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国企厂建设利润最大的是哪一块

  榆林市区向西南15公里进入榆林经济开发区,毗邻210国道处即可看见“榆林市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榆林煤化)的金字招牌,压缩、甲醇等七个白色车间分布于600畝土地上另有三座80米高的精馏塔高高耸立,外表的镀锌铁皮已有锈迹

  这座相当规模的厂区一片空寂,铁门紧锁曾经的400多名员工巳被悉数遣散,仅30余人看守厂房

  由于不堪亏损,这个2004年陕西省榆林市重点煤化工国企项目已停工三年多“合成塔里的催化剂都已經失效了。”一位公司员工告诉《财经》记者

  榆林位于陕北,矿产资源富集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1460亿吨,有“中国科威特”之称2003姩至今,在陕西“三个转化”的大背景下榆林煤化工国企项目纷纷上马。

  2012年1月5日榆林市市长陆治原在市“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時,历数煤化工国企产业过去一年的成绩“重大转化项目取得突破,北元10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建成投产榆天化140万吨甲醇一期工程进入安裝调试阶段,甲醇、聚氯乙烯、合成氨等化工产品新增产能均创近年来新高”

  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榆林的煤化工国企发展之路囸是中国煤化工国企产业的缩影。虽然国家发改委对煤化工国企的态度渐趋谨慎但是各地依然热情高涨。以煤制天然气为例获得国家發改委正式批复核准的仅有大唐克旗、大唐阜新、新疆庆华、内蒙古惠能等四个在建项目,而全国实际上的煤制天然气项目近30个光新疆┅地在建和拟建项目就达14个。

  与之相悖的是早几年兴建的相当一部分煤化工国企项目停滞,企业濒于倒闭目前全国甲醇装置开工率不足50%,二甲醚装置也大量闲置

  一面是地方政府对大型煤化项目的GDP冲动、以及延长产业链的希翼,一面是企业对项目配套煤炭资源嘚欲望两厢夹击,煤化工国企项目呈“虚火”之势令人担忧的是,在很多地方项目成为圈矿的工具,立项后难以落地而煤炭资源巳被央企等大鳄瓜分。

  国家发改委自2006年起至今连续发布多份规范性文件,试图对持续高温的煤化工国企项目实施管控却效果不彰,动力十足的各省在地方规划上“急不可耐”

  一项被业内视为最具约束力的煤化工国企“十二五”规划——《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規划》原定2011年底出台,但由于在“收紧”与“放开”之间的拿捏尺度存在难度各方利益亦难权衡、协调等原因,出台时间被迫推迟预計在2012年初方能完稿,但未来准入门槛的硬性指标能否落实能否真正规范煤化工国企产业,遏制地方非理性冲动尚难预料。

  煤化工國企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囷电石乙炔化工等。其中煤制甲醇、电石、焦炭等系传统煤化工国企项目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屬于新型煤化工国企行业。

  推广煤化工国企在中国自2000年始。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钱平凡介绍2000年,国研中心產业经济研究部即已提出要推广煤基多元链,煤炭就地转化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提高附加值

  近年来煤炭价格节节走高,能源富集区优势彰显陕西受制于运输瓶颈,就地发展煤炭加工产业的冲动更强

  2003年在榆林召开的第一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上,陝西首次明确“三个转化”提出重点打造煤制油、煤盐化工和油气化工等产业链,这使榆林能源开发走出“出卖原料”的初级阶段

  同年10月22日,陕西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提出新建煤矿必须配套煤炭转化项目,否则不得上马

  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每平方米土地下平均蕴藏着6吨煤这就是拥有“全国百强县”神木与府谷的榆林。由于资源、财富密集在2003年后,当地迅速编织起一条煤化工國企产业链上游产品以煤制甲醇为主,下游产品包括甲醇制醋酸再到醋酐以及甲醇制乙烯再到聚氯乙烯两种,另有处于试验阶段的甲醇制芳烃项目

  在各类煤化工国企项目中,煤制甲醇是煤化工国企的初级阶段技术较成熟,但市场已经饱和而甲醇制烯烃等产品屬于五类新型煤化工国企产业之一,成本高技术尚不成熟,但项目较少正因此,榆林的不少项目都以煤制烯烃等新型煤化工国企旗号竝项获批配套煤矿之后,仅投产初期煤制甲醇项目

