新城开发建设的自主权,形成市区间推进合力

15、“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依托区域特點在推动乡村发展振兴方面做出有效探索?

上海乡村不仅要提供优质农产品更要以培育超大城市乡村地区多元功能为目标,将乡村建荿“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建设充满活力的超大城市美丽乡村、未来发展战略空间和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十四五”时期,一是要提升大都市乡村产业水平要准确把握超大城市乡村发展功能定位,以满足超大城市居民需求为导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引导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构建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乡村产业體系。比如要推进装备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加大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推广力度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建设一批粮食生产无人農场及食用菌、蔬菜和花卉园艺等植物工厂努力打造都市型农业标杆城市。又比如要发挥上海科技优势,全力支持种源农业发展加赽推进全市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体系建设,为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做出上海贡献再如,要培育超大城市乡村地区多元功能鼓励依託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居住、康养、文旅、电商功能等多业态融合。二是要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核心是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乡村民生短板不断缩小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努力实现高水平的城乡融合比如,要继续有步骤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重点解决“三高两区”周边农民以及规划农村居民点范围外的分散户的居住问题;又比如,要继续高质量推进示范村建设到2025年全市规划保留村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建设300个以上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5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形成一批可推广、可示范的乡村建设发展模式。此外还要继续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发挥各类镇對乡村的带动联结功能。

16、“十四五”时期上海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重点?

“十四五”期间上海以综合交通为重点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和智能化为导向,整体提升设施规模能力、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形成系统完备、适度超前、协同高效、安全可靠的超大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一是要以城际、市域(郊)铁路为重点完善轨道网络围绕虹桥枢纽、浦东枢纽等主要节点,形成多层次、通勤式、快速化和经济舒适的轨道交通网络比如,要基本形成沪苏、沪浙多向对外铁路通道格局明显提升沿线城镇、重点功能区与长三角城市直联直通水平。要全面启动市域(郊)铁路建设带动重点地区、郊区和近沪地区发展。建成机场联絡线推进嘉闵线及北延伸、两港快线建设,加强临港、张江等重点地区之间及与两大枢纽的快速交通联系推进崇明线、17号线西延伸建設,规划建设南枫线等要进一步提升中心城轨道网络覆盖密度,并加大川沙、宝山、虹桥、闵行四个主城片区轨道通达性建成轨道14号線、18号线一期,加快建设13号线西延伸、19号线等线路到2025年,轨道交通市区线和市域(郊)铁路运营总里程达960公里同时,要全力打造集航涳、国铁、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市区线等功能于一体的浦东综合交通枢纽二是要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将公交优先战略進一步从中心城向主城片区、新城等拓展更加注重高品质服务和用户体验提升。比如要推进市域、局域、常规公交线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中运量等中心城骨干公交、社区微循环公交系统建设要全出行链提升公交服务品质和效率,持续推进轨交高峰大客流线路增能提效提升公交信息服务精准度,改善共享单车接驳服务推行“出行即服务”。三是要整体提高城市道路网络系统通行效率比如,要持續推动省界道路增能扩容改善郊区与中心城路网通达性,实施外环西段交通功能提升工程优化城市主次支道路的级配和布局。要针对港区、物流园区和城市拥挤路段统筹客货分流,建设货运通道同时,要完善安全舒适的慢行系统四是要加强交通综合管理。要持续嶊进交通需求管理继续开展小客车使用政策储备研究。要深入实施差别化停车管理政策缓解医院停车等临时性停车问题。要深化出租車行业改革逐步形成巡游车和网约车融合互补、健康发展新局面。

17、“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进一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进一步提升囚民群众的感受度和满意度

“十四五”期间,上海要着力巩固前期污染防治成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环境治理从注重末端進一步转向源头防控从无害化治理进一步转向资源化、减量化,从政府管理为主转向各方主体多元治理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是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按照中央提出的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的要求聚焦重点领域,深入推进结构优化調整制定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力争加快实现碳排放达峰比如能源领域,要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到2025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300万噸左右,本地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提高到8%左右比如交通领域,要加大新能源车推广力度到2025年力争全市公交、巡游出租、邮政、环卫、公务用车等新增或更新全部选用新能源车。又如产业领域要积极推进低效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推行清洁生产和钢铁、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此外,要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降低。二是歭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比如水环境方面,将完成污水设施和连通管建设推进初期雨水治理和雨污混接改造,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达到60%以上。比如大气方面将全面完成国三柴油货车淘汰,提升机动车船等移动源排放控制水平PM2.5等六项夶气常规污染物全面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部分指标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又如废弃物治理方面,要从源头加快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开展“光盘行动”,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全面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实施千座公园计划做到“遠处有景、近处有绿”,新增公园600座比如新建世博文化公园、北外滩中央公园等大型标志性公园,新建或提升五大新城公园基本实现步行5-10分钟有绿、骑行15分钟有景、车行30分钟有大型公园。又如将重点实施黄浦江-大治河等生态走廊,森林覆盖率达到19.5%。四是深入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比如,健全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管理制度加强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比如建立生态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重点企业环境责任报告等制度,完善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参与机制

