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手机号注册频繁了,多长时间能恢复注册

这篇文章我想谈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注册与登录相关的几个细节。本文包括 4 个问题和 5 个建议

一、注册密码需要输入 2 次吗?

二、切换注册/登录就得重新输入信息吗

三、注册一定要等待验证通过吗?

五、注册阶段的 5 个设计细节建议

一、注册密码需要输入 2 次吗

你可能还有印象,过去使用 Windows 的若干年里每佽连接 WiFi 时,都会被要求输入两次密码——这曾经是一种惯例但很明显,在用户登录时要求输入两遍密码很可笑并且带来了不必要的输叺成本。所幸今天大多数系统都已改良为输入一次了。

登录时不需要输入两遍密码那么,在产品注册时是否需要输入两次密码呢?

長久以来为了避免用户注册时输入了错误密码而造成的严重不可逆问题,要求用户输入两次密码也是一种惯例从银行开户的密码设置箌计算机账户密码设置,皆是如此也应如此。

所以我们已习惯了在设置密码下方有一个「请确认密码」的输入框

早期微博的注册界面需要输入两次密码。来源 Google

注册时要求输入两次密码的 app

这个小小问题的背后隐藏的是产品开发人员对「填写错误」的担忧。

事实上用户設置密码出错并非严重问题,因为密码错误导致无法登录时只需「找回密码」即可解决。考虑这个原因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創建帐户时只需要设置一次密码了。

事实上与「密码设定出错」相比,应该担忧的是「登录身份填错」

通常来说,注册系统常见的「登录身份」有几种:

用户名登录(如早期的各种 BBS)

邮箱登录(如各种办公/SaaS 类产品等)

手机登录(如各种社交/O2O 产品等)

无论哪种「登录身份」一旦在注册时填写错误,将造成无法逆转的问题

特别是在「注册后自动登录」的前提下,用户会在相当长的使用期内都无法察觉絀错,在更换设备或者身份过期时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不少人遇到的帐号无法登录,进而使用「找回密码」时被告知「此帐户不存茬」都是因此而来。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在注册过程中如何确保「登录身份」不要填错?

1. 输入两次「登录身份」

这是有显而易见的益處的在注册时输入两次「登录身份」(比如输入两次邮箱,或者输入两次账号……)能有效地确保身份无误。

注册时要求输入两次「登录身份」以确保无误。

在网页端使用确认邮箱的方法比较常见但是面对移动设备的输入压力,确认两次「登录身份」(信箱或者手機号码)的做法并不友善

2. 通过验证码确认「登录身份」

由于越来越多的产品支持邮箱链接验证,或者手机短信验证这相当于对「登录身份」进行了确认,因此「登录身份」可以不用再输入两次了。

通过验证码可以「登录身份」不出错来源:有妖气 app 截图

但验证邮件可能被送进垃圾箱,验证短信迟迟收不到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增加了用户的焦灼,无形间提高了注册成本

3. 通过二次提醒,确认「登录身份」

在我们的上一个产品「方片收集」的设计过程中我将注册做了一个小小的细节优化,其注册过程如下图:

一个优化过的注册流程 来源:方片收集 app 截图

步骤 1:注册界面信息越简越好除了必要的输入邮箱、设置密码没有其它干扰,点击「注册」后进入确认界面

步骤 2:在確认界面,「登录身份」的信息被放大用户很难忽视,而且确认的成本很低——只需点击即可

这样的做法,未增加输入成本同时也保证了「登录身份」的确认,注册过程比较流畅

一句话:在注册时,「登录身份」非常重要确保用户不会因填错而造成一系列损失。

囙想起来早年能够意识到「登录身份」的重要性,我那几个五位数 QQ 也不会丢失据说现在五位数 QQ 公开售价已超过了 6 万,你看我已经错過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而比起账户丢失,用户更难接受的是账户附属价值的丢失——比如社交关系、资料沉淀等此时我想起的是自巳第一个五位数 QQ 里的女网友……

在注册流程优化之路上,永远还有更好的方案这就需要从「注册的意义」这个根源上再重新梳理。我在後文中继续谈及

二、切换注册/登录就得重新输入信息吗?

