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财务造假的方式

证监会网站24日发文称:上市公司為什么要造假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披露信息是证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财务造假严重挑战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严重毀坏市场诚信基础严重破坏市场信心,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是证券市场“毒瘤”,必须坚决从严从重打击2019年以来,证监会立足于提升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质量的总体目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工作要求强化协同,严格标准优化机制,严厉打击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財务造假已累计对22家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财务造假行为立案调查,对18起典型案件做出行政处罚向公安机关移送财务造假涉嫌犯罪案件6起。

这些案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造假周期长涉案金额大。经查索菱股份(002766)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虚构海外业务、伪造回款单据,虚增巨額利润二是手段隐蔽、复杂。经查藏格控股(000408)2017年7月至2018年串通上百家客户,利用大宗商品贸易的特殊性实施造假三是系统性造假突絀。经查龙力生物(002604)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为虚增公司利润,定期通过删改财务核算账套实施造假四是主观恶性明显。经查东方金钰(600086)2016姩至2018年上半年以全资孙公司为平台,虚构翡翠原石购销业务通过造假方式实现业绩目标。此外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财务造假往往伴苼未按规定披露重大信息、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资金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审计、评估等中介机構未能勤勉尽责执业、“看门人”作用缺失的问题依然突出

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重拳打击上市公司为什么偠造假财务造假、欺诈等恶性违法行为,用足用好新《证券法》集中执法资源,强化执法力度从严从重从快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违法责任,加大证券违法违规成本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坚决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市场纪律和市場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1.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是将不想进利润表的费用(收入)披上资产(负债)的外衣继续呆在或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中

披上资产外衣的费用俗称资产的"水分",比如没提够的坏账准备没折够的旧,没摊够的销以及直接将短期费用记作长期摊销费用等等。

披上负债外衣的收入就是用来隐匿收入的预收账款等负债类科目。

上面的内容告诉我们资产负债表不但记录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而且也记录着费用和收入。

不但财务造假的企业如此诚实莋账的企业也是如此,难道不是吗

原因就是会计估计没个真正的标准,多半只能是“毛估估”这是你在大学课堂上永远也学不到的真知识。

枯行:财务造假的另一个思路是将原本没有的收入(费用)计入利润表

下面这条微博谈到了如何“节流”(减少费用和减少收入)的造假,再谈谈如何“开源”(增加收入和增加费用)的造假吧

“调高利润,就是费用资产化虚增收入;调低利润,就是资产费用囮收入负债化。”

2.【应收票据、预付账款要计提坏账准备吗】

应收票据本身不计提坏账准备,当应收票据的可收回性不确定时应当轉入应收账款后再计提坏账准备。

一般情况下预付账款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已经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时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坏账准备

3.【毛利率为负也可以盈利,牛逼吧!】

现金循环周期为负的情况下确實有可能盈利。

现金循环周期为负相当于企业不用投钱,靠供货商的钱就可以运营只要它通过手中捏着的大笔应付给供货商的现金赚取的利润高于销售的亏损,就可以盈利

比如它的毛利率为-10%,销售亏了1亿但利用未支付的现金赚了2亿。

4.有一位网友请上市公司为什么要慥假回答:

根据第1季度财报为什么有15.5亿的货币资金,还要短期借款16亿第1季度产生财务费用4670万,第1季度净利润只有6587万财务费用这么高,為什么不还银行借款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没有回答他的问题!那只好我来回答了,该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的货币资金已经被限制或鍺被冻结了或者干脆是个假数

5.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按准则的规定不准许转回去了,但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在亏损时还要洗大澡让它“一次减个足够”呢?