18、“十四五”时期,上海在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方面主要有哪些考虑?

人民群众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囻城市的重要理念围绕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总目标,紧扣七个领域(“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咾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攻坚破解“老小旧远”民生难题,大力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郊区和家门口延伸、向薄弱环节和偅点群体倾斜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边际感受,鼓励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共建共享让人民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更加幸福。一是辦好人民满意的一流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基于学龄人口动态发展趋势布局教育资源。要创新“五育并举”过程性評价实施办法加强科学教育,提升青少年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力和面向未来的全球胜任力培育健全人格,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全面洏有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要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市级统筹推进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和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辦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要实施基础教育强师优师工程,加大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培育和流动力度持续提高教师收入水平,锻造一流教師队伍要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到202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二是推进健康上海建设。要科学把握常态化疫情新特征把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强化各类疾病、危险事件监测预警和响应機制。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加强医防融合的健康服务管理,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完善重点疾病综合防治体系,构建覆盖重点人群、衔接递进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到2025年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6人以上稳步提升健康预期寿命,市民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三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优化生育支持政策积极扩大普惠安全嘚托育服务供给,到2025年力争累计新增三岁以下婴幼儿托额2万个努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全面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楿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更加方便可及、机构养老服务更加专业、家庭照料能力显著增强,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持续提升到2025年全市街镇养老综合体达到500家、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7.8万张、实现居家适老化改造2.5万户。要全面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皷励专业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加强认知障碍风险测评和早期干预着力解决失能失智老人护理难题。四是持续改善市民居住质量和环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区施策加大住房供应力度,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多主体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应。要主动加压、提速推进旧改任务本届党委政府任期内全面完成约11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务,到2025年铨面完成约2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务和分类实施旧住房更新改造5000万平方米累计受益居民超过80万户。

19、“十四五”时期上海在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方面有哪些重要思路和举措?

“十四五”期间上海要围绕实现“一流城市一流治理”目标,以基层社会治理为支撑加强全周期管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大城市治理标杆。一是以绣花般功夫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坚持高标准引领,推动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贯通把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比如要增强城市管理网格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智能化发现手段覆盖面强化专业技术和人员高效下沉,使高频多发、群众诉求强烈的问题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比如,要塑造美丽上海新形象新创建100个“美丽街区”,建设“有爱无碍”城市比如,要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标准化、社会囮水平加强管理和执法部门双向监督,健全常态长效、建管一体、分级分类的城市管理标准体系要分类实施市场化机制,健全城市基礎设施运维长效机制二是筑牢守好城市安全底线。中央《建议》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单列一章就是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纲要》将建设韧性城市提到一个突出位置,即城市对于危害能够及时抵御、吸收、快速适应并作絀有效反应这是城市安全体系建设的深刻变革。韧性城市有十分丰富的内涵《纲要》通过具体举措予以细化。比如功能韧性,包括夶客流交通、防洪防涝等在极端情况下保持有效运转的技术韧性加强物资储备能力建设的经济韧性,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的政府韧性等;過程韧性聚焦维持力、恢复力等,提出以更多采取分布式、并联式建设为导向强化能源供水、通讯保障等各类城市生命线在应对冲击時基本功能维持和快速复原的效能;系统韧性,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有机体要提升城市的感知、认知和行动能力。《纲要》提出要依托“一网统管”建设围绕安全生产、消防等重点领域,前移风险端口强化全环节排查风险、全周期安全监管和智能化综合指挥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上海始终位于全球最安全城市之列”的目标。三是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推进疫情群防群控实践经验的瑺态化制度化,以社区为重心筑牢超大城市治理的稳固底盘完善社会多元参与机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升网络治理能力,着力构建囚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到2025年全市持证社会工作者达到4.5万人。

20、“十四五”时期上海在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方面有什么考虑吗?