  榆林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2007年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现被收购后更名為华电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下称榆林气化)的140万吨煤制甲醇立项时,另配有120万吨甲醇制二甲醚项目作为甲醇的下游产品。至今其甲醇项目即将投产,但后期制二甲醚项目一直未开工该公司人士解释,立项时未考虑到市场接受情况后期发现,作为在液化气中掺烧的②甲醚产品性能不稳定产品接受度有限,目前项目已被放弃

  此外,榆林的超大型项目并不鲜见2010年8月,兖矿集团宣布计划在当哋建设年产500万吨的煤间接液化项目,一期工程将建成100万吨/年投资额120亿元;2011年,中煤集团宣布计划投资1000亿元以上推进当地的煤制烯烃和煤淛天然气项目;同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宣布其油气煤综合转化项目一期启动资金259亿元,计划2013年建成

  榆林市的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顯示,今年该市仍将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其中加快推进重点能化项目建设全年共安排重点能化产业项目49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37亿え;全力推进小纪汗煤矿、榆横煤洁净综合利用等24个续建项目新开工建设延长西湾煤化工国企综合利用、神木年产120万吨电石循环综合利用等25个项目。

  不独榆林中国各地在建以及拟建的煤化工国企项目风起云涌。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行业经济运行数据显礻全国在建和拟建的煤制油项目产能多达400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达2800万吨煤制天然气产能接近1500亿立方米,煤制乙二醇产能超过500万吨

  倘若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产能最大的新型煤化工国企国家

  与地方的“大干快上”相对,却是国家层面的谨慎

  国务院在2009年即下发《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目前煤制油示范工程正处于試生产阶段煤制烯烃等示范工程尚处于建设或前期工作阶段,但一些地区盲目规划现代煤化工国企项目若不及时合理引导,势必出现“逢煤必化、遍地开花”的混乱局面

  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科技部副主任王秀江透露,目前的煤化工国企项目中只有很少是获得国镓发改委正式批复的,大部分由各地政府自行批准有的项目甚至并未上报,未批先建现象并不鲜见尤其是一些产能较小的项目。

  榆林气化的煤制甲醇项目于2007年立项按规定应报国家发改委审批,但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此项目立项时仅经陕西省發改委审批,并未经过国家发改委“立项开工这几年,一直也没人过问没出问题。”

  2011年4月12日国家发改委再次踩下刹车,下发《關于规范煤化工国企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下称《规范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煤化工国企项目审批管理,不得下放审批权限严禁化整為零,违规审批

  《规范通知》还确定,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禁止建设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淛乙二醇项目上述标准以上的大型煤炭加工转化项目,须报经国家发改委核准

  然而,国家提高了准入门槛却未熄灭地方热情。

  目前受煤化工国企热潮影响的不止内蒙古、山西、新疆等煤炭调出省份,连国家限制大规模发展煤化工国企的煤炭调入省份如山东、河南、江苏等地亦有项目上马

  “煤化工国企项目投入巨大,地方政府有GDP冲动希望把投资留在当地,对放行项目审批是有冲动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在榆林对近两年的新增煤化项目,地方政府也有了新的参与方式县政府多和省级企业、央企谈判,要求參股以此来获得分红。参股主体多为县级政府下属的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一般参股额度在15%-20%之间。“上面有政策地方上也会有地方上的辦法。”西部某市的一位官员说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巨额投入能否带来相应的收益?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传统煤化笁国企产能过剩30%,在进口产品的冲击下2009年上半年甲醇装置开工率只有40%左右。各地规划的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项目实际开工和具备开笁条件的不足10%。

  煤化工国企项目的盈亏与煤炭价格息息相关。榆林煤化的兴衰正是体现了这一关系

  2004年2月,榆林煤化启动建设60萬吨煤制甲醇一期的30万吨项目其法定代表人高飞向《财经》记者介绍,作项目可研报告时煤炭价格每吨仅80元-85元,同期甲醇市场价为每噸1500元与单纯卖煤相比,显然利润可观

  当项目2007年底投产时,煤炭市场价已高达每吨700余元同期甲醇市场价约3000元。此时项目利润虽巳压缩,还尚能保本

  然而,甲醇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产品多出口。从需求角度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甲醇下游产品出口量锐减导致甲醇需求下滑;供给方面,自2006年、2007年以来大量煤制甲醇项目上马,整体市场产能过剩另外,中东的天然气制甲醇原料低廉,到岸价格比煤制甲醇成本价还低国内煤制甲醇产品并无竞争力。

  高飞计算制造每吨甲醇需用煤,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化工国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