当用户需要注册/登录时默认给出的界面应该是「注册」,还是「登录」

答案 A:给出注册——错!

答案 B:给出登录——错!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用户是需要注册,还是需要登录所以无论哪个,都不对

拉勾默认是登录,印象默认是注册而 Behance 则呈现的是内容,将注册与登录按纽都并列在下面不做默认。不同的 app 采用不同界面来看对于所谓默认,未囿定论

图源:拉勾、印象笔记、Behance 截图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考虑到目前 app 领域普遍采取的「长久性登录」策略默认为「注册」也不失为一個具有概率意义的选择。毕竟大家都通常只会在换机、重置系统、登录失效、主动退出这些低频时刻来登录

真正的问题在于「登录」与「注册」两种界面切换时,发生的数据丢失

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输入完注册相关的信箱,密码并准备提交时,突然发现原来这昰「登录界面」而不是你以为的「注册界面」,于是你点击了「注册」此时,刚刚输入的信箱与密码全部被清空——这真是让人恼怒!

误以「注册」是「登录」导致的切换清空 图源:印象笔记 Android 版录屏

如果你将登录界面误看作注册界面同样面临切换时数据被清空的可能。

这种事件机率不高但可能性不低,而且这是用户进入产品的一个重要关卡要引起重视。

1. 确保界面切换时数据被保留

优化的方案只需要前端将用户已输入的数据保留,在「登录」与「注册」切换时自动将两种界面匹配的数据转填。

我在设计「水滴清单」时尝试了这┅方案:

切换「注册」与「登录」时保留数据 图源:水滴清单 app 录屏

2. 避免「注册」与「登录」界面混淆

应该注意 2 个问题:

尽量避免「注册」與「登录」按纽以「并列关系出现」;

强化「注册」与「登录」这两种界面视觉区别(或者内容区别)

反例:印象笔记的「注册」与「登录」界面视觉区别度太低。

图源:印象笔记 iOS 版截图

3. 通过预判断设计容错界面

如果发生了误判断,还需要增强容错——这意味着尽可能地允许用户出错,而不是告诉用户「你错了请重新输入」——因此你很难判断是用户错了还是系统错了,更准确地说:用户永远没有錯如果用户犯错,那也是产品的错

从注册/登录这个细节来看,用户如果在「登录」界面输入了错误的信息(比如不存在的帐户)那麼这意味着什么呢?

在上图中我们会看到 A 方案的做法是告知用户「用户不存在」,这属于有一说一当然,出于安全策略等原因目前哽流行的做法是提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但如果进一步挖掘就会发现另一种可能性——之所以输入了「不存在的帐户」,有可能是將「登录」误解为「注册」

在这种情况下,以 B 方案的设计确保用户即使犯错了我们可以根据错误,辅助其跳往其可能的目标这将会夶大减轻用户的犯错成本。当然也可以提升产品很「聪明」的印象。

4. 单项验证分步判断

还有一种有趣的做法,可以保证少犯错:如果峩们不知道用户是要注册还是登录可以只给出一个「登录身份」的输入框,附带一个「下一步」的按纽

然后根据用户输入的「登录身份」的情况来判定登录或是注册——甚至直接放弃密码而使用验证码来做为密码。

总之确保用户准确无误、成本最低地完成「注册」和「登录」并非可以忽视的小事,毕竟这是许多产品使用的关键入口

目前有一种新的趋势就是将「注册」与「登录」二合一,或者说无需紸册直接通过验证码来登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比如滴滴出行等产品。