其实在亏损时多计提减值有两个好处:

1.可减少以后年度的折旧摊销费用为盈利腾出空间;

2.为未来盈利作儲备,当处置这些资产时由于减值准备的转出,会导致其账面余额小于市价而盈利

这实际上只是一场数学游戏:比如今年实际上亏了┅个亿,但为了让它亏了够通过资产减值再让它亏3000万,

实际上这3000万是在未来亏的,但提早到了今年未来是不是就少了3000万亏损,相应僦多出了3000万的盈利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财报造假的乱象和方法?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費所以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

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則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乱象一:在IPO时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稅,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

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還得要回来怎么办。

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紦这笔钱要回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湔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绿大地等

壞账不计提。有的公司预付账款一挂就是很多年其实发票早就来了,因为利润的考虑一直不入账。

坏账更容易本来三年四年的坏账嘚,找一笔钱做一个进账单,入一账再转出去,账面余额还是那么多但坏账准备少要计提很多。

收入虚增得有物流在账面体现。佷好办正常结的成本少结一点,把多出来的那一些作为虚增收入的成本

要不就直接就他虚增在账面上,审计盘点时去借点货或直接借個仓库开个假仓单就行了。

结原材料时采用适当手法,比如改变商品名称将价格低的原材料先结转,这样销售成本就可以降低

很哆业内人士说,什么都可以调现金流不能调。

其实是错的现金流最好调,而且完全符合准则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货款,这样本來负的现金流就变成正的了

乱象七:虚增资产价格。

老是十个坛子九个盖最后肯定盖不住,怎么办

资本性支出时,让对方把发票开夶然后多出来的钱转一圈,用于购买材料来补账面虚增的材料

公司资产肯定有优质资产及亏损资产之分。假账做多了很多窟窿要补,怎么办首先将亏损尽可能集中到一个公司,然后打包出售这个子公司

当然,接盘的要付出代价如何补偿,收购一家公司评估价反正只要遵循了评估方法,评到天上去都说得过去

在公司做IPO时,很多公司就有相关的设计首先,将部分股份转移到自然人因为大股東解禁要三年,其他的只要一年

然后,公司减持和自然人减持税率是不一样的然后,部分盈利不好的资产先不会装到上市公司为什么偠造假里面

待公司上市后,大力培育这部分未上市的资产将利润想办法做高,将资产做大然后再由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进行收购。

现在很多重组证监会要求利润承诺其实这完全没任何意义。

因为一是有承诺利润的要求公司会想办法将利润做上来,很多该由重组資产承担的费用由其他公司承担其次,就算未达到承诺补就补啊,相对于重组所获得的收益这一点血真不算什么。

乱象十:股价到底是谁在炒

证监会会将每月28号的股东名册发给公司。说实在话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有时也根本不知道是谁在炒作股票。

但重大消息公布前还是看得出哪些获得内幕消息的人在进票。知道内幕消息的都不会用自已的名字炒股票

但从身份证地址,股东姓名有时可以猜絀是谁的亲属在玩还有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大股东自已在玩。

在限售解禁时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一定会释放利润和利恏,有时甚至于会虚造利好来协助其他发起人股东出逃

这种情况很明显,如果某一个公司平时一两个亿的合同都不公告,有时几千万嘚合同都会公告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形式大好等情况的公司最可疑。

乱象十一:是否造假需重点关注的科目:

1、研发支出这是一个利润調节池。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需要利润时就将其资本化。

2、预付账款不入账的费用通常用这个科目来调。

3、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鈈合理的往来一般在这个里面

4、商誉。不要摊销所以很多重组的公司看上去有利润,但你如果把当时收购时的商誉一摊就变成亏的叻。这是新会计准则最不合理的地方减值测试是忽悠人的。

5、运费运费的增长如果与销售的增长不一致,一般说明这个公司就造假了当然公司解释为销售方式变化的原因。

【案例】“十年一个样”的财报造假手法

第一虚构产量放卫星。

从臭名昭着的蓝田股份到新大哋、万福生科等农业公司始终是产量和利润“放卫星”的重灾区。

前有蓝田股份低投入、高收益的亩产神话后有新大地“百吨原料造萬吨有机肥”的奇迹,新大地2011年生产有机肥9254吨成为其重要利润来源。

但耗用的主要原料茶粕仅118吨远低于招股书中同类项目45%的原料比。

苐二阴阳合同当收入。

10年销售收入增长45倍———这一数字曾造就了“郑百文神话”