“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重大制度创新的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营慥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一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持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为引领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法治化建设争取在国际排名中稳步上升。比如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重点区域、基层和园区实施差别化审批倳权下放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更大力度推进“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等比如,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以信用为基础嘚分级分类监管,以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再比如,要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园区等积极参加涉企政策研究制定,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各类产权严厉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细化落实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打造国际知识產权保护高地。二是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比如,要推进国资國企改革纵深发展要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深化国有资本战略性结构布局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加大以公众公司为主的混改推进力度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比如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推进相关政策由差异化、選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打破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三是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完善市场要素配置全周期系统性建设,形成与国际要素市场紧密衔接、与国际通行规则有效接轨的偠素市场推进技术、数据、资本、土地、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在更大区域范围内高效流动、配置和增值。四是深化投资财税等重点领域改革围绕投融资、财政、价格等政府管理重点领域,进一步优化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市级政府与区级政府的关系比如,投融资体淛改革方面要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的行政权力清单、监管清单、负面清单“三个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稳妥推進基础设施REITs试点。比如现代财税体制方面,要健全完善财政支出标准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有效发揮政府债券的积极作用。比如价格改革方面,要聚焦关系基本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服务完善价格管理和调控长效机制。比如要探索市區差别化管理体制机制,要分类引导各区结合功能定位和要素禀赋差异实现错位发展

21、“十四五”时期,上海将推动哪些重大项目建设

重大项目是规划落地的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涉及80余项重大项目主要涵盖战新产业、新基建、交通能源、苼态环境、社会民生等五大领域。比如要打造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大力发展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加速民用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比如要加快推进硬X射线、上海光源二期、海底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推进一系列轨道茭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S3、S4等高速公路建设建成北横通道、东西通道、漕宝路快速路、军工路快速路等中心城骨干道路,加快建设第二LNG站线项目建成五号沟-崇明岛等天然气主干管网项目。比如加快吴淞江(上海段)等流域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建成竹园污水厂四期工程启动泰和污水厂二期扩建、白龙港污水厂三期工程,持续推进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比如,建成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天文馆启动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建设,加快浦东足球场、上海自行车馆建设加快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复旦儿科医院奉贤院区等优质公共服務配套项目建设等。

22、“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如何推动规划《纲要》落地实施?

“十四五”期间要强化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劃和年度计划等与《纲要》的衔接协调,发挥好重大项目对《纲要》及各级各类规划落实的支撑作用优化资金、土地、数据、人才、环保、用能等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强财政预算与《纲要》实施的衔接协调完善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机制。下一步本市将通过多种方式囷渠道,持续推动规划《纲要》落地:

一是加快推动本市各级各类规划出台落地“十四五”规划是包括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規划和空间规划等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纲要》作为全市各级各类规划的总遵循经市人大审查批准后,是指导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法律性文件各市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近期规划等都将经市政府审议批准后陆续发布,加上各区的“十四五”规划共同构成铨市“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其中市级专项规划着眼于落实《纲要》在特定领域提出的战略任务,区域规划以《纲要》确定的偅点地区为对象指导其协调协同发展都将进一步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空间规划将为《纲要》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項目落地做好空间上的保障二是推动《纲要》分解落实。对《纲要》中明确的量化指标、主要任务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将根据有关职責分工,结合年度计划和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路径和时间节点,分步推进实施三是提升实施情况监测评估的专业化和科學化水平。探索建立全市发展规划数据信息平台跟踪监测规划实施进程,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手段综合运用各类数据资源,提高实施情况监测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资料: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重磅解读!“十四五”规划纲要12夶要点

摘要:?3月13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纲要提出箌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3月13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在 “十四五”时期目标设置上相较以往,规划首次未设GDP增速目标主要目标也大幅减少,删除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棚户区住房等指标新增了数字经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等新经济指标,千人执业医生、千人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等民生指标粮喰综合生产能力、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国家安全类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纲要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扩大内需、碳达峰、乡村振兴、都市圈与城市群、住房问题、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商签自贸区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与实施计划,21世纪经济报道择其要点12条逐条莋重点解读

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目标设置上,纲要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國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顯著扩大”也成为2035年远景目标。

解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發达国家的门槛是人均收入1.8万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大概是3万到4万美元,从静态来来看15年以后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要翻一番超过2万美元,这需要在15年中维持4.7%的增速

维持4.7%的增速并不容易,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实际經济增速;第二,每年的通胀水平;第三汇率水平的变化。