接下来谈一谈注册过程中验证码的问题。

三、注册一定要等待验证通过吗

许多产品现在都直接用「手机号码」或者「邮箱」等「可联系的形式」作为登录身份,而不再使用无法联系到使用者「鼡户名」形式

因此,用户在注册时必须证明「所填号码是自己的」这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短信验证码(或邮件验证码/验证链接)。

通瑺我们输入短信验证码,或者点击了邮箱验证链接后才能完成注册。

需要通过验的注册 图源:app 截屏

不过受到验证码供应商以及网络等条件的影响,验证码有时候似乎没有那么及时如果让用户在这种「不确定性」中等待,是否是明智的选择呢

因此,就需要明白验证嘚本质是确认「登录身份」是正确的可联络的

作为一个产品设计者我们对验证码的理解可能是:

有助于更快获得用户的第三方联络方式;

从安全性来看有助于密码找回等身份验证(接收验证码,或接收密码修改链接);

为产品传播邀请好友等营销行为埋下伏笔;

但這些需求,都是「有利于开发者有利于未来」,却并「不利于用户也不利于此刻」。

而用户对验证码的理解可能是:

让我注册更慢了(因为要等)

让我注册更麻烦了(因为要多输入一行)

因此我对验证的理解是:有意义,有价值但不必此时此刻——完全可以将验证放置在注册完成之后的某个时刻,利用虚拟奖励、功能限制、安全恐吓等方式激发用户去完成验证以满足开发者的要求。

下图是我给出嘚优化建议

就个人体验来说,我最讨厌的是启动后弹出注册登录界面的产品——这些产品在安装之后要求用户必须登录方可使用更糟糕的是它还不提供第三方登录

三个必须「登录」才能使用的例子

除非我已经从别处对这个产品有足够的了解否则,出于怕麻烦或者讨厭被胁迫的原因就可能会放弃注册。

注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一定是对产品和用户都有帮助,而不是为了注册而注册

1. 根据产品特性采用最友好的注册方案

用户遇到产品,就像谈恋爱最起码,得先给用户一个了解和探索的阶段——正如你不能要求一个姑娘和你首次见媔就去民政局注册吧

从功能上看,许多产品也许不需要注册——或者最起码不应该在第一次打开时就要求用户注册。

我按产品注册需求的紧迫程度分了 3 类:

工具型的产品(特指无数据/关系沉淀型)比如汇率计算、指南针、图片浏览、闹钟…… 无需注册就展开使用。除非开发者有进一步的计划否则可以先不用急于让用户注册;

有数据沉淀的工具产品,比如:记事、日程、绘图、拍照……)可以先通過工具使用和本地存储让用户用起来,然后再通过提醒「数据安全备份」的方式或者「高级功能受限」的方式,驱动用户注册;

对于内嫆社交类产品(如写作社区、绘画社区、垂直行业讨论等)可以先通过内容呈现,让用户可以单向接收信息等到用户产生足够兴趣,計划上传信息时才触发注册;

此类产品往往「不注册就无法使用」,比如:出行类产品、即时通讯类产品、招应聘类产品、票务购买类產品、费用查询类产品等

——但事实上,很少有产品真的「不注册就无法使用」仔细想想吧。

除了上文提到几种「登录身份」注册方式使用微信、微博、QQ、Google、Facebook 等第三方身份验证已经非常成熟了。它的好处很明显:用户能以最低成本登录而开发者能以最低成本获得昵稱、头像、性别、签名……等一系列信息。

而开发者担心没有「自有账户」相关的问题比如第三方失信/用户失联问题,完成可以通过「補充资料」的形式解决

因此,对用户友好的程度在我看来,排序如下:

虽然注册要友好但有时也可反其道而行。

限制注册、强化注冊难度等不友好的方法在特殊的情况下,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前面讲到,用户与产品的关系约等于谈恋爱那么在爱情行为中「越难嘚到越珍惜」的至理名言,同样适用于产品

与普通注册要求「越简越好」的原则相反,申请制注册会增加注册难度比如要求用户填写足够多的选项,包括了地址、兴趣爱好、甚至需要一段「申请理由」或者能证明自己确实是产品目标用户。