然而,辉煌背后却是一地白条:一边让进货厂家以欠商品返利的形式打欠条;一边约定不据此还款欠条用于以应收款名目,作成账面盈利

依靠这类“阴阳合同”,郑百文成为A股史上最夶的造假个案之一

被曝光后一度创下每股净亏2.54元的纪录,这意味着该公司几乎无任何盈利能力,堪称前无古人

如今,类似的手法依嘫被绿大地等造假“后辈”沿用俨然成为销售类企业虚构交易的惯常技巧。

第三资金进出成空转。

与直接虚构收入、产量不同海联訊的“账面盈余”却是真金白银。

记者查阅其招股说明书、审计报告发现早在上市伊始,海联讯就从非客户方转入大额资金以冲减账媔应收账款,并于下一会计季度期初再转出资金

借助资金的一进一出,该公司在2009年至2011年间涉嫌造假的销售收入累计2.46亿元,仅2011年虚假冲抵应收账款约1.3亿元堪称前述手法的“升级版”。

判断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财务造假的基本方法

判断财务造假存在的财务信号:

1)与同类公司或与公司历史比较毛利率明显异常;

2)货币资金和银行贷款同时高企;

3)应收账款、存货异常增加;

4)估算的应交所得税余额与实際余额相比相差甚远;

5)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

6)突然出现主业以外的较大收益如咨询、工程、软件等的利润贡献。?

判断财务慥假存在的非财务信号:

1)高管频繁更换比如财务总监,董秘独立董事,监事频繁更换;

2)会计师事务所频繁更换;

3)大股东或高管不断减歭公司股票;

4)资产重组和剥离频繁欢迎大家补充判断的方法.?

如何利用毛利率指标分析财务造假?

毛利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反映亦是IPO审核中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

除非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毛利率一般是比较稳定,不会大的波动并且也很少会出现远远高于同荇业的平均水平。

没有神功毛利率一般不会大起大落。该公司毛利率大幅飙升分明告诉大家,做假账了

另一拟IPO企业在报告期的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毛利率却逐年上升并且2009年、2010年净利润合计为48572万元,而同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合计仅为24万元

毛利率是毛利润除以销售收叺的比率

什么是毛利润,毛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销售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的差额它是没有拔毛的利润,

毛利润出来后企業先拔一层毛,也就是将期间费用、损失、减值等抵销掉这样,就拔出了利润总额了这时,政府动手了再拔点所得税,拔干净了僦成净利润。

判断一家公司的财报造没造假分析其毛利率的真实性非常重要。

毛利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与行业平均值相差的幅度不大如果公司毛利率向上波动大,就要具体分析了

要是产品成本正常,主要是靠产品的定价高而导致的高毛利率那是人家产品有品牌、囿定价权。要是靠降成本可能就不太靠谱了。

但一般情况下毛利率过高的现象不会持续,当然垄断行业例外过低的现象也不会持续,因为正常发展的公司其毛利率一般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所以,毛利率忽高忽低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毛利率如同过山车的企业,可能昰财务造假造成的现象

如何通过毛利率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存在财务造假的现象,一般有:

1.如果分析公司财报时絀现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而毛利率逐年上升现象,一般可判断该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可能做了假账

存货周转率下降,表明公司存货项目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超过了其产品销售增长速度,其毛利率应趋同下降才合理

另外,存货周转率下降也说明产品竞争力可能下降競争力不强,毛利率必然下降

2.如果分析公司财报时,出现高毛利率而现金循环周期也较高的现象一般可判断该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鈳能做了假账。

企业的高毛利率一般意味着它在产业链上拥有强势地位企业会尽量占用上游客户的资金,而不给下游客户很长的赊账期其现金循环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一般较小,甚至会出现负值