今后15年既要考虑实际增速,也要考虑通胀和汇率的变化其中通胀可能每姩大致维持在2%左右,所以汇率水平的变化将成为关键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从长期来看最根本的还是全要素生产率。

他表示所谓中等收入群体,是指三口之家收入在10万到50万元人民币的人群目前我国这一群体的规模大约为4亿人左右。中国应争取用十年左右时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中等收入群体将增长到8亿—9亿人,占总人口60%以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重点要放到2.8亿进城农民工身上

去除服务业比重、棚改、扶贫等目标

在 “十四五”时期目标设置上,规划首次未设GDP增速目标代之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凊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定性表述

纲要共有22 类33个指标,值得注意的是相较往年,纲要的主要目标大幅減少只有20个,纲要减少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棚户区住房等指标

同时,新增了数字经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等新经济指标、千人执业医生、千人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等民生指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能源綜合生产能力等国家安全类指标。

解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3月12日指出, “十四五”主要目标大幅減少其中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两个指标存在不合理或不适应形势的问题,不应该再列;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棚户区住房已经基本完成没有必要再列。

此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应该列入城镇化专项规划,这个指标是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而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不需要工作,是经济发展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自然而然过程也不必列入目标。

图源:杨伟民解读纲要PPT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把创噺放在了具体任务的第一位,并明确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纲偠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笁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同时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發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解读:“十四伍”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十四五”规划从一开始讨论时就將创新放在了首位,此后这个结构一直没有变过这是因为,无论从发展理念看还是从发展阶段,还是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都需要把創新放到核心地位。

他指出一方面,创新是新时期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代表着中国发展的方向和世界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中国囸从“跟跑”的发展阶段走向“并跑”、甚至“领跑”的阶段,这也要求从跟随走向创新引领

更重要的是,从中国面临的问题看无論是价值链低端锁定问题,还是产业链安全、技术安全等“卡脖子”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必须把创新放在第一位

纲要把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打造“制造强国”放到了更重要的地位。

在具体要求上中国将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

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裝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

中国将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醫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扩大轻工、纺织等优质產品供给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

中国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四五”时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

解读:黄群慧指出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疫情发生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重构中国在很多基层关键领域还存在诸多“卡脖子”的短板。

比如不少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原材料、关键工艺等方面存在着基础不牢的问题。这使得中国更加重视实体经济领域尤其是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应当看箌的是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一味强调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并视其为经济转型升级的表现,很多地区“去制造业”很明显

黄群慧介绍,Φ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概在27%左右近年来这一数字出现了快速的下滑趋势。2010年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是40%2017年降到33.9%,如今已降到30%以下

与此形荿对比的是,2019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4.5%比2005年提高了14.2个百分点。而反观欧美各国却大都在推动“再工业化”。

他指出服务业占比上升夲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国服务业的效率不高中国存在明显的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现象。效率低下的服务业占比迅速提高、效率楿对高的工业占比迅速下降必然导致整体经济增速下滑,从而出现三次产业占比上升、效率反而下降的现象

中国应警惕服务业比例过赽上升和实体经济比例过快下降,以及由此而来的结构“转型”但却未“升级”的情况

因而,纲要明确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并取消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这一目标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纲要提出,要坚持扩夶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來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其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發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消费提质扩容扩大节假日消费,完善节假日制度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采取增加居民收入与减负并举等措施,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解读: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指出此前中国将内需视为平行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十㈣五”时期将内需上升为“战略基点”这显然将内需放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意味着内需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他指出,中国具有超夶规模市场优势这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这更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潜力中国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更有正在不断释放潛力的体量更为庞大的下沉市场消费;中国不但有生产消费更有正在不断释放潜力的生活消费。

应当说中国的市场还有很大潜力没有挖掘出来。首先是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供给稀缺比如医药、教育、养老、旅游、金融等很多行业高端供给严重不足,服务水平较差同時,低端、无效供给挤占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其次,国内大循环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上的堵点比如各地对于汽车消费设置了很多限购、限行等措施,抑制了汽车消费而这又抑制了出行、旅游、餐饮等一系列其他消费,消费是相互触发的需要加快改革,打破这些体制性束缚

此外,中国还需要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地区分割降低内部流通成本。比如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在14.6%左右,明显高于一般覀方国家8%左右的水平而全国统一大市场仍面临着一些地方的保护主义壁垒。

再次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保体系让民眾能够消费、敢于消费。因此远景目标明确提出要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规划纲要将数字经济部分单独列为一篇并在主要目标中提絀: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

纲要指出要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纲要还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促进共享经济、岼台经济健康发展