用户为了获得使用权必须唍成以上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者获得了足够多的用户资料,通过批准权对用户人群进行了筛选;而对于用户来说完成这么困难的「申请」会产生「付出感」,将有利于其对产品及其使用权利的珍惜进而触发「特权」的感受。

因此申请制/邀请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饥饿式筛选造成产品的稀缺感、提升产品的价值感、同时激发用户的付出感、特权感

在产品冷启动或者内测阶段很有意义。例如二次え产品 bilibili、早期的知乎社区、以及最近的微信「小程序」功能分别采取的就是申请制和邀请制注册。

bilibili 要求用户必须回答 100 道题目后才能使鼡产品 图源-截屏

3. 未来的身份验证趋势

无论是注册,还是登录都是为了解决「身份验证」问题。而在未来身份验证也许不再需要,我按洎己的推测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阶段 1:超级寡头通过收购与联盟将第三方验证制定为标准化登录方式

目前的微信、Facebook 都早已是这样嘚趋势了,还包括了风行互联网多年的 OpenID 等第三方验证联盟

阶段 2:产品身份验证与底层系统身份验证合一

比如 iOS 、macOS、Android、Chrome OS、Windows 各平台都有自己的身份系统,开发者在选择开发平台时等同于默认使用该平台系统身份证验证,这样很可能不再需要独立的注册系统(有创业经历的朋伖可以类比一下国家在工商注册领域的多证合一,一码共用)

阶段 3:与生物特征结合的验证方式

传感设备的进化、用户对效率的要求提高(或说更懒)、验证复杂度的提升以及国家机器对安全和审核的需求……等多种客观原因加快了生物特征识别时代的来临。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技术不仅更安全,而且更高效

也许,免于验证才是解决验证的终极方法。不过在那个时代來临之前,我们在「注册」这件小事上还有不少的细节需要注意。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个小建议也欢迎阅读者能进一步补充提供建议。

伍、注册阶段的 5 个设计细节建议

1. 长串数字一定要自动分离

常见于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电话号等长串数值。自动分离非常有利于核对

兩个「不分离」的数字 和 微信自动分离的数字

2. 日期的定义要明确

选购出行票务时,将下个月某日当成本月某日而购买了错误机票或者将奣天的高铁当成今天的高铁,这种事情发生的机率并不低

一旦出行日期选错,将会影响用户出行的一系列后续任务因此,日期的定义偠明确、清晰

容易造成混淆的日期选择器

3. 可推算的重复项尽量要通过系统计算

比如:「生日」、「身份证」、「星座」这三个选项很明顯都可以通过「身份证」来推算,让用户填写三次是一种未经思考的愚蠢设计;

再比如:在「银行帐号」项之后有一项「账号后五位」,简直是莫名其妙此处特指长沙银行。

4. 尽量采用数据联想

有些信息是相对稳定可预知的「就读大学」、「申报部委」……等,完全没必要让用户完整输入而应尽可能采用数据联想。尤其是在手机的表单填写界面由于输入体验不佳,更应如此

下图是两个例子,并非虛构玩笑

对于那些「几乎是必然的」操作,可以尽量自动化、减少操作步骤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早年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之间的支付密码交互?对比。

微信支付 与 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 的操作步骤对比 图源 Google

出于安全原因早期的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支付密码」很复杂,相比之下后来者微信支付的6位数字支付密码非常便捷。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于 2015 年向微信学习改变了自己的「支付密码」策略。

但是!与微信支付相比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需要在输入密码后再点击一次「确定」,这个小小的动作导致用户的困扰和抱怨不久之后,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修正了这个界面与微信完全一致。

微信支付用短信两三年时间几乎追平了坚守数字支付市场十几姩的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成绩可谓令人瞩目在这场战争中,微信除了原有的社交、情境、用户量等优势其对交互细节的重视亦功不鈳没。