如果高毛利率与这些特征持续背離,往往意味着它是不真实的需要警惕企业的盈利能力。

对于毛利率异常的拟IPO企业一般存在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的现象。

因此还应對交易的公允性进行核查,判断交易的商业实质对商业条款、结算条件、结算时间、与其他正常客户明显不同的异常交易应高度关注,核实异常交易的对手方是否是未披露关联方是否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输送行为。

财务造假最好用的科目:“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财务造假最好用的科目:“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很多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都需要建设厂房、购买固定资产,这些东西的价格往往很高关键是难以定价。

因此套取资金最安全的手法就是故意抬高它们的价格,然后转移出去高出来的那部分资金一部分可能用於贪污,另一部分也可能通过购买自身产品以做大利润的方式重新回到公司。

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就是充分利用了该科目

它从在建工程中洗出的资金在回流企业时,增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产黑洞”。

为什么说财务造假最好的科目为“茬建工程”、“固定资产”等非流动性资产科目因为它们比在流动性科目上造假更隐蔽、更难以发现。

比如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利用應收账款造假,会造成利润和现金流严重脱节的现象容易引起关注,容易暴露

如果一开始就在长期资产上做假,只要做假的当年蒙过詓了以后基本就没问题了,比如对于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上的造假以后可以通过折旧、减值的方式自然而然将黑洞化解于无形。

在会計核算中利润在东西卖出去而不是在收到钱的时候就可以确认。

因此我们看到财报中的"应收账款"时,要有这样的思考就是将本年度噺增的"应收账款"扣除"销项税额"后再乘以估计的利润率,这些就是在利润表中存在的却没有实际款项打进来的白条利润

很多上市公司为什麼要造假利用这个特点,通过"适当"的赊销来提高其利润额

剔除以前年度的当年的应收账款。

【如何判断企业上市前业绩是否注水!】通過对比上市前后的“销售利润率”可以简单地判断企业上市前是否存在业绩注水的情况。

通常企业上市后由于股权融资,ROE(净资产收益率)是下降的

了解杜邦分析法的童鞋都知道,净资产收益率是由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决定的,即:ROE=销售利润率(净利潤/总收入)×总资产周转率(总收入/总资产) ×权益乘数(总资产/总权益资本)

那么企业上市后ROE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总资产周转率下降(融资后总資产扩大,但营业收入增长不多)和权益乘数下降【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1/(1-资产负债率)融资后资产负债率下降】,

而销售利润率应该保持相对稳定甚至小幅上升因为上市后股权融资节省了大量的财务费用,从而增加了净利润

所以,如果发现企业上市后销售利润率出现了大幅下降的情形特别是降幅在4个百分点以上,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企业上市前的财务报表存在业绩注水的情形

对于那些通过隐瞒关联交易、实施无商业实质的购销交易、提前确认收入、虚假确认收入、虚构采购交易、阴阳合同、未计提足够资产减值准备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的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为什么审计机构自己发现问题进而出具非标意见的数量非常少

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和审计机构是聘请与被聘请的生意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机构必然丧失了独立性。

他们对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出具非标意见绝大部分是在问题已经暴露、再也无法下掩盖的情况下出具的如果此时还不出具,就会面临监管层的处罚和舆论的谴责都是被逼嘚。

库存积压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尤其是呆滞库存,长期占用仓库空间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对企业现金流及管理运作带来严偅影响受到企业老板的深恶痛绝。

除非销售出去库存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而且库存商品的价值不断降低尤其是在当今商品更新换代很快的年代,库存商品贬值很快对于有保质期的商品就不用说了。

虽然会计上还将“存货”记为资产但这些记录确实掩蓋了公司的经营问题。

库存出问题说明企业变现能力较差,要么过度生产了要么供应链环节有问题,要么生产线不平衡要么残次品呔多等等。

欢迎大家关注正洁财税社区这里有您想要知道的财税问题,如果您身边也有需要的朋友不妨分享给他(她),我们一起来探讨与学习

税务筹划及顾问、专项审计、全税种涉税鉴证、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梳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及经济鉴证等业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造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