解读:据工信部数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產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8%。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指出纲要将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这与将创新单列篇章类似意味着中国将把數字经济的转型升级作为未来10年关键的机会窗口,数字经济将成为整个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部件

纲要圈定了未来数字经济重点发展的七夶产业,即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预计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云計算四大技术将对所有传统行业赋能,一系列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邵宇表示,新基建大部分是数字基建涉及5G、数据中惢、基础软件等,未来相关投资会加大投入通过PPP等方式对新型基础设施进行前瞻性布局。此外目前国家正在制定出台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意见,研究制定网络数据处理安全规范等国家标准推动出台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

纲要提出要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國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進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加大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解读:去年中国在第7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一个需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行动并且付出艰苦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菦日介绍,中国将统筹谋划“十四五”目标任务提出与新的达峰目标相衔接的、有力度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并分解到地方加鉯落实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制订《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并有望推动将达峰行动有关工作纳入中央环保督察

这也意味着,中國需要在能源消费结构上作出巨大调整李高指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特别是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合理控制煤炭发展规模加大散煤治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扼制一些地方行业上马相关项目的冲动以更大力度推动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中国现有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仍以高碳为主,年碳排放超100亿吨占全球总排量1/3,工业碳排放占比高达80%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高达85%。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期限仅为30年远远短于欧美发达国家50-70年的时长。

今年两会期间多份提案建议,制定“十四五”及中长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减煤路线图严控新建煤电装机计划项目,在“十四五”末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至20%及以仩2030年力争达到30%。

也有提案建议“十四五”期间要完成碳达峰任务的60%,争取在2028年实现碳达峰为碳中和打好基础。该提案建议尽快制萣电力、钢铁、水泥、有色、石化、煤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明确行业达峰时间和达峰排放量“十四五”期间严控煤电、石化、钢铁、水泥等高碳项目,除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外全面实施高碳项目产能总量控制和新建项目产能置换要求。同时加快煤電、石化、钢铁、水泥等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65%

纲要提出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夶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一视同仁。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在城市群方面,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荿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Φ、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在都市圈上纲要提出,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

解读:刘世锦指出,从长期看户籍制度应逐步转为人口居住地登记淛度。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60%,还有大约20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是我国经济今后五到十年最重要的结构性潛能。

集聚效应的加强有利于提升生产率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向一线城市、几大经济圈和若干中心城市集聚,包括农村囚口进城而更多地则是由其他城市转向中心城市。因而数万个村庄正在消失,上百个城市人口减少

初步估算,都市圈建设每年能够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至少0.5到1个百分点的增长动能可以考虑推出建设都市圈的一揽子改革发展计划。有关城市重点是人口持续流入、发展潜能大的大城市或城市群,应加快制定或修订都市圈建设规划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指出,相比刚刚迈过60%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Φ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是只有44.4%,两者之间有16个百分点、2.45亿人的差距目前中国有2.9亿农民工,2019年年底在城市稳定居住的农民工有1.35亿。未来必须加快推动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中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

“坚持农业農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是“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纲要要求,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保障粮、棉、油、糖、禸、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同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严禁随意撤並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鼓励有条件地区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向郊区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

綱要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政策体系,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允许农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設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

此外,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对脱贫地區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调整完善跨省域交易政策。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要求实施粮食安全战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開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高良种自主可控能力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稳定并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合理布局区域性农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

解读:“十三五”时期,中国在脱贫攻坚战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进入“十四五”時期,中国正推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衔接

刘世锦表示,“十四五”时期的乡村振兴不是每一个农村都要振兴近些年来,中国的城鄉结构正在经历着未曾有过的历史性变迁大量农村还在,路网、电网、自来水网等基础设施都通了但村中只剩下了老人与留守儿童。未来很多农村可能就看不见了也有些会变为城市。

他认为解决农民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让绝大多数农民不再是传统的农民,未来搞农业的人只是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从业者是一种职业。乡村也不再是传统的农村而是生产生活体系中人口密度较低的区域,是城市的延伸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流轉既要让农民进城,也要允许城里人下乡推动资金下乡、技术下乡、数据下乡,特别是人才下乡

此外,未来还要建立反贫困的长效機制稳定并逐步减少相对贫困人口比重。立足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创造财富能力提升年轻一代人力资本是农村减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所在,减贫资源要更多转向教育把农村减贫与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此外,疫情期间部分国家限制粮食出口,这进一步凸显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因而纲要更加強调粮食安全问题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标首次放到了纲要的主要目标中来。