关注交互的细节是将产品极致化、智能化的必经之路。这取决于开发者的对产品的态度和对自我的要求当然,这些细节听上去哽像是吹毛求疵——当然也可以说是画龙点睛

对于身份验证这件事,我们不能只站在开发者「需要什么」的角度也应该站在「用户需偠什么」的角度去考虑产品交互与设计。

本文的观察和思考是就「如何将产品做到极致」时的考虑并不见得在产品的初级版本就需要,恰恰相反产品的第一阶段更需要关注的产品核心功能及其流程进度

关于究竟在哪个阶段做什么事——也就是产品开发的流程在不同規模,不同行业的公司各有不同未来,我将分享我们作为一家设计驱动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是如何展开设计、生产、开发的特别是设计師与工程师之间的配合方法与流程。

此外互联网早期的匿名化今天已经逐步发展至相当数量的实名制,人们对实名制身份验证的接受度吔越来越高

不过,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物极必反出于对个人隐私、身份安全、信息泄露恐惧等原因,以及伴随着暗网、区块链相关技術的发展也支撑着许多人要求匿名化身份验证的声音——确认我是「某个 ID」但无需知道「我是谁」,同时保持足够友好的身份验证方式也许又是未来的新需求。

  【导读】消费者新买的电话鉲不断接到陌生人来电而且无法绑定银行服务,原来是手机号码二次销售惹的祸

  央广网财经4月1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掱机现在人人都有一般情况下也不会经常换号码,可一旦换了号码弄不好就有麻烦缠身。近日有消费者向我们反映,新买的手机号碼是二手的每天都接到不少骚扰电话,而且微信、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等应用都还绑定着之前的用户,自己根本无法绑定银行服务洏二次销售的电话卡自己并不知情,这让消费者非常闹心对于二次销售的电话号码,会带来哪些安全风险消费者该向谁讨个说法呢?

  今天的节目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朱巍、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我們先来看一下消费者冯女士的经历。前不久冯女士从外地回到北京,在自家附近的手机店代售点花30元购买了一张135开头的手机卡让她没想到的是,自从使用这个手机号码后每天都会收到3个以上陌生电话,指名道姓要找一位冯女士不认识的人冯女士估计这个号码此前可能被使用过。一开始她还耐心地解释手机卡已经更换了主人,可是最近几两天晚上情况愈演愈烈,一晚上有十多个陌生电话更有甚鍺,还有人来电询问冯女士是否认识原卡主称其涉及一起经济案件。除陌生电话骚扰外冯女士的手机号也无法绑定支付宝实名上限解決,因为这张卡目前还与另一个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账号绑定

  冯女士致电中国移动10086热线询问解决办法,客服人员表示无法解决建議冯女士寻找卖卡店商协商换卡。出售移动电话卡的店商称售出的卡不予退换建议冯女士去移动公司营业厅换卡。冯女士前往北京某移動营业厅咨询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会出现这类情况是因为冯女士使用的135开头的电话卡是被注销过的翻新卡。工作人员说这类翻新卡大多在停用半年后重新回到市场,其中一部分会进行二次售卖另一部分会作为上网卡出售给消费者。冯女士同时还提出陌苼电话骚扰的情况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称,这样的情况无法避免建议冯女士选择号段较新的号码。最后工作人员依照冯女士的意愿將原卡注销,并重新免费办理了手机卡

  天天315:这种二次售卖手机号会给消费者带来哪些的问题?

  朱巍:首先这个号码是一个资源如果有人不用了,回收这是一个资源的再使用,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问题就是在,很多人使用这个号码一段时间以后尤其最近两年绑定了很多的相关服务,包括网络电商的服务还包括有业务往来的号码都没有清除,即便中间隔了半年这些业务也不随着陸个月的期限而过期,所以后面的新人拿到相关的号码之后我要提醒消费者,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搞网络实名制据悉是电话号码会作为網络实名制的一个重要的实名认证点,如果在这个时候换号码很可能不仅电商的信息绑定不了,上网的相关信息都可能受到影响也就昰说你换了号码之后,如果这个人使用网络上的信息可能涉及到你本人,所以这我是额外提醒大家的这个号码出现了新的实名制的标記,这个标记是指定原来用手机号码注册的用户把原来的号码换掉了,用了新的号码了那么后面这个人的行为还是代表着之前那个人嘚行为,这样是对应起来的所以就存在一定风险。

  天天315:所以提醒大家要慎换手机号那么现在我们国家对于二次售卖手机号在法律方面有什么明确的规定吗?

  胡钢:这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电信号码通过有偿的方式,国家把这种让给了基础运营营业厅再交箌最终的用户来使用,大概是这么个流程老的号码停用以后,过一段时间再使用这也特别符合资源节约的基本国策。但同时特别建议夶家就是刚才朱老师说的很核心的一点,就是说尽可能的用别人没有用过的号码举个例子,比如别人用过的号码现在号码对应的是智能手机,那可能就是上网在上网中对应的上网记录体现出某种文字或者图表,可能涉及侵害他人权利甚至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可能使我们这种号码的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就这一点来说真的是要特别小心。

  天天315:您说的这个问题很关键我们怎么能知道這个号码是别人用过的?在卖这个号之前根据消法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营业者是不是有义务把这个情况提前告知消费者

  朱巍:我在买这个号码的时候,他有义务告诉我这是不是一个用过的号码如果你没有告诉我,发生这个问题例如冯女士的案例,就侵害了峩的知情权你不能随便给我换一个号码就把这些事了事。实际上冯女士是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

  天天315:他并没有告知我们的消費者这个号码是循环使用的。那么移动公司方面他还有一个规定动作,就是是不是把这些二次售卖的卡号进行公示呢不泄露前用户信息的前提下,能不能告知一下消费者就是前面消费者退号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细节能提供吗

  朱巍:其实这个不单是告知的义务,還有清除的义务因为这个号码再进入市场使用应该是干净的号码,包括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包括电商还有其他的服务,这些都应该通通解除绑定如果没有的话,通信公司是有责任的

  胡钢:这点我替通信公司叫屈,就是他们不知道有没有绑定移动公司恐怕没囿和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公司有数据的交换,至少目前还没有公开的所以这方面来说,倒是提醒我们有没有全系统的大范围的大数据嘚概念,就是说如果在用户同意许可的情况下这些相关的数据,能否进行一个适度的整合真正的做到朱教授特别强调的这种手机号码吔好,手机也好再销售的这么一个前期的必要的清洁和整理工作。

  天天315:接下来的问题对于这些有犯罪记录的号码是不是要进行銷毁?

  胡钢:目前来说并没有看到法律法规有相关的规定这样没有整个清洁整理的活动,而且没有向我们消费者清晰的告知相关的荇为就是说你移动公司或者电信公司,你知道多少就告诉多少没有告诉的话侵犯了消费者其他的权益,都有可能受到影响那么在这個背景下,我们这位冯女士她恐怕就直接受到了安全侵害。

  天天315:现在为了保证消费者能够尽量少收到前卡主留下的干扰信息:冯奻士她买到的这个是停了半年之后的号码,那么这个旧号码停用的时间到底该多长在这方面有没有规定呢?

  胡钢:没有看到直接的規定

  天天315:像这样的号码在销售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对消费者进行一些补偿或者优惠

  朱巍:这里我想再插一句,这个不仅是您刚才讲过这个号码之前有过犯罪记录或者信用不良记录现在我们的社会在搞征信,互联网征信包括手机都是人的信用的重要的标志洳果征信的记录本身不好的话流入市场,那么新的消费者很可能因为以前的不良记录影响现在自己的诚信记录所以这个是必须要进行事湔告知和明示的,对于信用不良的绝对不可以再流入市场,欺骗下一个消费者

  天天315: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技术手段,完全掌握这些数据

  朱巍:我们现在正在搞这个,但是搞这个数据在技术上不是难点还是在法律上是难点。因为有的人不打算换号码为叻预防你换号码,把所有的信息都收集起来这样的话会侵害隐私,把所有这些信息、服务都绑定在一起向一个人去公示,这个人是政府还是电信运营商还是网站到底是谁?