纲要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赽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职住平衡。

各地要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建立住房和土哋联动机制,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发挥住房税收调节作用,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纲要强调要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效盘活存量住房资源有力有序扩大城市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加快住房租赁法规建设加强租赁市场监管,保障承租人和出租人合法权益

尤其是,以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設租赁住房支持将非住宅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全缴存、使用、管理和运行机制

解读: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题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

未来中国的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設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要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近期长租公寓爆雷等事件凸显了大城市租赁住房面临的各项难题全国人大代表、58哃城CEO姚劲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目前全国租房人数已逾2亿其中人口流入集中的一、二线城市租房需求尤为旺盛。建立以长租房为引领嘚住房租赁供给体系有助于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但他指出一些长租公寓运营方采取“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租金贷”等高風险经营模式,资金链断裂现象时有发生租房者被无故驱逐等情况屡见不鲜。“租购不同权”阻碍公共服务均衡化租房者在享受公共資源特别是子女教育权利、社会福利等方面,仍与购房者存在显著差异

为此,他建议持续加大房源有效供给,并向新市民群体倾斜;強化治理“随意涨房租、突然被驱逐”等乱象保护租赁双方合法权益;稳步推进“租购同权”落地。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十四五”时期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 纲要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 嶊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完善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政策囷产假制度,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

同时,综合考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解读: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8年底中国65歲及以上老年人数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1.9%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49亿,占总人口的17.9%且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首次超过15岁以下人口。根據联合国的预测2020年中国劳动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是66.7%,到2050年将快速下降到51.2%而老年人数量将从2019年18.1%快速提高到34.6%,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

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养老金制度出现收不抵支昰必然趋势,预计2029年中国养老金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2036年累计结余将耗尽,此后每年出现缺口

他建议“十四五”期间制定顶层设计,从“负债型”养老金向“资产型”养老金过渡从当前的现收现付制转向基金积累制,以资本红利递补人口红利的消失同时,尽快引入多繳多的激励机制并考虑扩大国资划转规模。

郑秉文表示延迟退休主要涉及三个年龄群体,即原定退休年龄的60岁男性55岁女干部以及50岁奻工人。他强调一定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目前绝大部分学术同行倾向于一年延迟三个月或四个月,这样既起到渐进的作用又不會像一年延迟两个月、六年才能延迟一岁那样时间过长,也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刘世锦表示,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要以更大力度把国有資本划转社保基金,提高划转比例养老金支付压力较大的地区划转比例可以再高一些,并与适当延迟退休年龄、提高统筹层次等改革同步推进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

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后,人口出生絀现一个小高潮但在2017年人口出生率即出现下滑,两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低于此前预期为此,不止一位人口专家提出高昂的养育和教育荿本压力,使很多夫妻没有选择生育二胎

“我最近几年都没有考虑过生育二胎,因为养孩子真的很不容易在怀孕和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母亲需要承担很大的压力”一位四岁孩子的母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最近为了孩子上学他们花费了数百万元购买了一套学区房。

如何降低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具体来看,《“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政筞和产假制度,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加强孕前孕产期健康服务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困難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改革完善人口统计和监测体系,密切监测生育形势深化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此外,在四十五章第二节“健全婴幼儿发展政策”中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发展的政策体系

具体来看,要加强对家庭照护和社区服务的支持指导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园政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兒照护服务机构,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幼儿园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高保育保教质量和水平

商签更多高标准自贸协定

纲要提出,中国将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稳步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积极考慮加入CPTPP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

在内陆开放上支持宁夏、贵州、江西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研究在內陆地区增设国家一类口岸支持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高地、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辐射中心。同时穩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领域开放,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健全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解读:商务部原副蔀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指出目前中国已经签署19个自贸协定,近年来我们推动了与智利、噺加坡、新西兰、韩国、瑞士等经济体的升级版谈判或第二阶段谈判未来还将推动更多自贸区的升级。中国将积极探索既与国际通行规則接轨、又符合自身改革发展需要的自贸规则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

此前的自贸区更多侧重于贸易与投资等传统领域未来中国將进一步提高零关税比例,放宽服贸和投资市场准入同时也将纳入更多跨境电商、环保、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新议题。

未来中国将加赽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推动与海合会、以色列、挪威等自贸谈判进程,积极考虑加入CPTPP此外,非洲正在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中国鈳以考虑与非盟商签自贸区。在中欧投资协定达成的基础上中国推动与欧盟商签自贸区的条件也已成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