  胡钢:这个确实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我们现在都强调建立一个以个人身份证号码为引领的┅个个人诚信机制。比如我们建立了由征信管理条例那么可能是由我们的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来管这种征信的记录,央行也有个人的信用報告来提供但是目前银行的信用报告主要局限于银行借贷的这些银行系统的数据。未来我们看到最近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相關任务的分解的一个工作进度的安排也强调了很多相关的数据都要打通。比如交通违法闯了红灯也可能进入信用记录,甚至我到国外詓旅行国家旅游局也可能会有不良记录的留存。那么未来这些不良记录或者说好的记录是不是会汇集到一个中央数据库里呢?如果是這样的话当然对于个人诚信建设会有正面的激励作用,也存在某种惩戒作用但同时这种信息搜集和利用的过程,是不是充分尊重我们烸一个人的隐私、个人数据、我们的许可、我们的认可等等所以在法律制度构建的过程中,真的需要各方面利益的一个充分的博弈并苴达到一个适度的并且是动态调整的平衡。

  天天315:是的我们回到目前消费者遇到这些困扰当中。刚才的案例中冯女士在不知情的凊况下,购买二手的手机号所以朱巍老师也有提到,她是有权来索赔的那么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这种情况它是一个什么范畴对于商家来说是不是也涉及到欺诈的行为?消费者找谁来索赔

  朱巍:这里面有几个责任。首先这个产品应该是无过错的产品责任还有┅个,商家必须得告诉消费者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问题之前有没有被人使用过,现在状况到底是什么这个叫伦理责任,伦理责任属于過错推定责任就是说推定商家有过错,商家要自己证明已经和消费者说了如果你拿不出证据,那么商家就有问题他就要承担责任。怎么索赔呢我觉得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可以向当地消协投诉,这是没有问题的第二个这个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没有人说叻消费者具有执行权如果你要是不和消协投诉,可以到法院直接起诉其实这样就是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的隐私权。现在我们说出来┅个生活安宁权生活安宁权实际上已经进入中国司法系统。我记得在去年出了一个白皮书中明确把生活安全权放在里面了,这个就是隱私权的下属概念第二条的隐私权。

  胡钢:欺诈一般民法来说就是两种情况,一个是虚假告知第二是隐瞒告知。我们冯女士碰箌的情况恐怕就属于隐瞒真相他曾经把用过的号码的情况隐瞒了,发生的结果是冯女士受到各种电话的骚扰她的生活安宁受到了损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如果是存在消费欺诈的情况下最低可以要求是退一赔三,退一倍然后再赔三倍,懲罚性赔偿同时如果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计,所以这个应该是比较明确的另外就是说刚才朱教授提到的,比如说向消协投诉还有姠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起诉讼或者仲裁。但同时还有比如向我们有关行政部门提起投诉而且是要求在七日内必须处理并且告知我们的消費者,请注意我们可以由这个事件,向当地的工商部门也可以向当地的通信管理部门,来主张自己的权利来进行投诉。他们是七天內必须要受理的而且是要有一个处理结果,请注意我们是要求他们对他的行为进行一种行动处罚因为行政机关有这种法定的调查权利。如果我们拿到一个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书那么我们前面很多的民事诉讼方面的证据工作量就会大幅减少,使侵权者要承担行政责任吔要承担民事责任,而这种民事责任恐怕还是惩罚性的民事责任我们的消费者权益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天天315:还有这样的情况現在有一些听起来比较好的所谓的靓号,比如8888或者6666这样的号码,消费者自身进行转让的:这种情况是不是也有一些潜在的威胁?

  朱巍:这种靓号他是一个特别稀缺的资源而且社会上这种转让,包括车牌号在内比较多这个是民事主体之间的一基于平等之上的自由的契约,这个法律不应该干涉太多但是一定要注意,在契约、合同中一定写得非常明确有哪些问题出现之后责任应该怎么承担,包括以湔的相关的服务是不是有不良记录,在合同中都应该有所体现这个说白了,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因为他这个转让号段据我所知价徝不菲,非常之高那当然了,他想要这个号码可能是一个想别人记住我,这个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个不是法律问题。

  胡钢:我記得原来有些人的号码是开头是个1后面是一串8,是当地的丽江电信的这段号码有段时间非常的火,前面一串8还有后面一串8比如广东迻动等等都搞过这种所谓靓号的拍卖,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的但同时也看到存在风险,出现过这样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最后被判刑叻,他通过某种不正当的手段伪造他人的身份证明,然后做了一个虚假的这种号码转让的手续然后就等于我原来用的好好的,忽然就沒了移动营业厅说你本人来进行转让的,转给别人又转了转了好几道手。所以这种情况也有你手里头有比较好的号码,或者对你生活中比较重要的码号的话相关的保护工作是要有的。

  天天315:电信运营商这关还没有把好可能是某些环节上不能够完全避免。今天峩们都提到一个问题这种电话实名制的实施的迫切性:。其实我们也了解到从2013年的9月开始,全国范围内对所有的新增固定的电话以及移動电话包括上网卡,这些用户都是要进行真实身份的信息登记的所以这个手机号码一旦是易主,通信公司他就应该注销原卡主的一切信息并且登记新的用户的信息进行更替。所以可能大家也比较关注就是到底这个电话实名制的落地难度有多大?现在进展到一个什么樣的程度它怎么能够建立起来?

  朱巍:咱们国家的相关法律都已经向社会公开了第一次提到这个实名制的问题的时候,应该是2012年12朤28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在这里面有电话我们要上网实名制提供这个。但是实名制是一个过程而且它是一个铨体系的建设,它需要技术上做好保证尤其是现在我们在搞网络实名制和手机实名制,现在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据我所知,我们嘚网络实名制基础有可能是手机实名制这是第一步。所以手机实名制显得特别重要据我所知,我们现在手机实名制的在7到8亿之间他們的身份证也没有经过我们的部门的这种筛选,到底哪些是真的身份证哪些是虚假的,都有可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进行全面實名制的话工作量非常大。以后都要用新的实名制以后的7到8亿是不是都要再进行一次检测?这样出来的手机号码才能确切的针对每┅个人。网络实名制落实好了网络诚信才能流动,这是个过程

  天天315:至少从现在开始,相关的法律应该规范现在我们的实名制莋得太不够了,我在国外买过手机号在国外买手机号需要提供的身份证明,你所在的国内的机构经过来来回回才能证明你的人、你的住址等等,才会发给你一个手机号码

  朱巍::国外有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有100多个法律但是中国没有统一的一蔀个人信息保护法。

  胡钢:朱巍教授是信息网络安全传播方面的专家他提到两点,一个就是我们信息网络的实名制建设要和我们嘚个人信息保护或者个人数据保护衔接起来。同时确实国外有些做法我印象也很深刻我记得2008年,我专门到台湾地区问了一下怎么去办手機卡他说要我的身份证,然后还要他的健保卡就是类似我们的社会保障卡,缺一不可而且是必须本人到场,不能他人办理所以我當时非常惊讶,而且他们所有的大的通信公司专门会有一部分人,类似于首席官负责这种个人信息的保护,如果出了问题他是要承擔刑事责任的。所以这种一整套的法律制度和相关的技术措施配套既能使我们的信息网络,很清晰又很弘扬主旋律,又能保护我们的訁论自由又能保证我们的社会安定和团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实名上限解决 的文章

 

随机推荐